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嚴法語1

華嚴法語

(第一集)摘自凈空法師講《華嚴經講記》

 

◎生了病了,我們叫他做病人,佛法裡面講眾生生了病了,叫他做凡夫,凡夫就是病人。他的精神體力沒有恢復,但是他總有一天會恢復。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妄想分別執著是不覺,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本有的,本覺本有,本有的當然可以恢復。馬鳴菩薩這幾句話給我們增長了無比的信心,我們知道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可以恢復,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是可以斷掉的,可以斷乾淨的;給我們信心,我們不要害怕。

◎我們地球上的眾生,現在就處於這個狀況。以往無知,雖然佛菩薩這些大聖大賢苦口婆心的教誨,我們這些眾生沒有在意,把聖賢教誨當作耳邊風,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想一些歪曲的理由來抗拒聖賢教誨。打倒孔家店,破除迷信,這些口號喊得很響亮。孔家店打倒了,倫理道德沒有了,迷信破除了,佛菩薩的教誨沒有了,結果是什麼樣子?結果就是今天的社會動亂。所以這個災難就是懲罰,這個懲罰是自作自受,佛菩薩再慈悲也幫不上忙;就像父母一樣,再疼愛你,你的兒女還是要接受處分。

◎所以我總是勸勉大家要遠離煩惱習氣的薰習。遠離最重要的是不能接近,電視不能接近,網路不能接近,現在世間一般娛樂歌舞不能接近;更進一步的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享受要放下,一切可以隨緣,不可以攀緣。隨緣是自自然然,遇到什麼都好,決定不苛刻要求我一定要吃什麼,一定要喝什麼,不可以。你在這些方面如果分別執著,你就脫離不了煩惱習氣薰習,你怎麼會成就?你怎麼能入佛境界?入佛境界就是跟自己性德相應,這是學佛最艱難的一樁事。

◎《金剛經》上的四句偈,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你要常常作如是觀。你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你才真正能夠積功累德,在這個世間什麼都好,一切隨緣。這個地方的人跟我有緣,歡喜我,尊重我,我多替他服務;這個地方的人沒有緣,他不尊重我,他討厭我,我趕快離開。隨緣而不攀緣,自己的心永遠是清涼自在。

◎所以有智慧的父母、理智的父母,對兒女的教訓是非常嚴格的;那個嚴格是真愛,他將來長大成人,他會真正感激父母。如果不是嚴加管教,他怎麼能成就?從小要養成了壞習氣,那不得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很難改。改在孩童,在小孩、在童子的時候,這個時候把他養成,紮成根,社會雖然是大染缸,他也不會被污染。

◎我為什麼感激父母?小時候管得嚴,常常挨打,常常罰跪,長大才曉得父母對我好。我們踏進社會,社會是個大染缸,沒有被影響,沒有被污染,就在小時候扎的這一點根,那個父母是真正的愛護你。真正愛護你,不是天天對你笑笑,對你客氣,不是的。我們從小在家裡,事情樣樣都要做,為什麼?養成你自己獨立,你可以不靠人,自己能夠生活得下去;跟現在的父母不一樣。現在的父母好像是很愛兒女,實際上害了兒女。這是什麼?沒有智慧。

◎我們細心觀察,住在地球上的這些眾生,還繼續不斷的在造業,惡業多,善業少。我們相信《太上感應篇》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佛在經上說得更好,一切法唯心所造,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有人問我:災難能不能化解?能不能夠消除?古聖先賢都給我們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化解,可以消除。從哪裡化解?從哪裡消除?人心!人心如果都能夠思善,遠離十惡業,勤修十善業,這個境界立刻就轉變了。如果不知道斷惡修善,不知道改往修來,這個劫難是免不掉的!劫難是人心的感召,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大乘佛法的教學,我們要細心想想,值不值得學?應不應該學?

◎眾生疏忽了,特別是近代的眾生,由於科學技術的發明,人可以任意改變自然的規律,改變自然的秩序,於是人的驕慢心生起來了,以為人能夠勝天,這個勝天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戰勝大自然。人能戰勝大自然是沒有錯,這個戰勝是局部的。可是這個勝利帶來的後果是什麼?人實在講缺少智慧,沒有把後果考慮進去,疏忽了,後果是災難,從這個地方才真正體會到戰勝自然是得不償失。

◎中國人有道德的情操,有歷史的承擔,所以他要對歷史負責任,要對後世人負責任。如果這種發明帶來我們的利益,是有的,不能說沒有,今天科技帶給我們許多方便。但是要想一想,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那些聰明人算得很清楚,算到最後得不償失,所以不再繼續發展了,甚至於把已經有的成績也拋棄了。向倫理髮展、向道德發展、向文藝上發展,保護社會的安定和平,絕對不破壞人民的幸福,社會的繁榮,他有歷史的使命。這是中國教育跟外國不相同,中國的教育是聖賢教育。

◎道德,道是順乎自然順乎天理的總綱領、總原則、總的秩序,這個秩序不能改變;改變,災難就現前。像一個人,人走路一定頭在上面,腳在下面。你一定要違背自然,把腳放上面,頭在底下,那你不是自己造孽,自己受罪?聖賢人的教誨,佛菩薩的教誨,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隨順自然,隨順性德;違背了自然法則,災難就現前。今天人定勝天是違背自然法則,破壞自然的秩序,這天下才大亂。這個結果用佛法的話來說是報應,你怎麼能夠免除?

◎我們看歷史,古今中外幾個人享福不造業的?幾乎是看不到。由此可知,它的副作用很可怕,享福造業,享福造的是惡業。不說別的,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飲食。世間有福報的人,哪一餐飲食裡頭不殺生,不吃眾生肉?殺生吃肉跟眾生結的是什麼業?不學佛的人我們不說了,真正學佛的同修你一定要明了,這個業是冤冤相報。大乘經上佛常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吞啖。你作人的時候殺羊吃羊肉,來生的時候羊變成人,你自己墮落到畜生道變成羊,他又殺你來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說這個多可怕!

◎世間為什麼有殘酷的戰爭?佛在經上講了,要想這個世間沒有戰爭,就是沒有刀兵劫,只有一樁事情,除非眾生不食肉。佛講如果一切眾生不吃肉了,世間的戰爭、刀兵劫就沒有了。如果你還吃眾生肉,冤冤相報,報復裡頭最殘酷的就是戰爭。佛把戰爭的根源給我們說出來了,戰爭是這麼發生的。

◎現在有許多人都擔心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擔心是有道理的,這個戰爭是非常可能發生的。怎樣逃避?不食眾生肉,不再跟一切眾生結冤讎。我不殺他,他不殺我,我不害他,他不害我,這是一定的道理。縱然過去生中有過不去的,我們曾經殺害過眾生,不要說過去生,沒有學佛之前我們造過殺生吃肉的業。這些冤親債主怎麼辦?我們學佛之後明了了,我將我這一生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

◎別人跟我敵對,那是過去生中的業,現在我懂得了,我要把他化解。怎麼化解?他侮辱我、他毀謗我、他傷害我,甚至於殺害我了,一絲毫怨恨的心都沒有,就化解了。不但沒有怨恨,沒有報復的念頭,反而有感恩的心。為什麼感恩?我們的怨結化解了,我們的對立消除了,你那裡沒有消除盡還剩下一點點,我這裡消除盡了。從這些逆境惡緣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持戒波羅蜜,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羅蜜,《華嚴經》上講的十波羅蜜都成就了,怎麼能不感恩?這就叫做轉境界。

◎《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能轉,我們受極大的苦難我們都歡喜,我們樂意承擔。為什麼?苦難不是沒有原因的,過去生中不善業因感召的。我自作還自受,絕不怨天尤人,這個帳到這裡清了,是好事,不是壞事。要不是佛菩薩教誨我們,我們哪裡懂得這個道理?總是有怨恨心,總是有報復心,那個麻煩就大了,生生世世不能解脫。

◎今天真的要修積功德,什麼是功?功是功夫。德是什麼?簡單的講,德是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了。功德兩個字要認識清楚,通常我們從最淺近的來說明,持戒有功,持戒有功夫。什麼是德?得定,那就是德。換句話說,我們遵守佛陀教誡,認真努力學習而沒有違犯,這是功夫。得的是什麼?煩惱輕,心地清凈,智慧增長了,這都是德!法喜充滿了,都是德!修定有功,開慧就是德。

◎修定在我們來說,修清凈心。修真誠清凈平等,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用真心,不用妄心。別人以虛情假意對我,我用真誠心對他。我有沒有吃虧?我沒有吃虧。在世法上好像吃虧了,在佛法上我有得。世法是假的,佛法是真的,真的上你有得,假的上吃虧,那吃虧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修清凈心,順境善緣不生貪念,逆境惡緣不生瞋恚,這是功夫。得的是什麼?得的是智慧增長。

◎佛在經上常常講,今天的社會是個非常混亂的社會,好人少,染上惡習氣的人多,好人常常受人欺負,常常被人捉弄,古書裡頭記載的就很多。我們生在今天的社會,即使是大聖大賢,佛菩薩應化都在所不免。佛跟孔老夫子當年在世也受到人家欺負,也受到人家侮辱,佛菩薩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教導我們。這些佛菩薩他們是示現是表演,我們不是示現不是表演,我們是真的。我們受人侮辱,受人毀謗,別人欺騙我們,陷害我們,我們心裡很明白是替我消業障!所有一切傷害,佛常常講作還債想。他來騙我是我前世欠他的,現在應該要奉還給他,你的心多清凈!

