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八卦圖解 縱橫道|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所行道也。 - powered by phpw...

太極八卦圖解

太極陰陽論

  《周易·繫辭傳》中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是我們祖先對宇宙萬物的高度概括和認識。就現代來看,頗像近代天文學所倡導的宇宙產生的「大爆炸」理論,那個原始的一點就是太極。

太極圖:

八卦產生圖解:

在宋代陳摶和邵雍畫陰陽太極圖,把這一思想表達的更為形象。從太極圖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兩個相反的對立面組成,二者的相互轉化處於一個動態過程中,同時它們又組成了一個統一、平衡的體系。在黑白陰陽魚中的白黑點則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絕對的,只有相對而言。太極陰陽圖直觀的揭示了萬事萬物發展變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適應於自然界萬物的普遍法則。

八卦卦名如下: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八個卦稱之為「八經卦」,每個經卦又各領一個宮,「八經卦」彼此兩兩組和就產生了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是古人對萬物都具六十四種基本形態的抽象概括。

六十四卦象

八卦數目屬性代表圖

八卦基本意義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長輩、王帝、 袖

天氣:晴天、乾旱

身體:頭、腦、骨髓

方位:西北

數字:一

五行:金

場所:首都、大郡、大廣場

其他:精神意識、圓形、剛健、果決、紅色

卦象:澤

人物:少女、收怠員、出納員、播音員、歌星

天氣:多雲、梅雨

身體:口、齒、舌

方位:西

數字:二

五行:金

場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邊、洞穴

其他:喜悅、不完整的、金屬、樂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軍人

天氣:陽光普照、閃電

身體:眼睛、心臟

方位:南

數字:三

五行:火

場所:圖書館、法院、美容院、學校、燈塔

其他:文明、發光的、外表美麗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長男

天氣:行雷、地震

身體:腳、肝臟、頭髮、聲音

方位:東

數字:四

五行:木

場所:樹林、鬧市、大街、發電廠

其他:有核的、木器、驚恐、發怒、碧綠色

卦象:風

人物:長女、秀士、寡婦、僧人

天氣:颳風

身體:呼吸系統、股

方位:東南

數字:五

五行:木

場所:直路、機場、海港、郵局、草木茂盛之地

其他:流動不定、木製工藝品、長而直的、青綠色

卦象:水

人物:中男、漁民、江湖人物、盜賊

天氣:下雨、下雪、霜露、月

身體:耳朵、血液、腎臟

方位:北

數字:六

五行:水

場所:有水的地方、酒樓、酒吧、酒店、井

其他:含有水的東西、下陷的地方、黑色

卦象:山

人物:少男、童子

天氣:雲霧

身體:手指、 子、背部

方位:東北

數字:七

五行:土

場所:與山有關的地方、門口、墓地

其他:阻隔停頓、不動之物、黃色

卦象:地

人物:老母、孕婦、妻子、眾人

天氣:陰雲、霧氣

身體:腹部、脾胃、皮膚

方位:西南

數字:八

五行:土

場所:田野、平地、平原

其他:柔順、方形、眾多的、布類、黃色

五行的屬性

五行生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代表相生

----> 代表相剋

八 卦 圖

  八卦圖有「先天」、「後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圖為體,後天八卦圖為用。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剋等配置,均以後天八卦圖作為背景參考。

  先天八卦圖又稱伏羲八卦圖,以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軸經線;以坎離代表水火為界,作為橫軸緯線。相對二卦陰陽爻相反,互成錯卦。

  後天八卦圖又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如象徵節氣,則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

先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圖

《河圖》和《洛書》

  設計思想是:以象涵數,以數示象。它由1至10的10個自然數構成,模擬天體星象。象分四方:左東右西,上南下北。數以點計:白點為奇數,或稱天數,代表陽;黑點為偶數,或稱地數,代表陰。點數由下而上,左、中、右,從1到10按內外兩層順序排列。每一方位的天地數之差皆為5,而天數之總和25,地數之綜合為30,其差也為5。

《洛書》由從1到9的9個自然數組成,渾若一幅大地方點陣圖。其中奇數列於四方及中央,偶數則列於四角。全圖相對二側之數,加起來均等於10,合中數則成15。它們所代表的方位、季節等理念皆與《河圖》相同,只是更為細分。

河圖

洛書

太極圖式

太極圖式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層迭式太極圖,二是雙魚式太極圖,現分別加以介紹。

