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的世界觀是什麼?

唯識不是否定一切色法,它是色不離心,境不離識,它不象一般的哲學、科學把心與物分開,它不是這樣講的。唯識,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境不離心,色不離識。但是色與境,是虛妄的、幻化的,夢幻泡影,應該認識心的主要,心的能動性,在修行方面,就需要凈化心靈,目的是達到轉識成智。轉識成智,就證大菩提,消滅無明煩惱,就證大涅盤。大菩提、大涅盤,其中心思想是不舍眾生,它的修學是有次序,有階梯的。所以,唯識者,唯即一切外境離不開心識,有識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外境是虛妄的,要改變外境,以心為主,心能轉化一切,心是主要的因,這即是唯識的意義或者宗旨。現在講什麼西洋唯心論、唯物論,這些思想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國都有。佛家所講的「唯識」,恰恰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說到唯識唯心,有人認為是空虛的,不是那回事,它是個綜合觀點,看問題是綜合的,不偏於哪方面,但要抓住根本。它的教義,細分即是唯識相、唯識性、唯識觀、唯識行、唯識果。總括起來,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從事相方面來看唯識道理,二是從觀行方面來看唯識道理。回復舉報|2樓2013-05-29 08:25

玉米筍息意體空7(一)什麼叫唯識相一切山河大地,根身,這種境相為什麼有呢?離不開心。相代表一切境相,代表一切事物,一切現象。心以哪幾個為主體?以三能變:即異熟能變、思量能變、了境能變為主體。異熟能變即代表阿賴耶識(第八識),這是生命的主體識。思量能變,思量我,處處有個我的觀點,人我,法我,這是生起無明煩惱的根本,叫末那識(第七識)。了境能變是前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對外的為粗了別,是前五識,比較細的,既對外又對內,有觀察能力,由觀察、歸納、推理、作出結論,是第六意識,了解內外境,前五識了解外,第六識叫細了別,不單了別外,而且了別內,了別就是認識,認識一切境象,產生整體思想,產生邏輯的結論。這即是第六意識。所以「變」即離不開這三種識體。如何「變」法,又分為兩種:因能變或稱因緣變,果能變或稱變現變。因能變,就離不開種子,你說了話,做了事,發生了作用,就熏習成種子,這個能力是潛在的。所以我們說業力,是指你造了業,就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是一種潛伏的、潛在的勢力,就成為種子,這個種子條件一成熟,就可以感果,感報。有因有緣,又叫因緣變。佛教講,我們這一期生命完結以後,還有種子存在,業力存在。種子又分為:等流種子、異熟種子。等流就包括物質和精神,物質的就是相分種,精神的就是見分種,由於善惡性質不同,善因成為善種子,成熟以後,感得樂果,惡因成為惡種子,成熟以後,感得苦果,平等流類,沒得錯亂。這即是等流種子,也叫做名言種子(分為表義名言和顯境名言)。第二是業種子,就是由於第六意識強有力的作用,由於這個作用,作為增上緣,惡業善業,力量不失,到了成熟的時候,感得果報。在唯識學來講,人,經過生有這個階段以後,到了死有,又經過中有,在將要生的時候,由於業種子的激動,業種子激動識種子,識種子又激動大種子(地水火風四大、相種)。感得十一個色法,六根六塵,對內來說即有根身,對外來說就有世界,根身是不共種,世界是共種,分得很詳細。不共種中有「不共***」,共種中有「共中不共」,這樣,就是 「內有根身,外有器界」,離不開異熟種子的感生,離不開阿賴耶識的種子。種子即分為這兩類,因緣成熟,即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這是從現象本體來講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呢?本體離不開識,識中就有種子。現代的物理科學家愛因斯坦講,質能互變,能可以變質,質可以化為能,它完全通於唯識道理。能,就是一種能力,潛在的能力,一切山河大地,沒有能力,地球都不會運動。能可以變質,質可以化能,種子的道理跟這個差不多,種子即是能嘛,一切現象就是質,能可以變質,質轉過來又可以形成能,循環不斷,就像車輪一樣。為什麼有這些現象,即是本體:心識,能變的心識,還有主要的種子。從現象看到本體,一切唯心造。這即是現象論,本體論。從認識論來講,識生起來以後,它會有能認識,所認識,唯識學上即是分為: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四種作用。相分是所緣,見分是能緣,自證分就是能緣的體,證自證分是認識這個緣正不正確,是一種反觀作用。所以識體生起來以後,就會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而其中最重要的,對內對外,是見分和相分。在認識方面,離開了見分,離開了識體,你就不曉得一切事物的存在。孔子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哪怕外面是電閃雷打,地動山搖,你心不在,你就不曉得,沒有認識。所以物體、現象、認識它,離不開「識」,識離不開種子。所變就是根身和外面的現象,及識體產生的見分、相分,都是所變。《成唯識論》中講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意義比較多,有系統,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爭論。唯識新派和唯識舊派,對於種子是新熏的,還是本有的;識生起來的,是四分,還是三分、二分等,識體與種子的一異等爭論很多,但是十師中正論是護法論師,《成唯識論》代表護法論師的論點,比較完備。回復舉報|3樓2013-05-29 08:27

