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儘管這些年來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有個事實不得不承認:

包括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內,絕大多數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非常貧窮。

工作十來年,依然買不起房、買不起車(或者「買車容易養車難」),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常態。即使北上廣的「土著居民」,年輕人有房,要麼是父母留下來的,要麼是父母花錢付首付,總之就是「啃老」……

針對於此,這些年來一直有這樣一類說法:

你窮,是因為你吃苦不夠。你看看草根逆襲的某某推銷員,當初每天工作到深夜,周末還在敲車門拜訪客戶……

你窮,是因為你缺乏見識。試想十年前,如果你砸鍋賣鐵貸款買房,現在早就升值了多少倍……

你窮,是因為你好高騖遠。當民工挖煤礦,有些人也能每月上萬元,憑什麼你從985重點大學畢業後,不能去當小工、下礦井?

你窮,是因為你是個懶漢。你看看你那麼胖,連肚子都減不下去,連煙癮都戒不掉……沒有過人的毅力,你不窮誰窮?

你窮,是因為你不動腦子。網上有那麼多創業成功者的經驗,你倒是學學啊!

總之就是一句話:你窮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又饞又懶,你窮你活該!

然而事實上,全國每年都有數十萬人過勞死。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社會底層……此外,大量的80後、90後,工作長期超負荷……

為了工作掙錢,嘔心瀝血到活活累死,即使這樣依然要背負「懶人」的罵名,何其荒誕!

事實上,大多數人貧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像「為什麼亞洲人的英語普遍不如美國人」,或者「為什麼多數民科,很難取得學院派教授的成就」……道理其實很簡單:沒有相應的氛圍熏陶,光靠自己努力,往往很難摸到門路。

同樣的新聞,即使大家都能看到,能從中精準地捕捉到發財的機遇並付諸實行的,通常只有極少數「圈內人」。這裡的「圈內人」,指的是擁有財經界、企業界、投資界人脈,長期生活在這個氛圍之下的人。他們除了有很多「同行」人脈,能夠相互交換信息之外,還有一種長期熏陶下的特殊直覺。

無論經商致富,還是其他很多「高技術行業」,長期熏陶下的特殊直覺都很重要,圈外人很難僅僅依靠書本(包括網路)無師自通。

飽讀古典文獻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收藏了一批古董,愛如掌上明珠。有一次,退位多年的溥儀看到了,說這些「古董」都是假冒的。王國維驚奇地問:「您怎麼知道?」溥儀說:「我也說不出為什麼,但這些所謂的古董,和我在宮裡看到的不一樣!」

尋找商機掙錢,在很大程度上,和鑒定寶貝的真偽,是非常類似的。一些高學歷的人,剛走出校園就被傳銷或者電信詐騙,坑害得負債纍纍。這和學富五車的王國維花高價買到很多假文物,是同樣道理。至於溥儀的鑒寶能力,一般的老百姓註定學不來,沒有那個家庭背景。

就連讀書學習,有沒有靠譜的老師指導,有沒有同行之間的交流,效果往往大不相同。按照科學史奠基人之一邁克爾·波拉尼的觀點,知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他在其名作《個人知識》中,將上述的知識稱為默示知識(Tacit Knowledge)。比如一個老司機在突發險情的時候往往更容易躲開,這種知識,並不是汽車的產品說明書能夠告訴你的。

為什麼很多老牌富翁以及富二代,具有精準和敏銳的投資能力,以及「剛好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能力?為什麼很多看似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商機,絕大多數人即使看到了,也會視而不見,任其白白擦肩而過?甚至,為什麼不少年輕人連找工作,都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公司,只好隨機碰運氣,或者盲目隨大流(比如扎堆考公務員)?——這個道理,說白了,就像為什麼生在海邊的人大都會游泳,而生在內陸的人往往不會游(無論學歷高低),是一樣的。

從小沒受過什麼財富教育,無法得到富人長期指導,沒能夠在財富圈內長期接收熏陶的人,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註定是大多數。這樣的人,雖然往往更加辛苦地為生計奔忙,努力到過勞死的概率,遠高於富人子弟,但是,沒有關於財富的默示知識,「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這就是絕大多數社會底層窮人的命運。

「你很窮,是因為你不會夠努力」之類的雞湯,不但充滿荒謬,而且有毒有害。因為此類雞湯的流行,讓人忽視了社會本身的不公平,甚至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心態,要麼身為富人卻對窮人更加冷漠,要麼身為窮人更加自暴自棄。

那麼,作為窮人,怎麼辦?無非兩條路:認命,或者改變命運!

如果你認命了,自甘維持現狀,那麼接下來也就沒啥可說……

如果你想改變命運,雖然有不少困難,但也並非不可能。畢竟,所有的富人,追溯到第一代,都是窮光蛋出身,一點點爬上來的!

那麼,窮人怎麼改變命運呢?無非兩條路:

要麼靠「高風險,高收益」的賭博(比如拿所有的工資買彩票,99.999%的可能性,是當月的血汗錢全部「打水漂」,0.001%的可能性,是一天暴富,未來五年的工資一下子全到手)。——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越是窮人,越承受不起風險。「豪賭型投資」的做法不可取。

那麼,還有第二條路:穩健理財,靠時間積累,一點點「滾雪球」,讓小錢逐漸「長大」。

在互聯網普惠金融時代,如果你希望十年後的自己,能變得富起來、強大起來,那就從現在開始,加入唐貸金融超市,把用於逛淘寶買買買的錢,放在「用錢生錢」的理財賬戶上,開啟你「從零到一」的財富逆襲之旅吧!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投資,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二

1、窮人買彩票、富人買保險  窮人為什麼買彩票,因為它可以使人一夜暴富。窮人太想改變命運了,總想著「萬一」,而不想「一萬」,熱衷於這種毫無希望的賭博。  富人為什麼買保險,他們需要通過保險保障把極端不確定性的風險覆蓋住,然後再去積極的投資和開創事業。  彩票和保險,其實反映了窮人和富人兩種不同的財富觀。前者是對財富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後者則是在立足現實基礎上去實踐創富理想。  2、窮人喜歡消費、富人關注投資  窮人得到一隻雞、會把雞燉著吃了,富人會讓雞生蛋,蛋再孵雞。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讓錢生錢。  一般富足的美國家庭只有20%的收入來自投資活動,而超級富豪的收入有43%來自於投資活動。這就是窮人和富人對金錢態度的差異。  3、窮人鑽研技術、富人學習管理  富人除了會用錢賺錢,還會讓別人替自己賺錢,所以要學管理,懂馭人之術。  窮人需要飯碗,渴望被別人選擇,所以要鑽研技術,讓別人欣賞自己,用起來順手。  窮人需要穩定,希望別人給自己發放穩定的薪水,卻不知道自己給別人賺了更多的錢。富人給別人發薪水,多承擔風險,收益也就可能更大。  4、窮人害怕風險、富人喜歡風險  風險和收益是孿生兄弟,不想承擔風險還希望賺取巨額財富,累死恐怕都做不到。因為財富往往在未知的領域,已知領域的利潤空間早就被競爭者瓜分。  窮人不敢冒險,總希望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當然只能撿剩下的。富人喜歡風險,他知道風險的背後就是巨大的財富。  當然他們不是盲目的冒險,而是基於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來管理風險。巴菲特看起來不是愛冒險的人,但他很喜歡危機,當別人都恐懼,都被嚇怕了的時候,他說機會來了。所以他是富人。  5、窮人消磨時間、富人利用時間  窮人覺得時間不值錢,甚至不知道怎麼打發。富人感覺時間就是金錢,因為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窮人也有看起來很忙的時候,但往往是由於不善管理時間。富人也有休閑的時候,但在休閑中也沒停止思考事業發展,或在為了下一步的行動養精蓄銳。  當你太閑或者太忙的時候,都不正常,需要做出改變了。富人善於利用別人的時間賺錢,讓他人執行自己的想法,而把精力投入到未來的發展中。  6、窮人走親戚、富人交朋友  這沒什麼不好,問題是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多是嘮嘮家長里短,打打麻將,完全是消磨時間。  富人善於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人脈,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為干番事業做準備。  不要覺得富人的人際交往太功利,功利心人人都有,親戚之間也是互相攀比,窮親戚和富親戚間挺難相處的,還不如眼不見心不煩。  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所以對窮人攀富貴沒什麼好鄙夷的,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已。  你要想富,就要跟富人走近些,別總有「仇富」心理。  7、窮人賺小利、富人抓大勢  人窮志短,窮人會被蠅頭小利誘惑,把握不住大方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種心理在股市上表現得最明顯,失敗的散戶總是好股票拿不住,賺一點錢就拋,壞股票虧一點就捨不得割,最後跌到地板價。  結果賺小錢、虧大錢。富人的目光長遠、信念堅定、相信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夠穩穩地抓住大勢賺大錢。  窮人在小的誘惑或者風險面前會變得動搖,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8、窮人說得多、富人做的多  有的窮人喜歡抱怨當下,有的窮人喜歡暢談未來,無論是那一種,都是只說不做。  於是前者繼續抱怨卻沒有任何改變;後者繼續暢想卻沒任何行動。富人則是做了再說,他們知道抱怨是沒用的,再好的規劃也只是規劃,不行動就等於零。  即使是前方有困難、有風險、有未知的東西,他們也要勇敢的邁出去,遇到問題再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等待中和抱怨中消磨鬥志和失去機會。  9、窮人精於算計、富人精於工計  窮人天天圍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自然如此。窮人更喜歡算計得與失,正是由於太在乎一時的得失,所以難成大事。  富人精於工計,一本名為《管道的故事》的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對好朋友給村子供水,開始時每天用扁擔挑水,得到低廉的報酬。  後來其中一個人建議修一條管道從河裡往村子裡引水,結果因為成本高而遭到同伴的反對――這就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異。  建議引水的人會組織資源,用科學的方法做事,這樣能持續穩定地獲利。而那個反對的同伴總是計較一時的得失,缺乏共贏的思想。富人是擁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的人。  10、窮人捨不得雞肋、富人捨不得機會  窮人做決定總是患得患失、猶豫不決,面對未來不確定的因素,有太多的顧慮。比如因為怕失去穩定的收入,而不敢開創自己的事業。  其實想想看,眼前的穩定也不過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窮人仍然不敢將之拋棄,結果失去了更好的機遇。  富人最捨不得的是機會,一旦機會來臨,他們會立刻抓住,即使是冒很大的風險也無所謂。  因為他們知道機會溜走了就不再來,不管能不能想出答案,先把手舉起來再說,這樣會逼著自己想辦法,把機會轉變為財富。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三

