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中的組織類型與功能分析

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中的組織類型與功能分析

2013年4月22日03:18 轉載文章  我要參與(14)

【摘要】通過對青年志願者的組織類型和救助功能進行分析,發現少數人的自發救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暫性。要保證救災工作的科學性、可持續性,就要建立突發公共災難後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對志願者實行徵集-分配-救助三個環節的規範管理,把民間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政府的公共資源相融合,形成最大合力。

【關鍵詞】抗震救災;志願者;組織類型;救助功能;徵集體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慘烈的8級特大地震,除汶川等40餘縣嚴重受災外,還殃及重慶、甘肅、陝西40餘縣受損,連北京上海都感到了強烈的震動。災難發生後,全國人民迅速行動起來,來自中外的上百萬青年志願者活躍在災區三省的84個縣和幾百個鄉鎮,成為抗震救災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參與此次救災的青年志願者人數有多少?據6月16日統計,中國紅十字會徵集志願者18萬人。四川各級團委登記的志願者達到118.5萬人,共向災區派出志願者150.85萬人次(其它機構選派的志願者人數不詳),未經組織自發前往災區的人則更多。如果加上後方的志願者,總人數將接近千萬。在志願者中,最早奔赴災區救人的是成都的計程車司機和部分成都市民,更多的志願者則是從全國各地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奔赴災區。他們之中,90%以上是青年,許多還是80後青年。從職業構成看,既有公司老總、企業白領,又有老師、學生和自由職業者;既有工人、農民,又有體育明星、國內及港台歌星、影星。這種不分階層,不懼自身安危救助他人的義舉,體現出中華民族大愛無疆的博大精神。

面對前所未有的、規模龐大的志願者救援隊伍,在肯定他們愛心和義舉的同時,也應當對志願者,尤其是自發參與救援的志願者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方式進行分析與探討,並為以後建立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提供一點幫助。

一、抗震救災志願者的組織類型

在全國人民積極投入抗震救災鬥爭過程中,政府指揮的解放軍、武警部隊、消防官兵擔當了抗震救災的「正面戰場」,是抗震救災的主力軍;而上百萬奔赴災區的青年志願者和當地的倖存者則緊密配合,開闢了抗震救災的「第二戰場」。其中,志願者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官方組織型

5月13日,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青年志願者協會、四川青年聯合會、四川省學生聯合會,聯合發出了開展抗震救災「黃絲帶行動」(「黃絲帶」寓意為「祈盼親人平安」)的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同日,成都團市委及另外20個市、州的團委也發出公告徵集志願者,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幾天時間就徵集十多萬志願者,他們在災區主要從事救援、醫護、物資供應和關愛等方面的服務。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各級的民政部門、紅十字會以及慈善機構等官方和半官方機構也公開招募志願者奔赴災區。

官方組織型的最大特點是:志願者經過了徵集-分配-救災的三個全部管理流程,他們由官方按照各地災區和各部門需求統一組織、派遣,具體工作崗位則由各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安排,使救災工作有序快捷。

2.單位組織型

主要由省內外的企業和單位自己組織。他們有統一的指揮和明確的目的,那就是運送物資到現場並參與搶險救人。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四川汶川發生地震時,陳游標正在召開董事會,聽到消息,董事會立刻變成了抗震救災部署會。當天下午4點40分,60台吊車、推土車、挖土機等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車隊就分頭從江蘇、安徽向四川進發。據挖貝網報道,13日中午他們到達都江堰。「60輛車120名員工,一個小時能挖出100立方米的土。」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也組織了救災志願隊,5月13日下午該公司負責人帶領由200名員工組成的救援隊、支援隊,租乘13輛車奔赴地震災區抗震救災,隨車帶去的還有100萬元現金和價值幾十萬元的速食麵、棉被、帳篷、藥品。

單位組織型的志願者一般在到達現場後,都會主動與當地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取得聯繫,接受指揮部的領導。除徵集環節外,他們經過了分配-救災的兩個管理流程,在搶險救災中有非常高的效率。

