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說出真相:馬雲能逆襲就是靠運氣!
創業經商閱讀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在去年舉辦的第二十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發言時表示,創立阿里巴巴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錯誤。他說:
"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里巴巴。我沒料到這會改變我的一生,我本來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卻變成了這麼大的企業。"
結果,他被起了個外號,叫做"悔創阿里傑克馬",和"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一無所有王健林"合稱"裝逼界四大天王"。
由於今年阿里巴巴的股價一路飆升,讓"悔創阿里傑克馬"的身家一路飆升。據福布斯15日消息,馬雲已經取代另一位"天王"王健林,重新成為中國內地首富!
身家309億美元
厲害了我的馬雲爸爸!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周五(13日)的實時數據顯示:馬雲位列全球富豪榜第21位(309億美元),王健林位列22位(307億美元)。
根據數據顯示,從2017年開始,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上升了1/3,在上周五已經達到了120.34美元的高位。
得益於股價上漲,馬雲的資產也大幅增長,終於重奪內地首富寶座。
一路上漲的阿里巴巴股價
可以說,這幾年中國內地首富的位置基本就是馬王二人霸佔了:
2013年,王健林擊敗宗慶後登上福布斯中國內地首富寶座,沒想到還沒坐熱,一年後就被馬雲擠下來。2015年,王健林重回中國內地首富寶座。2016年,中國內地首富依舊是王健林。
不過,以後內地首富"二人轉"估計就要變成"三人行"了,因為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股價也一路飆升,上周五報收258.2港元,公司創始人馬化騰的資產也達到了297億美元,與馬雲王健林的差距縮小到只有10億元了。
而亞洲首富還是李嘉誠,身家約329億元。
李嘉誠:我就看看誰能追上我(設計對白)
你不知道的馬雲
最成功的不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而是把自己活成了郭靖!
很多人都想成為下一個馬雲,但很多人不知道,馬雲能把自己活成郭靖,你可以嗎?
為什麼要把馬雲比喻成郭靖?因為郭靖可以說是所有武俠小說中最典型的男主角形象:
天賦平平、不夠聰明,卻在生命中遇到了無數貴人,有的成為他的師父,有的向他傳授絕世武功;有人為他指點迷津。更有甚者,大美女對帥哥不上心,就對這個傻小子死心塌地。
如果現實生活是一本武俠小說,那麼馬雲無疑就是其中無可爭議的男一號,他的運氣,真的好到令人髮指。
現在回顧馬雲的到目前的一生,簡直是個bug的存在,因為他的一生遇到了太多太多的貴人。當然有些貴人,是他具備一定量級影響力之後找上門來的,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而另外一些貴人的出現,則和馬雲自身的交際天賦,嘗試探索的本性有關。
馬雲在他15歲時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Ken Morley,一位剛剛退休的澳大利亞電氣工程師,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協會,幾年中攜家人遍歷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在一次杭州之行中,他們遇到了在西湖邊找外國人搭訕學英語的馬雲,肯的兒子和馬雲大概同齡,兩人玩的很是開心。
右邊的男孩就是肯的兒子,當時的中國還是比較封閉,外籍人士來華需要在胸口掛上類似"通行證"的證件,以備查驗
就這樣,馬雲和這家人截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此後的歲月里,馬雲時常和對方用信件聯絡,Ken會讓馬雲用一張大的信紙寫,四周留白,這樣就可以方便給他修改,附著複印件寄回,以提高他的英語水平。
肯一家在幾年內也多次造訪杭州,馬雲多次負責接待:
五年之後,兩人都長大了:
在同年,馬雲在經歷了3次高考之後,於1984年考入了杭州師範學院,在大一暑假受到了肯的邀請,去澳大利亞回訪。
