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兩家打車公司要合併?揭秘背後操盤的柳家姐妹!

作者:王思琪、錢童心、王燕青

綜合:第一財經、南方人物周刊、中國新聞周刊雜誌(china-newsweek)、經濟之聲《天下公司》

彭博新聞21日報道,Uber的投資者有意與滴滴簽署合作協議,股東雙方開始協商潛在的交易可能性。

知情人士透露,投資者希望Uber與滴滴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股東已經開始協商潛在的交易可能性。一位匿名Uber股東告訴彭博新聞社,已經進行10次電話和會議商討和滴滴達成協議。投資者也提出了將優步中國(優步中國為Uber在華子公司)併入滴滴,而Uber成為滴滴股東這一方案。(滴滴的估值現在大概是250億美金,優步中國是80億美金,兩者合計估值約2200億人民幣)

第一財經記者就此事聯繫滴滴方面,滴滴官方回應表示,這是一則謠言:「我們並無類似計劃,也不對市場流言做過多評論。」同時,Uber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為謠言」。

創投圈的反應跟這兩家公司的說法形成了鮮明對比。以太資本投資副總監鄭良旭稱,兩家合作的消息,圈子裡一個月前就已經有所耳聞。

Uber滴滴合併羅生門

鄭良旭認為,合併的可能性基於兩點:「第一,他們的融資額非常大,滴滴最近拿到大概45億美元的融資,還有招商銀行貸款25億美元銀團貸款,而Uber總共的融資大概130億美元,這兩個加起來將近200億美元了,這個融資是非常大的——對他們來講,融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第二,網約車的用戶忠誠度其實不高,需要不斷利用服務來提高用戶忠誠度;同時,他們也需要打擊其他競爭者,比如說樂視支持的易到。從這些因素上來講,覺得他們還是蠻有可能去合併的。」

除了滴滴快的,58和趕集、美團和大眾點評、攜程和去哪兒,都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業史上「老大老二打著打著就在一起了」的經典案例。

但這兩家合併的難度也顯而易見:「第一,Uber的CEO卡蘭尼克,他本人非常好鬥,不大可能認輸;對於合併這件事,他可能不太會認可。如今傳出合作消息,不少人都認為,是Uber背後的機構投資人施加了不小的壓力。第二,投資者對滴滴的估值現在大概是250億美金,優步中國的估值大概是80億美金,滴滴大概是優步中國的3倍多;而Uber的估值大概是680億美金,這幾個估值之間的差距很大,怎麼樣協商合作是個很大的問題。第三,滴滴現在已經開始跟印度、泰國和新加坡的各種網約車公司合作,還有美國的Lyft,他們都在合作,這也增加了整個市場的複雜。」

操盤滴滴的柳青和優步中國的柳甄是姐妹

2015年的專車市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柳傳志的女兒柳青是滴滴快的總裁,侄女柳甄是Uber中國區戰略負責人,最後,柳傳志自己的聯想,則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柳家一門幾乎包攬了專車市場前幾大份額。

最富戲劇性的,是滴滴總裁柳青與堂妹柳甄——Uber中國區戰略負責人之間的競爭。由於Uber暫時未設中國區總裁,柳甄目前是Uber中國區最高負責人。今年4月26日,美國《連線》雜誌發布的年度全球25名天才榜單中,柳青、柳甄雙雙入選。

如今的中國優步高級副總裁柳甄坦白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她其實對網路共享租車經濟行業中的激烈競爭「沒有充分的準備」,雖然早在她加入優步之前,就有人和她討論過、警告過,但她」多少帶著一點文藝女青年的想法「,總覺得該有」詩和遠方吧」。

但詩和遠方卻沒找到。她加入Uber第三天,廣州辦公室被查封;一周後,成都市政府約談。「詩和遠方」變成了「每天都在救火」。然而,柳甄還是願意從未來著眼看待這個問題。她認為,政府的訴求與新型共享經濟公司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減少污染、減少擁堵、擴大就業、幫助傳統企業及員工共同轉型……

