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入門儀軌

儀軌入門第一講

佛門基本常識

儀:律儀

規:規矩

律:止持,制止情慾,要求自己

儀: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規:以律儀所產生的節度氣質

矩:是表現出來的內涵及美德

律中所提到的止持的止,就是諸惡莫作。止是要止的什麼,就是要止住身口意三業的放逸,不能去做不如法的事情,沒有止,不能收攝三業,老實念佛是做不到的,我們要令妄念不生,當下就要對治。

一、為人禮儀

六祖壇經說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說起來,平常心是道心,真正能做到的並不多,佛法不是玄學,不是空談,是需要我們在聞思修的基礎上,實實在在的去修證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能做到待人接物有一顆平直心。

待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交際中,具有良好的禮節,禮節是不受時空的限制的,做人要講究一定的人格,如果在最基本待人中,都不能做好,又怎麼能學佛進而成佛呢?近代大德太虛大師有一句很有名的格言:仰止於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一切經教於我們就是檢驗修行是否是正確的,佛法就是這樣平實的。我們舉個例子:一個人即使博士畢業了,如果他所學的知識不能在實踐中運用,那麼想要在社會上有所成就也是不容易和不現實的。

再來談談接物。

接物: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希望自己是左右逢緣,事事順心的。但如何能處理恰到好處,做到圓滿,是一門學問。首先,要有好的 思惟方式,其次,做事的方法和說話的語氣都很重要。這裡面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條理性、計劃性和規律性。中國傳統的理學家提出「五常」,即是仁、義、禮、信、智,有著與五戒的異曲同工之妙處。

  五戒                    五常

不殺生   ————    仁

不偷盜   ————    義

不邪淫   ————    禮

不妄語   ————    信

不飲酒   ————    智

一個人在社會上違緣很多,這與他(她)違背了五戒或者五常有莫大的關係,人與社會之間,要本著愛國愛教的立足點,明因果,盡本份,守法紀,這樣既符合佛法,也是符合社會之秩序規範的。國安民泰,有一個好的修學環境,才利於大家安心用功辦道。孔子曾經說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我們學佛之儀規,可以說,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做人禮節上的。

二、佛子威儀

佛弟子分為七眾,其中有五眾是出家眾,有二眾是在家眾。

出家五眾分別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

在家二眾分別是:優婆塞、優婆夷。

我們經常說,要如「佛子行」,那麼,什麼叫佛子呢?

佛:是指慈父,子:是指要學父親的為人。我們身為佛子,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覺悟,威儀的。

從比丘250條戒律講起,是提出的三千威儀,八萬四千細行。

在行、住、坐、卧四威儀中,每一項都有250種威儀,再乘以行、住、坐、卧四個方面,就一共有1000條威儀。

菩薩戒(三聚凈戒)包括:攝律儀戒、攝 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這1000條威儀再乘以菩薩戒(三聚凈戒)就是3000威儀了。這是粗分的三千威儀。

至於細分的84000細行,在這裡末學就不一一詳說了。無論是3000的粗行還是48000的細行,都是從我們身、口、意三業中產生的,就如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一樣,追其源頭,還是不出五戒的,在家居士守持好五戒是非常重要,一旦舍戒,將無戒可守,守好五戒,於戒律的功德亦可生起。我們知道,由戒生定,但定還不是我們要求的目的,由定生慧。所以,守戒的意義是相當大的。

守持好戒律,就能如理如法的收攝身 、口、意三業。那麼我們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就是要學威儀。誠所謂:有威可敬,有儀可學。

末法時期,眾生根性已經很差了,心是特別容易散亂的,身體則是常常處在放逸之中,這種狀態,能有幾人敢說自己是真正老實念佛的。佛陀制戒律,祖師立儀軌,以律儀來收我們的身,攝我們的心,是無限的慈悲。一個人,內心有修養,在表相上就自然有威儀的。作為佛子,我們要待 人恭敬,律己嚴格。我們的威儀,是自利利他的行為,是可以感化他人的。比如:一位法師,長得一表人材,十分威儀,凡夫著相,皈依的就多呀,所以說,外表有威儀的佛子,也是度化眾生的方便。

三、寺院的起源

寺:在印度叫做:僧伽藍,中文的意思就是「眾園」。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修學佛法的地方就是眾園。所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就是這個意思。

佛在世時,印度就有了「僧 伽藍」,還有「精舍」。佛法在漢朝漢明帝永平十年時傳入中國。漢明帝自從永平七年某夜夢見『金人』以後,對此便念念不忘,後來經過大臣們四年多鄭重其事地歷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後,確認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並留有與中國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組織了一個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訪團,西去印度求法;結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廣大的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

當時的印度叫做天竺,在永平十年,使臣從天竺請來了佛經(小乘部)和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梵僧至河南洛陽,在鴻臚寺開始了佛經的翻譯工作。當時的「寺」是皇帝以下,政府辦公的機構,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現代意義上的寺院。這兩位高僧大德最初翻譯的第一部經叫做《四十二章經》,這部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

《四十二章經》,許多人以為這是一部講小乘佛法的經典,其實不然。這部經典,佛並不是在一個專門的法會上說的,而是在佛涅槃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說的:這是一部『佛的語錄』。(在這裡補充一下)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因此,這部經典實在既不能說單只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說單只是大乘佛法;而是綜合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全部佛法。這部經典,實在集結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從小乘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四果開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強調『真假並觀』:『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以及『無著得道』:『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進而闡明中道要義:『處中得道』『清凈安樂』;最後則歸結於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滅』以及『達世如幻』。通過有生有滅如幻如化的相對真理,而達到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乃至動靜一體的大乘絕對真理。

後來,文帝新建了洛陽白馬寺,這是中國第一所真正意義上佛教寺院。為什麼要叫白馬寺呢,因為白馬從印度馱來了經典,故名為「白馬」,"寺"的名稱是保留下來,表示對僧 人的尊重 ,合稱為「白馬寺」。

過去僧 人居住的住所有兩種。一種是「寺」,另一種叫「蘭若」。「寺」可不是隨便叫的,必須要由皇帝賜名的。「蘭若」也就是現代人所謂茅蓬了。

時代在與時俱進,寺院的名稱也是在遷流中變化。隨著寺院的增多,到了魏武帝時,有的寺院叫「伽藍」,到了隋煬帝時,寺院稱為「道場」。唐代時,禪宗一代祖師大德馬祖道一稱寺院為「從林」。再後來,不少寺院的稱呼又有所變化,比如,比丘住的,叫做「寺」,比丘尼住的,小規模的叫「庵」。也有許多叫做「院」、「寶剎」、「精舍」、「蘭若」。

歷史上有名的「百丈清規」,是由馬祖道一禪師的弟子百丈懷海禪師設立,這裡附帶說一下。

四、從林組織

寺院的日常運作,是有嚴密的組織的。

在住持以下設四大寮、四大班首、八大執事。分工負責寺院內的各項具體事務工作。

四大寮分別是:庫房寮、客堂寮、禪堂、衣缽寮。

庫房寮:是管理物資的。管理僧人的衣、食、住、行的。在人事管理方面有監院(就是通俗意義上說的當家師)、副寺(就是副當家師)、庫頭(掌握財政及物資)、書記(管理文書工作)、典座(管理大眾飲食)。

客堂寮:管理客人的來往的。(掛單,止單、遷單),信眾的法事(包括紅、白二事,水陸、拜懺法會等);管理人事的有知客師,照客師,僧值師。

維那寮:管理五堂功課的,(上早晚殿、上供等佛事),照顧大眾的作息;在人事管理方面有維那師、悅眾師。

衣缽寮:主要是指住持大和尚的衣缽侍者,奉侍大和尚的起居湯藥的,書信的傳遞工作,並打理好方丈室內的香、花、燈、水、果等物品。

再來說四大班首:

首座:居於僧 眾之上,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擔任,可代理大和尚的任務的。比如:過堂,上殿等。

西堂:退居的大和尚,或者是他山退隱的長老。負責開示和教育大眾。

後堂:退居的大和尚,或者是他山退隱的長老。負責管理寺院的清規。

班 首:也叫做堂主,一堂之主,必須是才德兼備的賢能之僧。

八大執事包括:僧值、監院、副寺、維那、衣缽、知客、典座、寮元。

如果細分:大叢林里可分為48位執事的。分東西兩班站列,東邊是執事,西邊是長老。

有一點,我們居士要特別注意,一座寺院雖然僧 人眾多,但只有住持一人可以被尊稱為「和尚」,他是全寺具有學德之主僧。

從林分為十方叢林和子孫叢林。十方叢林是可以掛單的,職事任免是分春冬期的。正月十六至七月十五為春期,七月十六至正月十五為冬期,做執事,最少要做半年的, 如果沒做滿就不做了的,可不好呀,叫"逃單" 。做得不好,被撤職的,叫"遷單",十分不光彩的。

儀規入門第二講

入寺院

一、三門殿

「三門」指的是什麼呢?中間的 空門,右邊的無作門,左邊的無相門。

空門:表示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無論人身還是日月星辰,都是「成住壞空」,起心動念,亦是「成住異滅」無一物是常存的,所以,叫做「空」。不少人不理解佛教,以為出家修行是一種逃避,叫做「遁入空門」這種理解是十分片面的,實際上,「空門」又表示為「解脫門」,進入寺院,內心清凈,無有掛礙,叫做解脫。我們能認識到諸法皆是空相,即不會執著,生起煩惱,繼而造業,難了生死。

