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內篇

跟師心得之針灸內篇

   

很高興又有一次跟師學習的機會,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好好跟賀老學習治療疑難病的技術經驗,和賀老對針灸醫學的創造性貢獻、開拓性思維。具體而言,針灸內篇主要包括基礎理論、針刺手法、選穴思路、選法思路、臨床實踐等方面。賀老常說:「針灸學博大精深,越學越難。」這正是鞭策我要好好努力的話語。

一、基礎

(一)   經絡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學和氣功學的理論核心,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一種學說。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串上下的徑路,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經」,指經脈,有路徑的含義,為直行的主幹,較大。「絡」,指絡脈,有網路的含義,為經脈別出的分支,較小。經與絡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經脈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及其附屬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奇經八脈;絡脈系統包括十五絡脈以及難以計數的浮絡、孫絡。

1、經絡的發生與形態

《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說明經脈是根於先天,與生俱來,具有遺傳性,其形成過程主要與腦髓關連,即由中樞神經系統為主導,並得到皮膚、血管、筋膜、肌肉、骨骼等的支持包繞所構成的立體框架的通道系統,它有獨自的運行規律,具有調控血氣運行的功能。現有人從發生學來探討,認為經絡是由胚胎時期的網路結構發育而來的,這一觀點是符合內經載述的。包繞經脈的五體亦成了經絡的附屬成分,功能活動受到經脈的調控。

對經絡的形態,《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明確指出,經脈的形態是不能直接看見,其實質是深藏於分肉間隙之中,體表的經脈循行線只是經脈的示意圖,而不是經脈的實體。從現代組織學看,「分肉之間」是在皮膚與肌肉和骨骼之間的筋膜間隙,它是具有多角、套管、複合、立體形的間隙多元疏鬆結締組織,經脈的外周實質可能主要是根基於此中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至於所言的絡脈可見,實質上是指可見的血管,絡脈的機能通過血脈得到反應。

2、經脈的循行與功能

經脈在四肢軀幹有特定的循行線路,並且內連屬於臟腑,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臟,外絡於肢節」。而絡脈則縱橫交錯,網路全身,把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連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系。

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靈樞·本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脈運行氣血的功能,《內經》已經明確分為營血與衛氣相對的兩大循行體系,並在性能、病理以及治療方面,也都有彼此各異的認識。關於營氣的運行,《靈樞·營氣》:「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其運行與經脈流注次序是一致的,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環周不休。衛氣的運行與營氣不同,《靈樞·衛氣》:「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明確指出,衛氣循行不同營氣那樣,不分晝夜陰陽交錯著循行,而是晝獨行於陽、夜獨行於陰的運行程序。

從現代看,營血運行是指血液循環系統,而經絡顯然並不是指血液循環系統,如《內經》中稱「營氣運行」、「經脈流注」、「經氣」等並不兼有「血」字,二者早已區別對待,但二者似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經脈是統調了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其實,營氣循行是指營養物質的代謝進程,並不是指血液循行,但又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經脈主導營氣循行,是指經脈具有調控微循環灌流量,主持營養物質交換的功能,即營氣雖流行於血管中,經絡通過調控微循環來運行營血,如程序流注於肺時,則肺系的微循環開放。同理,衛氣是指免疫防衛系統,而免疫是與淋巴系統相連結,經脈調控淋巴循環系統的功能興許正是體現於衛氣循行,且淋巴循環與衛氣循行均沒有環周的特性。

由上認為,經絡運行營衛是與血液和淋巴兩大系統密切關聯,其實質又是全然有別的,經脈更是機體能量信息的循環通道體系,調控著生命現象,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正如《靈樞·經脈》:「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二)   腧穴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為「脈氣所發」、「神氣遊行出入」之處。經穴是經脈線上的反應點,與經脈一樣伏於分肉之間,經絡與腧穴是密不可分地連繫在一起,經絡以穴位為據點,穴位以經絡為通路,經絡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的反映來體現的。

人體的腧穴很多,大體上可歸納為十四經、奇穴、阿是穴3類。賀老認為全面的看,應分3大類,一為人體腧穴,它又分為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二為氣功腧穴,如丹田之類;三為武術上的腧穴,如點某些穴後人體就不動了。而考察腧穴的源流,《內經》時期經穴很少,到《針灸甲乙經》增至349個穴,其發展過程有待於繼續考察。現在臨床針灸施術常用的人體腧穴是361個。腧穴在歷代文獻中又稱「砭灸處」「氣穴」「骨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腧穴與經絡在針刺的作用下,調動人體的抗病能力,調節機體的虛實狀態,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研究腧穴可以從五方面進行,①位置變異,②功能作用,③穴位的配伍,④針刺深淺,⑤手法不同。要取得好的療效,就必須全面考慮這五方面問題。

腧穴中有特殊稱號及有特殊作用的重要腧穴稱為特定穴。特定穴是將十四經中佔有特殊地位、特殊性質、又有獨特治療作用的腧穴,賦予有代表性的稱號,究其實質,是腧穴的不同分類。它們除具有經穴的共同主治特點外,還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療作用。特定穴包括五腧穴、原穴、絡穴、俞穴、募穴、八會穴、郄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交會穴。

1、穴位的本質

《靈樞·九針十二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則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明確指出穴位是神氣遊行出入的部位,並不是指皮膚、肌肉等可視見、觸摸到的有形物。現一般認為,「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表現,穴位似應是反映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神經遞質出入的部位,既言遊行出入,自身是能感覺體驗到的,這可能即是神經遞質的釋放降解過程或神經興奮產生的電脈衝。鑒此,現教材將腧穴命名為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似有妨於對穴位本質的認識。

2、穴位的位置

⑴ 穴位據於經線上:經典所載脈氣所發三百六十餘穴,均是分布於經脈循行線上,數目與位置者是一定的,與生俱來即如此。    

⑵ 穴位有一定的深度:《素問·刺要論》:「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後生大病」。說明針刺淺深必須根據穴位的深淺來確定,否則有害無益,不同的穴位其淺深度是有區別的。

⑶ 穴位處在分肉間:針刺取穴是遵循循經取穴的原則,由於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所以《素問·調經論》主張「守經隧」、「取分肉間」的取穴方法,穴位是處於分肉之間的經脈上,其深淺即由分肉間隙來決定,穴位並不是皮膚表面的一個點。

3、穴位是反應點、治療點

《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靈樞·背腧》:「五臟之腧,出於背者……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上說明穴位是臟腑機能狀態的反應點,當然亦是刺灸治療部位。經脈連屬於臟腑,穴位是經脈的據點,穴位與臟腑機能是息息相通的,外在的穴位可影響調節內在的臟腑。還有在經穴——臟腑相關方面,《內經》尤其強調原穴的重要性,由此必須重視對原穴的探究。

4、穴位的定位

我看賀老取申脈、照海等穴就與教材有異,並說懸鐘應在腓骨前緣等。對穴位的定位請教賀老,他說:這個問題實際上比較複雜,穴位可以說遍布全身,其定位不能照本宣科的套用,有確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確定的因素。

通過學習探討,我認為穴位的確定性是指:(1)按骨度分寸取穴;(2)穴位處在分肉之間、骨縫之間、溪谷之間;(3)穴位處在凹陷處;(4)穴位常在脈動處;(5)穴位有一定的深度。而穴位的不確定因素包括:(1)男女差異;(2)人體體質差異,如高矮肥瘦;(3)體位的變化;(4)與練功、氣功有關。