◎施恩不求報,我布施給別人恩惠,絕對不能有希求別人報答的念頭,你有希求報答的念頭,你的心不清凈,你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有希求心是輪迴心,沒有希求,決定不求報答。受恩決定不能忘記,我受別人的恩德,我一定要報答,別人受我的恩德忘得一乾二淨,這是正確的。古人常說: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

◎他在服務裡面,如果他真正懂得佛法裡面的道理,確確實實他在工作裡面提升他自己的境界,在工作裡面成就他的六度三學。分配給他工作,他去做的時候勞心勞力,這是布施,內財布施。他的工作,他做這一分工作,有層次、有條理、有秩序,是持戒波羅蜜;他有耐心,小心謹慎的去做,忍辱波羅蜜;一面做一面還求改進,希望做得更好,精進波羅蜜;專心去做是禪定波羅蜜;做的時候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能與其他的義工或者工作人員、常住裡面執事密切配合,般若波羅蜜。你就曉得不論擔任哪一個工作,六度三學齊修。

◎我們常常在經上讀到的,提醒我們的同修,如果你命裡頭有財富,你一定要覺悟,這個財富你能不能得到?你得不到的!為什麼?身都得不到,身外之物你怎麼能得到?大乘經上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聰明人,祖師大德常講,聰明人修什麼?修帶得去的。金銀財寶,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帶不去!

◎所以你要常常想想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帶不去的他完全放下。他是皇太子,他可以作國王,可以享世間的榮華富貴,他不要,為什麼?帶不去。他要修帶得去的。什麼東西帶得去?學道、修道、弘道、傳道,這個帶得去,道德帶得去。古今中外的大聖大賢,你看看他們都是一生在修養道德,弘傳道德,這個能帶得去。世間一切捨得乾乾淨淨,念頭都不起,解脫了,真的解脫了。

◎宗教裡面常講一切榮耀歸於神,我們也把一切榮耀一切的光榮歸於佛菩薩,這是正確的。不是我的榮耀,是諸佛菩薩的榮耀,所有一切修行人的榮耀,這是真正修行。所以永遠要記住「凈業」!心地純凈純善,對自己來講純凈,對一切眾生純善;對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絲毫惡意,我們成功了。沒有絲毫惡意要在什麼地方去修?一定要在冤親債主,障礙你的人,毀謗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對他確確實實沒有一絲毫不善的念頭,這叫功夫。

◎不但沒有不善的念頭,還有真正感恩報恩的念頭。這些人害我、障礙我,毀謗、侮辱我,他對我有什麼恩德?有恩德,你不知道。什麼恩德?你的純凈純善不就在這個地方顯示出來的嗎?如果沒有這個境界,你怎麼知道你的心純凈?你怎麼知道你的行純善?他能把你的純凈純善表顯出來,這不是恩德是什麼?要懂!這個道理懂得的人真的不多。

◎你怎麼會成佛的?你怎麼會把煩惱習氣斷盡了的?你怎麼成就純凈純善?就在這裡頭鍛鍊出來的。沒有這個境界,你到哪裡去練功?功夫成就了,德能圓備。圓備是講性德,圓顯是修德;修德有功,性德顯露。所以我常常說,說得很多,但是真正聽懂的人不多。世出世間所有一切人事物對我都有大恩大德,所以修行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而自己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懂得,自自然然明白,自自然然在積功累德。所以佛法說真實的,知難行易,積功累德真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二六時中都不會間斷。難,知難。

 

◎哪一種人可以不要解,念佛能成功?有,不是沒有,老實人,他可以不要解。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頭腦沒有一個妄念,那叫老實人。我們這些人不老實,一天到晚妄想一大堆,那怎麼辦?只好聽古大德的教訓,解跟行同時並進。解目的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所以我們不疑了,完全相信了,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我們可以不要讀經,也可以不要聽經,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時間不要很長,三年五年就成功了,所以這個條件是老實人。老實人沒有雜念,我們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妄想,就是不老實,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真正老實念佛,心地真誠清凈平等慈悲,這些人,跟諸位說沒有災難;世間災難再多,與他不相干。共業裡面有不共業,所以再大的災難,他不受害,他有不共業。縱然自己機緣成熟了,他隨時能往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災難在面前不驚不怖,若無其事。從這些地方你去觀察什麼叫功夫成就,我們才能體會得到。

◎現前這個世間動亂,佛在經上常講五濁惡世。心動亂、心濁惡,他住五濁惡世;我的心清凈,我的心不動不亂,我住凈土,凈土跟穢土在此地重疊。雖重疊,它不混亂,它不妨礙,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感受不一樣。諸位同學,你學會了沒有?我們一起學《華嚴》,真的學會了,我們今天住什麼境界?我們住華嚴境界,文殊普賢的凈土,毗盧遮那的凈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絕非虛構。關鍵就在你現前用的是什麼心,你造的是什麼業,你受的是什麼果報?

◎說火燒功德林,這個火是比喻瞋恚之火。諸位想想,一發脾氣清凈心失掉了,功德就沒有了,修積功德可不是容易事情,破壞功德很容易。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我們到底修積了多少功德?你自己好好想想,你有多久的時間沒有發脾氣了?這個發脾氣是個代表,也就是說,你的心裡頭確確實實能把喜怒哀樂、把貪瞋痴慢控制住了;沒有斷,控制住、伏住了,這是功德。什麼時候這些煩惱又起來了,功德就沒有了,難!

◎根在什麼地方?根在我們的心被污染了。古聖先賢知道。為什麼自古以來我們沒有聽說環保?古人早就想到了,他從根本上來防範,所以收的效果殊勝。根本就是保護你的清凈心,保護你的真誠心,環境的污染才徹底能改善,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但是今天染污清凈心,染污真誠心,染污你的精神,最嚴重的是什麼東西?電視、電影、歌舞,現在還加上網路。要求環保能夠收到效果,我們學佛的人心裡很明白,不可能!

 

◎我碰到這些問題有人來跟我談,我也很誠懇的告訴他,世界上為什麼沒有和平?為什麼衝突不斷?根源究竟在哪裡?我們學佛,我們念儒書曉得根源是自性跟習性的衝突,佛法裡面講本性跟煩惱的衝突,這才是所有一切衝突,和平不能落實的根本原因。本性是善的,習性不善;本性是純凈純善,習性裡面有善惡。那個善惡,善也不是真善,是對惡說它為善,所以那個善是相對的善,不是純善。所以我們看到極樂世界沒有衝突,華藏世界沒有衝突,一切諸佛菩薩的報土裡面沒有衝突,那真正叫永久和平。

◎《華嚴經》上說的是諸佛菩薩的凈土,他們衝突怎麼消除掉的?把自己的煩惱斷掉了。所以煩惱是一切衝突的根,根源。煩惱形成了自私自利,這是我們常常說的損人利己。損人自己才得利,我要利己,別人要受害;每一個人都利己,都叫別人受害,哪有不衝突的道理?哪裡會有和平?不可能!所以要想消除衝突,從哪裡消?從我們觀念上消除,把我們的念頭做一百八十度的迴轉。我們起心動念應該怎樣?損己利他,衝突就沒有了。

