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十 八、法身三相

【論文】

一○?一四八 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疏翼】

  第二解﹝第三十﹞頌文中,第二諸門分別。於中七門分別︰一、三身相別門,二、五法攝三身門,三、他化二身相,四、三身二利門,五、三身所依土分別門,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七、明身土能變所變及見相同異。初中分三︰一、自性身亦名法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此即初中初文。

 

【述記?卷六十】

  自下、諸門分別[1]有七,初、三身相別[2]門。初總出法身中,復有勝義別立三[3]身︰

  一[4]、名自性身[5]:

  「離相」者,無十相也[6]。

  「寂然」[7]者,尋思路絕也[8]。

  「絕諸戲論」者,離語言也。

  諸佛自性,名「自性身」。有為、無為功德法依,名曰「法身」[9]。

 

【論文】

一○?一四九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

 

【疏翼】

  第一三身相別門中,第二受用身。於中有二︰一、自受用身相,二、他受用身相。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及極圓、凈、常、遍色身」者,眾相咸備,名「極圓」[10];體離眾患[11],名「極凈」;無間、無斷,名「極常」;無所不在,名「極遍」[12]。

  積集有礙之體,名「色身」。此即[13]功德所依之身:一、是常,不斷常故。二、是遍,量同空故。

  「相續湛然」者,言「相續」者,簡自性身,有生滅故;言「湛然」者,簡他受用及簡化身,彼時斷故[14]。

 

【論文】

一○?一五○ 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疏翼】

  第二受用身中,第二他受用身相。

 

【述記?卷六十】

  他受[15]用中,現身、土,「由平等智」;現通說法等,由觀察智。

  自、他受用法樂等者[16],「名受用身」,變化不爾[17]。

 

【疏翼】

  以上第一三身相別門中,第二受用身訖。

 

【論文】

一○?一五一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疏翼】

  第一三身相別門中,第三變化身。

 

【述記?卷六十】

  無文[18]。

 

【疏翼】

  以上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一三身相別門訖。

 

【論文】

一○?一五二 以五法性,攝三身者,有義:初二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中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凈土,為諸菩薩現佛身故;說觀察智,一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自在故;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後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於十方土,觀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二五法攝三身門。於中有二師義不同分二︰第一、初師說,第二、次師說。此即初師說。

 

【述記?卷六十】

  第二、五法攝三身門。

  第一師[19]。

  「經說真如是法身」者,《佛地經》說[20]。論說轉第八得自性者,《攝論》第九說[21],轉去藏識,得圓鏡智,亦智殊勝。

  「說平等智於純凈土,為諸菩薩現佛身」者,《佛地論》雲︰如餘論說[22],竟不出是[23]何論[24]。《莊嚴論》說,然須勘抄[25]。

  「說觀察智大集會中」等者,《佛地》亦言:如餘論說[26];亦在《莊嚴論》;須勘抄諸文[27]。

  「說[28]轉諸轉識得受用身」者,是《攝論?智品》說[29]。

  「說成事智於十方土現」「難思化故[30]」者[31],《佛地經》[32]說[33]、《莊嚴論》說[34]。又《攝論》說:智殊勝具攝三身[35]。

 

【論文】

一○?一五三 有義:初一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

【疏翼】

  第二五法攝三身門中,第二次師說。

 

【述記?卷六十】

  第二師說。

  有二︰初、自性,後、余身。自性文有四︰一、標舉[36],二、引證,三、解違,四、立理[37]。

  「說[38]自性身本常」者,《莊嚴論》[39]說三種常,如《佛地論》第七等引[40]。

【論文】

一○?一五四 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證因得,非生因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遍一切法,猶若虛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

 

【疏翼】

  第一明自性身中,第二引證。

 

【述記?卷六十】

  「說佛法身,無生滅」者,《佛地》、《贊佛論》說[41],然七十八、《解深密》[42]亦有此言:法身無生滅,化身有起盡故[43]。

  「說證因得,非生因」者,世親菩薩《金剛般若論》說[44]。

  《佛地論》云:諸經論說[45]。

  「又說法身,諸佛共有」[46]者,即《對法》第一[47]、《攝大乘?智品》等中,亦有此說[48]。

【論文】

一○?一五五 然說轉去藏識得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故。智殊勝中說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實性故。

 

【疏翼】

  第一明自性身中,第三會違。

 

 

 

【述記?卷六十】

  「然說轉去藏識得者」,會第一師引《攝論》文。今[49]以斷粗重顯真如故[50]。「智殊勝」文者,亦可解。以「法身」是智「依止」;「彼」智之「實性故」[51]。

 

【論文】

一○?一五六 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

 

【疏翼】

  第一明自性身中,第四立理。

 

【述記?卷六十】

  無文,科已如前[52]。

【疏翼】

  以上第二師說中,第一明自性身訖。

 

【論文】

一○?一五七 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遍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

 

 

【疏翼】

  第二師說中,第二明余身。中分為二︰一、標智攝,二、解釋相。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四智品中」下解余身中有二︰初、標智攝,後、解釋相[53]。

 

【論文】

一○?一五八 說圓鏡智,是受用佛。

 

【疏翼】

  第二明余身中,第二解釋相。

 

【述記?卷六十】

  解釋[54]相中,有二︰初、自受用,後、他化身[55]。自受用中,有三︰一、引證,二、解違[56],三、說相[57]。

  「說圓鏡智,是受用佛」,此《莊嚴論》[58]文[59]。然前師如何解此文意[60]?

  此文即證四智皆受用身。

 

【論文】

一○?一五九 轉諸轉識,得受用故。

 

【疏翼】

  第一解自受用身中,第二說相﹝《述記》文次較亂,依其科分,今另排列﹞。

 

【述記?卷六十】

  「轉諸轉識得受用」者,《攝論》文[61]。

  平等智品現他受用,以得妙理自他平等,別為[62]化上機現身、土[63]等;成事智品隨類化身、土等[64];妙觀察智於中說法。

  據實,二身亦[65]四智俱現,豈圓鏡智緣於二身不能親著[66]?今但相似,後智用說[67],說圓智是受用佛[68]。

 

【論文】

一○?一六○ 雖轉藏識,亦得受用,然說轉彼,顯法身故,於得受用,略不說之。

 

【疏翼】

  第一解自受用身中,第三解違。於中又分二︰一、解第一違,二、解第二違。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雖轉藏識[69],亦得受用」等者,解《攝大乘》不說轉藏識得受用身所以。

  說為「法身」者,如前已解[70]。

 

【論文】

一○?一六一 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得,非色、心等。圓鏡智品與此相違,若非受用,屬何身攝?

 

【疏翼】

  第三解違中,第二解二違。於中有二︰一、說相與性違,二、會與實德不背。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圓鏡智品」,是實「色、心」,與此非色、心[71]違也[72]。

【論文】

一○?一六二 又受用身,攝佛不共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

 

【疏翼】

  第二解第二違中,第二會與實德不背。

 

【述記?卷六十】

  「又受用身,攝佛不共有為實德」者,此據《攝論》[73]文[74]。

【疏翼】

  以上第二解釋相中,第一解自受用身相訖。

 

【論文】

一○?一六三 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

 

【疏翼】

  第二解釋相中,第二解釋他受用變化身。

 

 

【述記?卷六十】

  下、出他化身[75]。解他化身等[76]中有三︰初、出[77]理,次、解違,後、說相[78]。

 

【論文】

一○?一六四 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

 

【疏翼】

  第二解釋他受用變化身中,第二解違。於中有二︰一、解所引《攝論》文,二、解所引《佛地經》文。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雖說化身智殊勝攝」等者[79],釋前所[80]引《攝論》「智殊勝」攝三身文[81]。

  然以自受用實智為體,唯他受用身等不可說實,亦非智也[82]。

【論文】

一○?一六五 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受用三業化身,不說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攝。

 

【疏翼】

  第二解違中,第二解所引《佛地經》文。

 

【述記?卷六十】

  「但說平等、成所作智」等者[83],釋前所引平等智現受用[84],成事智即[85]現三業化身[86]文[87]。但明二智現二身,體非二身也。

 

【疏翼】

  以上第二解釋他受用變化身中,第二解違訖。

 

【論文】

一○?一六六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疏翼】

  第二解釋他受用變化身中,第三說相。

 

【述記?卷六十】

  第三、說[88]他化二身相。於[89]中有四︰一、標舉,二、立理,三、引證,四、會違[90]。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等[91],是「化現心、心所」。《佛地論》說此實相分似見分現[92]。《佛地》第七有二說,如彼,不能繁引[93]。

 

【論文】

一○?一六七 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故!