為了為了促成馬雲的這次旅行,肯頗費周折:他去了紐卡斯爾市政府,並向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發電報說明情況。
但這段經歷對於馬雲的三觀塑造有著莫大的幫助,首先這個過程極為艱辛,馬雲一個人去了北京,在一個地下旅館呆了一周,申請了7次,才軟磨硬泡拿到了簽證。
其次,資本主義國家的現金的物質精神文明讓年輕的馬雲備受衝擊,可以說這次澳大利亞之行重塑了馬雲的三觀。
可以說,馬雲從開始的定位是一個國際級別的人物,這是在他15歲時就已經埋下的伏筆,不要忘了,那時的國情是怎樣的封閉。
馬雲的人生在1983年遭遇了最低谷,第二次高考失敗之後,他一度以蹬三輪送書度日,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路遙。
這本勵志小說教父級的人物的一本《人生》又重燃了馬雲的鬥志,他毅然決然地繼續復讀,準備參加第三次高考。馬雲第三次高考其實是有點半工半讀性質,一邊打工一邊複習。
馬雲這腦子確實不是讀書的料,之後他多次也承認了這一點,最後一年也異常煎熬好幾次想要放棄。
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三個貴人: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鍾睒睒。
此人比馬雲大了10歲,知識分子家庭出身,上山下鄉耽誤了五年,後來恢復高考屢試不中,只好是參加工作,伺機靠鐵飯碗。
當時是兩個人租住在浙江文聯的一棟宿舍樓上,鍾睒睒住在馬雲的樓上,每次夜幕降臨,兩人一同下班回來,相互作別,同時兩扇窗戶亮起了燈光,直到深夜。
就在馬雲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樓上卻傳來了捷報。鍾睒睒終於在而立之年考入報社,成為了《浙江日報》的一名記者。
這給了馬雲一個刺激,這時候離高考只有幾個月了,樓上的事迹讓馬雲再次鼓足勇氣堅持了下去。
可以說,路遙和鍾睒睒都是馬雲在同一階段遇到的兩位貴人——一個是雞湯、另一個是雞血,正是這兩針強心劑,才讓馬雲走完了人生最為關鍵的一步,之後鬼使神差的進入了杭師院。
雖然現在看來,杭師院雖然不是多好的學校,但對於馬雲個人而言則有著非常的意義,可以說,杭師院雖然不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卻是最適合馬雲的大學,杭師大之於馬雲,相當於井岡山之於毛澤東,圍繞這個中心,馬雲展開的是極為複雜的人際運作。
大學裡,馬雲交友廣泛,成了杭州學聯主席,其中的人脈在十幾年後仍然起著作用,但最為重要的貴人,莫過於他的妻子張瑛,浙江嵊州人,和祖籍嵊州的馬雲是真正意義上的老鄉。兩人一見如故,風雨數十載。
從妻子兼同事到後來的妻子兼創業合伙人,張瑛的對馬雲而言絕對是賢內助,在其早期甚至是幫手的作用,譬如在外經貿部外聘時期,楊致遠訪華游長城,就是由馬雲和張瑛全程陪同的:
阿里巴巴創業早期,在湖畔花園的公寓,張瑛充當的是秘書和場記的角色。在阿里的早期紀錄片中,你可以看到她總是坐在最外圍,不動聲色地看著慷慨激昂的馬雲,拿著筆記本不停地記錄著。
大學畢業之後的馬雲,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了七年的老師,這對於日後愛折騰的馬雲來說似乎是反常的。原因是由於,杭師院的一個領導把學校唯一去大學教書的名額給了馬雲,要求馬雲必須要在那裡呆至滿七年。
這七年有期徒刑自然沒有那麼好熬過去,從1988年到1995年,正是中國市場經濟確立,改革浪潮波瀾壯闊的幾年。92年海南房地產熱,有人開一個月八千的天價讓馬雲去那邊做翻譯,也有人找馬雲去發其它大財的,都因為刑期未滿不得不放棄。
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命運就是如此不可測,失去了那些發大財的機會,上天卻給馬雲指派了一個貴人,正是這個貴人,讓馬雲賺到了發之前100次大財都賺不到的錢,因為正是他將馬雲引入了互聯網世界。
原來,在1994年,杭州電子工學院來了一個叫 Bill Aho 的外教,來自西雅圖,那時候的美國早已進入了互聯網發展的第二波浪潮,而中國還處在互聯網來臨前的黑暗之中,軟體之都的Bill自然是當仁不讓地跟馬雲介紹互聯網,馬雲聽得很激動。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這個時候,馬雲正好得到了一次去美國訪問的機會,這是另一條線索,暫且不表。總之是馬雲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虎口脫險,在賭博機上贏了600美元之後,匆匆趕往西雅圖,和Bill會面,兩人之前約定過來美國一定要讓馬雲見識一下互聯網。
之後的故事就不說了,馬雲第一次接觸電腦和互聯網,Bill的一個親戚當時在美國開了一家小型的互聯網廣告公司,實際上馬雲的第一次互聯網商業活動的合伙人就是和這家公司——就是給中國的公司做網頁,2萬人民幣,美方拿12000,馬雲拿8000...
