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禮儀——骨子裡的修養

◆ ◆

文 | 於建青

選自《志說吉林風物》

    

自從孔子將禮儀的地位上升到國之存廢的高度,尊禮重禮之風開始盛行。他畢生孜孜以求並遊走於諸侯之間,無非是希望讓那些統治者懂得「不學禮,無以立」的道理。

孔子推行的禮儀涉及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祭天祀土等諸多領域,將上至廟堂下到村野的人際往來行為進行了詳盡規範,可謂包羅萬象,詳盡周至。

國有國禮,民有民禮。無論家國講究個禮尚往來,彼此間遵循和睦友善體諒關照,禮儀也就變成了一種社交之道。通常民間沿襲「投之以李報之以桃」,國與國之間講究「與鄰為伴,和平友好」。

如今,禮儀已經融入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許很多人不一定能說清禮的概念,可是他們的日常行為舉止早已與禮的規範契合在一起,這既是一筆家族世代相襲的精神遺產,更是一個民族成長的道德根基。

國人篤信遠親不如近鄰,過日子誰家沒個大事小情,只要言語一聲,都會把自家的活先放下,早早地趕去,要麼出份力氣,要 么捧個人場。有時那戶人家來不及答謝,先擱在心裡,日後一定要找個機會請來吃頓飯,或者逢年過節送上茶點,這都是禮數。

有朋自遠方來更要以禮相待,開懷暢飲,且舞且樂,同樣是國人自古崇尚的禮節。我們平常看到的禮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禮之用,和為貴」,也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類的古訓,而在老北京的《茶館》里,都融進王老闆那一聲從早到晚的「給您請安了!」……

  甲午年正月十六,在位於長春西城國際公館院內的一棟樓里,很順利地找到了秀敏老師的家,兌現年前約好的一次採訪。

  一頭濃密烏黑的捲髮,推開房門,臉上露出春天般的微笑,舉手投足間帶出些大戶人家禮節上的涵養。她說已經六十多了, 哪裡還像四十多歲。

  屋子裡並無太多擺設,客廳的牆上櫃架上,有幾幅看上去平平常常的字畫,窗前一盆橘樹鬱鬱蔥蔥,陽光在地板上跳躍,整個房間籠罩在簡潔的寧靜與祥和之中。

  因為好奇,感覺捲軸上的字體有幾分眼熟,湊到跟前仔細辨識才發現,原是大書法家溥傑的墨寶。秀敏一邊沏茶一邊輕聲說:「這是二爺給我寫的字。」

  提到自己的身世,她說從來也沒覺得與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格格」也是這兩年才敢這麼叫,很小的時候就隨父親從北京遷到東北,父親在一汽做技術工作,自己讀戲曲學校,後到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深造,畢業後分配到長春藝術研究所搞戲劇創作。由於歷史原因,這麼多年自己的名字前面從來沒有綴過「鈕祜祿」的姓氏,只寫名字「秀敏」二字。

  正宗清皇室血統,父輩為鈕祜祿氏,滿洲貴族,隸屬於鑲黃旗,這是秀敏的真正身世。鈕祜祿氏家族出過很多名人,其中就包括她的祖先鈕祜祿·額亦都,康熙時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憲皇后等,後宮中姓鈕祜祿的嬪妃更是不計其數。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政權,任命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理、安費揚古為五大臣,開始了對明徵伐。「早年額亦都與努爾哈赤就是拜把子兄弟,為大清帝國立下無可替代的卓越戰功。」提到自己的祖先,秀敏臉上不覺流露出一些自豪。

  她說,祖先的靈牌至今還供奉在瀋陽北陵,正殿為清太宗皇太極的靈位,額亦都的靈位就在配殿里,自己和家族親戚會經常去那裡祭拜。

  聊起二爺溥傑,她說雖然過世二十多年了,但一直非常懷念他。牆上那幅字還是她早年回北京老家時二爺為她題寫的,這幅字里有二爺對她的囑託和期望,也凝聚著他的人生思想,每個字都很珍貴。

  這裡的珍貴,顯然不單是指書法本身的價值,更有晚輩的敬慕和懷念之情,這種家族情感更為真切,她說從二爺身上受益和繼承的東西實在太多。

滿族禮儀之興

  我國禮儀起源於遠古時期祖先對神靈的祭拜。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火山爆發、地震、海嘯、電閃雷鳴等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一律被視為神靈對人類的警示,便舉行一些儀式祭祀天地,以祈求太平安寧,由此演變出各類祭禮。