【疏翼】

  第三說相中,第二立理。

 

【述記?卷六十】

  「若不爾」者。

  下、立理也[94]。

 

【論文】

一○?一六八 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

 

【疏翼】

  第三說相中,第三引證。於中有三︰一、引《涅槃經》,二、引《佛地經》,三、引《解深密經》。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95]下、引證。

  「化無量類皆令有心」者,化無量化人之類,皆令有心,為引他故[96];此《涅槃經》[97]。

【論文】

一○?一六九 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

 

【疏翼】

  第三引證中,第二引《佛地經》。

 

【述記?卷六十】

  下、《佛地經》[98]。

 

【論文】

一○?一七○ 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

【疏翼】

  第三引證中,第三引《解深密經》。

 

【述記?卷六十】

  「又說變化有依他心」者[99]。此《解深密經》[100],又[101]七十八同。

 

【疏翼】

  以上第三說相中,第三引證訖。

 

【論文】

一○?一七一 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余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疏翼】

  第三說相中,第四會違。

 

【述記?卷六十】

  「雖說變化無根心」者[102],會違。即九[103]十八說︰於四事不能化:一、根,二、心[104],三、心所,四、業及業果[105]。

  又「無根等用」,不如色、聲等,「故不說」[106]化。不爾,香等[107]亦應然[108]。如五十四[109],及五十三末[110],乃前第二卷抄[111]。

  因明化中,化為何等法[112]。

 

【疏翼】

  以上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二五法攝三身門訖。

 

【論文】

一○?一七二 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凈,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三三身功德各異門。

 

【述記?卷六十】

  第三、三身功德各異門。

  法身應以木石為難︰彼亦不能起貪、恚等,應名具功德?

  此順生善法故[113],不得為例[114]。

  「常、樂、我、凈」等,應分別︰「離雜[115]染」,簡有漏;「眾善所依」,簡[116]有為無漏;「無為功德」,顯[117]無生滅。余如《樞要》[118],並取《佛地》第七[119]。

【論文】

一○?一七三 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受用及變化身為所依止,故俱利攝──自受用身,唯屬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故。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四三身二利門。

 

【述記?卷六十】

  第四、三身二利門。

  可解[120]。

【論文】

一○?一七四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小大,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五三身所依土分別門。文分為二︰一、自性身依法性土,二、余身依自土。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第五、三身所依土分別門。

  如《樞要》說[121],即法身亦名自性身。

  「法性土」者,以「屬佛、法,相、性」[122]異故。以佛「義」是「相」:謂有[123]為功德所依止[124]故;眾德聚「義」故;二身自「體」故。「法」是「性」義,功德自性故;能持自性故;諸法自性故。「體」為「土」,「義」為「身」。

【論文】

一○?一七五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凈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凈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凈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凈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言遍一切處。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凈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凈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凈、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凈、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疏翼】

  第五三身所依土分別門中,第二餘身依自土。

 

【述記?卷六十】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者[125],還隨受用土。下二身隨自土[126],亦爾。非離身別有土名[127]故,如《樞要》說[128]。

  然此功德隨所依身,智慧隨所證如法,「亦可說言遍一切處」。

  「隨住十地菩薩」「宜」者,《十地經》說十地各有分量大小,廣如彼說︰唯見百佛,見百世界[129]化佛,見百三千大千世界變化身土[130]。

  「凈穢佛土因緣成熟」者,以化土中有凈、有穢,非他用土,故言「凈、穢」。他受用法樂增故[131],同自受用,俱名「受用」。化土雖復說法,神通增故,立「變化」名,法樂義劣。

  此《佛地論》廣說,大精[132]!

【疏翼】

  以上,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五三身所依土分別門訖。

 

【論文】

一○?一七六 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於中分二︰一、總分別身土及所化有情共或不共,二、別解所化共不共相。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133]。

 

【論文】

一○?一七七 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系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

 

【疏翼】

  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中,第二別解所化共不共相。

 

【述記?卷六十】

  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須勘《佛地》[134]。此文一往,《佛地》大[135]好[136]!共中,其實是多,見者謂於一土有一佛身故;不共中,《佛地論》引彌勒菩薩根後熟[137]等,又勘別抄,彌勒發心劫數長短,乃至廣說[138]。

 

【疏翼】

  以上第二諸門分別中,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同異門訖。

 

【論文】

一○?一七八 此諸身、土,若凈、若穢,無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俱善無漏。純善無漏因緣所生,是道諦攝,非苦、集故。

 

【疏翼】

  第二諸門分別中,第七明身土能變所變及見相同異。

 

【述記?卷六十】

  第七門。於中有二︰初、明身土能所變,二、因解唯識見相同異。此即初也[139]。

  「此諸佛[140]身土,若凈、若穢」等者[141],第八雖實皆通凈穢[142],然約增勝現所得者,自受用者,唯凈「無漏識」之「所變現」[143]。既[144]唯佛能知、變,非余所知、變故。

  他受用身、土,體唯是凈。然能變者通有、無漏。如來及十地中菩薩無漏後得所變,即純凈無漏。若十地第八識,若[145]並五識,及七地以前有漏觀[146]心,及有漏後得所變,即純凈有漏。無他受用土體是穢者,非有穢心之所變故。

  問︰既許有漏識亦能變土,他受用土[147]雲[148]何必唯凈?

  答︰本質,佛所變者非穢故──能變之者,無煩惱穢[149]故,所以所變之土唯凈,通有、無漏。此據相似。若變化土,本質通凈、穢,唯無漏──若隨彼二乘等無漏心所變,即無漏,然彼無此事,彼無漏狹,不能緣身土等;若隨彼二乘有漏心,並異生心[150]所變,即有漏;皆通凈、穢。或二乘等後[151]得不能緣,即唯有漏,通染、凈,如螺髻梵王、舍利弗等,所見異故[152]。

  今此文中,總約三法[153]一切有情為論。

  「純善無漏因緣所生」者[154],此無漏相分,同能變識,一向是善無漏。相不離見,同非系故。以能緣心變似彼[155]境,故說轉與不轉[156],理必須同。故說[157]凈與不凈,理必須同。無漏心等順益義勝,悲力廣大,相分與見,必同善性。一切無漏,法爾必善,故性必同。其性、相必皆順理故,故性必同[158]。非如有漏心,相見性有別。言「因緣」者,是種子也

 

【論文】

一○?一七九 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

 

【疏翼】

  第一無漏中,第一簡不同識種生。

 

【述記?卷六十】

  「蘊等識相,不必皆同[159]」,以蘊、處、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謂見分為[160]心,相分非心,如第八相中根境等,及六[161]識所緣色等,以與見分非一類種生故,色、心等別。以不相違故,無漏所變相分[162]法中,有五蘊非[163]如根等,即是相分純種生故[164],與見分無漏及性同也。

  與見雜種,故色、心蘊等亦各有異,乃至相應法相分相望[165]亦然。由識起相等,同不系法、純種,唯無漏作用法;不同雜種生色、心等,不可有漏同無漏難[166]。

 

【論文】

一○?一八○ 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攝,非滅、道故。

 

【疏翼】

  第一明身土能所變中,第二有漏。於中有二︰一、同識種生,二、簡善等不同識種生。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等者[167],「純從有漏」種子生故,同是系法;所以言「純」,故唯有漏。

  問[168]︰何故界系、見、相許別系,有[169]漏、無漏必同耶?

  答︰見、相雖界系別,仍相順故。

 

【論文】

一○?一八一 善[170]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蘊等同異,類此應知。不爾,應無五、十二等。

 

【疏翼】

  第二有漏中,簡善等不同識種生。

 

【述記?卷六十】

  善等三性識之相分,不必皆同。性相別故,有漏名等,勢分轉故,不順理故,不能引相與見分必能令同[171]。如鼻、舌、身識,見與彼相分非必同性。故與見分,非必性同[172]。見、相分中,三性因緣雜引生故,不可同性。

  作用別故,性不可同。如無漏緣使等,相分唯有漏;緣[173]虛空等,能緣心通三性,相分唯無記;香等三境,唯無記,能緣之識通三性等;若皆純種唯一性者,三境唯無記等言,應不成失!不可說約第八所變,唯說無記,三識所變,通三性;二境[174]亦爾。以[175]三識所變,三處攝故。應言通三性,諸論無文故。虛空、非擇,例亦應然。故相分[176]、見分不必同性。

  性別既爾,「蘊等識相」或相、見分同,或相、見分異,「類此應知」,亦不定故。若相分與見分,蘊等亦同,便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別!既有三科別,明知相、見分[177],不必皆同[178]。

  《佛地論》說三身生滅門[179]、化自他身色、俱非等[180]化心亦爾門[181]、三身相對四句門[182]、生法二身攝三身門[183]、十佛攝三身門,如彼第七[184]。