無作門:即為明白生死道理,於世間處之安然,諸惡莫作,脫離六道輪迴之苦,以三寶為依止,做到眾善奉行。無作者,無受果報,生死輪迴自得解脫。

無相門:既然是無作,就沒有四相存在,就是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 存在。

一般來說,大叢林,只開邊上小門的,中間大門不開,只有大和尚或者諸山長老或者是大護法到了,才開的。

進入山門,就是四大天王殿。正面對著山門是彌勒(慈氏)菩薩,他的身後,面對大雄寶殿的,是韋馱菩薩。兩邊是四大天王。

彌勒菩薩是以慈悲喜笑,令我等凡夫起覺照之心。這位菩薩是正月初一誕生,這是表法,依我國的傳統,正月初一是開心的日子,我們如果具備了彌勒菩薩的寬容精神,便會天天開心的,誠所謂日日是好日了。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東方的叫持國天王,守護東勝神州,南方的是增長天王,守護南瞻部洲(就是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西方的是廣目天王,守護西牛賀洲,北方的是多聞天王,守護北俱盧洲。

韋馱菩薩:他面對大殿,意為護持三寶。一般寺院里是他的站像,但有二處是坐像,都在四川,其中一處是重慶華岩寺。大家注意一下,韋馱菩薩手中有一根金剛杵,如果是合掌橫放手上則表示歡迎大家來掛單,如果是左手叉腰,右手拿著寶杵,寶杵到地面,就是表示歡迎參觀,但不接待外來客人住宿的。

伽藍菩薩:就是關公,也是佛教護法神。明朝時,神宗皇帝封他為三界伏魔君,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智者大師在禪坐定中為關公說法,關公三歸五戒,發願做寺院 的護法神,就是伽藍菩薩。

大雄寶殿:大雄是代表:智、仁、勇。智 就是自利、自覺。仁就是利他,覺他。勇就是大無畏的精神。我們說,佛陀是「能仁寂滅」就是表現自覺覺他、覺 行圓滿、智仁勇的意思。

殿堂里,東方三聖是指東方藥師琉璃世界三聖,即:藥師佛,站在他左邊的是日光遍照菩薩,右邊的是月光遍照菩薩。

西方三聖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三聖,即:阿彌陀佛,站在他左邊的是觀世音菩薩,右邊的是大勢至菩薩。

娑婆三聖是:釋迦牟尼佛,站在他左邊的是觀世音菩薩,右邊的是地藏王菩薩。

三方三聖又稱為三方佛,是指:中間的釋迦牟尼佛,左邊的藥師佛,右邊的阿彌陀佛。

華嚴三聖是:中間的毗盧遮那佛,左邊的文殊菩薩,右邊的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騎獅子,是一種表法,表示大智慧。那麼普賢菩薩騎象也是表法,表示腳踏實地修證。

一佛二弟子:是指釋迦牟尼佛,左邊的迦葉尊者(苦行第一),右邊的阿難尊者(多聞第一)

海潮觀音,十八羅漢等等 ,在這裡就不一一詳細說了,一般人都有所了解的。

寺院里的圓通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兩邊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地藏殿供奉的是:大願地藏王菩薩。旁邊是道明尊者和閔公。

寺里還有許多堂。五觀堂(吃飯的堂),客堂(客人來登記處),念佛堂(凈土宗)、禪堂(禪宗),講堂(法師講經的地方)、法堂(傳戒用的)、涅槃堂(也叫如意堂,是老法師圓寂往生的地方)。等等。

俗話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我們居士出入寺院,要注意安靜,衣服要整齊,婦女不要穿裙子,男士不要穿短褲。要懷有恭敬之心。

寺院內有主墊和齋主墊之分,我們居士要看清楚,不要亂跪,大和尚方可用主墊的。

 國內有兩處著名的戒壇,一是寶華山,二是鼎湖山,一般比丘要具足戒,需要受戒一個月左右,居士受在家菩薩戒也要一周左右時間的。

我們進入山門時,要注意,不要從中間大門入,要從邊門進入,若是從左邊門進入,要先左腳入,反之,右邊也是如此。在大殿內,不要東張西望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一看你的言行舉止,就知道你是不是受過佛門教育,是不是有師承的。有人禮佛,不要在他們面前隨意走過,這是對佛的不恭敬。

儀軌入門第三講

一、上香注意事項

1、香爐內若已點著香便不需要再插。如果帶了香上殿,放下即可。請僧侶做早晚課時代為插上,功德較大。千萬不要把香東一把西一把的插了一大爐,搞得烏煙章氣,如果不能正信佛法,求的都是世間的俗事,東拜西求的,也就是失去了供佛供菩薩的本來意義。

2、上香要誠心。香是代表:自己的「心香」,表敬意,插一枝香表示一心一意供佛,沒有妄念、沒有分別心、沒有染污。插三枝香也是有表法的,可以理解為:供養佛法僧三寶,或者是勤修戒定慧三學,還可以理解為發願:願斷一切惡,願作一切善,願渡一切眾生。(注意:插一枝香時,就發一個心愿)。

3、敬香的正確方法:

(1)先拿起一枝或者是三枝香,點著香後,馬上要把香頭豎著向上。

(2)一隻手拿著香,另一隻手輕輕的搧熄,不要用口吹或者揮動香,使其熄滅。這香是敬諸佛菩薩的,各位不要用鼻子去特意聞香味,這樣不如法 。

(3)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把香桿夾著,並用左右手的大姆指承托(也就是頂著)香腳。把香頭平對佛像,舉起齊眉供一供。

(4)如果是上一枝香,便用左手插在香爐中央。

(5)若是三枝香,先插中央的一枝,然後用左手插左邊的一枝,右邊插右邊的一枝,三枝香中間約距一寸二左右,若香爐大,香亦粗大的話,香與香的間距可稍寬:相反,若香爐細,香與香之間距離亦可縮短,總之要看情形而定。插每枝香時,默念供養佛、法、僧等發願文。

插香時注意,香頭到香腿要垂直,不要東歪西倒。

三枝香插好後,便是問一個訊。

供佛,除了用香之外,還可以用燈、花、水、果等等。

燈:表示光明及智慧。

花:表示相好莊嚴。

水:表示心水、凈水、水凈月現,心凈佛現。

果:表示菩提之果——現在供果是種下菩提之因,將來便結菩提之果。

以上的香、燈、花、水、果全稱為五供養,加上茶、食、寶、珠、衣稱十供養,還有百味供養等等。並以身心恭敬禮拜供養佛。

二、禮佛儀規

1、拜佛

(1)先合掌:直立合掌當胸如捧水,腳要前八後二,就是左右兩腳的距離,前面(腳指部分)距離約八寸,後面(腳跟部分)距離約二寸,形成「八」字形。

(2)先慢慢彎腰,屈膝靠近拜墊邊,頭亦開始向下叩。

(3)手「兩掌半」右掌按在拜墊中央為第一掌。

(4)次將左掌按拜墊左前方(較右掌前一掌)為第二掌。

(5)再將右手移至右前方使兩掌相齊為半掌,合為兩掌半。

(6)當頭貼著拜墊時,兩掌同時翻起,掌心向上,意思是用手心接佛的足以示極度的尊敬。

(7)起立時,兩掌掌心翻迴向下。

(8)右手退半掌回到拜墊中央「第一掌」的位置,把左手提起來合掌式回胸前,右掌按向拜墊,兩膝起立,右掌與左手掌合。若「五體投地」是不用拜墊,額頭、兩手、雙膝,人體五個要點。直接拜在地上,無論拜多少次,腳都不移動位置。

(9)先合掌:當腰彎至最低但不過膝蓋時,雙手作彌陀印。

(10)起立時,挺腰舉手,做毗尼遮那佛手印(即以兩手反映,無名指,小指抱,食指及大姆指均各豎起相對)。注意手印舉眉齊高,不要點到額頭,眼望向手印,不用垂頭,最後放下雙手,雙掌。

2、敬佛

禮佛十種

(1)我慢禮

(2)唱和禮

(3)恭敬禮

(4)無相禮

(5)起用禮

(6)內觀禮

(7)實相禮

(8)大悲禮

(9)總攝禮

(10)無盡禮

上述十種禮佛方法,首二種我慢禮及唱和禮是不如法的,不但得不到感應,反增過失。

拜佛既是紀念佛陀覺悟的精神。又是去慢心、破我執。早上拜佛,是提醒自己要學習佛陀的覺悟精神,待人處事,謙虛放下,尊重他人,嚴勵自己,要知五蘊皆空,世事無常,對一切名聞利養要看得淡泊,明白世間五欲(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不要追求,不要計較執著。

晚上拜佛,是一種回顧,將整日所作的行為及起心動念作靜思,有沒有違背早上所定下的任務,能做到多少。吾人一日三省吾身,故要反省、懺悔、發願、迴向。

禮佛不是拜偶像

二、從事顯理

能真實地去改造自己,反省自己,自然感應道交與佛相應。有一偈八句話,教我們如何把佛像當作真佛來拜,籍以顯現自性的心中佛:

泥塑木雕紙畫成

現前真佛盡分明

皈依不是他家事

福德還從自己生

萬樹花開因地暖

千江月現為波清

朝參暮禮常如是

在此直通極樂城

我們這個身體是異熟果,是由前生種下的因,今生所受的果報。所以每個人的業報有差別:如有人相貌好,有人相貌丑;有人身矮,有人身高,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人聰明,有人愚痴,等等,還有每人的環境情況,各有不同,這是前因後果有異的關係。