5、穴名與功效

腧穴的名稱均有一定的含義,《千金翼方》指出:「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它是歷代醫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為基礎,結合自然界和醫學理論等,採用取類比象的方法而定的。這裡試就依據穴位功效命名的腧穴作一小結。大致有如下穴位其功效與命名直接相關:

雲門、俠白、孔最、少商;

商陽、迎香;

下關、頭維、不容、承滿、水道、歸來、氣沖、條口、沖陽;

漏谷、血海、腹結、大橫、腹哀、周榮;

靈道、通里、神門、少沖;

少澤、後溪、養老、支正、秉風、曲垣、聽宮;

睛明、眉沖、承光、通天、天柱、風門、承扶、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飛揚;

然谷、太溪、交信;

間使、內關、勞宮;

液門、外關、四瀆、消濼;

聽會、本神、目窗、正營、風池、風市、中瀆、光明;

太沖、期門;

長強、命門、筋縮、靈台、神道、啞門、風府、上星、神庭;

關元、氣海、神闕、水分、建里。

釋義探討舉例如:關元——關住元氣;交信——交換信息,可調經;養老——養生延老,可治老年性骨關節病、眼花;光明——帶來光明;外關、內關——主外感、內傷;……不一而足,有待更全面深入的探討。

6、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腧穴主治的普遍性包括:(1)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近部取穴;(2)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指的是以穴位的歸經確定其主治的病證。

7、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腧穴主治的特殊性包括:(1)特定腧穴特定主治,主要指特定穴的獨特主治內容;(2)同一腧穴雙向主治,即雙向調節作用,如天樞又止瀉又通便,足三里又解痙止痛又增強蠕動等等;(3)主治相同、療效有別,這主要指很多穴位都有相同的作用,但其中必有療效顯著者,了解和掌握了以上內容才能正確配穴。

8、腧穴的相對特異性

腧穴的相對特異性包括:(1)性能的相對特異性;(2)補瀉後效應的相對特異性——雙向調節作用;(3)配穴效應的相對特異性;(4)針灸處方治療病症的相對特異性。

二、思路

(一)   選穴思路

1、循經取穴

在眾多的穴位中,如何進行選穴是比較關鍵而又有一定難度的,從賀老的臨證治療中我體會:老師一般以循經取穴為基礎。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按照經絡學說來辨證,分析疾病是屬於哪一經或哪幾經。清代的《瓊瑤神書》中說:「醫人針灸,不知何經受病,妄行取穴」是針灸療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針灸選穴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要按受病部位來分析病位在何經。對此早在《標幽賦》中就有「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之說。明代張三錫在《經絡考》序中也指出:「臟腑陰陽,各有其經,……明其部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燕而北行,豈不愈勞愈遠哉。」這實際也是強調針灸治病必須按病變部位來分析,才能順藤摸瓜,選出正確的穴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這是循經取穴的基本原則。

2、隨症選穴

針對某一主要癥狀取穴稱之為隨症選穴。關於隨症選穴我理解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根據疾病的病因病機來選取穴位,既要考慮病所與經絡的聯繫,又要根據經絡、臟腑的理論酌情選用治療病因的穴位,此時的選穴就要注重辨證取穴與辨經取穴相結合。二是根據疾病過程中出現的癥狀來選取穴位。實際上針灸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對症取穴大多見於特定穴中,其中五輸穴最為突出,從賀老的治療中可以看出,相當多的穴位屬於特定穴的範疇,因此深入細緻地研究特定穴的應用對提高針灸療效是非常有意義的。

3、性能選穴

補氣:太淵、氣海、百會、膻中;

補血:血海、膈俞、中脘、絕骨;

滋陰:三陰交、陰郄、太溪、照海;

壯陽:命門、關元、太溪、腎俞;

舒肝:丘墟、太沖、內關、期門、蠡溝;

健脾:太白、建里、章門、脾俞;

解表:合谷、外關、大椎、(五輸)經穴;

祛風:風字穴位;

溫里:滎穴、壯陽穴;

通行穴:支溝、手三里、天樞、曲池、三焦俞、條口、環跳、歸來;

利水:太溪、四瀆、三陰交、陰陵泉、水分、水溝、水道;

祛痰:絡穴  邪隨絡穴而出;

鎮靜安神:神字穴;

升舉穴:百會、沖字穴、加補氣穴;

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補血穴;

醒腦開竅:人中、井穴、四神聰、會陰、百會、內關;

退熱:大椎、膏肓俞、陰郄、勞宮、尺澤、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淵;

治汗:合谷、復溜、陰郄、尺澤、氣海、勞宮;

扶正祛邪:原絡配穴。

4、部位選穴

半身:聽宮;

上半身:合谷;

下半身:太沖、環跳;

頭頂:太沖、湧泉、合谷;

頭兩側:足臨泣、外關、中渚;

枕部:至陰、後溪、長強;

前額:解溪、豐隆、合谷;

面部:合谷、沖陽、氣沖、條口;

眉棱骨:肝俞;

目:肝俞、臂臑、養老、光明、目窗、風池、行間;

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

口唇:脾俞、太白、豐隆;

牙齒:太溪、曲池、合谷、偏歷;

舌頭:通里、照海、風府、啞門、滑肉門;

耳朵:太溪、外關、懸鐘;

頸項:列缺、支正、崑崙;

咽喉:通里、照海;

肩:條口;

肘:沖陽;

手:大椎、中脘;

脊柱:後溪、人中、大鐘;

背:合谷、養老;

胸部:內關、足臨泣、梁丘、太淵、孔最、大陵;

乳房:足臨泣、梁丘、內關、肩井、少澤;

胃口:內庭;

脅部:丘墟透照海;

脅下:內關;

胃脘:足三里、梁丘、豐隆;

腹部:支溝、手三里、三陰交、足臨泣;

少腹:蠡溝;

腰部:委中、太溪、合陽;

前陰:大敦、水泉;

後陰:承山、二白;

大腿:腰陽關、秩邊、環跳;

腿部:風府、腰夾脊;

腳底:關元、氣海、命門、腎俞;

腳趾:百會、中脘、章門;

腋窩:內關、蠡溝。

5、病因選穴

    舉例如下:

外感:合谷、外關、大椎;

內傷:傷食一一三里、天樞;

外傷:局部放血、循經郄穴。

    總之,選穴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基礎全面,才能靈活運用。還可以考慮時間(子午流注)、體質、辨證、經驗、微刺系統、現代醫學認識等來選穴,依據上述思路,按君臣佐使組合成處方,才能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二)   選法思路

1、普通選法

外感——拔罐

瘀血——放血

里寒——艾灸

頑固——火針

強壯者——針刺

2、靈活運用三通法

針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溫通法、強通法,是賀老經過五十餘年的理論探討和臨床實踐相結合而提出的針灸學術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針療法為代表,溫通法是以火針療法為代表,強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療法。三通法較好地闡明了針灸的作用機理,「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針灸學術思想是三通法的立論依據。

    跟師以來並運用三通法於臨床,確有比較理想的療效。現在我在臨床上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已確立了一套自己較熟用的三通法方案,有執簡馭繁的妙處,即:

(1)微通——毫針——內傷

    一般的內傷疾患,如臟腑功能失調、氣滯等,即用毫針通調為主,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2)溫通——火針——頑疾