◎由此可知,佛說法四十九年,說的是什麼?說的就是他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不是說別的,就是說這些。除了這個以外,那就是佛答覆一切大眾的疑問,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的,答覆大眾的疑問。答覆裡面的重點也不離開這個原則,說明人與人的關係,人跟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跟天地鬼神的關係。《華嚴經》講得透徹,講到究竟處,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一個自己,不是別人。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自己的心,識是自己的識,不是別人,是自己的心識變現出來的。

◎我們看到現前社會上有很多發財的人,擁有很多的財富,我們很清楚,過去生中修的因,這一生得果報,命裡頭有財!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那是緣;因有緣,果報就現前了。命里有財,什麼事情不幹,天天坐在那地方,那發不了財,為什麼?有因沒有緣。無論從事什麼行業,緣!自自然然他就發起來了。如果你沒有種因,再好的緣遇到了,你也發不了財,你沒有這個果報。

◎《楞嚴經》上說得很好,什麼是我們的本覺?本覺就是我們的本性,佛講第一念。我們眼看外面境界,耳聽音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第一念是本覺。第一念是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你還沒有起心動念,這是本覺;這個本覺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但是凡夫怎麼樣?他保不住,到第二念就不行了,第二念就不覺了。怎麼不覺?第二念起了妄想分別執著。

◎我們常講好的老師對學生恩威並濟。調是很慈悲、很愛護來教導他;伏,那是很威猛很嚴肅、嚴厲,你做錯了要受嚴厲的處分。該用調的時候調,該用伏的時候伏,這兩種方法相互、交互的在應用,應用得非常恰當,這叫善巧方便,這叫高度藝術,使接受教誨的這個眾生對你心服口服,對你又尊敬又畏懼,你的教育成功了。

◎佛是教我們離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對初學,對一個沒有覺悟的人,必須要限制他,要約束他,就像兒童一樣。兒童智慧沒有開,無知,不知道邪正是非利害,做父母的、做師長的、做長輩的有責任有義務,時時刻刻關懷他、照顧他、約束他,使他能夠遠離一切惡法,親近一切善法。到他長大成人有能力辨別了,他就能獨立了。

◎我們千萬不要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實質,不重外表,錯了!我們重實質不重外表。你要曉得諸佛菩薩還重外表,重實質是自行,重外表是化他,那個不是為自己,戒律謹嚴,生活規律,在一個老修行來講這是化他。自己呢?自己已經成就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自己定慧已經具足了,還要裝模作樣幹什麼?利他,做給別人看的,為人演說,演是表演。釋迦牟尼佛在世是為人表演的,不是為自己。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是為別人說,不是為自己。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自己修學要重視什麼,接觸大眾要講影響。「流光布迥」這是影響,令一切眾生看到、聽到、接觸到了,對於佛法起恭敬心,起仰慕心,這就對了。

◎「禮敬諸佛」就是一切恭敬,一切人、一切物。那個「物」是包括九法界的眾生,我們常講人、物。九法界眾生包括一切動物,甚至於包括一切植物、一切礦物,我們對它有沒有恭敬心?這一張桌子,我們對桌子有沒有恭敬心?這一把椅子,對椅子有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不能往生。恭敬是愛心,對它怎麼恭敬?桌子擺得整整齊齊,擦得乾乾淨淨,這是對它恭敬,恭敬是為它服務。對人對事對物一切恭敬,那叫「禮敬諸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蚊蟲螞蟻都是未來佛,你瞧不起它,你隨意的傷害它,你傷害未來佛,所以障礙你往生,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要把我們的心量拓開,一家人不能包容不能往生,這一個地區的人不能包容,你還在這裡分別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到底什麼原因沒人知道。我這樣跟大家一提示,你想一想你就明白了。然後才曉得我們自己真的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應該要怎樣修。

◎修行自己特別要清楚,我應該要怎麼做,不是要求別人應該要怎麼做。善財童子,你仔細去看看,從來沒有一個念頭要求別人怎麼做,總是回過頭來要求自己要怎麼做。自度真正是度他,自己沒有得度,天天要求別人得度,哪有這個道理?沒這個道理的。會學佛的人是修自己,成就自己,知道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一切眾生。為什麼?成就自己,這個形象就給眾生做榜樣了。所以見到一切眾生善,我們要想到我有沒有。如果沒有,趕快學。如果有,要保持不能失掉。見到眾生不善,立刻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念頭修正了,行為自自然然就修正,不再做自私自利的事情,自己寧願受苦,希望別人享福,行為上變過來了。我自己生活苦一點,我能多節餘一點幫助那些苦難的人,常常有這個心,常常有這個念頭,自自然然他就有這個行為。自己在日常物質生活上省吃儉用,一點都不會浪費,點點滴滴節省下來幫助那些需要的人,幫助那些在受苦的人。這些受苦受難的人,不問他是不是我們自己一族,也不問他是不是學佛,只要看到眾生有苦有難,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立刻就去幫助,盡心儘力為他服務。這一種心行是正確的。所以修是修正,諸位一定要搞清楚,習是落實,要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就是說要落實在生活上。佛陀的教誨真的有用!

◎這個地區,如果是有法令禁止佛法弘傳的,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決定不能夠弘傳佛法。為什麼?如果你在這個地方偷偷的還來弘揚佛法的話,你破壞了規矩,破壞了佛教的形象,這個事大了。現在它有這個法律不準弘,也許過幾年它就改正了,它就修訂了。所以學佛的人要有耐心,決定不做犯法的事情,不做違規的事情。又何況今天世界交通方便,是個開通的世界,這個地區禁止,那個地區不禁止,我們到不禁止的地方去弘法,到歡迎佛法的地方去弘法,這樣就對了。諸佛如來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一句就是跟我們講要依靠善知識,從明師受教,這是我們學佛第一個關鍵的因素。跟到一個好老師,你就會有成就。你跟一個不是真正善知識,你要受很多辛苦,你這一生很難成就。尤其是第一個老師,第一個老師先入為主,以後你接觸別人,你都會拿這個老師來做標準,做一個尺碼子去量別人,這個麻煩。第一個老師是比什麼都重要。親近的老師太多了,太雜了,肯定是不容易成就。為什麼?你的思想思路亂掉了。

◎這裡面我們又必須要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魔來障道。愈是想發憤用功,愈有魔來障礙,這是真的叫生死關頭。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心,決定不動搖。魔裡面最厲害的是人,我們講的人事環境。有些人來破壞,動搖你的信心,來告訴你,你這個法門不能成就,另外的法門好!破壞你的法門。其次,破壞你的師承。你跟的這個老師,他會告訴你,你這個老師煩惱習氣很重,依然造作許多罪業。讓你聽了之後,對這個老師信心失掉了。破壞你的同參道友,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兩舌」。再就破壞你的修學環境。魔來障道總不外這四樁事情。這四樁事情只要有一樁,你上當,你動搖,你這一生的修學就毀掉了。

◎現在的社會為什麼亂成這個樣子?倫理沒有了。倫理是一種自然的法則,自性本具的原理原則,被破壞了。這個原理原則、這個秩序是天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建立的、創造的,不是的,宇宙之間本來如是。像地球的運行春夏秋冬,這不是人為的。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天然的關係,絕對不是人在那裡創造的,人在那裡建立的,不是!這個自然關係人不知道,天天在行,不曉得這個關係。覺悟的人、聖人來為大家說明,大家覺悟了,沒錯!是這樣的,永遠的遵循這個關係。

◎尤其是我常常提醒同學們,世間法、出世間法怎樣才能做好?第一個人事關係要搞好。古人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與一切人和睦相處,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成敗的關鍵。成功的人物,他成功在哪裡?人和。成功的領導人一定跟被領導的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那個被領導的人會對領導人效忠,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如果領導人對被領導的有偏見、有偏愛,不平等,被領導的階層就有怨恨,不會盡心儘力的來效忠。領導人不需要自己有能力,他有權,被領導的人要有能力。真正執行辦事是被領導的這些人,方向、目標那是領導人的事情。這些我們都不能夠不知道,不能夠不學習。

◎世間一切法,佛在經上講得透徹,是虛妄的、不實的。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能貪戀,連自己這個身都不可以貪戀。身也是假的,眾緣和合而生,所以叫它眾生。說「眾生」,你要曉得,就是提醒你它沒有自體、它沒有自性,它是眾緣假合而現的現象。緣聚,這個相起;緣散,這個相就滅。相是妄相,相有沒有生滅?沒有。所以講緣起、講緣生,你就立刻要體會到不生不滅。所以生,沒有歡喜,沒有貪愛;滅,沒有苦惱,沒有悲傷。那些現象叫七情五欲,那是痴迷的現象,不是覺悟的現象。覺悟的現象,這個心永遠是清凈平等覺,不會被虛妄境界所轉。