  因解身、土凈、穢[185],能變、所變,即釋唯識相、見異同中[186]。

  上來已依略、廣,及位等,明能變識等訖。

 

【疏翼】

  以上第七明身土能變所受及見相同異中,第一明身土能所變訖。

 

【論文】

一○?一八二 然相分等,依識變現,非如識性,依他中實。不爾,唯識理應不成,許識內境,俱實有故。

 

【疏翼】

  第七明身土能變所變及見相同異中,第二因解唯識見相同異。於中有三︰一、第一師解,二、第二師正說,三、第三師義。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自下、解相見分或異同中,即明能變之識相見同異。

  第七門中,自下第二因、解唯識義[187]。

  論「然相分等」者[188],一解雲︰等取心[189]、心所所變[190]現,所變名為行相。「依識變現」等者,雖[191]似難陀二分義,少[192]分有異。親、疏所緣,二皆不實故。以疏所緣等取親相,不即親得[193],不為行相。此所現土[194],如識變故[195]。

  又[196]立三分,並下有二複次解。

  「依識變現」等者,次解「相分等」言,等取見分,識自體之所變故。此相、見分雖體是依他,識自體之用故,非如識性[197]依他中實[198]。識是根本自體故,彼[199]是末、是用故。如日及輪,如燈及光,實虛[200]異故。若「不爾」,應不言「唯識」,應言唯境、唯見分等!以許相、見與識自體俱實有故。此義應思。

  設緣色等見、相,亦俱不實,不及於識[201],如緣過、未、虛空等識,相分雖有,非稍實法;見分非無,仍緣虛境。虛境行相,是不實心,故見不及識自體分。識自體分,唯緣於識。是根本故,證自體故,體[202]是實有,其變似色等亦並不實。此師意也。

  若爾,無分別智境相如何?

  彼內證故,此所不論,如[203]緣自體。余是外境,故不同如。設許[204]真如自體實有,非識所變故,真如體實。今論所變,故見、相分[205]假。

  又縱真如是實有[206],以於境中少實有故,但言唯識,不言唯境。今以內證,是故不可例同於外。

  《佛地》第三[207]有此師義:許有三分依他性義[208]。

 

【論文】

一○?一八三 或識相、見等,從緣生,俱依他起,虛實如識。

 

【疏翼】

  第二因解唯識見相同異中,第二師正說。於中有三︰一、標宗,二、釋「諸法唯境」難,三、釋「唯識非境」難。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第二師說。識[209]與相、見分,皆從緣生,因緣法故。此二[210]與識[211]虛實皆同,雖有緣去來等相,是依他故,與識不多別。

  又此師[212],色但有相分,與識[213]一種虛[214]實。不遮緣過、未,但得似彼[215]。此是正義。

  前師相、見即識種生。此師相分與識別種,見分與識[216]同種生故[217]。

【論文】

一○?一八四 唯言遣外,不遮內境。不爾,真如亦應非實。

 

【疏翼】

  第二師正說中,第二釋「諸法唯境」難。

 

【述記?卷六十】

  若爾,應言諸法唯境,何言「唯識」?

  論答︰「唯」言「遣」心「外」遍計所執,「不遮內」識所變之相分等。若不作此解,「真如應非實」有!真如既實,智[218]境即實。智[219]成能緣,如[220]寧容是假?若是假似[221]者,應非緣真[222]。若非成假似[223]者,見便亦緣[224]實,故非心、境一向非實。以境是虛,言「唯識」故!若境是實,遣心外境,名「唯識」;即真如不離識故,非心外法故,亦「唯識」攝。

 

【論文】

一○?一八五 內境與識,既並非虛,如何但言,唯識無境?

【疏翼】

  第二師正說中,第三釋「唯識非境」難。於中有二︰一、難,二、答。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論[225]外人難︰內境與識既並非虛,如何可言唯識非境?

 

【論文】

一○?一八六 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

 

【疏翼】

  第三釋「唯識非境」難中,第二答。於中又二︰一、境亦通外遍計所執,二、由迷執於境起惑造業。此即初文。

 

【述記?卷六十】

  論[226]答有二︰初雲「識唯內有,境亦通外」。即「境」︰相分「內」,是依他;「外」,是遍計所執。以非心所變法,說之為外;非體實有,名外。恐心內之境[227],濫心外之境,故但言「唯識」。又疏所緣緣,亦是外[228],若言唯境,恐取[229]心外之法,以[230]此不論。

  所執之心,亦是心外法[231]故,設不慮[232]濫,言唯境亦得。為簡外故,但言「唯識」。

 

【論文】

一○?一八七 或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沉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由迷執於境起惑造業。

 

【述記?卷六十】

  下、第二答。

  論雲「或諸愚夫,迷執於境」等者[233],一、謂所執為實,二、謂親取心外境。依此故言「迷執於境」,此意可解。

  此第二師解唯識,《佛地》所無。為破執故,雖為愚夫,非[234]心之理,豈佛非有?即前二師許有相、見分義。

 

 

【疏翼】

  以上第二因解唯識見相異同中,第二師正說訖。

 

【論文】

一○?一八八 或相分等,皆識為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此中「識」言,亦說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

 

【疏翼】

  第二因解唯識見相異同中,第三師義。

 

【述記?卷六十】

  第三師解。

  「或相分等,皆識為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等者[235],此師[236]不許別[237]有相見義,唯一[238]識性。由先妄「熏習力,似多分生」,似有相、見。即佛後得智,無有相、見[239]。

  有漏善心,因後得智,有相、見者,有法執故。佛似見、相凈、穢土等,不作二解,故非所執。余作二解,故是所執。

  又佛自在了妄執故,設變見、相,皆非所執。由往因中,熏習力故,今果亦爾。佛證諸法不可言故,余則[240]不爾,見相皆執,不證不可言境故。

  今此依余,不依佛[241]說。故言「無別有」[242]。或佛不現,餘人自見。

  若爾,真如非妄習生,應非唯識!「識之實性」,故言「唯識」,「故除識性,無別有法」。

 

【疏翼】

  以上總釋三十頌文具有三分中,第二大文依教廣成分訖。

 

 

 

--------------------------------------------------------------------------------

[1] 「一」字,有本﹝《大正藏》即是﹞作「分別」,合前文。《金藏》作

 「釋」,亦可。他本則無。

[2] 《金藏》作「相別」,余作「別相」。

[3] 「三」字,《金藏》有,余無。

[4] 「一」字,《金藏》有,余無。

[5] 「身」字,《金藏》有,余無。

[6] 靈泰《抄》雲︰

謂無五塵相、男女相、生滅異相也。

[7] 「然」字,《金藏》誤作「默」。

[8] 靈泰《抄》雲︰

非是不定﹝數﹞中尋思,但約三界虛妄心、心所名為「尋思」也。

[9] 《佛地經論》卷七中解頌雲︰

「自性法﹝藏文作「rav b?in chos/」﹞」者,即是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性」;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攝論?無性釋》卷九初雲︰

自性身中,非假所立,故名自性﹝藏文作「vo bo bid kyi ?es bya ba ni bcos ma ma yin pa"i phyir ro/」﹞。是所依止,故名為身﹝藏文作「sku ni b?ags pa lta bu ste/」﹞。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或是諸法所依止處,或名法身﹝藏文作「chos rnams kyi sku ni chos bid kyi sku"o/」﹞。

[10] 「圓」字下,《金藏》衍「寂」字。

[11] 「患」字,《金藏》作「過」。

[12] 「別抄」卷六末雲︰

解雲︰眾德滿足名「圓」;離障垢盡名「凈」;時無間斷名「常」;處無不稱名「遍」也。

[13] 「即」字,《金藏》無。

[14]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受用身﹝藏文作「lovs spyod pa rdzogs pa"i sku/」﹞者,一切功德圓滿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法身則為「一切白法增上所顯」。﹞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凈土,任運湛然,居未來際自受法樂。

[15] 《金藏》、《大正藏》作「受」,余作「身」。

[16] 「者」字,《金藏》無。

[17]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凈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戒賢《經論》雲︰

受用身者,謂由彼增上生起之慧──即無分別智後得者──現起以琉璃等為自性諸佛土中,種種眷屬大會上,與諸入地大菩薩眾,同受法樂相。

 「別抄」卷六末雲︰

依《梵摩喻經》,佛說法聲有八種︰謂最好聲、易了知聲、軟暖聲、和調聲、尊慧聲、不誤聲、深妙聲、不女聲。

[18] 「無文」二字,為作者增注。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變化身」者,一切神變圓滿為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現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引﹝法身為「白法增上所顯」,受用身為「所起」﹞。一切如來各別化用微妙難測,居穢凈土,現種種形,說種種法,成熟下位菩薩、二乘及異生眾,令入大地,出離三界,脫諸惡趣。