這個世界,有人富,有人窮。為什麼有人富,有人窮?

我經常聽到的一個論調是:人家含著金鑰匙長大,出身名門貴族,當然富了,我出身不好,我一沒人脈,二沒教育機會,怎麼跟別人比?

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王思聰這種確實不愁吃不愁穿,李嘉誠的兒女也一樣。

但仔細想想,我又感覺還是不對。

很多人思考問題,容易陷入一種「先抱怨」而不是「先反思」的思維慣性裡面。採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而不是去考慮富人的一些優秀品質。

李嘉誠的兒女確實不愁吃不愁穿,但李嘉誠當年是怎麼白手起家的你了解嗎?

所以,當我們去思考富人為什麼富的時候,應該先界定「富一代」為什麼富。「富一代」在成為富豪之前,其實也是屌絲出來的。

這幾年我一直混在金融圈,也經常跟很多企業家打交道,我身邊真的不乏那些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的人。

但同時我也看到這樣一群人:遇事先抱怨,或者先設定別人成功的各種條件,然後說這些條件是自己沒有的,這顯然是一種思維惰性,好像自己理所應當窮一樣。

我又干過好幾年媒體的活,這份工作給我一個最大的便利就是「閱盡人間事」,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

一個總體的感覺,我認為富人和窮人的區別,還是思維的不同,這是決定性因素。

有句話叫:觀念不改,結果不變。一直抱著窮人思維過日子,基本上難以脫貧,即使脫貧了也容易返貧。

關於窮人思維的文章很多,菜導只想講講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容易陷入的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

不敢冒險

好基友晚風烏賊在《你那麼努力,為什麼還這麼窮?》裡面說過,屌絲逆襲需要一次資產泡沫。

他講的是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說,賺錢要緊跟趨勢,並不是說泡沫就一定好,而是順勢而為,藉機行事,看能否逆襲。

既然是泡沫,當然有風險,要想逆襲就需要冒險。很多人要說,我不需要逆襲,我只想要安穩的生活就好。

「安穩的生活」,聽上去多麼舒適而又愜意字眼。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越是追求安穩生活越不可得。

因為很多人把「安穩」等同於「安全」。但事實上,我認為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風險,大小的區別而已,說不好聽點,喝水還怕被噎死呢。

沉溺於自己所謂安穩生活的人,往往思想僵化、拒絕變化,總是以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安全,其實並不然。

一旦發生風吹草動,這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人最容易垮掉。而那些真正能夠在平時去觀察風險、認識風險的人,反而更好地活著。

就像「危機」二字,其實「危」和「機」是孿生的。就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有人靠著做空房貸發大財嗎(建議去看看電影《大空頭》)。

如果你還是一個窮人,就更沒有所謂的安穩可言,不敢冒險就更沒出路。最可怕的是,很多窮屌絲自己不敢冒險,還要嘲笑那些敢於冒險的人。

如果你冒險成功了,他只會說你運氣好;如果你冒險失敗了,他就會擺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優越感。要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勸你理他遠一點!

當然,我說的冒險並不是賭博,而是一種居安思危、勇於探索的精神,是對風險反覆衡量之後深思熟慮的抉擇,是一種有別於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窮人思維

沒有主見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說你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急於過「標配」的人生。

什麼是「標配」?就是隨大流唄,別人怎麼過我就怎麼過。換句話說,就是沒主見。說得好聽點,叫做沒有主見;說得難聽點,就是思想懶惰。

思想懶惰的人,最希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主見的人,只想要別人的建議。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窮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甘當生活的奴隸,從來沒想過做命運的主宰。

就像炒股,很多人啥也不懂,就指望別人薦股,別人說什麼就買什麼,在這個博傻的市場里,你不虧誰虧呢?

我因為經常寫一些理財文章,在圈內有點小虛名,經常就碰到這種只問結果不究過程的理財人群。

其實很多理財知識和防騙技巧我都講過,但有些人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等到要理財的時候就會問:「這個要不要投?」、「那個能不能投?」。

貪便宜的心理太重了,這其實就是想著不勞而獲,如果我不告訴他們結果時,就說「你變了」。額,一下子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其實就算我再講一遍,依然是從來沒放在心上,這樣理財能有什麼長進呢?

沒有主見的本質是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根源是不思進取。有句話說得好:真正打敗你的,從來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你甘心落伍的內心。

從這個角度看,當你問出「我為什麼窮」的時候,你就活該窮!

這就是我這麼多年來,對富人群體的觀察心得:思維決定段位。富人能夠換個方式去思考問題,然後行動起來;窮人則是先想到困難,然後給自己找借口。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窮就會對你好一點,如果你想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四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為什麼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窮人總是在數字上下文章,只是加一塊減一塊就像發生什麼大新聞似的,這樣的觀念,只能計算眼前擁有的收入與支出,而無法衡量未來的資產與負債,因此就只好在加加減減的小錢中庸碌一生。

窮人的注意力總是只在數字上

富人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效益的事情上,他們不記帳,但必定按時查帳。只有加減的數字遊戲對他們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衡量金錢的關鍵,應該要從「比例」開始。

窮人的金錢觀念錢是等差級數,不是賺一元就是虧一元,但富人的觀念是等比級數,轉眼之間就已賺了好幾座金山銀山。

想變成有錢人,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做什麼。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做的也不一樣,如果你不觀察不學習,以為用窮人習性就可以為自己的身價翻本,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不過,想成為富人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把身上的窮人習性升級為富人慣性,雖然剛開始一定會發生程序不兼容的成本,但最終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買一棟房子?