◎我們修行真的是不複雜,很單純,我們抓的科目真的是抓到最重要的綱領,「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念念都與這五個科目相應,這是我們取凈土有把握的保證。世出世間法有一絲毫的沾染就錯了,佛法不能沾染。《金剛經》上佛教導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舍是不要放在心上,就是說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再打妄想。連佛法我們都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何況一切世間法?這個樣子才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大解脫。

◎清凈能不能做有為的事情?能做,菩薩有為跟無為是一不是二。從世間人眼目當中看,菩薩有為,樣樣事都做,好像也做得很辛苦,都是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實際上,心裡頭無為,所以說「作而無作」。身在做,心沒有做。心裡雖然沒有做,身是不斷在做,不疲不厭。我們要學這個本事,這個本事學到了,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永遠沒有休息的在做,實際上什麼事也沒做,清凈自在,為而無為,這個樣子才叫做凈治。

◎斷煩惱先從最容易的斷起。最容易的是見煩惱,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從這裡下手。怎麼個斷法?我們在講席里常常講,隨順經典的教誨,放棄自己的成見。自己的看法、想法,自己要肯定是錯誤的。為什麼說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全是錯誤的?因為你的心,用心錯了,你所用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金剛經》上講你的心裡頭有我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的心是輪迴心,輪迴心與無上道不相應,所以你的想法看法全都錯了。

◎佛法修學,亦復如是。不同的宗派,就像學校不同的院系一樣。從理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一點都不錯。但是從事上講,事上是從眾生根性上講,那就千差萬別,所以佛教眾生就有無量法門。為什麼不用一個法門,要搞無量法門?眾生根性不一樣,程度不整齊,所以要開許許多多的科系,要設許許多多的等級。我們自己要會選擇;會選擇,選擇對了自己的根性,學起來容易,學起來方便,法喜充滿,天天有進步。如果學的不適合自己的根性,不適合自己的程度,學得非常辛苦、艱難,沒有法子進步。這樣學的時間久了,拿不到成績,退心了,放棄了,改學別的去了。這樣的人,自古以來大有人在,我們要懂。

◎自己常常還有惡作,起心動念不善,言語行為不善,自己也未嘗不知道,但是總是斷不了。用什麼方法?佛教我們持戒,用持戒的方法斷惡業。你要不持戒,你的惡念、你的惡行永遠斷不掉;要是斷不掉,在菩提道上就形成了非常嚴重的障礙。縱然修福,修布施,三種布施都修,你不持戒,你這三種福是在六道輪迴裡面去享的。經論裡面常說「痴福」,不持戒的人愚痴,縱然歡喜修福,是三界里的福報。

◎要怎樣才能修到這個境界?放下萬緣,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這個話講得很籠統,一般初學人不容易體會得到,所以我搞得沒有法子,常常跟大家講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你要統統放下,一個字都不能沾染,你念佛求生凈土沒有問題。所以這十六個字害人,害死人了。多少修行人被淘汰了,墮落了,什麼原因?都是被這十六個字害的。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這十六個字是火坑,是三途地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我們在講席不只講一次,常常提醒同學們,你們在世間得一點名聞利養,得一點好像是樂的受,快樂的感受,你有沒有想到你付出多少代價?如果你細心去想一想,你就知道佛說的話正確,你付出的代價太嚴重了!現前你所付出的,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煩惱,你想想這些東西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精神上的傷害,永遠沉淪迷惑;身體上的傷害:衰老、疾病、死亡、輪迴,都是貪圖這一點小的享受,這個享受太小太小了。佛教給我們的是大樂,心理上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負擔、沒有煩惱,你多快樂!心得解脫,身不容易衰老、不容易生病,死了以後知道到哪裡去,到佛國土、到色界天、到欲界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享真樂,那不是假樂。每天跟諸佛菩薩做朋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多快樂!世間人做夢也想不到的。

◎再跟諸位說明,這才叫教育。教育,學生不善,不能開除;開除,這個教育是失敗的。就像現在外科手術一樣,這不是真正圓滿的。真正圓滿是要把這個壞學生變成好學生,你的教育成功了。不能把惡人變成善人、把壞事變成好事,那叫什麼教育?尤其是一乘圓教的佛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怎麼能開除?造作十惡業的妖魔鬼怪,那就是身體裡面出了問題的細胞、得了病的器官,不能割除。要幫助它恢復,恢復正常,這是教育,這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是永遠不會開除人的,要把妖魔鬼怪變成佛菩薩,這是教育;要把九法界裡面的眾生統統變成諸佛如來,這是真供養。學佛的人,心目當中「這是壞人,這是惡人」,這個人學佛不到家。我們說他沒有學佛,好像過分了一點,說客氣一點是學佛不到家;嚴格、不客氣的說,他沒有學佛,佛不是這樣對待惡性的眾生,不是這樣的。

◎過去那個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歌利王是憍陳如尊者,化敵為友,化怨為親,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化不過來是我們的真誠還沒有達到,所以決定不要怪別人,「這個人太頑固,我們怎樣的真誠心、善心對他,他好像還是無動於衷」。我們這個樣子,真誠心欠缺得太多了,為什麼?裡面生了這麼多妄想在裡頭,夾雜這麼多不善的念頭在裡頭,錯了!眾生還沒有感化,菩薩回過頭來問自己,我的「真誠清凈平等慈悲」不夠,我供養得不夠。認真努力,加功用行,總有一天他被感化了,他回頭了。

◎現在這個社會人心反常,怎麼反常?所有一切過失都是別人的,自己沒有過失,哪有這種道理?古代的帝王,百姓犯了罪,他怎麼感受?罪在朕躬。皇帝稱我稱朕,罪在我身,我沒有做好樣子給他看,我沒有把他教好,所以他犯罪。雖然受到法律的處罰,皇帝心裡難過,我沒有教得好。你們想想看,古人跟今人不相同的地方到底在哪裡?我們要認識,我們要明了,真不一樣!

◎放下是真功夫。放下什麼?首先要放下誤會,由於誤會使我們疏忽了交流,不了解事實真相,從誤會生起衝突,從衝突甚至於生起了許許多多的業障,由業障又帶來了災難。所以我們今天要放棄,放下就是放棄,要放棄一切誤會,要放棄自贊毀他、標榜自己、輕視別人,我們要放棄!放棄自私自利,放棄名聞利養,放棄損人利己,放棄貪瞋痴慢,把一切不善的我們統統放下。

◎佛在大乘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夠超過壽命?可以,不是不可以。什麼人能超過壽命?佛在經典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諸佛如來無量壽,超越壽命。法身菩薩,特別是在大乘教裡面常常講到的地上菩薩。菩薩的階位很多,《華嚴經》上講五十一個位次,最高的十個位次,十地菩薩,他們不再有壽命,一般宗教裡面講的永生,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些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出現在一切世間,他有沒有壽命?他沒有,他所示現的身大小是隨著眾生心想,他示現的時間長短,就是我們講壽命,住在這個世間時間長或者時間短,也是隨著眾生的心想,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通常佛在經上講九法界眾生,從他的心想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壽命形相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你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統統斷掉了,那你就真的證得無量壽,這是真的無量。

◎佛菩薩的出現,佛菩薩的教學,總是『隨順眾生心所樂』。你心裡頭喜歡什麼?他就教你什麼,佛菩薩決定不勉強一個人。再說你就是造極重罪業,佛菩薩也是看到你在那裡造罪業,勸不勸你?不勸。為什麼不勸你?你不會接受!佛菩薩,剛才講了,智慧圓滿、德能圓滿。他有智慧,他知道你過去生生世世,知道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跟你講,這個時候你不能接受,你有嚴重的業障不會接受。說什麼?說你喜歡聽的,說你喜歡接受的,這個是佛菩薩的善巧方便。他幫助你、他等待你,你什麼時候能接受,什麼時候能相信,立刻就告訴你,他有耐心,他能等待。甚至於他能等無量劫。無量劫在我們聽起來,這個時間好長好長,沒錯;但是在佛菩薩那裡,無量劫才是一剎那,他有耐心。像這些地方我們要學習。

