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圓覺經講義附親聞記-諦閑法師(上)

圓覺經講義附親聞記-諦閑法師(上) 

諦閑大師遺著

民國七年在北京戊午講經會講記

 

原序

題辭

凡例

釋經題

釋譯題

序分

文殊章

普賢章

普眼章

金剛藏章

彌勒章

清凈慧章

威德自在章

辨音章

凈諸業障章

普覺章

圓覺章

賢善首章

 

原序

 

三藏十二分教,能詮所詮,千派萬別,而同歸於一。一者何?一如來凈圓覺心也。無染之謂凈,無漏之謂圓,無無明之謂覺。合凈圓覺三,而為如來妙明之真心,亦為眾生同具之本體。而即背心迷體者,起悟進修之不二妙門也。然而修多羅中,求其直指此一妙門,破二障而除四病,攝五性而被三根,機無不投,義無不顯者,惟一圓覺了義經。雖然,末世眾生,障深業重,讀誦已鮮,何論受持,如目盲人,對日月輪,雖光照大千,亦熟視而無所睹焉。

 

乃有乘大願船,擊大法鼓,教以凡夫之所迷者迷此,賢聖之所修者修此,無上法王之所證者證此,智無不照,理無不彰,語必透宗,義皆顯體,揭真性而示真修,提挈流浪生死眾生,一一導歸如來大圓覺海中,其惟我

 

諦公大師乎。 大師秉止觀之法印,澈佛祖之心源。慨大法之沉冥,憫眾生之苦惱。於是纘靈峰遺志,演暢宗風。繼圭峰弘文,別出手眼。長途跋涉,而振錫於上都。暑汗紛披,而焦音於法座。講演歷兩閱月之久,成圓覺經講義數十萬言。其間一科一判,一句一味,一色一香,無不從無上法王大陀羅尼門中,自在流出。且以士夫積垢之深也。研教乘者,則除煩惱之障,或猶易於所知。不得意者,則拒妄念之生,又如以石壓草。 大師曰:所知本非障,道在不執而已矣。妄念不必除,道在不為所轉而已矣。毗笈摩葯,拔諸惑箭,真濟世之醫王也。然而惡緣既眾,塵事方殷,三學不易齊修,四依又難恆值。 大師復惻然愍之,而教以念佛法門。其始也,以凈念治其染念。其繼也,以一念冥其雜念。塵想銷融,則不止之妙止也。佛號分明,則不觀之妙觀也。如是念茲在茲,至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空有雙超,理智一如,則即空即假即中。不知不覺,而入平等本際,圓滿十方,神通大光明藏。於不二境,現諸凈土,豈非不思議解脫也哉!凡此所談,無非妙諦,則又  大師於講義外,稱性發揮,應機開示者也。煦與蔣子顯覺,黃子顯琛,日侍講席,耳無停聽,手不停書,錄成兩卷,亦不下數十萬言。盛矣哉!此法會也!如大火聚,近之則立化根塵。如清涼池,入之則頓除熱惱。吾知護法筵者,上則有天龍八部。沾法雨者,下逮於畜鬼三途。蓋法音冥契乎佛心,斯佛力遍彌於法界。理無或爽,信而有徵。感應道交,千載一時矣!嗟乎!紜紜眾生,漂流業海。迷途久闇,今則導以破闇之燈。幻念緣塵,今則授以照塵之鏡。所願離圓覺之名相,悟圓覺之本元。對境而念念知宗,隨緣而心心契體。空亦無寄,豈墮名言。有復何妨,當知幻化。惟能單提夫一念,念念洪名。自不被轉於六根,根根妙用。無庸測度,只么修行。信極願深,同登極樂矣。於是隨諸會眾,散諸華香,恭敬供養,信受奉行。承 大師命,而述其要略如此。更願持此法音,遍滿十方,盡未來際。與無量眾生,同深悲仰,共證圓明。庶幾不負我  佛度世之恩,而滿  大師說法之願也歟。

 

民國七年夏曆六月、菩薩戒弟子江寧江杜法名妙煦熏沐稽首謹序

 

題辭

 

如來一代時教,總攝化機。欲其分根顯性,隨類示修,言簡而意周,理圓而教大,原始要終,無非了義,直捷痛快,獨遜此經,故此經為十二部之眼目也。佛言:『此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足見今番,雖盡情演暢,如大海之一滴,全身之一毛耳。須知大方廣,法身也。圓覺,般若也。修多羅了義,解脫也。三非三,真諦也。一非一,俗諦也。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中道第一義諦也。諸佛證之,是滿證,非分證也。眾生具之,非分具,是全具也。如來宣說,說本證法也。眾生演暢,暢本具法也。以是而知。身海固多,多即覺性,多無多相也。毛滴雖少,少亦覺性,少無少相也。明於此,乃可與道也。故得講義外,乃有親聞記而發生焉。講義,先述而後講。親聞記,先講而後錄。一而二,二而一也。經緯交羅,縱橫畢備。合而參之,真風一段。若作文字觀,又是認影迷頭矣。烏乎可!諦閑題。

 

凡例

 

一是書為煦等親侍  諦閑大師圓覺道場,隨聽隨記。集三人之心力,經多次之考訂,而後脫稿。每一段落稿成,即呈 大師筆削點定。復請徐蔚如居士覆勘一過。力求精審,然後付印。蒙  大師錫名曰,圓覺親聞記,紀實也。

 

一此記要旨有三:一、凡關於名相,講義中未能一一羅列,而為學人所必應了知者。二、教理宏深,驟難領會之處。經  大師推闡盡致,可與講義互相發明者。三、 大師稱性而談,於講義外,別有發揮,的示吾人以起悟玄機,進修捷要者。以上三端,務求詳確。期以副弘法者之悲心,滿慕道者之深願。

 

一聽講時,煦等約定,各記所聞。每日聽罷,乃就三人所錄者,刪其繁複,會其精要,編纂成文。其中語氣,則一一求合講時口吻,輕重抑揚之間,不敢絲毫出入。惟當記錄時,雖各凝神屏氣,手腕欲脫。然猶有剎那而過,筆不及追者。故於  大師所講,不過十得八九。若曰一語不漏,愧未能也。

 

一此記之與講義,一是法座親宣,一是禪居手撰,同為  大師法語。然大師筆妙,得其粲華之舌以發揚之,精神愈活躍於紙上。故取此記與講義合讀,自能無幽不顯,無滯不通,有左右逢源之樂。在躬逢勝會者,恍如重理故書。即未預講筵者,不啻面聆法誨。煦等所以不辭譾陋,纂成此記。而於  大師語氣必求吻合者,此也。一讀佛書者,科判最關緊要!故此記於講義中科判,依照詳列,不敢苟簡。非但眉目清疏,便於讀時對照。且俾科判漸熟於胸中,而後本經之綱領義趣,秩然渙然,易於融會貫通。(按此條系單行本原文,今之彙編,即從省略。)

 

一書中皆用普通文字,務求顯豁。以期圓覺妙理,修持法要,得以普及。區區微意,幸 大雅鑒之。

 

一讀此記者,必與講義參互讀之,方得要領。故於每科所列經文,但標起訖,不更全載,以省篇幅。(按此條亦單行原文,今以彙編,無須複列經文。)

 

一本經全文,共十二章。講義開端,則有釋題。本書皆於每頁邊欄之側,一一標出,極便讀者檢尋。

 

一每章所記,因講演有詳略之殊,故文字有多寡之異,不敢意為增損。

 

一付印時細加校勘,反覆數次,歷時月余,方告成書。亥豕魯魚,如仍不免,尚希校正見示,以便薈萃列表,另印單張,存佛經流通處,用備購取。不但煦等之幸,亦讀者諸君之幸也。

 

釋題

 

甲一釋經題

 

【講】例釋此經,有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釋此五重,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章各釋。例如利鈍,須廣略二門也。言七番者:一標章。二生起。三引證。四觀心。五料簡。六開合。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引證經文佛語,起信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後三起慧心故。起五心,成五力,七覺調平,八正成因,冀得三解脫果故。

 

【記】一切經皆有總題,此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十字,即當經之總題也。然自始至終,所談者無非圓覺。此二字最宜注重,不可作文字會,須從自性觀。圓覺之性,眾生本具。一名大圓滿覺,亦名大圓覺海。何謂五重玄義?佛經講題,各宗不同,以各有宗規故。如賢宗以十門顯義,台宗以五章釋題。義者深有所以,玄者微妙難思。台宗諸師,如南嶽智者之時,本經尚未來。明代蕅益大師,欲為本經作疏,而往生時至,其願未滿。今此五重玄義,乃山僧本台宗教義,創為發揮者也。

 

一切經皆有七番用意,其解釋亦即有七番用意,故曰七番共解。而此共解,為諸經所應有,故曰通釋。

 

標章即分科,所謂標其章段,以提大綱。生起者,如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五重次第相生而起,故曰生起。經必有名,故先之以釋名。名者,假名也。名必有體,故次之以顯體,體者,實理也。宗者,依理而起修,故次之以明宗。用者,因修而發用,故次之以論用。斷煩惱,除習氣,所謂用也。教者,因用有差別,如權,實,偏,圓,大乘,小乘,種種教相不同,故須判別,而以判教終焉。金口印定,是曰引證。銷歸自己,是為觀心。料簡者,簡別也。開者廣談,合者略說。原是一名,開為諸名,既通諸名,仍歸一名,是謂會異。此三本應列在觀心之前。五心、即念、定、信、進、慧。五心起,而五根——五根之名與五心同——之力用成,則能降伏煩惱。而七覺支——一擇法覺二精進覺三喜覺此三分屬慧四除覺五舍覺六定覺此三分屬定七念覺此一分兼定慧——調平,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成因。有此正因,方可冀證三解脫果(一定解脫。二無相解脫。三無作解脫)也。

 

乙一釋名

丙一就經中佛定五名彰存略

 

【講】按經中佛自定名有五:一雲、此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今存五字,略去三字。以五顯三密,顯能攝密故。二雲、亦名修多羅了義。此名全存。以修多羅乃大藏之都名,了義是顯了之真義故。三雲、亦名秘密王三昧。以王三昧是密意,只可心通,難以言傳,以顯離言說相故。四雲、亦名如來決定境界。此名亦全略。意謂如來決定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非下地菩薩可測,以顯離心緣相故。五雲、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此名亦全略。意謂如來藏中差別別相,眾生本來具足。聖不增,凡不減。數若恆沙,言不能盡。若假言說,說亦徒勞故。大藏諸經,或佛說時便自定名,如法華金剛之類。或佛滅後結集者立名,如彌陀入楞伽之類。今經佛自定名有五,而翻譯略三存二。大疏云:「事周理盡,須建五名。取要標題,且存兩號。」其旨深哉!

 

【記】顯能攝密者,顯有文字可談,密無文字可說。然顯即顯其密,密即密其顯。顯密原無二致,故顯能攝密。秘密王三昧者,三昧是定,王是自在。如來藏自性差別此名全略者,證到方知,何勞言說。佛本定有五名。而翻經或存或略,皆有深意。故曰其旨深哉!

 

丙二就經題通別諸字正解釋

丁一合論通別

戊一約一化論通別

 

【講】大藏中一切經典,皆有通別二名。教行理三,皆論通別。且如今題,大方廣等十字。名異眾典,故教別。同名為經,為教通。依教起行,為行不同。從一行乃至無量行,故行別。會同常樂,故行通。理雖無名,因門名理。理隨於門,四教十六門入理,故理別。門隨於理,理本無二,故理通。

 

【記】一化者,一大藏教之化也。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是為依教起行。為行不同者,如彌陀以念佛為行,華嚴以廣修十度為行,本經則修止觀為行。行雖種種不同,然皆勤求常樂之佛果,是為會同常樂。因門名理者,門乃入道之門。或從空門入,而理證真空。或從有門入,而理契妙有。故理從名別,因門名理。四教者,天台化儀四教,一頓教,二漸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化法四教,一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十六門者,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四教各具此四門,合十六門。四教雖各具四門,門門俱得入道。然尋諸經論,藏教多用有門,通教多用空門,別教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多用非有非空門。見四教儀。

 

戊二約一經論通別

 

【講】始自如是,終至奉行。一部文辭,能詮相異故教別,所詮性同故教通。頓漸圓修,三觀,二十五輪,各異,故行別。同成妙觀,故行通,行行各具全理,故理別。一行全理融攝諸行,故理通。

 

戊三約一題論通別

 

【講】大方廣,即理。圓覺,謂圓照清凈覺相,即行。修多羅了義,即教。對於經字,任運有通別意。

 

戊四約一字論通別

 

【講】首雲大字,梵語摩訶。具含三義,華雲大多勝。大即理。多即行。勝即教。理性無邊,故稱大。行門無數,故稱多。教相高廣,故稱勝。以理大故教行亦大。行多故教理亦多。教勝故理行亦勝。一字具無量義,一一義中,義復無量。一字尚爾,況一題,況一經,況一切經耶?

 

丁二分釋通別

戊一釋別名

己一簡定

 

【講】一切諸經。別名無量。舉要言之,不外七種:一單人。二單法。三單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也。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單法,如摩訶般若經。單喻,如梵網經。人法,如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人喻,如菩薩瓔珞經,法喻,如妙法蓮華經。人法喻,如如來師子吼一乘方廣經。略指如此,余可類推。

 

【記】上來各科,講義明釋,無待贅言。

 

己二正釋

庚一釋大方廣

 

【講】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性,即是圓覺妙性。此之覺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何須作此三釋耶?特以性德在纏,人莫能曉。如暗室中寶,誰能知者。故必約佛界三德,以明其致。而昧者又獨讓能於佛,故又約九界三性,以驗其同。十界並陳,理事悉等。殊不知事理兩重三千,同居一念。而又嫌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故須約現前一念之心,以識其要。若果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則言言見諦,句句知宗。為不了者,故作三翻講說。

 

【記】約心法為略釋。約佛法為廣釋。約生法為例釋。九界三性者,眾生通於九界。眾生之三性,即佛之三德。三性,了因性,緣因性,正因性也。迷了因性成惑。迷緣因性成業。迷正因性成苦。兩重三千者,事理兩重也。兩重三千,同居一念,故須約心法。

 

辛一約心法釋

 

【講】此大方廣三字,直指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彰一經所談之理體也。大者,常遍義。從體得名。非對小言大,若大外有小可對,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後大。以先小後大,非本大故。意謂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實無方隅,亦無分劑,無前無後,並無時劫,豎窮橫遍,當體絕待,不可思議故也。經云:「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如是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等。皆直指現前一念,當體當遍,無欠無餘。故名曰大。方者,法則義。從相得名。以吾人現前一念心相,相即無相,無相不相。故能不變隨緣,隨方取法,一一皆能任持自性,軌生物解。謂聖凡乃至蠢動含靈,無不全具。雖流浪生死,受種種形。而此心性,未嘗少欠。故曰任持。設使返流得源,背塵合覺。最初雖因知識開示,然其知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谷麥等芽。芽從種生,不由水土。經云:「圓覺流出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等。此即指現前一念心相之方法也。故名曰方。廣者,多博義。從用得名。言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本有過恆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窮盡。此一一用,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經云:「圓覺凈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即指有情無情色空明暗,乃至一毛一塵,無非圓覺妙性之所應現。故經云:「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四大、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指六凡法界,是覺性應現也。如是乃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指四聖亦覺性應現也。如是等義,即指現前一念之妙用。故名曰廣。善讀經者,能向此三字中,識取自心,則無上寶王,不求自至。善觀心者,能向一介爾心中,識取妙理,則無邊法藏,觸處洞明。故約心法釋也。

 

【記】現前一念心性之心性,不能作妄想會。大者常遍義,豎窮三際為常,橫遍十方為遍。

 

辛二約佛法釋

 

【講】夫心法圓具,何所不周。以迷強不知,更觀果德。驗果知因,令自薦取。非謂心外更有佛法也。復有三意:一示了真清凈。二示達妄元空。三示頓悟成佛。

 

【記】迷強不知者,心法圓具,心外更無佛法。約心法言,一科已足。以眾生迷力強故,不知現前一念之心性,即諸佛果德。故更觀諸佛所證之果德,以驗知吾人本具之因心,故須約佛法釋。

 

壬一示了真本凈

 

【講】經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又云:「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觀此,可見一真之體,原無一物。只消了得真體本凈,萬境如幻,則當下遠離,本體如如,原無餘欠。所以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矣。如是則體相用三,本自圓成。體則離過絕非,即法身德。相則豎窮橫遍,即般若德。用則具足恆沙,即解脫德。故稱大方廣,為佛果之三德也。

 

【記】猶如空華者,一念不覺,迷此妙心,則成六凡依正二報。一念頓悟,明此妙心,則成四聖依正二報。然以佛眼觀之,同一空華。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者,吾人有此妙心而不知,由未能遠離一切幻化故,故當遠離。遠離心故句,此心指妄想言。無明妄想,本是幻化,幻化不離,真空不現。一真之體,指妙心也。

 

壬二示達妄元空

 

【講】經云:「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當正念。堅持禁戒。先依如來奢摩他行。晏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如其四大各離,身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假名為身。進觀此心,但因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觀此,可見身心皆幻,世界原無,身世既無,萬法安有?故稱之曰達妄元空。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此即所謂大方廣是佛果之三德也。

 

【記】達妄元空句,以眾生不達妄空而了真凈,所以須修。應當正念堅持禁戒,先依如來奢摩他行三句。正念者,無念也。即起信論之直心。將現在胡思亂想,一齊放下,則正念自顯。如何放得下,須修奢摩他之止行。修止如何下手?須持禁戒。戒如大乘之十重小乘之四夷是。殺、盜、淫、妄、(即四夷)不但為佛法之根本戒,即俗人犯此,國法亦不能容。故曰禁戒。故須堅持。戒為人之命根,如來奢摩他行,皆依禁戒入手,何況博地凡夫。晏坐靜室恆作是念兩句。必離葷、酒、煩惱、妻房、種種染法,方為靜坐。方能觀空。否則前念即空,後念必不空。如煮沙成飯,徒勞無益!恆者,二六時中,念茲在茲,不可須臾離也。念者,念身心內外皆假也。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四句。見、聞、覺、知、謂之四緣。六塵緣影,積聚於中,何得認為真心!

 

壬三示頓悟成佛

 

【講】此意承上二科而來。謂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盡大地是個常寂光。只因眾生一念不覺,不了真體本凈,妄想元空。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所謂一翳在目,空華亂墜。如經云:「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殊不知空本無華,病者妄執。乃至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不了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所以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非無謂也。吾人若能了真本凈,則內不住空。達妄元空,則外不滯有。空有雙超,真常獨露,靈心絕待,則現前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離,十方清凈矣。經云:「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又云:「一切實相,性清凈故。一身多身,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一世界多世界,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始知眾生本來是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前所謂眾生是佛,盡大地是個常寂光者,此也。大方廣即自心之體相用,乃佛果之三德。可以意知,不俟多贅。

 

【記】玩講義自明.

 

辛三約生法釋

 

【講】夫圓覺妙性,含生本有.雖迷悟天淵,而體用悉皆平等。故須就眾生三障,可以點示三德。令知演若達多,縱未歇狂,頭原不失。言三障者,一煩惱障,見思塵沙無明,障三菩提。二業障,謂惡業善業有漏無漏及出假神通非有漏非無漏業,障三解脫。三報障,同居分段生死,方便實報變易生死,障三涅槃。然三惑即三菩提。何以故?煩惱性即菩提性,性本無二,離菩提性,無煩惱故。如離目無翳。三業即三解脫,離解脫性,無別業故,如離手無拳。三土生死,即三涅槃,離涅槃性,無生死故,如離空無華。故曰,煩惱即菩提,菩提是相大。結業即解脫,解脫是用大。生死之苦即法身,法身是體大。須知此眾生法,即是心法,亦即佛法。非謂生法外別有心法佛法,亦非謂佛法外別有心法生法。是故於一眾生法中,具見一切眾生法,一切佛法,一切心法,無非大方廣法者。一佛法,一心法,亦爾。故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我欺也。釋大方廣竟。

 

【記】三菩提者,一實智,二方便,三真性。見思煩惱,障實智菩提。塵沙煩惱障方便菩提。無明煩惱障真性菩提。惡業善業,有漏無漏,出假神通,非有漏非無漏業句。六凡眾生,三途惡業,人天善業。色界,無色界,不動業。皆有漏之業。聲聞緣覺,無漏業。通別地前菩薩,出假神通業。別教登地菩薩,圓教初住,非有漏非無漏業。障三解脫句。有漏業,障空解脫。無漏業,障無相解脫。出假神通,非有漏非無漏,亦有漏亦無漏,障無作解脫。三涅槃,一圓凈,二方便凈,三性凈也。六凡同居分段生死,障圓凈涅槃,二乘方便變易生死,障方便凈涅槃,諸大菩薩實報變易生死,障性凈涅槃,煩惱性即菩提性句。苦即煩惱,樂即菩提。煩惱菩提,並無二性。以苦樂無二性故。

 

庚二釋圓覺

 

【講】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剩法,所謂無欠無餘。覺者,虛明靈照,無諸分別想念,所謂絕思絕慮。若單言覺者,如起信論云:「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此覺,非離凡局聖,非離境局心,心境不二,凡聖一如,故加之一圓也。故經云:「涅槃昨夢,世界空華。眾生本成佛道」。又云:「無始幻無明,圓覺心建立。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又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據此前後經文,雖謂眾生本證,實由幻滅始圓。不假幻修,無由克證。故曰:一切菩薩,應當遠離一切幻化,心如幻者,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佛答文殊,開口便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故知眾生理證,如來究竟證也。覺則始終不一,圓亦生佛永殊。故云: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但諸聲聞所緣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眾生,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須知眾生圓覺,與諸如來圓覺,不得同年語也。經云:「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此即始終不一,生佛永殊之明證也。釋圓覺竟。

 

【記】圓覺二字,包括一部大經。圓覺者,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也。然而不修則不覺,不覺則不圓。夫此心為眾生所本具,從未破壞,何故須修?譬如寶鏡,埋於塵中久矣。若無琢磨深功,難復妙明本體。修心亦復如是。知幻即離,覺心自顯。因其妄想熾然,迷而不覺,故曰眾生。眾生若覺,與佛無異。蓋佛者覺也。一念覺一念是佛,念念覺念念是佛矣。故覺字最重,先須識得覺字,然後方談圓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八個字中,圓覺,是的示吾人本具之心德,大方廣,即心德之體相用,修多羅,則發明心德之理趣者也。就圓覺二字分言之,覺字是本性,圓字是修義。離念相者等虛空界至加之一圓也一段。覺與太虛,本來平等。虛空無所不遍,覺亦無所不遍。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皆是一覺,故得稱圓。何以故?心境同,凡聖等故。若聖人有,凡夫無,焉得謂之圓耶?離念功夫最難。然亦不可畏難,以心體本來無念故。念從何生,所謂無始一念不覺,故有無明。既有無明,三細六粗,繁然而起矣。涅槃昨夢句。對生死,說涅槃。若當下離念,焉有生死涅槃二相?無始幻無明圓覺心建立四句。眾生無明,不離如來法性,故曰圓覺心建立。既是幻從覺生,故幻不滅,覺即不圓。眾生本證句。本證者,理證也。不假幻修,從何克證?何以修?凈除妄想是也。總之悟修二門,不可偏廢。悟則悟心,心,真也。修則修幻,幻,妄也。心如幻者亦復遠離句。外境固當離,起心動念亦當離,以心即幻故。譬如銷金礦句。用功如銷金一般,金本有,被礦石所障。眾生本來是佛,被無明所障。是故欲求真金,道在銷。欲求圓覺,道在修也。有大陀羅尼門句。開口即第一義諦。陀羅尼,此雲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也。全經本意,即在於此。菩提涅槃及波羅蜜句。菩提智德。涅槃斷德。波羅蜜即六度。教授菩薩句。以圓覺教授菩薩,為因地所修之妙本。夫一切如來,皆以圓覺為本起因地,何況菩薩。圓照清凈覺相句。此相字,應作無相之相字看,即是性,亦即覺體。圓照二字,即用功方法,宜注重。修圓覺,宜離念,念離而後照圓,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歷歷明明,從此一照,靈心獨朗,迥出根塵,此之謂圓。禪家所謂離心意識參,即是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句。永字方字注意,永不起念,無明方斷,佛道方成。必須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念念與圓照相應,始可曰永,不永如何能成。然眾生未易臻此,但求一念相應,即一念是佛。一分一刻相應,即一分一刻是佛。如是精進不懈,方能成就。如來究竟證也三句。如來恆在大光明中,如礦已成金,不重為礦,如木已成灰,不復是木。方為究竟。眾生尚迷,諸佛常覺,故曰終始不一。覺尚未能,何有於圓,故曰生佛永殊。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至不得同年語也一段,對煩惱說菩提,對生死說涅槃。圓覺妙性中,本無煩惱生死,故無菩提涅槃。聲聞緣覺,二乘菩薩,身心語言,皆悉斷滅,則墮入偏空,故不能知佛之妙圓境界。何況眾生,起心動念,日在妄想之中,焉能測度。是以眾生與佛,覺體雖同,因迷悟而天淵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至勤斷二障三句。能放下妄想,凝心寂照,時時如此用照字功夫。即為泛圓覺海。但當先發大願,求佛加被,勤斷二障。二障者,煩惱障,所知障也。士大夫知書明理,煩惱障較輕,而所知障極重。即如看佛經教,往往以為此即宋儒之學,陽明之學,胸中先存種種知見,測度如來,即是所知障。所知本不是障,而被種種知見纏縛,不能消除,能障所知,故成障耳。此即無明。此即妄想。此障不斷,必無成就!應痛自刻責,遠離二障,單刀直入,縱不能驟斷,亦須能伏。伏雖萌芽暫無,根株仍在,然從此勇猛精進,痛除習氣,庶幾久久自斷耳。若事理障至微妙圓覺三句,煩惱障事,斷事障,得我空真如,即破我執。所知障理,斷理障,得法空真如,即破法執。我法二執空,即入微妙圓覺。