在《佛說業報差別經》中,說禮佛有十種功德。

1、得妙色音

2、出言人言

3、得眾無畏

4、眾人親近

5、天人護持

6、諸佛護念

7、具足威儀

8、有大福德

9、臨終往生

10、速證涅槃

人在拜佛,心亦要拜,不要胡思亂想,要精進不懈,從事顯理,自然便達到佛我一如實相之理。

四、拜佛單、雙用引磬

由於叢林的佛事,或早晚功課,共修法會中,參加拜佛的人數多,為了大家動作一致,故 用引磬指揮。大家聽聞引磬的聲音,便知道要進行哪 一步動作。

使用引磬有兩種方法:

1、單用引磬——只用引磬

2、雙用引磬——引磬與鼓齊用

三拜一問訊時,大家若明白引磬的指令,就可分辯是第一拜、第二拜和第三拜,知道何時下跪,何時起立。

法器符號:

●        黑圈表示引磬

、        將引磬捺住

○        以白圈表示鼓

以下分別以單用引磬說明如何配合三拜一問訊的動作。符號就是表示法器,文字表示動作。

單用引磬

開始時,排好班,東西單,對面站,等候引磬訊號

第一拜   ●     ●     ●     、    ●

             拜下                              起

第二拜   ●                                ●

             拜下                              起

第一拜   ●             ●               ●

             拜下                              起

               ●            ●                          

              問              訊                     

儀軌入門第四講:

敬法

法:是指佛法,闡明人生的真理,能夠解脫煩惱,轉迷成聖,離苦得樂。也就是是法門、方法、辦法的意思。只要是跟隨佛法的道理去做,就能獲得究竟涅槃的快樂。佛法是成佛作祖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們一定要敬法。

開經偈云: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我們的人身是十分難得的,今生能聽聞到佛法也是無上的福報,我們要對這兩點的重大意義有清楚的認識,生出感恩慶幸之心。

敬法可分為兩點來講:一是聽聞正法 ;二是學習經典。

先來講第一點:

下面接著講如果聽聞正法,要有什麼樣的態度的,歸納起來如下:

1、整衣早到:無論是參加什麼講座或者是法會,都要穿著整齊的衣服參加,不要穿奇裝異服或者是背心、汗衫,拖鞋、短褲,走路要輕,要提前到會,隨眾禮佛或者問訊入座。入座後不宜高聲喧嘩或者和熟悉的朋友大聲打招呼,不得坐著不定或者頻頻大聲咳嗽談話等。如果中途要退場,請不要大聲的告別,應該是輕輕的,向佛菩薩像合十告假後,安靜的退場。

2、守護三業(身口意):身體要坐端正,不要坐的東倒西歪的,不要交足。在聽講時,不要把是非閑語帶到講堂上,不要說無意義的話,更不要講三寶的過失。要如理如法,不然只能是自他俱損,這是指要注意口業。在意業方面,要注意的是守護好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清凈的,不掉舉,不昏沉。學法時,比喻聽經不專心的人為「漏器」、帶著慢心來聽的人為「覆器」、第三種就是思想不正確,以「邪心」來聽法的人為「污器」 ,這都是聽法的人意業沒有守好,那麼講法的法師成了什麼呀,呵呵「嘆氣」。

3、如理作觀:什麼叫做如理作觀,簡單講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成正等正覺」。如果去聽經有如風過耳,沒有能消化,就是有如知道有寶山而空手歸,另一方面,如果有聞有思不肯修,就有如入寶山空手而歸。人身難得,佛法難求,我們一定要惜福。佛法重點在於修心養性,依佛所教的法門如理作觀,就是修改我們的習氣,改造三業,把不如法的身、口意行為修為清凈。

4、依教奉行:就是要以大行普賢菩薩的精神,腳踏實地,悉除一切惡道苦,給予一切眾生樂,佛道長遠,不失初心,不為障礙退失道心,眾生難度,亦不舍眾生,如是奉持聞、思、修三慧,方證菩提。

經在印度語中叫做「修多羅「,翻譯過來就是:契經的意思。契是指: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性。

有兩種情況,在這裡講一下:

一是契機不契理:是指講的時間,聽眾很多,也喜歡聽講法的人講,但是這個人講的根本不是佛法,以盲引盲,令眾生走上不正確的路。

二是契理不契機:是指講的法,是正法,但是講的太深或者是方式方法上不為聽眾接受。

經有5種人講:1、佛說,2 、菩薩說,3、佛弟子說,4、天人說,5、化人說。只要是符合三法印(小乘),或者是一實相印(大乘)接引大眾的,這個法就是清凈的。

經的含義有很多,歸納起來有十種:

1、湧泉(義味無盡)

2、出生(諸義無量)

3、顯示(事理分明)

4、繩墨(圓成中道)

5、貫穿(教理行果)

6、攝 持(攀緣妄心)

7、常義(永恆不變)

8、法義(千葉同軌)

9、典義(不偏不倚)

10、徑義(涅槃途徑)

經教含此無量無邊功德,令我等凡夫轉凡成聖,是故應頂禮。

看經時的注意事項:

1、要先凈手,

2、經書平入在案台上,不要放在床上或者是膝蓋上以及不幹凈的地方,

3、翻開經書前後要先合掌或者是頂戴(就是指雙手高舉將經書置於額前),

4、如果捧著經書念誦中,遇到要合掌處,怎麼辦,記住,不要放下經書,也不要單手「合掌」,正確的方法是:雙手捧好經書就可以,

5、如果捧著經書時,遇到出家人,如何行禮問訊呢,正確的辦法是:雙手捧經,高舉齊眉行禮,就是如法的,

6、經書不要手隨便的那麼一卷,也不要放在提包或者褲袋中,讀完經書時,最好用乾淨毛巾遮住,不讀經時,合上經書。

印經功德很大,每一種經有每一種不同的緣起,如果該經已有大量的流通本,那麼,應該將錢轉印其他經書或者是論,如是做功德,才能發揮最大布施作用。

古代時,求經書不像今天這樣容易,不少善知識為法捨身。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國從古代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 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所謂"捨身求法"之人,玄奘不愧是名符其實的。他童真入道,十三歲時的 名言:「遠紹如來,近揚光大」,表達了大師宏大的志向,19歲時,就把當時國內的所有經書都閱畢了,為解決在修學見地上的疑問,發心西去取經,九死一生才成功請回經書,大師的風範,讓我等後學深思,不如理如法的修證,能對得起歷代的善知識嗎!這方面的故事還有很多,容末學在有時間時細講。他們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永傳千古。

儀軌入門第五講:

敬僧

一、僧的意義:

前兩講已介紹過恭敬三寶中的敬佛和敬法,現在,來講敬僧。

僧是三寶之一,是僧 伽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和合眾」,必須四人以上生活在一起,並具有以下兩個條件,即「理和合」與「事和合」。

先講「理和合」:大眾同聚會,個個學無為,以如來涅槃解脫為目標。

第二,「事和合」:為佛教事業,甘心奉獻終身而出家,身為佛子,當行佛事,護持合一,精進修學,繼承佛教優良的傳統,利樂眾生,證菩提果,登涅槃城。

所謂六和合的精神是:

1、身和同住;

2、口和無諍;

3、意和同悅;

4、戒和同修;

5、見和同解;

6、利和同均。

從生活的角度講,無論是在家出家,如果處於眾中,只要能做上以上6種精神,便是清凈僧。

僧的任務:

僧的任務是什麼呢?

就是要荷 擔如來家業,也就是說:要挑起弘揚佛法的重擔,代佛宣揚,法輪常轉,為人天師表,給眾生種福田,續佛慧命,紹隆佛種,令正法久住為己任。

僧的種類:

僧:清凈的意思。

然而從古至今,寺院的僧人,也是凡聖參差不齊的。

一代大德太虛大師曾經說過:「僧教不振,學義空疏,近代佛門,有養無教,真正學佛而出家彌得上焉者的,真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中焉者的讀幾部梁皇懺等佛事,算是頂呱呱了。至於下焉者的,全不知出家為何事,經典具何義。今日出家,明日受戒,到處掛單吃飯,屬有養無教。」(註:《太虛大師全集》)。真為了生死,發真實無假的菩提心,動機純正,出家擺脫世俗,投身佛門為出三界,出無明之家,勤修戒定慧三學,善於說法,具有慈悲喜舍之心的法門龍象,實在是廖若星辰,太少了!! 