對於頑固性疾患,如骨質增生、中風後遺症、面癱後期等,多加用火針療法以溫通之,其效果才能較為理想。火針也有強通的意思。

當然對於陽虛外寒明顯者,也用艾灸或烤燈溫通。

(3)強通——拔罐——外感

    而對於外感類疾病,如感冒、痹證,或內虛易外感者,多用撥罐法以祛風邪等強通。

當然,對於瘀血明顯者,如靜脈曲張等,也用放血療法以強通。

(三)   針灸治則

1、補虛瀉實

《靈樞·九針十二原》:「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靈樞·經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補虛,就是扶助正氣;瀉實,就是祛除邪氣。在疾病過程中,正氣不足則表現為虛證,治宜補法;邪氣亢盛則表現為實證,治宜瀉法。

《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靈樞·經脈》說:「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這是針灸補虛瀉實的基本原則。如果違反了這個原則,犯了虛虛實實之戒,就會造成「補瀉反則病益篤」的不良後果。正確的運用這一原則,除正確地掌握針灸補瀉的操作方法外,還要講究經穴配伍,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本經補瀉。在一般情況下,凡屬某一經絡、臟腑的病變,而未涉及其他經絡臟腑者,即可在該經取穴補瀉之。這就是「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本經補瀉法。

異經補瀉。假使經絡發生了彼虛此實,或彼實此虛的病理變化,那麼,針灸處方就不局限於採用某一經的穴位。

2、熱疾寒留

《靈樞·經脈》:「熱則疾之, 寒則留之, 陷下則灸之。」

  《靈樞·九針十二原》:「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熱」是指邪熱亢盛,或為外感風熱引起的表熱證;或為五臟六腑有熱的里熱證;或為氣血壅盛於經絡局部的局部熱證。「疾」是快速的意思,即疾刺快出針。

寒證應當用久留針的方法進行治療,以激發其經氣,使陽氣來複,散其寒邪。並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壯陽,溫散寒邪。

3、治神調氣

《素問·寶命全形論》:「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靈樞·九針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

神,泛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是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氣血、津液活動外在表現的高度概括。所謂治神,一是在針灸施治前後注重調治病人的精神狀態;二是在針灸操作過程中,醫者專一其神,意守神氣;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傳。可見治神貫穿於針灸治病的全過程。

《靈樞·刺節真邪》:「用針之類,在於調氣。」

針灸療法所言之氣,主要指經氣。經氣即經絡之氣,是經絡系統的運動形式及其功能的總稱。經氣的虛實是臟腑經絡功能盛衰的標誌。針灸治病,十分注重調節經氣的虛實,也就是發揮對臟腑、經絡的調節作用。經氣在針灸部法中的體現有得氣、氣行、氣至病所等形式。而得氣的快慢,氣行的長短,氣至病所的效應,常常又與病人的體質,對針刺的敏感度,取穴的準確性,針刺的方向、角度、深度、強度,補瀉手法等因素密切相關。在這些眾多的因素之中,醫者的治神調氣,病人的意守感傳對誘發經氣,加速氣至、促進氣行和氣至病所起到決定的作用。

4、標本緩急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治病必求於本。」

《素問·標本病傳論》:「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1)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致病的根本原因來進行治療。總的來說,病因有外感、內傷、體質、時代、環境等諸多因素。

(2)急則治標

一般情況下,治病求本是一個根本法則,但在緊急情況下,標病急於本病,如有及時處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這時應按照「急則治標」的原則,先治標病,後治本病,治標是在緊急情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而治本才是治病的根本目的。急則治標緩解了病情,就給治本創造了更有的條件,其目的仍是為了更好地治本。

(3)緩則治本

在一般病勢不急的情況下,病在內者治其內,病在外者治其外,正氣虛者固其本,邪氣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癥狀可解,治其先病,後病可除。

(4)標本兼治

臨床上,當標本俱急,已不允許單獨治標,或單獨治本,必須標本兼顧,標本同治。

當標病與本病處於俱緩狀態時,也可採用標本兼治法,單純地扶正或祛邪都是片面的。

總之,審因施治是根本,辯證論治為綱領,此因為致病根本原因。

5、三因制宜

(1)因時制宜 時間

因時制宜,是根據不同的氣候與時間特點,來考慮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均可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在針灸臨床上還應注意針刺的時機問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因時制宜」的具體運用還有典型的時間針法。時間針法是古代醫家觀察到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四時、時辰的變化與人體十二經脈氣血的流注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而創立的按時間取穴治療的子午流注針法和靈龜八法、飛騰八法。

(2)因地制宜 空間

因地制宜,是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特點,來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人的生理活動和病理特點也不盡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

(3)因人制宜 體質

  因人制宜,是根據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等不同特點,其生理機能及病理特點也不相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

三、實踐總結

    臨床實踐中,賀老認為要把握好針法、針感和對疾病的認識,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一)針刺手法

關於針刺手法,賀老認為要把據以下幾個要領:1、穩准輕快;2、得氣為度;3、適當使用補瀉。而針刺取得療效主要要把握好刺激量、刺激度與刺激效應的關係。

儘管施術時是一針一穴地完成,而刺激效應則綜合反應在臨床實踐中。機體的狀態在施術前是穩定存在,根據八綱,其治療原則是「虛則實之,滿則瀉之,宛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俞穴外方基本是多個俞穴共組成,也就是說是若干俞穴總的刺激效應,使機體狀態逐漸趨於六經調和。因而刺激形式不單純地表現在一針一穴上,而且更要重視其全身的綜合刺激效應。例如陰虛證,需滋陰,也應潛陽,以使陰陽平衡,對於全身來說應該是「補」,但對於某些穴位來說則不同,其中滋陰的俞穴應用「補」法,而潛陽的穴位則應用「瀉」法,但對機體的刺激綜合效應主要應該是滋陰。

另外,俞穴本身可變性很大,基本上都具雙向性治療作用。由於刺激形式的不同,使俞穴可表現為「補」,也可以表現為「瀉」。這是很好理解的,因此我們稱之為雙向性治療作用。例如,天樞穴在脾不健運,大便溏瀉用「補」法,可以止瀉。又如陽明燥結,大便乾燥時用「瀉」法,可以通便;關元既能治尿閉,又可治遺尿。還有,俞穴在配穴處方中還具有相對特異性,即同一穴位在不同的疾病中,不同癥狀里,可表現出不同的治療作用,因而認為其治療作用對於某一種疾病或某一臨證是謂相對特異性,而由處方中俞穴與俞穴相互配伍後,構成綜合的相對特異性。例如,我們在臨床中多次體驗到聽宮穴就具有很明顯的相對特異性。聽宮穴可主治中風,肢體腫脹;也可以治療多種情況的耳聾;還治療失音,斜視等等。雖然上述情況在病因方面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在病的性質方面有實證、虛證、熱證、寒證,在病位方面有表證也有里證,但是聽宮穴都表現出很好的治療作用。因而可以認為穴位與藥物不一樣,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性質,相反,穴位的性質可變性很強。總之,由於俞穴具有雙向性治療作用和相對特異性,這樣使出現綜合刺激效應有了必然性,又由於經絡體系的互相影響,俞穴與俞穴之間的聯繫密不可分,這樣又給引起綜合刺激效應提供可能性。使得我們觀察到的臨床實踐應該認為是綜合刺激效應的結果。