(一) 層迭式太極圖

層迭式太極圖有多種模式,現只介紹陳摶的《無極圖》和周敦頤的《太極圖》。

[imghttp://www.riyueyi.com/tanmi/images/a2a.gif[/img]無極圖(如左圖),傳說這就是陳摶所傳三圖之一。宋·朱熹說:「先天圖傳之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蓋方士技術用於修鍊,《參同契》所言是也」(《語類》)。《周易參同契》是早期道家煉丹理論之一,其書說:「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黃老用究,較為可御;爐火之事,真有所據;三道內一,俱出徑路。」可見,它是融《周易》理論、黃老學說、煉丹實踐為一體的著作。

清·黃宗炎《圖書辨惑》說,此圖式最下一圓圈為「玄牝之門」,指人身兩腎間空虛之處,即祖氣(丹田之氣)所出之處。往上第二個圓圈「煉精化氣,鍊氣化神」,對上升的袓氣加以提煉,化精氣而為呼吸之氣,化呼吸之氣而為精神。第三圈表示所煉之氣藏於五臟之中,統帥水、火、木、金、土五氣,煉到火氣下降,水氣上升,火不燥熱,水不卑濕,溫養之至,則進入第四圈。第四圈「取坎填離」,水火相交,形成聖胎,這就是中央的那個白圈。此聖胎再加以修鍊,則就到了最上層「煉神還虛,復歸無極」,達到了虛無飄渺的神仙境界。最下和最上一圈皆為「虛無」,中間為「有」,表示從「無」到「有」,又反歸於「無」,故稱「無極圖」。

易界有人不願說此圖與煉丹有關,可這是事實。陳摶是宋代得道高人,他得到道家秘傳是不足為怪的。道家是在吸收了《易》的智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煉丹是道事之一。中國的煉丹術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它對後來的冶金乃至化學都有重大貢獻。

周氏太極圖 北宋·周敦頤對上面的「無極圖」進行了發展,改造成了「太極圖」,並著有《太極圖說》。「周氏太極圖」有古、今兩種圖式,今本圖式是經朱熹修改過的,流傳較廣,現將兩圖錄於下:

       

周敦頤所著《太極圖說》,是為太極圖寫的說明,全文只有249字,《宋史》在周敦頤傳內收錄,全文如下: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而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萬物化生,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陽與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此說是將無極、太極、陰陽、五行以及《易》理結合在一起,來說明宇宙萬物的形成過程。圖是從上往下看的,最上一個圓圈是太極,太極是宇宙的本源,是寂靜不動的。由太極而生陰生陽,,陽動而陰靜,陰陽二氣合抱、交感而生出五行之氣。陰陽五行的精華凝聚在五行圖的最下一圓圈內。這種天地之精華便是乾和坤,「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交感而有萬物;在這宇宙中,唯有人才是萬物之「靈」。接下來說的就是「人道」了。可見,此圖雖說與《無極圖》相仿,但卻摒棄了「煉丹」之說,而是從宇宙本源上來論太極圖。

(二)   雙魚式太極圖

先天太極圖 又稱《天地自然圖》、《天地自然河圖》,相傳是陳摶傳出的三圖之一,一說是來自西蜀隱士(見下圖)。此圖最早載於明·趙謙扐的《六書本義》,他說:「此圖世傳蔡元定得於蜀隱士,秘而不傳,雖朱子亦莫見之,今得之於陳伯敷氏,當熟玩之,有太極函陰陽,陰陽函八卦自然之妙,實萬世文字之本源,造化之樞紐也,嗚呼,神哉!」

清·胡謂在《易圖明辨》解釋說:

  其環中為太極,兩邊黑白回互,白為陽,黑為陰。陰盛於北,而陽起而薄之。《震》東北,白一分,黑二分,是為一奇二偶;《兌》東南,白二分,黑一分,是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為三奇純陽;《離》正東,取西之白中黑點,為二奇含一偶,故云「對過陰在中」也。陽盛於南,而陰來迎之。《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為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為三偶純陰;《坎》正西,再取東之黑中白點,為二偶含一奇,故云「對過陽在中」也。《坎》、《離》為日月,升降於《乾》、《坤》之間,而無定位,故東西交易,與六卦異也。

這個太極圖,其白為陽,其黑為陰,陰陽相合,互糾不分。黑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巧妙地配以「先天八卦」,清楚地看出陰陽消長的過程,深得陰陽造化自然之妙!