玉米筍息意體空7(二)什麼叫唯識性唯識性,有三性三無性,結歸到真如性、圓成實性。三性即是把世間法、出世間法歸為三種,即: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概括了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染、凈。世出世間法雖多,總括就是三性。為什麼叫「遍計執」呢,它是虛妄的,眾生執著我,執著法,認為有人我,法我,實際上沒有,但是眾生普遍執著,所以叫「遍計執」。「依他起性」就是因緣生法,有兩起,一種是「染污依他」,一種是「清凈依他」。「染」就是妄心,由「妄心」生起的現象,有執著。「清凈依他」就是從開始皈依佛教,聞熏正法,就慢慢轉為清凈。染污依他是有漏的道路,清凈依他是無漏的道路,逐步轉識成智,那麼在「依他起」法上,逐步的把染污清除,轉為清凈,轉成「圓成實」。「圓成實」的圓,就是指真如性是普遍的,成即是其性常住不生不滅,實就是真實不虛,非如外道的神我,這個性就是真如性、法性、佛性。徹底認識這個三性,必須建立「三無性」。三無性就是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相無性」就是在一切法上,是沒實我實法相的。生無性,就是說一切法因緣生,不是上帝生,也不是自然生。勝義無性,就是達到我空、法空,證入勝義境界,由二空顯現真如,即是勝義無性。回復舉報|4樓2013-05-29 08:28

玉米筍息意體空7(三)什麼是唯識觀接下來講唯識觀、唯識行、唯識果。唯識觀主要是五重唯識觀,就是說觀察事物有五個標準。第一觀,遣虛存實,遣除虛妄的,保存真實的,服從真理,這是虛實相對觀。在三性中,認識遍計執,是虛妄的,都是眾生的執著。實,是依他起,是幻有,假有,但是不能否定因果存在。圓成實,就是斷一分煩惱,就證一分真如,也即諸法空性,佛菩薩的勝義境界。第二觀,舍濫留純。唯識,以識為主,不要以相為主,相是虛妄的,是附帶於心識而產生的。舍相分,你應該看清它,捨棄它,留純,以識為主,識體,自證分,見分是屬於主體的東西,不要執相,要保存心體和見分的作用。一般的唯物論,客觀經驗論,主要就是看到相,沒有看到心的作用,把根本捨棄了。這就是舍濫留純,也就是心境相對。就是能緣的心,見分;所緣的境,相分;其中相分是附屬於心,附屬於見分。應該看到主要的,看到根本,叫做舍濫留純。第三觀,攝末歸本。本是識體,是心;末是見分、相分,識體生起來的時候,認識外物,它有能緣的見分,所緣的相分,能認識,所認識,所以說識體才是本。見分、相分是末,既不能偏重於相分、也不能偏重於見分,認識見分、相分的產生離不開根本的識體。這即是攝末歸本,體用相對,從體到用的一個認識。第四觀,隱劣顯勝。什麼是勝?什麼是劣?勝就是心王,劣就是心所,講心就包括心王心所。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都叫唯心,但是中間分為勝與劣。心所是依心王而生,與心相應,它不佔主體,它是一種附屬的東西,隱劣顯勝,心所是劣,勝是心,學唯心,首先就要見到心,八識的心,是心王,抓住主要。這就是心王與心所勝劣相應。第五觀,遣相證性。遣什麼相?遣依他起相,學佛就要由有漏轉為無漏,由染轉為清凈,就需要遣相證性。依他起相就是妄心顯的妄相,是有漏法,我們必須熏習無漏法,逐步把染污種子遣除,轉為清凈種子,證入真如實性,圓成實性。這才是究竟的。所以說,觀察唯識的道理,必須從五個方面來觀察,叫五重唯識觀。遣虛存實,虛實相對;舍濫留純,心境相對;攝末歸本,體用相對;隱劣顯勝,王所相對;遣相證性,事理相對。也就是說處處要抓住根本,歸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主體。眾生境界、普通學術界說相就忘心,這就與唯識的宗旨恰恰相反,就不能修行,不能作正確觀察。回復舉報|5樓2013-05-29 08:29