從臨床實踐的角度看,綜合刺激效應是每一針一穴的刺激效應的全面反映。因而我們在施術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必須在全局觀念,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重視一針一穴的刺激形式。針灸治病的作用機制是諸因素的綜合體現。它包括患者的機體狀態,患病的時間,選取的俞 穴,針刺手法和醫者的技術水平等因素。它是密切結合的一個高度複雜的治療體系,是協調一致的連續過程,在某一個環節上出現誤差,都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效果的出現,反過來又調整上述諸因素。使治療過程成為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改善的認識這程。

針刺採用不同的手法其目的是產生大小、快慢、久暫、多少等不同的刺激量,而刺激量是否恰當,影響著刺激效應。那麼,正確的刺激量從何而來?在此之前,應首先明確什麼是刺激量。所謂刺激量是在辨證施治,取穴準確的基礎上,針刺時,能使機體產生一定反應,改善機體病理狀態所需要的強度。既包括施術者刺法嫻熟的程度,也包括患者的機體狀態和敏感性、反應性。個體對刺激量的反應差別極為懸殊,同一針刺法,對某甲可能合適,但對某乙可能不足,而對某丙又嫌太過。因而正確的刺激量一定是從臨床實踐中來,從對具體的分析中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臨床癥狀的分析    臨床上每一位病人都要按照四診八綱進行辨證施治。根據病情久暫,氣血的虛實,以明輕重緩急,確定扶正祛邪的方案,配選好適當的穴位處方。

凡新病症實者,以攻邪為主,用瀉法,儘快挫敗病勢。因此,取穴相對要多,針具較粗大,手法相應要加強,以期邪去而正自安。

若病延日久,正氣已虛,而邪氣不去釀成痼疾者,用補法。此時用針要穩,不能急於求成,少取穴,輕手法,步步為營轉弱為強,得到滿意的療效。千萬不可不顧一切輕舉妄動,給病人造成不應有的痛苦。假若臨床上有一中風閉證,應該以驅邪為主,相反見到脫症,就應該扶正為先,還有高血壓患者大多數是上實下虛,就應該攻補兼施,配穴可以多些,但對肝經的俞穴手法宜輕,肝亢於上也應該用輕刺激,因為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暴,體陰而用陽,主升,主動,如手法太重更能助其升動,而血壓越高。只能用柔和手法,以緩其上升之勢,血壓亦隨之而下降。

臨床上還有一些病適合於瀉法重刺激,如炎症、痙攣、抽搐、以及各種疼痛。反之,一些麻痹、麻木、肺癆、心臟病、消化不良、遺尿,以及一切機能衰退之症,則適合於補法輕刺激。

2、年齡的大小  幼少青壯老是人類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在其生存活動過程中,一般說,體質的發育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然後由強到衰。思想活動也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於機體智慧的發育各個階段不同,體質和胸襟都有差別。故所患之病,亦不完全一樣。如兒童多患停食著涼外感病,同時必須注意兒童皮肉脆嫩,故刺激宜巧,多不留針,青年人以飲食所傷居多,其症多虛實,用瀉法,刺激量宜大。壯年人以起居失宜獨勝,其症多虛實夾雜,刺激量居中。老年人以七情所傷為主,其症多虛,用補法,刺激量宜輕。 

3、工作的性質  社會一刻不停地向前發展,社會的分工亦隨之日益精細。不同性質的工作,即有不同性質的勞動與強度,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等所承擔的任務,亦因工作性質的需要而各有差異。關於各行各業的人其臨床癥狀,因人而異變化多端,對針刺總量所耐受程度也大不同。因此,在治療時,應給予不同的對待,千萬不可千篇一律。

一般來說,從事工農業生產擴人,其皮堅肉厚,肢體粗狀,氣盛血充,其病實症較多,虛症少見,故對這樣的患者於針刺時,只有用瀉法加大刺激量,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反之,則往往形式杯水車薪,輕描淡寫,無濟於事。而從事文教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其皮肉單薄肢柔體弱,所患之症,虛多實少。針治時用補法,刺激量宜小。反之,不但無益,反增其症。從事商業者,介於兩者之間,宜中刺激,用平補平瀉手法。《靈樞·根結》雲「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也講職業不同,對待不同。

4、性別的關係 男女性別不同,生理上各有特點,所患之病亦不完全一致。婦女因受胎產經帶的影響,體質多虛,男子一般較婦女健壯。在治療時二者相比較,相對的刺激量男子用瀉法宜重,婦女用補法宜輕。這些都是辨證論治的依據,針刺時不可忽略。但也不是絕對的,女子亦有用瀉法之症,男子亦有補法之時。

5、胖瘦的區別  體質的胖瘦同一種刺激量,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程度的反應,臨床上也不能忽視。例如:我們常說的「結核質」即瘦人,用補法,刺激量宜輕。而中風質類型的病人,用瀉法,刺激量則宜大。

6、季節及氣候的影響 自然界的變化,首先是寒來暑往大自然規律,對人的影響極大。在治療時亦應循著時令節氣的次序推移,按照客觀進行診治,例如:春夏之季,陽氣上浮,針刺時宜輕而淺。秋冬之時,陰氣下沉,人之氣亦然,故針刺宜重而深。

7、水土習慣 所謂水土習慣,是指某一地區的氣候變化、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等。宇宙之大,天涯海角都有人煙,但由於地土方宜各不相同,因而人們的體質發展亦不一樣。《素問、異法方宜論》云:「東方之域……魚之地……其病皆為癰瘤,其治宜砭石。」又云:「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長養:謂南方法夏,氣候水土,適應於「長養」萬物)……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針。」這段經文出自兩千多年前的記載,但到現在仍有參考價值。這就告訴我們,在針刺治病時,必須因地制宜,不能機械的、一成不變的給予同等程度的刺激量,應當區別對待。一般的南方人體質多瘦弱,因而多用補法刺激量較小,北方人體質強壯,所以用瀉法刺激量較大,特別是內蒙古一帶。

8、部位的不同 全身穴位不計其數,有的靠近臟腑和器官,由於所在部位的不同,它的知覺敏感與遲鈍,亦有所不同。因此,在針刺時,必須根據部位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刺激量。一般的頭面部,靠近臟腑器官以及四肢遠端(腕踝以下)的穴位,應採用中等量的刺激。肌肉豐滿的部位刺激量宜大。

以上這此屬於一般規律,特殊情況,仍應靈活在掌握,適當處理。特別是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尤其是這樣。

因此,針刺手法在臨床應用中,不僅需要有熟練的手法技巧,需要有一定水平的辨證配穴理論,還需要有比較豐富的臨床應有盡有用經驗,才能較好的應用針刺手法,使其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

(二)針感與循感

針感為針刺得氣時的感覺,包括受試者主觀針感與施術者手下針感,主觀針感為酸麻脹重等感覺,手下針感為沉緊感。對手下針感,《內經》有明確記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針游於巷,中肉節則皮膚痛。」指出針刺必須中穴位,並描述刺中穴位的手下感覺,因穴位處於分肉間隙,組織疏鬆,故有游於巷的指下針感。臨床實踐中,我的體會是如出現「魚吞鉤餌」即認為已經得氣。

關於循經感傳,《靈樞·九針十二原》:「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這是描述得氣及產生循經感傳、氣至病所的效應,說明針刺得氣與否是取得療效的關鍵。而《素問·寶命全形》:「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伏如橫弩,起如發機。」則更形象地描述了針刺氣至及循經感傳的情形。經脈能出現循經感傳,是因為分肉之間是管狀通道,而循感的「氣」,過去由於時代原因「不知其誰」,現代通過儀器測試,已經證明經氣是一種能量流,包括熱能、各種頻率的波譜等等,並且常人還存在著隱性循經感傳現象。這也說明經脈是人體的第三循環系統——能量通道。