來氏太極圖   明代易學家來知德根據先天太極圖,經「研索而成」來氏太極圖,見左圖。他說:「此聖人作易之原也,理氣數象,陰陽老少,往來進退,常變吉凶,皆寓於其中。」

白者為陽儀,黑者為陰儀,表明陰極生陽,陽極生陰。以居中的黑白兩線代表原古太極圖中的黑白點。中有一陽圈,以象太極,有「無極而太極,太極而兩儀」之妙。來氏作《美圓歌》說:「我有一丸,黑白相和。雖是兩分,還是一個。大之莫載,小之莫破。無始無終,無左無右。」來氏以此圖解釋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方位、釋年月日變化,下面將作介紹。

今太極圖 當今將太極圖畫成,成均勻對稱之勢,對此易界有不同看法。太極揭示的是宇宙變化的規律,應該是動態的。均衡之後,便形成了一個合力,成為靜止不變的了,這不是太極的本義。

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起來的。宋·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載邵雍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兩張橫圖,以說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

此圖是對《易傳·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解釋。邵雍說八卦的形成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也。」先有太極,宇宙混沌初開,分出天地,然後有萬物。將太極一分為二,為陰為陽。陽分為太陽和少陰,陰分少陽和太陰,這就產生了四象。四象再一分為二,太陽生《乾》、《兌》,少陰生《離》。《震》,少陽生《巽》、《坎》,太陰生《艮》、《坤》,這樣八卦就衍生出來了。所生八卦次序是按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這是伏羲八卦的次序,故稱《伏羲八卦方點陣圖》。此圖是衍生六十四卦的基礎。

在《伏羲八卦方點陣圖》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邵雍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而成。由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生六十四卦。

後人對這種分法持有異議。「分」只是數量上的增加,沒有確切地說明六十四卦的衍生過程。這其中的十六卦和三十二卦是個什麼卦象呢?朱熹在《易學啟蒙》中說「八卦上面各加一奇一偶,而為四劃者十六」,這就是說,十六卦是四劃卦,三十二卦就是五劃卦,朱熹與說「於經無見」,看來這種分法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這裡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哲學理論問題。

在人類的認識史上,從來就有形而上學和辯證法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對於事物的發展,形而上學認為只是增加和減少,辯證法則認為是對立和統一。毛澤東同志說:「範圍的大小,數量的增減,不能說明事物何以有性質上的千差萬別及其互相變化」(《矛盾論》)。太極分而為陰和陽,這是「分」,但不只是數量上的增加,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孔子》說,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盪」、「八卦相錯」而成。「盪」和「錯」義有些相近,推盪交錯之義。「盪」和「錯」是動態的,是矛盾雙方相互鬥爭的表現形式;它們又在這鬥爭中達到了統一,統一在一個卦中。三劃卦是這樣形成的,六劃卦也是這樣形成的。所以我們說,《易》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

陰和陽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又統一在三劃卦中。一個三劃卦也是一個矛盾的個體,兩兩相盪相錯,就形成了一個六劃卦,又達到了統一。六十四卦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們的推盪過程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同卦相重,即乾與乾重、坤與坤重……,這樣就形成了八個六劃卦:乾 、坤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這八個六劃卦稱作「八純卦」,其卦名還是原卦名。

二是,一個經卦與另一個經卦相重。以 (乾)卦為例,與 (坤)重而成 (否),與 (兌)重而成 (履),與 (離)重而成 (同人),與 (震)重而成 (無妄),與 (巽)重而成 (姤),與 (坎)重而成 (訟),與 (艮)重而成 (遁)。余仿此類推。這樣,由一個經卦經過與自身或其它經卦重合,就衍生出八個六劃卦,八八成六十四卦。由此可見,這是「合(矛盾的對立統一)」而不是「分(數量的增加)」。是兩兩重合而成,如果用數學式表示出來,則是82=64。正因為如此,《易》才能「彌綸天地之道」,才能解釋宇宙間千變萬化的形態。如果認為只是數量上的增加,那就陷入了唯心主義泥潭。
推薦閱讀:

手相圖解 您一看就會
面相學圖解:破解男人眉毛的秘密
易經六十四卦全圖解——二
面相學算命圖解
兩款棒針圍巾或披肩編織花樣圖解

TAG:太極 | 千古 | 圖解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