「在我眼裡金錢像糞便一樣,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來,就會變得臭不可聞。」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寫到。

洛克菲勒幾乎是「富人」的代名詞,但他卻不會告訴你省錢能致富。

洛克菲勒

有錢人喜歡的不是「有錢」,只是無法忍受貧窮;富腦袋的「脫貧計劃」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想忍受低水平的生活。

知名的「拿鐵理論」說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足以買一棟台北的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窮忙族早該絕跡了。

那些大老闆的桌上每天都擺一杯星巴克,他們照樣坐擁豪宅,甚至是好幾棟;你只能望著老闆桌上的星巴克,喝著即溶咖啡、咬牙切齒的默念「我要省錢」。

你能忍耐龐大的工作量和高漲的物價,但薪水卻不會因此追上通膨的速度。

如果你仍想靠著儲蓄脫貧,十年後你還會在原地踏步;如果你認為勒緊褲袋就能抵抗通膨,四十年後你將追悔莫及。

猶太人的致富典籍《塔木德(Talmud)》中有段名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我們一直被教導節約理財,卻經常忽略一個事實──錢本來就是拿來用的。

試想到星巴克消費讓你心情愉快,使得工作效率大增,那樣的效益就不是「拿鐵的價格加上投資報酬率」可以取代的。

只會勒緊荷包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很多理財方式一味鼓吹存錢,卻忽略懂得花錢才是健康的致富之道;這不是鼓勵你效法美國人的「負債式享受」,有錢人自有一套「量力而為」的享受方式。

80%的人有儲蓄的習慣,錢有八成是放進銀行;富人們卻幾乎不會把錢存在銀行里,而是想方設法的「貸」錢去用或者把錢「借」出去。

同樣是挑選住屋,窮人只願意每個月花錢租屋;有錢人會評估房產的增值率,相中滿意的房子貸款也要買下,不僅住得舒服、轉手還能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窮人就算繳一輩子房租,房子也不會變成自己的,付出的錢多半打了水漂;相反的,有錢人在貸款買屋的那一刻,擁有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還有隨時間增值的財富。

從現況看來,愈捨得花錢的人愈有錢,愈不敢花錢的人愈窮。

想在理財上自我突破,先換顆富人的腦袋,別再想著「我只賺22K,根本無財可理」,這隻會讓你永遠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

讓你的錢動起來,要麼為你所「花」,要麼為別人所「花」。比如在「聚寶珠」平台出借給車輛質押人,就是積累財富的象徵。

為何有錢人從不搜集折價券和排隊撿便宜?

我曾經聽過有個案例是這樣的,有位不動產業界的大老闆,早上在家固定都要看三份報紙,了解每天的時事與趨勢,每當他看完報紙後,就會放在桌上跟早餐一起讓女傭收拾。

一直以來其實他心裡都有個疑問,就是每次在回收箱的報紙總是看起來破破爛爛,被東剪一塊西剪一塊,於是他忍不住向女傭問起這件事,結果對方回答,因為每天的報紙上都會有50元商品折價券,所以就會花幾分鐘的時間把它們剪下來。

用餐結束之後,女傭收拾完早餐,就花了5分鐘剪下報紙上的折價券,同一時間,在書房談生意的大老闆,把房子賣出之後一轉手就賺了5千萬。

我們都想當有錢人,但總是常常在做女傭會做的事,完全不知道名為「省錢就是賺錢」的稻草堆下,暗藏意想不到的貧窮陷阱。

使用商品折價券的次數愈頻繁,荷包的生命就被折壽得愈多

折價券就是商家極盡所能要讓窮人掏出錢的殺手鐧,他們會灌輸你「很窮嗎?沒關係,用折價券就可以幫你省錢」或是「折價券保證可以讓你用最少的錢買到多的東西」的觀念。

但是他們故意沒說出口的事實是:雖然打折,但買愈多就一定花費愈多,而且還會買下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窮人花時間搜集商品折價券,以為可以讓荷包不會瘦得這麼快,無形中卻因為價格便宜,導致多買了根本不必要的東西,反而花掉更多的錢,每個月的月底依舊要面對「月光光,心慌慌」的窘境。

堆積如山的折價券只堆棧了你的成就感,以及成為有錢人省錢的假象,並不能真正讓你得到額外的金錢,而且你省下來的錢,日後還是必須被花掉,你只是遞延它被使用到的時間而已。

窮人只有省小錢的觀念所以只能賺小錢,而富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賺更多錢。

成本與效益,是成為富人的必備觀念

富人不會花時間去搜集折價券或是排隊買便宜,因為他們了解時間成本的重要性,既然每天24小時是無法變動的成本,在成本不能調整的情況下,想要有高收益,就要選擇能產生高收益的方法。

而排隊搶便宜對富人來說除了「浪費時間」之外,不然就是「毫無意義」。他們在喝一杯水的時間就能幫自己賺進大把鈔票,怎麼會把時間花在排兩個小時的隊,只是為了前一百名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半價的芒果冰。

同樣是一分鐘,窮人如果能賺到錢就心滿意足,富人則是絞盡腦汁,能賺一萬元就絕對不賺一百元。

窮人完全不了解成本與效益的概念,他們只知道只要做了這件事就會得到這個結果,富人會考慮到這個結果是否值得花費這些時間及金錢後,再決定是否要進行。

當窮人在搜集便宜好用的商品優惠券,富人可能已經在研究世界趨勢與經濟動態,正準備要加碼投資或是擴大事業版圖。

窮人只知道鈔票的多跟少,富人卻了解金錢的本質,他們深知金錢是工具,身價才是財富,不使用折價券的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身價也跟著折價了。

把錢花在刀口上,不會讓你翻身致富

目前台灣的經濟環境正處於停滯發展階段,前陣子媒體24小時輪番報導高科技業裁員的後果,就是大家不敢花錢,曾經有個夜市老闆娘跟我說:「新聞現在每天都在報景氣有多差,大家都不敢消費,我們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的業績只能做到20年前的一半!」

因為收入減少不花錢,所以儲蓄率愈來愈高,也許你會問,大環境不好,未來的飯碗不知在哪裡,把錢存起來未雨綢繆有錯嗎?

事實上,你的消費方式,將會決定你未來會變成窮人還是富人。[往下看]↓

我曾經聽過很多上班族談論他的理財之道,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我的錢都花在刀口上。」所以每天花大把時間在貨比三家「省小錢」,一看到清倉大拍賣就見獵心喜,其實,錙銖比較可以省下多少銅板,才是壓垮窮人的最後一塊「磚頭」。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投資理財的資金,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有錢的腦袋。窮人的錢幾乎拿來當作生活費用,用負債消費的方式過日子,無法轉換為創造更多收入的資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富人的手邊不會留有太多現金,因為他知道鈔票每分每秒都在變薄,他們在意的是資產凈值,富人手上的鈔票跟著他們的注意力流動,在分秒間不斷轉換成不同形式的資產。

窮人的眼中只看得到工作收入,他們手上的鈔票無法簡化,財產只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歸零,最後甚至會變成沉重的負債。

大多數人還在依循著上一代對金錢的態度,先找到一個穩定工作努力向「錢」,再把薪水拿來儲蓄買房子,這樣看似務實的資產觀念,會讓你未來遭遇到非常大的風險。

我的一個親戚抱持著必須先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成家立業的觀念,所以他結婚生小孩之後買了一戶不到80坪的市區大樓,房貸一背就是30年,每個月要繳近1萬多的房貸。

不久前他經營的小型加工廠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景氣緊縮導致大客戶抽單,最後只能無奈關門大吉,一夕之間,我的親戚從小老闆變成了中年失業中,每個月1萬多塊的房貸沒有為他帶來更多利益,反而成了壓垮他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富人會「借貸購屋」,優化資金調配,在理財平台買進資產產生正的現金流,他們絕對不會「負壞債購屋」,在通貨緊縮的時候,實際的利率卻是上揚的;而窮人身上的貧窮基因,讓他們總是不斷靠「借貸買東西」,持續產生負的現金流,以致財務黑洞愈來愈大洞。

這就是為什麼富人愈花錢愈有錢,窮人同樣花錢如流水卻欠了一屁股債,不是因為富人的八字比較重或是祖墳風水比較旺,這其中的貧富差距只是來自對金錢的態度截然不同。

有錢人的想法是讓錢住在「高級旅館」里,他會開始為手邊的錢安排「最好的出路」,對於富人來說,金錢的存在價值不是把錢供起來,而是把錢花掉。

很多人都是沒有目的的存著錢,存銀行、存某寶,當一個「守財奴」或是「屋奴」,終其一生也很難變成真正的富人。

窮人無論任何情況都習慣「Show Hand」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會把錢放在不同地方。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個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儘管如此,我還是經常聽到很多人會說:「我手上的錢全都拿來投資某支股票」或是「我的收入都用在哪裡了」,直到有一天莫名其妙被「斷頭」或「套牢」,才嚷著要去跳樓。