  唐代杜佑著《通典》言:「自伏羲以來,五禮始彰。堯舜之吋,五禮咸濟。」禮儀制度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程,西周時期才建立起比較完備、系統的禮制。周禮為國家典制,文王之弟周公旦首制禮儀,其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包括政治體制、朝廷法典、祭祀天地鬼神、禳災祈年等數十項,幾乎囊括了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所有的典章制度及個人的道徳修養、行為規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概念。

  《禮記》稱「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經禮為大的禮,曲禮為小的禮,可見對禮的規範已經到了非常精細的程度。為了便於掌握和施行,這些紛繁的禮儀後來被劃分為「吉、凶、軍、賓、嘉」五類,又稱「五禮」。春秋末年,孔子極力倡行周禮,並在此基礎上奠定了儒家學說在傳統禮儀文化的核心地位,其「仁愛及人」的思想傳承至今。至漢代,形成了作為禮儀文化理論的三部箸作 《周禮》《禮記》《儀禮》,並稱「三禮」,被列為儒家經典,標誌禮儀發展進入了成熟階段。

  太史公曰:「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孔子視「禮」為承天之道,並認為「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可以說,孔子的一生都在致力於復興周禮,視禮儀為定邦安民的基石。這一思想在《論語》里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比如最容易想到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等即是代表。

  同為儒學大家的荀子進一步發揚了這一思想,告誡後人「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這一時期的「禮」更上升為天之極,地之道,人之炬。

  崛起於北方游牧民族的滿族,有著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胸懷。自建立政權以來不斷吸納漢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入關後更是一下子被源流深遠的中原文化所震撼,遂將其融入本民族的文化體系建設,如今輕易就能找到受中原文化影響的滿族風俗禮儀。

  敬老尊上是滿族的傳統。路遇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並輕聲問「賽音」(滿語「好」之意),待長輩走過才能行走。即使是同輩人,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而禮。

  無論是官宦士紳,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視為美德,成為家規族法的重要內容。早年平時對老人都是要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時時刻刻記掛在心,這些場而在清宮戲裡會經常見到。

  始於康熙、盛於乾隆的「千叟宴」就是一個皇帝率先垂範的典例。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農曆三月,康熙皇帝60壽誕,在暢春園舉辦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請從各地來京師為自己祝壽的老人。因席間康熙賦《千叟宴》詩一首, 故得宴名。

  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朝廷慶典,乾隆效仿先帝在乾清宮也搞了一次「千叟宴」。相較之前那次史加規模空前,受邀老人足有3000多位,包括皇親國戚,前朝舊臣,還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最 為難得的是,席間乾隆皇帝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令老人們為之驚駭。

  據說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已有141歲,乾隆和紀曉嵐還共同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可謂奇思妙語,堪稱絕對。

  清廷的千叟宴共舉行過四次,每次暈倒、樂倒、飽倒、醉倒老人無數。這種浩大酒局也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幽靜的皇家後裔院落

  20世紀80年代,秀敏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以及後來帶孩子回北京治腿傷期間,曾住在位於北海後身前井衚衕五姑太(溥儀五妹)與恆鑌哥的老宅子里。她說,還記得有時天晚了同學或朋友送她回家,到門口,悄悄推門進院,然後跟他們揮手道別,門就輕輕合上了。就在那一瞬間,他們說,恍惚有種過去大戶人家深宅大院的氣息流露出來,老式的大門,門前兩側卧有大石獸,就像電影里演的一樣。

  這個院落並不大,卻留下了許多歷史的印跡。20世紀60年代初,被政府特赦回京的溥儀就曾臨時住在他的五妹家。這個院子還是溥儀的生父醇賢親王在大勢已去的動蕩年代,審時度勢賣掉了醇王府,用部分資金為兒女們置辦下的幾處小院,所以才有了後輩兒孫的安身之處。

  那處房子是五姑太的,所以溥儀回來沒有去處到他親妹妹這裡就很自然。姑太是滿語的叫法,也就是姑奶奶。當時五姑太住北屋,兄嫂住靠近院門的屋子。臨時住在這裡的秀敏備受長輩們的關照,她也謹遵皇族留下的各種禮儀,每次回來都是躡手躡腳地進門,再輕輕地關門,唯恐弄出響聲影響到兄嫂及五姑太的休息。

  她說,現在長春偽滿皇宮的展廳里還能看到這個院子的照片,只是隨著時事的變遷,五姑太后來住進了樓房,院落早已更換了主人。

  那時自己的父母都在長春,其實他們在北京也有自己的老宅,位於潘家園附近,有十幾間房,因為離市區較遠才住到五姑太那裡的。後來拆遷改造徵用了大部分,如今有些親戚還住在那裡。

