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為什麼將年度人物頒給她們?

 

 

來源:上觀新聞;作者:安崢

「即使你覺得全世界都反對你,你也要為自己挺身而出。」

1997年,美國演員艾什莉·賈德的職業生涯剛剛開始,她被邀請到貝弗利山莊一家酒店與電影製片行業「大佬」韋恩斯坦會面。韋恩斯坦試圖強迫她上床,這讓她感到震驚和氣憤,然後她設法逃了出來。20年後,對於這段難以啟齒的遭遇,賈德不再保持沉默。昨天,她和其他眾多「打破沉默者」一起,當選美國《時代》周刊今年的年度人物。

賈德回憶說,一位編劇朋友告訴她,韋恩斯坦的行為在好萊塢圈子裡已是公開的秘密。賈德便問:「我們是否應該給電影界總檢察長打電話?」對方回答道:「我們根本沒地方報告這些事。」

「當電影明星都不知道該去哪裡訴苦時,剩下的其他人又有什麼希望?」《時代》周刊記者斯蒂芬妮·扎查瑞克這樣寫道。對於被同事騷擾、但又害怕丟「飯碗」的清潔女工來說,除了保持沉默還能怎麼辦?對於正準備更換毛巾和清潔廁所、卻被客人推到牆角無法掙脫的酒店女服務員來說,也是一樣。

10月,賈德接受了《紐約時報》的採訪,講出了20年前自己與韋恩斯坦的故事,成為第一位這樣做的好萊塢明星。之後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女星加入了指證韋恩斯坦劣跡的隊伍中。一位草莓採摘工聽到賈德的故事,決定講出自己的故事。一位年輕工程師在博客上揭露了矽谷頂級創業公司優步的「兄弟會」文化,迫使創辦者和其他20名員工被解僱。一位加州遊說團體成員用手中的筆桿,說服140多名女性政客要求州政府「不再容忍」性侵犯罪者。一位樂壇巨星用樸實大膽的法庭證詞,講述曾被電台主持人「揩油」的經歷……她們,共同組成了今年《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的封面。

「所有偉大的社會變革,都始於勇敢的個人行為」,《時代》周刊主編愛德華·費爾森塔接受採訪時說,這些人以及其他成百上千的「打破沉默者」,共同推動了一場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速度最快的社會運動。

有評論稱,在這場「一夜之間」的清算中,社交媒體發揮了強大的催化劑作用。沒有一個領導者,也沒有統一原則。人們掀起了一場以"#MeToo"為關鍵詞、對日常生活中隱蔽性騷擾的討論,許多人公開講述自己的遭遇,其中也包括一些男性。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上至少85個國家,推特標籤「MeToo(我也是)」已經被引用了數百萬次。「一覺醒來,我發現自己收到了3.2萬條回復」,參與指證韋恩斯坦的美國演員愛莎莉·米蘭諾說,「我想,它打開了一道洪水閘門。」有人調侃稱,如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領導者們也有推特賬號,事件的進展會有多麼迅猛。

也有評論稱,受害者看似一夜之間揭竿而起,但事實上,這種「清算」醞釀已久。很多女性都曾有過被老闆、同事「調戲」的遭遇,有些男性不僅越了界,甚至不知道界限在哪。韋恩斯坦醜聞爆發之初,人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震驚,而是釋然。可見,在美國任何一家公司,在華爾街交易所、餐館後廚房或者工廠車間,這都不是稀奇事。今年年初,對於美國女性來說,似乎又是不太「吉利」的開端。特朗普,一個在錄音中吹噓侮辱女性的男人,打敗了可能成為首位美國女總統的希拉里。而坐在希拉里身旁的,是一位因性醜聞而聲名敗壞的前總統。「我記得當時的無力感」,優步前工程師福勒說,連政府都靠不住,還能指望誰。

《華盛頓郵報》稱,忍氣吞聲幾十年,這些「打破沉默者」日益積聚力量,終於掀起了一場「拒絕革命」。在過去兩個月里,她們的集體憤怒成果驚人:幾乎每天,都有一群CEO被解僱、大亨被推翻、偶像被羞辱。有的甚至已被提起刑事訴訟。

費爾森塔說,我們仍然不知道這場運動最終能產生多大、多深遠的影響,也不知道它會不會有反彈。評選年度人物的初衷,是基於所謂的「偉人理論」,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已過時。但是,「具有影響力、鼓舞人心的人物塑造世界」的理念,放在今年似乎再合適不過了。

「即使你覺得全世界都反對你,你也要為自己挺身而出」,這是一位起訴老闆性騷擾的酒店接待員達娜·劉易斯告訴11歲女兒的話,或許也是《時代》周刊今年想要傳遞的信號。

推薦閱讀:

刘亦菲在演小龙女的时候只有18岁,而她是怎样演出的?
三個小人物的故事
中國傳世名畫——人物卷(三)【45P】
拋開長相光憑氣質你認為之最的男明星是誰?為什麼?
你喜歡詹俊和誰搭檔解說英超?

TAG:人物 | 時代 | 周刊 | 年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