事實證明,貧窮是一種習慣,不是你的口袋有多少錢。

很多人最不想要的就是身負債務,但是腦子裡卻沒有任何風險概念,經常用「Show Hand(梭哈)模式」拿自己畢生的積蓄到市場上豪賭一把,這就是窮人不可逆的慣性。

所以,想要脫貧的第一堂課,就是不要再感情用事把手上的錢「All In」,學習分配金錢用在能產生現金流的地方非常重要。

富人的致富模式基本上都遵循同一個法則,他們聚焦在「如何運用自己的金錢」,而不是如何存錢,他們不斷地把錢投資在可以創造更多現金、提供被動收入、對抗通貨膨脹,以及不斷增值的資產之上。

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開頭寫著:「那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現在我們也面臨了同樣的時代;美好的是,任何人都有機會在全世界經濟重新洗牌的時候,乘勢而起一躍變成富人;糟糕的是,你抱著窮人的信念兜兜轉轉了大半輩子,最後還是過著原來的窮酸日子。

大部份的人都逐漸淪為窮忙族與低收入戶,你每天拚命賣力工作也快要賺不到三餐溫飽的收入,想要置換你骨子裡的貧窮基因打造成富貴體質,首先,趕快丟掉窮人的信仰,克勤克儉不是你的致富聖經,鐵飯碗更不會變成你的救贖。

我們總是為了手邊沒錢而感到羞愧苦澀,只有讓自己學會用富人的想法思考,痛下決心將貧窮的內在「重新裝潢」,這才是真正讓你翻身的「富貴風水」。

人可以沒錢,但不能窮酸

長年下來,我一直在觀察,為何有錢人不論破產幾次,最終還是成為有錢人。相對的,窮人在貴人來臨或翻身時機到來時,卻一次次地視而不見或躲得遠遠的,不論他們如何絞盡腦汁貪財省錢,最終還是個窮人。

我也聽到很多中小企業主跟我抱怨,說那些剛畢業的社會新人,為何一個個都安裝著窮人的腦袋,身上也散發著窮人的習性和氣味,即使相隔幾公尺遠,甚至他們一進門,那種窮酸味就能聞到。

其實,只要他們所選的工作有發展性,剛進公司時即使薪水只有3K甚至更低,那又何妨?

因為,真正能讓他們在社會立足的,不是那份死薪水,而是從工作中學習到或累積起來的技能和Know How,只要他們的能力夠強,對公司貢獻度夠高,老闆自然會用更高的薪水來肯定他們的能力。

然而,現在有許多年輕人來面試,都不問工作內容或前景,卻只關心福利如何和薪水多少。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面試新人時,儘管對方也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會,也願意參加公司的培訓,然而卻在薪資上為了一千元的差距,和我爭執了半天。

最後,雖然他同意這個薪資是公司政策,我也無法改變而暫時妥協,但我已經心涼了一半,直接在他的面試表上註記:不錄取。

富人的富,不是先天的,窮人的窮,也不是命定的

人之所以會有窮富貴賤之別,其實關鍵是在習性,而不是祖先風水或八字好不好,更不是取決於你的爸爸是誰或有沒有娶到富可敵國的千金小姐。

說難聽一點,如果你整個人都散發著「窮酸」的習氣,就算你祖先或老爸多有錢,你也稱不上是富人或有錢人,頂多是擁有很多鈔票且身上散發著銅臭味的暴發戶罷了。

畢竟,做人可以沒錢,但不能窮酸一生。

習性,才是決定你是富人或窮人的關鍵點。

現如今窮人有另一個致命缺點,說好了是發揚傳統,說不好那就是保守固執。中國人對保持民族傳統的東西有那麼強烈、執著,這種憨勁也是大於許多國家的總和。

而我毫不避諱要說的是,儘快網路時代信息互通有無,窮人對待新鮮或者已經不新鮮的事物總抱著「敵視、猜疑、以後再說」的態度。富人忙著調配資產,悶生髮財,窮人忙著發牢騷,沒錢理什麼財。富人不受外界干擾,有自己理性判斷,窮人善於言傳,一點就著,到處喊「理財」都是騙人的!看到這兒能稍稍觸動下你??不,你還是會繼續隨波逐流。[不然怎麼襯托窮富對比]

先知先覺改變一生,後知後覺遺憾一生,不知不覺荒廢一生。先知先覺創造機會,後知後覺者抓住機會,不知不覺者失去機會。面對新機會,5%的人先知先覺,80%的人後知後覺者,15%的人不知不覺者。成功的人永遠是先知先覺,平庸的人總是後知後覺,無用的人只能是不知不覺。先知先覺是機會者賺大錢,後知後覺是跟隨者賺小錢,不知不覺是消費者白花錢。

擁抱趨勢,順勢而為沒有嘗試就不要說不行,沒有行動就不要說沒結果,沒有來聚寶珠理財就不要喊窮!

閱讀推薦:

^.2017年,中國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恭喜投資者,P2P理財收益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但最穩健!

^.對不起,這一年我們走得太穩太慢

*[圖文來源於:窮爸爸和富爸爸,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謝謝!]

聚寶珠∣一個有溫度的理財平台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嗨~窮人,點擊「閱讀原文」,富人都在這裡面!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五

富人的8個理財思維,你具備幾個?

1

要開源而不光是節流

大多數富人都不會在意一時的小錢,或者是為了暫時的舒適生活,去做個「房奴」束縛自己。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明天做加法。投資是他們永恆的目標,不管買房還是買車,對他們來說都是投資,關鍵看哪項投資適合自己,哪項投資回報率更高。

2

愛財如命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因為他們骨子裡就喜歡賺錢,喜歡財富,這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骨子裡就深信自己一定會做富人,並有著強烈的賺錢意識。不管他性格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獲得財富。

當前,市場經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網路新貴本身就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識經濟富豪並不一定是因為學識過人或學歷超群,而是他們在知識之外,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能捕捉到市場的需求。

3

偏執

一個人何以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只能靠偏執!

唯有偏執才能為人所不能。如果一件事情人人都能做成,很顯然不可能為你帶來突出的成就和巨額的財富。

有夢想者才會偏執,偏執者才會不計代價,不畏艱辛地去實現理想,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無論是理財還是做生意,都是鮮花與陷阱並存,如果沒有偏執狂的精神,不可能闖出一條成功之路來。

偏執狂通常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成大事者絕不是小富即安的人,也絕不是敷衍了事的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天天打卡坐班,這樣的日子會讓他們憋出病來。他們寧願每天去拜訪客戶,也絕不會把時間耗在辦公室里按部就班地生活。

以年僅25歲的馬克?扎克伯格為例,他在2010年以40億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年輕富豪榜榜首。相傳扎克伯格曾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一款耗時一年開發的產品,團隊的很多人對此都難以接受,但扎克伯格執意為之。有人如此評價他:「他不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是一位殘酷的精英分子。」

研究中國的傳統意義上的富豪,你會發現他們都充滿賺錢的熱情,即使再冷、再熱的天氣,再苦、再累的工作,他們也都心甘情願地去做。有的人曾經睡過橋洞,有的人曾經天天吃速食麵度日,但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而當他們養成了賺錢的「習慣」後,財富自然愈來愈多。

4

開放與互動

賺錢的機會來自於交易,交易來自於互動,所以大凡富貴之人絕非自閉之輩。大多數企業家都有著廣泛的人際圈子,財富的機會也存在於這樣的圈子中。以圈子聞名於中國的,當數溫州人,他們組成的商幫和同鄉會,動輒有著數億數十億的資金流動。

同樣,理財的機會也多來自於人際的開放與互動,投資是「動」,儲蓄是「靜」,如果只是儲蓄,所賺利息怎麼也趕不上CPI的漲幅。比如,20世紀80年代萬元戶是大戶,到了20世紀90年代,那隻能算普通家庭,十萬元戶剛剛小康,到了2010年,萬元戶只能算貧困戶,還不夠吃喝的。

把錢存在銀行里是積不了財的,要學會結識各種理財高手,在與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獲取財富的增值機會,這樣錢財才會越積越多。

5

富貴險中求

一般人圖安逸,富人圖挑戰,這兩種態度的差異是很明顯的。舉個例子,在創業板剛剛推出之時,所有分析師都勸投資者不要進入,但是偏偏有那麼一群人闖進去,並獲得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