◎現在你們吃的這些肉食,那個時候我們在台灣,台灣地方很小,聽說是大規模的飼養。豬跟雞都是養在籠子裡頭,從出生到被殺的時候都沒有離開這個籠子,等於一個人終身監禁坐牢。坐牢的心情是什麼心情?雞也是如此,一生都在雞籠裡頭,從來沒有一天是自由過的,這樣的心情我想一定不好。它的心情不好,它的肉質怎麼會鮮?怎麼會美?我是從這上面觀察的。我就問問吃肉的這些人,你們自己仔細想想,跟你們從前吃的味道一樣不一樣?不一樣。所以從前這些東西真的有營養,現在沒有營養。現在說老實話,不如吃蔬菜,肉食的營養比不上蔬菜,蔬菜是自然成長的。你從這裡去想,味道不一樣了。

◎由此可知,我們想求佛菩薩再來,求佛菩薩示現,用什麼方法求?依教奉行。依教奉行的根源是什麼?孝親尊師。孝親尊師是一切眾生吉凶禍福的根源,這個世間人盡孝的人多,尊師重道的人多,就感應諸佛菩薩住世,佛菩薩來應化。如果這個世間人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師重道,不仁不義,無有道德,聖賢人都走了。為什麼?聖賢人要不走,他就不慈悲。這個話怎麼說?聖賢人在這個世間不被世間人尊重,世間人會毀謗他、會侮辱他,造的罪過就更重了,所以聖賢離開。不在這個世間住,就是不讓眾生造作更重罪業的機會,慈悲!所以佛菩薩、聖賢人到這個世間來是慈悲,走也是慈悲。眾生尊重他,這是眾生有福,他就來了;眾生不尊重他,眾生有罪過,他趕快走了。這個道理現在懂得的人也不多了,古時候人幾乎都懂得。

◎『剎』,我們講這個地球,地球上所有一切都變成嚴重的染污。染污從哪裡來的?人心,『染污諸眾生』。『業』是他造的惡業,『惑』是他迷惑顛倒,『纏』我們今天講的壓力,精神上的壓力,物質、生活上的壓力;這三種實實在在『可怖』,很恐怖。因為他迷惑、他不覺悟,生活在嚴重濁惡這個世間,他不知道悔改,佛法講不知道懺悔,不知道回頭。環境是怎麼樣被污染,不知道!認為這是自然,好像與自己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不相干。哪裡知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大自然的轉變息息相關!我們的念頭善、思想善、行為善,就能改變物質環境,能改變山河大地,能改變日月的運行。

◎真正聰明人、覺悟人,即使受人殺害,也不會有報復的念頭。你要問為什麼?因為報復不能解決問題,報復只能把問題惡化,把問題搞砸了,容忍、諒解才是解決衝突最好的辦法。聖人教導我們也是轉變,化敵為友,問題解決了。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把冤家、把敵人轉變為朋友,轉怨為親,自己的冤家對頭要把他轉變成自己家親眷屬一樣,這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永久和平。

◎肉,它也是一個眾生,它跟人沒有兩樣,你殺它、你吃它,這就所謂是弱肉強食。你吃了它,你將來要不要還債,要不要償命?要!如果你想到要還債,我就不願意借債;如果想到將來要還命,我決定不吃眾生肉。你還敢吃嗎?佛經上講「吃它八兩,還它半斤」、「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這一生我們是人,它是羊,我們吃它的肉,來生它得人身,我們投畜生道,我們碰到他的時候,也被他宰殺,也被他吃。吃的時候,你能夠心甘情願嗎?你殺羊的時候,那個羊會乖乖的被你殺嗎?「我用我這身肉來供養你」,那個羊就是菩薩了。他不是菩薩,他是凡夫,他恨透了,這個仇恨永遠記在心裡頭。他現在沒有能力報復,有來生來世,總會遇到的時候,報復就來了。所以說「殺人者人恆殺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怎麼會去造這個惡業?

◎蚊蟲、螞蟻都不能夠傷害,你要是殺害它,你就要想到,你在這一生當中為什麼會遇到許許多多人事上的挫折、障難,甚至於毀謗、陷害?你遭遇這麼多苦難,你要曉得都有業因。我們遭遇的是果報,果必有因。自己常常想想,過去、今生造種種不善的業因,怎麼能避免惡報?我以什麼態度對人,一定要想到,人家會以什麼態度對我。現在我年輕氣盛,我可以欺負軟弱的人、欺負年老的人,等到你年老的時候,你就要受報復,果報就現前,年輕人瞧不起你、侮辱你,你會感受到。

◎轉念頭是難,非常非常困難,為什麼?凡夫,就是說我們常常聽經的,不常聽經那沒法子,常常聽經的有時候覺悟,忽然明白了,但是沒隔多久又迷惑、又顛倒了;明白的時候放下,放得下了,過了幾天之後想想不對,又放不下了。這個境界跟諸位說是好的,哪一個菩薩證果之前都是這個現象,所以你要有這個現象,你自己應該知道你已經有相當的進步。

◎所以要常常讀經、常常聽經,讀經聽經用意在哪裡?第一個作用提醒我們,我們不讀經、不聽經就迷惑顛倒,讀經聽經是幫助我們提高警覺。第二個好處,我們修行在哪一個階段、在哪一個道路,現在已經走了多少,前面還有多遠到達目的地。聽經自己很清楚,經典就像地圖一樣,像路上的指針游標一樣。

◎我們在初學的時候,有了疑問,別人給我們解答,解答的跟老師說的一樣,我們對他講的不相信,我們相信老師的。什麼原因?老師的形象好,威德好,心裡頭自然仰慕,對他生起信心。另外那個人形象不好,雖然說的話跟老師說的是一樣,沒錯!但是引不起我們的信心,我相信這一種經驗很多人有。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大眾相處里去修。這個人我看到歡喜,那個人我看到討厭,就知道我是凡夫,我在搞六道輪迴。我怎樣超越六道輪迴?我討厭的人看到不討厭,我看到喜歡的人決定沒有愛戀,看到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就修成功了。不平等裡面,得到了平等;差別當中,已經證得無差別了。你的功夫成就了,這不是普通功夫,上乘的功夫。怎麼說上乘?你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真正功夫在這裡用。

◎我們會不會造凈業?實在講,都教給你們了,你們沒有去做。怎麼個做法?「阿彌陀佛」,凈業,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善念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善念轉掉;惡念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惡念轉掉,用這個一念把所有的念頭都打掉,二六時中,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念頭,肯定在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相應。

◎所以學佛的同修,你要仔細去衡量,去想想,這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從早到晚,睡覺就不要算了,為什麼?睡覺你沒有辦法控制,你沒這個功夫。清醒的時候,這個三種念頭,阿彌陀佛的念頭、善的念頭、惡的念頭,你去比一比,哪個念頭多?你就明了來生你到哪裡去。惡念多,處處占別人便宜,起心動念損人利已,你肯定到三惡道。起心動念,想為一切眾生、為社會、為大眾造福行善,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斷,你的來生在六道裡頭的三善道。如果你這一天到晚念念當中都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那恭喜你,你肯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平常讀經聽經要緊,為什麼?明理。要是叫你一直念佛,你感覺到枯燥無味,用讀誦聽聞來調劑,這個在初學是個好方法,諸佛菩薩都用。到功夫成熟,疑慮完全沒有了,不懷疑,沒有顧慮,一心向佛,經可以不要讀,也不要聽,二六時中就是一念佛號。與一切人往來,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句閑話,只有一個正念,一句真言,「南無阿彌陀佛」,一句真言。

◎我們今天在因地起心動念,一定知道迴向虛空法界。我做的好事,斷惡是好事,修善是好事,好事一定有好的果報,我不受果報,我把我的果報供養給遍虛空盡法界一切眾生,你這個緣結得就廣,結得就深。如果起心動念,我把我修學的功德迴向我的家親眷屬,你的家親眷屬有多少人?迴向我們這個世界苦難眾生,這個世界苦難眾生有多少人?怎麼能跟遍法界虛空界眾生去相比?所以要記住,佛教導我們這個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由此可知,佛教導我們那個心量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佛菩薩的願如何平衡眾生心想?我們做一個很淺近的比喻,眾生的心想好比是大風大浪,我們住在海邊看到風浪很大,佛菩薩的願力好比是很平靜的海水,這一邊大風大浪起來了,這一邊很平靜的海水跟波浪一接觸,波浪就減弱,這個道理我們能懂。佛菩薩的願力是平靜的,眾生的心確實是起伏不定,就像波浪一樣,這個波浪會毀滅世界。幸虧有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菩薩共同這個大願,把它抵銷了一部分,雖然還有一點風浪,不礙事了,不至於把這個世界破壞。我們想想這個道理,然後你才體會到為什麼說佛的恩德大。佛的恩德在哪裡?就這一個恩德就不得了。