作為居士,末學補充一點,就是:不要認為自己是在家修行的,可以放逸,不如理如法的聞思修就能去西方極樂,可以說,出家人是專業修行,我們做居士更要加倍精進不懈才行,起跑線是一樣的,目的也是一致,但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定不能比出家人少,絕不會因為我們是居士,到臨終考驗給我們打個5 折8折,這點必須明確!!我們對僧寶要生大恭敬心,對自己要生勇猛的精進不懈的心,各人生死各人了,萬萬不要放逸,放逸的習氣於一切功德都是升不起,慎之!!!。善知識所具備的10個條件,以及我們依止善知識所要具備的條件,會在以後的共同學習中細講,請繼續關注。

一般普通出家人,雖然能安守本份,但是善於說法的並不多,若能做法事領眾,所謂以俗勾牽,令其廣種福田,這樣的做法也算是難得了。

另有一類出家人,專事趕經懺,以為職業,教內稱之為「經懺鬼」也叫做「賣唱僧」。

還有一類出家人,既不會講經,也不會做經懺法事,只能做些煮齋等工作,誠所謂吃齋人多,禮佛人少,此都是佛法衰落的現象。讓末學為之心寒,本著不忍眾生苦、哪堪聖教衰的出發點,我們在家居士,一定要有長遠心和眼光,即使為法捨身,也要護持好三寶,使正法永駐,法輪常轉。

僧 人的類別雖然不同,我們作為佛的弟子,不論是對哪 一類出家人,只要是剃髮染衣的,現出家(比丘或者比丘尼)相的,都不能起分別心,要一樣的恭敬如初。這才合乎自性清凈平等的道理,是則名為真佛子。

如何敬僧,可以分為恭敬供養和依止侍奉兩個大的方面來講:

先講恭敬供養:

1、對出家人要有恭敬心,遇到僧人時,要合掌,若正好在路上迎面遇到,要讓路側立。乘車要讓座。如果請教僧侶問題時,要稱其為「法師」或者是「師父」。若要請問師父的法號,應該說:「請問師父上下」。

在這裡補充一下:教內對各宗德高望重者都有德稱:

律師(律宗)

禪師(禪宗)

上師(密宗)

法師(講經說法者)

長老、大德、上人,某公(戒臘老,道行高)等等,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出家人的戒臘是由受戒時間計算起。夏臘是由結夏安居為歲數。在家居士切勿直呼名號,至少要加上「某某師」或者是「某某師父」。

這裡補充一下:一般來說,居士師父不要稱呼「某某師」,這種稱謂一般是出家人和出家人之間常用的,居士用並不合適。

我們若是要請教出家人的居所,要這樣問:「師父的寶剎在哪裡?」

2、自稱:在家的信眾,應該是通稱為:弟子、不肖、不慧或者是末學。如果有人問我們居士的皈依或者依止師父是誰 ,應該這樣回答:上某下某師父。(註:上某的上表示:上報四重恩,下某的下表示:下濟三途苦)。

3、頂禮:頂禮師父或者法師,也要看時間、地點、場合和環境。有的情況不宜頂禮師父的:師父正在用功、念 經、打坐時,不要頂禮,師父在吃飯、剃頭、刷牙、如廁、休息、有病時不宜頂禮。頂禮的時間要說:「頂禮師父三拜「。師父說:「一拜」,那麼就頂禮一拜;師父說「問訊」或者是「免禮」,則只要合十問訊,可以免禮不拜, 同時要答:「阿彌陀佛」就行了。這就是所謂「恭敬不如從命」。有違師命也是不行的。

4、供養:有四事:包括衣服、飲食、卧具、湯藥都要有恭敬心。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供養法師紅包時,應該說:「請法師接受弟子的果儀(供養)」或者說:「供養師父」,並且雙手拿著紅包供上齊眉,然後將紅包放在法師面前,不要直接放在師父的手中,有的師父受了戒,不能直接接觸紅包,這點要注意。

5、告假、消假、接駕、送駕:

離開師父時要說:「弟子向師父告假」。

外出返回時要說:「弟子向師父消假」。

若有大德法師來,要頂禮接駕,要說:「弟弟某某向法師接駕,頂禮三拜」,若接駕的人比較多,就由其中一人代表大家說就可以了。法師說「一拜」或者是「問訊」,都要謹從師命。

法師臨走時,要說:「弟子某某眾等向法師頂禮送駕」。法師說「一拜」或者是「問訊」,都要謹從師命。

五、依止侍奉

我們皈依 是十方三寶。要依止的師父必須選擇。師父 的身口意三業清凈,又善於說法,並具有大慈悲心,開我智慧,長養我的善根,師父給我慧命,成就道業,是法身父母。同樣,師父也會考驗弟子,是否 能成為才之法器,要有成就,就需要不斷的磨練。常隨師學者要把身心都交給師父安排。這樣,師徒之間才能相應相久。

有了依止師父,可謂是登堂入室,要好好侍奉師長,起居飲食等。

1、進入師室,扣門三下,不得擅自進入 。師父同意,方可進入。

2、侍奉師父起居,如折被子,做室內衛生等,要有條理。

3、侍師飲食,用雙手,待師食畢,記得要清潔收具。

4、問法時,側立合掌,請教、諦聽,師父若命坐才可坐下(身略側向而坐,身微彎)。

5、師有事或疲倦,要你出去,不得不歡喜,一定依師父的意思。

6、師父對自己若有批評,要虛心接受,不可辯駁,做錯事 不隱瞞,當下就要向師父懺悔。

7、師父吩咐做的事要馬上去做,不要拖拉和馬虎。

8、若有事外出或者奉師命到別的道場,有問必答,對於不必要的問題,要善巧方便的處理好。

總之,要依止好師父,奉獻自己,對任何事都要對師父有恭敬心,求法是從恭敬中來的,這樣才給得到法益。

儀軌入門第七講:親近善知識

上一次,我和各位共同學習了「敬僧」,講到對出家僧眾要有恭敬心,但對依止師,需要謹慎的選擇的問題。今天,我繼續和各位來談一談如何親近善知識。

親近:親近本身就含有「依止」的含義。善知識以甘露法雨灌注我等,令我等法身慧命增長,現世為萬福之基,將來能夠成佛作祖,是故,我等將自己的慧命依止於善知識。

善知識:善:為「好」的意思,知:名聞為「知」,識:見面為「識」,從古至今,僧團內是聖凡參差,我們要依止,就是明了何為「善知識」。在這裡,可以歸納為8個字:邪、正、真、偽、大、小、偏、圓。下面來分別說明這8個字的含意。

1、邪:如果一世修行,不究其心,無論修行多久,都是邪道。心歸納為三個方面:肉團心、妄心、真心。肉團心是物質,它並不究竟與永恆,妄心指我們的分別心,也是不實在的假相,唯有真心是永恆不變。所謂道心惟微,真心惟常。我們不起妄念,不生不滅的真心自然是現前的,所以說,真正的修行是在自心作,自究其心,返妄歸真。祖師說過:學道莫要向外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即是此理。心只會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緣起性空的佛法基石,為名為利,為現世的安樂與享受,或者求來世的福報,這種修行,是出不了六道輪迴的。

2、正:心既不向外求,也不為名聞利養,不貪圖現世的安逸,亦無求未來的果報,念念返照回光,於自心上做好功夫,以無上正等正覺的思想作為準繩,如此的發心,名之為「正」。

3、真:上證佛道,勤修三學,下化眾生,發勇猛精進的菩提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以六度四攝萬行普度眾生,為眾生奉獻,無有厭煩疲倦之心,念念不舍眾生,雖然知道此五濁惡世,眾生心性剛強難調難伏,亦不退失菩提心,這個心,就是真實心。

4、偽:是指:外清內濁,始勤終退。一年學佛,佛在眼前,三年學佛,佛在殿堂,十年學佛,佛在西天。外表具有清凈的假像,內心充滿三毒,妄想不斷,執著計較。儘管做了一些善事或者說是修了部分善法,但都是為了各聞利養而去做,並非出自本性的真心,如此之人,有罪不懺、有過不改,只作覆藏隱瞞,此為內濁。

5、大:心量大,願力大。諸佛菩薩在因地都是如是心量大,發大願的。如地藏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以如此因,成就不可限量的大果報。我們亦應該在修學路上,發大道心。

6、小:相對於大來說,就是」小「,發心小的人,雖然一樣修行,只求自利不求利他,只能是自了漢。小乘行者觀三界如火宅,視生死如冤家,不肯乘願再返,救度眾生,續佛慧命,這是小根小器。

7、偏:偏為「偏執」,也就是不圓融,不是執「有」就是執「空」。一般來說,凡夫都是執著「有」,凡事都愛比較,計較別人,就是連別人修學比我好,也會計較。謂之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不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念念不忘自己的功德,知見不冺,樣樣事都執有相,有法所得。二乘人執空,住在空理,連救度眾生的心都無。如是不是執「有」就是執「空」,是不為中道。

8、圓:即是圓融中道實相,既不執「有」也不執「空」,以大乘的菩薩道精神,發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心愿,成就如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果。雖有願有果,但 亦不執著於修與證,既無佛道可成,亦無眾生可度,成佛度眾生都是由心,一念覺為佛,一念迷為凡夫。眾生佛道,皆在我心,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綜上所述,依止善知識, 一定要明辯,仔細觀察,是不是需要依止的學習對象。

二、善知識分為三種:(1)教導    (2)同參     (3)外護

1、教導善知識:「教導」 是指上輩對下而言的,善知識是師父,善知識是明眼的過 來人,其所教授的就是他曾經走過的路,一是正確,二是直接。善知識以甘露法雨灌注我等,令我等法身慧命增長,以 佛法的精神來教導我們待人處事,令我們斷除煩惱,離苦得樂。教導善知識,甚難希有,我們一定要用恭敬心去親近依止。

2、同參善知識:是指同學、同伴、朋友間之間的相處,三人行,必有我師。

《佛說孛抄經》里,曾經將朋友分成4種。

(1)如花:就是酒肉朋友,只會錦上添花,不知雪中送炭。

(2)如秤:凡事計較,你有名利地位,他就接近你,利用你,一旦你窮困潦倒,立即離去。

(3)如山:攀高技型的,你有權勢,他就依附,不講原則,見風使舵型。

(4)如地:這種朋友如大地一般平等堅牢,腳踏實地,此為善友。好的同參伴侶,可以起 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對善友要惜緣。

