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這首唐詩為什麼這樣聞名?(記一場美味邂逅的回答,22贊)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聞一多先生稱此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以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評價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以江月起筆,可謂「橫絕」。江連海,海生月,月照春江,這樣一幅連環的美景呈現於千萬里的闊大時空,極見詩人胸襟之大,眼界之廣,有一種仰視宇宙的氣魄。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之繞,花之林,汀之沙,用來襯托月之光。其美似霰,似霜,微妙的心靈體驗讓人在靜謐和清麗中獲得瞬間的生命享受。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皎月當空,江天無塵,一色凈美。這美出自詩人的內心,又以何人何年來叩問:有限的個體生命能夠超越時間的規定而獲得永恆無限的價值嗎?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的個體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生命卻一代傳一代,沒有窮盡,如同江月永恆於宇宙天地。莫非江月也屬情種,它在等待自己的情人嗎?如果江月有情的話,那麼人就應該更有情;但是有情的個體生命有限,看看長江流水的永恆,那後浪推前浪不正像人類的代代相傳嗎?詩人似乎從宇宙天地頓悟到有限與無限的平衡。這是詩化了的時間,詩化了的哲學。
「白雲一片去悠悠,清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在永恆的時間裡,情永恆,情純潔;愛也永恆,愛也純潔。「過去的愛,在一個永在的回溯所形成的永不消失的真實中重新開花,而現在的生命也就挾有未來希望和踵事增華的幼芽了。」由江天而遊子,而思婦,由宇宙之大而人間相思,足見純潔愛情是超時空的。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寫遊子之思。遊子內心對客觀實在的認識直陳為詩意化的心境。由此及彼,自我內心所體驗過的內在感受而及對方。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寫思婦之情。高樓思婦難於排遣的相思之情,呈現出直觀主體與直觀對象的交融統一境界。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寫遊子之思和思婦之詞。在思念中,時間被取消了,凝化為永恆。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終以江月落筆,回扣起筆,同樣妙絕。「月可落,春可盡,花可無,而情不可得而沒也……」千端萬緒,總在此情字內。
全詩雖然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但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音調嘹亮,意境清沏而透明。
推薦閱讀:
※俗語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是否符合現實?(海納百川之神州大地的回答,39贊)
※本命年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禁忌?(多彩少數民族的回答,238贊)
※觀眾問馬云:你會成為世界首富?馬雲的回答令所有觀眾拍案叫絕!
※黑豆怎麼吃最有營養?(師大妹子咋了的回答,221贊)
※希姆博爾斯卡:用詩歌對生活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