◎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很可能會發生大災難,許多善心人士提倡念佛,有沒有道理?有道理。提倡念佛的人沒有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確實是有道理。眾生的妄想,特別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貪瞋痴慢,這是驚濤駭浪、大風大浪,不得了!那麼有一批人念佛,念佛的心是清凈的、是平和的,這個思想波,眾生那個妄想的波動起伏很大,念佛這個波動是非常平穩,這兩個波一接觸,一定把那個起伏很大的波浪,這一衝擊把它緩和下來。雖然它還有很大的起伏,經過念佛的波浪一衝擊,就平穩很多。大災難就變成小災難,小災難就免了,就不會有災難了,就這個道理。

◎認真努力修學,到有一定的程度,死生自在。你們諸位聽到,我不是講生死,「死生自在」,這個地方死了,那個地方就生了。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把握能去?心同佛。佛的心是什麼?「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我修這個心,心同佛;願同佛,佛是什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幫助眾生斷惡修善,幫助眾生轉迷為悟,幫助眾生轉凡為聖,願同佛;行同佛,這是往生佛國必須具備的條件。我這些條件統統具足,怎麼說沒有把握!

◎四眾同修一家人,我們修,每一個人都修,修什麼?修平等心、修清凈心、修尊敬心。不要求別人尊敬我,我要尊敬人,平等的尊敬是佛菩薩。世間人有尊敬心,他不平等,他看你是有很高的地位,達官貴人、大富長者,對你尊敬,貧窮下賤之人,他就沒有看在眼裡。那是凡夫,那不是佛菩薩。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平等恭敬,隱惡揚善;隱惡揚善就是普賢菩薩的「稱讚如來」。別人的善行我們常常讚歎,別人做錯事情,我們絕口不提。不但不提,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的心被污染,我們的心就壞了。我們的心只存一切眾生的善心善行,不存一切眾生的一個惡念,這樣子修成自己的純凈純善,諸佛菩薩就這麼修的。

◎所以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決定不幹損人利己的事情;對於世緣、佛緣放下了,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為什麼?不知道戰爭哪一天爆發,說不定就是明天,說不定就是下個星期,我這個身還能夠活幾天是未知數。我們的心是個覺悟的心,常常有捨身,舍這個生命的警覺,有這個準備,所以我們什麼都不在乎。有機會多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什麼是好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利益正法。我們今天明了,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是幫助人覺悟,你能把正法介紹給別人,第一大好事!唯有幫人覺悟,他才不畏懼這個大災難,他在這個災難當中,他自己有能力超脫。

◎三皈第一個:皈依佛,覺而不迷。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念念覺,不迷,你做到了沒有?沒有!見色迷在色裡頭,聞聲迷在聲裡頭。什麼是迷?在裡頭起妄想分別執著,就迷了。不迷的人,最簡單的這個樣子,跟諸位說,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人不迷。你見色聞聲還起心動念,迷了!還有這個喜歡、那個討厭,迷了!佛菩薩對於一切境界沒有喜歡也沒有討厭,永遠是清凈心、平等心。我們用功就用這個功夫,怎樣在六塵境界裡頭永遠保持我們的清凈平等覺,這叫念佛。清凈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別號,《無量壽經》上有。我們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保持清凈平等覺,就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那真的能往生。所以覺而不迷我能做到嗎?正而不邪能做到嗎?對事對人對物,正知正見。

◎所以念佛人,一面念佛,一面妄想雜念起來,正常!你不要害怕,哪一個念佛人都是從這個過程過來的。有這種情形,自己一定要生慚愧心,我自己的煩惱習氣業障太重了。應當怎麼修?確確實實要把自己的貪瞋痴慢、五欲六塵那個水平降低,年年放下,一點一點放。一下放是決定放不掉的,那是假的,是自欺欺人的。真正老實幹,點點滴滴的放,認真努力。

◎怎麼提升法?不斷的放下。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放,這個話有根據。孟子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這個放下不是別的放下,是心裡頭放下。千萬不要誤會把工作事情都放下,那錯誤了。心裡頭放下,心裡頭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所有一切人事物、世出世間法統統要放下,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不能去想。你去想是無明,是妄想。

◎所以經上一再講相有性無、事有理無,相是幻相,事是影事,像夢幻泡影一樣,不是真的。所以你可以受用,你不能佔有;你可以隨緣,你不能控制。你要有控制的心,你要有佔有的心,你錯了!你已經墮落在迷邪染裡頭。千萬不要以為這個事我要不認真的管,這事情就糟了!沒有那回事情。「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沒有你,這個宇宙照樣運行,這個社會一切活動並不停止。你怎麼不想想這個道理?除了你就不行?錯了!

◎所以連世間聖人都說,所有一切過失都在自己,別人沒有過失;六塵境界裡頭,決定沒有過失。以五欲六塵來誘惑我的人,我被他誘惑了,他有過失嗎?他沒有過失。誰有過失?我自己有過失。我為什麼被他誘惑?佛菩薩那個修行有功夫的人,為什麼他不受誘惑?我們為什麼被誘惑?過在我,不在他。誘惑我的人沒有罪,我居然被他誘惑了,錯在我!這個道理懂得的人就少了。

◎《易經》裡面,六爻皆吉,只有一卦。六十四卦,六爻都是吉,沒有凶的相,只有一卦。這個卦是哪一卦?謙卦,謙讓是無往而不利。謙是君子之德,謙是菩薩之德,哪個菩薩不謙虛?哪個君子不謙讓?哪有跟人爭的道理?爭決定不是吉祥,爭是個凶兆。這個道理很深很深,我們要細心去參究。世間人說實實在在的,他的心行違背性德,原因是迷失自性,不了解事實真相。

◎我們求佛菩薩,佛菩薩保佑;不求佛菩薩,佛菩薩也保佑。佛菩薩絕對不是說:你不求我,我就不理你了,沒有這回事情!你說為什麼佛菩薩要加持、要保佑?法爾如是,自自然然他就是這樣的,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為什麼?法性如是,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法性所現的,業識所變的,是一不是二。我左手這裡癢了,右手去摸摸,替它搔搔癢,還要談條件?右手還要等左手去請求?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要懂得同體大悲,你就明白了。

◎五十三參裡面有當老闆的,開個店,他在那個地方修六波羅蜜,修普賢十願。他在那裡修布施,修布施是對哪些人?對他的顧客。為他的顧客來服務,顧客所希求的東西他都把它具備了,貨真價實,絕對沒有欺騙眾生,不欺騙主顧,他在那裡修布施波羅蜜,同樣也是財、法、無畏。童叟無欺,持戒波羅蜜。耐煩做事,應付顧客有耐心,不怕麻煩,忍辱波羅蜜。你們去想,無論干哪一個行業,六度齊修!所以,沒有一法不是自利利他,沒有一法不是教化饒益一切眾生。問題在哪裡?你會不會?你不會,你在造業;你要是會了,你在修菩薩道。

◎所以諸位要好好的修行,要認真努力,要覺悟,不要迷惑。《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老實念佛,不用出門,在家裡面供上佛像;不供佛像也沒有關係,心裡頭有佛,真佛!供上佛像,心裡頭沒有佛,那個佛像是假的,不是真的。放下萬緣,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六字洪名,這樣念佛肯定成就。我們今天念不成功,念不成功是什麼?心裏面有煩惱,妄念太多;口裡頭閑話太多,廢話太多,把功夫完全破壞了。所以雖然手上拿著念珠一天念到晚,功夫不得力,你要曉得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你要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功夫才能得力。

◎佛是世出世間最好的人,哪有好人不守規矩的道理!佛弟子是以佛為榜樣、為典型,我們要向他學習,頭一個就是要學他守法的精神。如果不守法,秩序就亂了,給社會大眾帶來是負面的印象,人家一看,佛教徒是這樣的,亂糟糟的,把我們佛教的形象破壞了,讓社會大眾輕視了佛法,我們學佛的人就有罪過了,我們自己沒有做得好,我們自己沒教得好,應當生慚愧,應當回去要改過自新。