她總結說,專車行業是一場長跑,重要的是造血能力,是超越競爭去看待這件事所能帶來的意義。

柳甄

黑色捲髮總是偏向一邊的幹練柳青,和剛剛進入大眾視野的柳甄,兩個外表美麗又工作玩命的女性,代表了柳家二代的崛起。

柳青、柳甄二人,不但中文名很容易混淆,英文名也很容易混淆。柳青的英文名字是Jean,柳甄的英文名是Jen。兩個人成長經歷也高度相似。柳青從北大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後,在哈佛大學攻讀管理學碩士學位,而後進入高盛從事投行工作,2014年7月進入滴滴擔任首席運營官(COO);柳甄從人民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在加州伯克利大學完成深造,而後加入矽谷一家律師事務所,2015年4月加盟Uber,任中國區戰略負責人。

柳甄曾經說過,柳氏家族中,有三分之一從事法律工作,三分之一從事投資,三分之一創辦企業。

行事風格上,柳氏姐妹也非常相似,這可能得益於長期家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我在不同的場合見過柳青。在我還不知道她就是柳青時,跟她換名片,她很友好地雙手遞給我,臉上掛著笑。後來的幾次打交道,我發現她臉上總是掛著笑,給人感覺非常和善。無論她在高盛,還是滴滴,任何時候給她發簡訊或者打電話,她都會第一時間安排助理回電說明具體情況。而柳甄同樣也很和善。她講話時語速很快,但聲音很小、音調很高,給人的感覺是溫潤如玉,鋒芒不露。

柳甄 |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馬拉松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賀斌

長發盤起,白T恤牛仔褲,外搭銀灰色休閑西裝,袖子挽起露出手腕。6月15日,柳甄以這樣洒脫幹練的形象地出現在「為城市喝彩」2016中國優步年中戰略發布會上。她左手插在褲兜,右手按動了啟動按鈕,臉上掛著輕鬆自信的笑容。

今年春節,柳甄的職務從「中國優步戰略負責人」變成了「中國優步高級副總裁」,對這一變遷,她顯得比較淡定,「應該算是陞官吧。」

會後,柳甄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的專訪。

華麗跨界

從2015年4月加入中國優步以來,這位80後帶領她年輕的團隊,創造了各種增長神話。2015年至今,中國優步的市場份額從1%增長到網約車市場的約1/3,從僅在中國10個城市運營,迅速擴展到60個城市,並計劃在2016年底達到100個。

談到這一年多以來的成績,柳甄笑稱:「我以前能給自己打及格,結果被家人說不謙虛。」

柳甄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坦承,在互聯網的這個行業中,由於速度發展太快,每個人都在長期做著超乎自己能力和過去經驗範圍的事情,「互聯網人,除非已經功成名就,你往回看或許能給自己打一個高分,否則我覺得可能一個人能夠及格,都是一個不謙虛的評價。」

這或許並非出於自謙,更是柳甄在進入互聯網行業一年多以來的深切感受,「因為你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因為速度太快,如果過去一個月只有一件事,你還可以復盤,好好地想。但是你過去有15件事,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沒有人應該得到高分。」柳甄說。

在進入優步以前,柳甄是美國矽谷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與時常出入法庭的訴訟律師不同,她屬於交易類律師,更多地是做跨國交易,給創業公司進行融資,跟著公司一起成長。

那個時候,柳甄做的很多項目都是成長性的公司。曾記得有個斯坦福MBA畢業的客戶,開著破車,帶著創意,來到她的事務所,說:「我呢,有這個想法,有幾個天使投資人給了我一筆投資,你願意幫我從設立公司開始,到幫我融資嗎?」

就這樣,她看著一個又一個公司成長壯大,也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創業者走向成功,與生俱來的冒險血液在身體里蠢蠢欲動。「也許我骨子裡就不應該是個律師。」柳甄笑道。

就在這個時候,Uber的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內部員工簡稱「TK」)找到了她。Uber是柳甄所在事務所的客戶,雖然她沒有直接負責這個項目,但和TK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是Uber先找的我。」柳甄坦言,加入Uber對她來講是特別自然的,「我很想冒險,很想做一個決策者,而不是一個建議者。」

在做了將近10年律師之後,柳甄反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一個律師。因為律師行業有一句話就叫「risk adverse(風險規避)」,意思是離風險越遠越好。所有地方第一想到的就是最壞的情況、最壞的打算是什麼。可在柳甄看來,有些事情就應該往前走,即便有一些風險,但是如果它的商業利益大於風險,都是可以值得冒的風險。