 戒賢《經論》雲︰

隨諸所化眾生,變化身由遍示現多種色身等,適宜成熟彼等,唯是彼後得智。

[19]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

[20] 如《佛地經論》卷七云:

經說真如是法身。

 又說:

諸經皆說清凈真如為法身故

[21] 見《攝論》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兩釋卷九,如雲︰

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du ?ig gis bsdus par rig par bya ?e na/」﹞?略由六種︰一、由清凈: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藏文作「mdor bsdu na rnam pa drug gis bsdus te/ savs rgyas kyi chos rnam par dag pas ni kun g?i rnam par wes pa gyur nas chos kyi sku thob pa"i phyir ro/」﹞。

 智周《演秘》雲︰

故知鏡智自性身攝。

[22] 《佛地經論》原文作:

平等性智,如餘論說。

[23] 「是」字,《金藏》有,余無。

[24] 其次前文,即已引《莊嚴經論》說成所作智文。

[25] 見《莊嚴經論》卷三末,如云:

「眾生若有信,佛像即現前」者,如其所信隨彼現故﹝藏文作「sems can rnams la mos pa ji lta ba b?in du savs rgyas kyi sku ves par ston par mdzad pa yin te/」﹞,或有眾生見如來青色,或有眾生見如來黃色,如是一切﹝藏文作「"di ltar sems can kha cig gis ni de b?in gwegs pa kha dog svon por/ kha cig gis ni kha dog ser por mthov vo ?es bya ba de lta bu la sogs pa"o/」﹞。此前二智,即是法身﹝此二句,藏文無﹞。

 而《佛地經論》則引意雲︰

能於凈土,隨諸菩薩所樂示現種種佛身。

[26] 原作「亦如論說」。

[27] 「諸文」二字,《金藏》無。

 如彼《莊嚴經頌》雲︰

恆在大眾中,種種皆示現,能斷諸疑網,雨大法雨故﹝藏文作「"khor gyi dkyil "khor rnams su ni/ "byor la thams cad ston mdzad pa/ the tshom thams cad gcod pa yi/ chos chen char ni rab tu "bebs/」﹞。

 而《佛地經論》則引意雲︰

於大集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說法斷疑。

[28] 「說」字,本論文作「說」,余本作「亦有」二字,《金藏》無。

[29] 見《攝論?無性釋?智品》﹝即〈彼果智分〉第十一﹞,如雲︰

轉五識故,得成所作智。

[30] 「故」字,《金藏》作「等」。

[31] 《攝論?無性釋》續雲︰

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藏文作「bya ba sgrub pa"i ye wes ni gav gis dga" ldan la sogs pa na gnas pa nas bzuv ste/ mya van las "das pa"i bar du de dag kun tu ston pas savs rgyas kyi mdzad pa sgrub pa"o/ 」﹞。

[32] 《金藏》作「經」,余作「論」。

[33] 如《佛地經論》說雲︰

此經中說:成所作智起諸化業﹝如該論卷六初解經雲︰「成所作智,應知成立如來化身。此復三種︰一者、身化,二者、語化,三者、意化」﹞。

[34] 如《莊嚴經論》卷三末云:

彼作事智於一切世界中作種種變化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是等業皆為利益一切眾生故﹝藏文作「bya ba sgrub pa"i ye wes ni "jig rten gyi khams thams cad du sprul pa rnam pa sna tshogs dpag tu med pa bsam gyis mi khyab pa dag gis sems can thams cad kyi don mdzad pa"o/」﹞。此作事智,即是化身。

 而《佛地經論》則引《莊嚴經論》文意雲︰

《莊嚴經論》說:成所作智於一切界,發起種種無量難思諸變化事,故知後一攝變化身。

[35] 見《攝論》卷三初〈彼果智分〉第十一初,原文為:

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藏文作「ye wes kyi khyad par ji ltar blta ?e na/」﹞?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藏文作「savs rgyas kyi sku gsum po vo bo bid dav/ lovs spyod rdzogs dav/ sprul pa"i sku ye wes kyi khyad par du blta bar bya"o/」﹞。

[36] 「舉」字,靈泰《抄》牒文、《金藏》有,餘缺。

[37] 靈泰《抄》牒文、《金藏》作「立理」二字,余作「釋」字。此即

 初中初文。

[38] 「說」字,《金藏》有,余無。

[39] 見《莊嚴經論》卷三〈菩提品〉第十。

[40] 亦於次前具引原文,並與《佛地經論》依意引者對勘訖。

 《攝論》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初,說法身有五相中第四相雲︰

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凈相故﹝藏文作「rtag pa"i mtshan bid ni de b?in bid rnam par dag pa"i mtshan bid dav/」﹞,本願所引故﹝藏文作「svon gyi smon lam gyi wugs dav/」﹞,所應作事無竟期故﹝藏文作「bya ba yovs su ma rdzogs pa"i phyir ro/」﹞。

 《攝論?無性釋》卷九初解雲︰

恆無變易,相續無斷,是故說言「常住為相」﹝藏文作「rtag pa"i mtshan bid ces bya ba ni ther zug gi mtshan bid do/」﹞,由三因緣成立此相﹝藏文無此二句﹞。

「真如清凈相故」者,此顯真如性常無變,顯成佛果,說為法身﹝藏文作「de b?in bid rnam par dag pa de ni rtag pa ste/」﹞。性若變易,即非真如。是故常住﹝藏文作「g?an du na/ de b?in bid ces bya ba yav med par "gyur ro/」﹞。

「本願所引故」者,謂諸如來皆先發起如是大願︰我當度脫無量有情令般涅槃。諸有情類未般涅槃,願所引果相續不絕,是故常住。此願所引,離相續常,道理不成﹝藏文作「svon gyi smon gyi wugs kyi phyir ?es bya ba ni des svon "di skad du sems can tshad med pa dag yovs su mya van las bzla"o ?es smon lam btab pa yav rtag pa bid med du zin na/ de grub par mi "gyur ro/」﹞。

「所應作事無竟期故」者,謂先大願所應作事無究竟期。諸有情類量無邊故,乃至有情相續不斷,佛所作事恆無斷故,說名為常﹝藏文作「smon lam btab tu zin kyav sems can mtha" yas pa"i phyir bya ba yovs su rdzogs par mi "gyur te/ sems can ji srid bar gnas pa"i phyir rtag pa bid do/」﹞。

[41] 《佛地經論》卷七中原文:

《贊佛論》說:如來法身無生滅故。

[42] 見《瑜伽》卷七十八卷中、《解深密經》卷五〈如來所作事品〉第八初。

[43] 《解深密經》卷五原文為:

當知化身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

[44] 見唐義凈譯《金剛般若論》卷上中,如雲︰

何故菩提言「出」,諸佛言「生」?頌曰︰得菩提因故;此余者,是生。

言「菩提」者,即是法身。此是無為性故,名為自性。是故此二﹝謂「自受、為他說」﹞是得之因﹝魏譯作「此二能作了因」﹞非是生因。若望此余受用、化身,生因故。由此親能持菩提故,生福甚多。

 《佛地經論》卷七中亦引雲︰

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因,於餘二身為生因故。

[45] 「《佛地論》云:諸經論說」八字,《述記》原傳抄誤置於解釋「又

 說法身諸佛共有者」下,今特提上,以順上下文意。

 原文作:

諸經論說:究竟轉依,以為法身。轉依即是清凈真如,非對治道,故知法身唯凈法界真如為性。

[46] 「有」字下,余本有「等」字,《金藏》無。

[47] 《對法》卷一,歸敬偈文中雲︰

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於自他利並為最勝,由證此身得余身故﹝藏文作「vo bo bid kyi sku de b?in gwegs pa kun dav thun mov ba win tu phra ba"i sgrib pa thams cad de b?in bid kyi gnas su yovs su sgyur ba"i mtshan bid chos kyi sku rav don gtso che ba ma thob pa thob par byed pa ?es bya ba la sogs pa de b?in gwegs pa"i sku"i dbye ba rnam pa gsum la "jug par byed do/」﹞。

[48] 「《攝論?智品》」,應為《攝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兩《釋》

 中,世親作〈彼果智分〉,無性作〈果智分〉。

 《攝論》云:

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藏文作「gnas dav/ dgovs pa dav/ phrin las tha dad pa med pas tha dad pa ma yin pa ?es bya"o/」﹞。

 《攝論?無性釋》卷九中解雲︰

諸佛法身「依止、意樂」、作「業無別,故」無有異故。諸佛真如無有異故,依止無別﹝藏文作「gnas tha dad pa med pa ni de b?in bid tha dad pa med pa"i phyir ro/」﹞,一切皆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意樂同故﹝藏文作「dgovs pa tha dad pa med pa ni thams cad kyav phan pa dav bde bar dgovs pa"i phyir ro/」﹞;一切皆同利他為勝,現等正覺、般涅槃等,種種作業,故業無別﹝藏文作「phrin las tha dad pa med pa ni thams cad kyav "gro ba"i don mdzad pa"i phyir te/(疑「ro」)」﹞。