 

庚三釋修多羅了義

 

【講】修多羅三字,乃大藏之都名。了義者,當經之別目也。意顯此經,於修多羅藏中了義之經也。梵語修多羅,古師翻為契經。有通別二說:通者,佛所說教,總名修多羅。別者,經名修多羅,律名毗奈耶,論名阿毗曇。今言修多羅,分明的指經藏,簡異律論二藏之名也。契有二義:一者契理,謂妙符中道。二者契機,謂巧合機心。經如下釋,正翻為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故存經稱。然天竺聖教,皆稱為修多羅,故梁攝論譯為聖教。今於經上加一契字,則雙含二義,俱順兩方。故佛地論云:「契者契理契機,經者能貫能攝」。意顯聖人言教,能貫穿攝持所應說義,以投所化眾生心故。題中於修多羅下,續以了義二字。意顯此經於經藏中,乃大乘了義之經也,簡異不了義經故。不了義經,謂小乘教,聲聞藏攝。了義經者,謂大乘教,菩薩藏攝。大乘復有了與不了,謂有大乘人,雖行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會歸一極,以玄爐陶於群像,智海總於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中道理觀,不共二乘,方為了義。謂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談。然諸經中,何為了義不了義之別?寶積經,佛答文殊,舍利弗言:諸經中,說勝義為了義,說世俗為不了義。說煩惱業盡,為了義,說煩惱作業,異於涅槃,為不了義。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為了義。說厭生死苦,趣涅槃樂,為不了義。據諸經說了義行相,皆與今經相當。此經從始至終,無不顯了,直破差別之相。五性斷證,總屬輪迴,令成了義宗旨。故特標修多羅了義之名,如法華獨得妙名,良有以也。

 

【記】大方廣圓覺,是專顯性德。修多羅了義,是專顯教相。是專就文字上說。決了九界法,獨顯如來性,故曰了義。義者,即第一義諦也。談性不兼修,談修必兼性,以全性起修故。聞教之人,不可不知。不了義經者,佛隨人而談,了義經者,佛稱性而說。了義者當經之別目句。教家往往以經名為所詮,說經之人為能詮,尚覺未精。蓋所詮在於經中意義,不能但指經題。故今但云別目。古師翻為契經句,契者,符合也,相契也。妙符中道,是上契。巧合機宜,是下契。大乘了義之經,與佛心相應,故曰上。自己省察自心,與經中所說契合否,故曰下。俱順兩方句,此方彼土,謂之兩方。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句。定說聲聞是聲聞,緣覺是緣覺,菩薩是菩薩。未能會歸一極,故非了義。會歸一極者,了三乘原是一乘也。直破差別之相句,本經如彌勒章,清凈慧章,皆是直破差別之相,故為了義。

 

戊二釋通名

己一正釋經字

 

【講】上十字乃一經之別目,此經字是諸部之通題。具雲契經,即梵語修多羅也。謂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機宜。若但契理而不契機,如俗典雅訓,非經也。但契機而不契理,如牧曲樵歌,亦非經也。今言經者,不惟契理,亦能契機故。複次。梵語修多羅,具含五義:一者法本義。謂佛知一切法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而有言教。作世界說,即為教本。作為人對治二說,即為行本。作第一義說,即為理本。故含法本義也。二者微發義。佛用四悉檀起教,巧妙玄辭,從微至著,靡所不詮。是則文義漸顯,開發初心,初中後善,圓滿具足。故含微發義也。三者湧泉義。此從譬發明。謂妙泉涌流,滔滔無竭。佛用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津潤萌芽,三草二木,一地所生,皆得增長,故含湧泉義也。四繩墨義。此亦借喻顯義。如世之木石匠人,以繩墨能裁邪曲。佛用四悉檀說法,裁愛見之邪曲,令發真見無漏正道,故含繩墨義也。五結鬘義。此亦借喻顯。結鬘者,即是縷穿於華,不令零落。佛用四悉檀說法,詮諸法相,赴緣皆無漏失。又華鬘能嚴飾身首。佛以正教,莊嚴行人,普令一切,悉皆愛敬,故含結鬘義也。此土諸書,既無含此五義之言,故用經字以代之。佛地論只有二義:一者貫穿義,謂貫穿所應說故。二者攝持義,謂攝持所化生故。此方訓為四義:一者法義,謂十界同遵故。二者常義,謂三世不易故。三者徑義,謂修行路徑故,四者典義,謂攝生定典故。舉要言之,乃千聖之恆規,百靈之良軌,迷途之寶炬,佛燈之後焰,故稱經也。

 

【記】契理而不契機,如俗典雅訓,可名為書,而不得稱經。牧曲樵歌,雖少兒能解,然無道理,是為契機而不契理,亦不得稱為經也。一切法皆不可說者,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也。裁愛見之邪曲句,凡夫之愛,曲也。外道之見,邪也。一者法義句,法者,軌持之義.攝生定典者,攝化眾生一定之典也。佛燈之後焰句。佛滅度後,只剩一焰照世,謂之後焰。

 

己二曆法明經

 

【講】蓋佛住世時,金口宣揚,聽者得道。佛滅度後,四依弘經,諸善知識開示,聞者得解。皆以聲塵為經。若三藏十二部,及諸祖語錄,皆以紙墨流傳。是色塵為經。若但修觀相應,得證二空真如,可稱法塵為經。此方惟三塵得益者多,以眼耳意三根利故。若通途而論,他方諸佛國土,六塵皆可稱經。以凈土眾生,六根俱利故。如楞嚴會上,二十五聖,各陳所入之門,門門皆通大道。十八界七大,無不是經。據此,可見悟者俱是,迷者俱非。是在當人之迷悟,何拘拘於文字為哉?釋名竟。

 

【記】言經歷無數之法,皆以明經也。四依弘經句,四依大士,即弘法之人。何謂四依?一依義不依文。二依智不依識。三依法不依人。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聽經講經,皆宜四依。依不了義,只能成阿羅漢,不能成無上菩提。莫道紙墨文字是經,向來從唯心上用功者,水光山色,鵲唱鳥鳴,觸處悟道。聲聲色色,無往非經。但不能為聲色所轉者借口耳。

 

乙二顯體

丙一須辨體

 

【講】體者,主質之義。名旁是賓,體正是主。名乃假名,體是實質。體是名下之所詮,名乃體上之能詮。經中從始至終無非能詮文字。意欲令人尋名得體,托能詮之文字,悟所詮之義理也。如因指見月,因筌得魚。若逐名迷體,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為弟子說筏喻也。即如今題。大方廣是理經名,圓覺是行經名,修多羅了義是教經名,乃至全經字字,無非能詮之名。就茲名下,一一皆顯所詮之體,得此體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複次,釋名總詮三德。辨體別在法身。明宗別在般若。論用別在解脫。判教分別總別。故釋名之後,須辨體也。

 

【記】恐人於經之精義,未能堅確信仰,故須辨.名乃假名句,名即是假,若不得體,名如糟粕。尋名得體。故體在名後。以修合性句,終日所修,皆不離性,故能合性。

 

丙二須知體

 

【講】謂苟經體不明,則尋經失旨,事同提婆達多,雖讀六萬法藏,不免現身墮獄。若明經得旨,如周利槃特,但誦一偈,現身即成阿羅漢果。大論云:「聲聞經有三法印,謂無常、無我、寂滅涅槃。印小乘經,有此三印,即是小乘了義經,行人稟教能得道也.無三印者,即不了義經,聞者未必出離生死。諸大乘經,但有一印,所謂諸法實相。有實相印者,即是大乘了義經,聞者乃可得菩提道。無此一印,即不了義經,聞者多墮一邊,不能得無生忍也。複次,無實相印者,雖言種種行願,猶濫魔說。以魔王能說種種行願,惟不能說諸法實相。故論云:「除諸法實相,余皆魔事」。問:小乘何以用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答:小乘根鈍執重,故須三印,令厭生死苦,取涅槃樂。菩薩大悲根利,易悟生死即涅槃,能不捨生死,不取涅槃,令入不二法門,故佛但說一法印也.故經體不可不辨,又不可不知也。

 

【記】體,即法印也。印者,楷定之義。不了義經聞者多墮一邊句。不墮有,即墮空。不墮空,即墮有。皆一邊也。不捨生死不取涅槃句,生死涅槃,如昨夢故。

 

丙三別真偽

 

【講】謂實理幽微,真偽難別。但凡小所習,若教若行,莫不各言自以為真。故慧學之徒,必須以己之智力,甄察真偽也。

 

丁一簡非

 

【講】於中又分三類:一世俗經書所明者非。謂彼但為治國安家,賞善罰惡,仁義禮智,孝悌忠信,養生養性之道,屬愛論故。帝釋十善論。梵王出欲論,五通神仙論等,皆屬愛之戲論。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故非也。二外道所明者非。以其不離邊見,邪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等,皆屬見論義收。三聲聞所明者非。且小乘人無大悲心,一志自求出生死苦趣涅槃樂,不能深求諸法實相,故亦非也。

 

【記】屬愛論故句。言總從愛心流出也。不離邊見邪見至一百八見等句。因空有二邊見,乃有邪見,而次第生起種種見。

 

丁二顯是

 

【講】唯有大乘經所明,為利根人,如法相說,多明第一義悉檀。菩薩大悲,為眾生求無上道,不計劫數長短。深觀諸法,不滯二邊,一心常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現,得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諸大乘經所依之理體也。

 

【記】看講義可知。

 

丙四正出體

 

【講】此經以圓覺妙性清凈境界為體。於一題中,取大方廣義。於豎義中,取大字義。於橫義中,取體大義。於三德中,取法身德。於經文首章中,取清凈覺相義。次章中,圓覺清凈境界,的指此體之名。於三章中,取凈圓覺心義,圓覺凈性義。四章中,取圓覺清凈義。五章中,取圓覺境界義。六章中,取圓滿覺性義,凈圓覺性義。第七章中,示修三觀行門,一一標示悟凈圓覺。故得用之以為經體。當知即是中道理性,一真法界,實相實諦之異名詞也。

 

【記】此經以圓覺妙性清凈境界為體句。大乘法印,既是諸法實相。然今不取,而獨取圓覺等為體者,何以故?就經取義故。大字從體得名。於三德中取法身德者,法身是性也。般若解脫二德是修,故不取。三觀行門等句。奢摩他等三觀,皆先得悟凈圓覺。是知欲修者必先悟,悟者,悟其體也。

 

丙五略引證

 

【講】經初證信序中便云:「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是諸佛之所居,亦此經之所依。所謂常寂光,亦名法性土,即前所謂得真諸法實相。真諸法實相者,乃此體之異稱也。得此體已,依體起用,故有三寶出現世間。正說中首章,佛告文殊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又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次章菩薩請云:「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佛言: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三章云:「欲求如來凈圓覺心」又云:「圓覺凈性,現於身心」。又云:「無邊虛空,覺所顯發。當知覺性平等不動」等。四章金剛藏贊云:「善為宣揚圓覺清凈大陀羅尼。佛言: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又云:「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螢火而燒須彌,其可得乎」?重重昭示,不一而足。豈非以眾生所具,即具此體。聞經發悟,即悟此體。觀心所依,即依此體。諸佛所證,即證此體。故藉此同體法性之力,以加被未來也。

 

【記】佛說本經之初,先入法性三昧者,何以故?攝用歸體故。於他受用中,現自受用身,為佛寶。與諸菩薩說法,為法寶。上首與眷屬,為僧寶。

 

丙六通異名

丁一本經

 

【講】開卷證信序。世尊欲說法時,先入法性三昧。故云:「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即是指此經體也。又云:「於不二境,現諸凈土,即從此體,起諸妙用」。又云:「平等法會,大陀羅尼,清凈真如,如來藏,法界性,皆此體之異名」耳。次章圓覺妙心,三章圓覺凈性,一切實相,覺性平等。一切法相。四章圓覺清凈,大陀羅尼,甚深秘密,平等法性,妙圓覺心,寂滅海,寂滅性等。五章秘密藏,真實相,大圓覺海,妙莊嚴域。六章圓滿覺性,凈圓覺性,法界海慧所照之相。七章遊戲如來大寂滅海,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八章圓覺清凈,本無修習。九章若此覺心,本性清凈,由此不能入清凈覺,是故不能入清凈覺,則不能入清凈覺海。十章彼圓覺性,究竟圓覺。十一章修此圓覺清凈境界,信佛秘密大圓覺心,同入清凈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為修無上妙覺等。以上多多異稱,皆此體之變名辭也。

 

【記】即前七番共解中之會異,所謂會通異名也。會諸法為一體,是為法性三昧。攝用歸體,是為光嚴住持。清凈覺地,是處成就,此處即是常寂光土,常寂光不離眾生當處,當處即清凈覺地。佛未開口時,先入法性三昧,是教人於未開口時領會故。吾人講經聽經,皆須於未開口時,入此三昧。先將妄念一齊放下,通體一照,使他清清凈凈,方能會入諸佛妙理。此節最關緊要!即平日自己看經,亦當如此。所謂對經如對佛,何以故?一切諸經,即佛法身故。佛法皆從經中流出,是為法身父母,亦即吾人法身父母也。不二境,是自受用。現諸凈土,是他受用。何謂不二?無生佛之名,生佛不二也。無染凈之相,染凈不二也。此之謂起諸妙用。從體起用。即是從一經之體,流出一部文字。所以一部文字,句句皆是妙用,皆從如來法性三昧流出。吾人看經,亦須先入此三昧,方能句句契入佛理。如此用功,那怕一分一秒鐘,受用無窮。平等法會,即本經佛菩薩同住之不二境。不二,即平等也。一切從此流,一切由此入,是為大陀羅尼。或直指覺體,或兼說妙用,種種不同,故有多名。體,即性德。用,即修德。

 

丁二諸經

 

【講】諸大乘經,稱體之名,多多無量。或二字稱。謂真性、實相、如如、一乘、法性、法身、實際、真際等。或三字稱。謂如來藏、畢竟空、首楞嚴、法界性等。或四字稱。謂一真法界,常住真心,性凈涅槃,妙真如性,正因佛性,真性解脫,實相般若等。種種不同。皆經體之名也。故大智度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稱」。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此皆赴機利物,不得已而立之也。釋體竟。

 

【記】除小乘外,凡大乘經,皆有種種異名可會。凡看一經,必須會通經體之種種異名,方知某經以何為體。

 

乙三明宗

丙一簡宗體

 

【講】妙玄云:「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二,體非因果,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體若不二,體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即非體。云何而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耶?譬如樑柱,是屋之綱維,屋內之空,是樑柱之所取。不應樑柱便是屋空,屋空便是樑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若言宗體異者,則二法孤調。宗非顯體之宗。宗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體則狹而不周。離法性外,別有因果。宗體若異,其過亦如是」。今言不一而一,故有體。不二而二,故有宗也。

 

【記】簡者,料簡也。宗之與體,容易混淆,故須簡別。料簡之法,由法華玄義來。因六朝智者大師未生以前,宗體皆未分晰得清。最誤事,宜研究。何以故?宗體不一故。宗、修德也。體、性德也。體是不動的。宗是要用功做出的。宗譬如樑柱,體譬如屋內之空,二者迥然不同,豈可混而為一!然而定說是一,固不可定。說是二,又不可。譬如無樑柱,如何得屋內之空,離虛空,如何安樑柱?吾人造屋,其受用之大小,固關乎樑柱綱維之大小。然無屋內之空,如何受用。是故應知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顯體之宗。所謂修者,修其宗也。受用者,受用其體也。因體起修,而後有受用。如因屋空,而後有受用。可知性修不二,體宗一致。不可說二,不可說一,非一非二,佛法之妙,妙在於此。

 

丙二須明宗

 

【講】宗者,趣也。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乃修行之歸宿,會體之樞機。若行人不識宗趣,則行業無歸。又何能領會不思議之妙體乎?故宗趣不可不知。前辨體,是顯性。今明宗,是示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須知樑柱喻宗,屋空喻體。由有樑柱,方得屋空受用。故次體之後,須明宗也。

 

【記】會體之樞機者,不修宗不能會體故。

 

丙三正明宗

 

【講】此經以頓漸圓修,三期克證為宗。此與不生不滅因果同也。良以圓修為因,克證為果。末世大心眾生,無有不望果行因者也。但根緣不一,有頓悟頓修者,如第二章菩薩請云:「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佛答示云:「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是也。有頓悟漸修者,如第三章請云:「願為演說修行漸次」。佛答以「先依如來奢摩他行」是也。此二章問答俱因。舉因以攝果故。第七章惟願廣說漸次修行,總有幾種?佛言: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又云:十方如來,因此成佛。此中示修三止三觀。雖雲方便漸次,一一標雲。悟凈圓覺。乃先悟後修,是圓漸,非漸漸也。第八章佛示二十五輪,或單或復,無非圓修止觀。此二章俱通因徹果之談。故偈云:「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十一章示以上中下期,欲令剋期取證,實為冀果修因耳。

 

【記】頓漸圓修是因,三期克證是果。有因有果,方可謂宗。立此為宗者,因經立義故。見普覺,普賢,威德自在,辯音,圓覺等章。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此頓也。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此漸修也。其所悟之理圓,所修之行亦圓,如二十五輪等,即圓修也。末世眾生。發大心,修大道。果何所希望而為此?曰:了生死,成菩提也。是謂望果行因。若並無希冀之心,而曰吾但明心見性而已。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此語非不高尚,試問其人果能見到證到否?就令見到證到,而世人程度,相差甚遠,此語實害人不淺!是以醍醐為毒藥矣。吾人斷宜戒之。是故望果行因四字,不可輕忽視之也。

 

丙四諸教異同

 

【講】藏教依生滅四諦,修析空觀,成灰斷果。則因果皆屬生滅。通教依無生四諦,修體空觀,成偏真果。則因果雖皆無生,而非真不生滅。別教依無量四諦,修次第三觀,成報身果。則因帶生滅,果方分證不生不滅。若以教道奪之,涅槃為了因所了,可雲不生不滅。菩提為生因所生,便非不生滅性,則果中猶是半生半不生耳。圓教初心,悟此不生滅理,稱謂凈圓覺心,乃為名字不生不滅。以凈覺心,取靜為行,名為觀行不生不滅。由澄諸念,靜慧發生,名為相似不生不滅。依願修行,漸斷諸障,名為分證不生不滅。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凈法殿,名為究竟不生不滅。今經正是圓教妙宗也。

 

【記】台宗有兩種四教:藏、通、別、圓、為化法四教。頓、漸、秘密、不定、為化儀四教。賢宗無化儀,特立一頓教,而為小、始、終、頓、圓、五教。藏教一類人,以析相觀空為因,故得空果,即灰斷果,而成阿羅漢。當其人身尚在,名為有餘涅槃。若壽命盡,捨去皮囊,即灰身泯智,而入無餘涅槃,墮入偏空,不能度生。佛亦無如之何,特特請出維摩居士教化之,如維摩詰經所說是也。通教三人,同以無言說相而入道,同悟四諦皆無生相,謂一切諸法皆從因緣生,生即無生,雖有如幻,當體即空,故起體空觀,得偏真果。然頓根人但見空,不見不空,通前藏教。且非真無生,乃對待之無生,亦小乘也。利根者,不但見空,兼見不空,即通後別圓。今約當教,其因果俱非真無生義。別教悟四諦皆有無量相,心量眼力皆大,而修次第三觀,先空觀,次假觀,後中道觀,可謂大乘菩薩矣。然次第修行,別別不融,故曰別教。其所得果,為方便報身果。因其先修空觀,因帶有生滅,後入中道,果方為不生不滅,故非了義。所謂偏空入道,故果中猶是半生半不生也。圓教者,此經即圓教妙宗。威德章云:「悟凈圓覺」。又云:「凈圓覺心」。因圓故。果亦圓。分證不生不滅者,隨分證也。斷一分障,證一分理,為隨分證。

 

乙四論用

丙一簡宗用

 

【講】妙玄云:宗有二種:一者宗宗。二者用宗。用亦有二種:一者宗用。二者用用。宗宗非用宗,用宗非宗宗。宗用非用用,用用非宗用。宗用者,因果為宗,因果各有斷伏為用。用宗者,慈悲為用宗,斷疑生信為用用。若論於宗。但明因果,且置斷伏。今論於用,但明斷伏,且置慈悲。

 

【記】宗與用,亦有微細分別。宗者,修德。用者,功能也。圓教初住以後,位位因,位位果。如初住是因,二住是果。二住是因,三住是果。此之謂用。慈悲二字作用最大。如人欺我虐我,我只以慈悲心待之,一切煩惱俱無,是為用之大宗。

 

丙二正論用

 

【講】用者以功能為義。經有體宗,必有利物之功能也。此經以離幻證真,得入平等為用。經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乃至得無所離,即除諸幻」。又云:「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普覺章云:「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如是修行,方入圓覺」。又云:「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等。皆此經之力用也。

 

【記】此經以離幻證真得入平等為用者,幻離,則本體顯現,用之大為何如?外之身心,內之妄想,皆幻也。應斷憍慢,應斷嗔恨,皆離幻也。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證真也。不愁不證真,但怕不離幻。經中又云: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此之謂得入平等。自己斷惑證真為自用,令他人斷惑證真為利他作用。

 

乙五判教

丙一略述綱要

 