  「父親90歲之前還常常回去,因為那是老家,又是父輩出生、成長的地方,父親小時候種下的棗樹還在,每到秋天,上面結滿密密麻麻的棗子,他會帶著孩子們到樹下給他們打棗子吃。」這種回憶總會勾起對親人的思念。

  因為自己在文化單位搞戲劇創作,經常有去北京出差的機會,每次去都要看望長輩。到他們那兒也不刻意買禮物,只是帶些東北的特產、瓜果、 時令蔬菜什麼的,比如人蔘、東北的雜糧、長條茄子、老玉米、花皮豆角之類,都是簡簡單單,卻都是他們非常喜愛或不易吃到的,嘗個新鮮罷了,其實他們也吃不多少,只是個禮數。

尊老敬長之禮

  對於滿族的禮儀與風俗,作為前清「格格」可能比平常人體會得更多一些,她說那規矩可多了去了,雖然有些東西已經被歷史淘汰,但多數珍貴的行為規範被傳承下來,對於今天還是很有意義,特別是那些敬老尊長、賢孝禮讓方面的習俗,可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澱,再過多少年也不會過時。

  在秀敏的印象里,如果家裡來了客人,無論男女都要先規規矩矩站到門後,不許出來,等客人進到屋裡,跟長輩和家長寒暄之後,該叫大爺大媽叔叔嬸嬸的都要打聲招呼,然後還不許偷著溜走或躲到別處,得乖乖待在一邊,大人如果咳嗽一聲,你就要趕緊出來,垂手在父母而前站好。

  這時,父母會將客人一一介紹說,這位是誰應該叫什麼,那位又叫什麼。介紹一位,孩子就要恭恭敬敬問一聲好,等都打完招呼,父母發話說「好了玩去吧」,或者「做功課去吧」,你才可以離開。否則就得一直端端正正站在那裡。

  她說,兄弟姐妹從小都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已經習慣了那些規矩, 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時她也感慨,現在的孩子跟以前不大一樣,很難按你的吩咐去做,其實那些規矩也都是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

  留客人在家吃飯也是講規矩的。因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的說法,斟酒沏茶時就要格外注意。吃飯的時候客人不放筷子,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 主客之間邊吃邊說,小輩是絕對不讓插嘴的。

  她記起去堂姐家的一段經歷,至今印象深刻。那是20世紀60年代,堂姐與公婆住在一個院子里,堂姐與姐夫住前面的房子,公婆住在上房。因為是去看堂姐,所以一進門就直奔堂姐的房間,手裡提的點心盒子(那時稱果匣子)也很自然就放在堂姐屋裡。

  這時堂姐趕忙遞個眼神,示意她先去看「親(音慶)娘」。

  如果從秀敏父母這裡論,與堂姐的婆婆就是親家關係,自己就可以以長輩的口氣直呼堂姐的婆婆為「親娘」:自己父母也可以堂姐的身份論,稱其為「親娘」,這是滿族的一種稱呼。

  不管怎麼說,先看親娘應該是正禮。也許因為年齡小,這個重要的規矩就給忘了,幸虧堂姐提醒,於是趕忙提了果匣子到「親娘」的屋裡去。

  「親娘」屋裡有個八仙桌,進門把禮物先放桌上,然後問「親娘好」,對方回:「來了,坐。」然後有人給倒茶,邊喝茶邊寒暄幾句,坐上一會兒,再倒茶就說不喝了。這時「親娘」就說,歇著去吧,或者你們去那邊聊聊去吧。這時你才可以從屋裡出來,再回到堂姐屋裡。

  臨走的時候,親娘還不忘囑咐一句:「順便把這(果匣子)提了著。」堂姐會說:「媽,擱您這兒,您用吧。」親娘又說:「拿去吧,我這兒還有呢。」如此客套一番之後,堂姐才能把果匣子提走。有時果匣子也可能就留在婆婆那裡了,等客人走後,婆婆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又讓兒媳婦拿走了。

  「要按一般人的想法,我來看大姐,理所應當就去大姐那裡,聊一會再去她婆婆那裡也不算失禮。但那時是絕對不可的,必須先看望長輩,這是禮數,不懂禮數是要被人家笑話的,說你沒規矩。」她說雖然小時候長在皇族之家,但對於禮節上有些細節也可能會忽略,好在一經提醒,立刻就會意識到。儘管都是日常最基本的禮節,明明知道是些客套,但也從來不敢含糊,因為禮儀代表的是一個家族的門面,越是大戶人家越講究得厲害。