玉米筍息意體空7(四)什麼是唯識行、唯識果唯識行分為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唯識行包括《華嚴經》的五十二位,即是菩薩修行要經過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1. 資糧位積聚資糧。是一種漸進的階梯,與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是相合的。由人乘到佛乘,它不是頓教,頓教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它是漸進式的,做人,把人做好,逐步升華。資糧位重點是以信為主,而這信呢,又離不開修福修慧。修福就是積累福德、做好事,修慧就是多聞熏習,福慧雙修,學佛人在受了三皈五戒以後,要建立正信、正見、正行,積累福德智慧資糧,這是先決條件。這包括《華嚴經》的前四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信就是建立信仰,十住就是保持正念,十行就是利益眾生的行動,十迴向以功德迴向眾生。這些都是資糧位裡面的。2. 加行位修止觀,加功用行,勤修止觀,就是說要把我們的虛妄意識轉過來,對事物作出正確的認識,去除執著。唯識的加行位就是以四尋思觀,四如實智,中間產生四種定,經過暖、頂、忍、世第一位而入見道。暖就是初步得到法喜,了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道理後,得到法樂,全身很暖和了,在定中很暖和,叫暖位。這個定就叫明得定,就是得了智慧,認識正確的道理。頂就是進一步發揮,相當於人爬山,爬到了山頂,可登高望遠。這個智慧進一步增長了,叫明增定。明得定是起初的了解,一切所緣、外境都是虛妄的,不離心;明增定就是進一步增長了這個智慧。第三,印順定,就是進一步由所緣的境不實在,一切唯心,所緣不可得,所緣空,觀心亦不執著,能緣的心也空。所緣空,能緣也空,觀心而不執著心,這就是印順定,即進入了忍位。忍,就是對法義得到認識忍可了,進一步堅定了,叫住忍位。第四,世第一位,無間定。什麼叫無間定呢?接著印順定之後,不間斷,剎那相續,對於所緣空、能緣空,所緣的境界不可得,進一步了解能緣的心也不可得,能緣所緣都空,得到一個綜合的認識,叫無間定。暖、頂、忍、世第一是加行位。止觀雙運,空除了所緣執、能緣執,能緣所緣都空。唯識講空,講心要空心,你對主觀的執著都是不行的,就像般若講空一樣,空還要空,空空,唯識也是這樣,講一切唯心,所緣是虛,空!講心也不要執著心,能緣空,能緣所緣都空,所取能取空,就可以見唯識真理,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無間定,進一步進入見道位,等於是禪宗的開悟境界,見到了真理。3. 見道位就是一種證悟境界。這個證悟是漸進而來的,不是一步登天的。見道位就是見到真空,進入能所俱空的境界,就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見道位以後就是初地,開始進入修道位。4. 修道位從初地到十地,叫修道位。為什麼叫修呢?第一地,見了空的道理,叫歡喜地,明空的道理,得到法喜,但是進一步需要修、要實踐,要解行並重。在初地除了斷掉分別所生的煩惱障、所知障以外;本來自己與生俱有的、先天的煩惱障、所知障,也要進一步把它現行和種子給除掉。所以必須要修。以後是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就是勤修戒定慧,離垢要修戒、要持戒,不持戒你是不能離垢的,發光,就必須修定,定力加深,定光發現,智慧就生。極難勝地,總修勝義、世俗二諦圓融,艱難而殊勝。遠行地是第七地,要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加功用行,觀因緣生法自性如幻,修無相行,叫遠行地。第八地是不動地,觀緣起性空,此時無功用行,是自然而然的。七地以後,俱生的我執和煩惱障基本得到了摧伏,我執的現行和它的種子基本斷除,但是從八地到十地,俱生所知障的種子還是潛伏著的,還是需要繼續修。初地是由後天的分別邪師邪見導致的煩惱障、所知障,在初地就伏了,但是與生俱有的、無始以來的煩惱障、所知障,必須繼續摧伏到第七地,把俱生的煩惱障現行和種子伏除了,而所知障的種子還在,第八地以後,很微細,必須繼續修,到第十地,經過金剛道,就把種子全部斬斷,進入等覺、妙覺,這就是佛位。生死分為兩種生死,一種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受業報,一生了一生接著來,七地斷煩惱障就脫離了分段生死,但是所知障的種子還在,還在生,還在滅,這叫變易生死,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必須到了金剛道以後,證入佛位,才能除變易生死,就完全脫離生死。《成唯識論》里把這個道理講得很詳細,修什麼,除什麼惑,什麼叫俱生惑,什麼叫分別惑,現行到哪裡伏,種子到哪裡斷,證什麼真如,講得很詳細。5. 究竟位就是證到了佛果,在唯識來講,轉識成智,轉煩惱障證入涅盤,轉所知障了解二空,證得菩提,這就是佛的境界,即是究竟位。唯識五位就是依次序來的,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包括了《華嚴經》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響、十地、等覺、妙覺。這就是唯識行、唯識果,分分斷惑,分分證真,斷一分就證一分,踏踏實實的,你若不是依這個道路來,哪怕你修止觀,也要走邪路。所以佛家修行和斷惑,它與外道不同,與世間不同,為什麼不同呢?重點就是破我執、法執。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也要消滅,達到這個目的,你不這樣走路的話,妄想馬上由禪定得神通,那你就是外道,結果走火入魔,就出現很多怪現象,像狂亂、神經病都出現,這就是沒有把根本抓住。所以佛法講資糧位,堅定信心,修習福德智慧資糧,一步一個腳印來,這是真正的修行。修四加行,修止觀,是正確的,不能捨本逐末。唯識法相上的五位跟後來太虛大師講的人生佛教、趙朴老提的人間佛教是完全相合的,它是由人生完成人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作為成佛的基礎,這就是唯識行,也包括唯識果。收起回復舉報|6樓2013-05-29 08:33