 《佛地經論》卷七末雲︰

如是三身一切如來為有差別?為無差別?法身實性,一切如來皆共有故,無有差別。就能證因有差別故,假說差別。其餘二身各別因感各別自性,實有差別。但無別執、同處相似,利樂意樂,事業平等,說無差別。是故﹝無性﹞說言一切諸佛由所依止、意樂、事業,於三種身如其次第說無差別。所依法界無差別故,利樂意樂無差別故,共作事業無差別故。

 《莊嚴經論》卷三中雲︰

「平等」,謂自性身,一切諸佛等無別故﹝藏文作「savs rgyas thams cad kyi rav b?in gyi sku ni khyad par pa bid kyis mam pa dav/」﹞。

[49] 「今」字,《金藏》無。

[50] 《攝論?無性釋》卷九解雲︰

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sa bon can de gben pos bsal na yon tan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mav po thams cad dav mthun par "gyur te/」﹞。譬如世間阿揭陀葯﹝梵文作「agada」﹞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轉﹝藏文作「dper na sman nad med kyis dug bsal na sman nad med du "gyur ba b?in du gyur pa brjod par bya"o/」﹞。

[51]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凈轉依法身,非說鏡智,以說鏡智是受用故。

[52] 「無文,科已如前」,為作者增注。

  言「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者,如《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性。力、無畏等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攝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雲︰

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故﹝藏文作「de la vo bo bid kyi sku ni gav de b?in gwegs pa rnams kyi chos kyi sku ste/ chos thams cad la dbav sgyur ba"i gnas yin pa"i phyir ro/」﹞。

 言「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者,《攝大乘論?無性釋》卷九

 初雲︰

「有無無二為相」者,謂非有相。以一切法遍計所執皆無有故﹝藏文作「yod pa dav med pa gbis su med pa"i mtshan bid kyis ?es bya ba la yod pa"i mtshan bid ma yin pa ni chos thams cad dvos po med pa"i bdag bid yin pa"i phyir ro/」﹞。亦非無相,以空所顯自性有故﹝藏文作「med pa"i mtshan bid ma yin pa ni stov pa bid vo bo bid yin pa"i phyir ro/」﹞。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如是法身雖離一切分別戲論,而無生滅故,說名為常。二身雖有念念生滅,而依常身無間斷故,恆相續故,說名為常。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無生滅。無漏種子修習增長所生起故;生者皆滅,一向說故;色、心皆見是無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見故。

[53]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有義: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為地前諸菩薩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

[54] 「解釋」二字,《金藏》有,余無。

[55] 《金藏》作「化身」,余作「受用」。

[56] 依論次第,應二為說相,三為解違。

[57] 此下即初中初文。

[58] 見《莊嚴經論》卷三〈菩提品〉第十。

[59]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凈轉依法身,非說鏡智,以說鏡智受用故。

 《莊嚴經論》雲︰

「鏡智諸智因,說是大智藏;余身及余智,像現從此起」者,「余身」謂受用身等;「余智」謂平等智等。由彼身像及彼智像,一切皆從此智出生,是故佛說此智以為鏡智﹝藏文作「ye wes kun gyi rgyu mtshan phyir/ ye wes "byuv gnas chen po "dra/ lovs spyod pa"i savs rgyas bid/ ye wes gzugs brban "byuv phyir ste/ mbam pa bid kyi ye wes la sogs pa de dag gi rnam pa thams cad kyi rgyu yin pa"i phyir ye wes thams cad kyi "byuv gnas lta bu"o/ de ni lovs spyod rdzogs pa"i savs rgyas yav yin la/ ye wes kyi gzugs brban "byuv ba"i phyir me lov lta bu"i ye wes ?es kyav bya"o/」﹞。

[60] 即以初智攝法身或自性身;平等、觀察攝受用身。所有四智均以真

 如為清凈依,而後三智又以初智為生起依。

[61] 見《攝論》卷三末〈彼果智分〉第十一末、兩《釋》卷十中,彼論

 雲︰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見故,二、無量佛眾會差別可見故,三、隨勝解見自性不定可見故,四、別別而見自性變動可見故,五、菩薩聲聞及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六、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轉依非理可見故﹝藏文作「kun g?i rnam par wes pa dav "jug pa"i rnam par wes pa gbis gnas gyur pas mi rigs par snav ba"i phyir lovs spyod rdzogs pa bid kyi sku mi rigs so/」﹞。

 無性解第一因雲︰

又見轉依非道理故。謂轉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62] 「別為」二字,《金藏》作「可」字。

[63] 「土」字,《金藏》、《抄》、《秘蘊》誤作「上」。

[64] 「等」字,《金藏》有,余無。

[65] 「亦」字,泰《抄》牒文、《金藏》有,余無。

[66] 《金藏》作「著」,合《義演》釋文,余本作「益」。

[67] 「說」字,《金藏》有,余無。

[68] 「受用佛」,藏文《莊嚴經論》作「lovs spyod pa"i savs rgyas/」;「說

 圓」等八字,本屬牒釋論文,今又借用於此。

[69] 「雖轉藏識」四字,《金藏》有,余無。

[70] 如第二師雲︰

然轉去藏識得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故。

[71] 如《佛地經論》雲︰

色、心皆見是無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見故。

[72] 「也」字,《金藏》有,余無。

[73] 即《攝大乘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

[74] 「又受用身」至「攝論文」等二十四字,乃依《金藏》,余本作「此

 以理解難」五字,如雲︰

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藏文作「chos kyi sku de yon tan du ?ig dav ldan par rig par bya ?e na/」﹞?謂最清凈四無量﹝藏文作「win tu yovs su dag pa"i tshad med pa b?i dav/」﹞、解脫﹝藏文作「rnam par thar ba brgyad dav/」﹞、勝處﹝藏文作「zil gyis gnon pa"i skye mched brgyad dav/」﹞、遍處﹝藏文作「zad par gyi skye mched bcu dav/」﹞、無諍﹝藏文作「bon movs pa med pa dav/」﹞、願智﹝藏文作「smon nas wes pa dav/」﹞、四無礙解﹝藏文作「so so yav dag par rig pa b?i dav/」﹞、六神通﹝藏文作「mvon par wes pa drug dav/」,以上共十九種﹞、三十二大士相﹝藏文作「skyes bu chen pa"i mtshan sum cu rtsa gbis dav/」﹞、八十隨好﹝藏文作「dpe byad bzav po brgyad cu dav/」﹞、四一切相清凈﹝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yovs su dag pa b?i dav/」﹞、十力﹝藏文作「stobs bcu dav/」﹞、四無畏﹝藏文作「mi "jigs pa b?i dav/」﹞、三不護﹝藏文作「bsruv ba med pa gsum dav/」﹞、三念住﹝藏文作「dran pa be bar g?ag pa gsum dav/」﹞、拔除習氣﹝藏文作「bag chags yav dag par bcom pa dav/」﹞、無忘失法﹝藏文作「bsbel ba med pa"i chos bid dav/﹞、大悲﹝藏文作「thugs rje chen po dav/」﹞、十八不共佛法﹝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ma "dres pa brgyad dav/」﹞、一切相妙智﹝藏文作「rnam pa"i mchog thams cad mkhyen pa bid dav/」﹞等功德相應﹝藏文作「pha rol du phyin pa drug yovs su rdzogs pa dav ldan no/」﹞。

從三十二大士夫相至一切種妙智,《瑜伽》卷三十八總計為「百四十不共佛法」。其中「十八不共佛法」亦應為總數而非別有。二者皆為總計,內含一致。「別抄」卷六末雲「非二乘等共也」。如是功德,《瑜伽》卷四十、卷五十,同為不共有殊勝功德一百五十九種。

然若如《對法》卷十三、《顯揚聖教論》卷四〈攝事品〉第一之四,及《攝大乘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別出十八不共佛法之所攝者﹝如《攝論》卷三說不共佛法最勝頌雲「由行及由證,由智及由業,於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藏文作「gwegs dav thugs su chud pa dav/ mkhyen pa dav ni phrin las kyis/ ban thos dav ni rav sav rgyas/ kun mchog la phyag "tshal lo/」)」。《對法》卷十四則以「於不共身語意業清凈足中」若定、若慧,為「行」。以「於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若定,若慧」,為「證」。以「於不共智,住具足中」,「若定、若慧」,為「智」。以「於不共業現行中」,「若定、若慧」,為「業」。細分為十八﹞,則總計當為一百七十七種。