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大家都知道有風險的地方競爭就越小,收益率也就越高。真正等大家想清楚了,都進去之後,競爭就白熱化了,風險加大,收益率降低,他們便開始撤出。

拿找工作來說,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喜歡到大企業工作,就業環境比較穩定,待遇和福利都比較好。但是往往有兩個地方的人通常不會這樣想,一是江浙一帶的學生,再就是廣東福建一帶的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後,都不願意去找工作,而是首選創業,即使困難重重,碰得頭破血流。

從理財角度看也是如此,喜歡拿固定工資的人通常會選擇「保本型」產品,他們對不確定性風險充滿恐懼,寧願少賺點收益,年回報率只要有3%~5%就已經滿足了,一般會選擇保險和債券式基金。

6

每一分錢都必須去戰鬥

富人不養閑錢。

窮人與富人的根本區別在於,窮人只能靠自己的體力和腦力賺錢,只能依靠自己單打獨鬥;但富人不同,他的每一張鈔票都是他的士兵,用得好,就等於雇了這些鈔票去賺錢。

富人和窮人在對待錢上存在很多差異:富人恨不得手上的每一分錢都在外面戰鬥;而窮人因怕冒風險,讓錢都趴在銀行里「睡覺」。富人每年要求至少10%的回報,例如借錢給朋友開店或者投資在房產上,收租金的同時也享受房產升值的回報。

同時富人喜歡借貸,利用銀行的資金使自己的財富增值;而窮人欠別人一分錢都恨不得馬上還掉。如果都是手中有70萬元,要買一套70萬元的房子,窮人怕承擔巨額利息,肯定會希望一次付清。但富人卻不會全額付清,他寧願買兩三套房,從銀行再借70萬~80萬元,這樣銀行的錢也在替他賺錢,而其他兩套房的租金都可以承擔第一套房的按揭了。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穩健的收益很重要,尤其是對理財新手來說。根據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綜合水平來看,預期年化收益維持在8%左右是十分穩健合理的區間,不要貪圖過高的收益,長期的、持續的增長對我們的資產增值就非常可觀了。

乾包收益穩定,讓你的資產持續升值!現在參投還可參與活動,幫你賺取更多,來乾包,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7

捕捉大勢

我們通常會在菜市場看到家庭主婦為了幾毛錢爭得面紅耳赤,為了一個髮夾討價還價,但是很少會看到她們思考經濟發展的下一步趨勢,以及如何通過捕捉這種趨勢來理財。她們甚至想不到,菜價上漲實際上就意味著銀行里的存款貶值,她們會為了幾毛錢的菜價傷透腦筋,卻不願意花點時間去把銀行里20萬~30萬元的現金盤活,以免貶值。

精打細算的主婦們,通常「小錢精明,大錢糊塗」。30萬元存款,如果僅僅要求年回報率10%,一年產出的利潤就是3萬元。事實上,只要經濟稍微景氣,獲得每年10%的回報率並非難事,至少比天天砍價要省勁兒得多。

與主婦們的精打細算不同,富人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從美國總統的一句話,他能判斷出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從國家經濟政策的一條改革新聞,他會推斷下一步宏觀調控是緊縮還是寬鬆。憑藉這種敏銳的判斷,他可以成功地選擇正確的股票。

8

做好守財奴

有錢了,該怎麼花呢?跑車、名表、豪宅、古董……許多人成為了富人,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其實開源之後,節流依然重要。完美的富人,兩方面都能做得好。

奢侈享受是無止境的,對於真正能持久創造財富的人來說,積累永遠重於享受。他們不拒絕享受,但從不超前、超額享受。他們不會在年收入100萬的時候,買一輛80萬的車,更不會去買一輛200萬的車,除非買車對他來說是一項投資,而非擺闊。

「千金散盡還復來」,那不是富人該有的思維,那是詩人的率性、超然。同樣是富人,李嘉誠的基業數十年屹立不倒,他的生活在外人看來也許奢侈,但是就他的身家來說,絕不算過分。

你的資產凈值取決於你的儲蓄和投資,而不是你花出去多少錢。更重要的是,富人通常比窮人更居安思危,因為他們知道窮苦生活的艱難,也過慣了富人的生活,他們會有更強烈的意識去捍衛這種生活方式。查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進論壇首頁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六

生活中,有著窮人和富人有著天差地別的外包裝,而在夢境中,他們也有著很趣味的不一樣。那麼到底有什麼樣的去區別和不同呢?今天解夢網就和大家說說,窮人和富人的夢有何不同。看看窮人和富人的夢怎麼不一樣吧。供參考!

一、在夢裡跑

窮人夢裡多逃跑,不是被鬼追,就是被惡人追,要麼就是被蛇追。富人夢裡多侵佔性,不管是誰的家裡,都能大大咧咧的進去當成自己的家,不管是誰的私有財產,都能用得得心應手。

點評:一個人的窮與富,心態很重要。當你夢裡總是果斷勇敢,自然現實生活中的你也是能很主動的去交流,去爭取自己想要的。

二、夢見抓魚

窮人夢見抓魚是因為事業學業不如意,慵懶不堪。富人夢見抓魚則是四處留情,桃花朵朵開。

點評:魚我所欲也,先生存在發展,保暖思淫慾。窮人的抓魚是為了得到,富人抓魚是為了體驗,同樣夢見抓魚,結果相差甚遠。

三、做噩夢

窮人做了噩夢忍受它,富人做了噩夢搞定它!

點評:因為各種條件的不具備,讓窮人最容易選擇的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其實,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產生。而富人目的性更強烈,因為他可以想到和應用很多方法解決同樣的一個問題。

四、做春夢

窮人做了春夢後最常做的事是上網找樂子,富人做了春夢最常做的事出去找樂子。

點評: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能以交際的模式解決問題,會比獨自思考的模式解決問題,對社會的促進意義更有效,更實際。

五、窮人夢頻的多,富人失眠的多。

點評:夢頻是因為很多想要得到的得不到,失眠也是很多想得到得不到,差別就是窮人在睡著的時候還會思維亂竄,富人只在醒著的時候思維亂竄。

六、夢見神獸

窮人夢見神獸想要的是要發財了,富人夢見神獸是要有新抉擇或新項目了。

點評:持續追求以新的思路,新的項目付出勞動的模式得到的結果,追求的生活必然越來越精彩。

七、夢見異性

窮人夢裡看到異性,會怯生生的圍觀,諮詢,敢上去說兩句話的少,當看到被其他異性帶走的時候,又會義憤填膺。而富人夢裡看到心怡的異性,總是直接帶走。

點評:任何一個優秀的異性都有很多追求者,如果你不主動不付出,那麼,優秀的對象就總容易被其他勇敢的人得到。這其實也是選擇,是優勝劣汰。

八、窮人夢裡總被人甩,富人夢裡總甩別人。

點評:悲觀意識最容易得到悲劇。

九、窮人夢裡多家鄉父老,富人夢裡多異地風土人情。

點評:富人更沒人情味嗎?他們總是在外面奔波,為事業忙碌的時候大家看不到,看到的,只是他們休閑的時候奢靡。

十、夢見掉牙

窮人夢見掉牙的次數很多,富人夢見掉錢很多。

點評:源於危機意識,窮人糾結於乎自己形象和事業根基,所以夢裡掉門牙掉磨牙。富人知道易犯小人,所以總習慣破財消災。

總結:其實窮與富,表面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差別,實際上,更多是自己對追求和現狀的比較得出。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有1000萬資產,但你的目標是10億,那麼對你來講,你自己就還是窮人。你總會覺得錢不夠花,那就要學會賺錢。懂的理財,其實是為自己加薪,來錢訊貸,新標年化收益13%,100%本息保障,讓您的閑錢給您自己打工。做一份工作,輕輕鬆鬆拿外快。錢訊貸,貸貸有錢!www.qianxundai.com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七