3.民間組織型

此次救災中,民間組織型和個體組織型志願者人數最多,分布最廣,他們活躍在災區的各個區域。其中,網路在這次徵召志願者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吹響了民間組織志願者隊伍的集結號!5月12日深夜,在數家NGO的倡議下,全國數十家草根NGO通過網路溝通,共同組成鬆散型的民間團體賑災援助行動小組。各路NGO通過互聯網交換信息並進行資源分配共享,達成以下分工:成都的NGO人員與政府部門溝通合作,了解災情,設立物資接收點;外地的NGO則籌集資金和購買物資。

也有不是通過網路徵召而走到一起的民間志願隊。以唐山人宋志永和他的民工兄弟為代表組成了「唐山青年志願者突擊隊」(人稱十三義士);山東莒縣十位農民開著農用三輪車歷經三晝夜趕赴災區。類似的這種民間自發組織的救援隊,災區還有很多。有的民間組織志願隊也主動去指揮部申領任務,也經過了分配-救災的兩個管理流程,解決了救災指揮部兵力不足的難題。

4.個體組織型

由單獨的個體或是在災區結識後三、五人結伴而成的救援組織。一些訓練有素的志願者到災區後會融合到其它救援隊中;也有一些志願者缺乏明確的目的性,許多人甚至沒去各地救災指揮部報到,遊離於志願者管理流程之外。個體參與救災志願者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災區倖存者。地震後,災區倖存者就展開自救,許多人自發爬上廢墟,救出埋藏在淺層中的受傷人員;更多的人來到學校的廢墟上,救出了許多受傷的學生,使震後第一時間的救援發揮出最高效率。

另一類是從外地趕赴災區的人員。「5.12大地震」的下午,許多成都市民駕車去災區救人。當晚,重慶市渝北區檢察院聘用職工姜鳳偉即駕駛自己的私家車前往災區,參與救援行動。來自廣西的阿迪,平時喜歡戶外運動,是中國登山協會搜救隊員(業餘隊員)。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他說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快到震中去!」他訂下14日的機票,成為廣西第一批到達災區的志願者。15日,武漢驢友「空軍」李立新、朱健和萬勇等三人,則自己開著吉普車,向成都進發。

二、抗震救災志願者救助功能分析

1.搜救功能

陳游標的救援隊到5月28日止,已從廢墟中救出了15人!

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組織的救援隊在七天七夜的救援中,先後為災區群眾搭建300多頂帳篷,幫助疏散了5000多名被困群眾,共救出被困者16人。

宋永志帶領的「唐山青年志願者突擊隊」,穿梭於北川重災區的廢墟中,在北川災後最關鍵的3天時間裡,共救出25名倖存者,挖掘出遇難者遺體60多具。趕赴災區的個體志願者紛紛加入他們的突擊隊,人數最多時達到69人。

陳岩是一名退伍軍人,以前參加過搶險救災,有專業經驗。到災區後很快融入了國家救援隊,與消防戰士一起營救出了49人。

阿迪與陸續趕到的勞大津、「天第二」等7名廣西搜救志願者,進山搜救倖存者,救出100多名被困災民和多名重傷員。

5月17日,成都的兩名大學生志願者在一礦井中發現了被掩埋的礦工周志,用雙手刨了兩個小時才把被埋122個小時的周志從瓦礫堆中救了出來。

志願者中也有外國人,幾名美國人和一位加拿大人,把困在一幢六層樓中的兩名婦女救了出來。

2.後勤保障功能

後勤保障志願者主要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保管與分發工作。在縣、鄉、村的災區現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來自北京的志願者張賽,一到青川縣他就到政府分發物資的地方報到,給部隊拉給養,為災民拉食品和搭建帳篷。救人的前幾天,成都市災區物資中轉站每天需要卸運大量救災物資,分發到災區。每當貨物到達,等在那裡的自願者立刻衝上去,扛、舉、抬、搬,一天重複數千次,男人的手和肩膀磨出了繭子,女人更是累得虛脫,但是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在綿陽九州體育館,每天為災民服務的志願者達數千人之多,其中,連續照顧災民50多個小時的志願者胡開華,15日不幸因腦溢血去世。

3.獻血與醫療護理功能

13日凌晨一點五十分,成都市血液中心門前,已排起了自發前來獻血的長隊。不只是在四川,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唐山、武漢、合肥等多個城市紅十字中心血站設立的街頭采血點前,都站滿了自發為傷員獻血的志願者和民眾,許多城市的血庫庫存已滿,獻血者只有預約時間才能獻上血。

