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武術掌功與氣(簡介鐵砂掌和硃砂掌)

武術氣功有密切關係,兩者難以分割,習武者常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功時要全神貫注。內家拳更講求「意識集中」、「氣沉丹田」、「以意用氣,以氣發力」。這裡著重介紹一下武術掌上的功夫

練武者在掌的功夫上可概分兩類,一是鐵砂掌,一是硃砂掌。兩者鍛煉方法不同,效用也不一樣。事物無獨有偶,鐵砂掌與硃砂掌堪為一陽一陰,一剛一柔,一明一暗,一外一內。在我國武術界中歷來習鐵砂掌者多,練硃砂掌者少。

所謂鐵砂掌者是用鐵砂操掌,使掌堅硬若鐵,臂掌力增,重傷對方皮肉筋骨,功力深者可碎磚斷石。練法是以鐵砂用帆布兩三層縫成四方形口袋,每邊約五、六寸,厚一寸半左右,放在凳子上或一手托起,另一手在砂袋上以手面、手背、里側、外側四個部位反覆摔打。腿成弓箭步,如左手托袋,則成左弓箭步,右手從下向後擺,往上畫圓立下落摔打,手下摔時呼氣,意、氣、力貫達手掌,回手時吸氣,操完一隻手再操另一隻手。每次一隻手四個部位可各摔打五十或一百下,初練時勿太用力,恐傷筋骨,次數也可少些,摔打前及摔打後,掌都要用藥水浸洗,以防中毒腫痛。如不用鐵砂,以綠豆、花椒代之亦可,主要是綠豆,雜以花椒,因綠豆亦很堅硬而且解毒,花椒是解毒之物,此法不須用藥洗手,十分簡便,把綠豆打碎後可再換個袋子,久之和打鐵砂袋能收到同樣效果。初練時每日必操,不可日輟,百日有明顯收效,半年或一年功成,功成後仍要經常操練。

所謂硃砂掌者主要是用內氣貫達雙手掌,使對方造成內傷,剛打上時不太明顯,數日後就呈現出硃紅色的手掌印。練此功者能強筋健骨,氣血內流,提高內臟功能,使之精力充沛,可防治疾病,益壽延年,功夫深者手掌能放氣發電。練法要求身直立,開襠,兩腳與肩同寬,平行向前,腳尖相齊,頭頂頸直,二目平視,全身放鬆,舌抵上顎,口微閉合,鼻吸鼻呼,意念集中,排除雜念,最好每天晨起於樹林中面向東方,以吸鮮氣、以收生氣。初練時有五個勢子:

第一勢

雙手下垂,兩掌朝下,十指朝前,吸氣要慢,進入丹田,呼氣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手掌向下持,如此做四十九次。

第二勢

兩臂向前平伸,掌與身平,十指向上,吸氣入丹田,呼氣時要求與一勢同,氣自丹田貫達手掌,手掌前推,如此做四十九次。

第三勢

兩臂向上直舉,手掌托天,吸氣入丹田,呼氣時要求同前,氣自丹田貫達手養,手掌上推,如此做四十九次。

第四勢

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外,十指向上成立掌, 吸氣入丹田,呼氣時要求同前,氣自丹田貫達手掌,掌向外推,如此做四十九次。

第五勢

兩臂下垂,掌心向下,十指朝前,吸氣時身體以腰為軸先向左轉,腳的部位不動,上身轉至完全正面左向。左轉時雙手向里交叉貼身向上畫圓弧,當上身正面向左時恰好雙手向上畫弧主叉在頭頂,然後左右各手分開掌心向外,此時由吸氣變呼氣,氣自丹田貫達手掌向外按,慢慢下落,同時身體逐漸轉回原來姿勢,然後再向右轉,動作同左向,如此做四十九次。

練此功者貴在持之以恆、每日必練,不可間斷,斷則氣散、氣衰,不能前進,難以奏效。
推薦閱讀:

劉亞洲將軍作品簡介
卡其色簡介是什麼?
《青雲志2》簡介?
【轉載】夏瑪巴的傳承簡介
《聖鬥士星矢》作品簡介(很全)

TAG:武術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