◎不可思議這句話不是說沒有法子解釋,理太深了。再說真話,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你不能想,不可議你不能說;真正你到不能想不能說的時候,這個事情你就看到了,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可知,我們要想事,想一想,要想來討論討論,這個就是障礙,你見不到事實真相。你要見到事實真相,不可思議,你就見到了,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

◎經不能不讀,不能不聽,為什麼?熏習,香的意思。你煩惱習氣重,還是去不掉,我們常講你香燒得太少。這個話你要聽得懂,不是叫你天天燒很多香,這個香太少是你熏習不夠。什麼是香?經典是香,聽講經是香;這個是戒定真香,戒定裡頭就有慧,戒定慧,這是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以我們讀經或是研究討論,或是講解,這是什麼?這是戒定慧香的熏習,是五分法身香的熏習,這是燒香。不是叫你真的去燒那個香,那個香燒了沒有用處。燒得太多,現在住的公寓房子,房子很矮,熏的烏煙瘴氣,很不衛生。所以你要曉得,佛法裡面講香熏大千是這麼個意思,是戒定慧三學。我說這些話,常常聽講經的,意思應該能懂得,能體會得到;粗心大意的,是很難明了。

◎那這些人,一般人講的惡人呢?我心目當中他是恩人,沒有他們這種心行來對我,我怎麼能夠知道自己修行的成就。就好象平常我們在讀書,這人來考我的,來考試的。這一考試,及格了,多歡喜!他出的題目很難,愈是難題,我答的很輕鬆,很愉快,愈歡喜,我沒有被考倒,我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你說哪個不是恩人?所以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到我們自己成佛,這一些恩人還在六道,還在九法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過去他成就我,幫助我,當然倒駕慈航,普度眾生。我得要到六道、到三途、到九法界去幫助他們。這是報恩,知恩報恩!

◎所以我常說,我們學佛的同學,尤其學大乘,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要肯定佛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肯定世間、一切世界沒有惡人,沒有惡事,首先要肯定這個大前提。惡人惡事來對我的,統統都是佛菩薩示現,應作如是觀,菩薩示現,如來示現,來教我的,來成就我的。示現順境,示現善緣,也是考我的,看看我在這個境界裡頭有沒有貪心?能不能放下貪念?示現的是逆境惡緣,也是來考驗我的,看看我能不能放下瞋恚?你要懂得這個修行的方法,盡虛空遍法界,遍地都是諸佛如來,都是法身菩薩,而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不能不接觸,那是事。事沒有障礙,心裡頭沒有,痕迹都不著。就是《壇經》上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見色阿彌陀佛,聞聲阿彌陀佛,順境善緣阿彌陀佛,逆境惡緣還是阿彌陀佛,這樣就成功了。一句阿彌陀佛,把順逆境界、善惡之緣全部擺平了,這叫「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懷疑才叫凈,不夾雜才叫凈,懷疑夾雜心就不清凈了;相繼就是不間斷。

◎為什麼講都是凈業?菩薩沒有為自己,是為眾生就叫凈;如果自己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都叫染,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善業是利益眾生的,惡業也利益眾生,利益眾生自己不著相,《般若經》上講的「三輪體空」,都叫做凈業。就像《了凡四訓》裡面中峰禪師講的,打人罵人這是惡,但是父母老師對待子女,子女犯了過錯,打他罵他,他學乖了,學好了,善!從前老師對學生有體罰的,我們有體罰,沒有那麼重。老師跟我們講過,他以前小的時候念書,被老師罰的時候是跪磚頭,膝蓋都跪破了。有沒有好處?好處大了,一生永遠不會忘記,你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老師用這個方法無非是叫你記住。影響他一生,一生不敢再做、重犯這個過失。這是善事,看起來是惡,善事!

◎你經教講得好,法緣很殊勝,聽眾很多,必然供養也多,如果你享受,你就墮落了。這個時候怎麼辦?輾轉布施,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信徒所有的供養是委託我替他修福的。你千萬不要搞錯了,他們供養是讓我來享福的。你有多大福報?你能享幾天?你的福報享盡了,怎麼辦?所以時時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覺。當然這裡面也有嫉妒障礙的,嫉妒障礙是好事情,為什麼?替自己消業障。所以我們的態度合掌讚歎,他替我消業障。業障消除,智慧就生了,真正的福報就現前了,所以所有一切嫉妒障礙不是壞事情。

◎總而言之,我常講的自私自利決定不能有,名聞利養要捨得乾乾淨淨。有時候名聞利養來了,自己要衡量需不需要接受;不是可不可以接受,是需不需要。什麼叫需不需要?如果接受對於弘揚正法、利益眾生有幫助,可以;如果對於弘法利生沒有什麼影響的,沒有這個必要。考慮的標準是為弘法利生,絕對不是為個人,沒有自己,這就對了。

◎我天天做,沒有人讚歎我,天天有人罵我,天天招來怨恨,我還要繼續做下去嗎?真學佛的人,繼續做下去。為什麼招來這麼多嫌棄?我的功夫不到家,我的業障很重,我認真努力修學,還遭這麼多人毀謗,《金剛經》上說得好,「先世罪業」就消了,所以感恩的心生起來了。如果我們心行不善,遭受別人的嫌棄是罪有應得;我們心行很善,不能講到純善,心行確實是向善,還遭遇這個果報,這是前世罪業,這消掉了。怎麼會不感恩?感恩戴德!「先世罪業」消除了,《易經》裡面所講的「否極泰來」,業障消除了,然後福慧就現前。

◎同學們大家要努力一點,要看破、要放下,記住「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古德這兩句是金玉良言。這兩句話的理非常之深,為什麼?果然「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的心就定了;你還有求、還有爭,你的心是浮躁不定,你修學的功夫很難成就,就是剛才講的伏煩惱,你伏不住。你想想看,你為什麼伏不住?是不是還有爭、還有求?這個「爭」跟「求」害死人!多少古往今來好心修行的人,就是被「爭」、「求」把自己的道業毀掉了,德行、學問不能成就。所以絲毫求的念頭、絲毫爭的念頭都不能有。

◎世間法裡頭,不要說是自己、自利的,就是弘法利生的這個事業,也是隨緣而不攀緣。有緣,全心全力做;沒有緣,念頭都不起,你的心清凈平等覺。今天我們有這麼一個道場,幾位大德居士發心成就這個道場,我們全心全力在做。哪一天有個人把這個道場奪去了,念頭都不生。對我自己來講有好處,為什麼?在這裡工作、講經很累,他怕我太累,把道場拿去了,把我趕走了,對我有好處,叫我不要在這裡天天說這麼多話。對我個人來講,我感激他。他造的是什麼業?各人因果各人負責,用不著我操心。我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錯了!沒事,自己要學著無事。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永遠保持自己心地清凈無為。

◎所以你不要看那些做惡的人都是壞人,說不定他是佛變現的,菩薩變現的。為什麼變現?消眾生的業障,他業障太重了。等他業障消得差不多,又變一個善知識勸他回頭。所以我們不可以隨便批評惡人,說不定我們搞錯了,那個惡人是佛菩薩再來的,是佛菩薩示現的。這是講到影響。所以學佛的人,心地永遠清凈真誠,一切恭敬。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不可思議。

◎中國古德常常講「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這兩句話的意思非常非常的深遠,我們要細心體會。待人要忠厚,特別是替你辦事的這些人,你要時時刻刻能夠照顧到,他怎麼不忠心為你服務?縱然在做老闆的遇到很大的困難了,這一些員工都不會舍你而去,你以真誠心待人,人家以真誠心回報,道理在此地。所以決定不能對人刻薄,對人厚道的人有福,常常能照顧到別人的人,這個人有福。

◎在這個時代裡頭,自己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意志,別人學不學不關我的事情,我不要去批評別人,不要把別人常常放在自己心上,用不著。要把自己修好,自己修好就能感動別人;自己沒有修好,天天去看別人,哪有不墮落的道理!佛在經上常講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這個話你懂不懂?換句話說,你要想影響別人,你先把自己修好;你自己的形象不好,你就沒有辦法影響別人,佛法稱之為內學。

◎要曉得眾生的心就像小朋友的心一樣,他不是真的。三歲小孩說:我不喜歡你,我討厭你。你給他笑笑,趕快離開。為什麼?他那個不是真的,我們講情緒化。過了一會,「我喜歡你,你來」,你就來了。我們跟小朋友在一起常常聽到,他那個變化好快。你看到這個現象,你就能夠體會到眾生心,六道眾生的情緒就是三歲小朋友,不能當真,不要放在心上。永遠記著他的好,不要記著他的惡。這是什麼?大人對小孩。