3、外護善知識:古往今來,有成就者,其身後必有「外護善知識」的。誠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若發心用功辦道,日常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外護善知識成就。包括慈善事業與弘法事業 ,都是需要諸多因緣和合,方可成就。作為居士,我等要盡心儘力護持三寶,法輪常轉,廣濟群生,普被三根。

儀軌入門第七講:隨師行

上一講,我們共同學習了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憨山大師曾有偈云:「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名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亦徒然」。說明善知識的難遇,如能找到一位好的師長,終身受益,並可以了脫生死,所以要好好常隨師學、尊重師道。

隨師行分為:「內行」、「外行」兩個方面。

內行是指跟隨師長學法修道,外行是指隨師出門的禮節和奉侍師長。

按規矩講:當侍者是很有規矩的。在出家做沙彌(沙彌尼)時就需要學習。

沙彌(沙彌尼)一共有三種情況:

1、驅鳥沙彌(沙彌尼)年紀小,各方面能力不強,7-13歲。

2、學法沙彌(沙彌尼)學習當侍者、法師等法,受持十戒,然後列入僧 倫,14-20歲。

3、名字沙彌(沙彌尼)智力遲鈍或者因緣不具,未能受具足戒,20-65歲。

在這裡隨便講一講。

時代在進步,理念在更新。有的時間,法師出門,會有居士隨行,如果我們做居士的能夠未雨稠蒙,發心學習隨師行的禮儀,是非常必要的。

隨師把握好以下5個方面就可以了。即:恭敬、供養、隨順、護持、請示。

1、恭敬:隨師學法修行,必須具有恭敬心,如果和師父約定外出辦事,弟子應該比師父早到,不讓師父反過來等,否則是行為顛倒沒有恭敬心;外出行路時,弟子應在師父的後方,腳不要踏著師父的影子,當然,也不能離得太遠,以什麼為標準呢,以能聽到師父小聲講話看到師父的細微舉動為宜,在路上遇到自己的朋友時,應該合掌而過,不應只自己駐足聊天。到了辦事地點,師父坐,弟子側立,師父叫坐下,方可坐下,坐姿要端正,不要坐的比師父位置還要高,也不要離師父太遠,隨時留心師父有什麼需要,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師父還未動身,自己就到處亂跑亂看的。

2、供養:供養有「內」與「外」之分,外在的比較好理解,就是四事供養: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師徒之間,除了物質供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身心也要供養。《法華經》曾經講到:佛陀在因地時,全身心奉獻於師長,無有空過;即身成就的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全身心的以身口意對自己的上師馬爾巴作清凈供養,誠為捨身為法,必命為期,這樣的恭敬供養,是除我執與法執的良藥。

3、隨順:我們一旦確定依止一位師父後,最好能專心致的依止好學修,若要外出參學,要依師所 指定的方向。去一方參學時,都要付出努力的,恭敬心、供養心、時間缺一不可。我們隨手就可以舉出若干例子,大家耳熟能詳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在文殊菩薩座下參得根本智,再由文殊菩薩指示他行足,在各行各業中參學,要知道,我們學佛,要發廣道心,要發願修學無量法門,這樣在因地上發心愿,在果地上方有能力隨緣度眾生。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的九年面壁,馬祖道一的二十年禁語;近代大德虛雲和廣欽老和尚的山洞生活,為成就道業,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大德為之付出時光代價的!我等後學,對照一下,十分慚愧的。在隨師學的過程中,要有恆久心,不要因為一點點小小的困難,就退失初心,境界是對我們的考驗。「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師父的指導和呵斥是最幸福的人,師父就是我等的法身父母。慧可為法斷臂立雪的精神也值得我們讚歎。十方大德為求法常隨師行,視師如佛,一心不二,得以成就。我們居士,也要有長遠心與恆久力,遇值善知識,選定後就要有耐心,珍惜好自己的「隨師行」。

4、護持:護持三寶,恭敬師長,不要因為相處時間久了,認識的師父多了,就時時觀察師父的過失,從 而失去恭敬心。為人弟子,必須用智慧的眼光選定師父,一旦選定,萬萬不要講師之過,在任何情況上下,不退道心,恭敬護持好師父,以光大師父弘法之志為己任,以圓滿師父的弘願為己願,如法護持,不負師恩。

5、請示:請示包括:請師父開示,請轉法輪、請益,有不明白之處請 教,師父教導時,弟子要合掌恭聽,生歡喜心,精進修學,成為法器。佛法是生活中的智慧明燈,請轉法輪為眾生解脫煩惱,成就菩提,可以說,請示的功德相當大。

下邊,來簡單的講一講「掛單」的規矩。

在外參學過程中,僧眾可到十方叢林住宿,名為:「掛單」或者是「掛搭」。

掛單:掛是指「掛搭衣缽」,單是指「名單」。意思 就是把自己的衣缽掛列在僧堂。名單列在東序或者是西序僧 眾名單下,暫時住下。

掛單的手續:先到寺院的客堂經知客師同意掛單,安排其住在雲水堂,表示如行雲流水,過而不留。住在雲水堂,是可以隨時向客堂告假另住的。亦可住進禪堂或者念佛堂,也可當職。這裡雖然是講到 僧團內部的,但是我們居士到叢林聽經留宿亦要遵守寺規。

舉例說明:

1、對僧侶而言:

問:大德什麼上下?

答:草字或者是末學某某。

問:哪裡髮腳?

答:某某地。

問:哪 年發心?何時受具?衣缽堂,令師上下。

2、對居士而言:

問:到此有何因緣大事?

答:(1)打擾常住。(2)掛經單。(3)親近常住。

總之,我們居士,不論是出外求法,或者是隨師行,一定要明白規矩,尊師重道,才是名符其實的隨師行。

儀軌入門第八講:袍衣意義

作為三寶弟子,我們有必要了解穿袍搭衣的意義,下面末學和各位共同參學這方面的內容。

1、袍:也叫做「海青」。秕言卷一曾經提到:「吳中方言稱衣之廣袖者謂海青」。太白詩云:「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海青源自於漢朝,也稱之為「漢服」。傳說,是在南北朝時,梁武帝的國師志公禪師將「海青」的概念引入了佛門。到了隋朝,這種海青只限皇宮內使用,稱為黃(皇)袍,只有地位尊貴者方可穿著。到了唐代,海青普及到民間,又名「唐裝」。

現在僧侶的常服一般是:褐、黃、黑、灰、咖啡等。一般在家居士的海青是:黑和褐。

海青的特點就是寬袍大袖。這是一種表法:是接引眾生的意思。海青的「海」字是表示我們佛弟子的心量要像大海般寬廣,能包容一切,青是表示內心清凈,諸法不染,故名海青。

2、衣:又叫做「袈娑」,印度的梵文,翻譯成漢語就是「解脫衣」,也叫做「福田衣」。「解脫」是表法,表示:自利,「福田」也是表法,表示:「利他」,也就是表:自利利他之含義。佛陀駐世時,曾經和舍利弗說過,出家人所披的衣的含義就是:把布割成一塊塊 似稻田,從自利角度來說,就是勤修三學,上求佛道,此等聖法財,無人可盜,利他者是指下化眾生,給眾生種善根的機會,布下菩提之種,將來便會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衣。

下面來講講的衣的種類和作用:

1、衣的種類:

出家人披三衣,在家居士披縵衣,居士受持五戒,即當披縵。

出家人的三衣是指:五衣,七衣,九衣。

五衣:梵文叫做:「安陀會」。是把一塊布割開五行,每行再截開一長一短而縫就,也叫做「勞動」衣,做任何事時,比如:打掃衛生時,都可以披上「五衣」。

七衣:梵文叫做:「郁多羅僧」,是把一塊布割開七條,每條再截成兩長一短縫上,是用功辦道時用的,如:禮佛、懺悔或者是布 薩(也就是誦戒)時披的,做早晚課誦,誦經聞法時都披上此七衣。

九衣:梵文叫做:「僧伽黎」,又稱為:「主衣」,9條或者是25條縫成,一般是上座說法或者主法法事時披上。主衣又分為三類九品,三類分上、中、下,每類又分上中上,共九品。具體的內容,如何 區別,末學可以在日後細講。

2、衣的作用:

有兩種作用,一是使自己生慚愧心、懺悔心,並使自己捨棄世欲的慾望(自利);二是樹立威儀,令眾生歡喜,給眾生種福田的機會(利他)。

漢傳佛教中,一般來說,出家人在受具足戒時,才三衣一起披上。

三衣在對治三毒中,也是有表法的。如五衣是表對治:「貪」,七衣是表對治「嗔」,九衣對治「痴」。披三衣者,表示離三毒,所以,出家人應是三衣不離身的。

披主衣是現如來相,衣的條紋越多,表示福田越大,煩惱減少,福德增多。眾生種福田的機會也就更殊勝。

在家居士所披的是縵衣,又名「缽吒禮懺衣」,一塊布,不割開,只用於禮佛求懺悔。無論是受了五戒還是在家菩薩戒的居士,都只能披縵衣,末學曾經看到過有居士受五戒披五衣,受在家菩薩戒披七衣的,這是不如法的。