【講】言判教者,教乃聖人被下之言,判是分別異同之致。如來一代時教,所說法門。我聖祖智者大師,以通別五時,兩種四教,而判釋之,昭如日月。言兩種者,一化儀四教,謂頓、漸、秘密、不定。二化法四教,謂藏、通、別、圓也。別五時者,一華嚴時,佛初成道時說。二阿含時,起道樹後說。三方等時,次阿含說。四般若時,次方等說。五法華涅槃合為一時,法華次般若說,涅槃為最後說。是為別五時也。通五時者,如來說教,原無定時。惟以眾生根機不等,所謂一音說法,同聽異聞。且如一座之經,尚有頓漸大小偏圓權實之異,何況五十年所說,豈得隔歷不融耶?是知大士結集法藏,隨類收經,其間有文通者,有義通者,按類結歸,別時部屬。所以每部之經,年日尚難定指,況一代之多,安能各拘年限哉?知此五時通別意已,然後以兩種四教,歷時分別,自然無有錯謬。初華嚴時,於化儀為頓,於化法為圓兼別。二阿含時,於化儀為漸,漸又分三時,謂漸初,漸中,漸末,此當漸初。於化法為三藏。三方等,於化儀為漸中,於化法具四教,謂對藏教而說通別圓也。四般若,於化儀為漸末,於化法為帶通別,正明圓教也。五法華,於化儀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於化法獨明圓教,謂純圓獨妙也。涅槃於化儀同法華,於化法具談四教,謂追說四教,追泯四教也。然涅槃四教,與方等大乘具說四教,同而不同。有二分別。一者方等中四教,藏通二教,初後俱不知常住佛性。別教初不知,後方知。唯圓教初後俱知。涅槃中四教,皆初後俱知。一不同也。二者方等對藏教半字法門,而說通別圓,滿字法門。涅槃用藏通別三權,助圓教一實。二不同也。複次,頓有二義。一頓教部,言佛初成道時說,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則專指嚴華。二頓教相,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不獨華嚴有之,而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皆悉有之。漸亦有二義:一漸教部,謂曲引二乘,循循善誘,則專指中間三時。二漸教相,謂歷劫修行,積因克果,則不唯中間三時,而前後二時,亦皆有之。秘密亦有二義:一秘密部,則專指一切陀羅尼諸部。二秘密相。謂聞小法而密證大果,聞大法而僅得小益,彼此互不相知,則前四時皆悉有之。唯法華是顯露教,但有秘密咒,更無秘密相。然約一分最鈍根人,始終不聞佛說大教。亦可雲秘密。而必待五千退席後,方乃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故一席中決無同聽異聞,非秘密相也。不定義者,所謂一音演說,隨類各解。或聞大得小益,聞小得大益,聞頓得漸,聞漸得頓,彼此各不相知,則前四時,皆悉有之。唯法華是決定義,非不定義也,略述綱要竟。

 

【記】智者大師以通別五時兩種四教判教。化法四教如藥味,化儀四教如藥方。別五時宜知,通五時更宜知。所謂一座之經,尚有根,(頓漸)乘,(大小)理,(偏圓)行。(權實)之異,何況五十年所說,豈得隔歷不融耶?義與某經通,結集時即收入某類。若義雖通而文不同,則歸入方等。華嚴圓兼別,賢宗不贊成此說。然而理事相即,方曰圓。理事分張,即是別。智者判為圓兼別者,因初說法,聽者利鈍不同,故以圓中兼別判釋之。

 

丙二正判此經

丁一且申五時八教言外之旨

 

【講】原夫諸佛出世,教必投機,機有萬殊,教亦何定。故五時必須兼論通別,八教必須互相組織,方收萬有不齊之機。而聖祖大師語意俱圓,後人承用不免偏執,知五時之別,不知五時之通,知開顯之必待醍醐,不知毒發之通前四味。所以紛紛諍論,無有了期。今更略出其意,以為判教綱維。蓋群機雖復無量,大約不出四種:一者最利,始終皆見於大。二者最鈍,始終皆見於小。三者利而仍鈍,雖不終小證,然必備歷五時,方於法華入實。四者鈍而仍利,雖不即見華嚴,然於般若,方等,便得悟入。或於阿含,便能密入。且如今經。世尊欲說經時,即入法性三昧,菩薩分證法性,亦入如是定中。不起此定,現諸威儀為諸末世眾生,請問如來因地發心,修因證果。如來教以悟凈圓覺。可見此道人人有分,不簡機,不擇時,因緣湊合,即便悟入也。

 

【記】且如法華,台宗判圓。而偏執者,以為開顯必待醍醐,不知毒發通前四味。前之乳等四味,如華嚴時得悟,是為毒發於乳。於阿含時得悟,是為毒發於酪。方等時得悟,是為毒發於生酥。般若時得悟,是為毒發於熟酥。蓋根器不同,因緣湊合,即便悟入,何可拘執?大乘種子,能殺無明父滅貪愛母,故謂之毒。

 

丁二正以此經結屬教部

 

【講】若謂此經屬華嚴耶,華嚴說在初成道時,此經主伴皆為末世眾生,決非初成道說,既非其時。華嚴不動道場,上升六欲,此經於不二境,現諸凈土,又非其類。謂此經為阿含耶,阿含正化二乘,旁化菩薩、此經為諸菩薩及末世大根眾生,二乘不預其會,非阿含類也。謂此經為般若耶?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不復訶斥二乘,此經心遠二乘,法除四病,即非般若之類。又般若有共不共,此經專明不共,說時可雲同,部味決不同也。謂此經為法華耶?法華開權顯實此經離妄顯真,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此經未空四相,不得菩提,時之與味,一向不同。謂此經為涅槃耶?既非中夜唱滅之時,又非藉三助一之旨,尤難聯絡。既四部不可浪收,不歸方等,將誰歸耶?此經主賓答問,皆為未世眾生起見。章章各含彈偏斥小之意,正是方等法門。故知於通別五時中,乃通五時之方等也。於四機中,即鈍而利者所見也。於四化儀中,是頓教,非頓部,是漸時,非漸教也。大士預會,小機不聞,是秘密相,非秘密部也。先悟後修,剋期取證,是決定義,非不定教也。於四化法中,正遠二乘,旁疏通別,獨親圓教也。大矣哉!圓覺了義之妙法也。無教不具,無機不收。譬如大海,不擇細流。乃至蚊蟲。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經云:「此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豈非教大機普之明證也歟?故此經以方等圓頓生酥毒發為教相。五玄略說釋經題竟。

 

【記】以方等圓頓生酥毒發為教相。此經既判歸方等,是為毒發於生酥也。

 

甲二釋譯題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講】問:此經是何人翻譯?曰、佛陀多羅。問:此人是比丘耶?居士耶?曰:沙門也。問:那裡人?曰:北印度屬國罽賓人。問:是何朝來?曰:是唐之長壽二年癸巳,於神都白馬寺四月八日畢譯。梵語罽賓,華言賤種。昔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藍於此。買異國賤人,以充役使。後因生息繁盛,自立君長。鄰國鄙之,因以名焉。沙門此雲勤息,謂勤修眾善,息滅諸惡也。佛陀雲覺,多羅雲救,謂譯主覺此道以自利,即以此道而救人,有二利之德也。譯,易也。經本梵字,易梵成華,使中國人受持讀誦,奉教修行,其功大焉!釋譯題竟。

 

【記】罽賓原是荒島。羅漢末田底迦,始開闢之,而立寺廟。沙門此雲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也。為出家人通稱。佛是中道人,說中道妙理妙法於大千世界之中。印度者,世界之中也。中印度,又印度之中也。

 

釋經

 

甲一序分

乙一通序

 

【講】次入文,大科分三。全文有十二章,首章為序分,中十章為正宗分,末章為流通分。

 

此三分者,始於晉之道安,證於唐之親光。蓋以經無豐約,皆具三科。依此科經,如首身足,各有分劑,不相紊亂。故稱彌天高判,今古同遵,乃諸經科判之所由始也。初序分,序述也。序一經之來源,述說法之由致。分二:初通序,諸經通有六種成就故。亦名證信序,以主伴依正,能所分明,證是佛說,令人生信故。

 

【記】通序亦名證信序。先安證信序,有三意:一者斷疑。阿難結集經藏時,高升法座,身光如佛。眾疑佛復出世,又疑阿難成佛。阿難出定,即言如是我聞云云。是為斷疑。二者息爭。阿難奉佛遺命結集,眾人不得爭議。是為息爭。三者異邪。諸經皆佛金口所宣,並非外道邪教。是為異邪。合之而為通序。通者,通於諸經也。十一善法,以信為首。五十五位修證,亦以信為首。故宜安在經初。佛臨涅槃時,阿難尊者,請問:佛滅度後,以何為師?答言:以戒為師。戒為諸佛之法身。我輩修行,宜先持戒。有戒,豈止人天之福可修。無戒,則三途之苦必墮。次問?依何處住?答言:依四念處住。所謂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即妄想,非真常之自性也。)觀一切法無我。念、即能觀。處、即所觀也。三問:經首先安何句?答言:先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俱云云。謂之六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某處,處成就。與某某俱,眾成就。)四問:惡性比丘擾亂時若何?答言:默擯,默擯者,默然擯之,不與較也。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

 

【講】如是二字,標信成就也。為順此意,作信順之詞。以信則言如是,不信雲不然。故華嚴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故首標之。若連我聞,當作指法之詞。言如是圓覺妙法,當時親從佛聞也。我聞者,聞成就也。謂成就雖由信順,臨期實賴音聞。不有音聞,教體何立?楞嚴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釋義則揀別賓主曰我,音來達耳曰聞,自凡至聖,有四種我:一遍計我。二宗計我。三假名我。四真實我。一是凡夫。二是外道。三是聖人隨世假立。四是法身真我。今結集者,是大聖人,應屬後二。聞者,謂耳根不壞,發於耳識,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即便得聞。今不曰耳聞,而曰我聞者,廢別從總易明了故。今言傳法大士,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真俗無礙之法門也。一時者,時成就也。謂臨期雖在音聞,說聽全憑佳會。不有佳會,大法難弘。古德云:「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佳運」。言一者,始終究竟之謂。時者,遷流轉變之義。總之說無異座,聽無異席,說聽事畢,一期究竟,名一時也。不雲年月者,以如來說法,通乎天上人間,結集流傳,達於西干東震,年月日紀,難以相同,故總以一時該之。婆伽婆者,主成就也。謂說聽雖期良時,御眾必推教主。不有教主。群機何歸?然諸經教主,多用佛字,是十種通號之一。今此一名,而具六德,顯最勝也。一自在德,五住煩惱不能染,二種生死不能系故。二熾盛德,身光與智光,降魔制外故。三端嚴德,具相妙好,端正嚴麗故。四名聞德,名聞十方,稱揚無盡故。五吉祥德,滅罪消障,賜福延齡故。六尊貴德,世出世間,尊重珍貴故。為具六德,故存梵語。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

 

【記】道元者,入道之根元也。一切處皆計有我,是為遍計我。外道我見我慢,以我見為宗,是為宗計我。佛菩薩之我,為假名我,隨世假立者也。真實我者,佛言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未嘗不稱我,然此乃常樂我凈之我,即是自在之義,所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是也。依小乘說,是阿難結集。阿難乃破惑證真之聖人,得自在少分,故亦可曰真實我。依大乘說,是文殊菩薩等結集。皆是法身大士,更是真實我矣。故我聞之我。應屬後二。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凈土。

 

【講】處成就也。御眾雖推教主,際會必依弘方,為說圓頓法門,故現法界玄境。大光明藏,即一真法界智也。具一切智,遇緣則興,故稱為藏。稱法界起,還照法界,故以大光明名焉。應用莫測曰神,無有障礙曰通。入字對三昧言。言入此三昧,惟受法界妙理,不受余受,故曰正受。若以土言,即是常寂光,一切如來自受用土也,亦名法性土。寂光真境,無別莊嚴。今曰光嚴,即諸佛所證種智之光為莊嚴也。住持,即三德秘藏,安住不動,任持自在。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稱性法味樂無央也。眾生清凈覺地者,眾生通於九界,故曰諸眾生。覺地本來清凈,只因一念不覺,無明之所昏濁,煩惱之所雜染,法性隨緣,流於九界,惡名穢稱,故曰眾生。吾人試看,當其無明未起,一念不生之時,元無一物,湛湛寂寂,歷歷明明,便是清凈覺地,即是一真法界。然諸佛身土,依此而為緣起,眾生身土,亦依此為緣起也。緣起無性,故曰身心寂滅。此處無生佛之假名,無自他之形相,故稱平等本際,即生佛本來實際地也。無邊無畔,無疆無隅,故曰圓滿十方。不二境也。言隨順者,本是惟有一法界性,原無二體,何雲隨順,以有逢緣變現之意,緣興即隨順也。今為諸大士,建立圓頓法幢,故於不二境中,現諸凈土。據此足見他受用之身土,仍依一真法界為緣起也。

 

【記】一真法界,即法華之諸法實相,大乘止觀之自性清凈心,亦即人人之根本妙智也。妙智如如,為如來自受用處。至現諸凈土,乃指說經之處,即世尊之依他起用,所謂他受用處。並無一切法,惟有大光明,故曰大光明藏。於未開口,即入此藏,已將圓覺精義現出。佛說法必先入定,乃是常規,為作眾生榜樣也。復有二義:一則簡眾生之機。二則由定而動。此大光明藏,雖諸佛之所獨證,仍眾生之所同具,故曰眾生清凈覺地。眾生通於九界,即菩薩亦稱眾生,以其情識尚在,無明未斷故,名為大道心眾生,博地凡夫,則苦惱眾生耳。身心寂滅,寂是不動,滅是不生。一念不生之時,元無一物,惟有如如智如如理,何等清凈,尚無有佛,何論眾生,尚無有自,更何論他,故曰平等本際。隨順者,隨緣而興也。緣有染凈不同,隨凈緣而起即佛法界,隨染緣而起,即眾生法界。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講】眾成就也。與大菩薩句,舉類標數。其名曰下,列諸上首之名也。梵雲,文殊師利,此為妙吉祥,亦云妙德。過去成佛,號龍種上尊王。現在北方為摩尼寶積佛。當來成道,名普現佛。影響大化,示同菩薩。華嚴表根本智,今經為發起師。圓頓大教,非智莫解,故首標之。普賢,行彌法界,德無不備曰普,隨心益物,位鄰極聖曰賢。以文殊表智如目,普賢錶行如足。智行相成,能證法身妙果,如目足相資,能到故鄉田地,故次列之。普眼依經問答,具有二義:謂普見諸法清凈,名大智普眼。普見眾生同佛,是大悲普眼。金剛藏,金最堅,一切無能壞,剛最利,能坏於一切。菩薩智慧亦然,煩惱不能侵,能斷一切障,魔外不能動,能除一切礙。經中起三難,求佛銷末世之疑,智既如是,能含生無盡功德,故名曰藏。梵雲彌勒。華言慈氏,姓也。過去遇佛,證慈心三昧故。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以位居補處,佛外能勝者無故。清凈慧,謂慧用瞭然,無住無著,所以能明惑相,辯階級,故以名焉。威可畏,德可敬,降魔制外,得大自在,故名威德自在。辯音者,三觀之力也。具無礙辯,能別一切音聲。佛說二十五輪妙觀,惟菩薩能辯能宣也。一切業障,盡依四相而生。能空四相,則業障自凈。菩薩依之自利,今以此利人。故名凈諸業障也。普覺者,普能覺了四病之源也。圓覺者,菩薩悟圓覺而修三觀之行,非剋期不能取效,真過來人也。賢善首者,依本經流通大教,端賴此人,故為賢善之首。等前合為十二,俱為十萬人之上首也。上首護念曰眷,攝令從道曰屬。十二大士,各有萬眷圍繞,各有道場住持。且如佛之道場,在舍衛,文殊道場在五台,普賢在峨嵋等。爾時佛入光明藏三昧,以法界智,契法界理。而諸大士,皆在法界藏中。未入定前,各在本方。佛即入定,諸大士頓覺身心輕安。智契法界,故曰皆入。同一法界,元無遠近,雖在十萬億剎外,如在目前。故曰同住,以皆法身眷屬故也。如來既於不二境中現土,諸菩薩與眷屬,亦應於彼不二土中現身。向下起座禮足右繞跪白等,皆定中事耳。

 

若約教而言,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生機不同,教義亦異。若言但空不異為如,只此無非為是,藏通義也。若言離二邊為如,獨中道為是,別教義也。若言如是真如,是是實相,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圓教義也。我無我,亦我亦無我,非我非無我。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四教之義,大抵如是,可以意會。今以本經圓頓教義。如即真如,是名實相。我是不二之真我,聞是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二諦融通之法門。時指二法合一為時。報身為佛,報土為處也。若約觀心。真性不異為如。一切無非為是。真心自在為我。真覺圓明為聞。念不遷流為一時。真智為佛。真理為處。以智行為上首,一切善念為眷屬。同歸一心為平等法會也。通序竟。

 

【記】大菩薩摩訶薩。既曰大,又曰摩訶薩,何故?因菩薩種種不同。如藏通二教菩薩,不得稱大。別教方可稱大。然此之大菩薩,比別教十地菩薩更大。如文殊,普賢,皆法身圓明大士。故既曰大,復曰摩訶薩。蓋入如來大光明藏,聽說圓頓大教,非法身大士不能也。文殊表大智,普賢表大行,有理智而後起妙行,故華嚴處處不離二大士。諸大菩薩,同入三昧,只須在本處入定。豈同眾生,為情見所礙,有區域之隔耶?小乘定,鬼眼能見。大乘定,雖天眼不能見。後世修禪定人,不能無妄想。故古德不得已,教人看話頭。達摩以至六祖,從無此說,只有離念一法,教人直下會去,至宋時始有話頭之說。如大慧教人,看狗子有佛性也無?或教人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等。至明時禪宗漸衰。如毒峰禪師等,始唱念佛,復教看念佛的是誰,謂之禪凈兼修。諸居士,經要看,佛也要念。至於聽經,既入正文,宜恭對本經。講義置在一旁,俟用功時看之。鄙人在寺講經。見有攜疏入者,即撤去罰之。防其依他作解,塞自悟門也。若專看講義,則於本經妙旨,零零落落,不成片段。何能契入?那有受用?聽眾勿忽此言。佛說法時,聽眾甚雜,或根器不同,或先來後到。而佛以身語意三密神通,不思議力,為一音之演說,而聞者得解不同。如講義中所言藏、通、別、圓、四教所解之義是。但空不異者,但取諸法皆空,更無異義。只此無非句,此字指但空。藏教以我為空,通教之義,本無有我,皆所謂證偏空也。亦我亦無我,別教義。非我非無我,圓教義。以聞為聞,藏教。聞而不聞,通教。不聞而聞,別教。不聞不聞,圓教。所謂一切法無非中道,一中一切中,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也。蓋眾生之機不同,教義因之而異矣。二法合一者,二法謂能所。譬如有能說之佛,必有所說之法。有所聽之法,必有能聽之眾。方能成就法會之一時。故曰,二法合一為時。報身為佛句。此報身為佛之他受用身。圓覺全經,無一句不是觀心法。故我輩看經,逐文逐句逐字,皆當會入自心,至要至要!真心自在者,人不自在,皆因妄想。返諸一真法界,無往而非自在?

 

乙二別序

 

【講】二別序。諸經不同故。亦名發起序。發起一經之端序故。此經因請而說,必有發起之師,故首章判入序分。不同彌陀經無問說故。佛自為發起故。佛告長老至現說法數句,靈峰老人判為發起序也。

 

【記】圭峰大師疏,無別序。別序又名發起序。凡經必有發起,故山僧判文殊章為別序。

 

丙一文殊啟請——文殊章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講】此眾中具儀也。具儀不外三業。起座禮足,是身業恭。繞佛三匝,是意業誠。叉手白佛,是口業敬。如來既於不二境中現土,菩薩亦應於不二境現身。所以有主伴可別,說聽分明也。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講】此備說請詞也。請詞有二:一為現在大眾。二為末世眾生。如文可知。開口便稱大悲世尊,足見現在未來,俱有苦可拔也。以悲是拔苦義故。又稱大者。不唯令現在得益,且利及當來也。此會,即平等法會。來眾,通指上十萬人也。如來是諸佛之通號,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是已成佛果之人也。本起因地,指佛在凡夫時,最初發心之因地。即楞嚴所謂不生不滅為本修因,大乘止觀雲自性清凈心,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無漏妙行。此乃出世之芳規,是如律如法之行也。此段請意,大似阿難於楞嚴會上見佛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之意。彼則為己,此則代眾。意雖同,其所以請者異也。故後有及說菩薩等言。菩薩雖未成佛,誓期必成。以根大莖大,不樂小乘法行。所以能信大教,解大理,立大志,修大行故。能於大乘中發清凈心,以期成大因,證大果故。清凈心,即菩提心也。意欲直取無上菩提,不為人天有漏,二乘無漏等法之所混擾。故云清凈。所發之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苦故。意謂念真如不念余法,集善法對治不善,度眾生不住度相,故三心皆清凈也。三心圓發,諸病發生無由,故能遠離諸病。詳閱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離病,則十章之正修,俱得成就,所以雲首章為發起序也。能使下,是為未來,以顯利益之深且遠耳。未來二字,通指佛滅度後。末世者,別別為末法時,謂正像二法已過之時也。此時去聖既遙,背教日遠。不知求大乘者,無庸論矣。縱有一二發大乘心,不知如來因地法行,不學菩薩發清凈心,其不至於錯亂修習,不墮邪見者幾希矣!文殊懸念及此,所以致斯二問,足見大士為人之苦心也。佛頂經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外道魔眷,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正此意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此至再不已,必至於三。其殷勤懇切之意,已自可見。

 

丙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講】此師與資合。請合佛心,所以許宣也。重言善哉,以二問皆符佛意故。汝指文殊,等兼大眾,以十萬雲集,一人問即眾問故。諮詢下,牒前請詞。佛加以得正住持句,即顯前之三心。以直心正念,不念余法為正。深心集善,安住修習為住。悲心普度,誓願攝持為持。三心能發,邪見無由發生,故云不墮。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是故菩提心不可暫忘也。可不慎歟!末二句誡許。大論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今佛既贊其問,又誡其聽,是師緣與資合矣。

 

【記】佛既許說,又誡諦聽,於是文殊及諸大眾,歡喜恭默,敬待聞法,此之謂師資緣合。資,指弟子言。謂師弟之因緣湊合也。聽字上加一諦字,最妙。諦者審諦,萬念一齊放下,只有一聽法念頭,故謂之諦。聽而不諦,聽如不聽。聞思修曰三慧。聽是聞,即耳識也。諦是思,即意識。耳意兩識同時,名為同時意識。當其思時,即是觀,亦即是修。三慧同時而起,並無前後。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此資與師合。許順資機,所以及眾默聽也。十地經云:「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即奉教喜聽意也。今文殊既自奉教歡喜,仍復同眾默聽,豈非資緣與師合乎?