  後來再去看望七叔毓嶦時就格外注意了。毓嶦特赦回京後組建自己的家庭,並把他的岳母接了過來住在一起,所以要先到他岳母屋裡問安。見到老人問奶奶好,聊聊身體怎樣,陪著說一會兒話,就退出來再去七叔屋裡。老人絕不過來,也不會打擾,這些規矩都是心照不宣的。

  她說,通過去堂姐家那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只要你進到這個人家,如果有長輩的,哪個最年長就先去看望哪位,然後長者發話,你再離開。

  另外家族裡的輩分也很有意思,有的侄子比自己年齡都大,有的姑姑比自己還小,但都不會因為輩分與年齡的差距影響禮節。

  現在還會經常領著孫兒回北京老家,因為孫兒從小學書法、繪畫,長輩們會給孫兒傳授書法繪畫技藝,指點習作之短長,學習做人的道理及傳統禮儀和家學規矩,他們對這些晚輩非常愛護,傳授知識也會不遺餘力。

滿族日常禮節

  滿族人素有「禮兒多、規矩多」之說,常見的禮儀形式有「見面禮」「請安禮」「告別禮」等。

  見面禮:見面的禮節主要有叩頭禮、頂頭禮、抱見禮、執手禮、鞠躬禮、擦肩大禮等。

  叩頭禮是小輩見長輩,過去平民見王公貴族,奴僕見主人時所行的見面大禮。叩頭禮:主要有四種,一種是「一跪二叩」,一般對父母、主人或尊長。第二種是「二跪六叩」,也是對父母、爺爺、奶奶和尊長。第三種是「三跪九 叩」,主要在祭神、祭祖、見皇帝時用。最後一種是「一跪四叩」,一般是在過年小孩見尊長時用。

  頂頭禮指久別重逢的老夫妻相見時的禮節。女方把頭頂到男方的胸脯上,男方用左手扶著老伴,右手撫摸老伴的後腦勺。這是一種非常溫情的禮節,表達彼此間相互思念體貼關愛的情感。

  抱見禮也叫「抱腰接面大禮」,是長時間沒見面的至親好友之間相見時的禮節。若是平輩之間,不論男女,雙方抱肩貼面;若長輩和晚輩之間見面,晚輩用雙手抱住長輩的腰,長輩俯身同晚輩貼一下臉,然後直身用手撫摸晚輩的後背。

  執手禮應用較廣,長幼之間、平輩之間、朋友之間、親屬之間均可使用。古稱滿人「無作揖打躬之禮,想見幃執手」,見面的雙方各自伸出右手相執,虛攏但不握緊,如同現在的握手。

  鞠躬禮是一種常見的禮節,平日親朋之間相見自然就會彎腰曲背,是 為鞠躬。若是長幼之間,小輩要給長輩行鞠躬禮,平輩之間則對行此禮。

  擦肩大禮是主客之間常用的禮節:滿族人家經常無償地招待過往客人,客人臨走時,通常與男主人用一肩頭互相摩擦幾下,以此表達對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見的朋友相見也有行此禮者。

  請安禮:請安禮包括「打千兒禮」「跪安禮」「蹲安禮」「撫鬂禮」等。

  打千兒禮是男子常用的請安大禮,也叫「單腿跪」、「扛肩膀頭」。施禮時,凡穿箭服或袍褂的,要先彈放下袖頭,然後左腳前移半步呈前屈狀,右腿後退半步呈半蹲狀,左手扶在左膝上,右手下垂,頭頸與上身略向前傾,口稱「請阿瑪安」或「請額娘安」,禮畢則恢復直立。

  跪安禮也叫「跪拜禮」,這是男子的請安禮。跪拜者垂手低頭來到受禮者而前,雙手扶住雙膝,雙膝跪地後口稱「給某某請安」,禮畢起身,走到側面垂手站立。

  蹲安禮是女子對長輩的請安禮。行禮者站在受禮者面前,雙腳平行,雙手扶膝,隨即一弓腰,膝蓋略彎曲如半蹲狀,嘴裡念叨「請某某大安」。

  撫鬢禮是平輩女子之間,日常相見時互相請安的禮節。相見的女子以右手撫摸三下額角,同時向對方點幾下頭,眼睛看著對方,以示問候。受禮者同樣以撫鬢禮回拜。

  告別禮:這是社交禮儀中一種重要的禮節,主要包括「打橫」「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

  打橫是客人臨走吋向主人行的告辭禮。一般客人走吋,主人要送至院門外,客人與主人告辭時,回身退後一步,雙手貼身橫走一、二步,然後向主人點頭告辭,這時主人抱雙手點頭以示回告辭禮。

  告別禮中的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與見面禮節相仿,只是在關係親疏和感情濃淡上各有不同。