但作為一個律師,在柳甄加入Uber之前,更多是從理性角度來討論,「比如說Uber對於中國的承諾是什麼,能夠給我多大的許可權去做事情,比如說Uber總部和中國的管理機制是什麼,希望中國將來是怎麼樣等等。」

柳甄也同當時中國區幾個城市總經理挨個談,「因為他們將會變成我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柳甄看來,加入Uber,更多的是和TK作為搭檔來做這些事情,她也幾乎沒要多少工資,對她而言,更在乎的是在中國和未來的工作夥伴之間的交流和感覺。

開荒之旅

然而,擺在柳甄面前的是一片「荒地」。那時候,儘管Uber進入中國已有一年時間,但僅在10個城市運營,市場份額只有1%。

一開始,柳甄並沒有感到太大的壓力,「當時並沒有想太多,而是想加入Uber這個決定將來是不是一個很有意思,而且很有意義的事情。」柳甄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進一步解釋道,「有『意思』呢,更多是對我個人而言,就是有足夠的興趣點,能夠讓我熱血沸騰,能夠讓我放棄很安逸的生活,包括對家庭的陪伴時間也會有一定影響。而有『意義』指的是這件事情的潛在市場有多大,能不能改變人們每天的生活,能讓你每分鐘都覺得這件事情有意義。」

顯然,以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為己任的優步在這一點上,深深吸引了柳甄。加入優步後,柳甄迅速培養出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團隊,能夠足夠撐起大規模的成長速度,「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也是能夠支持優步走向成功的原因。」

Uber有一個比較標準化的城市開發流程:每個城市一開始都是3人團隊,1個經驗豐富的「拓展人」(launcher),作為城市總經理負責全局,同時,配備2個內部稱作「先鋒隊員」(striker)的助手分別負責運營和市場,3個人作為拓展團隊,一起負責Uber業務在當地從0到1的突破。

「柳甄把這個過程叫『開荒』,我們的團隊就這樣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這才有了今天的發展。」中國優步工作人員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

約半年之後,優步在中國打車市場的份額已經飆升至接近1/3。據優步透露的相關運營數據顯示,一年以來,優步在中國進駐的城市數量翻了6倍,目前優步即將落地第60個城市昆明。

「中國的業務在Uber業務中佔有很大比例,今天我們在中國的成單量比美國還要多,沒有任何另外一家始於美國的科技公司可以說他們的中國業務比本土業務要多。」Uber全球首席商務官埃米爾·邁克爾表示,Uber之所以要進入中國,是因為中國的潛力很大,中國的市場在「合乘車方面」的潛力更大,因為拼車使得很多人可以共同乘一輛車。「當中國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共享車輛對城市來說是個好事,所以我們才非常堅信這個國家有潛力,我們在增長的數據中也看到了這個潛力得到了印證。」

作為一家互聯網跨國企業,如何適應中國用戶的文化習俗和消費習慣,完成本土化發展,是優步面臨的一大難題。

對此,柳甄認為完全不必擔心。和其他互聯網跨國公司不同,優步2015年2月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了獨立實體,最重要的是打造了一個本土的運營團隊和管理團隊,「他們都是當地城市的兒子和女兒,通過他們打造並創新了更多和城市更貼近的產品和新的技術研發。」

這些來自本土的城市運營團隊也發揮創造力,不斷創新「接地氣」的營銷手段,比如直接發優惠券,在深圳的優步車站可以通過掃公交卡直接打到車等。

而和本土投資者的合作也是優步完成本土化的重要手段,比如與百度戰略合作,用戶不僅在優步應用中可以使用最精準的地圖和導航,百度地圖的用戶也可以使用優步叫車;比如針對中國用戶不喜歡現金支付的習慣,與支付寶也達成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幫助中國的4億多支付寶用戶在全球範圍內都能使用Uber便捷出行等。

隨著各地網約車平台的發展,如何保證平台、乘客和司機三方利益的平衡,也考驗著領導者的智慧。針對最近頻頻被人詬病的出行安全問題,優步最近推出了五大科技保障:上車前有司機的人像識別功能,可以嚴格進行司機的核查。上車之後有路程分享,可以分享實時的位置給親朋好友,此外,還有全程GPS、乘客人身保險,同時還有電話加密功能,避免差評後收到司機的騷擾電話。