沙彌、沙彌尼亦不能披五衣,只能披縵,亦不能受人禮拜,只有受具足戒後,方可披三衣。

3、衣的任務和殊勝

有個俗語叫做:不披袈娑煩惱多,披了袈娑事更多。這裡的事多並不是指是非多,而是講出家的僧侶披衣即荷擔起如來家業,上求下化,弘法利生,責任重大。

古代時,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事,度僧名額有限,要通過嚴格的考核方可擇優錄取的。從宋朝以後,出家就沒有那樣嚴格了,這種現象對佛教亦產生不好的影響,令一般的世俗人認為出家容易,和尚好當,從而對佛法生不起恭敬心。印祖有云:「三濫不禁,佛法不興」。

出家人披起袈娑的生活是清苦的,任務是艱巨的,功德不可思議。經云:末法時期,若有五位比丘持戒,可令正法住世。金剛上師能海曾經說過,出家功德很大,若能弘法利生者,更加偉大。

以上講的是衣的任務。下面再講一下衣的殊勝:衣之所在,天龍八部護念,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災難遠離。衣是如此殊勝,我們三寶弟子一定要對衣恭敬,放置高處,住持護持好正法,生梵天之福,得三乘果。

 

儀軌入門第九講:入眾與執事

一、入眾: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是社會性的。在方方面面,都要和大家相處。有的人,愛觀人的過失,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開心的,結果是自生煩惱,本來就煩這個人,卻要時時看到,此為八苦中的怨憎會苦。那麼,如何在生活中與人相處得開心自在融洽,可是一門學問。作為佛弟子,首先要學好做人。我們可從三個方面來講:容、禮、助。

1、容:容是指「容納」,在社會上與人相處,要有容人之量,凡事要大度。這是為人處事的基礎,成就事業的初因。對於我們看不習慣的人和事,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想法,俗話說的好:「吃虧是福」。容人方能得自在。如果一個人連一點容人的心都沒有。做人也就太辛苦了。每個人因為與生俱來的業報不同,性格也是千差萬別的,如果心靈上,不給任何人留一個空間,可能會出現很多的不必要的煩惱。一個要成就大事的人,必然也是要有「容」人的海量的。

我講個小故事給各位聽:有的寺里,佛像是銅鑄的,大磬也是銅造的。一天,大磬生氣了,叫到:「真是不公平!都是銅做的,憑什麼你鑄成佛的形象,就有信眾向你四時供養,還頂禮,我嘛,為了表示對信眾的歡迎,天天被打,太不公平了!」大磬聽了,生出了慚愧心,明白了「容」是成就事業的基礎,成佛的根本。

2、禮:禮是指「待人的禮節,禮儀等」。古德有云:臉上無嗔真供養,口裡無嗔出妙香,心裡無嗔無價寶,不生不滅是真常。下面來簡單講一下。

(1)臉上無嗔真供養:一個人內心無嗔,臉上常常 春風滿面,令眾生生起歡喜心,便是結緣的,這種發自內心的微笑是一種美德,令眾生歡喜親近,也本身也是布施結緣,是最好的供養禮品。

(2)口裡無嗔出妙香:我們不說人過,是止惡,講好話,有意義的事,講佛法,是揚善。不要東家長西家短的講任何是非。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也可以喪國。口業造下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學佛人,一定要慎之。我們要隱惡揚善,不可打妄語,惡語,綺語,兩舌等。經云:若三世不妄語,其人舌頭長可覆臉。如果我們口業清凈,自然出妙香。

(3)心裡無嗔無價寶:世上萬事萬物皆是有價的,也就是說,沒有究竟的事物。《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上至日月星辰,下至眾生大地,無一不是成住壞空的。生老病死,心念的生住異滅,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萬法唯心造,心若清凈無嗔,外相行為上自然是端正的,這就是真正的無價寶。

(4)不生不滅是真常:不生不滅的是人本具的自性。真常者,永恆不變是指我們的自生常住。

以禮待人 ,以事顯理,佛性現前。

3、助:助是指「合作,幫助」,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合作與幫助,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的。施比受有福。用智慧的心,在財物或者精神上盡量去幫助眾生,是一件件非常非常快樂的事。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能做到「容、禮、助」三個方面,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會讓眾生生起歡喜的,走在人海中,永遠是如沐春風。

二、執事:就是指:「做事,當職」。我們作為三寶弟子,要明因果,並要凡事三思而後行。一舉一動要合規律。這個方面也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勤、惜、誠。

1、勤:勤是指「勤勞」。我們得到現世這個暇滿的人身,如果不用來做有意義的事,就無異於行屍走肉,我們借假修真,求福修慧。做事是否順利與成功,與每個人的福報是有很大的關係。世界是大家的共業所成。共業中還有別業。福德是有前因的,我們要能在今生勤修行善,培福積德。《百緣經》云:掃地有五種功德:除自心垢,除他心垢,去驕慢心,調伏內心,增長功德,得生善處。古人曾云:不以善小而不為,凡作事,不得眾勞我逸,不得人難 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後,不得人重我輕,不得遲早失時,不顯自己功勞,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後,不得多笑、多言、並不得妨礙他人做事。凡做事要有條理、謹慎、清潔,不得馬馬虎虎。

2、惜:惜是指:「珍惜」。珍惜什麼呢,就是珍惜福報、時間、人緣、法緣。福報是有限的,將福與人分享,是福上增福。近代律宗大德弘一法師之所以能在出家之後嚴持戒律,也是從小受到惜福的教育的,他家中有一副對聯,下聯就是:「惜衣惜食不為惜財緣惜福」,在練習書法時,也是用的舊紙。印祖在這方面也做的很到位,如果看到有人浪費,少如一粒米,也一定呵斥之。我們在家居士,對財物要有智慧的使用,要嚴以律己的惜福,對子女也要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並且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珍惜人緣,所謂未成佛,先結人緣,並要更加珍惜法緣,因為聽經聞法為成道之本也。把握好當下的好因緣。

3、誠:是指:「誠實,誠意」。佛門裡常常講到感應,感是講:「付出」,應是講:「所得」,你對人付出多少誠意,別人會回應你,這就是因果。蓮池大師說:「為眾如為己身,彼此事辦,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這是與人相處之道。

總之,我們在生活中與人相處,起心動念處,都能做到「容、禮、助、勤、惜、誠」,人家和諧相處,敬業樂群,身心一如,眾生必然是皆大歡喜。

儀軌入門第十講:隨眾過堂

一、隨眾過堂:

是指在寺院中集體吃飯。寺院吃飯的地方,稱之為「五觀堂」。有時寺院人比較多,就體現出過堂的好處。雖然有規矩,但也是收攝我們的身心,是修道的助緣。古德云:隨眾過堂,好處有八。下邊來簡單講一講。

1、不懈怠故:就是指不放逸身心。過堂吃飯打板三次,也叫做三通,就是通知的意思。第一通是指通知準備吃飯,第 二通是眾等穿袍搭衣,進入五觀堂依次就座,第三通是靜待和尚到來。這樣的好處就是,大眾不可怠慢拖拉,次第分明。

2、供養省力:行堂的人(就 是盛飯菜的人),可以一次性就排好碗筷,盛飯菜,結束時,統一整理也方便。

3、平等無我:同樣的飯菜,同樣的供養,無有人相我相的分別心,體現清凈平等的觀點。

4、不偏眾食:食物分配平均,營養也平衡,對身體有好處,並能改變挑三撿四的不良習氣。

5、甘苦同受:大眾無有選擇,對任何飲食,一律視為甘露,無有分別念,法喜充滿。

6、存正念故:妄心收攝,當觀信施難受,視用飯如藥石想,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正念存之。

7、如法如理:唐代以後,僧眾日漸增多,有的時間傳戒,常常是千人以上,如果沒有過堂用飯的規矩,會非常亂的,有次第的方式,可以使人心安道隆。

8、起止威儀:作為三寶弟子,凡事都有律可依,一舉 一動間,體現佛門的威儀,會令眾生生起敬重心和歡喜心的,本身就是很好的以身說法的形式。

以上講了集體用飯的好處,我們可以用一個對聯來體會一下:「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我們大家可用心體悟這個對聯。

二、食存五觀: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吃飯時,要想飯菜來之不易,農夫勞作的不易,真的是粒粒皆辛苦,施主的功勞,我今安坐受食,信施難消,不能計較食物的多少,有好惡之心。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如是思惟,自己的德行有多少,用了多少功來辦道,為三寶的事業做了多少?生慚愧心,精進用功。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為了防止對飲食起分別心,離三毒為宗旨,即是以提起正念,時時糾正自己 的習氣。

4、正是良藥,為療形枯。飲食是「葯食」是為治病之用的,要知道,無論什麼美味,只要下了肚子,就是穢物,不要為了所謂的口福而去造業。

5、為成道業,因受此食。我們用飲食,是為了借假修真,因此接受飲食的供養。

以上就是講的食存五觀。可在用飯前合十默觀此五念。

下邊講一講隨眾過堂吃飯的儀軌:

在寺院過堂吃飯時,舉止動靜身姿都有要求。坐要如鍾,捧碗吃飯,左手持碗,四指托碗底,大姆指壓住碗邊,叫做「龍吐珠」,右手持筷子,叫做「龍爪點珠」,此為表吉祥尊貴意,吃飯時盡量不要出聲音,放下碗筷時,也要輕輕的,大要大口大口 吃,也不要喝湯時發出聲音,不要將飯菜撒落到飯桌上,如果一小心撒了,馬上吃掉。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有剩飯菜留下。

吃飯時,先吃三口白米飯,並發三個願,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一口飯心裡發一個願,然後方可開始吃菜。注意:如果是穿袍搭衣,衣一定要撩起的,不能坐在衣上。