在災區從事醫療護理的志願者多半是專業人員,成都市金牛區15人的醫護志願者隊伍中,有外科、骨科、腦神經等多科目專科醫生以及護士,他們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非專業人員則從事搬運傷員和照顧傷員日常起居的工作,他們遍佈於各個醫院。

4.網路輿論聲援與尋親功能

隨著救援工作的展開,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掛出為災區人民祈福的頁面,截至5月18日晚,參與QQ祈福的網友就達到570多萬人。那幾天,網路上盛傳一句經典語錄:「川人從未負國,國人絕不負川!」聞者潸然淚下!

通過QQ群和論壇,人們迅速集結。成都的8大醫院委託全搜索網站發出千名地震重災區傷員的名單。各大門戶網站隨後均推出尋親搜索平台,一個龐大的資料庫悄然建立。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院的數名教師和學生髮起建立尋親網,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內,就有10多名災區尋親者通過這個網找到了親人。

5.心理撫慰功能

災後第三天,四川省衛生廳針對災民出現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反應,組織協調省內外226名心理醫生組成心理救援醫療隊,深入受災鄉鎮和受災群眾安置點,及時提供心理救援服務。但是與幾百萬災民相比,專業心理醫生畢竟是人數有限,於是許多不具有社會學、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志願者,通過專家的短暫培訓後對災民進行心理干預。目前災區已有上千名培訓後的心理危機干預志願者在開展工作,他們或是深入災民之中,與受災民眾「擺龍門陣」;或是走進病房,一邊護理傷員,一邊進行心理疏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體育明星鄧亞萍、香港影星成龍等人分別與災區兒童的會面,極大地撫慰了受傷兒童的心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兒童焦躁的情緒。

在以上的救助功能中,搜救功能、後勤保障功能,屬於前線功能;獻血與醫療護理功能、網路輿論聲援與尋親功能、心理撫慰功能,則屬於後方功能。

三、自發救援的力量及弱點

地震發生後,誰是第一時間的救助力量?筆者認為:是幸免於難的災區志願者和當地消防人員。此次地震發生在地質條件極為複雜的山區,地震發生後通訊和道路立即中斷,解放軍部隊進入震中地區花了20多個小時。而災區倖存者可以在第一時間投入救援,那些躺在廢墟中的孩子,許多就是被素不相識的過路人救出的。都江堰市消防中隊40名官兵在震後的兩個小時內,從廢墟中救出141人!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效率?那就是在第一時間施救和熟練的救援技術。災區外的志願者,最大優勢是靈活性、機動性與滲透性。他們無須組織批准,自己決定即可啟程趕赴災區現場,而且還能滲透到災區的每一個角落,在主力部隊沒有到來之前,他們也是救援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肯定志願者愛心的同時,也要看到自發救援存在兩大弱點:

1.志願者行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表現在:一是工作沒有程序。一些志願者越過救災指揮部自發為災民發放帶去的物資,使指揮部按程序分發的物資重複、浪費。二是影響交通。5月13日,數萬名成都市民志願者自發駕車為災區民眾送食品和衣物,導致成都到都江堰的三條道路完全堵塞,影響了救災部隊、工程搶險車輛和救援物資的通行。三是缺乏能力。一些缺乏救援技能的志願者,在災區想奉獻而又不知怎樣奉獻。據四川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每天至少接待上千名志願者,但真正能去災區的不足十分之一。一些去了前線的志願者,也不一定有事可干。6月20日,四川省有關部門發出通知:目前傷員救治、受災群眾安置工作繁重,受災群眾需平復心緒,懇請志願者另擇時機前往。

2.缺乏持久性

一是長期的救災而缺乏後勤保障,個人身心極易疲憊,難以長期堅持;二是有工作的志願者還要受單位假期的約束。相比之下,部隊官兵則有嚴明的組織紀律、嚴格的軍事訓練和必要的後勤保障,所以能夠長期作戰,成為救災的主力。

四、災後反思:建立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

目前,重建家園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災區秩序開始逐步恢復正常,志願者的服務功能也要轉向護理傷員、心理撫慰、災民安置、支農支教等新的領域。反思此次救災中的自願者工作,對於如何建立突發公共災難後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筆者有以下兩點思考:

1.建立一支超前培訓、訓練有素的志願者隊伍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自然災害頻發,旱災、洪水、颱風、沙塵暴、地震、雪災時有發生。應付突發災難,對自願者的要求較高,不只要身體強壯,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這次在汶川抗災中,在廢墟中救人效率最高、救人最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消防官兵,這充分說明了救援技能是多麼重要!對於防範地震,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由於地震頻發,平時就很注重志願者的技能培訓,對每個社區居民進行消防、救援、物資運輸與分發、搭建帳篷等訓練,使他們能在災害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自救。1995年神戶大地震時,徵召到神戶的志願者達150萬之多,他們到神戶只干兩件事:搭建住房和分發物資,所以整個災區秩序井然。因此建議:

(1)由共青團、民政和教育部門牽頭,聯合組織建立一支長期的志願者抗災隊伍。志願人員的產生可以參照選拔奧運志願者的方式,進行網上答題與面試相結合。選出的志願者,按照他的自身條件進行工作分類,每個人進行一至兩個專業的技能培訓,如廢墟救人、消防滅火、水上逃生、帳篷搭建、物資分發、災民安置等,持之以恆,必有收穫。

(2)建立志願者檔案,把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和技能培訓的考核成績錄入檔案,災害發生後可以有針對性地徵集志願者,做到忙而不亂。

(3)定期開展防災演習,從中培養志願者骨幹。

(4)於民間儲存抗災工具。如在地震易發區的社區中存放一些救生工具,如液壓擴張器、千斤頂、液壓鋼絲鉗等;在洪水易泛濫區的社區中存放一些橡皮艇等水上救生工具並由志願者時常演練。一旦發生突發災難,倖存者及志願者可以立即救助受難者,就能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死亡率。

2.要對志願者實行徵集-分配-救助三個環節的規範管理

從本質上講,志願者的服務行為,是一種非政府行為。政府應開放社會組織,讓他們承擔對志願者的培訓和徵集,把民間的救援力量高效地對接到政府的救援體制中,這是汶川地震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我們將來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此次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各級團委迅速反應,立即徵集並向災區派出十多萬志願者,但在災區還是出現一些混亂。問題出在哪裡呢?筆者認為:一是志願者徵集機構太多,相互之間缺乏協調而導致混亂。二是許多人未經徵集和工作分配即自行進入災區。但是,我們不能苛求於志願者,而只能對徵集體制進行反思,思考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為此建議:

(1)志願者徵集單位必須獲得政府的授權,並且定期對資質進行審查。被授權單位只能是法定的群眾團體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及非贏利的社會福利機構,如共青團、中國紅十字會和其它慈善機構(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不能在社會上徵集志願者)。沒有獲得授權的機構需要徵集志願者,必須與有資質的單位聯繫協商。

(2)在公共災難突發後, 志願者徵集單位不僅要在辦公地和通過網路徵集,還應當把徵集志願者工作前移,到災區現場徵集外地來的志願者,然後把每個志願者平時訓練的技能及特長介紹給救災指揮部,由指揮部分派具體工作。每一個志願者必須經過徵集-分配-救助三個環節的管理流程,應上前線的上前線,應在後方的留在後方,才能充分發揮每個志願者的特長和效率,也能保證救災現場井然有序。

(3)對救災志願者實行輪換制。抗災工作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加之志願者是利用業餘時間救災,無法進行持久戰,所以必須輪換。筆者認為,以7至15天輪換一次為宜,以保證救災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總之,建立科學高效的志願者徵集體制,把民間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政府的公共資源相融合,形成最大合力,就能取得應對救災鬥爭的勝利。

(原載《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

梁志全:四川省團校副教授

來源:《中國青年研究》雜誌

(責任編輯:張永福)

推薦閱讀:

結構抗震中的反應譜和傅里葉譜有什麼聯繫?能不能通過傅里葉變換得頻域值,再一一進行逆變換得到反應譜?
為什麼木結構建築的抗震性能普遍比較好?
新型抗震加固技術PK傳統抗震加固技術
機電抗震支吊架是什麼?
誰說土房子就不能抗震?

TAG:志願者 | 抗震 | 青年 | 功能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