you2789: 其實有一個電影,致命id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我們大家想像出來的,就像電影屏幕前有的人物,山河大地,其實都是從第八識幻化出來的。還有搏擊會,病院驚魂,等等,都是想像出來的2013-7-21 17:32回復我也說一句

玉米筍息意體空7(五)唯識理論的建立建立唯識理論,是由因明學來的,要懂因明。十大論師的陳那論師,是因明學的祖師之一,寫了《因明正理門論》(在陳那之先,由商羯那主寫了《因明入正理門論》),它是根據事實、根據道理來建立,來顯出真理,它不是亂說的,要合乎因明嘛,現在講要合乎邏輯,因明主要是根據八法,自悟悟他,來建立邏輯,建立論理,八法中有四法是衡量自悟,有四法是衡量悟他,你自己都沒有悟,沒有根據,怎樣去悟他呢?自悟是哪幾種呢?真現量、真比量、似現量、似比量。現量是根據現在實證,現證現知,這個現量不象現在實驗的科學,只見到物質一邊,現量的內容很寬廣的,包括五俱現量、意識現量、自證現量、瑜伽現量四種。五俱現量就是根據五根(眼耳鼻舌身)現量所證。意識現量就是結合眼耳鼻舌身同時意識,正確的觀察,得到的結論。自證現量,就是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證得了悟的境,真實不虛。瑜伽現量,就是你所見的,與佛的真理,與涅盤菩提、與佛的教理行果都相應。這個現量現證就比唯物的科學寬得多了。假如違反這一點,就是似現量,是相似的,假的。比量就是根據已知得到未知,比如你看那座山,若是起了煙,起了霧,就知道要下雨,或者曉得那裡有人家住,推理而知嘛。在道理上來講,是由因知果呀,種了什麼因,得了什麼果。你要曉得你的過去,就看你的現在,你要曉得你的未來,也要看你的現在,由因知果。正確的推理,這就是比量,假若不根據正確的推理,以相似的觀點來推,就是似比量。你若沒有這個基礎,不懂真現量,真比量,那就是妄見妄斷,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麼能夠引導其他人呢?不以盲引盲,這個階段,叫自悟,這就是八法中的前四法,是屬於自悟方面的。後四法就是悟他,悟他是建立什麼呢?有三支比量。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能立能破,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就要靠三支比量的論式。起先是五支比量,後來到了陳那論師,總合起來叫三支比量,即宗、因、喻,陳那論師把原來五支的合、結歸到喻裡面,就成為三支比量。第一支,宗,即是主張,論點。佛法講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常,人生是苦,都是個主張,這叫作宗,宗,就是個主題、論點。第二支,因,就是要舉出道理。宗是論點,因就是論依,依就是依據道理,不能亂說,是依據道理而得來的。譬如說諸法無我,這是個論點,依據什麼呢?它的因是什麼呢?因是緣生無性故,因緣生法,沒有實體,無主宰,不常住,這個就叫因,叫論依。第三支,喻,就是論據。論據是什麼呢,就是要舉事實,什麼事實呢?《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都是事實。再舉個三支比量來說,一切唯識現,這是宗,因是什麼呢?因外境虛妄故,所有外境都不實在,都是唯心所現,是虛妄的。論據是什麼呢?譬如有目翳人看到眼前有花,有影子,有種種東西,這就是喻。唯識的論據,根據因明來講,一切都是由論點、論依、論據,最後作結論。這就是三支比量或叫做能立。三支比量,立了以後,就可以破敵人論點,立中就有破,不然你就不能破斥,說一切無常,就要破他的常見,說一切法無我,就要破除我見,若是真能立,就可以真能破,假若反過來說,相似的,不真實的,叫似能立,似能破,你就不能破他。若要細分,這個論點、論據、論依,假若錯誤了,就有很多過失,因明學上,宗方面錯了,就是九種過失,因方面錯了,就有十四種過失,喻錯了,就有十種過失。在語言上產生過失,你不但不能破別人,你自己的論點都建立不起來,還能破別人嗎?所以因明學,組織很嚴密,建立論點、根據,還要舉出事實,這樣才能夠能立、能破,才能悟他。唯識學根據因明的發揮,既不違反事實,也不違反真理,合乎真理,合乎事實,就把佛學這個「唯心因果」的觀點闡揚出來了,這就是唯識的特點,這個特點,是其他宗派沒有的。玄奘法師學了因明,他後面的窺基法師、慧沼法師、智周法師都擅於因明,印度的陳那論師,是建立因明學的。這就是唯識學的特點,是結合因明來講的。書籍就有:《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門論》、《集量論》等,漢文藏經有,藏文的藏經也有。玄奘法師把這個更加發揚廣大,他在印度留學的時候,他的《真唯識量》,在曲女城,萬人以上都沒有能破掉,有小乘、有外道、還有大乘的人,沒有一個人能破。這以後,他的聲譽很高,小乘尊之為解脫天,大乘尊他為大乘天,受到萬眾的恭敬。回復舉報|7樓2013-05-29 08:35