過堂隨眾用飯,還有不少細節的內容,如果各位同修感興趣,末學在日後可以細講。

三、施食的原因:

早上是天人食, 中午是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餓鬼食。

食分為四種:段 食、觸食、思食、識食。

段食:有粗、細兩種,前都 指飯食,菜,面等,後者是指油類的物質,欲界眾生用飲食滋養身體。

觸食:即精神通過感覺與外境起接觸作用,有樂、溫等感受,比如我們洗 澡,曬太陽,也是滋 養我們的四大的。

思食:也就是精神意識,精神食糧,鬼道中主要以思食為主。期望所得食,比如望梅止渴。

識食:以精神為主體的,無色界及地獄眾生以此識食為食。

儀軌入門第十一講:居家與外出

這一講,末學和各位主要談談如何建設佛化家庭。

一、居家學佛的同修,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明了治家之道,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構建成的,我們每個人是家庭 一分子,如果希望國泰民安,學修並重,必須先從家庭著手,要使家庭生活美滿,需要從自身做 起的。人安身立命於社會,由兩大元素構成:一是精神,二是物質。如何協調好精神與物質的關係。下邊,末學簡單的談談自己的想法:

1、精神方面:

精神可以歸納為三點:感情、應酬、娛樂。

感情:是指父母、夫妻、姐妹、兄弟、子女等。在世間看來,這就是與親情有關的。所謂人生三苦:少年無父母,中年失配偶,晚年無子女。兄弟姐妹如手足,在感情上有缺失,在常人來說,是會受到感情上的打擊和創傷的。那麼,我們如何在現世處理好這種種的感情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四個方面:

(1)孝養父母。不僅是 在物質在供養父母,更要在生活中不逆父母的意,如果父母的要求確實難以辦到,也要善巧方便的處理好。這方面,建議參學《弟子規》。不僅是看到眼睛裡,也要學到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話說回來,這些形式,還是世間法的範疇的,真正的孝順是自己道業上有成,持素念佛放生,精進的聞思修。並能勸導父母親人,信願念佛,方是使父母離苦得樂,是名真孝順。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2)夫婦相處。要以真誠相待,真誠就是不虛偽,雙方在生活中處理家庭事務要有商有量,充分發揮民主作風,不要隱瞞,對雙方老人都要一視同仁,有平等無二的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一方信佛,另一方面暫時因緣不具時,也不要觀對方的過失,記住,你的先生或者是夫人,亦是眾生中的一員,要度眾生,發廣大道心,亦是要從身邊的人做 起,從小處做起。

3、兄弟姐妹:不要計較他長你短的,不要認為父母有偏愛,父母對子女的心是誠摯的。用寬容的心來看待手足關係,互讓互助,和合一致。

4、對待子女:為人父母,留多少物質財富給他們,並不能使他們得到好的福報,給子女正確的教養才是終生受用的最大財富。從小就應該培養他們德智並重,明因果,盡本份,延續佛教的優良教育傳統,將來無論在住持或者護法正法,都能更好的將此身心奉獻給眾生。

總之,學佛之人無論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敦倫盡份,圓融好解脫道與菩薩道。

(2)應酬:擇友務必慎重,善友對我們的一生意義是很重大的。經云:諸上善人,眾會一處。可見,這善友的重要性。朋友的關係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結交良朋益友是我們明智的選擇。

(3)娛樂:停息的時代,人心浮動,試想一下,有什麼世間的流行歌曲能天長地久的呢,只能是暫時的麻醉一下,過後,煩惱依然重重,心靈空虛。人的本性也是好逸惡勞的,我們如何用智慧的選擇來長養我們的身心呢,末學建議呀,各位也不要到處跑寺攀緣,樹立正知正見,如理如法的利用此色身,做有意義的事,比如:做義工,聽經聞法,與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分享我們的時間與愛心。這才是真正的法樂。

二、物質

物質:是指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佛門講究「因果」。我們在因地上勤勞,在果地上就會獲得衣、食、住、行的所需。因果絲毫不爽。有了福報,也需要我們節儉,節儉是惜福。我們做居士的,生活上要注意樸實、簡單,凡事要有計劃性,為求褔辦道而作,特別是女居士,要改正自己的習氣,不要把心思放在吃、穿、打扮上,整潔大方就好。另外,還需要知足,佛遺教經云:「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不知者,雖富而貧,知足者,雖貧而富」。知足的三寶弟子,自己節儉,卻樂於布施,這裡要注意,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

總的來講,如果我們在精神上能做到:慈愛、忍讓、誠實,在物質上做到:勤勞、節儉、知足。必定能凈化心靈,凈化家庭,進而擴展至整個社會,使我們的現世,家庭美滿,社會吉祥。

二、外出

外出要有目的性,不要無事到處閑逛,外出辦事,不要一邊走一邊吃東西,也不要邊走邊搖晃身體,也不要大聲談笑,男女朋友間,要落落大方,不要有輕浮的玩笑和舉止。儀錶莊嚴,自然讓人敬重。經過酒店、屠戶、娛樂場所、樹下等處,不要隨便坐。要是購物,不爭價,貨比三家不上當。約定或者答應別人的事,不要失信,不要在公共場合東看西看,隨意評論別人的過失,有這個說的的時間,不如念佛。

到朋友家裡造訪,也要少說閑話和嬉笑,不過問別人家庭和家族中的事務,更不要在別的居士或者朋友家中談三寶的過失。人家失意時要有充分的同情心,人家成就時要真心的隨喜讚歎。

我們在前邊曾經講過四威儀,有四個比喻來形容:

行——如風,比喻行走時身體要挺拔,不要東張西望,搖來晃去的,步伐要端莊。

住——如松,比喻人站立時,不靠前也不倚後,雙足立齊。(這裡提醒一下各位女居士,在任何場合時,都不要倚著門,一腳門裡一腳門外跨在門檻上,這樣十分不莊嚴)

坐——如鍾,是指坐椅只坐七分,而且最好坐硬木的,利於養生,通任督兩脈。(注意:打坐時是滿坐),不要邊坐邊晃腳或者是晃椅子背。誠所謂「樹搖葉落,人搖福薄」。

卧——如弓。具體內容在後一講中會詳細介紹吉祥卧。

另外,提醒各位居士,特別是女居士,要注意:男女之間不要太親近,所謂日久生情,只是因緣的假合,並不能使我們解脫,一定要自尊自愛自重,女眾到寺院看望或者向比丘師父請法,必須兩人以上同往,一般來講,不宜進入師父的寮房,特殊情況下要進入,也要兩人以上,並且不關門,衣服要整齊大方,不要花哨,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不要過於裝飾,以免讓人誤會,而起譏嫌之心,毀謗佛法之舉,男眾看望或者向比丘尼父請法,亦復如是。向師父請法交流時,不要直視師父的眼睛,應將目光移至對方的鼻子以下部位,另外,應和師父保持6尺左右的距離,請完法,不宜在師父處多逗留,應恭敬禮謝師父而退。各位同修可在生活中靈活掌握,末學講的不圓滿,也希望各位同修提出來,請各位同修向各位當地的法師多請教。另外,需要注意的,對初出家的小師父也需要注意尊重,年齡雖然小,既列僧倫當為師表的,要有恭敬心,大法師小沙彌要一視同仁,清凈平等。至於居士如何如理如法的護持三寶,在以後末學會進一步細講。總之,要如理如法的親近並護持好三寶,居士不如法護持,即使做的表面文章再好,也是要背因果的,慎之。

儀軌入門第十二講:睡卧姿勢

這一講分成兩個小部分來講:

一、身體姿勢(四種):

1、左側卧:比較常見的姿勢。從生理角度來講,這種睡覺姿勢並不科學。心臟在左側,壓著心臟容易引起血液循環的障礙,子時是開心經的時間,如果保持這種姿勢,容易造成中醫上所講的血不歸心的病症。並且引起多夢。

夢有許多不同的含味,下邊簡單講一下,細節的內容,可能在今後繼續進一步探討。一是體弱多夢,二是預示性的夢,三是人的靈感意識,四是護法神的預告,五是鬼神 的打擾,六是過去生中在八識田中留下的記憶現前,七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2、覆卧:也就是趴著睡覺,這種情況,多見於兒童,可能是肚子里有回蟲。如果成年人這樣睡覺,從世間法角度說,是運氣不夠好,五行中缺「水」,從佛法角度講,是餓鬼相。

3、仰卧:喜歡這種睡覺姿勢的人慾望很重,容易夢到與人鬥爭、運動、男女之事,等等,夜裡睡覺不是很安寧的。從佛教角度來講,是阿修羅相,阿修羅有天人福卻無天人德,好打抱不平,爭鬥心重。

這三種睡覺姿勢都不好,不夠圓滿與端正。

4、吉祥卧:即右側卧。曲肱以右手作枕,兩足疊起,身體微曲,左手放在左腿上,膝蓋微曲,輕輕的合上口,舌頭輕輕頂著上顎,這種姿勢,是能起到很好的修身作用的。佛陀入滅時,就是採用的這個吉祥卧姿勢。中國傳統的道家也是很講究這種睡覺姿勢的,佛家有講到夢修,道家也有這種提法的,陳摶老祖的「一夢覺千年」就是一種很獨特的修持方式。從現代醫學角度講,這種姿勢,會使全身肌肉放樺,血液暢行,心身俱安。這是最理想的睡覺姿勢。

