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武禹襄《四字不傳密訣》中的氣?(二)

梅墨生:在內為氣,外顯為勁

 

武禹襄講的「敷蓋對吞」四字密訣中的氣,從內功的角度講是氣,從使用的角度講,是指勁;對自己來說,是內功、內氣,對外的使用,則是勁。內氣和勁是什麼關係呢?勁是由氣來產生的,是由內氣來形成的。對自己來說,是練習內氣、內功,對外使用,則反映出的是勁力。在推手實戰中,我用氣把對方敷住了,就是用勁把對方貼敷住,籠罩住,而對方的感覺就是被一種勁力控制住了。因此,所謂的「敷」,就是把對方的勁罩住了,也就是把對方身體的體能給控制住了。

「蓋」,我認為是一種由上往下的一種勁力的使用。「蓋」很形象,就像給鍋蓋一個蓋子一樣。

「對」,是前後方向的勁力運用,是一種直向的力。在推手中,要對準來力,同時與來力稍微相錯,不是兩力相頂,而是錯開一點兒,避免兩力相頂。太極拳是通過接觸點來控制對方的。雙方勁力相對,對方不出力,我也不出力,對方出力,我則稍微錯開一點,不和對方形成對抗。這就是「剛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後」。這時的「對」,是形體上的對待,接觸點上的交鋒。這就是在接觸點上運用陰陽,彼剛我柔,彼實我虛,彼直來,我旋轉。

「吞」,從自身來說,是把對方的氣吞化掉,也就是把對方的勁力引化掉。

所以,與「敷蓋對吞」相關的就是「引化拿發」「擎引松放」,他們都是相互關聯的,不是截然分開的。

鄭曼青說:「借力制力,吞天之力,施人以柔。」這也是對「吞」的解釋。我覺得,武禹襄所說的「敷蓋對吞」主要是指與對方相接的氣勁上。敷,是全體的籠罩,是對對手全方位的籠罩;蓋和對,是有方向性的勁力;吞,是化打的一種方式。太極拳最重要的要領是「引進落空合即出」,所以,吞,是引進落空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練習太極拳,如果不懂得在勁力上、意氣上去運用心法,去控制對方的勁力,只是在形體上用招術來戰勝對方,我認為這不是太極拳的本質,也不是上乘的太極拳功法。太極拳最重要的是用意來控制對方,用陰陽來控制對方,就是「彼剛柔我,彼實我虛,彼力大我無力,後發先至」。我們習練太極拳,不能違背這些原則。

太極是最大、最極的意思,就是把陰和陽演化到極致,運用到極致。陽到極點返回到陰,陰到極點返回到陽,陰陽轉換,變化無窮。這些都是太極陰陽的本義。太極陰陽的本質就是轉換,這個轉換是意氣的轉換。意氣的轉換在內里,不在外面。所以,真正的太極高手,在外形上看不出變化,就已經讓對方處於被動。太極高手一般不主動進攻,而是等待來力,等待對方舊力已去,新力未生的時機,而能得機得勢。得機,就是時間;得勢,就是空間。得機得勢就是在時間、空間上都佔據了主動,控制了對方。在實戰中,表面上對方佔據了主動,實際上我內里轉換,後發先至,反控對方。太極拳的魅力就在於此。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以小力勝大力,也在於此。

武禹襄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能夠把這些太極原理用文字表述出來,把自己的體悟以及和楊祿禪交流學習的所得,訴諸於文字。我認為,武禹襄的拳論,也包含有楊祿禪的經驗,這是清朝有關太極拳理論技術最早的文字記載。在這以前,太極拳的心法、原理,一般是不訴諸於文字的,都是口授身傳。在今天看來,武禹襄的拳論具有文獻價值,也具有實用價值。按照他的理論去學習、練習、揣摩,就一定能夠獲得太極功夫。

「敷蓋對吞」的核心問題首先是意的運用。其次,由意的運用,帶來氣的運用。我們只有在練習當中不斷地運用意氣心法,才能慢慢地形成太極功夫,形成太極勁力,在使用時就顯現出特有的勁力,這就是太極勁。太極勁就是陰陽、剛柔、虛實的勁力。有這樣意氣的練法,才有這樣意氣勁力的運用,才能得機得勢控制對方。所以,太極拳的練習,越到高級階段,越要明理。要根據它的原則和理論來體驗它的法,然後以身來修鍊它的功。所以,太極拳是以身修道、以身正道的拳術,這樣就賦予了太極拳形而上的內容。

總之,「敷蓋對吞」這四個字,我以為它確實是關於太極拳勁力的切身體會。太極拳不是靠著招式和力量、速度取勝的,而是靠意念、內氣、內勁取勝的。如果對方的功力和你相當,你想敷蓋籠罩住對方,那是不容易的;如果對方功力和你相差甚遠,你就很容易敷蓋籠罩住對方,你就能體會到敷罩住對方勁力的感覺,也就是內氣籠罩對方的感覺。我在和人交流時,對方功力差,我就能罩住對方,對方怎麼都不得勁,甚至失去平衡。如果對方功力和我相當,那麼做到敷蓋對方,就不容易了。這就是前輩說的「招不敵功,拳不敵法」。(完)

推薦閱讀:

我們總想被別人理解,但與此同時我們理解別人了么?
為什麼別人說的話,你有時候聽不懂,深層原因(內含對思維過程和思維層次的感悟)
八年級下冊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 學喜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男人,要理解女人的生理需要
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卻沒有把自己活成對的樣子

TAG: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