[75] 「下出他化身」五字,《金藏》有,餘缺。

[76] 「等」字,靈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本無。

[77] 「出」字,靈泰《抄》牒文、《金藏》作「出」,余作「立」。

[78] 以下即初文。

[79] 「雖說……等者」十一字,《金藏》有,余本缺。

[80] 「所」字下,《金藏》衍「以」字。

[81] 見《攝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初,如雲︰

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

[82] 《金藏》作「亦非智也」四字,余本作「無漏智」三字。

[83] 「但說平等、成所作智等者」十字,《金藏》有,余本缺。

[84] 《佛地經》卷一雲︰

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85] 「即」字,《金藏》有,余無。

[86] 「身」字,《金藏》有,余無。

[87] 如《佛地經論》卷六初解「成所作智」雲︰

成所作智應知成立如來化身。此復三種︰一者、身化,二者、語化,三者、意化。

[88] 「說」字,《金藏》有,余無。

[89] 「於」字,靈泰《抄》牒文、《金藏》無。

[90] 以下即初文。

[91]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等」九字,《金藏》有,余本無。

[92] 見《佛地經論》卷七中,如雲︰

此並相分似見分現。

[93] 《佛地經論》卷七中雲︰

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

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彼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質,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

[94] 《金藏》作「若不爾者,下立理也」八字,余本作「下立理,引證

 也」六字。

 《佛地經論》卷七續上文雲︰

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

[95] 「下」字前,《金藏》有「化無量類等」五字,余本無。

[96] 靈泰《抄》雲︰

若佛欲化眾生等時,即化作化人方便接引。如須達長者最初見佛,不解禮佛之軌則,在佛邊坐。是時,如來化作一凈居天,光明赫奕,威儀庠序,動止可觀,即來禮佛,以百千偈而嘆佛德。須達見已,遂起學彼天威儀而作禮佛也。

  如理《義演》同。

[97] 「此《涅槃經》」四字,《疏翼》原文無,依《大正藏》增。

 北本曇無懺譯《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

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

[98] 《佛地經》卷一雲︰

如諸眾生勤勵身業,由是眾生趣求種種殉利、務農、勤王等事﹝藏文作「dper na sems can gyi lus kyi las rtsol ba las byuv ba des sems can rnams ?iv las dav/ tshov byed pa dav/ rgyal po"i ?am riv byed pa la sogs pas yovs su tshol bar byed do/」﹞,如是如來成所作智勤身化業。由是,示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技微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藏文作「de b?in du de b?in gwegs pa rnams kyi bya ba sgrub pa"i ye wes rtsol ba las byuv ba lus sprul ba"i las des/ de b?in gwegs pa rnams sems can las dav bzo"i gnas thams cad kyis rgyags dregs pa rnams la las dav bzo"i gnas thams cad be bar bstan pa te/ zil gyis mnan nas/ thabs la mkhas pa des kyav sems can bstan pa la "dul bar byed/ yovs su smin par byed/ rnam par grol bar byed do/」﹞。

[99] 「又說變化有依他心者」九字,《金藏》有,余本無。

[100] 《解深密經》卷五末〈如來成所作品〉第八末雲︰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當言無心耶﹝藏文作「bcom ldan "das/ de b?in gwegs pas sprul pa sems mchis sam ma mchis ?es bgyi/」﹞?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藏文作「"jam dpal/ sems yod pa"av ma yin/ sems med pa yav ma yin te/」﹞。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藏文作「sems rav dbav med pa bid dav/ sems g?an gyi dbav bid yin pa"i phyir ro/」﹞。

[101] 《金藏》作「又」,余作「文」,作文,則屬上句。

[102] 「雖說變化無根心者」八字,《金藏》有,余本無。

[103] 「九」字,《金藏》誤作「八」。

[104] 「心」字下,《金藏》衍「王」字。

[105] 《金藏》作「果」,余作「報等」二字。「果」,原作「異熟」二字。

  《瑜伽》卷九十八原文作:

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藏文作「"phags pa"i sprul pa"i rdzu "phrul gyis kyav rnam pa b?i ni sprul mi nus te/」﹞: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106] 「不說」二字,余作「說不」。

[107] 「等」,取餘味,觸。

[108] 靈泰《抄》雲︰

若佛化色身及化聲說法,即於欲色界皆有實用;余化香、味、觸、即無實用。其事云何?若佛菩薩於色界中,雖化香、味、觸三塵,其色界中有情既不有段食,故於化香等法無實用。若化香味等,於欲界中亦有實用。謂佛化香等段食,余欲界有情,亦得受用。

[109] 即《瑜伽》卷五十四〈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雲︰

心自在轉微細性﹝三種微細性之一﹞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藏文只作「色界」,無「二」及「諸」等﹞色﹝藏文作「de la sems kyi dbav bsgyur ba cha phra ba bid kyis ni gzugs na spyod pa"i gzugs phra ba bstan te/」﹞。如經說︰「有等心諸天,曾於人中如是如是資熏,磨瑩其心,隨其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藏文作「ji skad du lha sems mbam par (德格版誤作「pa mi」)"gyur ba de dag gis ni ji ltar de dag smyuv bu"i rtse mas phug pa"i khyon tsam gyis phyogs gcig tu "khod kyav gcig la gcig thogs pa yav med la/ gcig la gcig gnod pa yav med pa dav/ de ltar de ltar sems de dag yovs su sbyav bar byas wiv yovs su byi dor byas so ?es gsuvs pa lta bu ste/」﹞」。

[110] 如《瑜伽》卷五十三雲︰

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說無色界無有諸色,非就勝定自在色說﹝藏文作「de la gzugs med pa rnams na ni las kyi dbav gis grub pa bid la brten nas gzugs med pa ?es bya bar zad de/ sboms par "jug pa"i dbav la brten nas ni ma yin te/」﹞。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自在,諸定加行令現前故﹝藏文作「"di ltar de la sboms par "jug pas mvon par "du bya ba mvon du gyur pa las thams cad na gzugs kyi rnam pa la dbav ba dmigs pa"i phyir te/」﹞。當知此色名極微細定所生色﹝藏文作「de yav sboms par "jug pa"i gzugs cha phra ba ?es bya"o/」﹞。

[111] 見《述記》卷十六解論文「若定等力所變器身,界地自他則不決

 定」處。

[112] 《金藏》作「等法」,余作「法等」。

[113] 為無分別智所依體故,與智為自體分故,「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

 事故」。

 智周《演秘》云:

「離雜染」者,顯不能起貪、恚等也。故《疏》依此不起貪等,云:應木石以之為難。不難木石中之實性,實性,亦是真如體故。其木石,乃顯非心,冥頑不靈;而真如不可以心、物──亦即能取、所取之虛妄分別──辨之。

[114] 即不得以之比況真實。

[115] 「雜」字,《金藏》有,余無。

[116] 「簡」字,《金藏》無。

[117] 《義演》牒文、《金藏》作「顯」,余作「類」。

[118] 《樞要》卷下末雲︰

說「常、樂、我、凈」等,以除二乘四顛倒心故。二乘正證此法性者,非作常、無常解。由加行心作此無常等解,故入;後出觀時,復觀前觀,不審所緣,便見加行。謂是真智所緣亦是無常等,謂真實諸法皆無常等。

諸加行心,及有漏後得,雖非是執,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執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於法執所引之果有漏觀心上,說能引法執障為顛倒。若無法執時,此觀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顛倒,或十二倒──想、心、見等,執身等為凈。

佛為治彼說無常等行,為非常等,令其趣證。論其真理,非常、無常。然二乘者由隨佛方便言,及法執引,故作無常等解。今為治彼,令證極果,說此真如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證其法也。正證彼時,非常無常。諸佛或說我,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余皆類然。

此依護法唯六、七有染心、有執為論。八地以前起下乘般涅槃障,細生滅等障,皆準此釋。故八地以去皆不論現行觀心為障。﹝參看《佛地經論》卷一中一師義。﹞

其安慧︰因中無漏,一切有漏,皆有法執。故說二乘無漏心等為四顛倒。八地以前,說功用加行為障。不爾,加行道應非二愚攝。由此一切有漏善心等及因無漏皆有法執。﹝參看《佛地經論》卷一中另一師義。﹞

今論真理,非常、非無常等。為斷執無常等,故說為「常、樂」等也。「眾善所依」,顯性無貪瞋痴等種種煩惱,目之為「善」。能順諸善,與善為依,故具功德。

[119] 《佛地經論》卷七如雲︰

又法身者,究竟轉依,真如為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顯。一切如來平等自性微妙難測,滅諸分別,絕諸戲論。故契經言︰「諸佛法身不應尋思,非尋思境,超過一切尋思戲論。」﹝此經文亦為戒賢所引,亦已如前具用訖。﹞