◎所以轉境界從哪裡轉?從心地上轉,境上轉不了。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轉境界,境界就是風水。世間人從哪裡轉?改風水,找一個地理師來看,改風水。你們想想,如果風水能改,地理師會看,他為什麼不先改自己?他何必替你改?替你改,你將來是大富大貴,那個大富大貴他為什麼不要?他為什麼送給你?仔細去想想,冷靜去觀察,你就明了。

◎古時候一個人要造作罪業,批評你的人很多。一般人講輿論制裁,人人都講道德,人人都守禮義。你一個人不守,別人笑話你,別人批評你,你自己走到哪裡也覺得不好意思,慚愧之心。現在儒跟佛沒有了。我們常常聽人家講,現在社會笑貧不笑娼。這一句話裡頭含義很深,仁義道德完全沒有了,聖賢的教誨已經不復存在這個社會。造作一切惡業,別人不但不會批評你,反而恭惟你,反而在旁邊鼓掌讚歎你。這個社會還得了嗎?佛在經上講五濁惡世,我們現在才真的碰到,親眼所見,親身所接觸的,濁惡達到最高峰。濁惡到了頂點,果報肯定現前。

◎從前人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愛祖宗,愛護祖宗傳家的這個事業,子孫裡頭一定會有人繼承他們家裡的傳統。為什麼古人會有這種思想,現在人沒有了?不願意做父母或者祖父母的事業,他們不喜歡,要發展自己。古人之所以有這個傳統觀念,這是教育的關係,同時這個教育這是最重要的服務社會。他對於名聞利養很淡薄,他對於服務社會這個理念很強烈。現在的教育對於服務社會這個觀念很薄,名聞利養這個觀念很濃。服務社會是一個口號,不是真的,怎樣獲得自己的名利那是真的,這是跟從前人在思想理念上根本不相同的地方。

◎學佛的人,念念要成人之美,幫助別人,成就別人。尤其是佛法,佛法講的是大圓滿,「真珠」是表圓滿。名號的意思,上頭有個「真」,那就是大圓滿。心有邪思、有惡念,圓滿全破壞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別人做的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對社會、對眾生沒有利益的,我們不幫助他。對那個人呢?對人要恭敬。聖人教給我們,用什麼態度跟他往來?敬而遠之,我恭敬你,我不讚歎你,我不幫助你。如果你這樁事情對社會、對大眾是有利益的,我恭敬你、讚歎你,全心全力成就你。你看看,全是順乎自然順乎性德。普賢菩薩十願就是性德的流露,文殊菩薩十波羅蜜,大乘菩薩的四攝六度,你去想想,哪一樣不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我們的障礙在哪裡?過分的分別執著,好象跟我不同的都是錯誤的,這造成很大的誤會。你一定要知道,一切眾生不是同一個根性,你這個法門能得利益,別人這個法門未必能得利益。所以佛為眾生說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一個法門能普度,佛何必又講這麼多法門?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心開意解。不但對於佛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肯定,歡喜接受。現在人不接受,我學凈土,我不能接受禪宗,他學禪宗就不能接受教下。他不能接受,往往怎麼樣?敵對,自贊毀他。殊不知自贊毀他是重戒,菩薩戒裡頭列為重戒,你錯了。

◎實際上,人人都有長處,他的長處我沒有,我怎麼不尊重他?人人都有缺點,我自己也有缺點,為什麼能夠原諒自己,不能原諒別人?能容自己,不能包容別人?過失!這是自己真正過失。學會忍讓、學會包容、學會謙虛,這個人不但走遍世界,走遍十法界都會得到別人尊敬,都會得到別人幫助,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成佛的基本道理,相同!

◎第二個,瞋恚。現在貪瞋痴非常非常嚴重,我要做出一個沒有瞋恚的念頭。別人誤會我,「阿彌陀佛」,笑眯眯的。別人毀謗我,「阿彌陀佛」;別人陷害我,也「阿彌陀佛」,一點瞋恚心沒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都沒有。瞋恚心沒有了,忍辱波羅蜜,一絲毫報復的念頭沒有是持戒波羅蜜,「諸惡莫作」。不但沒有絲毫瞋恚、報復的念頭,反而感恩。他要有什麼困難,我會全心全力幫助他。感什麼恩?剛才講的,成就我的持戒波羅蜜,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沒有他那一種惡劣的態度,怎麼知道我忍辱的功夫?明明是個菩薩在我面前,不是惡人。

◎佛跟魔不在外頭形相,是在自己念頭。自己念頭心地清凈,具足智慧,魔都是佛。自己心地不清凈,還有貪瞋痴慢,想巴結佛,佛賜點福給我!佛也是魔。外境無佛亦無魔,內是佛心,外面全是佛;內是魔心,外頭全是魔。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沒有好惡,好惡在自己的心,境隨心轉。佛祖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苦怎麼造成的?迷惑造成的。要想真正把這個苦斷掉,永遠斷掉,只有覺悟。由此可知,佛家的教學的內容,主旨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佛能辦這個事情,菩薩也能辦這個事情,祖師大德們還是可以辦這個事情,我們為什麼辦不了?我們自己沒有覺悟。自己沒有覺悟,如何能幫助別人覺悟?這個話大家聽了還是沒有辦法透徹的了解。我們換句話說,我們自己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怎麼能幫助別人放下?再說得淺白一點,我們自己沒有放下瞋恚,沒有放下憤怒,怎麼能幫助別人放下瞋恚、憤怒?

◎什麼人容易成就?跟這個心態恰恰是相反的,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是為我一個人講的,不幹別人之事,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是為我而出現的。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點點滴滴沒有一樁不是為我在做示現,不是為我在做表法,我這一生就能證得圓滿的菩提。《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作如是觀,他成就了。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絲毫不迴避,成就自己的戒行,成就自己的定力,成就自己的智慧,戒定慧三學是這樣圓滿成就的。我們不知道,不知道一切都是為我。

◎現在我跟六道眾生往來,都客客氣氣、歡歡喜喜,為什麼?再過幾天我就再見了,就走了,我不再來了。跟眾生有債的還債,欠命的還命,把所有帳統統消了,走得自在!走得痛快!所以不管什麼人用什麼態度對我,我都做還債想。不要以為他這些態度對我不應該,我歡歡喜喜接受,我知道這個帳了了,我走得輕鬆,走得自在,走的時候沒障礙了。再不要跟別人計較了,你毀謗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都好,我都歡喜接受。

◎佛菩薩智慧德能沒有一樣不圓滿,為什麼不給眾生一點福報?他受不了。不是不給他,真的受不了。該餓的還是叫你餓,該凍的還是叫你凍,多受一點罪,慢慢你業障消了,福報現前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道理在此地。眾生業報不可思議,《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很詳細,這個境界也在香水河兩岸展示出來了。

◎從哪裡做起?「禮敬諸佛」。特別是現代人對一切人、對一切眾生真的沒有恭敬心,多半都是自尊自大,目中無人。就是學佛的同修們,我們冷眼旁觀,很少有覺悟的,很少有謙虛、有禮讓的,真的一點謙虛都沒有,一點禮讓都不懂,心量很小,處處都是顧著自己已經得到的利益。他不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他以為他得到了,這是一個錯誤的幻想;換句話說,是個抽象不切實際的一個觀念,以為得到了。但是這一種妄想、這個妄念障礙你的智慧,障礙你自性的德能,這是業障!明白人在旁邊看到他的一舉一動,觀察他的思想見解,這是業障現前。可是怎麼樣?又不能說他,你要說他,貪瞋痴就現前了。覺悟的人只能看不能說,還是普賢菩薩的話,「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見到了,在旁邊能勸的勸他,不能勸的隨他。

◎佛在經上講的不錯,確實是剛強難化,偶而有一有二,那些人是什麼人?知道佛講的一切經是為我講的,這個得受用。佛絕對不是為別人講的,不是為他講的,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為我一個人講的。你要是用這樣的心態來聽經來學教,你得的利益不可思議。

 

(完)


推薦閱讀:

法語入門必備介詞&片語
詩歌翻譯——《地獄的一季-序章》
詩歌翻譯 | 你眼睛的弧度 La courbe de tes yeux
Day57 | 走遍法語—指示形容詞 #365#
專治為什麼:原因&結果法語怎麼說?

TAG: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