從孝道到德治:讀《論語·為政》札記
論語按儒家經典《大學》所揭示的「家國一體」論的基本邏輯,「修身為本」的終極宗旨,乃是「治國,平天下」。因此,《論語》在「學而以修身」的基礎上,自然而然進入了提出並履踐「為政之道」的環節,緣是之故,《為政》篇遂緊接《學而》篇,而成為《論語》的第二篇。《為政》篇共有二十四章。其主旨就是「為政」。這中間,直接闡說「為政」的有八章,間接涉及「為政」的計有十六章。在孔子看來,「為政」不僅僅是純粹的政治運作問題,而是道德指導下的一個系統大工程,「齊家」同樣是「為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倡導「孝道」之類,毫無疑義也是「為政」的必有之義,所謂「或謂孔子曰:『自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由此可見,直接討論「為政」,間接涉及「為政」的綜合互補,才是孔子「為政之道」的全面體現。如何「為政」?先秦諸子的認識與主張是不相同的。道家基於「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主張的是「自然政治」;法家基於「無治人有治法」的政治觀念,提倡的是「法治政治」;而儒家基於「建國立君,教化為先」的道德意識,推崇的是「德化政治」,即所謂「以德治國」。《為政》篇正是孔子及其門徒闡說「德化」「德治」基本理念的核心篇章,集中體現了孔子與整個儒家有關「以德治國」重要意義及其實現途徑的系統理性認識。因此,《為政》篇開宗明義就提出了「德治」的基本命題:「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德化」「德治」是政治之本,是為政之綱。唯有綱舉,方可目張,從而為政治運作的基本方向與中心命題定下了基調;即治國的根本選擇當時道德感化,而不能是其他(如用法制規範與約束等)。
書法作品「為政以德」(資料圖 圖源網路)那麼,為何治國當以「德」而非以「刑」呢?孔子的理解是:「德治」乃是「治本」,而「法治」僅僅只能「治標」;「德治」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法治」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德治」是「形而上」的,而「法治」則是「形而下」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很顯然,在孔子看來,具體的政治、細密的刑法,只能在表面上暫時約束住人們不去做壞事,無法真正取得人們對去惡為善形成普遍的共識,恰恰相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們如果沒有道德感、正義感,那麼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鑽法律、制度的漏洞,不但不會有任何恥辱感,反而會為自己的投機取巧行為得逞一時而沾沾自喜、自鳴得意,這就是所謂的「民免而無恥」!這當然不是真正成功的政治。相反,如果以道德治國,並在具體的政治實踐形式上弘揚禮樂文化精神,人們才會在潛移默化、感化挹注的情況下,真正激發起去惡為善的自覺意識,真正懂得廉恥榮辱,由被動進入主動,由「不得已然」轉化為「本當以然」,有善良的品質,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尚的志趣,有理想的追求。這樣的人,就是「新民」,就是政治進入理想境界的具體標誌。毫無疑義,孔子「德治為本」「德化為先」的政治觀念,對今天仍有重大的啟示意義。只有讓民眾發自內心認同與擁護現有的政治秩序,只有使民眾在道德修養上升華為自覺向善的境界,人格磨礪上完成了完善高尚的飛躍,那麼我們的社會政治才可能是真正理想的,我們的現實秩序才可能是真正和諧的。與之相反,如果一味依賴於「齊之以刑」,單純依靠強大的行政力量去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以為專政資源可以控制一切,則必然陷入越「維穩」而越不穩的困境。堤壩可以越築越高,但水位也勢必越漲越高,一旦決堤,後果就不堪設想。所以,在「以法治國」的同時,當務之急,是要積極推動「以德治國」,從根本上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防患於未然,和諧於天下,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營造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引導廣大民眾擯棄功利之心、暴戾之心、自為之心,培育廣大民眾擁有感恩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真正做到孔子所推崇的「有恥且格」。至於「德治」的具體綱目,《為政》篇也有多角度、多層次的闡說。這首先是提倡「孝道」。「百順孝為先」,「孝」是倫理範疇,同時也是政治命題。一個人能否忠於國家、服務他人,造福社會,起點是能夠孝順父母。換言之,「孝」是「德化」的基礎,未嘗有不孝之人能夠踐行忠義的。故孔子強調行孝「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認為「孝慈,則忠」。其次,是強調誠信為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用人上則是要舉賢而用能,讓賢良之人成為社會的中堅,成為人們的楷模,樹立起正確的道德導向,弘揚正氣,使社會呈現出嶄新而又健康的氣象:「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同時,倡導和諧,強調團結:「君子周而不比」。第三,提倡學習,鼓勵思考,為營造和諧、進步的「德化」「德治」氛圍創造必要的條件:「溫故而知新」「多聞闕疑」。同時做到「知」與「行」的有機辯證統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虛懷若谷,不斷追求,不斷超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四,「為政」不能完全跟著感覺走,不應該什麼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要善於總結和借鑒歷史經驗,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為現實政治提供有益的啟迪,從而事半功倍,少走彎路,造就「德治」「德化」的理想局面:「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綜上所述,《為政》對「為政之道」予以了系統、深刻的概括與總結,有宗旨、有綱領、有細目,是孔子及其儒家學派有關政治性質、理想、實踐環節理性認識的集中反映,也是儒家道德政治的鮮明體現,言簡意賅,勝義迭呈,對今天的為政者而言,不啻為一份精妙至微的政治箴言。
推薦閱讀:
※論語4.15
※懶爸爸逐句讀《論語》之五十四
※【經】《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三章
※論語心得一點淺談
※《論語解悟》為政 第三章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