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圓滿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凈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變化身者,一切神變圓滿為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現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引。一切如來各別化用微妙難測,居凈穢土,現種種形說種種法,成熟下位菩薩、二乘,及異生眾,令入大地,出離三界,脫諸惡趣。如是,略釋三身相用。

[120] 《佛地經論》卷七末雲︰

又自性身寂滅安樂,正屬自利功德所攝。為增上緣益眾生故,兼屬利他。又與二身俱利功德為所依故,二利所攝。受用身者,具有二分︰一、自受法樂分:謂三無數劫修自利行滿足,所證色等實身,令自受用微妙法樂。二、他受法樂分:謂三無數劫修利他行滿足,所證色等化身,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諸菩薩受大法樂。由此二分或說此身唯自利攝,或說此身唯利他攝,或說俱攝,皆不相違。變化身者,唯為利他,現諸化相,故利他攝。

 《樞要》卷下末雲︰

「法身正自利」言,顯不同。「利他」展轉說故。其自受用身修因,本為利他故修,又為利他所依止。

何故對他受用等?利他義微,所以不說,理亦不遮。

他受用、變化,何故不說自利?諸佛利他,即自利故,理亦應然。意為利他變現生故。從意樂說,為利他故。前﹝卷九初﹞資糧位﹝中﹞雲︰一切功德皆屬二利,隨意樂力﹝原文為「所修勝行,隨自意樂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今此隨增上,故三身別。

[121] 見《樞要》卷上解「大般涅槃三事圓滿」中云:

能觀智慧、所觀法身,離諸系縛、假擇滅等,名為解脫,名體三事:一真如上,有智慧本性,故名摩訶般若;出纏之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性離生死縛,名曰解脫。一如體之上,義有三故,名義三三事。

[122] 「相、性」,《金藏》作「性相」。

[123] 「有」字,《金藏》無。

[124] 「止」字,《金藏》有,余無。

[125]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者」九字,《金藏》有,余本無。

[126] 「隨自土」三, 字,《金藏》無。

[127] 「土名」,余本作「名土」,《金藏》作「土名」。

[128] 見《樞要》卷下末,如雲︰

「自受用身」「如凈土量」遍法界者,應作二解︰一、實爾,二、依用說。智是佛故,以所證「無邊」故。如世間言「所見處高」,言「眼孔大」;「所學廣」故,說「智慧大」。

[129] 靈泰《抄》牒文、《金藏》作「世界」二字,余本作「葉」。

[130] 如彼十地各有「分量大小」。第八不動地中則總說雲︰

複次,善男子!汝觀我等無量凈身、無量智慧、無量佛國土、無量光輪、無量起智、無量凈音,汝今應起如是等﹝六﹞事。

[131] 「故」字,《金藏》有,余無。

[132] 見《佛地經論》卷七,如雲︰

如是三身,云何形量?法身、清凈真如為體,真如即是諸法實性。法無邊際,法身亦爾,遍一切法無處不有。猶如虛空,不可說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處。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諸法無形質故,亦不可說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說言遍一切處。

色有二種︰一者、實色﹝即異熟所生﹞,二者、化色。言「實色」者,三無數劫修感色身、相好等業,轉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無漏五根等色,無量相好莊嚴其身,周遍法界,稱實凈土。

於生死中,業有分限,阿賴耶識所變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贍部洲人,善業最劣,所得色身極長四肘。東勝身洲善業次勝,身長八肘。如是善業漸漸增勝,所得色身形量漸大,乃至色究竟天感色業中最殊勝故,所得色身一萬六千逾繕那量。十地菩薩無漏善根所資熏故,身形轉大,如經廣說。

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滅一切障,善根勢力量無邊故,所得色身充滿法界遍實凈土。大圓鏡智相應凈識所變身土,無限量故。諸佛識變,同處、同時,其相相似,不相障礙,盡未來際,無間無斷。依此能令諸佛受用廣大喜樂,是故名受用身土。

如是身土,唯佛乃知,非諸菩薩五根所證。一一色根能證一切所受境界,無障礙故。是故諸佛無見頂相、無邊法音,一切色根作用無限,以遍滿故。

言化色者,由悲願力為化地前諸有情故,現變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是變化意業力、無畏等諸功德相,無形質故,無有形量;色者,變化身語業等,隨時、隨處、隨眾所宜,所現身形其量不定,如經廣說。

[133] 據《佛地經論》。卷七︰自性身或法身「一切如來皆共有故無有差

 別。就能證因有差別故,假說差別。」自受用身等可有「同處相似」

 而說無別。

此外,即《莊嚴經論》、《攝論》等均說「利樂意樂無差別故;共作事業無差別故。」然此二無差別,實為相類似而已,非相共同。不如所依之所謂「共有也」。

[134] 即《佛地經論》卷七末文,已如上具引。

[135] 《金藏》作「大」,余作「甚」。

[136] 如《佛地經論》卷七雲︰

一切如來所化有情,為共、不共?有義: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度一切有情;福德智慧一切平等;三無數劫勤修行願,同為濟拔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說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

有義:不共。以佛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屬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梵文為「tisya」﹞時,曾與慈氏﹝梵文為「maitreya」﹞同為弟子,佛觀釋迦﹝梵文為「wakya-muni」﹞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後熟。又觀慈氏因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入火光定,令釋迦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頌讚嘆,令超慈氏在前成佛。

又佛將欲入涅槃時,作如是言︰我所應度,皆已度訖。又契經說︰佛涅槃時觀一所化現在非想非非想處,當生此間應受佛化;留一化身潛住此界,先所受身現入涅槃。彼從非想非非想沒,來生此間,佛所留化為說妙法,成阿羅漢。爾時化身方沒不現。

又諸經中處處宣說:能化、所化相屬決定。是故諸佛所化不共。

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互系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菩薩因時成熟有情亦不決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別化度。

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應一佛常住世間教化眾生,余佛皆應入永寂滅!佛亦不應化餘眾生令趣大乘。以無用故。但應化彼令得二乘入永寂滅,以易得故。誰有智者舍易就難,然燈助日?是故所化非一向共。

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歷事諸佛修學大乘;蘇達那﹝梵文為「su-dana」﹞等,亦不應事多善知識;諸佛不應以已所化付囑後佛。如是等事皆悉相違,是故不應一向不共。

雖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諸有情於無緣佛不肯受化,亦不見聞。雖一一佛盡未來際常住世間,教化無量諸有情類,而隨所宜現種種化︰或現等覺,或現涅槃;或名釋迦﹝梵文為「wakya」﹞,或慈氏﹝梵文為「maitreya」﹞等,隨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訖,生非想﹝非非想﹞者宜見釋迦化相得度,故留化待,亦不相違。

若諸如來同一所化,何佛現前而化彼耶?諸佛皆有悲願力故,不可一化,余皆止息。但有緣佛同處同時後得智上各現一化,其狀相似不相障礙,更相和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識如是變︰謂見一佛為現神通,為說正法。如是等事,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解了!

[137] 靈泰《抄》牒文、《金藏》作「後熟」,余作「熟後」。

[138] 《觀彌勒上生經疏》卷一中雲︰

又由釋迦彌勒同事弗沙﹝即底沙﹞,世尊入火光定,威光晃耀,釋迦讚歎,復超九劫,故先彌勒以得菩提。故經數說︰彌勒自言我寧千阿僧祇劫睹史天說法度人,不能昔時捨身少分故,在後成佛。

[139] 《金藏》作「也」,余作「門」。「初、明身土能所變」中有二︰一、

 無漏,二、有漏。初中又二︰一、同識種生,二、簡不同識種生。

 此即初中初文。

[140] 「佛」字,原文無。

[141] 「此諸佛身土若凈若穢等者」十一字,《金藏》有,余本無。

[142] 《金藏》作「凈、穢」二字,合靈泰《抄》牒文,余本作「染、

 凈土」三字。

[143] 《金藏》作「所變現」三字,余作「變」一字。

[144] 「既」字,《金藏》無。

[145] 「若」字,《金藏》有,余無。

[146] 《金藏》作「觀」,余作「散」。

[147] 「他受用土」四字,《金藏》無。

[148] 「雲」字,《金藏》誤作「之」。

[149] 「穢」字,《金藏》無。

[150] 「心」字,《金藏》有,余無。

[151] 「後」字,《金藏》誤作「復」。

[152] 靈泰《抄》雲︰

相似合梵王,即是八地以上菩薩。

[153] 即蘊、處、界三法。

[154] 「純善無漏因緣所生者」九字,《金藏》有,余本無。

[155] 《金藏》作「彼」,余作「自」。

[156] 《金藏》作「說轉與不轉」五字,余作「縛與不縛」四字。

[157] 「故說」二字,《金藏》有,余無。

[158] 「其性相」等十二字,《金藏》無。

 《樞要》卷下末雲︰

四智緣境﹝即第七﹞門中,自受用土唯凈無漏。余不見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質唯無漏凈,見者唯凈。一切不善諸異熟果,皆已無故。然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觀有漏,故見者通。其穢土,利樂有情亦為﹝變﹞現穢,見亦通穢,通諸識境。化土本唯無漏,然有凈、穢;見者亦爾。通有、無漏,然有凈、穢。十地菩薩亦得見故。上知下故。然由本為十地菩薩現凈土故,論說他土,有其「凈」言。化土本為地前﹝菩薩﹞等現,不別言「凈」,總說見身土。各為增勝、本為,而說,亦不相違。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見無漏凈土。