應該知道,針感與循感是相關連又是不同的,針感是針刺穴位產生的感覺,循感是得氣後經氣循沿經脈運行激發周圍感受器所形成的感覺。

(三)臨床經驗選

跟師數載,傾心學習,賀老的治病療效是有目共睹的,現將其獨到的臨床經驗進行部分總結。

1、  中風

中經絡:

肝陽暴亢,風火上擾:百會三棱針放血(放血僅用於急性期),四神聰、曲池、合谷、太沖。

風痰瘀血,阻痹經絡:金津、玉液、曲澤、委中三棱針放血(放血僅用於急性期),四神聰、中脘、曲池、天樞、合谷、豐隆、太沖。

    氣虛血瘀:百會、氣海、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

中臟腑:

痰熱內閉心竅:四神聰放血(放血僅用於急性期)、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

太沖、中脘、天樞、豐隆。

    元氣敗脫,心神散亂:隔鹽灸神闕。

    對症配穴:

神志:

昏蒙嗜睡甚至昏迷:血壓正常者針刺人中;血壓高者十二井放血、十宣放血交替使用;躁擾、失眠、亂語:本神,血壓正常者針刺人中;血壓高者十二井放血、十宣放血交替使用

語言不利者針金津、玉液,廉泉,通里,照海;失語:通里、照海、啞門。

頭面五官:

眩暈:急性期四神聰放血,血壓高者灸神庭;頭疼:合谷、太沖;目失靈動、視物成雙:飲水反嗆、吞咽困難:天突、內關;牙關緊閉:下關、地倉、頰車;舌強語蹇或伸舌歪斜:金津、玉液放血;舌體萎縮或捲縮:風府、風池、啞門;流涎:絲竹空。

肢體:

半身不遂:聽宮;上肢不遂:條口;下肢不遂:環跳;足內收:絕骨、丘墟;強痙:火針局部取穴;抖顫難自止:少海、條口、合谷、太沖;麻木:十二井放血。

二便:

大便秘結:支溝、豐隆、天樞;小便窿閉:關元、氣海;大、小便自遺:灸神闕。

針刺手法:

急性期(除氣虛血瘀型)均用強通法,百會、四神聰、金津、玉液、十宣、十二井放血均採用三棱針速刺法,曲澤、委中採用三棱針緩刺法;余穴用毫針刺,穴取患側為主,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恢復期、後遺症期諸穴以火針點刺後毫針留針治療。火針療法諸穴用細火針快針施用經穴刺法。余穴用毫針刺,穴取患側為主,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2、  面癱

(1)微通法:

取穴:

主穴:人中、太陽、翳風、合谷、外關、解溪。

配穴: 患側感覺恢復後酌選陽白、攢竹、瞳子髎、承漿、巨髎、地倉、頰車、下關; 脾胃虛弱加足三里、豐隆、沖陽、太白。若男左女右,男性配太溪,女性配太沖、血海;部分患者在大椎與肩井之間有反應點,該反應點按之有酸麻脹痛等異常感覺,可作為阿是穴進行針刺,據觀察可縮短療程。

操作方法:酌情補虛瀉實,發病早期不宜施以重手法。

方義:取穴患側面部為主,取通調局部氣血之意。翳風穴為治面癱的效穴,《針灸甲乙經》中說:「口僻不正……翳風主之」故不論耳後是否疼痛均可取之。合谷善治頭面諸疾,四總穴歌中有「面口合谷收」,故取雙側合谷穴;本病多為外感風寒之邪,「陽維為病苦寒熱」 ,故取外關以散表邪,太陽穴可解表,故取太陽散風通絡。足三里、豐隆、沖陽為足陽明胃經穴位,胃經行面上,針刺可疏通胃經氣血,並可培補正氣以祛邪。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用,故取血海養血,太沖調血疏肝;男子以腎為本,以精為用,故取腎經的太溪以補腎。人中有開竅、通經、糾偏之功,故刺之以開竅通絡。

(2)強通法

拔罐: 因其多有風寒之邪,拔罐可以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正如《本草綱目拾遺》中說:「罐得火氣合於肉,……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風寒盡出。」故拔罐為常用, 選穴大椎、秉風、腎俞;大椎為督脈與諸陽經之會,秉風可疏筋散風,故選此二穴以解表邪; 肝鬱選肝俞以疏肝解郁。

放血: 鬱火上沖加耳尖放血;口角厚脹感配內地倉放血。

(3)溫通法

火針:病情重,或病程較長,或男左女右患者,配合火針針刺中脘、足三里、豐隆、面部穴位,火針點刺不留針。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男性患者病情頑固灸關元。

要領:面癱病人進針宜淺,尤其在發病早期不宜施以重手法,病程長者可配合火針點刺局部以濡潤肌肉、溫通經絡。此外,賀老對面癱患者特別要求禁慾,這一點非常重要。

3、  偏頭痛

(1)微通法 穴取絲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臨泣、風池、中脘、懸鐘,每日1次。

(2)溫通法  將痛點常規消毒後,用直徑0.5㎜長4㎝的鎢錳合金針,將針身的前中段燒至通紅,對準痛點迅速刺入並拔出,出針後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針孔片刻,隔日1次;氣海穴用溫和灸,每日灸15分鐘。

(3)強通法  取頭維、太陽、攢竹穴,常規消毒後,右手持針對準穴位迅速刺入0.3㎝左右,立即出針,擠壓針孔,使出血3~5滴,然後用干棉球按壓針孔止血,隔日1次。

討論:

微通法,取絲竹空為足少陽脈氣所發之處,也是手少陽經脈的終止穴,率谷是足少陽、足太陽二經的會穴,兩穴都位於頭側,因此,絲竹空透率谷是宣散少陽經脈風熱、通絡止痛的要穴;合谷是手陽明原穴,具有鎮靜止痛作用,列缺為手太陽經的絡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記載:列缺「善療偏頭患」,與合谷相配更有原絡配穴之意;足臨泣是足少陽膽經的木穴,《類經圖翼》說「木有餘者宜瀉此,使火虛而木自平」,故針之疏瀉少陽風熱;風池、懸鐘兩穴加強了清瀉肝膽實火的作用;用肝經的行間起到柔肝育陰潛陽;中脘是六腑之會,對溫化中焦痰濕、降胃氣有卓效。

溫通法即火針和艾灸治療法。火針取痛點,《靈樞·經筋》上說「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病在頭側,經絡不通則痛,故火針痛點,通過溫熱作用,達到通絡止痛的作用。灸氣海,能加強中焦運化、下焦氣化,從而清化痰濕,通絡止痛。

強通法即放血療法,《靈樞·厥病》篇中說「頭痛甚,耳前後脈涌有熱,瀉出其血」。所以取頭維、太陽、攢竹,祛邪瀉熱,通絡止痛。

針灸三通法在臨床上配合使用,可正邪兼顧,標本兼治。

4、  小兒弱智

(1)選穴:百會、四神聰 、風府、啞門、大椎、心俞、譩譆、通里、照海。

(2)穴解:

百會:出自《針灸甲乙經》本穴在巔頂,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故頭為諸陽之會;穴居最高之位,四周各穴羅布有序,如百脈仰望朝會。「百會,五臟六腑奇經之陽,百脈之所會,故名」。(《會元針灸學》)主治:癲癇狂症,角弓反張,健忘失眠,驚悸目眩,小兒夜啼等。

四神聰:出自《太平聖惠方》(早在《銅人針灸經》中就有此穴名的記載)奇穴。主治:失眠健忘,癲癇狂亂,肢體不利,中風不語及頭部各疾。

風府:出自《靈樞·本輸》。督脈穴,為督脈、足太陽經、陽維脈交會穴。因本穴主治中風舌緩等風疾,故名風府。主治:頸項強痛,癲癇癔病,中風不語,肢體不利。

啞門:出自《素問·氣穴論》督脈穴,為督脈與陽維脈交會穴。「啞門者,為發音之門……故名」。主治:舌緩不語,頸項強直,腦性癱瘓等。

大椎:出自《素問·氣府論》。督脈穴,為督與手足之陽經交會穴,穴在第一椎上凹陷處,因其椎骨最大,故名。主治:癲癇癔病,頭痛項強,咳嗽熱病等。

心俞:出自《靈樞·背俞》。足太陽膀胱經穴,為心之背俞穴,心形如未放蓮花,附著於脊之第五椎,是經氣所委輸之處,又為治心病之要穴。主治:失眠健忘,癲癇盜汗及各種心部病。

譩譆:出自《素問·骨空論》。太陽膀胱經穴,《醫經理解》:「譩譆,在六椎下,令病者呼噫嘻,其動應手,是穴也」。主治:肺部疾患。

通里:出自《靈樞·經脈》。手少陰心經絡穴,《會元針灸學》「通里者,由手少陰心經脈會於此;支走其路,連絡厥陰太陽,故名」。主治:舌強不語,失音失語,心悸心痛,心煩失眠,遺尿臟燥等症。

照海;出自《針灸甲乙經》。足少陰腎經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蹺脈。照即光照,海為百川所歸。本穴位於然谷後,然谷屬足少陰腎經穴之滎穴,在五行屬火,猶龍雷之火有光照之象;陰蹺脈發生於本穴,腎氣歸聚似海,故名。主治:失眠癲癇,便頻不寐等。

(3)操作方法:進針要穩准、輕淺、快,即持針要穩,刺穴要准,手法要輕,進針要淺且快。力求無痛,針不可提插捻轉。

(4)療程:每日針刺一次,或隔日一次,以三個月為一療程。

5、  耳鳴耳聾

處方:肺俞、腎俞、率谷、聽宮、翳風、外關、築賓。

用法:毫針刺。

方義:肺主聲音,耳竅無聞,故取肺俞;腎主髓,開竅於耳,故取腎俞;聽宮主耳所聞;築賓可解毒通竅;率谷、翳風、外關通經活絡。諸穴合用,共奏復聰之功。

6、  泌尿繫結石

取穴:中封、蠡溝、天樞、水道、關元、三陰交、水泉。

穴解:中封為足厥陰肝經之經穴,主疝隆、臍和少腹引能,腰中痛,陰暴痛等症。蠡溝為肝經之絡穴,別走少陽,與三焦相通,主少腹痛、陰暴痛、小便不利等症,兩穴相合用,有疏肝理氣,通結止痛利尿作用。關元是任脈的穴位,為小腸經之募穴,足三陰和任脈之交會穴,可補腎益氣,增強腎之氣化功能。三陰交為足太陰經之腧穴,與足厥陰和足少陰經交會。可健脾補腎,調氣利水。天樞與水道同為足陽明胃經之穴,二穴是具有理氣消滯,通利水道之功。水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郄穴,腎屬水,針水泉配三陰交有扶正驅效,舒竅利水之妙。諸穴配伍,共達調整氣機,培補脾腎,通利水道之目的。

7、  鼻炎

取穴:通天、上星、合谷、列缺。

方義:「天氣通於肺」,故取通天、上星以通鼻竅;合谷、列缺為表裡原絡配穴法,可解表祛邪通絡。

8、顫證

處方:少海、條口。

分析:條口調肩,少海調肘。

9、口吃

處方:通里、列缺、啞門、局部

用法:毫針點刺。

分析:治療口吃與治療語言不利的取穴有大致相通之處,通里為心之絡,可祛邪開竅;列缺為肺之絡,可祛邪調暢呼吸;啞門為治療語言障礙之要穴。諸穴合用,共奏開竅通絡之功。

10、癲癇

處方:大椎、腰奇、四神聰、百會、上星、攢竹、鳩尾、神門、內關、三陰交、照海、丘墟。

用法:毫針刺。針治時用3寸針,大椎針尖向下、腰奇針尖向上,沿皮刺,酸脹則止。

分析:大椎為六陽經之交會穴,具有協調陰陽逆亂的功能;腰奇為治癇證的經驗穴;四神聰為奇穴,有開竅醒腦的作用。再配合其它潛陽熄風、化痰通絡的腧穴,諸穴合用,而能取得滿意療效。

11、白內障

取穴:睛明、養老、臂臑。

方義:睛明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目內眥,屬於局部取穴之一,《百症賦》雲「目覺慌慌,急取養老、天柱」。養老有類似VA樣作用,臂臑是手陽明經穴,陽明多氣多血,全像圖類目,有生津明目作用,諸穴配伍,共起益精養穴明目之功。

12、小兒遺尿

取穴:百會、氣海、關元、三陰交。

方義:其中百會升舉陽氣;關元為元氣之所,是足三陰經與任脈之交會穴,可以培腎固本,補益元氣;氣海以補氣,三陰交統補足三陰之氣,以加強膀胱之約束。

13、風疹

取穴:

主穴: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

風邪外襲:風市。

胃腸積熱:內庭。

方義:曲池、合谷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原穴,善於開泄散風清熱;脾經之穴血海可清血中鬱熱,三陰交可清利濕熱。

體會:賀老治療風疹、皮疹等皮膚過敏性疾患,均採用此種治法,都能取得滿意療效。

14、子宮肌瘤

取穴:關元,中極,水道,歸來,痞根。

刺法:以毫針刺入腹部穴位1.5寸深,或用火針速刺腹部穴位,痞根用灸法。

按語:《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癮聚"。說明本病的病變部位主要在任脈,取該經的關元、中極穴治療;水道、歸來屬多氣多血之足陽明胃經;痞根位於第一腰椎脊突下旁開3寸半,多用於治療痞塊、瘰癧等症。治療本病火針、毫針、灸法並用,以軟堅散結,振奮陽氣,補氣榮血,行氣活血,從而改善癥狀,消散肌瘤。

15、痤瘡

(1)取穴:

主穴:耳尖、背部痔點

肺經風熱:肺俞

胃腸濕熱:胃俞、大腸俞

脾失健運:脾俞

沖任不調:膈俞

(2)刺法:耳尖穴用速刺法。針刺前先將耳尖穴周圍用手指向針刺處擠按,使血液聚集於針刺部位,消毒後以左手拇、食、中指夾緊補刺部位,快速刺入1分左右,迅速出針,擠出鮮血數滴,再用干棉球按壓。背部痣點則用挑刺拔罐法,隔日1次。

(3)方義:痣點位於背部五臟俞附近,挑刺痣點有疏風清熱、調整臟腑、宣通氣血、促進血運、活血散結、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作用。再加上耳尖穴放血,增強了泄熱消腫的功能。此外,由於分型不同,又分別配以肺俞、脾俞、胃俞、大腸俞、膈俞等,分別起到了調整本臟腑功能的作用,有「治病必求於本」之意。