「在共享經濟的社會,其實服務和管理上面的滿意度是雙向的,平等的,也是相互的。」柳甄說,因此,優步推出了雙向匿名打分,一方面保證了對司機的管理,乘客覺得服務不好就給兩星、三星,累計之後就有可能不能進入優步平台。反過來,司機也可以對乘客進行打分,總分5分,在中國,乘客平均分數4.7分,低於這個分數的乘客,司機會認為其素質不好,不願意接單。如果乘客和司機互相打分很低,就可以把他們放到「黑匣子」里,讓兩人永遠都不碰上。

在「開荒」的過程中,3人團隊除了要培訓供給端的司機,吸引需求端的乘客,提供一個完美的用戶體驗之外,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和當地政府政府的溝通。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監管盲區,以及對計程車行業帶來的巨大衝擊,使得各地政府對網約車平台態度大相徑庭。

2015年4月,柳甄加入優步的第3天,廣州的辦公室被查封。一周後,她又被成都政府約談。「我覺得我每天都在救火。」她說。

這無疑給初來乍到還沒站穩腳跟的柳甄一個下馬威,由於壓力,她每夜只能睡4個小時,天天和TK通話,詢問如何度過困境,TK對她說,「甄,你要站在一個高度去看這件事情,把格局站得更高。」

查封辦公室的風波之後,柳甄開始籌備建立各地分公司。由於擔心法律風險,沒有人願意做法定代表人,她把自己的名字放了進去。當時,在中國只有50餘人,柳甄用超過1/3的時間來進行面試,並逐漸搭起政府事務、法律與公關的配套團隊。

2015年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兩份文件中,專車這一新業態被交通部定性為網約車,納入出租汽車的管理範疇,私家車擬被禁止運營,並且要求網約車和巡遊出租汽車實現錯位發展和差異化經營。但由於各種原因,新政出台時間一拖再拖。有消息顯示,網約車新政近期或將出台。

儘管正式管理辦法尚未出台,但不論是擬禁止私家車運營,還是對司機的多項要求和平台註冊限制,都可能對優步、滴滴等網約車平台帶來衝擊。而更為關鍵的是,如果網約車車輛的使用性質需要硬性登記為出租客運,某種程度上,出行領域的分享經濟概念可能會名存實亡。

但柳甄表示自己對未來的政策走向非常樂觀,「破冰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變得非常明顯,越來越多城市的趨勢都是這樣。在鼓勵創新方面,中國政府一直走在前面,否則也看不到這麼多互聯網巨頭的產生。」

在柳甄看來,政府的訴求或願景對一個城市的交通和優步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希望減少污染、減少路上的擁堵。因此,優步鼓勵拼車、順風車,希望能夠減少城市的停車場,同時希望能夠擴大就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能夠幫助傳統企業的員工或傳統企業的轉型。「我覺得這些所有都跟我們所做的有相近的地方,或者共同目標,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對政策的走向是樂觀的。」

超越競爭去看待所做事情的意義

除了「開荒」的艱難,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柳甄猝不及防。自2014年滴滴上線、Uber進入中國以來,中國的專車市場便開啟了補貼搶用戶、搶司機的燒錢大戰。而這兩家互為對手的公司,又是由柳氏姐妹分別率領(滴滴快車的總裁柳青是柳甄的堂姐),更是將每一次的博弈都推向風口浪尖。

「坦白講,我沒有充分的準備。」柳甄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表示,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她加入優步之前就討論過,也被警告過,甚至被形容成割喉式競爭。「但我多少帶著一點文藝女青年的想法,總是有詩和遠方吧。」

柳甄始終認為,人要站在一個高度上看問題,優步的本質是希望能夠取代車輛的所有權,希望能夠改變城市。「我相信我所做一切都非常有意義,值得做。而且是超越競爭去看待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

因此,每當有人拿競爭對手滴滴和優步比較時,柳甄都會避開市場份額和體量,更多地把話題引到運營效率上來。據了解,優步在中國整體每單成本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在有些城市如深圳,優步每單成本實現比競爭對手低 20%~30%。

在資本市場,優步和滴滴也爭相發起一輪又一輪融資。截至目前,Uber全球G輪融資累計達60億美金,融後估值將近700億。其中,Uber全球和中國優步的融資中來自中國投資人的資金就已接近20億美元。與此同時,滴滴也不甘示弱,在6月16日宣布完成45億美元股權融資。