富人和窮人在思維方式不同01:富人相信「我創造生活」;窮人相信「生活選擇了不幸的我」。

02:富人永遠做「我會勝利」的遊戲;窮人永遠做「我不輸」的遊戲。

03:富人致力「創富」;窮人熱衷:「致富」。

04:富人思考「如何達成大目標」;窮人思考「如何構建小目標」。

05:富人看重「機會」;窮人關注「阻礙」。

06:富人讚美其他成功的人和富人;窮人怨恨為什麼富人那麼容易成功。

07:富人積極與成功的人或富人交往;窮人與消極的失敗的人一起療傷。

08:富人善於銷售;窮人討厭銷售。

09:富人遇到問題「想辦法」;窮人遇到問題「想退路」。

10:富人是出色的拿來主義者「先接受」;窮人是出色的評判者「先質疑」。

11:富人靠「眼光賺錢」;窮人靠「時間賺錢」。

12:富人思考「兩者應該都有希望,還有第三條路可選」;窮人思考「要麼……要麼」,很容易進入非此即彼的兩難境界。

13:富人關注財富凈值;窮人關注工資收入。

14:富人善於「利用時間」;窮人善於「揮霍時間」。

15:富人努力讓「思想」為自己打工賺錢;窮人努力讓自己為錢工作。

16:富人生活在行動中;窮人生活在憂慮中。

17:富人總是讓自己活到老學到老;窮人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早已知道。

18:富人為武裝自己「投資大腦」;窮人為武裝知己「節衣縮食」

小仟認為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貧困,因為從根本上他們就存在著思維的差距,從自我認知上,富人具備強烈的賺錢慾望,而窮人會一直糾結於為什麼自己這麼窮,而不去努力改變。

實際上,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並不是在於,前者喜歡消費,後者關注投資,而是體現處理事情的方式。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中的富爸爸說道:「他是政府官員,而我是資本家,我們都得到了報酬,但我們對成功的衡量標準卻相反。他的工作是花錢和僱人,他花的錢越多和雇的人越多,他的機構就會越大。在政府中,誰的機構越大,誰就更受尊敬。而在我的組織中,我雇的人越少,花的錢越少,我就越能受到投資者的尊敬。」

窮人的偏好往往喜歡計劃經濟富人的偏好往往喜歡市場經濟富人思維嚮往創造財富窮人思維嚮往分配財富

客觀來說,決定個人財富的因素太多了,富人之中也有很多人是窮人思維,這都很正常,然而一個人本身是窮人,能力又不行,再加上自己的窮人思維,那麼這一輩子就很難翻身了。

但是,但是,但是

不論你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要學會理財,因為做任何事情都帶有超大風險,你給人打工怕被炒魷魚,你創業怕一個不小心關門大吉,你說做點投資吧,炒炒股票玩玩基金,大走勢一不好,馬上跌到你想哭,穩妥點放銀行,你不怕錢越來越少嗎?連之前被大家追捧的什麼寶收益都連連下降,究竟什麼才靠得住?

仟金所 重磅來襲

真正的地產金融化全收益型平台擁有完善的三大體系

最高收益可達22%多種理財選擇

第三方監管機構全程把關

24小時隨時投資操作簡單,提現方便您的個人小金庫趕緊來理財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八

人生有很多無奈,但最無奈的,可能就是貧富差距。

有人認為,貧窮和富裕是可以改變的狀態,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紈絝子弟,而很多窮人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可以出人投地。所以他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才能上好大學,上了好大學,才能過上好生活。

但想要改變貧富狀態,只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嗎?

事實很悲哀,儘管媒體會報道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或出生貧苦卻出類拔萃的人才,但普遍情況是,富二代沒有變得貧窮,而多數窮人的孩子依舊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大學教育可能改變了他所在的城市,但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的生活狀態。他也許比父母那一代過得稍微好一點,但從橫向比較上看,富人依舊是富人,窮人依舊是窮人。

有人說,那是因為原始財富積累不同,窮人想要趕上富人的程度需要時間。

好吧,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兩個人是從同一條起跑線出發,一個人穩步地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而另外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逐年下降呢?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回頭髮現,別人的生活越過越富裕,而自己的生活越過越貧窮。同樣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人,同樣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又有人歸之為宿命論,逢人就說自己的命不好。他覺得自己的智商並沒有比別人低,但機會總是輪不到他的頭上。所以別人能夠升官發財,是因為別人的機會好。

事實就是如此嗎?

A君和B君的故事

A君和B君是來自四線小城鎮的兩個孩子。兩家離得很近,生活條件都屬於不好也不壞的那一種,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A君的父親為人家開車運輸貨物,母親不工作,在家裡帶孩子。B君的父母都在一個小工廠里勞作,工作時間很長。

A君

A君父親每個月把工資收入交給他的母親,母親是個愛打扮的人,最大的樂趣是給家裡人做好豐盛的早飯,把家裡打理得緊緊有條,然後出去和鄰居街坊聊天。家裡除了日常的開銷,其他都存在銀行,當然A母親還喜歡購置黃金。

A母親也是個對時尚商品很感興趣的人,知道哪裡有性價比高的衣服,常常帶著A君出去逛街,也會細心地告訴孩子怎麼比價怎麼砍價。

A君也是個很有生活樂趣的人,常常喜歡和母親一樣在廚房裡面倒騰出美味的早飯。同時她在常年累月的積累中對商品知識了如指掌,身上常穿著款式新穎的衣服,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歡聊天的對象。

B君

B君父母白天晚上都看不到影子,B君每天的早飯就是街對面的包子,她一年很少能夠吃到母親做的一頓飯。

B母親是個性格非常要強的人,常和B父親吵架,指責丈夫的種種不是。丈夫心思鬱悶,工作更不思進取。家裡的錢都藏在柜子里,很快就花得沒有影子。B母親說父親都花掉了,B父親說就這麼點錢,能花到哪裡去。

家裡經濟不好,B母親覺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孩子了。她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僅要求孩子專心讀書,不需要孩子洗碗掃地做家務,不需要孩子應付親戚朋友,也不需要孩子了解家裡的錢財事務。

B君從小聽著父母相互的指責長大,也從中了解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所以自覺對開銷降低要求。她很少和其他女生一起出去逛街,對女性商品一無所知,每天宅在家裡看書,當然也對外面的新鮮事情不甚了解。所以雖然她成績不錯,但不擅交際,人緣一般。

若干年後,他們長大了

A君家存了點錢,在A母親的建議下,在市中心購置了一套房子,全家都搬了過去,幾年後房價漲了好幾倍,家裡條件越來越好。

A君從小和母親關係特別親密,長大後在母親的介紹下嫁給了一個市中心的青年,和父親很像,每月生活費上交,兩人的性格都非常溫和,甚至都不會大聲說話。親戚家都住鍀很近,有事情都可以相互幫幫忙。

B君家和過去一樣,依舊是那一套老房子,家裡沒有任何儲蓄。

B君和母親一樣都是性格要強的人,但是從小和父母關係一般,甚至很疏遠。她雖然考入一個不錯的學校,但是畢業後不接受父母的建議,自己選擇了一個其他城市的青年結婚,但婚後卻和父母一樣常常陷入爭吵。

「貧窮觀」猛於虎

與孩子「談錢「,是作為父母的我們繞不開的教育課題。

聰明的人應該腦里有錢,而不是心裡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錢之外。

而現實中,孩子對於「錢」的認識,很多是這樣的,我們舉幾個例子:

1 在商場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看中一個幾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媽媽每天上班多辛苦?賺的錢除了給你上學,只夠每個月的生活費,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孩子被嚇,大氣不敢喘,難以理解為什麼媽媽在前一秒還笑容滿面,此刻卻變成了一個陌生的瘋子。

2 某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喜歡在孩子面前「哭窮」,口頭禪是「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理所當然地給孩子穿親戚穿剩的舊衣服,玩別人玩膩了送出的玩具,靠哪個親戚發善心給孩子一點零花錢。孩子從小就被灌輸,錢來之不易,內心對錢充滿渴望。

3 某父母毫不顧忌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金錢的憂慮,哪怕在飯桌上也可以因為錢的支配吵架,肆無忌憚地宣揚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錢是這個家的主要內容,而孩子的童年記憶也充滿了錢的味道。

以上幾個事例,可以說是中國家庭中的常見場景。很多家長也並無意識到自己日常中的這些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教育,只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個太貴,所以不買」、「家裡很窮,所以不買」、「家裡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掙錢不容易,爸媽上班很辛苦」……

或許有些父母會以為這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會懂得節儉和懂事。不否認孩子是會因為父母經常的「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因為窮意識背後緊逼家庭的壓力佔據了大腦的「帶寬」,很直接吞噬孩子大腦發展能力,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貧窮觀對於孩子的影響