 

丙三酬請開示

丁一略示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緣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

 

【講】首呼善男子,即稱文殊。顯答問之言有所系屬,令注意耳。法王即是如來,出能證之人。意謂如來證無上法,於諸法中,得大自在故。以下之文,出所證之法。陀羅尼,此雲總持。有多字少字一字無字之不同。多字如楞嚴等咒。少字如大明王等咒。一字如吽字。無字即指一心。皆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今故取無字,謂一真法界,靈明不昧之心也。豎窮橫遍,無法不賅,故稱為大。既能總持,復能出生,故稱為門。以表有體有用,能入能出,故取喻如門。照無不遍曰圓,對境不迷曰覺,此指因地心也。一切者,總賅之詞。謂總賅以下因果二利等諸妙德故。無不從此法界流,故曰流出。謂如來依此逗機施教,眾生亦依此證果修因故。真如即起信中心真如門。以其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從來不與染法相應,故曰清凈。菩提是智德,以離煩惱而證故。涅槃是斷德,以斷生死而成故。上三妙德是屬果。梵雲波羅密,翻為彼岸到。依此方順義迴文,應雲到彼岸。謂修此可以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故。華嚴有十,諸經唯六,檢法數可知。此屬因行。教授句,即顯上所流出因果妙德之業用也。謂能以如上所流出之大法,教授菩薩,依之修行。令依因而趣果,此大陀羅尼之行相也。

 

【記】心之一字,為法界之緣起。成佛成菩薩,皆此心也。成為流轉六道之眾生,亦此心也。世尊不說心字,而變其名曰大陀羅尼門者,因心字最易誤認以攀緣者為心,故說異名。無法不在里許,故稱大。無字陀羅尼,即吾人不生不滅微妙之心。門字有出入義,一切法從此出,一切法由此入,故曰門。無上法王,即諸佛之通稱。如如來二字,亦諸佛通稱也。超過一切曰無上。以自己所證之法,普及大眾,說法自在,故曰法王,法王有自在義。圓覺,即生佛同具之心。一切經從佛圓覺中流出,復向眾生圓覺中流入。真如是性德,一念不生,無有可遣曰真,萬法自如,亦無可立曰如。眾生為三業所障,無念不妄,所以不真,二六時中,時時變遷,所以不如,反此則清凈矣。清凈者,毫無染污之謂。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故曰一切清凈。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斷德,謂斷生死也。夫在佛則曰果德。在眾生則曰因心。蓋迷則謂之煩惱生死,悟則謂之菩提涅槃,其實同是一心。故曰生佛相去不遠,在乎一念迷悟之間耳。此即頓教法門。然而不可離修談性,流出二字,即令眾生修也。何則?一念悟,即涅槃流。一念迷,即生死流。故下即接雲波羅密。波羅密者,到彼岸也。義即所作已辦,即是修德。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是。華嚴則開為十度,於六度外,加便、願、力、智。上智字指根本智,下智字指後得智。彼對此言,此乃生死,彼乃涅槃。欲由此岸度到彼岸,不可不乘圓覺法船。然圓覺中更有最妙之大願船曰南無阿彌陀佛,即念佛法門是也。諸君請看,外而時局紛紜,內而無常迅速,別種行門甚難,惟此一聲佛號,當下可了生死,彼岸得以飛渡。乘此願船,至穩且捷。如赴美洲留學,學成回國,自有作為。我輩今日宜速求生凈土,親聞說法。然後回入娑婆,再來維持。一念蹉跎,人身一失,悔之晚矣!切囑切囑。佛說此法時,座中並無二乘,故曰教授菩薩。因二乘不能知此法故。二乘能自利,不能利他,其覺未圓。故大乘教法,謂之不共法,不與二乘共也。吾人修菩薩道,宜先發菩薩心。

 

丁二詳示

戊一長行

己一為酬初請

庚一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講】請意詞句,雖似阿難。答意別為一類。最上利器,故先明成佛根本,起於因地。若因地不真,果招紓曲。故當首示所依也。言皆依者,不惟一佛如此,佛佛無不皆然。圓照句大須注意。覺相的相字,宜作性字看,所謂無相之相,即性相不二之實相也。狀同凈鏡,性若澄空,煩惱不能昏,諸塵不能染,故曰清凈,此指本覺之體也。從本以來,非有相,非無相,非雙亦相,非雙非相。口欲言而詞喪,心欲慮而意忘。離過絕非,莫可思議。惟有放下塵情,背塵合覺,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么時,惟有靈光獨耀,智與理冥,如孤月圓明,晴虛獨朗,始稱圓照,謂圓滿普照也。前文云: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此圓照之功,即隨順不二之境也。無明本空,佛道本有,果能於此一念相應,只此一念之間,便是斷無明;成佛道時也。試看永斷方成四字,誠非易易。若說一念,則不難也。難在永字與方字耳。

 

【記】本起因地,即最初根本。最初發心是此地,後成佛道亦是此地。地者,心地也。因真而後果正,最關緊要。覺相之相,是真實相。所謂無相之相,即性是也。吾人用功時,以覺覺迷,中有覺念。是雖覺而未離相,故非清凈。不清凈,即非真覺。若其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不住有,不住空,不住雙亦,不住雙非,乃為清凈。一照一切照,乃曰圓照,必須從此下手,故曰依也。吃緊功夫,即在圓照二字。吾人一念斷無明,即一念是佛。後念無明復起,又成眾生,必須念念圓照,念念是清凈覺相,即照字之念亦無,無照字之念亦無,如此乃謂之無明永斷,佛道方成。故曰永字最難也。

 

庚二明執妄成輪

辛一執所變成輪

壬一征由妄執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講】首句承前征起。上雲永斷方成,但不知無明何似,故承前而征起之。佛呼善男子而詔告之曰:一切眾生,通指九界。無始來者,遠指晦昧真心,即最初根本無明。近指一念忽起,即現在枝末無明。於本無我中,橫計為我。於本無法中,橫計為法。故云種種顛倒。因其不甚明顯,故借迷方一喻而顯之。故曰猶如迷人,謂迷方之人也。晦昧真心,如迷人爾。本無我妄計我,本無法妄計法。計我即我執,計法即法執。共有四種:名為俱生二,分別二也。此四皆是於無中計有,故以四方易處喻之。所謂將南作北,指東話西,一方既錯,四方隨錯,故喻顯顛倒四執之義也。雖知顛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認身心而釋之。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本無實體。認為自身,即是執我。認此身為實有,即是執法。本不當認而認,故稱妄認。六塵,謂色、聲、香、味、觸、法。於六塵境上,現起能緣影子,是虛妄分別想相。托塵似有,離塵則無,故以緣影稱之,其實名為妄想。認妄想為自心,即是執我。又認之為實有,即是執法。恐未甚領會,故下以喻顯。

 

【記】妄認即執。執妄故輪。何以執妄,由有種種顛倒。如凡夫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不凈計凈,此四榮顛倒也。二乘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無我,凈計不凈,此四枯顛倒也。顛倒即是無明。一切眾生,包九界而言。世間六凡,有枝末無明。出世三聖,有根本無明。無明未斷盡,即不免輪迴。猶如迷人二句,喻顛倒也。一方差,則方方差,迷之為害大矣!認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此無人不顛倒者。世尊大悲。故就執病最深現前易見處,特特拈出。試問博地凡夫,那一刻那一念,離開四大塵影之妄執者,所以輪轉生死不息也。悲夫!或曰:如果離開,豈非同死人一般乎?古人云: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正要你死過一番,方能離幻,方能了生死。然世人一生奔走衣食,如何做得到。要須得過且過,得放下即放下,時時從身口意做功夫。身禮佛,口念佛,心觀佛,三業清凈。雖未能即斷無明,而時時觀照,庶幾漸證清凈覺相耳。

 

壬二喻顯妄執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講】目指清凈眼,喻本覺真智。病指白翳赤眚,喻根本無明。病目者,有病之目也。目既有病,則所見不真,喻眾生妄見。空指晴明空。月指清明月。空本無華,月亦無二,皆喻本覺真理。第以目有眚翳,因病目而見空有狂華,天有二月。狂華喻四大為身。二月喻緣影為心。殊不知身心皆屬妄境。惟妄見有見,真見無見。妄心有知,真心無知也。何以故?以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故。

 

【記】空中華,身相也。第二月,心相也。

 

壬三結示應徵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講】空實無華句,舉空華攝二月故。意謂本覺性中,惟如如智及如如理。所謂智亦如,理亦如,一如無二如。喻如凈明眼,見晴明空,唯有晴虛,迥無所有。那有四大之身相,緣影之心相。今所以有此身心者,因無明妄見而有。大似空華二月,因病目似見而有也。故曰病者妄執。由妄句,是重牒上句。謂病目起似見,妄執華月,是空中實有。此人已惑虛空之性矣,以空性無法可當情故。非惟,猶雲不但。謂此人不但惑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又復迷虛空實有華生之處,意顯因無明妄見,執此身心二相,是真性中實有。而不知真性中惟有如智如理耳。更有迷之甚者,不但迷真起妄,而又將妄作真。迷惑妄元。言實華生處,喻諸妄之根元也。妄元指無明,以無明為身心之根故。上來惑空性,是迷真體。迷生處,是惑妄元。迷真體則不能修真。惑妄元則不知斷妄。所以生惟糢糊而生。死亦糢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間,一念惡地獄鬼畜。故云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末句結成。

 

【記】講義已明,勿待贅言。

 

辛二執能變成輪

壬一明無明無體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講】無明為能變。身心為所變。所變虛妄,上已分明道破。能變虛妄,恐猶未了,今且先明無體,故云非實有體。以迷時似有,覺則元空,故借夢物以顯無體也。

 

【記】變者變現之意。譬如迷心變識。心為能變,識即所變也。此科能字及上科所字,皆就生滅門不覺義邊說。上科所變,指妄身妄心。此科能變,即指無明。無明是根本,身心是枝末。由根本而生枝末,由無明而生身心。然無明無體,實不能生,不過有變現耳。如以一巾幻作一兔,儼然兔也。然特由巾變出,豈由巾生出哉?無明變現身心,亦復如是。於此不執,即無輪迴。蓋最初無明,是依他起性。執之則為遍計執性。遍計,惑也。由惑而造業,造業故受輪迴之苦。若其無執,即無惑。無惑,即不造業,即無輪迴之相。是故病根在一執字。說到無明,境界極細,諦聽諦聽。無明者,黑闇之義。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乃一假名。今試問心在何處?自內至外,自頂至足,遍尋不得,只有一黑漆漆地,即無明也。煩惱一起,無明即現,是為枝末無明。若根本無明,則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遍一切處。枝末無明,無體而尚有根,根本無明,並根無之。謂之根本無明者,因其為枝末無明之根本,非言其有根也。然則根本無明,從何而來,並無來處。一念不覺,即是無明。如無明賊,固是可畏,然不必畏也。何以故?非實有體故。如燈能破闇,闇既能破,可知無體。譬如全室黑闇,燈光一然,闇相即無。真智一照,無明何在?全體即是如來大光明藏矣!以燈破闇,以智破惑,其理一也。吾人若能不執,則無明性空,我法二執皆破,即是真如。並非離無明,別有真如也。眾生未悟以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儼然是有。及至大悟以後,方知一切身心世界,並無實體。譬如夢中所見人物,儼然是有。迨其醒來,了無所得。夫既了無所得,豈得謂之有體哉?夢中人三字,非謂做夢之人,乃指夢中所見者。人字當作物字看,喻無明不覺也。醒喻覺悟。了無所得,喻無明無體。凡拿得出者為現量境。如拿不出乃非量境,全是獨頭意識,如夢境是。

 

壬二明無明無因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講】無因義隱,故重設華喻以顯之。如者,設若義。妄境非一,故稱眾華。是華惟病目能見,喻妄境唯無明能現也。目若病癒,不見空華,宛似於空處滅。喻迷若悟時,了達本無無明,豈非於如中滅乎?然華似滅於空處,不可言空里定有滅處。喻妄似滅於真中,不可言真如定有滅妄處也。何以二句,乃征釋不可說義。謂既有滅處,必有生處。爾當諦觀虛空原無生處,又豈有滅處哉?虛空尚爾,況真如耶?乃足見無明無因矣。

 

【記】無因者,無根也。空華甚多,故曰眾。空華喻無明,虛空喻真如。眾空華滅於虛空,喻無明滅於真如。夫無明有根本枝末,因此現出身心世界,皆是空華。迷人不知空華由於病目之所變現,認為實有。及至病目愈後,不見空華,遂謂空中華滅。試問此華究竟滅於虛空何處?尋覓不出。何以故?虛空中本無生華之處故。然則無明之滅,以為滅於真如。試問究竟滅於真如何處?尋覓不出。何以故?真如上本無生無明之處故。故曰無因也。

 

壬三結妄見成輪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講】眾生,指未悟真理人也。試研上喻,已知真不生妄也。真既非能生,而無明即非所生,何以眾生妄執無明有生滅者,所以雲無生中妄見生也。本是虛妄,謬謂真實。三細六粗,緣此而興。是故說名輪轉生死,非無謂也。

 

【記】無明本無生滅。說生說滅,皆眾生妄見。輪轉生死,皆從此起。無明既無生滅,何況真如,豈有生滅?須知一切境界,皆是依他起性,因緣和合而生。生即無生,所謂不生不滅是也。只要對境不起分別妄見,我法二執即空,當體即是真如。此文殊章全文,皆教人悟一切法皆無生滅,有生滅即妄見也。對妄言真,故真如之名,亦是強立。當知無明是假名,真如亦是假名。一切眾生,指未悟道之人。人若悟道,了得無明無生滅,即了得真如無生滅。由其不了,故有三細六粗。前言大悟以後,一切身心世界,一無所有。所言無世界者,並非真無,特不執而已。如昔人自言其學道境界云:「二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此言凡夫境界。妄心分別也。復云:「二十年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言其用功時,但見道見心,不騖於外也。又云:「大悟以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據此言之,何嘗無山水哉?特不執而已。內而身心亦然,此理不可不知。三細六粗,乃生滅門中微細之相,即不覺之相。自眾生至菩薩,皆不離此。見大乘起信論。甚關緊要!茲略述之。夫一念不覺,遂有無明,即第八識。所謂無明業相是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起心動念,而有轉相,此妄心也。名曰能見相。由能見相而有現相,謂現妄境也。亦曰境界相。此是俱生法執。然妄心妄境,尚是種子,極細極細,非菩薩不能見,是為根本無明。是為三細相。由此而有六粗相。六粗者,因境界相而起分別,是為分別法執。故第一曰智相。此尚屬根本無明。念念分別,相續不斷,故第二曰相續相。自此流入枝末無明矣。依相續而執著,故第三曰執取相。乃思惑也。是為俱生我執。依執取而計名字,故第四曰計名字相,乃見惑也。是為分別我執。依計名字而生愛憎,動於身口,造種種業,故第五曰起業相。業即招報,受輪迴苦,故第六曰業系苦相。古語云: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此細相粗相相生之次第也。修行之法,即就原路還家。從苦相,了業相,除名字相,破執取相,一步一步,逆流而進。然而末世凡夫,業深障重。欲求赤緊用功,較易著力之處,先在破執。此是下手功夫。如能執而不執,取而不取,一刀兩斷,乃是上根利器。如其不能,只有廣造善業,對治惡業,亦可免招苦報。蓋佛法修行,宜在因上做,不在果上做。故了生死,須從未來上注意。故欲免造業招苦,先當破執。破執如何著手,須修道諦。道不出戒定慧三學,以其對治貪嗔痴三毒故。三毒者,生死之根也。三學者,斬生死之劍也。然而難言之矣。即如諸君,終日忙忙碌碌,非公事,即私事。戒即不能全持。定又不能專修。慧之一字,更不必言。然則又當如何著手。諸君諸君!惟有念佛法門矣。此一法門,包括無量法門。乃我世尊金口所宣。歷來用此法了生死者,斑斑可考,豈可不信!以我之信力,契佛之本願。但能一心不亂,即可帶業往生。便莫便於此矣,穩莫穩於此矣!雖生下品,猶勝天宮。迨居凈土,親聞說法。則自相續相以至三細相,自然一切清凈,諸君不可自誤!若能兼修三學,生品更高。是在諸君自勉之耳。

 

庚三明妄盡還覺

辛一以智除妄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講】如來因地,指佛初發心時也。初發心時,即便修於圓覺,知非小根劣器矣。知字急須著眼。所謂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凡夫所以不知,以其無始覺智也。如來因地初發心時,即有此知,知即智也。始覺真智,能知身心無明之妄,皆如空華。但以眾生不知,妄受輪轉。然眾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既知是空華,則當下離念。故曰即無輪轉。只此離念一法,便是斷無明之利斧也。根本既斷,枝葉自然不生。故曰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真圓頓教中的大榜樣也。試看漸教鈍根,必須研真斷惑。真窮惑盡,其必作之使無。今頓教則不然也。若能悟矣,便知妄無自性,全體即真。故曰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記】妄盡還覺,是如來因地。如來當未成佛以前,亦是苦惱眾生,與我輩正同。如來即由此因地成佛,我輩亦可由此因地成佛,此理易知。然我輩直至今日,依然輪轉生死,並未成佛者。無他,修不修之異耳,修圓覺不修圓覺之異耳。經言:「無量劫前,佛與阿難,同時聽法。及至如來成佛,阿難猶為侍者。何以故?阿難常求多聞,如來常求精進故」。是故我輩今日,切不可聽而不修。然則圓覺將如何修?即是圓照清凈覺相之圓照二字。修圓照功夫,如何方能得力,即重在一知字。此知,即寂而常照之知,即是真智,亦即妙觀察智,亦即如如智,大乘止觀名為無塵智。如來因地修圓覺時,了得身心世界,皆是無明之所變現,全在用此真智。我輩今日學佛,如能用此真智,時時觀照,當下即了生死。何則?內而身心,外而世界。知是空華無實,即不起執著。當下離念,我法二執即空。豈復尚有輪轉,尚有身心受彼生死耶?非同藏、通、別、三教之人,不能當下離念。必須漸漸斷惑,漸漸證真。此中作用甚多,謂之分斷無明。若修圓照功夫,知之即離,離之即覺。故曰非作故無。何以能不作而無,以真如性中,本來無故。試觀知字,即無字,何等直捷!此乃圓頓大教,難可遭逢,急宜著眼。諸君試離離念看,保得無窮受用也。

 

辛二泯智合覺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講】彼、指物詞也。知覺,即能知空華之知覺。仍指真智而言。此智由離念而顯,當體即真。故曰猶如虛空。虛空,喻真理也。如智如理,原無二如。若更起念欲知同虛空之真智者,即是於虛空中,又復生出空華矣。故曰即空華相。古德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光同凈鏡,不同鏡體之無知。故曰不可說言無知覺性。同虛空,非有也。靈光耀,非無也。非有非無,故曰有無俱遣。既然俱遣,則不可說有,又不可說無,當如何稱謂?故曰是則名為凈覺隨順。謂凈圓覺心,可以隨順證入矣。

 

【記】上科破境,此科又破智。真智無須乎泯。然博地凡夫,用功之時,以智觀境。此智並非真智,仍是情識。特下手時,不能不藉以為用耳。故須逐層遣除,如知身心是空華矣。然彼知是空華之知覺,亦如虛空之華。更進一步,即知此知覺如空華之知覺,亦是空華之相。一切皆無實體。然則知覺之性即無耶?亦不可說。所謂不許說有,不許說無。蓋說有即執有,說無即執無。凡有所執,即是妄念。必須有無一切俱遣,無知而知,知而無知,方為凈覺。我輩看經聽講,不過悟點真理。必須勤用功夫,時時參證,是為凈覺隨順。隨順者,隨順真理以合真智也。真理,如如理。真智,如如智。原無兩樣,要在能隨順耳。此段文字極玄妙,宜細研究,亦不得著文字相,即是有無俱遣。總之,本科皆表離念之相,即是放下一切。此種凈覺境界,並非證不到,但怕站不住。宜每早或晚,依此行之。放下一切,空空洞洞,歷歷明明。如其起心動念,即行念佛,打斷妄想。如此做去,本不為難。所難者,即念頭放不下耳,切要切要!大智慧光,皆從此出。

 

辛三征釋還圓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講】首句,謂何以有無俱遣,名為凈覺隨順耶?此征起也。以下是釋成。先釋凈字,即指清凈真如,虛空句,即起信真如中之空義。非有無一異等相,以離虛妄心念故。常不句,指真如體。其體不變,故無能動。如來句,指真如用。體雖不變,用有隨緣。所謂隨染凈緣,起十界事。雖隨緣起滅,而本體凝然,故無起滅。既無起滅,惟是真體,則根塵迥脫,雖有知見,憑何為依,故無知見。既起滅無從,知見不立,則脫然清凈矣。次釋覺字。法界,指事法界言。謂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故。言如法界性如字,作稱字看。言知凈覺已,仍復諦觀此理,稱法界而為性,此即理隨事遍也。究竟句。既知理隨事遍。仍須審諦進觀。久之不見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圓滿。此即事得理融也。既得事理融通,自能互遍互攝,重重無盡。故曰遍十方故。此釋凈覺隨順義也。

 

己二為酬次請

 

【記】自此以下,細看講義可知。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講】首句,結前因地法行也,以下正示。謂如來既依之成佛,菩薩即宜因此發心。發心求佛,自應不慕小道,故云於大乘中,發菩提心。即前所發三心是也。末世眾生,若能依此發心修行,自然得正住持,而不墮邪見。長行竟。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講】凡偈頌有四種不同:一通頌。不論長行偈頌,但數滿三十二字,即為一偈。二諷頌,但以偈說法,非頌長行。我祖名為孤起頌。三應頌。與長文相應故。又稱重頌。為鈍根人重說故。四集施頌。謂集少言以攝多義,施他誦持故。如槃特迦所持者是也。今於四中,屬應頌攝。此一種中,開之復有六種。一超頌。長文在後,頌在前故。二追頌。以前之長文未頌,追其已失而頌故。三廣頌。長文略而頌廣故。四略頌。長文既詳,頌可略故。五補頌。長文未周,頌中補出,文不類而義同故。六義頌。文與長行異,義與長行一故。

 

己二正頌

庚一頌酬初請

辛一頌正因有力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講】此經俱略頌也。長行猶恐未周,今復說偈,故告以當知,謂少言而攝多義,不可忽也。中二句,文同長行。智慧,即指清凈覺相。覺字,即能斷無明,成佛道。此義攝也。

 

辛二頌執妄成輪

壬一頌執所成輪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

 

【講】了,謂根本能生枝末。達,謂枝末即有身心。執我執法,妄有輪轉。空華,兼攝二月。彼字,指現前身心言。知字,即始覺智。大乘止觀稱為無塵智。謂設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如空華二月,自然不起我法二執,又無造業招報等事,故能免流轉也。

 

壬二頌執能成輪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講】意謂起念成迷,似有無明。故如夢中之人,夢時非無。若離念即覺,覓之了不可得,如醒時不得也。觀此足知滅本無滅,生亦無生。故長行云:「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故說輪轉生死」。誠可憫也。

 

辛三頌妄盡還覺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講】首二句,頌諸妄凈盡也。覺字,長行雲彼知覺者。所謂了妄即真也,故如虛空。平等者,既知真妄同空,則有無生滅,皆平等也。不動不轉,真體不變,三世不遷,長行所稱凈覺者此也。次二句,頌不真何待也。其意謂諦觀凈覺,理隨事遍,故曰覺遍。覺既遍已,仍進觀之,事得理融,互遍互攝,故得至十方界,所以即成佛道也。或謂上雲真妄同空,妄固無妄,真亦無真。如是則無妄可滅,無真可顯。無妄便不墮眾生,無真則不成佛道。今而雲成佛者何也?故說後三句防之。意謂眾幻元無,並非滅真。佛道本成,又非得真。須知本性圓滿,因執妄而成輪。妄盡真圓,義言成佛。幸勿以有成為疑而難問也。

 

庚二頌酬次請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講】如文可知。釋發起序竟。文雖發起,義涉正宗。實為最上乘人,開佛知見。即所謂明心見性,立地成佛,悟後正好修行也。以上大科序分文竟。

 

甲二正宗分

乙一為上根人示真修

 

【講】正宗分乃出本經之正義,明當教之宗源也。文有十章。大科分五:初為上根人示真修。以首章真性澈顯,上根人已得領悟,故首科便示真修也。真修有二:一頓,二漸。

 

丙一示頓修

丁一普賢啟請——普賢章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講】從首句至云何修行,是具儀總請。此中圓覺清凈境界,即前文圓照清凈覺相。足見前章是顯性,故圭峰判入正宗。此章是示修,故請云何修行。足證性修二門,俱不得偏廢也。意謂佛前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是約最上根人,一念頓悟,當下即了者可然。至若無如是人,又且如何?想必不假修行,定難了脫。若必修行,宜云何能修也?故總問云何修行。

 

【記】圭峰自前章於是文殊師利以下,即判為正宗分。山僧則判為發起序,而以普賢以下十章為正宗分者,各有用意不同。蓋圭峰因佛告文殊,皆無修無證最上法門,乃徹底顯性之談,亦即當經之宗要,故判為正宗分。山僧則念似此徹底顯性最上法門,佛是在定中說,法侶是在定中聽,若非文殊法身大士,何能發起,故判為發起序。且徹底顯性之談,吾人若能直下徹悟,何勞修證?但恐未能承當,必須漸次修行,方克證道。故斷自普賢以下十章,為正宗分。以此十章,是上中下三根修行法門故。亦令學人,知悟修不可偏廢。徒悟不足以證道。且悟不過開其眼界,如見鏡中之相,並非真頭。若不精勤修證,永無受用也,圓覺一部經,只有悟修二字。文字不多,乃全部大藏之指南。文殊是大智,所謂理觀。普賢是大行,所謂事修。頂禮佛足,乃至而白佛言。是不起於定,現諸威儀,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以表全理即事,全事即理,事理並無分別。身口意三,在佛謂之三輪。在眾生謂之三業。不曰根而曰業者,以此三根,能造種種業也。如不行十惡而行十善,為世間業。禮拜觀想看經參禪等等,為出世間業。無論何業,不離此三。故今普賢為大眾啟請,亦不離此三業。頂禮佛足,身業也。右繞三匝,意業也。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口業也。即此威儀,便是修,便是三業清凈。大悲者,同體大悲也。現會菩薩,變易生死未了。眾生,分段生死未了。非大悲不能救之,故稱大悲。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已成過去。如今之世,正當末法萬年之初分,故曰末世。非凡夫初心,非二乘初心,乃初發菩提心之人,故曰修大乘者。聞者,從四依弘法之人而聞也。比丘,居士,皆包在內。自利而不利他,不能謂之弘法。是故諸居士,欲弘大教,當發大悲。圓覺清凈境界,即是圓照清凈覺相。覺相,是無相之相,即是真境。真境,是無境之境,即是性也。譬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諸色,初與眼合,尚未分別,乃眼識之現量境迨知此青也,此黃也,乃至此方此圓也。墮於名言,已落到意識上,了了分別,便非真境。修大乘者,雖聞覺體圓滿,境界清凈,然為無明蓋覆,所以要修。八識田中,無明業相,時時流動,變現成識,所謂現業流識。不修,則習氣難除也。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講】此持難別問也。問意有三:一謂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即是知如幻者。如是則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皆如幻不實也。既皆如幻不實,又如何以如幻不實之身心,而還修治於如幻不實之無明耶?譬如以水洗水,水益增多。豈非反資無明,有何益哉!此一問也。二謂縱若無明幻性,一切盡滅,則亦無有身心,以身心從無明有故。無明既無,則身心亦無。既無身心,設有頓悟,教誰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必要歷事造修,凈治如幻之無明,以成正果耶?譬如以空合空,空無益而合無功。徒勞努力,修奚補乎?此二問也。三謂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不實,本來不用修行。謂理觀事修,均可不用也。果爾,則一切眾生,常在生死,而起惑造業,業必招報。乘善業則升天上人間,隨惡業則墮地獄鬼畜。惑業不絕,果報常淪,塵沙劫波,莫之能返。謂不假理觀,無由頓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無明宛爾,令妄想心,云何解脫?心尚不能,何況於身?但益系縛,終無解脫之期。如是則舉世皆成夢漢,誰為大覺人耶?此三問也。三執既陳,二修必要。鉤深索隱,無以加矣。非普賢孰能與於此也。