此中諸土,皆四智境。由隨增勝、本質﹝《金藏》作「質」,《續藏》作「擊」﹞發因,說智別現。不爾,便有非遍知過。

[159] 「蘊等識相不必皆同」八字,《義演》牒文、《金藏》有,余本無。

[160] 《金藏》作「為」,余作「是」。

[161] 謂六轉識。

[162] 「所變相分」四字,《金藏》無。

[163] 「非」字,東海、谷隆、延康等本,作「亦」,應從。

[164] 「生故」二字,《金藏》有,余本無。

[165] 「相望」二字,東海、谷隆、延康等本有,余無。

[166] 《樞要》卷下最末雲︰

若佛五蘊許是蘊等收,何故不許佛是有情攝?有情依異熟,佛非有情攝。持性,名法,佛可法所收。純、雜義解,由增、劣不同,但依親相分說。若依影質,復說不同︰影中自地變「純」,通力引「雜」。非通力中,八緣現「純」,五識、善噁心「雜」,無記心「純」。第六、五俱等通諸相,應思准。假實中,約識分別。有無對、有為無為對、有漏無漏對、自界他界緣對,思准純雜。

 《了義燈》卷二十最末雲︰

且第八識漏無漏分別︰無漏能、所緣,俱無漏純種生故;二、三性分別﹝即善、不善、無記分別﹞:能、所緣俱善,純種生故,約親相說。三界系、不系對︰能所緣同不系,亦約親相。如是諸識,據因果諸門,辨釋親疏能所緣,准理可悉。

[167] 「有漏識……等者」十八字,《金藏》有,余本無。

[168] 「問」字,《金藏》誤作「同」。

[169] 「有」字,《金藏》誤作「而」。

[170] 「善」字,諸本作「蘊」。《疏翼》作「善」,未詳出處,但順於

 《述記》內文。

[171] 「有漏名等」二十三字,《金藏》缺。

 智周《演秘》雲︰

相名「非順理故」等者,此顯識相不必皆同之所以也。性相順故,見、相同性。非相順者,即色、心等種種別故。

[172] 「與見分」等七字,《金藏》無。

[173] 「緣」字,靈泰《抄》牒文、《金藏》有,余無。

[174] 即色、聲二境。「二」字,《金藏》、《大正藏》作「二」,余多作「三」。

[175] 「以」字,《金藏》無。

[176] 「分」字,《金藏》無。

[177] 余本有「等」字,《金藏》無。

[178] 即不必性皆同。

[179] 《佛地經論》卷七如雲︰

如是法身雖離一切分別戲論,而無生滅,故說名常。二身雖有念念生滅,而依常身無間斷故,恆相續故,說名為常。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無生滅。無漏種子修增長,所生起故。生者皆滅,一向說故。色、心皆見是無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見故。

[180] 「等」字,疑為「色」。

[181] 「門」字,《金藏》有,余無。

 《佛地經論》卷七末文又雲︰

變化身者,亦悲願力,為化地前諸有情故,現變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變化意業力、無畏等諸功德相,無形質故,無有形量﹝卷六中成所作智「顯示決擇意化,化意業相」有二︰一、「能決擇所化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二、「此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似能決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會彼了知,得勝義利」﹞。色者,變化身、語業等。

[182] 《佛地經論》卷七末文復雲︰

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為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利分實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為化地前雜類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歡喜,或令怖畏,改轉不定,但名變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現法樂故。三、亦受用亦變化:謂為地上菩薩所現種種化身,令諸菩薩受法樂故,隨時改轉,不決定故。四、非受用非變化:謂自性身。

[183] 《佛地經論》卷七末文復雲︰

或處說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實受用,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

[184] 如《佛地經論》卷七末雲︰

又余經說有十種佛︰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俗;後五,勝義。隨其所應,三身所攝。如是等類,隨相應知。

[185] 「凈穢」二字,《金藏》有,余無。

[186] 「中」字,《金藏》有,余無。

[187] 「義」字,《金藏》無。

[188] 「論然相分等者」六字,《金藏》有,余本無。

[189] 「心」字,《金藏》有,余無。

[190] 「所變」二字,《金藏》無,《義演》牒文等均有。

[191] 「雖」字,《金藏》無,泰《抄》、《義演》等多有。

[192] 《金藏》作「少」,金陵等作「小」。

[193] 「不即親得」四字,《金藏》有,余無。

[194] 靈泰《抄》、《義演》牒釋、《金藏》作「現土」二字,余本作「疏

 知」二字。

[195] 靈泰《抄》雲︰

此師既說相分虛疏,其他﹝受用﹞土中珍寶、國土相分,即是虛也。

[196] 《金藏》、《大正藏》作「又」,余多作「人」。

[197] 即自體分。

[198] 安慧則不許自體分上之二分為依他起。

[199] 即見分、相分。

[200] 「實虛」,《義演》牒文作「虛實」,《金藏》誤作「處虛空」三字。

[201] 如安慧所許者。

[202] 「有」字下,余本有「性」字。

[203] 即如證自證分。

[204] 《金藏》作「許」,余作「緣」。

[205] 《金藏》作「見、相分」三字,余作「相、見」二字。

[206] 「有」字,《金藏》有,余無。

[207] 「三」字,《述記》原作「四」,今改。

[208] 如《佛地經論》卷三雲︰

《集量論》中,辨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證分。如是三分不一、不異。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

 「別抄」卷六最末雲︰

問︰若依分辨,唯識初師立義:相、見分不實,以虛從實,名「唯識」者,無分別智緣真如時無有相分,﹝真﹞如境非虛,如何以境從心名唯識耶?

解雲︰此師意雲︰今此論,且除真如,非所變故。或於境中少分實有,約多分說,故言「識」也。或此師意︰相分與識同種,故分虛實也。後﹝第二﹞師別種,故云實有。

[209] 即識自體分。

[210] 即相、見二分。

[211] 即識自體分。

[212] 《金藏》作「色」,余作「意」。

[213] 即識之見分。

[214] 《金藏》作「虛」,余作「是」。

[215] 靈泰《抄》牒文作「似彼」,《金藏》作「似法」,余作「假法」。

[216] 謂識自體分。

[217] 靈泰《抄》雲︰

問︰何故前師相、見,與識,自種生,即識相、見是虛,自證是實?後相、見,與識別種生,即說三分俱實?答︰前﹝唯﹞是獨影,後通性境,及帶質,故別。

[218] 「智」字,《金藏》有,余無。

[219] 「智」字,《金藏》有,余無。

[220] 「如」字下,余本有「心」字。

[221] 「似」字,《金藏》有,余無。

[222] 「真」字下,余本有「如」字,泰《抄》牒文亦無。

[223] 《金藏》作「成假似」三字,余作「假」一字。

[224] 《金藏》作「亦緣」二字,余作「是」一字。

[225] 「論」字,《金藏》有,余無。

[226] 「論」字,《金藏》有,余無。

[227] 即心內依他之境也。

[228] 即能緣心之外者。

[229] 「取」字,有作「濫」者,見《續藏》注。

[230] 《金藏》作「以」,余作「故」。

[231] 《義演》牒文及余本均作「心外法」三字,《金藏》作「境」一字。

[232] 「慮」字,有作「遮」者,見《續藏》注。

[233] 「論雲……等者」十二字,《金藏》有,余本無。

[234] 靈泰《抄》、《義演》牒釋、《金藏》均作「非」,余或作「唯」。

[235] 《金藏》有「或相分……等者」十八字,余本無。

[236] 即安慧。

[237] 「別」字,《金藏》有,余無。

[238] 「一」字,《金藏》無。

[239] 泰《抄》牒文、《金藏》作「無有相見」四字,《義演》及余本作

 「無別相見分」五字。

[240] 《金藏》作「則」,余作「即」。

[241] 「不依佛」三字,《金藏》有,余無。

[242] 「有」字,《金藏》有,余無。

 


推薦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2)
略論『唯識』與『唯心』義 胡曉光
唯識與修證
唯識和中觀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1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