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 韓信的問題複雜嗎?
張良、蕭何、韓信,興漢三人傑,司馬遷獨於韓信著筆墨最多,大約是因為三人之中,韓信下場最慘。寫到劉邦聞韓信死處,曰「且喜且憐之」,細讀,彷彿偉大領袖在清洗老戰友時也會有負罪感。
可嘆三傑個性太不同。
蕭何、張良,對人情世故的了解相當透徹。而政治無非人情,所以,幹革命後,二人都極善於揣摩領袖心事。
在組織生活中,蕭張二人,一個老練周到,一個與世推移,最後都能保身。惟讀史總覺老氣橫秋,不痛快而已。
而韓信則大有「少年氣」,有理想和天真的一面。
鴻門宴後,劉邦無奈接受了項羽的新秩序,離開關中,被逼入漢中。項羽怕老朋友一路走得不踏實,還派出數萬部隊尾隨「護送」一番。
這時,蕭何只是勸劉邦戒急用忍。
蕭何說,革命者當然也可以裝孫子,能屈於一人之下者,必伸於萬人之上,先穩住項羽再說吧。漢中就漢中,畢竟也是塊地盤,持盈保泰,時機不到,不要輕易冒險。
而張良則教劉邦用間使詐。
張良說,「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我再以韓國貴族的身份,去那邊活動活動,挑起項羽與齊國方面田榮的矛盾,把楚軍的注意力引開。
其實都是當下沒什麼好辦法,勸劉邦慢慢來。
只有韓信對劉邦說,當初有約定,誰先入咸陽,誰就王關中。如今項羽毀約,我們打回去,有道義上的優勢。
劉邦聞言苦笑,幾乎懶得再聽。
韓信又說,現在部隊里,上上下下都是想打回老家去的情緒,「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要是在漢中待久了,大家習慣了新的生活,開始想過日子了,士氣就散了。
劉邦當然不願鬱郁困居漢中。
韓信乃力勸劉邦,不要等到「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之時,立刻決策東向,還定三秦,爭權天下。
劉邦還是猶豫不決,怕打不過。
韓信就為劉邦分析道,項羽把關中秦故地一分為三,封了秦軍三個降將為王,這是項羽的失策。
當年這三人為了保身,投降項羽,自己得了富貴,而項羽卻用詐,在新安坑殺了二十萬秦降卒。以故,「秦父兄怨此三人」,民心可用。
所以,不必憂慮,直接打回去,「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韓信是願劉邦進取,不必久等,先佔了關中的根據地再說。
劉邦遂定下決心,冒險一試。
以此觀之,劉邦事業的出路,實由韓信打開。
讀韓信,往往很痛快。
韓信以用兵為勝場,當然不缺乏謀略與靈活,但類似蕭何「用忍」、張良「使詐」,這種人事上老辣的東西,韓信似乎又並不擅長。
韓信確乎是個有「少年氣」的人。
只可惜這樣的人物,如果不在革命中改變自己,就要被革命淘汰出局,這是組織生活的鐵律。
但韓信無法改變自己。
這就是韓信性格複雜之處,理想、天真之外,他大約還有些道德感上的自負與神經質。
可以說,拋開打仗這個專業領域,無論是在組織生活中,還是在私人生活中,韓信都是一個很古怪的將領。
讓我們猜一猜韓信的思路。
韓信早年混街頭時,曾經在一個亭長家裡寄食數月,這是江湖人物之間的交情。
後來亭長的妻子煩了,有一天就提前做好早飯先吃了,等到韓信按照往常的時間過來時,就沒有再為他單獨準備食物。
韓信明白了這是個逐客令,就大怒而去,從此與這個亭長絕交。
韓信餓著肚子在河邊釣魚時,有一位漂洗織物的老婦人可憐他,就給他食物,一連數十天,天天皆如此。
韓信心中喜悅,就說日後必有重報。
那老婦人卻怒道,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簡直是種恥辱,我是可憐你,「豈望報乎!」