 

【記】上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夫身心世界,既皆空華。然則作惡亦空華耶?習氣亦空華耶?修亦空華耶?最易誤會,所以普賢特特啟請。眾生,即聞空華之眾生。知如幻者,如幻字,指無明。身心因無明而有,無明既幻,身心亦幻。今以如幻之觀,如幻之熏而修。仍不離四大假合之身,仍須用六塵緣影之心。然則所修之無明,幻也。能修之身心,亦幻也。如以凈水洗濁水,濁水愈增。以幻修幻,豈非增長無明耶?故曰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此初請之意也。幻性即無明。既無無明,即無身心,故曰盡滅則無有心。無明盡滅,空也。無有心,亦空也。一切皆空,誰為修行。然而復說修行如幻,豈非以空合空,修亦徒勞。此二請之意也。夫以幻修幻,增長無明。以空合空,修又無補。是修行二字,可以不言矣。然而若諸眾生,本不修行,則必常居生死幻化之中。曾不了知境界如幻,而因惑造業,因業招苦,輪轉無窮。令妄想心,云何解脫耶?然則欲出生死,仍非修行不可矣,此三請之意也。請雖三番,其意重在修上。蓋普賢因文殊章,談性未言修。本會及末世眾生,未必皆上根人。得意者,固是醍醐。不得意者,即是毒藥。何則?聽法之時,雖知一切空華,迨遇境緣,不知不覺,被境所轉,不能轉境。非用琢磨功夫,無明不斷,永流生死。細觀普賢請詞,可知悟修並重。夫悟者,悟心為一切法之體耳。但能了此,並非真悟。必須或即理觀而修,或即事相而修。修之勤久,一時觸著關捩,大徹大悟。了得世界眾生,皆我本來面目,種種之性,皆是一性,方為真悟。若但云,悟得本來清凈,尚非本來面目。何以故?本來面目,範圍極大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豈僅清凈二字,足以當之。不但此也,尤須現量見,不是比量見。且就令悟到如此境界,然多生習氣,尚難永除。修之一字,顧不重哉!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講】此結請方便也。前總請,通於現未。此結請,偏為未來,良以現會有疑是權,末世誤修堪悲故。方便者,以理事二修皆為方便。二者不知所明,故以作何問之。漸次修者,意謂先以理觀,次依事修。由理觀故,一念頓悟,當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漸次琢磨,令妄想心,歷位解脫。永離諸幻,端在是矣。足見是過來人也。為憐末世眾生,故推不知而備悉問之。

 

【記】最上根人之修,是理觀而修。非同中下根對治而修。無論理觀對治,其必不可無修則一。且理觀而修之後,仍須不廢事相,所謂與眾生結緣也。何以故?無眾生,無佛可成故。理觀事相,皆是方便。然不知先理觀乎,抑先事相乎?故結請漸次修習之方便。觀願為句,可知普賢意在為此末世,因末世眾生,甚可憐憫故。非同本會菩薩,常得聞法故。須知三請,非普賢有此執情,特為末世作方便耳。故結請,單提末世眾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如上例知。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當場一問,現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贊之。非他人所能,惟普賢能之,故又以乃能而美之。修習句上,應加問於如來四字,其文方足。菩薩如幻三昧,宜如何習,始得身心自在,幻境永離耶?良以菩薩和光六道,垂手入廛,凡歷一切境界,無論逆順,皆以如幻二字印之。遇順境也,識得如幻,則不生喜心。逢逆境也,識得如幻,則不起嗔心。空也如幻。有也如幻。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皆如幻也。乃至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亦如幻也。如是則在在皆為解脫之場。無處不是安樂之地。終日度生,不見度相。如斯修習,乃名如幻三昧。初學菩薩,宜漸次而修習,故曰方便。即以此之三昧,令眾生而得離諸幻也。汝今二句,誡許。時普賢下三句如上。

 

【記】菩薩者,自利利他之人也。即是修大乘者。發大願,悟大理,修大行,證大果,弘大教,方謂之大。即我輩專修凈土,亦必先發大心,是為普度眾生而修,方能上與阿彌陀佛本願相應。至要至要!三昧,此曰正受,亦曰正定。了得一切境界如幻,自不見其順逆,而起歡喜之愛心,煩惱之憎心。憎愛不生,不為境轉,自不造業。一切境界不受,乃是正受,然必由修習如幻得來,故曰如幻三昧。菩薩了得生死如幻,故入生死海,不受生死苦。了得涅槃如幻,故能不住涅槃,而度眾生。此三昧之大用也。憎愛不起,即枝末無明不生,得離諸幻,無明永斷。根本無明既斷,枝末無明亦除。吾人用功,宜將如幻二字,念茲在茲,刻刻不忘。不但身心世界如幻,即遇圓覺境界,亦當以如幻二字印之。何則?自以為清凈,即不清凈故。如不了此,最為誤事。倘墮入清凈無為坑中,佛亦難救。乃法身上之大病,不可不知。諦聽,是審諦而聽。即聞而思,即思而修,三慧同時而起,方為諦聽。

 

丁三酬請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酬總請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講】圓覺妙心,具含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獨如來有之,而一切眾生,無不全體具足也。今雲如來者,即前章雲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是也。言一切眾生種種幻化,即前所謂身心無明等皆是也。言皆生於如來妙心者,足見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也。空華,喻種種幻化。虛空,喻圓覺妙心。從空而有,喻妙心隨緣而起也。隨緣而起,起即無起。隨緣而滅,滅即無滅。故曰幻華雖滅,空性不壞。所謂芸芸是彼,我無預焉。若爾,直須以理觀力,悟得緣起無性,覺體常圓。此先以理觀修行,酬總請意也。

 

【記】上而菩薩,二乘,下而凡夫以至畜生,皆是眾生。故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總不出內外身心,依正二報,而實生於妙心之中。圓覺妙心,為如來之果德,亦眾生所本具。但眾生為煩惱所障,不得現前,故特標如來二字。如來圓覺,即文殊章無上法王之大陀羅尼也。修者修此,所謂如來藏性,豈是用幻化心哉?華雖從空而有,空本未嘗生。故幻華雖滅,空性亦不壞。

 

己二酬別問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講】前普賢別問中,起三執疑,故發三問。其第一問云: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今此釋第一疑也。佛意謂眾生幻心,還依幻滅。幻心即是無明。以根本無明,是出世眾生之妄想心。枝末無明,是世間眾生之妄想心故。還依幻滅者,謂眾生無明幻心,還依幻妄之身心,歷事進修而得滅故。

 

【記】眾生無明幻化之心,如何得滅?下手時,仍須即此四大假合之身,歷事進修,方了生死。仍須用此六塵緣影之心,修習理觀,方得解脫,而後無明幻心乃滅。須知所滅者,特幻心耳。覺心本來不動,何以故?本無生滅故。是故吾人修行,先須悟此覺心,而後進修,方可得不生滅果。若誤認生滅幻心為覺心,即得生滅果。切宜認清。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講】此釋第二疑也。其二問云:若諸幻性,一切盡滅,至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耶?今佛釋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此猶是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何故亦名為幻耶?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以是對待法故。然亦不可說為無覺,以說無覺者,猶名為幻,故云亦復如是。蓋以無之與有,亦是對待法也。以是義故,幻滅名為不動。由不動故,方能和光六道,教化眾生,建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降鏡里魔軍,證夢中佛果,是名菩薩深修如幻三昧之行也。

 

【記】覺心之覺,乃絕待之覺,並非對幻說覺。若依幻說覺,非真覺也。是故亦名為幻,以其因塵而有也。所以書中心性二字,言心而必兼性者,表其非生滅心也。我輩凡夫,離依他性,固是無心可談,須知依他即是圓成。然必待參究之一念脫落,方是不生滅。若稍帶有參究之念,尚是幻心。故曰,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也。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此四句更細。蓋謂稍有微細分別,自以為覺,猶未離幻。然則無覺耶?不知既說無覺,尚有無覺之一念存,亦復是幻。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到了連自己也不知的時候,方是不生滅。所謂凈裸裸,赤洒洒地,一念不生,寸絲不掛,是名幻滅,是名不動。此段文微細極矣!下文則尤細。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講】此釋第三疑也。其三問云:若諸眾生,本不修行,至令妄想心,云何解脫?今佛釋云:當今現前一切菩薩,及末世中發清凈心人。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總顯決定要修,非修不可也。蓋普賢意,恐末世眾生聞說如幻,即知不實,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佛雲應當遠離者,意顯幻化虛妄境界,務須修行而遠離之。幻妄境界,賅法甚富,故云一切。如前所言,聖凡依正,身心無明,皆是也。但以遠離非易,要在堅固執持遠離之心,不得放鬆一點,或理觀頓除,或事修漸遣,念茲在茲,不可暫時不防也。然此且約以心遣幻,果其幻滅,此心亦無所用。設存此心,猶是凈眼中翳,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次言遠離為幻者,謂上已知心如幻,重起遠離。若果心既不有,則重離亦無所用。設存此重離,則粗翳雖離,細翳猶在,仍為如幻,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此下又言離遠離幻者,謂上以遠離為幻,復起遠離以遣之令化。若遠離巳化,則上之所謂離遠離者,如凈目之虛光,亦名為幻,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三重離遠離之離也。得無所離者,無可離故。至無可遣,如凈目之真精,故云即除諸幻。首章所謂圓照清凈覺相是也。又此四段,以後後離於前前。一是以心遣境,如觀音之亡動靜。二是以離遣心,如彼之亡根。三是以離遣離,如彼之亡覺。四是以極遠離遣離遠離,如彼之亡空。至得無所離,即彼空覺極圓,寂滅現前也。

 

【記】此段承上文而來,幻化虛妄境界,謂之一切者,由外境以至自己幻心中比量非量等境皆是。應當遠離四字,及堅執持三字,是用功方法。言此遠離幻妄境界之心,志要固,行要永,務必堅持到底,方有效力。以下數句,逐層入細,皆禪上用功之病。未用此功者,並不知有此種種病也。蓋禪人用功,至空空洞洞,極其暢快之時,以為甚妙。不知尚是妄想,尚應遠離,謂遠離用功之一念也。何以故?心如幻故。不但此也,即此遠離之一念,亦復是幻,亦應遠離。更進一步,離去遠離為幻之離字,亦是幻念,亦應遠離。就令無念,亦復是幻,亦應遠離。無念何以應離?以其墮於無記故。無記者,善惡皆無記別,即所謂糊塗心也。總之,用功時雖一極微細之念,皆當遠離。離至無可離時,方除諸幻。此與楞嚴會上觀音菩薩所說聞思修門,理無有二。特彼從耳根入,此從意根入耳。看講義自明。現在爾我,外境尚未能離,何論後三層。然必預先研究,將來用功,方不至為境所瞞。此大乘經所以為大善知識也。末世修行用功,須時時以大經印證,庶不致為惡知識所誤。切記切記!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講】此喻上遣之又遣,至無可遣,可謂諸幻盡處,即是凈圓覺心也。如彼觀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可超越,十方圓明矣。遣意難明,復借喻顯。故曰譬如鑽火,兩木相因。以木能生火,故必相因方生。喻如虛幻境界,如無明生身心,身心復起無明,循環往複,無有窮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盡,喻心遣境。木盡成炭,炭熱灰飛。然炭不頓熱,灰必漸飛。喻離遣心,遠離遣離,極遠離遣離遠離也。煙滅者,謂上以灰覆,是炭熱未盡,尚有微煙。今既灰已飛盡,炭已熱盡,煙已滅盡,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所謂遣無可遣,永無有幻也。後四句,以法結合。以幻修幻句,統賅前之四重,謂以後後幻,修前前幻也。幻盡不滅者,顯出凈圓覺心,全體現前也。

 

【記】以法合喻,如文易知。須知諸幻雖盡,覺心本來不動,何致入於斷滅耶?

 

己三酬結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講】佛意謂:若如我所說,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釋意謂既知是幻,但自不著,不著即離,故云知幻即離,則不須更作方便以離幻也。離幻即覺者,謂既已知幻即離,則離無所離,以離於幻也。既離於幻,圓覺妙心,昭昭不昧,故云離幻即覺。又何勞漸次修證為哉?故云亦無漸次。然雖如是。猶是理觀,未涉事修,所謂理雖頓悟,乘悟並銷,是也。若更重起事修,乃能永離諸幻,所謂事必漸除,因次第盡,是也。

 

【記】此章所說之修,為上根人說。重在理觀,乃頓教之修也。頓者,智慧明了,知即能離,離即全離,故不落於階次。然知是悟,離是修,隨修隨證,頓教法門,亦不能不賴修功。況中下根人,多生習氣,若無事修,安能永離乎?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講】准前可知。

 

己二正頌

庚一頌總請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講】覺心,即凈圓覺心。此心均賦同稟,凡聖一如。而今言如來者,以眾生迷之,名為理證,諸佛悟之,能究竟證,覺體雖同,而迷悟天淵。如裴相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余如長行可知。

 

庚二頌別問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講】初三句合頌,釋前二疑。幻字,指二種無明,及與身心,無明是生妄之心,文雲眾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既皆從覺而生,即能障覺,設欲顯覺,要必以現前身心進修事行,除滅能生無明,文雲還依幻滅,是也。今以偈不足,且約文義補之。頌釋第一疑也。幻滅覺圓滿者,果其幻滅,仍復絕諸對待,則覺性圓滿。動、猶去也。覺既圓滿,去向何所,故曰覺不動。由不動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眾生。此略頌第二釋也。常應遠離幻者,長文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至遠離心故。今幻之一字,即賅文中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應遠離三字,即長文應當遠離。常之一字,即賅由堅二句。此頌遣第一重也。諸幻悉皆離一句,頌遣至第四盡得除諸幻止也。如木二句,喻頌可知。結合不頌。

 

庚三頌結請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講】上句是超頌長文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下句是追頌長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此單頌理悟,不頌事修,足證此經頓教意也。普賢章竟。

 

【記】偈頌玩講義自明

 

丙二示漸修

丁一普眼請示——普眼章

戊一眾中具儀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講】科文中言漸修者,是圓漸,非漸漸也。

 

戊二備陳請詞

己一正以備陳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講】急欲求佛憐憫,故稱大悲世尊。此會指現前新學。末世指未來初心。願為及為者,二俱當被之機故。演說修行漸次者,謂應修何等觀行,觀行難以遽修,其最初入手,必有由漸當急,次第入門,故先請示令知。思惟者,用心參究。眾生不知,故代問云何。住持者,不被境遷。未悟者,未大開悟,求必大開,故問作何方便。蓋必求圓融無礙,漸次深修也。

 

己二反顯問由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講】恐謂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何勞預為致問。故稱世尊,以若彼眾生等而反顯之。正方便,即指修行漸次,如楞嚴前二漸次,不爾則入手無門。正思惟,如第三漸次,違其現業,不爾則覺路難通。雖聞如幻,堅執難融,故曰迷悶。迷者迷於我,以我相能亂心故。悶者悶於法,以法相能覆性故。為此二相迷悶,故於圓覺不能悟入。如是則正方便,正思惟,二問,其勢不容已也。

 

己三總以結請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講】慈與開悟之樂,悲拔迷悶之苦,故請願興。假說方便者,不是單請漸次,蓋通約住持等,皆方便也。良以圓覺本有,我法元空,實不假於方便。其如現會根有利鈍,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聞此三昧,已搖鞭影。根鈍惑厚者反生迷悶。於覺不悟。是故以假說方便為請。蓋是求佛於無方便中,權宜巧設,假立名言。令彼根鈍者,迷悶釋,覺性入,恩莫大焉。

 

戊三至三顯殷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記】上來兩大科文,因大師示疾,由他師遵照講義宣演,故無記錄。(記者識)

 

丁三酬請開示

戊一長文

己一約妄盡還覺以酬請

庚一妄盡還凈覺

辛一酬修行漸次請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講】文分為二。初酬修行請。欲求如來覺心者,謂如來本起因地最初發心,先以直心,正念真如,始能遠離諸幻。汝等欲求,非此不可,故以應當誡之。次酬漸次請,謂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汝等果能欲求,亦應有先依者。奢摩他此雲止,謂外止一切惡事不應行,內止一切惡念不應起。如來於因地中,最初亦先依此,故是如來行也。禁戒者,三聚條多,難盡縷析。若約其最所髮禁者,大則十重,小則四夷。堅持者,如惜浮囊,絲毫無容犯故。徒眾者,從學法侶。令其四事不闕,無所忮求,名為安處。處,猶住也。設不令其安處,於自禪觀時,未免有所擾故。宴坐者,宴安而坐,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且約因戒生定,以為入觀之方便門也。靜室,即清凈房舍。望下即是入觀之堂,望上即是坐禪之處,應當離葷臭,絕喧囂,故云靜也。

 

【記】欲求如來凈圓覺心,全以正念為根本。正念者,無念也。正念一起,如皎日當空,眾林失白,那有不能離幻之理。以正念為本,方可用正思惟功夫。以下即言修持方法。若就止觀分說,則奢摩他是止,謂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是也。若止觀雙說,則奢摩他是體真止,觀是空觀。從一止一觀下手,用功到究竟,則一止即三止,一觀即三觀。若僅依奢摩他行,則惟一止一觀。依如來奢摩他行,則舉一即三。止即定,觀即慧,止觀雙修,即定慧雙得。依如來奢摩他行,亦須從戒入手,可見戒為最要。如渡海之浮囊,如長夜之寶炬,如遠行之導師。此章修行漸次功夫,所謂思惟,所謂住持,以奢摩他直貫到底,實為一空觀也。

 

辛二酬思惟住持請

壬一明正思惟

癸一觀身是幻

 

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講】恆念者,謂二六時內,四威儀中,念茲在茲,不可須臾離也。先觀身者,以我執偏重,急先務也。四大和合句是總觀。謂堅、濕、暖、動、假合為身,此易知者。所謂下是別觀。稍難知者,故詳示之。發生頭上,毛遍身中,指之甲,口之牙,肉之表,皮之襯,肉之力曰筋,肉之核曰骨,骨中脂曰髓,頂中髓曰腦,以及身之垢膩,身之顏色,此等皆屬於地也。口垂曰唾,鼻出曰涕,肉潰曰膿,紅潤曰血,血之精內會曰津,外泄曰液,涎沫,唾之病也。喉出曰痰,目流曰淚,乃至精氣便利等,皆屬於水也。身中之暖觸是氣,從火大來,故仍屬火。身中動作運轉,從風大來,故仍屬風。如楞嚴之八還,皆向來處去。此經之四歸,亦向來處歸。歸、屬也。但彼以各還顯有性,此以各歸顯無身。故次下即雲四大各離,身在何處?只此一言,教下手習觀時也。正觀之時,各有所歸,即名為離。離則無身,故征以當在何處?實顯其無處也。處尚不有,體復何雲?故曰即知無體。和合者,四大假合。為相者,幻妄稱相。相即無相,故曰同幻。

 

【記】恆即是正。念即思惟。念茲在茲,不令邪思攙入。我今此身至實同幻化,實一參究之大話頭。

 

癸二觀心是幻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講】承上已知身同幻化,如何復有根塵及識心耶?故以四緣假合等云云。四緣指見、聞、覺、知、以四性皆有能緣義故。以四性和合,妄有根相。六根者,見為眼根,聞為耳根,覺為鼻舌身之三根,以三根皆合而方知,故總名為覺,知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因有六根,復對外之四大,故稱六根四大。然內之四性,既可分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為六塵,此次有六塵也。中即是內,合成者,謂內根外塵,合成十二處也。緣氣,指六識緣影。緣影雖妄,居然有六識之氣分,故曰緣氣,於中積聚,謂於內外根塵之中,積聚不散,此後有六識也。似有能緣之相,既稱似有,安得為真?故云假名為心。然根塵識三,雖同妄有。而起惑造業,惟六識之力最強。急欲令其觀識虛妄,至重呼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虛妄心,即指六處識心。托塵似現,故曰無塵不有。即彼外之六塵,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則無塵可得。據此則於根塵識中,能緣之根,所緣之塵,各歸散滅。內外不成,中云何立,故云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畢竟者,決定義,謂到底無有也。首章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今既觀身心二俱如幻,自是不復妄認,則顛倒日損,而正見日益矣。總結正思惟竟。

 

【記】見、聞、覺、知、能緣色、聲、香、味、觸、有此能緣之性,故有六根。虛妄而有能緣之氣分,此氣分由四大而得,入於六根之中,積聚而有緣相。我們修觀時,在靜室中。試參究此境界,外無身,內無心,一念不起,心與境合,當體即真。直至圓裹三世,一切平等不動,此觀方修到底。

 

壬二明正住持

癸一法說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講】彼眾生,指求圓覺之人。求凈圓覺,須先觀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則幻身自滅。幻身滅故能住持,則幻心亦滅。以心依於身,身滅則心無所依故。幻心滅故能住持,則幻塵亦滅。以塵托心現,心滅則塵無所託故。幻塵滅故能住持,則幻滅亦滅。以為滅塵故,立幻滅名。塵既已滅,幻滅無所用故。幻滅滅,故能住持,則是法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則體無終窮,故不滅也。

 

【記】奢摩他一觀到底,方知身是幻,心是垢,幻滅而非幻現前,乃不滅也。

 

癸二喻說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講】求凈圓覺,如磨鏡然。幻身,幻心,幻塵,幻滅,重重蓋覆,不是凈圓覺心,皆如鏡上之垢。身滅心滅,乃至幻滅亦滅,如鏡垢磨盡,非幻即覺心也。如鏡之本明,全體俱現。喻文雖略,攝義無遺耳。

 

癸三法合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凈。

 

【講】恐其聞久失意,故重呼以教之。不了身心如幻,執我,執法,蓋覆凈圓覺心,故云皆為幻垢。垢相,指身心塵滅四重。必至盡滅,方為永滅。如是則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凈。此約義而合也。

 

【記】看講義自明。

 

癸四結示

子一結示因執成垢

丑一喻顯

 

善男子!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講】清凈摩尼寶珠,此珠龍王髻中所有。清凈言其體內外明徹,無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雲如意,能雨寶故。寶珠言其相,非尋常物,珠中寶故。□是影現,對彼外之五色,影現於內,故云□於五色。喻如凈圓覺心,對眾生外之五陰身心,影現心內。隨方各現者,何方有五色,即於何方影現。喻眾生何類中有五陰身心,即隨何類影現,如形影相肖也。世人不知是影,名為愚痴。喻眾生不達是幻,名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一愚也。影元無實,由世間不知是影,遂見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了是幻,遂執真有五陰。執我執法,即其相也。

 

【記】講義文顯可知。

 

丑二法合

 

善男子!圓覺凈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凈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講】圓覺凈性,合摩尼寶珠。現於身心,合□於五色。隨類各應,合隨方各現。迷影迷幻,義亦相似,故皆以愚痴名之。說凈圓覺,實有自相,合摩尼實有五色。法喻義同,故云亦復如是。