(4)按語:本病患者應經常用溫水、硼酸肥皂洗滌患處;禁止用手擠壓皮疹,尤其是面部三角區處;少食油膩、辛辣食物及巧克力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16、肩周炎

(1)微通法:

    取穴:條口、聽宮

操作方法:取患側條口穴,採用平補平瀉法,深刺,可直透承山,每日1次。

繆刺法:因勞損導致症加重者,加刺健側相對應痛點。

(2)溫通法:

①火針

    適應症:局部組織粘連等症情頑固者。

取穴:阿是穴(痛點或肌肉僵硬處)、膏育。

操作方法:將針刺部位常規消毒,將針身的前中段燒透至白,對準穴位,速刺疾出,深達肌腱與骨結合部,出針後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針眼片刻。在每平方厘米病灶上,散刺2~6針,每周治療2次,囑患者保持局部清潔,避免針孔感染。

②艾灸

    適應症:男性頑固患者。

取穴:關元

操作方法:灸30分鐘,每日1次。

(3)強通法:以拔罐法為主。

適應症:兼有風寒濕外感患者。

取穴:大椎、阿是穴

操作方法:在針刺前根據穴位選用適當大小的火罐,當拔罐部位皮膚呈現紫紅色或拔至10分鐘時起罐,每日1次。

方義:聽宮為太陽小腸經穴,主通行十二經,並有祛風散寒之功;條口穴為足陽明胃經之穴,足陽明多氣多血,針刺條口穴能鼓舞脾胃中焦之氣,令其透達四肢,濡筋骨,利關節,通經脈,驅除留著之風寒濕邪,促使凝泣之經脈暢通;膏肓可治「諸虛百損」扶助正氣,又可疏通局部氣血,祛除外部,有攻補兼施之效,對頑固型患者有較好效果;灸關元旨在培補元陽之氣;火針可以溫其經脈,鼓舞人身的陽熱之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疏通松解粘連板滯的組織;拔罐可以驅除外感之邪,疏通經絡,活血祛瘀。三通法綜合治療,能扶正祛邪,通經活絡,溫經散寒,使癥狀迅速緩解。

17、頸椎病

(1)微通法

①取穴:

主穴:大椎、大杼、養老、懸鐘、後溪。

配穴:風寒濕型配外關、崑崙;氣滯血瘀配支溝、膈俞;痰濕阻絡配列缺、脾俞;肝腎不足配命門、太溪;氣血虧虛配肺俞、膈俞。

②操作方法:針刺部位常規消毒,進針後捻轉或平補平瀉手法,以得氣為度,針頸部穴位,針感向肩背部下傳,針肩部穴位針感下傳至手指。

(2)溫通法

①取穴:取夾脊穴、阿是穴 (痛點及肌肉僵硬處) 。

②操作方法:將針刺部位常規消毒, 用火針在每平方厘米病灶上,散刺 2 ~ 6針,每周治療2次,囑患者保持局部清潔,避免針孔感染。

(3)強通法

①取穴:行針前在頸部找到壓痛點或陽性反應物,或相應穴位。

②操作方法:選用大小適當的火罐,在拔罐部位皮膚呈現紫色或拔至 10分鐘時起罐,每日 1次。

討論:

頸椎病又稱頸椎間盤綜合征或頸肩綜合征,是由外傷、勞損、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頸部曲線改變,以及椎間盤、關節、韌帶的退行性改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是頸椎及軟組織退變導致脊椎內外平衡失調,關節突間關節面接近水平,椎間盤萎縮,間隙變窄,關節鬆弛,椎體易移位,使椎間孔變小,韌帶增厚,關節腫脹等,由此壓迫神經、脊髓、血管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祖國醫學關於頸椎病的論述散見於「痹證」、「痿證」、「頭痛」、「眩暈」、「項肩痛」,多因外傷勞損、感受寒濕、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或閃挫扭傷等致氣血失和,運行不暢,經脈阻滯,氣滯血瘀,經脈筋骨失養,脈絡不通,不通則痛,筋肌失養而不能約束骨骼和穩定關節以致產生「骨錯縫,筋出槽。

大椎乃頸項之門戶,為督脈與手足三陽經交會穴,督脈為「陽脈之海」,總領諸陽經, 氣血經絡由此而過,針刺大椎穴可振奮督脈之陽氣,使氣旺血行,從而改善頸項部的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神經血管壓迫;大杼為八會穴之骨會穴,對緩解頸神經壓迫,改善頸椎局部水腫,解除神經根刺激具有良好效果。養老屬手太陽經郄穴,《針灸甲乙經》卷十:「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養老主之。」 《針灸大成》卷六:「主肩臂酸疼,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自上下。」說明養老有活血通絡的作用。懸鐘為八會穴之髓會穴,有補髓壯骨,通經活絡的作用。後溪,屬手太陽小腸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奇經八脈相交會的關係是與督脈相通,據有關資料報道,後溪穴通督脈的循型路線是:起於後溪穴,沿小腸經上行於腕部,從尺骨小頭直上, 沿尺骨下緣出於肘內側(在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向上沿上臂外後側,出肩關節部,繞肩胛,交肩上,在大椎穴與督脈相交,然後督脈夾脊穴下行。因此針後溪穴治頸椎病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理論的具體應用。頸夾脊穴在局部解剖上每穴都有從相應的椎骨下方發出的脊神經後支及其相應的動脈、靜脈叢分布。針刺頸夾脊穴通過神經和交感神經的體液調節作用,促進機體功能的改善,使交感神經釋放緩激肽、5-羥色胺、乙醯膽鹼等化學介質,從而疏導經氣,緩解疼痛。

毫針通過刺激穴位並用手法進行微調,來恢復機體的自穩調節機制,同時也調節局部體液代謝,在改善頸椎病動力平衡的基礎上糾正其靜力平衡,從而起到調節陰陽、動靜平衡的效果。關於火針治療其機制,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火針燒紅時,針身溫度可達800多攝氏度,且以極快的速度刺至粘連、瘢痕組織之中,針體周圍微小範圍內病變瘢痕組織被灼至炭化,粘連板滯的組織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循環狀態隨之改善,通過治療、休整的交替,機體對灼傷組織充分吸收,新陳代謝,纖維組織增生所形成的粘連瘢痕組織得到質的改變。所以,火針療法對於頸椎病有理想而鞏固的療效。拔罐可以祛風解表,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放鬆頸部緊張肌群而緩解痙攣。

18、胸痹

(1)取穴:

主穴:膻中、內關透郄門。

陰寒凝滯:灸膻中、關元。

痰濁壅塞:中脘、豐隆。

心血瘀阻:然谷放血。

(2)刺法:以瀉法為主。膻中平刺0.5寸,內關直0.5~1寸,使針感上下傳導為佳。中脘、豐隆直刺1寸,然谷以三棱針放血。

(3)方義:膻中為氣會,可調暢氣機,氣行則心脈可通;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別走少陽之經,且與陰維相會,「陰維為病苦心痛」,透穴有間使可散寒、郄門活血止痛,二者共為主穴,寬胸理氣止痛。灸膻中、關元溫陽散寒;中脘、豐隆長於祛痰化濁;然谷為腎經滎穴,心與腎為同名經,然谷放血祛胸中瘀血,心脈通暢而痛可止。

