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0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
香港電影至今已經生產近一萬部,這個數字要多虧香港電影企業化 , 工業化, 公式化。重要性生產的商業傳統,大量生產的影業其實也能讓真正才華橫溢的導演磨練成大師,紛紛摸索公示各樣的風格。他們在奉迎觀眾的同時,又注重表達自我,作品兼具商業性和藝術性。多次在香港和台灣舉行的100部最佳電影評選,使得一批優秀的電影彪炳史冊,從形式到內容,從技巧到內涵,它們都成為香港電影的品種指南。
1.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大話西遊》
導演:劉鎮偉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1994年,劉鎮偉說服周星馳出演《大話西遊》,影片講述了一個很執著的愛情故事,這是周星馳的第一部愛情影片,旨在爭取女性觀眾。劉鎮偉在創作電影時 本來誇口能開創一個悲喜劇的潮流,不料上下兩集電影上映後票,房只排名年度第6和第8,這令劉鎮偉與周星馳都十分沮喪,進而對自己產生懷疑。但是兩年後,《大話西遊》在北京的高校放映時,獲得戲劇性的大熱,開始有人專門研究其巡迴式結構,搞笑台詞,對經典的解構。此後,與內地網路的發展同步,《大話西遊》的火爆進入鼎盛時期,其台詞被年輕觀眾當成天書和聖經一般廣泛流傳。《大話西遊》把周星馳推上後現代主義喜劇大師的位置,進而推動無厘頭文化的盛行,顛覆了內地觀眾的審美習慣。
2.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秋天的童話》
導演:張婉婷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秋天的童話》講述留學美女學生十三妹和唐人街底層人士船頭尺的故事。影片拍攝計劃本來不被看好,出於預算限制,布景、美術都偏於簡潔、自然,劇情也無大場面大動作,這樣影片的重心便用在了細膩情感的營造上。影片主要向觀眾們展示了一個含蓄,婉約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甚至沒有說過愛與喜歡的話,這種清新在香港娛樂電影里是反潮流的。片名之所以叫「童話」,則拜最後兩分鐘所賜,在這突如其來的結尾,兩人奇蹟般意外重逢,船頭尺已改過自新,猶如童話故事般飛黃騰達。導演認為這樣的結尾,對她所喜愛的船頭尺會公平一些。這部提供給觀眾一個現代童話的電影上映後意外獲得年度票房第5的好成績,後來更被視為香港電影史上最美麗的愛情片。
3.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獨臂刀》
導演:張徹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1965年邵氏公司提出「彩色武俠世紀」構想,主打拍攝的不再是黃梅調電影,而是新武俠片。1967年張徹在經過幾次實驗後執導的《獨臂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100萬的武俠片,他也因此成為香港武俠片首席導演。《獨臂刀》從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一個意念出發,成功刻畫了一個悲劇英雄。影片首次全面展示張徹的暴力美學風格,赤膊上陣、盤腸大戰等設計,成為他後來招牌場面。其武打動作和劇情節奏,明顯較之前電影更快。此外,張徹是第一個使用手持攝影的方法拍攝打鬥場面的,他開始探索在畫面中表現動作。《獨臂刀》首創的陽剛路線和新派武打場面,開拓了武俠電影新局面,並扭轉香港影壇陰盛陽衰的舊況,開創了以男明星為號召的電影潮流。
4.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俠女》
導演:胡金銓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俠女》改編自聊齋,導演胡金銓把它變成忠良之後在奸佞宦官的追擊下逃生、復仇、出家的故事。《俠女》在技巧與內涵上都卓有建樹。片中處處是表現「精確剪接」與「場面調度」的經典武打鏡頭。在竹林一戰中,徐楓奔上枝頭的場面,胡金銓並沒有用慢拍或倒拍這類容易拍的方法,而是讓徐楓多跳幾次彈床,再將極短的鏡頭接起來,這是《俠女》獲得1975年戛納電影節高等電影技術委員會大獎的原因。胡金銓成為首位名揚西方的華人導演。
在《俠女》的結尾,胡金銓加入禪道,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禪思哲理結束,從純武術世界進入到一個帶有宗教救贖可能的世界。胡金銓胡通過精心的美術考據,強調抽象俠義精神的角色設計,以及交錯有道家出世和儒家人溺己溺精神的淑世思想,把武俠片提升為文人的藝術,帶入藝術、哲學甚至歷史的殿堂。
5.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省港旗兵》
導演:麥當雄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導演麥當熊擅於將政治問題作為警匪片的眩人外衣,以很社會性,很紀實的拍攝方法,炮製完全「成人化」的冒險世界。作為最佳代表作的《省港旗兵》拍攝於中英就香港回歸簽署聯合聲明之前,以片尾在槍戰中扼殺主人公出路的九龍城寨來暗指香港,表達對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的不樂觀。麥當熊不但找來非職業演員演出,也大多是用偷拍方式,真實效果相當突出,把觀眾帶入冒險情景。無論背景與人物都拍攝出懾人的逼真感,全片就像一個真實的噩夢。這樣一部既客觀寫實,又辣手火爆的警匪過癮片,帶領觀眾經歷了一連串緊湊奇特的超現實冒險,這也是當九七回歸後即使憂慮消失,《省港旗兵》還被電影人高度認可的原因。