 

【記】圓覺凈性是體,即圓成實性,乃實有者。現於身心是用,即依他起性,乃如幻者。遇凈緣即應四聖,遇染緣即應六凡,故曰隨類各應。實有如是身心自相,為遍計執性,乃本空者。

 

丑三結成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講】承上執為實有而言。謂由此執身心為實有,於中諍人競我,計是較非,所以不能遠於幻化。既不能遠,自應常在其中。惑業苦三,如惡叉聚,輪轉往複,染污覺心,成深垢也。

 

子二結示垢盡還凈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講】是故二字,承上不能遠離而言。所以不能遠離,由於不知身心是個幻垢。以是之故,我說身心是幻是垢。若能知得是身如幻者,應當遠離。知心是垢者,設法對治。對即對治心垢,離即遠離身幻也。果能對離幻垢,佛說是人名為菩薩,非尋常人比也。垢盡者,不肯得少為足,必至究竟凈盡。垢既凈盡,則對治亦無所用矣,故曰對除。垢盡對除,即無對垢之人,人既不有,名將安立,故云即無對垢及說名者。至此,豈非全體凈覺妙心耶?故科名垢盡還凈。

 

【記】不能離垢,是六凡眾生。能離垢,是菩薩。垢盡對除,即如來。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即凈圓覺性。絕對無待,即佛之名字,亦用不著。

 

庚二隨順還圓覺

辛一理事互融

壬一承前起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講】菩薩眾生,均是求圓覺人也。證得諸幻滅影像者,謂一切諸法,本屬幻有,元是凈心影像,今以得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為影像所搖,故云證得。爾時,即證得之時,影像既滅,凈覺畢露,故云便得清凈。無方者,即周遍義。無邊虛空,向因無明幻垢,障蔽凈圓,而成頑虛。今證得幻滅障除,覺性顯發,則無邊虛空,轉成無際凈圓矣。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皆悉銷殞」。正此謂也。前雲無方清凈,於此可見。

 

【記】證得諸幻滅影像,是時惟有凈圓覺性,故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空觀到底,則一空一切空,所謂凈裸裸赤洒洒地也。虛空最大,然尚包含於覺性之中,性融妙理,虛空不大,蓋對妄方有。既覺則虛空無邊,即虛空即覺,即覺即虛空,故云覺所顯發。

 

壬二正明理事

癸一依理成事

子一成世間法

丑一別明

寅一成根處

 

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講】承上無邊虛空,尚是覺所顯發。則覺心圓滿;明凈可知。正由圓滿明凈故,則無法不顯。因無法不顯,則顯隨緣所成阿賴耶識,亦成清凈心也。由賴耶清凈故,依賴耶所分見塵之性,亦成清凈性也。由見性凈故,則見性所依之眼根,亦成清凈性也。由眼根凈故,則所發之識,亦成清凈性也。由眼識凈故,則賴耶所分聞塵之性,亦成清凈性也。如是乃至,可以例推。

 

【記】覺既圓明,則隨處皆清凈。昔時心逐境移,故不清凈。今則如明鏡照物,故清凈。心既清凈,則起於心之見性等,亦自然清凈。

 

寅二成塵處

 

善男子!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講】六性六識,皆依於根,故統言根。謂六根之中,根根兼性與識,皆成清凈之性。由是之故,則根所對之塵,亦成清凈性也。

 

寅三成大種

 

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講】六塵對根之別相,一一皆成清凈性故。則覺性隨緣所成之四大,亦成清凈性也。

 

【記】可以例知。

 

丑二總結

 

善男子!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

 

【講】承上由四大各成清凈性故,則隨緣所成內根外塵中識之處界,皆亦各成清凈性也。二十五有,指三界眾生所依住之處也。古德頌云:「四州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通稱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無故。舉此處,界、有、三、賅盡世間法也。然諸經論,皆稱四大為種,以其能成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相而在性,今則方顯其是依彼圓覺凈性所現。然能現者,既無方清凈。則所現者,故一一皆成清凈性也。

 

【記】看講義可知。

 

子二成出世法

 

【講】或問世間法從染緣生,可說令凈。出世法從凈緣生,已是凈法,何故亦說令凈耶?大疏答云:「若凡聖對待,則勝劣懸殊。若稱法界觀,二皆幻化,既皆從緣而起,緣無自體故」。大乘止觀二卷八頁云:譬如一明鏡。能現人馬像。若以像約鏡,乃雲人像鏡,馬像鏡,便有二鏡之名。若廢像論鏡,其唯一焉。若復以此無二之鏡體,收彼人馬之異像者,人馬之像,亦即同體無二也。凈心如鏡,世間出世間如像,類此可知。以是義故,法界法爾常同常別。

 

彼清凈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

 

【講】彼指上科。謂據上所說世法,皆彼覺性所顯而成清凈。由彼染緣所成世法清凈故,則凈性隨緣所成出世之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凈之性,故統言一切清凈也。此中唯三十七品助道法屬因。其餘均屬果。陀羅尼通包因果。此科所列法相,諸大乘經,多標其名目。各家疏解,仍未盡詳釋。惟大疏最極精詳,閱者知所尚焉。

 

【記】在眾生分上,見六凡起厭,見四聖起欣,故不清凈。今證真空,知空性圓明,故六凡四聖境界,悉皆清凈。此清凈即自性本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謂如如智如如理也。十力,佛之十種智力,即方便智中開出。一、知是處非處。如持五戒,行十善。應受人天之報,是是處。然臨命終後,夙世業果先熟,忽生惡趣,是非處。故須通三世計算,此非大聖人不能知。二、知過現未來及順現等三報。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垢凈。諸禪,世間禪,出世禪也。三昧有真諦,有俗諦。垢,凡夫定。凈,聖人定。四、知信等五根。上中下誰一根強,即由誰一根入道。五、知種種欲樂。有如是欲,能樂如是法。六、知一三五乘;貪嗔痴等種種性慾。七、知一切道至處。是出世法,行如是道,至如是處。八、知宿住,即宿命通。九、知死此生彼。即天眼智。十、知自解脫無疑,亦知眾生漏盡涅槃。四無所畏。一、正知一切法,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盡諸漏及習,言我漏盡等。三、說一切障道法。四、說盡苦道。佛作誠言,說此四法,決定無畏。四無礙智。智緣四境,無拘礙故。一法。如說地水火風等。二義。如堅濕暖動等。三詞。謂得彼方言以說地等。四於三種智中樂說。十八不共法。力等,二乘有分。惟十八不共法,二乘無分。一、二、三、身口念無失,佛之身、行、住、坐、卧、皆無失儀,為身無失。說法無一句說錯,無一句不投機,為口無失。眾生意根,隨時流動,佛則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為念無失。四、無異相。真相無相。為無異相。落於九界之中,即菩薩亦有異相。五、無不定心。佛心如澄渟水,如無風燈,故無不定之心。六、無不知已舍。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生住滅時。故念念心中,粗細深淺,無不悉知。知已而舍,如明鏡照物,不留片影。七、欲無減。言度生之欲無減也。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慧即平等性智。十一、解脫無減,即妙觀察智。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即大圓鏡智。十三、四、五、一切身口意業,隨智慧行。佛之身口意是三輪,故隨智慧而行。十六、七、八、以智慧知過去現在未來,通達無礙。三十七助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也。四念處者,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念念無常。四觀諸法無我。四正勤者,一未生惡念令不生,二已生惡念令滅。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廣。四神足者,謂欲、勤、心、觀、修此四神足,可得神通。亦名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見前。七菩提分,即七覺支,與八正道俱見前。定與慧或不平均,故須用七覺調平之,調平則定慧均等,而可入正道。以上名相,學佛法者,不可不知。然亦不可執著名相。

 

癸二融事同理

子一同理清凈

丑一正報同理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凈故,一身清凈。一身清凈故,多身清凈。多身清凈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

 

【講】一切,通賅世出世法。實相,略疏云:緣生諸法,皆是虛妄。會緣入實,即為實相。的指真如凈性,而為諸法真實之相。所謂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謂上來世出世法,雖有染凈差別之相。今為覺性所顯,同成一實相性清凈也。由此諸法同一性清凈故,托諸法以顯己身。即應融會得一己之身,與彼諸法同一實相清凈。由己身清凈故,因己會他,亦應融會得多眾之身,同一實相而得清凈也。如是擴而充之,自一方眾生,乃至十方眾生,同一圓覺清凈。上言實相,今又言圓覺者,以圓覺乃實相之本體,實相即圓覺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體,現起妄相,愚迷執以為身。由執身故,尚不見自性,豈見本體?今乃悟妄即真,由真見體。故曰圓覺清凈。上雲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今提出圓覺清凈,顯應融會世界虛空等,咸同清凈。至下便見。

 

【記】此章雖說修行漸次。然至此恰是言悟修證三者,不可偏廢。所悟之理,即妙圓覺心。理雖悟,而在凡夫地位;為無明所蔽,不能受用,故須修。修者,修所悟也。修時凈除現業流識,方能證。證者,無明破而得受用也。修即上來所說奢摩他行,即空觀。空觀到底,即得圓覺凈心,於是世出世法,同一清凈。何以故?同一覺故。覺則稱為一切實相性,無人我染凈有無等相。既雲實相,何以有一切。蓋一切乃指諸法而言,即上文世出世法皆是。實相有性,虛相無性。前文四大至八萬四千陀羅尼,皆屬虛相。虛相既除,實相自然清凈。既能清凈,即不必離身,故一身清凈。一即多,多即一,故多身清凈。修奢摩他行。以正思惟心,照一切生滅之相。生滅是所觀,正思惟是能觀。凡生滅皆因境而生。我既無生,何須托境。境因心而有。我既無心,安得有境?由此圓照一心,生滅二相,寂然不生,故境空。有空相,猶陷於偏。必並空相無之,乃為真空。如是不必離空,空即實相。不必離照,照即實相。不必離生滅,生滅即實相。不必離身,身即實相。故云多身清凈,乃至圓覺清凈。此一段文極微細,非思議所能到。蓋眾生所用以思議者,皆分別心,未能離念也。然又不可諉為此系如來境界,非凡夫所可造。須知如來亦由凡夫修得。應當照上文所言,正念持戒奢摩他行做起。夫真如不守自性,則迷圓覺為不覺,迷妙明為無明。由因中之痴而生三細,為根無明。由緣中之痴而生六粗,為本無明。由根本無明,而生枝末無明。枝無明,思惑也。末無明,見惑也。如此則自性尚不見,安能見一真本體哉?

 

丑二依報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多世界清凈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

 

【講】承上應雲十方眾生清凈故,由正會依,故得世界亦清凈也。由一現住世界清凈故,緣一通多,故應融會得多世界同一而清凈也。擴而充之,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實相平等清凈不動。上言清凈。今又言平等不動。以世界有染凈不同,若對染說凈,亦非真凈,此則染凈同歸一性,故曰平等。不動者,約三世論,以清凈心有過現未來,亦非真凈。今則圓裹三世,同歸真常,故曰不動。又上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便得無方清凈。此提出平等不動,顯應知覺性遍滿,清凈不動,圓無際故。

 

【記】性清凈故相清凈。理清凈故事清凈。融理同事即融相歸性。何以故?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故。世界本無染污,染污全由眾生分別妄執之心。心既清凈,則不必離身而身清凈。身既清凈,則不必離世界而世界清凈。覺性圓明,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虛空清凈。圓裹三世者,過去未來,皆攝入現在,初無三世之相,故云平等。此處提出不動二字,最宜注意!蓋前文所言皆為遣,此言不動為立。遣則一切俱非,立則一切俱是。何以故?同一實相,同一覺故。

 

子二同理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講】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有世出世法。世法雖多,五大賅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故今先言虛空。承上會得虛空如是平等不動,則見虛空者是誰?殊不知非虛空有動不動,當知是覺性平等不動也。四大亦然。如是乃至,超略詞也。承上世法既爾,例知出世法,亦無不皆然也。此段經意。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故每見一事,即點明曰覺性平等不動。雖然如是,而事理依然似有二體。至下文,則理事渾然無二矣。

 

【記】從真空而顯不空,故曰不動。不動者,諸法寂滅相。眾生以生滅心觀之,故有動相。並非法動,實是心動。六祖云: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即此理也。上來遣。先從世間法遣起,而後及於出世法。此處立。亦由世間法起,而及於出世法。世間法不外五大,空大居先,故首言虛空。虛空無相,有何動與不動?蓋不動者,覺性也。文中當知二字,最宜注意。並非四大有動與不動,乃覺性之生滅。迷覺則四大動,悟覺則四大不動。如是推至出世間法亦然。對境不起分別,境即是心。若起分別,能見是妄,所見亦妄。故處處點醒覺性平等不動。

 

子三同理遍圓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凈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講】此總承前一切諸法,俱為覺性圓明所顯,而成清凈不動。證知覺性遍滿法界,無法不包,******不遍,故曰圓無際也。既知覺性如是,又復應知法界中所有內之六根,渾同覺性遍法界也。若不遍滿,則成有際。故向下諸法,皆由圓無際故,一一悉遍滿也。世出世法,無不皆然,豈非理事互融乎?

 

【記】覺性遍滿。彼六根安能離覺性,故亦遍滿。根本無根,因塵而有。塵本無塵,因根而有。根既遍滿,故六塵亦遍滿,塵不離四大,四大不離塵。塵既遍滿,故四大亦遍滿。世間法遍滿,則出世法亦遍滿,法界一切法,皆自性所具故。然不可言自性即一切法,心本非一非多,不可執定是一,亦不可執定是多。

 

辛二攝入無礙

壬一所證互相攝入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講】此法說也。由彼妙覺性遍滿世出世法故,此承上文出攝入之由也。根性塵性等,約世法言之。由性遍滿故,根塵隨性,一一皆無壞無雜。謂根入塵而根不壞,塵入根而塵不雜。如根入塵既爾,塵入根亦然,故總雲無壞無雜。根塵無壞句,牒上為由。不言無雜者,可例知故。如是則四大性,力無畏性,乃至陀羅尼門性,一一皆無壞無雜。如百千下,喻顯。燈喻世出世法,光喻諸法之性,室喻盡虛空界。光各遍滿,喻互相攝入。末句。謂此光入彼光,不見壞相。彼光攝此光,不見雜相。喻諸法之性,可知。

 

【記】如來說法。必先說一切俱非而遣之。然後復說一切俱是而立之。佛法之妙,妙在此。此處所以於離一切相後,再說妙覺也。妙覺是性,根塵是相,性相由來不二故。以妙覺性與根塵互相攝入。根塵入妙覺,不失其本體,故云無壞。妙覺入根塵,妙覺依然如故,不見有根塵雜在其中,故云無雜。世間法入妙覺性中,世間法無壞。妙覺性攝世間法,妙覺依然無雜。如是乃至出世間法亦然。此之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百千燈,其一燈之光,遍滿一室,百千燈光,亦遍滿一室,豈復有壞有雜耶?

 

壬二能證彼此無礙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講】證知覺性遍滿諸法,無壞無雜,名為成就。由成就故。當知此等菩薩,不與諸法作系縛,不求於法成解脫。以既知覺性遍滿,則法法皆覺,縛脫無二故。既知覺遍,則生死亦覺,涅槃亦覺。故於生死不厭,涅槃不愛。持亦覺,毀亦覺,故不敬不憎。久亦覺,初亦覺,故不重不輕。上來所以一切平等者,何故爾耶?蓋覺性遍滿,無法不覺故。故云一切覺故。譬如下,更以喻顯。眼性之光,喻妙覺明性。以性光在眼,喻妙覺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統賅眼家所見。喻一切法,統為妙覺明心所照故。曉了者,不假分別。喻妙覺圓照,不涉思惟。其光遍滿,喻一切皆覺。得無憎愛,即喻一切平等。科雲彼此無礙者此也。

 

【記】覺成就故四字,最要緊!覺未成就,則於一切法有善惡彼此相對待。覺成就,則法法無非覺性。菩薩,指覺成就者言。於世法無縛相,故不厭生死。於出世法無解脫相,故不求涅槃。覺性圓明不動,不見有持戒毀禁之相,何有於敬憎。覺未成就斷難借口。覺未成就,故見有久習初學之分。成就則真覺圓明,是現量境界,故無所重輕。眼光如明鏡,照了前境。光是體,乃第八識之見分。所照山河大地,乃第八識之相分。以現量照前境,不起分別,故無憎愛。若一入六識比量,則有憎愛矣。光體無二者,眼中之光,與諸法之體,根境不二,能所一如,故曰無憎愛也。

 

己二約修習成益而開示

庚一承明修習成益

辛一知眾生本來成佛益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講】此科文雖承上而來,而此菩薩,卻不指覺成就,乃遍指末世中乍發心者。修習此心,即依圓觀。直觀此心,日久功純,豁爾心開,頓見此心,朗然虛靜。不見有行可修,有果可證,故云無修,亦無成就。惟一圓覺普照,寂滅之性存焉。於中下,且約依報言之。於中者,即於圓覺寂滅性中,隨緣現起恆沙諸佛世界。且不是一恆沙,乃有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乃阿僧祇不可說。又非一阿僧祇,乃百千萬億阿僧祇,如是不可說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蓋直指盡虛空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為欲引機造無邊境,故假積多數耳。喻從緣現起,本無自性,故如空華。成壞變遷,了無定體,故云亂起亂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唯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不即者,不即世界,從緣無性故。不離者,不離覺性,當體即真故。次約正報言。准前依報,應是於圓照寂滅性中,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緣修無為解脫,而成四聖。雖縛脫不同,俱是緣起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始知者,由無縛脫而始知也。既無縛脫,蓋是四聖六凡,同一圓覺。圓覺既同,則眾生本來圓覺,與佛無二,故云本來成佛。由此返觀,從前眾生之輪轉生死,並諸佛之取證涅槃。均是迷眼所見,非圓覺之真境,故云猶如昨夜一夢,覺後元空故也。

 

【記】欲成就利益,自己受用,必假修習。本文修習,承上文佛言而來。修習方法,先當正念,次當持戒修定,然後得慧成益。正念是修習時第一下手功夫,本此正念,然後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堅持禁戒,為修奢摩他行之根本。奢摩他者,在因曰止,在果曰定,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得此定慧,方能成益。修習所成之利益,即在得成就三字。夫眾生本來成佛一語,言之雖易,知之實難。蓋佛者,覺也。若謂即今是佛,試問我輩二六時中,常覺否?不迷否?若常不覺則迷矣!迷則非佛而眾生矣!是故應當修習。修習成就,即能由迷而覺,而有成佛之利益矣。於此無修亦無成就。此兩無字,須細加研究。上文雲修習得成就。是明明有修有成就,何以雲無?須從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一句注意。蓋自正念堅持禁戒,而觀此四大假合之身,與六塵緣影之心,識得身心皆屬幻妄。知幻即離,何嘗落於方便。離幻即覺,何嘗落於漸次。至於諸幻既離,真心獨露,覺相圓明。方知向來所修者,不是修真心,乃是修妄心。不是修智,乃是修習氣。不是修無,乃是修有。不是修空,乃是修幻妄境界也。良由圓覺心性,無法不具,無覺不周,不增一絲,不減一毫,本來遍滿,本來清凈,更何須修?又何成就?故曰無修無成就也。然須修習此心得成就後,方可說無修無成就。斷不可於未成就之時,先說無修無成就也。圓覺普照寂滅無二者。圓覺普照,為本有之妙智。寂滅,為本有之妙理。理智一如,故曰無二。蓋自修習成就以後,遂有此境界現前。所謂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盡十方是當前一卷經。睜開此眼一看,十方虛空,無量無邊,如在目前,一切凈穢國土,皆我性中之物。凡修行人須先識得此心,豎窮橫遍,以此豎窮橫遍之心,起修得證,方知此種境界。總之一切諸佛國土,皆在凡人圓覺寂滅之心中。故當以圓覺寂滅之性,為能修之智。即以圓覺寂滅之境,為所修之境。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句,阿僧祇,不可說,皆是數名,華嚴第五十二數,名阿僧祇,此雲無數。華嚴十大數中,以阿僧祇為首數,不可說為第九數。恆河本名殑伽。譯為天堂來。此河之沙,其細如面。恆河沙者,極形其多耳。此所謂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等,世尊並非實指其數,乃教眾生須將心量擴得如此廣大也。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三句。一切世界,雖有凈染不同,然皆不外乎緣起。眾生世界,從染緣起。諸佛國土,從凈緣起。緣起無自性,故如空華。既有世界,即有成壞變遷,成如空華之起,壞如空華之滅,於自性上了無起滅。不即者,緣起無性也。不離者,當體即真也。以上皆就依報言。無縛無脫,此一句就正報言。迷此性而為業所縛故有六凡眾生,眾生日在縛中,悟此性而得解脫,故有三聖菩薩,菩薩得一脫字。今既修習成就,始知眾生本來無縛,更何須脫?生佛一如,故曰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猶言從前僅聞此語,今則始知其實也。始知,即是始覺。本成,即是本覺。始覺與本覺,並非二覺。此惟修習成就,然後能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者,生死涅槃,本是對待而言。至修習成就,則觀眾生之生死,如夢中之囈語,三聖之涅槃,亦如夢中之囈語。夢覺即空,二皆無有,故曰猶如昨夢。

 

辛二了性平等不壞益

 

善男了!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講】由前如昨夢故。始知生死涅槃,俱是妄境,覺後元空。既覺元空。則生死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故。涅槃空,故無滅,則不滅生死證涅槃故。不成生死,則生死無來。不證涅槃,則涅槃無去。此攝如昨夢故,以示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也。其所證句,次攝前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之相而言。所證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捨四相。得失二相,約菩薩言。若進修,則得涅槃失生死。懈退,則得生死失涅槃,取捨二相,約凡小言。小乘慕滅諦,則厭捨生死取涅槃。凡夫樂世間,則取著生死舍涅槃,此約夢事迷位言也。今從夢覺,得悟生死涅槃元空,無起滅去來之相,故所證之相亦空也。故云無得無失,無取無舍。能證者,指能證之行有四。一作行。謂作種種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謂永息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謂任彼一切,隨諸法性。四滅行。謂身心根塵,一切永滅。由所證之四相既空,則能證之四行,焉能獨立?故亦無也。於此句,亦是攝前。謂於能所證中,悟得無能無所也。據此乃是能所兩忘,對待斯絕,唯一無二之性,孤然獨立,即圓覺妙性,遍滿無際也。證及證者,指法與人。今雲畢竟無者,意謂若有人法,即有二相,既證寂滅無二之性,則能所兩忘,人法不立,故畢竟無亦無也。至此則一切聖凡依正等法,渾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於世界,不見有染有凈,聖凡,不見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間,永劫不朽,故復雲不壞也。

 

【記】夢裡雖有,覺後原無,故云當知。無起無滅,約菩薩言。無來無去,約凡小言。不了生死涅槃是夢,則生為起,死為滅,生為來,死為去。今既了得生死涅槃如夢,則並無起滅來去矣。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等句。所證是理。能證是行。既得成就以後,則知所證之理,為本性自有之真理。從來無失,更何有得?本未曾舍,復云何取。作止任滅四種,是行病。如修行之人,不悟自性而盲修,勞力無已,是之謂作。若悟圓覺,當體即真,更何須作。因有妄念,故須止。若識得本覺圓明,復何須止?任者,任生死也。滅者,滅煩惱也。未成就以前,生任其生,死任其死,故永為凡夫。若圓明性中,本無任相。煩惱猶如空華,但須知其虛妄而已,更不用滅。良由成就之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了無作止任滅之可言也。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等句。既無作止任滅之能,故云無能。亦無得失取捨之相,故云無所。畢竟無證者,無所證之理。亦無證者,無能證之人也。

 

庚二應前所請結示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講】節節稱善,皆為令其著意。況今結答,更宜審聽。呼而告之,叮嚀益切故。彼諸菩薩,統現會及末世初發心者,應前所請,皆當被之機也。如是修行者,指前如我所說,如幻三昧,當如是而修也。如是漸次者,如我所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等。如是思惟者,即教伊恆作是念,我今此身等。如是住持者,即指彼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等。如是方便句,總收上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等,由淺入深,皆方便也。如是開悟者,教令一一皆如是開通悟入,乃能得依觀起修,依理成事,融事同理,世出世法,一一清凈,不但自身豁然貫通,亦令眾生,普皆開悟也。