玉米筍息意體空7(六)、唯識學既通於現在,更勝於現代為什麼這樣說呢?現代社會講人本主義,講科學,科學就主張實驗、分析、歸納、判斷,不輕信,不輕易下決斷。而唯識的系統,他的理論的根據,恰恰就是這個方法,它不是懵懂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需要說出道理的,它根據因明,有分析、有歸納,舉出事實,所以現在的大學中的研究院,研究唯識的不少。現代的科學發展,用科學方法觀察事物,完全有關係,可以說出道理,要能說出所以然,若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就不行。那麼,它勝於科學的方面是哪些呢?心物綜合,談唯識,並不是離開色,離開境,有識就有色、就有境,有見分就有相分,色不離心,見不離相,綜合的觀點,就勝於科學了,而且對於唯物論、經驗論還有指導思想,可以糾正一些偏向。譬如說現在講究物質,講究自然科學,專門在物質方面發展,結果人心偏向,私心雜念多,就破壞了物質,破壞了自然,破壞了人與人的關係,不融洽,就發生社會染污、環境染污、水源染污,什麼都染污。清除這個現象,物與心不能分離,要有理性、德性,發揮人生價值,來應用這個物質科學,糾正他的偏向,若不糾正偏向,只是從物質、經濟發展,結果人慾、我執心更重,形成爭鬥,於是乎,國家的建設偏于軍事,世界強國的建設,都偏于軍事,大力生產**彈等等,競爭就越來越激烈,文化教育建設,都趕不上軍事建設,人們生活就會很困難,整個世界就會混亂!發展軍備,發展財富,這個財富又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所以要真正糾正這個偏向,必須要以唯心因果的道理,以精神駕馭物質,以唯心的道德使科學的偏向得到糾正,走上正路,使它發展,能夠使人們生活提高,物質豐富,這是正路,這就離不開佛教唯心因果的道理。潮流的正常發展,只有這個方向。
推薦閱讀:

俄羅斯下的雪,震驚了全世界!
德國現在的軍隊真的很菜雞了嗎?
人道至尊世界怎麼劃分?
世界人權日(12.10)的由來
為什麼好多人說日本人變態?

TAG:世界 | 世界觀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