6.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投奔怒海》
導演:許鞍華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作為新浪潮巔峰作的《投奔怒海》是女導演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影片述講述日本攝影記者重訪解放後的越南,解開一幕幕社會和政治的慘狀。導演將鏡頭焦點對準這個嚴肅的國際題材,跳出了港片一向局促小器的格局。電影拍攝於中英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之後,越南難民的遭遇觸及了當時香港人集體意識里最關心和憂慮的一種政治狀況,引發集體共鳴,因而獲得票房大熱。
《投奔怒海》以傳統的寫實手法取勝,大量長鏡頭形成一種冷峻的古典美。許鞍華以本片為代表證明她擅長追求香港電影所缺乏的歷史感,對個體生命表現出深沉的人道主義關懷,她是最具國家民族意識和歷史使命感的香港導演
7.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精武門》
導演:羅維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精武門》的背景放在1909年的上海,李小龍扮演精武門的創始人霍元甲的弟子陳真。精武門屬於北派,李小龍自己則強烈認同南派,13歲開始學習詠春拳。在電影中,李小龍把詠春做了修正,變成流暢而警覺地高視闊步,又將詠春拳的「寸勁」開發成「寸拳」。為了把功夫拍得更好看,李小龍運用集各派大成而自創的截拳道,這是最能發揮打鬥功效的一種進取型招數,能爆發強大的攻擊力。他又採用「暴雨如注」的剪輯方式,《精武門》里他與日本反派的高潮對戰 每個鏡頭快到只有2.7秒,高超的武藝加上現代的電影語言使李小龍一炮而紅。當時正值中國加入聯合國,李小龍的角色身上體現的強烈民族主義色彩,迎合了第三世界被壓迫民族在世界反帝反殖運動高潮時的感情,成為全球被欺壓者的代言人。
8.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半斤八兩》
導演:許冠文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導演許冠文自1974年起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曾5次獲得年度票房冠軍,這些從香港小市民生活里挖掘笑料,妙用香港俚語的電影,使得香港電影實現了本土化、粵語化。許冠文以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身份,去捕捉小市民的價值觀,保持著清新健康的喜劇格調。《半斤八兩》創造的票房紀錄保持了四年,且它是許冠文最擅長的表現勞資對抗的打工仔電影,講述一個吝嗇刻薄的偵探社社長及職員的故事。時逢香港正式邁入經濟起飛期。《半斤八兩》對勞動者遭到殘酷剝削和壓迫的社會現狀,作了一番嘲諷與控訴,令觀眾在放聲大笑之餘,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社會內涵。《半斤八兩》其實就是當時香港社會的一個縮影,反映出香港本土意識的開始成型。
9.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阿飛正傳》
導演:王家衛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這是一部對王家衛、對香港電影界、對香港人都極為重要的電影。片中只有人物,著重人與人的感情交流,不注重起承轉合與情節分明,王家衛故意換了講故事的方式,脫離了觀眾對於類型片的觀影期待。雖然影片慘遭票房慘敗,但是意外獲得影評人和影迷的熱捧。王家衛在片中雕琢出來一套手法,從此成為他的標籤,如音樂和獨白的運用,個人化的時間和數字,角色的無根性,疏離和拒絕的主題等。王家衛的初衷是拍攝一部講述他童年時期六七十年代的電影,這充滿濃濃的懷舊氛圍,勾起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通過刻畫一位尋找生母的孤傲叛逆青年『無腳鳥』的著名形象,暗喻了香港人的無根性。影片的重心演變成關於九七前離開或留在香港的各種感受。《阿飛正傳》是香港人撫今思昔、傾注感情的重要載體。
10.十部香港影史最佳電影之《英雄本色》
導演:吳宇森
商業成績:
藝術成就:
這部三個失落男人的電影,包括懷才不遇的吳宇森、過氣武打小生狄龍和票房毒藥周潤發。影片上映後一炮而紅,不單創造票房新紀錄,更帶動英雄片潮流。洒脫不羈、氣質超凡、兩肋插刀、義薄雲天的小馬哥,其墨鏡與黑風衣的形象風行一時,由表到里都成為青年效仿的偶像,令當時道德觀念薄弱而失落感強的香港新一代人精神為之一振。在此之前的香港電影太長時間停留於表面的功夫打鬥和搞笑玩耍,而淡薄荒廢了心靈的感動,《英雄本色》里突如其來的赴湯蹈火、肝膽相照的江湖情義直接震撼了觀眾。《英雄本色》首次以時裝警匪片的形式將中國傳統武俠精神與現代暴力美學融為一體,在描述江湖道義、兄弟情義的大背景下,拍出了每個人生命里蘊涵的滄桑與夢想,骨子裡潛藏的熱血和激情。
推薦閱讀:
※李連杰都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紫霞仙子形象怎麼樣?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消費英雄
※《星際穿越》中主要人物有哪些?
※如何評價《蕩寇風雲》中中日雙方演技和角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