從小被灌輸貧窮觀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特別在乎錢,哪怕長大後有錢,也會很摳門,以致出來社會後交際受阻。

因為小時候長期處於貧窮和窘迫,長大了很難有安全感。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摺上的數字不斷往上漲。

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他們常擁有這樣的邏輯:貴的東西不要買,沒錢買不起,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省。

所以他們只能擁有廉價的商品,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量不高,導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又陷入一個「買廉價商品,短期損壞,繼續買廉價商品」的死循環。

如果去這些人的家裡,總會發現某個角落堆滿了玲琅滿目的雜品,因為他們購買的東西非常容易損壞,而壞掉了又捨不得丟掉,總想著哪一天還能用,或者可以送給別人,可是常常別人也不要,只能堆在家裡,越堆越多。最深受影響的就在於,居住在這樣環境里的孩子,以及每天受著貧窮價值熏陶的他們的下一代們。

曾在北方一城讀書,在南方長大的自己特別害怕坐汽車從學校郊區出市裡,因車費的收取分路段,每趟車上總會有乘客因幾毛或一兩塊車費大吵大鬧,甚至要動手,他們的爭執總讓我緊張和費解。

後來,我知道,在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和三年自然災害的他們,錢,就像一種信仰,在他們的意識里根深蒂固,不允許別人對自己口袋的錢有一點怠慢和含糊。但因那地方又比較閉塞,大多沒有接受到改革開放的洗禮,所以,貧窮的思維與眼光,就這樣一代接一代,很執著地傳承著,錢控制著他們的情緒和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長大了,會為了兩塊錢想不開,潑婦罵街,或大打出手,你覺得丟臉,你一定要記得,那不是孩子的錯,那是你花了好多年用窮觀念「培養」出來的。

如果你的孩子長大了並娶了媳婦,會因為媳婦一年中共花了2000買衣服護膚品而大發雷霆,並思考要不要離婚,請不要怪他吝嗇或氣魄小,他只是繼承了你的節儉。

「貧窮」的思維就像一種遺產,如沒有摒棄,無論我們的孩子願不願意繼承,它都會被記在孩子人生的戶頭上。

如何跟孩子談錢?

其實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即使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過分地跟孩子強調金錢的來之不易或者大人處處對金錢執著,甚至將金錢的維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不能富足起來的。

教育專家認為,家長跟孩子談錢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金錢觀,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一個孩子問家長:「爸爸,我們有錢嗎?」

美國爸爸回答說:「我有,你沒有,你想有錢要自己想辦法掙。」

中國爸爸說:「我有的是錢,等你長大了,錢都是你的。」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於是,兩個孩子收穫了不同的人生,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奧秘。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這個商品有比較複雜的性能,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

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

詢問孩子,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不要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你管。

告訴孩子,要勞逸結合,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定期給孩子零花錢。規定好零花錢的應用範圍,比如告知孩子,以後想要買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買單了。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合理理財,還應該教他們如何「給予」,讓孩子明白,錢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的工具,它的價值還應體現在幫助他人上。

教育本來就是和窮富沒有關係的事情。

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讓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僅是為了讓他自食其力,撐起他自己的天空。

只要不給孩子灌輸「窮」觀念,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即使生活不富足,孩子們也同樣能愉快地成長,成年後也可以足夠自信和勇氣。

切不可給孩子窮的壓力,不要讓窮酸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魔咒。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九

1

窮人買彩票

富人買保險

納尼,平時我還買刮刮樂呢?看來我真是窮人中的窮人了!大多數人應該都有過「一夜暴富」的想法吧,哈哈哈……總想著買彩票中五百萬什麼的改變命運。然而往往這種一夜暴富夢是極少有可能的,真正富起來的又有幾人?

富人在幹什麼呢?買保險!他們需要通過保險保障把極端不確定性的風險覆蓋住,然後再去積極的投資和開創事業。

2

窮人喜歡消費

富人更愛投資

俗話說的好,花錢容易賺錢難啊!金錢好比一隻母雞。窮人會把它做成美食飽嘗一頓享受短暫的刺激而後又是錢包空空。而富人會等它下蛋,在將雞蛋拿去孵化,最後錢生錢,財源滾滾。

聽說在美國,富足家庭只有20%的收入來自投資活動,而超級富豪的收入有43%來自於投資活動。

3窮人專研技術

富人學習管理

窮人需要一個穩定的飯碗,渴望被別人選擇,所以要鑽研技術,讓別人欣賞自己。那富人呢?原來他們都學習管理去了,學習馭人之術,讓自己能掙錢,也讓別人給自己掙錢。

4

窮人害怕風險

富人喜歡風險

窮人不敢冒險,總希望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賺取穩當的收益。相反的,富人喜歡風險,當然,他們也絕非盲目的風險。因為他們知道風險的背後就是巨大的財富。

5

窮人消磨時間

富人利用時間

窮人不知道時間的價值,所以經常會覺得自己很無聊沒事做;有時候他們看起來很忙,但卻是不合理的瞎忙。

相對於富人,他們往往更知道時間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所以他們分秒必爭,因為也許幾分鐘的時間,他們就會賺那麼個幾百萬,或者有時候就因為幾分鐘的時間,損失上百萬。

6

窮人走親戚

富人交朋友

人際關係多每個人來說似乎都很看重,但窮人們喜歡花大把大把的時間跟親戚們聚在一起聊家長里短,喝茶打麻將消磨時間……

富人呢?他們一般會把時間用來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人脈,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為干番事業做準備。

7

窮人賺小利

富人抓大勢

人說窮人會被蠅頭小利誘惑,把握不住大方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而富人,的目光長遠、信念堅定、相信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夠穩穩地抓住大勢賺大錢。

8

窮人說得多

富人做得多

不管是侃侃而談、口若懸河地暢談未來,還是聲嘶力竭、鞭辟入裡地抱怨當下。說得再多再好,不做,你永遠只是一個窮人。

知道抱怨無效,排除萬難、披荊斬棘,努力實踐,做了再說。他們,是富人。

9

窮人精於算計

富人精於工計

有的人天天圍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費盡心思。 喜歡算計得與失,太在乎一時的得失,終難成大事。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窮人。

而有人,並非不在意小事,而是把眼光和思維投向更廣闊的空間領域,修鍊大智慧。後來,他們成了富人。

10

窮人捨不得雞肋

富人捨不得機會

很多人都說,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那是因為他們懂得捉住機遇。而窮人一般總是

患得患失、猶豫不決,面對未來不確定的因素,同時也是充滿了顧慮。

窮人捨不得雞肋,那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留著又有多大的價值?你還在猶疑不決時,機遇已從你的身邊無聲而過······富人捨不得機遇,因為他們知道,有時候它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

在於窮人覺得賺錢難,富人覺得花錢難。

窮人攢錢買自己想要的

富人賺錢買自己想要的

人天生並沒有這些差距

而是,因為有了這些差距才成了窮人和富人

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這才是區別!

轉發是一種美德,也許別人還不知道呢?

君來君往官網:http://www.jun2jun.com

版權聲明:文中觀點不代表君來君往互聯網金融的觀點,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識別此彩色二維碼並完成註冊流程的,即有100元現金贈送;向好友發出註冊邀請的,每成功註冊一個好友即有10元現金贈送。快快行動贏取獎勵!

君來君往財富鏈接快速註冊通道(長按二維碼進行識別):

早註冊早受益,還等什麼,快快行動吧!