 

【記】此因末世難得成就之人,故只曰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者,即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之謂也。如是漸次者,即先空幻身,次空幻心,次空幻覺,次空幻空是也。如是悟,如是修,如是照,故曰如是思惟。諸幻盡離,一切清凈,故曰如是住持。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一一皆是方便,故曰如是方便。迷者不悟,悶者不開,知得如是修行漸次思惟住持,念茲在茲,前途無障,便是開悟,何至迷悶。

 

戊二偈頌

己一頌妄盡還覺

庚一頌妄盡還凈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凈。

 

【講】前七句,頌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義也。一切二句,教總觀。身相二句。教別觀。四大二句,結顯虛妄。如是二句,頌正住持義。

 

【記】身相屬四大四句,參禪人可作為話頭看。色陰之身,屬四大。內四陰受、想、行、屬心所。識、是心王。學者能如是用功,不求速成,漸次修行。至成就日,自然一切清凈。

 

庚二頌隨順還圓覺

 

不動遍法界。

 

【講】承上妄盡已還凈覺。若更能隨順修習,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則事事皆悉不動,事事無不周遍也。長行從一至多,依次融即,此中以遍法界三字收之無遺,足見法王於法自在也。

 

己二頌修習成益

庚一正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講】首二句,超頌能所雙忘。次四句,追頌圓覺照世。

 

庚二結示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講】如文可知。

 

【記】此章文字,讀之覺甚痛快。講時看時,卻不可作痛快之想。其中境界,甚為微細故。即世尊對菩薩,亦處處必呼善男子以提醒之,何況我輩凡夫乎。

 

乙二為中根人顯真性

丙一示除疑顯性

丁一伸難求決——金剛藏章

戊一謝益重請

己一眾中具儀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己二謝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凈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凈。

 

【講】承前述益,求佛進開深難,故稱大悲。善為者,循循有序。如首章標本起因地,明凈覺隨順。次章依如幻三昧,頓悟凈覺。三章明隨順修習,由頓至圓,三根普被。層次秩然,故以善為稱之。菩薩,指上首。眾,指眷屬也。首章開示圓覺清凈大陀羅尼。二三兩章,示以先頓後圓,名為漸次方便。此皆為諸眾生開蒙迷,發昏昧,此承前益處也。在會法眾,承受大悲深誨。所以朗幻翳,清慧目。如此恩德,言不能宣。此述益也。

 

【記】上根人開口便知道。中根人則必起種種疑。疑不除真不顯。是以金剛藏彌勒清凈慧三章,同是為中根人顯性。金剛藏明知末世眾生,必有種種疑,故先為啟請也。上來種種修習法,一一皆從世尊大悲中流出,故稱大悲。非世尊之大悲,不能拔眾生之苦惱。

 

己三正伸難問

 

【講】前章雲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其意以彼修習凈圓覺心得成就者,唯有圓覺寂滅無二之性獨存,故云本成。菩薩恐其有不善會者,謬解佛意,興謗招愆。是故代伸三難,求佛開通,非金剛藏自有是疑也。

 

庚一以真難妄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講】意謂眾生本來成佛。既是成佛,自應無妄,故難以何故復有無明,似不應復有也。

 

【記】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句,所謂真也,真即無妄。然本來成佛是本覺。迷於無明是不覺。今以本覺之真,難不覺之妄。實則雖屬不覺,本覺仍在,未有損失也。

 

庚二以妄難真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

 

【講】意謂無明眾生本有。既是本有。即非成佛。何緣復說成佛,似不應說也。

 

【記】無明不覺是妄。本來成佛是真。既是本妄,復云何真,是為以妄難真。

 

庚三真能生妄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講】意謂異生本成道,後起無明。既能後起,即今如來證真,何時復起煩惱?此以本覺難妙覺,還應不覺為眾生。上來三難。初難顯自語相違。以眾生本成,是佛自語。復有無明,違自語故。二難顯世間相違。以無明本有,世間共計。復說本成,違世間故。三難顯不順正理,總成非量。以異生本成,明是本覺,實是不覺。十方如來,明是妙覺,永不再迷。故此伸難也。

 

【記】十方異生,即十二類生中,除去無色之空散銷沉,無想之精神化為土木,余者皆是。佛之一字是覺義。在眾生分上稱本覺。在如來分上是妙覺。本覺是性德。妙覺是修德。妙者,妙於眾生之覺也。世尊因修德故,方證妙覺,何至再起無明。眾生未悟以前,雖有覺亦是妄覺。既修以後,方由本覺而成始覺,由始覺而成究竟覺(即妙覺)耳。

 

己四請決顯殷。

 

唯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先請決深疑也。願而言唯者,顯求之親切。謂無別所願,唯求開秘密藏,利現會眾,及末世生耳。不舍者,顯求之決定。謂密藏不易開,明知不易,非無遮大慈者不能。秘密藏三字,不指佛果三德,亦不指眾生心,直是請決三疑。意謂此種深疑,若未難不說,難又不說,是欲秘之,名為秘藏。若因難而說,說不顯了,是欲密之,名為密藏。為求當下即說,仍要說得顯了,名之為開。二藏既開,真信斯啟。不唯近益現會,兼復遠益未來,故云及末世生也。此種請示,真是修多羅中了義法門。後世聞者見者,俱可永斷疑悔也。疑悔能障正見。既已永斷,則正信成,正見朗矣。作是下四句,是至三顯殷。

 

【記】三德秘藏,是佛果之所證,與此處所指義別。可細看講義。

 

戊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重言善哉。以請開秘密兩藏,現未俱得益故。乃能者,獨許菩薩一類,始能扣關擊節。余諸凡小,皆不能也。如來甚深秘密者,顯所伸難意,是如來所證甚深之義。有意秘而不說,即說亦不欲顯了,唯密意說。必待金剛藏致問者,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此人不能問故。足見問後如來開示,是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故能使修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有大乘善根者,了斯秘密之義,成就大乘正見,永無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也。余可知。

 

【記】金剛藏所請,的是甚深秘密。在佛並非有意秘而不說。因說必以時,且必應機。有機則說,無機則不說。機順則說,機不順則不說。故今必待金剛藏啟請方說也。此種甚深義理,非金剛藏不能請,亦非佛不能說。有問必說,是佛之大慈。眾生是心是佛。諸菩薩是心作佛。蓋眾生迷而不覺,是有性德而無修德。諸菩薩覺而不迷,全是修德。作佛之作字,即修德也。金剛藏為眾生起疑;即關此點。

 

丁二據難除疑

戊一長行

己一出由訶難

庚一總出其由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講】一切世界。總指三種世間。始終生滅,約正覺世間。謂隨緣示生為始,緣盡入滅為終,中間變易為生滅。前後有無,約有情世間。謂前有生相為前,後有歿相為後,中間有住異為有無。聚散起止,約器界世間。謂成劫時聚塵成界為聚,空劫時散界成塵為散,中間住壞為起止。言住前必起,住後必壞也。念念相續,通指情器二種。謂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剎那不斷也。循環往複,有情則死而往,生而復。器界則壞似往,成似復。如循環而迴轉,終而復始也。種種取捨句,別約有情。前六對皆為境,此取捨是屬心。境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心亦復爾。故云皆是輪迴。即指第六識生滅緣影心也。大疏雲以厭此娑婆為舍,欣彼極樂為取。謂是顛倒妄想。變現輪迴之相。此言未免損者多,益者少,所謂醍醐與毒藥,相去不遠矣。既用緣影為心,必致被佛訶也。

 

【記】問者必有宗旨。答者亦必答其所問之處。就此文粗觀之,似並未答其問處。不知如來,乃就金剛藏問難之根本處;建立答意也。看圓覺經,須先看二書:一唯識論。一起信論。圓覺所修,是菩薩境界。我輩須先由眾生分上用功,故宜看唯識,了得性相,方有下手處。普賢章教人觀身如幻。如幻二字,不但正報然,依報亦然。須知依正二報,不外依他起性。而依他如幻,原依圓成實性而起。不明唯識,此義不能瞭然。起信論中真如生滅二門,皆可與此互相發明也。若就依他起性,妄生分別,則墮於遍計所執性。金剛藏恐末世不免此病,故設三難:第一難即執圓成以難遍計。第二難又執遍計以難圓成。實則依他不離圓成。由此起分別我法二執,則墮於遍計。不起分別我法二執,則歸於圓成。所謂迷之則有生死,悟之則得涅槃。佛為眾生方便說此三性,三性本是一性也。世間無一法不是依他起性。真如無明,本是一法。佛之答意,即從依他起性建立。三種世間,皆依他起性。若對之起分別我法二執,則處處是遍計。若不起分別,即悟圓成實性,無明本空矣。何謂三種世間?一正覺世間,為四聖。二有情世間,為六凡。三器世間,為山河大地。正覺世間所以有始終生滅者。佛之出世,為度眾生故,而有始終,中間度生,變易非常,故有生滅。菩薩度生,亦有此四相。二乘雖自利,亦有此四相。有情世間所以有前後有無者。前眾生如父之生兒。後眾生如人之亡歿。生者有相,歿者無相。器世間之起止,謂住前有起相,住後有止相也。以上皆依他起性。起信論中所謂生滅門。然單指生滅門,則生後無滅相,滅後無生相。今言念念相續,則生死不斷,成壞不已,正報依報,無有窮時也。於三種依他起性世間,不生憎愛,則不起取捨,當體即是圓成。若一起憎愛,即有取捨,妄生分別,墮於遍計;而有我法二執,則不能逃出生死,故有輪迴。遍計是生死之根,遍計不空,輪迴不能出。此輪迴乃直指眾生生滅之心。皆是輪迴者,言用輪迴心,妄起分別,不是我執,便是法執也。

 

庚二明其可訶

 

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講】先法說。未出輪迴句,言其仍用生滅心也。辯字意指三疑。謂用生滅心而辯圓覺,莫道不能辯明,縱使辯得明白,亦不是圓覺真面目也。故曰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謂彼所明之圓覺性,乃是依於生滅妄心中,流出一種虛妄名言,非是真圓覺性故。若依此而欲免輪迴,斷斷乎不可免。故曰無有是處。次喻顯。動目,數動之目也。喻妄心分別。湛水,不搖之水也。喻圓覺妙性。謂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依於湛水,妄現搖動之相。喻彼圓覺妙性,本非流動。由彼以生滅心,依於圓覺,變起虛妄名言,以辯圓覺。而圓覺性,隨彼名言,而成流轉。如彼動目,能搖湛水無異。又如定眼由迴轉火者,定猶瞪也。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蓋是以眼識遲鈍,看火不真。而勉強瞪定其眼,迴旋久觀,而火亦成輪。喻彼根性愚鈍,見理不真。而勉強澄定識心,發起虛妄名言,反覆辯論圓覺真理。而彼圓覺本非流轉及與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覆辯論,彼圓覺性,亦隨名言而成流轉。雲飛如駛,因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因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喻彼未出輪迴,依妄心而辯圓覺,依圓覺妄現名言。圓覺本非名言,因名言辯論所顯,而圓覺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復如是。

 

【記】辯字不是辯別之辯,即指前三種難詞。以遍計而辯圓成,則圓成亦是遍計。故即同流轉。流轉,即輪迴也。未出輪迴而辯圓覺。無論辯不成,即令能辯,亦是遍計虛妄分別。故決不能免輪迴。

 

庚三正訶其惑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講】諸旋,指前目動眼定雲駛舟行。未息者,言正動正定正駛正行時也。物先住者。言目正動,而水先不搖。眼正定,而火先不轉。雲正駛,而月先不運。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得者,應與感悖故。此約目前事件為能況,以顯下之無始心性為所況耳。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者,正在輪轉,如彼諸旋未息。圓覺即無始真性。觀此不旋復者,離於流轉,譬夫彼物先住。此亦應與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爾。故首置何況之言。謂何能況顯,令其相悖,成於應感,斷不能也。是知永出輪迴而辯圓覺,縱使辯得,亦非真圓覺性,以是非真知正見故。三惑,決不得指見思塵沙無明之三種,的須指前伸難之三疑。其一疑惑以自語相違。次疑惑以世間相違,三疑惑以總成非量。若果是真知正見,則三種惑,何由而生。

 

【記】諸旋未息,彼物不住,世間法尚且如此。何況六識不空,分別之妄相未息,生死輪迴之根本未出,而欲圓覺之不流轉,焉可得耶?以上建立答意。以下正是答難。

 

己二說喻開通

庚一泛以喻開

辛一泛說幻翳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講】翳者,是凈目勞相。生不長生,名幻。喻六識,依八識虛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名妄。喻六識分別。空華者,空本無華,由妄見而興,蠅翼金星等相名華。喻分別所辨妄境。翳除者,遇葯即銷。喻遇佛聞法,頓了識空。不可說者,不可向幻翳銷者,說言此翳己滅,何時更起諸翳。喻世間無知,不可向頓了識空者,說言此識巳空,何時更起諸識。佛必泛說此喻者,其意以煩惱依於六識,我已識空,汝等猶問如來,何時復生煩惱,此何異問識復生耶?然已惑之甚矣!何以故?是征。言以何故,不可說空中華耶?故釋以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言非待者,顯二皆無體,不是對待安立。但言翳除,華不言而可知。喻識空亦爾。

 

【記】由此至亦復如是,是正釋三難。佛必設喻者,因末世眾生根鈍,非喻不能顯也。幻翳喻顯人空。空華喻顯法空。虛空喻顯空空,即究竟真空妙理,不落二邊也。如來雖常說三性,元是一性,皆由依他而起。從依他起分別,則墮遍計。不起分別,便是圓成。然此理上智易領會,末世眾生,不易了解,故必以喻顯之。翳非常有,故稱曰幻。可見是假,又是可醫。翳眼見色非真色,見空非真空,悉是妄見。見空有華,翳除華滅。若欲向翳除處,問何時復再生翳。不是愚人,便是痴人矣。此處單以翳喻,不以華喻者。因翳雖幻,尚有實體可指。華本空,無實體可指。二者非相待而有也。目喻真智。幻翳喻眾生妄起分別。空華喻妄見。眾生迷性成識,當有此疑。豈金剛藏修性人而亦有此疑耶?以上是破我執。下文破法執。幻翳除,喻破我執。空華滅,喻破法執也。翳華非相待而有,故此處不說華,留待下喻。亦以見我法二執,非相待而有。應先破我執,再破法執也。

 

辛二因說空華喻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講】空華,喻眾生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諸法。滅於空時者,凈眼無翳,空華不見。喻如來既了識空,則生佛等諸法皆空故。不可說者,不可向凈目無翳不見空華者,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喻世間無知,不可向已達法空者,說真空理中,何時更起諸法。佛又因說此喻者,以翳銷識空,似唯顯於人空。華除法泯,兼又進於二空。相因而說,固其宜矣。何以故?是征。謂以何故,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華耶?故釋以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空無華者,凈目不見。喻如來已了識空,不見有法故。非起滅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真空理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故也。

 

【記】此顯法空,故說華不兼言翳。真如真理,本無諸法之相。所謂煩惱菩提生死涅槃,一切世出世法,皆如空華。何以故?一如無二如故。證得人空,不起見思煩惱。證得法空,不起塵沙無明煩惱。今金剛藏已證法空,不過未得究竟覺,何由復有此疑耶?特為末世眾生代請耳。

 

辛三引說虛空喻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講】此文有三意:初承以法引。生死,眾生也。涅槃,諸佛也。同起滅者,同於空華起滅。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法,皆同空華起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耳。妙覺者,覺已證極。圓照者,照而無礙。照無礙則識空法空,譬如離於華翳,顯唯有空存。此即以虛空為喻,故教以當知。非是暫有者,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故云非是暫無。此中虛空喻真如凈覺,即是成佛本體,所謂佛性是也。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喻眾生我法正熾時,即有佛性。無妨說本來成佛,復有無明。此泛開第一難也。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虛空固有,權為華翳所覆。喻佛性固有,眾生為二執所障。無妨說無明本有,本來成佛。此泛開第二難也。況復下,泛顯空性。言空性尚不因華翳而為有無,況復有超過虛空者,則一切齊超,說生佛尚不可得。若更與生佛上興疑致難,非愚即狂,應不復與之言矣!圓覺者,圓覺妙性。起信論名一心,唯佛獨證,故稱如來圓覺。隨順者,以能隨順真如生滅二門,成立虛空等一切諸法故。既能成立虛空,即為虛空本性。又能成立諸法,即為諸法本性。俱能成立,即為平等本性。證得此性者,則異生諸佛,無明煩惱,後起複生等,皆為幻化。前文所謂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是也。此泛開第三難也。

 

【記】此顯究竟真空。非此最後一喻,不能破前三難。既證人空,即生死空。復證法空,即涅槃空。證此二空,則妙覺本性顯現。此性起於圓照之智,猶如太虛,不但無人空。並無法空,離華顯法空,離翳顯人空也。前文所謂己得成就者即此。

 

庚二實以喻通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講】蘊金曰礦。爐鎔曰銷。喻行者以智斷惑,以顯圓覺妙性。金非銷有者,顯礦中原自有金。喻妙性非因修斷而有,顯惑未斷時本自有之。既成不礦者,喻惑斷已盡,妙性全彰,再不復重起無明。經時不壞者,一任為瓶,為環,為釵,為釧,縱經年久,器器之金,依然如故。喻乘此圓覺妙性,涉世行化,任爾為菩薩,為緣覺,為羅漢,為人天,經劫度生,圓覺之性,居然常寂。本非成就,謂不應說言此真金體,在礦時本非成就。喻論圓覺者,不應說此圓覺性,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此喻據實而說也。若通前難者,如雲金非銷有,顯礦中原有。喻眾生本來是佛,不妨說有無明。即通初難。又雲既已成金,不重為礦。喻斷無明惑,妙性全彰,不復重起無明。即通後難。末雲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喻彼論者,不應說此妙性,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意顯在無明時,本自具足。所以雖說無明本有,亦不妨說本來成佛。即通次難。

 

【記】金比圓覺妙性。銷喻修。如來既證人空法空,又證空空,焉能再起無明。

 

庚三結示正見

辛一正以結示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講】上約在纏,名如來圓覺,謂能成佛之因心。此約出纏,名如來妙圓覺心,謂成佛之果體。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故云一切。意顯除佛無能證也。離煩惱礙曰妙,顯無明盡也。體備眾德曰圓。永不再迷曰覺。此即是絕待靈心。故云本無菩提涅槃,以二德屬對待法故。菩提屬對待,故有成與不成。今既雲無,則成佛尚不可得,況不成耶?如前文所謂對幻說覺,亦名為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則成不成皆不許也。涅槃屬對待,故有輪與不輪。輪即生死,無即涅槃。今既雲無,說不輪尚不可得,況妄輪耶?如前文所謂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是有輪無輪,皆不立也。能如是觀,名為正見。

 

【記】上來所講。已至究竟地位。故此處皆說究竟了義。此處妙圓覺心,與上文圓覺隨順,意義有別。上指因性,此指十方諸佛之果體。二者雖同,然一為在纏,一為出纏。蓋上來所指圓覺,乃眾生所同具,所以隨順一切色空等,是在纏之圓覺。而此指出纏之圓覺,乃十方三世諸佛所同證者,故上加以一切如來四字。裴相圓覺經大疏序有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即此之謂。妙圓覺三字,備彰三德,具於一心。三非定三,一非定一。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是為諸佛之自受用地。又名三德秘藏,唯證方知。至此則盡大地無非一圓覺,此外更無他物。故曰本無菩提及與涅槃。菩提有三,皆因對治三種煩惱而設。煩惱不除,須用菩提以破之。破見思得實智菩提。破塵沙得方便菩提。破無明得性凈菩提。涅槃亦有三:因凡夫有見思,故不見圓凈涅槃。二乘有塵沙,故不見方便涅槃。菩薩有無明,故不見性凈涅槃。今則真心獨朗,並無一法當情。煩惱既除,三種菩提之名不立。生死皆空,三種涅槃之名亦不立。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興慈悲以度眾生。因度眾生,故有成佛。然成與不成,特眾生有此分別。在如來自受用體上,本無此名。故曰亦無成佛及不成佛。說成佛尚不可得,更何不成之可言乎?有輪迴故說生死。非輪迴便說涅槃。諸佛究竟地位,湛湛寂寂,靈性獨朗,有何輪迴與非輪迴之可言乎?

 

辛二顯況難思

壬一示聲聞莫至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講】恐承前疑雲。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莫非得成聲聞人,已出輪迴者,想必能辯圓覺,不致流轉耶?故呼而示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於此大相遠也。謂此人所圓滿取證的境界,蓋是以生空智,將現前身心語言,皆悉滅盡。所謂灰身泯智,使不復生,不復再來三界受生也。正是生空理所現涅槃,既雲涅槃,何又說終不能至彼之親證?當知此種涅槃,是佛權說。故法華指為化城,非寶所也。若要親至,須再過二百由旬,方許實證所現涅槃也。此既終不能至,而妙圓覺心,說彼能辯,無是事也。

 

【記】聲聞所證地位不一。初果及二三果,亦稱聲聞,是為有學聲聞。至四果,則為無學聲聞。如來圓覺境界,不但有學聲聞不能辯,即無學聲聞亦不能辯。蓋聲聞所證者,為生空智。但見空,不見不空。果報身在時,所住者為有餘涅槃。果報身不在時,所住者為無餘涅槃。因其但證偏空,不知真如妙理。灰身泯智,一切斷滅,以為止境,不知前途有路而不復進。其所證涅槃,尚在變易生死之中,不能辯微細生滅。故不能知如來清凈涅槃境界。

 

壬二況凡夫難思

 

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講】先法說。謂彼小聖尚無是事,何況凡夫劣於聲聞,有思惟心,劣生空智,反欲測度如來境界,斷乎不能。故以喻而形之。後喻顯。螢火,似火非真。喻有作思惟,不過世智辯聰,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燒物,則是徒勞。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報,終屬虛妄。須彌居四洲之中,燒者須待劫火。螢火欲燒,終無著理。喻圓覺居四智之總,證此唯憑佛智。彼有作思惟,相去遠矣。有志圓覺者,應鑒此喻。

 

【記】聲聞見思惑已盡,分段生死已出,尚不能辯圓覺。何況凡夫之有思惟心者。思惟是第七識。凡夫三惑尚在,縱有智慧,不越世間粗智,皆由分別心中流出。何能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螢火非火,喻凡夫有思惟心非屬真心。劫火喻佛智。須彌山須劫火方燒,喻圓覺須佛智方證。

 

壬三顯致難無益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講】佛意以我前所說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而剛藏雖非凡夫,若據彼所難,乃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不言圓覺雲海者,為避繁文,特約境界言之。橫豎賅窮曰大。寂,無聲也,不可以言詮故。滅;無形也,不可以相顯故。體備眾德,用賅萬有,故喻之以海。海無涯涘,境界若此,豈可以輪迴心入乎?故云終不能至。剛藏聞之,宜自知所難無益矣。

 

【記】生而滅,滅而生,輪轉不息。以生滅心,起生滅知見,欲入如來大寂滅海,如何能至。圓覺是真智,寂滅是真理。寂者口不能辯。滅者心不能思。無法不具,圓包諸法,故名曰海。由此觀之,上述三難。皆是生滅知見,究何所益?故曰終不能至。須知一部圓覺,無非達摩直指之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悟尚不可得,更何論於迷乎?