(4)按語:針灸治療胸痹效果可靠,針刺內關穴可使心肌缺血性心電圖得到明顯改善。臨床急救時可用內關透郄門,可謂「一針三穴世間稀,救治冠心顯神奇」。

19、帶狀皰疹

處方:支溝、陽陵、丘墟、曲池、合谷、局部火針。

分析:賀老治療本病,以肝、膽、虛、邪、火、毒為主,選穴環環相扣,切中緊要,標本相得,故療效理想。

20、視神經萎縮

取穴:百會、睛明、球後、肝俞、腎俞、光明、臂臑、水泉。

方義:百會為「百神之會」,虛損性神經疾患常用;近取睛明及經外奇穴球後以通絡養目;肝俞、腎俞滋養肝腎,為治本之法;光明為絡穴,有引邪外出之功,可明目,故名「光明」;水泉為腎經郄穴,益陰滋水、除翳明目;臂臑為經驗選穴,可清熱明目。

21、更年期綜合征

主穴: 百會、神門、內關、三陰交、心腧、譩譆。

配穴:頭暈頭痛加四神聰;心煩失眠加合谷、太沖;腰酸耳鳴加命門、腎俞、;自汗盜汗加太淵、太溪;月經不調加中極、關元、水道、歸來;性功能低下加關元、大赫。

22、口腔潰瘍

取穴:湧泉、勞宮、照海。

方義:勞宮為手厥陰滎穴,可清心火而止痛;湧泉為腎經井穴,可引火歸原;照海為腎經穴,陰蹺脈始發,可導虛熱下行。

23、耳痛

取穴:少澤、阿是。

分析:「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本病多發年過四十歲後,陰血己虧,水不涵木,肝火時旺,膽與肝相表裡,膽絡於耳,肝火循膽經灼於耳,故出現耳痛。治療此病,選取少澤、阿是以滋液熄火、通絡止痛,標本兼得,其效如桴鼓。

24、舌腫

取穴:金津、玉液、阿是穴。

刺法:以鋒針緩刺放血。

分析:火熱之病耗氣傷津最為迅速,故應以鋒利針刺舌根下之金津、玉液、病灶局部(阿是穴),使之放出惡血,祛除邪熱,通其壅滯之經絡,調和氣血而達卻病之目的。

25、外陰白斑

取穴:蠡溝、阿是穴。

刺法:以毫針平刺蠡溝穴,行九六補法,留針30分鐘。以粗火針速刺局部皮膚色變白處。

按語:本法療效可靠,解除了眾多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廣運用。

26、周圍神經損傷

賀老在臨床上,繆刺法的應用非常廣泛,除用於止痛、扭傷外,在治療一些周圍神經損傷方面,也具有明顯的療效。

《素問·繆刺論》指出,「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脈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素問·調經論》云:「繆刺者,刺絡脈,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27、喉痹

取穴:水突、天突、人迎、承漿、合谷、液門、照海。

分析:本病與肺、胃、腎經關係密切。水突、天突、人迎為局部取穴,可直接調節喉部經氣;承漿是治療咽喉疾病的特效穴位,足陽明胃經「環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承漿是任脈與胃經交會之穴,故取承漿通過調節胃經經氣而起到清咽利喉的作用;合谷為大腸經原穴,肺與大腸相表裡,針刺合谷以清肺利咽;取照海以滋陰補腎;液門是手少陽三焦經滎穴,《難經·六十八難》:「滎主身熱。」肺、腎分別屬上焦及下焦,故取液門以清肺腎之虛熱。以上穴位配合應用,可起到滋陰清熱、利咽喉的作用。

28、脫髮

取穴:上廉。

分析:選穴少而精,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針刺上廉穴,可起調和氣血之目的。

29、白癜風

取穴:阿是穴、背部痣點。

刺法:以短毫針淺刺患處,約1厘米1針,留針30分鐘;火針速刺病灶及邊緣處;以鋒針挑刺背部痣點處,輔以拔罐出血。

分析:用火針主要是疏通經絡,引導氣血運行至局部,以營養皮膚;俠白為肺經穴位,肺「其華在皮毛」,俠白有補肺助魄的作用,而白癜風多由情志所傷,所以用此方法可以取得滿意療效。

30、下肢靜脈曲張

取穴:主穴:局部阿是穴(青筋屈曲或盤踞成團處)。配穴:血燥火旺者膈俞、血海、陽陵泉、太沖;寒凝血瘀者加肝俞、腎俞。

刺法:主穴選用中等火針速刺,點刺法。對只有青筋屈曲者沿屈曲走行,隔3~5厘米點一針;有青筋盤曲成團者,視其大小散刺2~4針。針後可流出黑褐色瘀血,不必止血,讓其自行止血。若出血過多,或患者自覺不適,汗出心慌者,可在針眼處壓迫止血,或用火提針熨烙止血。配穴可用細火針點刺或用毫針刺之。此種方法可應用5~10次。

療程與療效:火針治療後瘀血得以祛除,患肢可自覺輕快,青筋亦萎縮。因病情不同,青筋或於3~5天後復出,可隔周再刺。

方義:用中粗火針點刺患處血管有兩個作用:①因是中精火針點刺於病處血管,故有放血作用。②火針本身的作用。火針有壯陽補虛、昇陽舉陷的功能。直接作用於因長久站立、勞累過度、耗傷氣血、中氣下陷引起的筋脈鬆弛薄弱的血管,起到昇陽舉陷的作用,火針有祛邪除濕、通經止痛的功能。由於火針是一種有形無跡的熱力,對於因寒濕之邪侵襲經絡,引起筋攣血瘀的筋瘤,用之可以祛散寒濕之邪,使脈絡調和,疼痛緩解;火針還有通經活絡、散瘀消腫、生肌斂瘡、祛腐排膿的功用。通過中粗火針散刺外露的較大的血管,使其瘀血隨針外出,起到了三棱針放血的作用,在此還有祛瘀生新之意。用血海可養血活血,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對於下肢靜脈曲張合併有慢性潰瘍及慢性濕疹者,可使瘡口周圍瘀積的氣血得以消散,加速血液流通,增強病灶周圍的營養,促進組織的再生,達到祛腐排膿、祛瘀生新的目的。故治療本法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按語:因為火針是經過加熱燒紅後刺入人體血管的,消毒很徹底。所以火針引起感染的機會很小,針後無需特殊處理。另一方面火針還能激發人體的防禦功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西醫一般採取穿彈力襪或用繃帶,使曲張的靜脈處於萎癟狀態,或直接採用手術治療。而用此法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小,且療效顯著,不易複發,值得推廣。

31、呃逆

取穴:中脘、梁門、天樞、內關、足三里。

分析:呃逆為胃氣不足,胃失和降,故取天樞、中脘、梁門、足三里以調理脾胃正氣,通經活絡,條達氣血。內關為手厥陰心包之絡穴,絡於手少陽三焦經,少陽為氣機之樞紐,氣機通利,則可使胃氣下降。

32、溢乳

取穴:足臨泣。

分析:足臨泣屬足少陽膽經輸穴,具有通經行氣的作用,又為八脈交合穴與帶脈相連,故常用於治療胸脅腹部的疾病,而溢乳之症總屬肝鬱化火,經絡不暢所致,故取足臨泣行氣解郁,調經回乳,一穴可愈。


推薦閱讀:

中醫針灸美容的方法
針灸特效穴歌訣
三伏天針灸有什麼作用
人紀系列-針灸目錄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