《最荒謬的毒雞湯:「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 精選十

摘要:「千金散盡還復來」,那不是富人該有的思維,那是詩人的率性、超然。同樣是富人,李嘉誠的基業數十年屹立不倒。然而娛樂界的大腕鍾鎮濤,演了半輩子戲,唱了20年歌,掙了數不清的錢,最終卻欠下兩億元的巨債,只好破產了事。

思路決定出路。

2009年春節過後,在送小溪上飛機前,我們在一個茶樓小聚了一會兒,我跟小溪和小潘分享了這幾天來的思考,直言不諱地對小溪說:「如果你總是以農村靜態的環境來思考城市生活,總以『窮思維』來打理你的財產,那麼即使回到重慶,也同樣難以應對不斷上漲的房價、不斷貶值的存款。」

我給小溪講了一個故事,我有兩個「80後」同事,一個叫老聚,一個叫阿歡。老聚踏實,阿歡張揚,兩人有一個共同點:工作都很努力,對財富都充滿夢想。但兩人的致富路徑並不一樣。

老聚掙到錢首先想到的是買房,阿歡則是買車。先買房還是先買車,想來應該是「80後」們都正在或曾經困惑的事兒。

老聚先買房,理由如下:房子是保值的,而車從入手第一天起就開始貶值,不誇張地說,如果地段選擇得好,兩三年時間裡用房子升值的錢買輛車完全可能。因此只有炒房地產,沒有人炒車產。房子絕對是種投資,車充其量只能算是種消費品。

對於年輕人來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麼,為了讓自己走得更快一些,用腳、自行車還是汽車?很明顯汽車可以使自己的活動半徑大大地擴大。

之後,我們三個人就一條條地總結出富人通常會有的幾大思維:

富人思維之一:要開源而不光是節流大多數富人都不會在意一時的小錢,或者是為了暫時的舒適生活,去做個「房奴」束縛自己。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明天做加法。投資是他們永恆的目標,不管買房還是買車,對他們來說都是投資,關鍵看哪項投資適合自己,哪項投資回報率更高。富人思維之二:愛財如命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因為他們骨子裡就喜歡賺錢,喜歡財富,這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骨子裡就深信自己一定會做富人,並有著強烈的賺錢意識。不管他性格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獲得財富。當前,市場經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網路新貴本身就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識經濟富豪並不一定是因為學識過人或學歷超群,而是他們在知識之外,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能捕捉到市場的需求。富人思維之三:偏執一個人何以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只能靠偏執!唯有偏執才能為人所不能。如果一件事情人人都能做成,很顯然不可能為你帶來突出的成就和巨額的財富。有夢想者才會偏執,偏執者才會不計代價,不畏艱辛地去實現理想,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無論是理財還是做生意,都是鮮花與陷阱並存,如果沒有偏執狂的精神,不可能闖出一條成功之路來。偏執狂通常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成大事者絕不是小富即安的人,也絕不是敷衍了事的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天天打卡坐班,這樣的日子會讓他們憋出病來。他們寧願每天去拜訪客戶,也絕不會把時間耗在辦公室里按部就班地生活。以年僅25歲的馬克·扎克伯格為例,他在2010年以40億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年輕富豪榜榜首。相傳扎克伯格曾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一款耗時一年開發的產品,團隊的很多人對此都難以接受,但扎克伯格執意為之。有人如此評價他:「他不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是一位殘酷的精英分子。」研究中國的傳統意義上的富豪,你會發現他們都充滿賺錢的熱情,即使再冷、再熱的天氣,再苦、再累的工作,他們也都心甘情願地去做。有的人曾經睡過橋洞,有的人曾經天天吃速食麵度日,但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而當他們養成了賺錢的「習慣」後,財富自然愈來愈多。富人思維之四:開放與互動賺錢的機會來自於交易,交易來自於互動,所以大凡富貴之人絕非自閉之輩。大多數企業家都有著廣泛的人際圈子,財富的機會也存在於這樣的圈子中。以圈子聞名於中國的,當數溫州人,他們組成的商幫和同鄉會,動輒有著數億數十億的資金流動。同樣,理財的機會也多來自於人際的開放與互動,投資是「動」,儲蓄是「靜」,如果只是儲蓄,所賺利息怎麼也趕不上CPI的漲幅。比如,20世紀80年代萬元戶是大戶,到了20世紀90年代,那隻能算普通家庭,十萬元戶剛剛小康,到了2010年,萬元戶只能算貧困戶,還不夠吃喝的。把錢存在銀行里是積不了財的,要學會結識各種理財高手,在與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獲取財富的增值機會,這樣錢財才會越積越多。富人思維之五:富貴險中求一般人圖安逸,富人圖挑戰,這兩種態度的差異是很明顯的。舉個例子,在創業板剛剛推出之時,所有分析師都勸投資者不要進入,但是偏偏有那麼一群人闖進去,並獲得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大家都知道有風險的地方競爭就越小,收益率也就越高。真正等大家想清楚了,都進去之後,競爭就白熱化了,風險加大,收益率降低,他們便開始撤出。拿找工作來說,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喜歡到大企業工作,就業環境比較穩定,待遇和福利都比較好。但是往往有兩個地方的人通常不會這樣想,一是江浙一帶的學生,再就是廣東福建一帶的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後,都不願意去找工作,而是首選創業,即使困難重重,碰得頭破血流。從理財角度看也是如此,喜歡拿固定工資的人通常會選擇「保本型」產品,他們對不確定性風險充滿恐懼,寧願少賺點收益,年回報率只要有3%~5%就已經滿足了,一般會選擇保險和債券式基金。富人思維之六:每一分錢都必須去戰鬥富人不養閑錢。窮人與富人的根本區別在於,窮人只能靠自己的體力和腦力賺錢,只能依靠自己單打獨鬥;但富人不同,他的每一張鈔票都是他的士兵,用得好,就等於雇了這些鈔票去賺錢。富人和窮人在對待錢上存在很多差異:富人恨不得手上的每一分錢都在外面戰鬥;而窮人因怕冒風險,讓錢都趴在銀行里「睡覺」。富人每年要求至少10%的回報,例如借錢給朋友開店或者投資在房產上,收租金的同時也享受房產升值的回報。同時富人喜歡借貸,利用銀行的資金使自己的財富增值;而窮人欠別人一分錢都恨不得馬上還掉。如果都是手中有70萬元,要買一套70萬元的房子,窮人怕承擔巨額利息,肯定會希望一次付清。但富人卻不會全額付清,他寧願買兩三套房,從銀行再借70萬~80萬元,這樣銀行的錢也在替他賺錢,而其他兩套房的租金都可以承擔第一套房的按揭了。富人思維之七:捕捉大勢我們通常會在菜市場看到家庭主婦為了幾毛錢爭得面紅耳赤,為了一個髮夾討價還價,但是很少會看到她們思考經濟發展的下一步趨勢,以及如何通過捕捉這種趨勢來理財。她們甚至想不到,菜價上漲實際上就意味著銀行里的存款貶值,她們會為了幾毛錢的菜價傷透腦筋,卻不願意花點時間去把銀行里20萬~30萬元的現金盤活,以免貶值。精打細算的主婦們,通常「小錢精明,大錢糊塗」。30萬元存款,如果僅僅要求年回報率10%,一年產出的利潤就是3萬元。事實上,只要經濟稍微景氣,獲得每年10%的回報率並非難事,至少比天天砍價要省勁兒得多。與主婦們的精打細算不同,富人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從美國總統的一句話,他能判斷出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從國家經濟政策的一條改革新聞,他會推斷下一步宏觀調控是緊縮還是寬鬆。憑藉這種敏銳的判斷,他可以成功地選擇正確的股票。富人思維之八:做好守財奴有錢了,該怎麼花呢?跑車、名表、豪宅、古董……許多人成為了富人,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其實開源之後,節流依然重要。完美的富人,兩方面都能做得好。

奢侈享受是無止境的,對於真正能持久創造財富的人來說,積累永遠重於享受。他們不拒絕享受,但從不超前、超額享受。他們不會在年收入100萬的時候,買一輛80萬的車,更不會去買一輛200萬的車,除非買車對他來說是一項投資,而非擺闊。「千金散盡還復來」,那不是富人該有的思維,那是詩人的率性、超然。同樣是富人,李嘉誠的基業數十年屹立不倒,他的生活在外人看來也許奢侈,但是就他的身家來說,絕不算過分。然而娛樂界的大腕鍾鎮濤,演了半輩子戲,唱了20年歌,掙了數不清的錢,最終卻欠下兩億元的巨債,只好破產了事。理財師的觀點是,你的資產凈值取決於你的儲蓄和投資,而不是你花出去多少錢。更重要的是,富人通常比窮人更居安思危,因為他們知道窮苦生活的艱難,也過慣了富人的生活,他們會有更強烈的意識去捍衛這種生活方式。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霧滿攔江的這篇【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運】是一碗濃濃的「毒」雞湯呢 ?
你是隱形的乞丐嗎?
「販賣焦慮」的時代,如何過好不用追趕別人的一生 | 心理諮詢視角看「毒雞湯」
雞湯為什麼那麼好喝?
梵高題材|一杯假裝成雞尾酒的毒雞湯

TAG:努力 | 雞湯 | 荒謬 | 毒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