 

己三斥非正問

庚一承示常教斷妄根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講】承上而言,用輪迴心,入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於諸經中,常作如是說也。菩薩眾生,通指發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斷者,急先務故。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無始輪迴根本,即指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一切經中,皆說斷故。楞嚴云:無始生死根本等。故佛告阿難,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凡此皆令斷之意也。

 

【記】無始生死輪迴根本者,即現前一念之攀緣心是也。若不先斷此念,則無下手用功處。蓋此一念放不下,正知正見,何由顯現。故佛說真實用功,必須將現前一念放下即所謂離念是也。禪家祖師教人離心意識參,亦即先斷此輪迴根本也。

 

庚二因說展轉露妄相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講】有作思惟者,如識因塵有,根對境而起種種分別也。從有心起者,謂以有識心分別故,乃能起作無休。生死輪迴,無不由之。故教令先斷,非無謂也。皆是句,謂能起之心,及所起之思,皆是於六塵境上,現起虛妄之想,有能緣之氣分,於中積聚。非實心體,名為妄想。故喻如空華,以顯無實體也。佛境即圓覺,是佛親證之境界故。剛藏之難,意皆為辯佛境。殊不知終不能辯。故喻如空華結空果,義相似也。以妄想辯佛境,豈非類於期空華結空果乎?前雲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故云展轉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圓覺,斷乎不可。故曰無有是處。

 

【記】不能離念,則生滅心用事,雖有妙道,終不能得。因無論如何,皆是有作思惟也。有作思惟者,從作意而知。系由第六識起,對境方照,離境即無。此非真心,亦非妄心,乃是六塵妄想緣氣。所謂緣氣者,以能緣之妄想,攀六塵之緣影,能所互合,昏擾擾相,屬於氣分。並無生滅之相,乃生滅之影也。凡夫當前亂想,皆屬此種,故曰非實心體,已如空華。楞嚴經所謂前塵虛妄相想,即此也。今用此有作之心,辯於圓覺。圓覺乃清凈境界,涅槃菩提,二皆無有,更何有此六塵緣氣?莫道不能辯,縱辯得明白,亦只是妄想流出之名言耳。故曰無有是處。

 

庚三結斥所問非正當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講】浮心,指緣影妄想,巧見,謂巧辯立見。言雖有種種思惟,善巧辯析,立知立見,總非真正方便。欲證圓覺,終不能至。故曰不能等也。末二句,正以結斥。意謂汝今欲辯圓覺,連伸三難。如是分別,正類虛妄浮心,多諸巧見。故非正當問也。

 

【記】六塵妄想緣氣,全是虛妄浮心流出。縱多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欲成就圓覺方便,唯有直心。楞嚴經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是也。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記】本章長行所說言語甚多。今偈頌不消數語,即將前文包括殆盡。可見如來之善於說法。

 

己二正頌

庚一頌出由訶難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講】首句謂少文而攝多義,恐其失錯過故。教以當知,令留神也。寂滅性即妙覺性,不可以言說形容,故稱寂滅。求於去來迷悟等相,了不可得,故無始終。由此所以雲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若以二句,頌可訶也。謂既無始終,汝以輪迴心而思惟之,則彼妙性,亦成流轉,故云即旋復也。既即旋復,詎免輪迴。明其可訶,正為此耳。末二句,正訶其惑。長行乃承上顯況,故云何況輪迴生死垢心,曾未清凈。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輪迴際。正見其垢心未凈也。長行雲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依況意顯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意顯果其能入,自不生於三惑。

 

【記】如來寂滅性二句,最為緊要!故先呼金剛藏之名,而告以當知也。如者不變之體。來者隨緣之用。寂滅性即妙圓覺性。寂滅就真理言。圓覺就真智言。凡夫妄想起滅,若能離念一照。問前念之滅有相乎?有可雲終。後念之生有相乎?有可雲始。然孤楞楞一個正念,實無終始可言也。今以生滅心說生滅法,皆是輪迴境界。何能悟入如來性海耶?

 

庚二頌喻說開通

辛一頌實以喻通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講】首二句全同。次二句補頌。謂恐有問云:金既本有,何用銷為?故云雖本終銷也。喻妙性雖本自有,被無明障,要必斷妄,乃能成就。後二句亦全同長行。

 

【記】偈中不提空華等喻。因只須金礦一喻,便可答盡三難也。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二句,是補長行中所未及,甚關緊要!喻凡夫雖有性德,必加修德,方可成就也。

 

辛二頌結示正見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講】長行云:妙心本無菩提涅槃;及無成佛不成等。總以妙性離諸對故。今偈云:同空華相,其意更妙。

 

【記】生死涅槃,皆屬方便之說,對待之相。若有種種取捨,則非正見矣。

 

庚三頌斥非正問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講】長行云:有作思惟,非實心體,已如空華。今雲幻化,即空華義也。長行云:用此思惟辯佛境,猶邀空華結空果。今云何況以此詰圓覺,豈不至虛至妄。有類夫空華空果也。後二句,義頌所問非正。長行云:浮心巧見,不成方便。今雲若能撇了此心,然後可求圓覺。所問非正,不言可知。

 

【記】詰,即三難也。思惟猶如幻化。何況所問之三難,皆屬虛妄耶。

 

丙二示離障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彌勒章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唯願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初一行半,是眾中具儀可知。大悲下,謝前成信。謂約法則廣為現會,約益則廣為未來,故稱大悲世尊。法喻重重,故云廣為。覺性覆在輪迴中,非機不說,縱說亦不致明了,故云秘密藏。因剛藏伸難,如來一一明示,故云開也。深悟句,謂深悟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前文訶斥等語,皆辨邪正意耳。現前四依,以此大教流通當世,即是代佛施生之能也。眾生,約發菩提心修圓覺者而言。道眼,即辨析邪正之眼,指正慧也。此眼不明,焉保歧途不入?無有是處。今蒙如來上來開示,則能子賊分明,家寶無畏也。大涅槃至佛果方證,今雖未證,則無復懷疑,故曰生決定信。由此進修,可免生死,不致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矣!世尊若諸下,是請後也。分二:先備陳所請。菩薩眾生,舉所被之機。大寂滅海,即前文圓覺境界。前雲入,此雲遊者,謂解行相成,任運而入,自在如遊戲也。前章佛示以先斷輪迴根本。大士意謂:我等已聞此意,尚恐初學未能領會,故爾代問。云何當斷,此總陳也。別陳復具三義:一雲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二雲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三曰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至後如來答處自見。唯願下,正請希悟。唯願者,顯願之專。余皆不願,獨願此一件事也。既接現前,復拯末世,斷愛欲因,出輪迴苦,名為救世大悲。不舍者,殷殷繫念,乾乾不息也。慧目即道眼。不馳外境曰肅。肅、嚴也。無多內染曰清。清、凈也。用斯成觀,自能照曜心鏡。謂以正慧為能照,以心鏡為所照,即心地開通義也。心地開通,則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曰圓悟無上知見。作是下四句,顯殷可知。

 

【記】此章所言,於我們凡夫,最為切要!蓋凡夫所患,即是不能斷愛欲。用功宜從此下手。彌勒恐末世眾生聞輪迴根本之言,而不知斷法。故代為請問。斷輪迴根本,首在離障。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因此三障纏繞,圓覺性乃不得顯。此雲二障者,煩惱障即事障,所知障即理障。由此二障,造業招報,輪轉生死。故障不離,則性不顯。然此性本人人同具,凡夫迷之而不減,聖人證之亦不增也。如來說法,必依四悉檀。令眾生得益。一世界悉檀。令人得歡喜益。二為人悉檀。令人得生善益。三對治悉檀。令人得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令人得入理益。彌勒即謝前所聞之法,能令大眾得此益也。大涅槃,是我家藏之寶。從此自悟,可以自受用,不畏賊竊。故曰無畏。大寂滅海,即前文圓覺性。前言入,乃是悟入。今雲遊,乃是修證。悟入屬解,修證屬行。三種陳請者,一、自初學佛以至成佛,動經塵劫。當其未了生死根本之際,不知於諸輪迴中,有幾種性。二、發無上菩提心,修無上菩提行,不知中有幾等差別。三、欲證菩提,必度眾生,故須回入塵勞。但不知有幾種教化方便。戒定慧名三道。故慧目即道眼。慧目為能照,心鏡為所照。照耀心鏡,即是教人修觀。我心如鏡,慧目亦如鏡,互相映澈,所謂光光相射也。無上知見,即佛之正知正見。所謂三智(一、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一心。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一見也。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寂滅海唯佛獨證,故稱如來深奧。眾生久隱情識,佛亦常不開演,故稱秘密。一悟則輝天鑒地,等佛知見,故又以微妙稱之。現前聞之,欲愛不萌於心,故曰潔清慧目。傳之末世,生死不繫於眾,故云永斷輪迴。正慧分明,照曜心境,故云心悟實相,實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直證無生,於無生理,忍可於心,故云具無生忍。余可知。

 

【記】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乃佛果上自受用功夫。唯佛獨證,無人能知無人能到。彌勒代眾請問,即欲如來將自受用境界,令眾生一同受用也。眾生因三惑所障,見思障慧眼,塵沙障法眼,無明障佛眼,故慧目不清。實相,即寂滅海之異名,即真空理也。無生忍,眾生未嘗不有,故云具。初地菩薩得少分光明。八地以上得究竟證。圓教則初住亦證無生忍。

 

丁三應請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示當斷輪迴

庚一略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講】無始指晦昧真心以來。晦昧真心,轉變妄想。恩愛貪慾,由茲繁興,故以種種言之。恩有二:一報上之恩,如父母師長。二惠下之恩,如子孫男女。然有恩即有愛。或愛上貪財物慾行孝敬。愛下貪利祿欲全育養。凡此皆牽連生死,招致往複。故云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此愛欲為輪迴之本,已略明矣。

 

【記】輪迴不但六道眾生有之,即出世三聖亦不免。六道眾生,受分段生死。生生死死,循環不已。二乘聖人,生滅滅生,其相微細,則有變易生死。諸大菩薩,無明未盡,亦在輪迴之中。六道凡夫,恩愛貪慾,粗而易知。出世三聖,恩愛貪慾,細而難知。自最初一念不覺晦昧圓覺真心時,曰無始,言不能究其始也。由是迷本覺為不覺。蔽妙明為無明。由無明變現妄想,以生恩愛貪慾。所以世尊割愛出家,先斷貪慾,以其為輪迴根本故。愛之一字,九界皆有之。眾生無論矣。二乘聖人,欣涅槃,厭生死,亦是愛憎。諸大菩薩,求神通,有法愛。不過凡夫是事愛。聖人是理愛。事愛招分段生死。理愛感變易生死。

 

庚二詳示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講】上雖略明,語意含蓄,恐眾不了,故復明明詳示。首句先舉依報。次舉正報。故云一切種性。如楞嚴十二類,今則但舉四生。經云:卵唯想生。胎因情生。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又云:動顛倒故,和合氣成,飛沉亂想,故有卵。欲顛倒故,和合滋成,橫豎亂想,故有胎。趣顛倒故,和合暖成,翻覆亂想,故有濕。假顛倒故,和合觸成,新故亂想,故有化。此種等類,凡有性體有形命者,莫不以淫愛之因為正成,故云皆因淫慾而正性命。四生皆是果報,總以情想為因心也。情想即是欲愛,故為輪迴之本。此應當警覺而知之也。

 

【記】一世界如是,多世界亦如是,故云若諸世界。一眾生如是,多眾生亦如是。故云一切種性。性即十二類生。今但舉四生,四生是果報之相,皆不離情想二因。或情多想少,或想多情少,或以情合想,或以情離想,由此轉變而成十二類生。卵以想成動顛倒,飛則上升,沈則下墮。胎以情成欲顛倒,人為豎生,畜為橫生。濕以合成趣顛倒,向上則翻,向下則覆。化生托□全是假顛倒,舍其故,趨其新。人道,畜道,皆具四生。地獄道只有化生。六欲天亦化生。阿修羅具四生。鬼道有胎生,有化生。此章開宗即搔著眾生痛癢。欲用功,的確須從此下手。減一分愛,即多得一分福。多一分愛,即減少一分福。輪迴以愛為根本。輪迴有粗細不同,由愛有粗細不同。愛由無明流出,而造四生之果。復由四生轉熏無明,而成種子。菩薩之理愛,自轉相至現相,能所既立,遂成微細之愛。菩薩修行,即斷此微細之愛也。人類之愛最重。愛漸輕漸升,至大自在天而愛最輕。初禪至三禪,亦皆有愛。至第四禪舍念清凈,即是舍愛,然仍有微細之愛在。四禪以上,方能舍盡。然四空天之愛空,亦仍是愛。直至非想非非想處天,微細之愛仍未忘。故不出輪迴。唯超出三界,得阿羅漢果者,方出分段生死而舍愛。然阿羅漢喜涅槃,即權位菩薩,上求佛道,仍是法愛。無明未破,不出變易生死。直至證佛,方破微細無明,而愛方永斷。

 

庚三結成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講】或問愛不自生,因色而起。色盛則愛,色衰則不愛。愛既不常,何能為輪迴之本?故示之以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諸欲者,對前淫慾而言。此欲以外,更有可欲之聲香味觸等,皆足以助發愛性。是愛性所以常相續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續,謂其為輪迴之本,不亦宜乎?

 

【記】淫慾只一。若無諸欲助之,則愛根或有能斷之時。唯有諸欲助之,故不能斷。

 

己二示輪迴幾性

庚一顯愛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講】承上所云,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相續者,以愛性無有斷故。如淫一事,原因相愛而生,不愛則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淫慾而有,無欲則身尚不有,命將安寄。然眾生莫不愛命,愛命即須保身,是為還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為行欲之本故。是知愛欲為將來受生之因,愛命為將來成身之果。此愛心所以不斷,而生死所以常相續也。

 

【記】以下三請是別請。答是別答。恆人只知有輪迴,而不知輪迴有幾種。實則凡聖同居,有分段生死。二乘方便,菩薩實報,有變易生死。皆輪迴相也。今彌勒所問,如來所說,是輪迴性,不是輪迴相。性、因也。相、果也。淫慾是生死正因。諸欲助愛是助緣。有正因,招胎生之實果。有助緣,招諸業之報果。欲者,業也。為生死之業因。欲因愛生,愛者,惑也。因惑造業,因業招報,三世牽連,相續不斷。由種子生現行,現行復熏種子。惑業苦三道,永不能離。若非聞佛法,修奢摩他行,決不能免輪迴,出生死也。何以故?愛心無有斷時故。若非遇佛出世,或聞佛說法,依法起修,豈能斷哉?淫慾生於相愛,提起欲字,令人可驚可懼!眾生怕死,故愛命。愛命保身,即造種種之業。此節總標輪迴之性。

 

庚二依輪分性

辛一惡種性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講】上顯愛性相續,即是在輪迴中。此辨有幾種性。先明第一。故云由於欲境,謂可行欲之境也。即指男為女境等。此境有可意與不可意。不可意則背我愛性,名違。可意則合我愛性,名順。其次言境背愛心者,且約違境言之。或賦形失麗,或決志不從。或橫生間阻。失麗則立時生憎,不從則敗興懷嗔。橫間則不遂銜怨。故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毀其形體,或壞其名聞,或設計而妄生圖謀,或依勢而責彼父兄,甚至潛傷其命,盜削其家,株連彼之親族,負累伊之官長,士善永絕,十惡繁興,故云造種種業。上品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雖不言而可知。

 

【記】惡種善種不動三者,皆輪迴之性。此性不斷,輪迴不出。欲境,即五欲之境。五根門頭所對者為實境。意根所對者為法塵。因我欲而對彼境。因彼境復起我欲。男以女為欲境。女以男為欲境。違境固招苦報,順境亦然。蓋愛益深,業益重,故此報極苦。不過為一點愛情,一絲慾念,乃致輪迴無時得休,令人寒心!有志於道者,切勿為愛所惑,招三途之苦也。

 

辛二善種性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復現天人。

 

【講】知可厭者,或閱經教明言,或聞師友開示。知淫慾為惡道之因,深生厭離。設聞有離欲之道,便起心愛慕而欲行之。由此舍因欲所造之惡業。樂離欲防淫之善行。轉十惡業,成十善道。上品升天。中品生人。下品生修羅。亦不言而可知。此中天唯六欲,人該四州。且約欲界言之,而曰愛曰樂,仍未離愛性也。

 

【記】惡與善,皆出吾人現前一念。雖其性不同,然皆不離愛。惡是苦因,招苦報。善是樂因,招樂報。然樂非可久樂也。此善種性,全仗一知字。不但知違境能造業。且知順境亦能造業。如淫慾彼此順意,恩愛綢繆,何日得了?則亦必造業。業愈深,招報愈重。若違若順,無非招三途果報。知者,眾妙之門,亦眾禍之門。今此知字,是就好一邊說。即知欲之為害,能生厭離也。因厭欲,保持此厭欲之念,不造淫慾之業,且修防欲之道,故云愛厭業道。不遇良師益友,雖能轉十惡業,成十善道。然僅成世間之善,升天亦只升六欲天中之地居天,即四天王及忉利天也。因其散心修善,不是定心修善故。若升夜摩,兜率天,非修定心善不可。修人道須持五戒。不持五戒,則得人身難,失人身易。吾人皆由夙世善因而來,不可不知此義。阿修羅間於天與人之間,善中帶惡業。

 

辛三上善性(又名不動性)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講】天上人間,皆由愛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猝至。故知諸愛,甚可厭離。由此舍下界愛,希上界定,故曰棄愛樂舍。以上界定,皆以舍為主故。如四禪從粗向細,漸次捨身。四空漸次舍心。還滋愛本者,樂亦是愛。謂愛修舍定,還以滋生愛本。愛本指上界身心。如禪天舍下粗身,受上細身。空天舍粗心,受細心亦爾。然既有身心,還能生愛,故以愛本稱之。便現者,以修舍定為因,現有為善果。以未達輪空,終屬有為,不得解脫。但較之下界果報,漸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

 

【記】此段所言,從六欲空居天起,直至非非想天止,故名不動性。得力處亦是一知字。造諸惡業墮三途者,名苦苦。善業雖生天人,亦不離苦,名壞苦。故諸愛亦須遠離。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也。初升六欲天時,以為天報可樂。及五衰猝至,則自知苦境來矣。五衰者,頭上華冠萎,腋下有汗,衣裳垢染,身有臭穢,天女生厭,天座不願久坐,是也。至此心中異常焦灼,夙世惡業現前,難免墮落三途。厭者,離其愛。惡者,惡其愛。若不遇良師,僅知棄愛樂舍。即此樂字,仍舊是愛。故云還滋愛本。四禪,四空,皆以舍為主。舍是放下,本是好事,但其放下,不知將內六根,外六塵,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放下,但知舍下希上耳。厭下界之苦粗障。希上界之凈妙離。修覺觀功成,身心合一。則由欲界升色界初禪,名離生喜樂地。到此,方知覺觀屬火,不能免大三災之火災。於是舍覺觀,修二禪,身心合一,名定生喜樂地。然尚有樂心在,樂屬水,不能免水災。於是舍樂,修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到此,又聞天王說,仍不免風災。於是舍三禪寂滅之樂,又修四禪,不但無苦,亦且無樂。將樂舍盡,名舍念清凈地。殊不知至此雖免三災,仍是凡夫定。乃有為之善果,非無為之善果,故名增上善果。生此有五百大劫之壽。劫盡,定力又衰,仍入輪迴。於是有志天人,又舍色界之細身,修上界之四空。雖無色蘊,尚有想在。次第舍心,至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四千大劫之壽。劫盡,仍墮輪迴。以其舍之一念,猶不離愛也。故云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且有三災。假饒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所以凈土法門,為末世眾生修行最便之路。蓋眾生若令持戒,戒不易持。若令修定,心易散亂。若令修慧,則所知障重。唯有仗彌陀願力,超出三界,往生西方。縱使下品下生,在蓮華中,不過十二劫。蓮華開時,即能見觀音大勢至二菩薩。永免輪迴矣。

 

庚三結斷當先

辛一正結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

 

【講】古德云:假若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真實語也。以非非想天人,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故云皆輪迴故。由此所以流轉六道,故曰不成聖道。謂常在生死也。是故六道眾生,發心欲脫生死,非斷欲斷愛不可。故云先斷貪慾,及除愛渴,而結示之。蓋以斷貪慾,則下界無根。斷愛渴,則上界絕絆。有志出生死者,不可不知。

 

【記】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先斷欲。然有一絲之愛未斷,便是生死之根。此根不拔,終結生死之果。故又須除愛渴。

 

辛二通妨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講】或雲,菩薩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於欲愛何?故此預而通之曰。菩薩涉世,必是變化示現,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愛為本。所以示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憐愍愛欲眾生,令彼悟愛欲之苦,漸舍所愛。假諸父母妻子,示有世間貪慾,使人易信。四攝法中,同事攝故,妙嚴轉邪,即其證耳。

 

【記】上來所講三界眾生,欲免輪迴,先斷愛本。何以菩薩示現度眾生時,亦有妻子,豈非欲愛乎?今釋此難,名曰通妨。菩薩入世度生,如月映水,如鏡現像,來無□,去無蹤,故曰變化。彼是示現,雖有妻子,而非欲愛。四攝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

 

己三示修佛幾等

庚一斷迷成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凈心便得開悟。

 

【講】佛意以若諸末世眾生,實有欲愛,非菩薩比。設欲修佛菩提,必要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所以必要舍欲除愛者,有二: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斷輪迴。二者期在勤求圓覺。此二意均須舍欲除愛,令心清凈。以圓覺境界,能於清凈心求,便得開悟。蓋以不悟圓覺,終滯有為,不能修菩提故也。

 

【記】舍諸欲,則不造世間惡業。除憎愛,則拔去生死之根。男見男則憎,見女則愛。女見女則憎,見男則愛。中陰入胎,即由一念憎愛。彼見男女交歡時,一念發生,無論憎愛,均能流入母胎。此名潤生無明。欲不除則身不凈。舍不除則心不凈。不清凈,則與圓覺不相應。因圓覺乃清凈境界也。

 

庚二因修顯別

辛一總標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慾,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講】一切眾生,總指修菩提者。差別未分,故總以眾生名之。大疏去:但緣不了本覺。自見定是眾生。遂欲斷障求真,厭凡愛聖。指此為本所貪也。由此貪慾不同。或初修未離凡位,或入聖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誤入邪宗。故曰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此答幾等差別。或曰:悟圓覺而修佛菩提,應當平等。何故復有差別?故佛以二障淺深釋之。意顯理由頓悟,事必漸修。由漸修故,依二種障而現淺深也。

 

【記】由本貪慾之本字,即一念不覺,蔽妙明為無明之本無明也。六道眾生,墮於依他起性,身心皆是無明,故云發揮無明。於此起修,不能不以幻修幻。眾生之見不忘,遂起種種差別,並非覺性有差別。直是迷悟之中,顯出差別耳。

 

辛二別明

壬一別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講】理障,亦名所知障。然所知非障,執則成障,致令知見不增,故云礙正知見。事障,亦名煩惱障。能障真如,起諸煩惱,致令生死不斷,故曰續諸生死。

 

【記】五性差別,由二障而生。知發於心。見出於眼。我之知見發生時。若更有高於我者,當謙讓請益,即不礙正知見。若自以為是,則所知所見,皆成為障。見思障真諦理。塵沙障俗諦理。無明障中諦理。無明為理障,即法執。見思為事障,即我執。凡夫所有,見思事障居多。菩薩所有,無明理障居多。故分理事二障。以理障故,不能親見本來面目。以事障故,不能了脫生死。

 

壬二別明五性

癸一總征

 

云何五性?

 

【記】此科文說明五性。所謂五性,即我佛於自定經名中有云:此經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是也。原性之本體,則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並無差別。言一猶嫌其贅,更何有五?但性體雖無差別,而因眾生修證次第,從迷得悟,在功用上則有種種差別。蓋性德無差別,修德有差別,故種種差別,皆言修德,非言性德。從迷邊說,非從悟邊說也。然有差別,即無差別。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也。眾生同具本覺。因一念無明,迷本覺而為不覺。今或因悟道而有始覺。或因分證而有隨分覺。或因流入邪途而有外道性,此所以種種不同也。

 

癸二分釋

子一凡夫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講】此約初發心人,欲斷障而未得。謂修德無功,性德未顯。六即中理即佛也。既未斷障,不入五性之數,淺深未分故。

 

【記】凡有內外之別。此指外凡性。未斷二障,不入五性之數。所謂五性者,乃下文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未定性,闡提性也。五性中最淺者,應由內凡算起。以二障雖未斷,而已能伏,外凡則尚不能伏故也。外凡最低者為理即。最高者為觀行即。而名字即位其中間。凡夫為二障所迷,絲毫未覺者,謂之理即。因僅具有性德,而毫無修德也。至初發心人,已聞覺性之名,而未悟其理,則為名字即。既聞名字以後,從此而修觀行,是為觀行即。然二障尚在,總皆外凡。按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推薦閱讀:

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又名《般舟三昧經》講記 8
學誠法師:布施得財富,戒行得尊貴
常空法師開示《僧伽吒經》臨終切要
生財之道 -- 淨空法師
空海法師:「四念處」修行方法簡介

TAG:法師 | 圓覺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