後來韓信做了楚王,富貴還故鄉時,特意尋來這兩位故人,賜與這老婦人「千金」,而賜與那亭長僅僅「百錢」。
韓信此舉,似乎不單是為了感謝老婦人,更像是特意要羞辱那位亭長。
韓信對亭長說,「公,小人也,為徳不卒。」
這句話頗堪玩味。
陌生人可憐他,幫助他,韓信坦然接受,不幫了,他也不惱。
可熟悉的人要是「為徳不卒」,幫著幫著不幫了,韓信竟會反目成仇。
韓信的道德觀,如此自負而不近人情。
當年那位在街頭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戶也被找來了。
革命前,他是個屠戶,革命後,他還是個屠戶。這說明,他只是一個平庸的市井無賴,根本沒有利用上革命這種好事者藉以翻身的時代。
屠戶見到楚王,不敢正面,以為會被殺死。不料韓信卻讓這人做了楚國的中尉,相當於楚國國都的衛戍司令。
韓信還對部下們說,這個當年侮辱我的人是個壯士。當年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但是,「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此舉無關雅量,更像是神經質。
因為怎麼也看不出,這屠戶如何就是能做一國中尉的「壯士」,除非功成名就的韓信,已經不能接受自己當年竟能被一個如此平庸的市井無賴侮辱的事實。
畢竟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那麼,為了心理上的補償,就必須將此人認定是個了不起的壯士。壯士侮辱壯士,似乎才能讓韓信少一些心病。
於是,韓信才會說,自己是靠著驚人的忍耐,才獲得了今日的成功。司馬遷閃爍其辭。這種話只證明了,韓信不能誠實而坦然地面對自己不堪的過去。
如此英雄,也有「中情怯耳」的秘密。「忍而就於此」,也太像韓信的作態矯飾之辭。
事實上,從韓信的革命史和組織生活史來看,他是一個極度缺乏「忍耐」這種政治藝術的人。
只不過,這種缺乏,有時候成就了他在軍事上驚人的直覺,有時候又成了他在政治上致命的弱點,正是性格決定命運。
項羽手下的大將鍾離昧,與韓信是故交。項羽失敗後,劉邦怨恨鍾離昧,鍾離昧只好逃亡,從此受到劉邦的通緝。
韓信做了楚王后,鍾離昧偷偷跑來投奔,請求韓信的保護。韓信接納了故人。
劉邦聽說鍾離昧躲在楚國,就命令韓信將其逮捕,但韓信一直佯裝不知。
後來,覺得劉邦似乎要對自己動手,韓信猶豫不決。想要起兵反了,又覺得自己無罪,不至於走到這一步。想要和劉邦當面解釋下,又擔心被劉邦直接抓起來。
這時,有人對韓信說,殺了鍾離昧,帶著他的頭顱去見領袖,領袖一定會很高興,也就不會再懷疑你的忠心,所有的難題就都解決了。
韓信就找鍾離昧前來商議目前的形勢。
鍾離昧說,劉邦其實很怕我們聯手在楚國反了。「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
韓信心懷鬼胎。
鍾離昧心知其意,就罵道,「公非長者!」然後就自殺了。
韓信便帶著鍾離昧的首級去拜見劉邦,正中了陰謀家陳平的計策,被當場逮捕。從此,韓信在事實上就失去了自由,直到被呂后和蕭何殺死。
這是自負而又猶猶豫豫的韓信的另一面。
在鍾離昧眼中,韓信該也是一個「為徳不卒」的小人,不知道韓信自己意識到了沒有。
韓信確實是複雜的。
推薦閱讀:
※關於少兒芭蕾學習的7個常見問題
※養生警惕:40歲問題男人警惕落入「腺」阱
※感情總出「問題」的生肖人
※用藥須知:中西聯合用藥應注意的問題
※3+1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