不過精明的馬雲不久就找到了大陸方面會做網頁的人,就一腳把這個合伙人給踢開了。
馬雲做中國黃頁半年左右,馬雲轉變思路還是要借勢,轉向了給政府做宣傳。1995年7月,中國黃頁為浙江省外宣辦做了一個網站,在網上宣傳浙江的經濟文化,美其名曰"金鴿工程"。
而之後在全國的互聯網界打開名聲,則依靠了兩位貴人,一位是《人民日報》未來發展局的局長谷家旺。由於谷家旺有過留洋經歷並且對互聯網也有些了解,所以給了他一次向高級別領導做互聯網介紹的機會。馬雲當時的心情很緊張,不是因為怯場,而是因為太激動了。演講結束後,一位領導走了過來,握著馬雲的手說:"你講得真好。我們明天就打報告給中央,讓《人民日報》上網。"
終於,馬雲用半年時間把《人民日報》搬上了網路。《人民日報》上網之後所引起的轟動效應可想而知。而另一位貴人則是杭州老鄉樊馨蔓,也就是導演張紀中的老婆,時任央視的節目編導。她跟拍了馬雲整整一天,做了一個叫做《書生馬雲》的紀錄片,這是一個全國曝光的機會。而馬雲也藉此機會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自我公關。
創業團隊方面,馬雲遇到最重要的貴人便是阿里的原3號員工孫彤宇,之前的文章提過,馬雲對於具體業務的能力並不擅長,而此人一手負責淘寶的初創業務,為擊退ebay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馬雲是毛澤東的話,孫的地位可以用林彪來類比。
但由於功高蓋主,他被馬雲杯酒釋兵權,但其夫人彭蕾,依舊是目前阿里的高管之一,負責著阿里巴巴目前最為核心的金融業務。
在這之後的蔡崇信、孫正義等人,一方面由於做到一定位置,遇到也是順理成章,缺乏偶然的戲劇性;另一方面其事迹也算是大眾熟知,不再贅述了。
那麼,為什麼馬雲早期會遇到那麼多貴人呢?這個馬雲的行為模式有關,如果高考比交際能力,馬雲大概能上清華。
馬雲的交際模式是有一套方法論的,如果你研究過某一段流出的錄音,你就知道他的厲害之處,這種人的大腦天生是為交際而生的,不僅對於點對點的聯繫駕輕就熟,甚至對於網路式的交際也非常在行,這也就是為什麼馬雲的早期的社交圈子廣闊到可以和清華學霸的知識網路圖相提並論。
成功的人擅於將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納為己用,在必要的時候或放低身段或禮賢下士。
遇到貴人只是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連續地遇到貴人,以及把這劇情再延續下去,這才是關於成功更為主體的部分。
或許,這才是身為年輕一代的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人生經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