談到和滴滴的競爭,柳甄笑言將會是一場挺有意思的馬拉松。「專車行業其實是長跑,如果只靠融資的話並不能跑很遠,還要有造血能力,Uber是有自己造血的能力,所以對於這一點並不是很擔心。」

柳甄所說的造血能力,比如運營效率的提高,或者通過產品,讓司機在不補貼的情況下也能賺更多錢,讓乘客在3到5分鐘就可以打到車,有很好的體驗。同時平台還可以從中得到部分利潤,用來投入到更多的研發和創新中,形成良好的循環。

「今天的中國優步並不缺錢,但是還會進一步尋找能夠跟我們有更多商業協同的合作夥伴,怎麼可以更好地加強兩邊商業的發展,這個是我們比較看重的。對於融不融資、投不投資反而是次要的。」柳甄說。

所謂商業的發展,在柳甄看來,就是怎麼帶來更多的增長,比如用戶端增長和司機端的增長,或者能夠帶來產品上的創新,「如果帶來這三方面增長的,我可以考慮讓他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否則的話為什麼要平白稀釋目前持有的股份呢?」

2015年年底,優步曾經宣布2016年共計划進入100個城市,而今年以來,優步新進入的城市已超過30個。「在這半年中,優步的運營下沉,已由一、二線城市拓展到三、四線城市。」柳甄將2016年定位為「增長之年」,她透露2016年優步在運營上採取了「下沉戰略」,該策略使得優步在新進入城市取得了驚人的增長。

數據顯示,優步在2016年5月底正式進入的鄭州,在上線首日的行程就超過3萬,上線一個月累計行程已超過100萬。

「運營效率持續提高和戰略級產品拼車業務的快速增長,是優步在中國實現快速增長的秘訣。」柳甄認為,優步在二、三線城市取得快速增長,除了有用戶習慣已經形成、當地對於高效出行及就業崗位有巨大需求的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優步的運營團隊已經非常成熟及了解中國市場、運營效率大大提升,進而使優步進入新城市的效率大大提高。

而對於一線城市,柳甄認為未來的增長點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新用戶的擴展,第二是已有用戶深度的挖掘。在北京,大概一個用戶一周平均用優步是五六次,這在應用中算是比較高頻的了,但能不能用得更多?為此,優步推出了UIP計劃,深度挖掘忠誠用戶,給予獎勵或優惠,鼓勵他們繼續用。

談到未來中國優步的發展戰略,柳甄顯得很謹慎,「因為市場是在變的,在變數中很難做定量。但是今年優步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是五線城市的下沉式發展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是所有跟旅遊相關的合作夥伴、API的開發,以及全球的互動和平台。隨著優步不斷在中國的發展和我們在全球的布局,會跟越來越多走出去的中國公司合作,不只是在支付方面,還包括在汽車等方面。」

柳青

柳青、柳甄各自對外解釋為何加盟滴滴、Uber時,都自稱為「創業者」。柳氏家族第三代人強烈的事業心是她們的共同點。

但在柳青、柳甄背後的滴滴、Uber,卻是兩家風格完全不同的公司。滴滴勇猛,Uber靈動;滴滴堅持做加法,從打車延伸到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等領域;Uber堅持做減法,專做打車業務。

柳氏姐妹的使命也不同。柳青需要帶領滴滴走向國際化,而柳甄需要帶領Uber儘可能本土化。蘋果投資滴滴,打開了其未來走向國際化的通道;而柳甄也在與阿里巴巴接觸。近期,在阿里巴巴旗下商務社交軟體釘釘的一組廣告海報中,柳甄與李開復等人一起為阿里站台。

有意思的是,柳氏姐妹還面臨與父輩柳傳志的競爭。作為滴滴、Uber共同的競爭對手,聯想控股投資的神州專車正在向它們發起挑戰。

「這是偶然。」柳傳志說,「她們選擇了自己的事業,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看來,只有在生意場上見分曉了。


推薦閱讀:

公司里那些生物信息分析者都是半路出家嗎?
深入的了解公司的架構
有哪些著名的遊戲研發公司?
公司志 | 低調,兇猛:天津物產,借力物流領跑貿易贏家

TAG:中國 | 打車 | 公司 | 背後 | 合併 | 操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