佛道兩家都有講到夜不倒單(就是用靜坐來調養身心),這個是需要有很好的修持,不建議各位同修盲目的效從。

二、睡覺時應提起的正念:

有不少同修,喜歡把白天的煩惱帶到休息時間,我們不僅要睡覺姿勢正確,還要學會放下萬緣。日本有個俗語:明日的風讓明日去吹吧(阿西達諾復苦哇那西達諾復苦)。這個意思可以理解為:思想專一,放在正念上,佛門講究六種正念,我們能擇其中一種守護好就可以了。下邊,簡單講一講六正念是什麼。

一、念佛:佛是代表正而不邪,佛為覺者。不僅是自覺,而且是平等覺他,是證到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達到最高、最圓滿的境界。凡夫造業,皆為迷而不悟,不斷向外攀緣,認假為真,對於外境起起種種分別,執著顛倒,胡思亂想,煩惱重重,禪宗講「飢時吃飯,困時來眠」是指放下萬緣,對境不起心。我們若能以清凈心提起一句佛號,哪還有時間去造三業,自然是六種功德具足。

念法:是代表覺而不迷,正確的含義。我等凡夫,說起來念佛修心,修心念佛的,為一點小事起煩惱時,心就不知在念什麼了。白天想,晚上也想,精神不振,嚴重的還會失眠,身心都不舒暢,念法就是以正確的觀念來打存人我執。

念僧:僧代表清凈無染。意思就是不為外界的所干擾,雖然同流,卻不合污,東坡先生講的「八風吹不動」正謂此理。這樣的心就是有定力功夫的,也就是清凈心。

念天:持守好五戒十善道,可生於天。念天之妙勝功德,可守持好身口意三業。(注意:我們要發大心,長遠心,為眾生髮菩提心,行菩薩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大目標)

念戒:戒有上中下三品的,起到促進我們不懈精進,防非止惡的作用。收攝身心,戒生定,定力具足時,心就不會轉外境而轉,自性的智慧發揮作用,斷生死流。

念無常:世間無常,成住壞空。我們如果能用智慧去觀照,時時念死無常的心要提起。人身一失,不知會趣向何處,當升起勇猛精進的心。弘一法師在房內掛死人頭骨,念念不忘提起正念;印祖也是將死字提起,貼在額頭,掛在心頭,正念分明。末學的師父精於書法,每每有居士求墨寶的,師父總會說,真為生死,我一定寫給你的,如果認為師父的字過個五六十年還值點錢,不要來求。呵呵。經云:「我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 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各位有智慧的同修,一定淡泊世事,於任何境上都能處之安泰,煩惱還會生起嗎?

學過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的同修都知道:「凈念相繼,都攝六根」。我們能於上述六法中真正做到任何一種,就能在當下體會到「凈念相繼,都攝六根」的受用。各位,不妨從今天開始就試一下吉祥卧的殊勝吧。

儀軌入門第十三講:法器

法器在法事活動中配合梵 唄使用,今天,末學和各位簡單地學習、了解這面的知識。分三個部分來講:

一、法器的表法:

法器具有甚深的象徵意義和作用。

鍾和鼓:在寺院里,早晚都要敲鐘和打鼓,早上是先打鐘先後打鼓,晚上反之,所以名為晨鐘暮鼓。(具體內容可參看《禪門日誦》,明谷法師唱的版本在網上可以下載到,很莊嚴)鐘的表法:震醒迷惑的眾生,提醒各位生死事大,無常速至,不要迷而不醒。鼓是催促大家精進勇猛,用功辦道,了生脫死。

大罄:一般不能隨便敲的。敲罄表示對諸佛菩薩的歡迎。

引罄:也叫做「二罄」,是佛事法會開始時,先鳴引罄引領大眾的,我們禮佛等一切行動要聽維那師用引罄的號令。

木魚:木魚的表法是精進,因為魚不分日夜不要閉著眼睛休息的。誦經時,我們就要注意時,跟著木魚和韻白來誦,這樣就會身心安悅,並起到調合四大的作用。(能背的經,叫做誦經,不能背的經文,叫做讀經,這裡,順便提一下)

地鍾魚:表法是凡夫迷而不覺。地鍾與木魚,敲起來很好聽:「叮噹叮噹」意表就是:「知覺、知覺」。提醒大眾不要再沉淪於五欲六道中。

再說一下。木魚是命,引罄是令。無論多少人在一起誦經,快慢輕重,全由木魚掌握,表法就是:大眾命在於敲木魚人的手中,所以,敲木魚敲得如法是很重要的。法會進行禮拜、問訊,一切都要聽引罄的指揮。任何一樣法器要敲得好才能如法,有很大的功德,末學只是略說之,具體的細節,各位同修可向當地寺院的維那師、悅眾師請法。

法器配合梵 唄使用。下面,簡單地講一講梵唄:

二、梵 唄

1、梵 唄意義:梵是指:「印度的梵音」, 唄是指:「止斷,用聲音去止息外緣,斷內心的煩惱」。如果能如法唱好梵 唄,可以使我們的內心靈靜,放下自在,用梵 唄歌頌讚嘆諸佛菩薩功德,使眾生的舌根清凈,具有開闊身心、增強記憶力、恢復體能的好處。不僅自利而且利他,音聲海也是能度眾生的。末學在生活中遇到不少同修,也是因為聽到寺院的晨鐘暮鼓,生起親近歡喜的心。認識一位慧玲居士,皈依幾年,一直覺得無從入手學修,三天打漁,兩天晒網的,有一次參加法會聽到貯法師唱香贊,生起歡喜心,現在學修都相當不錯的。《阿含經》云:「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若,並得停止。」

2、梵 唄有五種音聲:

(1)正直:是指梵唄清凈平直,回味無窮,法喜充滿,世間的流行歌曲,愛恨執著,令聽者起分別染污的心,一般來講,末學建議各位同修少聽這種沒有精神營養的音樂為佳。

(2)和雅:學過《佛說阿彌陀佛》的同修都知道極樂是一個和雅音演暢五根的世界,這種音樂是不同於世間的音樂的,世間的音樂主體思想是離不開男歡女愛的種種迷情,這種輕浮而暫時的迷醉能不能使我們得到善方便,各位同修自己細思之。末學個人體會,唱經贊和念誦 經文時,內心深處是十分感恩佛菩薩的加被的,當下心靈凈化,法界光明。每次,念到《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每每誦到這一段時,心裡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有時眼淚都會自發的流出來的。(注意:唱梵 唄時,不要把嘴巴張得大大 ,聲音也不要造作,否則是有 失威儀的。)

(3)清澈:清而不濁,聽後心境平靜,清涼自在。

(4)深遠:梵 唄是我們用心力來調動丹田的氣歌頌三寶的功德,不僅可以自利養生,也可利他,讓眾生得到解脫與超升的。

(5)圓遍:梵 唄又名:「海潮音」,喻為像大海一樣,波浪起伏,無論高音區低音區,都讓人聽了有輕安舒適的感覺。

梵 唄的緣起:最早在印度出現,梵是印度語:「梵覽摩」的簡稱。意思是指:「清凈」。 唄是印度語:「唄匿」的簡稱。意思是指:「讚歎歌詠」。梵 唄就是建立在印度曲調的基礎的,漢化演軼。三國的曹植,于山水溪邊聞水聲而開悟,把天人所詠的梵音用「七聲」節奏譜曲。自唐代開始盛行,從此,用此音聲做法事。

從中國傳統來說,所謂南腔北調,一共有九腔十八調;各地的聲調雖有不同,但七聲的板卻是一樣的。腔調分多種:起腔、接腔、送腔,有書腔、道腔、藥師腔(調)等。又有新板、舊板、有快板、有慢板、有四平、五平……等等。這都屬於梵 唄的概況。

三、法器持態:

俗語說:不怕萬人看,只怕一人識。法器持在手上,一看就知道你有沒有學習過。

法器的持態,總結起來有幾點:對口引罄、合掌木魚、平胸鉿子、照面鐺子、棒月手鼓。

引罄:持引罄時,左手持引罄,右手相抱引罄對口,手平胸。敲引罄時左手拿引罄,右手拿椎,用食指勾擊。

木魚:持木魚時,雙手扶持,魚椎在魚之外,大拇指在內,其餘指頭在外,把木魚托著。敲時,左手執魚,右手執椎,兩掌相對如合掌。

鐺子:持鐺子時,鐺子在鐺子椎(在鐺子外)一齊用左手執持,右手抱平胸。敲時,左手執鐺如鏡照面,右手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執椎擊之。

鉿子:持鉿子時,兩手大拇反映與食指,壓在鉿子面,其餘六指在下托之,置平胸。敲時:左手托,右手擊,上下鉿邊相差少許,音較亮。

鼓:持鼓時,兩手持,椎在鼓外,兩大拇指在內,食指與中指在外,余指托鼓如捧月。敲時,左手執鼓,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托之,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執椎,向內擊。

持法器一定要注意威儀,身體要站得端正,齊足而立。唱念,口齒要清、字句分明、意要專一,從內心處起恭敬,自然與佛有感應,就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了。


推薦閱讀:

這才是真正的「甘露丸」,解開多年學佛困惑, 擁有一個真正的春天【般若之光017】
學佛三要(下)
你為什麼學佛?(佛法的利益是什麼?)常空法師
西方極樂世界詳細介紹(三)--學佛網

TAG:學佛 | 入門 | 儀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