  滿族日常禮節中還有一些,比如媳婦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候,不能與公婆同席,長輩與晚輩不能同席,父子不同桌,媳婦要為公婆早起做飯,還要裝煙、打洗漱用水、問安等等,如今已被當作陳規陋俗,漸漸淡出了現代人的生活。

仁愛恭儉的持家之道

  秀敏家客廳的一個柜子上,有一幅尺半的斗方,上書「仁愛恭儉」。這是「末代恭親王」毓嶦給她的囑訓,她把它擺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每天家裡的人都能看到。

  其實過去滿族人無論有錢沒錢,生活都很儉樸,從他們的衣著上就能看出。

  她說滿族人穿衣都在裡面穿一件「汗褟」。汗褟就是棉布做的一件內衣,類似於小坎肩。你外面穿的也許是一件精緻的旗袍,也可能是綾羅綢緞的馬褂,也可能是普通布衣,但里而必須要襯一件汗褟。

  這種汗褐屬一種窄肩弔帶形式,肩膀部位經常出汗容易磨損,就需要把它剪掉重新換一塊新的肩帶。過去織的布有很清晰的條紋,在接那些布絲兒的時候非常考驗女人的針線手藝,布絲兒與布絲兒之間要精準地對在一起,只能讓人看出這塊布的新舊,而絕不能看出布絲連接的痕迹,也不能有一點錯位。

  為了練就這門手藝,姑娘們從小在家裡就得下很多功夫,即使過去宮裡的皇后、妃子也不例外。聽母親講過,奶奶那一手針線活才叫精呢,那汗褟上的布絲無論接的還是補的,都對得嚴嚴實實,可以說是天衣無縫。

  她還記得母親講過的一段家事。那時一家人還住在北京的老宅里,儘管母親已經分家出去,不跟奶奶住在一個院子里,有時孩子病了或有什麼不舒服,也會抱著孩子回到老人這邊住上一段。

  滿族有個規矩,如果生的頭胎是大阿哥(男孩),額娘(母親)是不可以帶的,要交給「太太」(滿族稱奶奶為太太)來撫養。這樣做不排除長期以來人們思想上「長子為重」的觀念,認為男孩擔負傳宗接代、承繼祖業的使命,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去普遍早婚早育,有的甚至只有十五六歲就結婚生子,根本不懂得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老人經驗豐富,由他們代為撫養也是符合常理。

  她說,那時由於奶奶身體不太好,哥哥出生後就一直由母親帶著。有一次哥哥出麻疹,母親就抱著哥哥回到了奶奶家。晚上,哥哥肚子不舒服,又發燒,就不停地哭鬧,奶奶住在院子對面的房間里,聽到孩子的哭聲整個晚上都睡不著。

  奶奶是很講規矩的,她不會輕易跑過來斥責你或指導你該怎樣做,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吱聲的。對於一些事情,在不明真相之前她會認真地傾聽,仔細地查看,做深入的調查之後才會發話,那也是過去大家族管理家庭事務的通常做法。作為長者,一言一行都具有垂範作用,所以既要愛護晚輩,又要樹立長輩的威望,帶頭尊規守訓。

  母親因為年輕沒有經驗,再加上到了後半夜實在睏乏,孩子一哭鬧就不耐煩,抬手打了孩子一巴掌,這時孩子哭得更厲害了。沒想到這一巴掌讓奶奶聽到了,足足罵了大半宿。

  在奶奶的思想里,作為母親,照料好自己的孩子是你的天職,孩子生病了更要細心周到,怎麼還會粗魯地打她的寶貝孫子呢。

  說到這裡,秀敏笑了,她說:「你知道我奶奶都罵什麼嗎?奶奶罵母親也很講究的,不像民間那種罵法,她的罵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大致是這樣的:哎喲,你呀,沒瞧得上我這眼眶子,沒瞧得上我這眼珠子,你到我眼跟前兒打我的眼珠子,打我這眼眶子……當時給母親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因為你打孩子就犯了家規,尤其是還當著老人的面打孩子,更是不允許的。」

  20世紀80年代末,溥傑夫人嵯峨浩過世後,有一年春節,秀敏和恆鑌一同到北京去看望這位「二爺」,並陪伴他一起過年三十,這是她最難忘的一段記憶。她說溥老一生謙和禮讓,對她影響很大,從溥傑為她題寫的書名和題詩里能感受到,「十億滄溟一滴水,熱愛民族大家庭……」

  至今每當回想起來,那些對晚輩慈愛的教誨和希望,都成了她最珍貴的財富。

- 方誌吉林 -修志問道 以啟未來

【微信號:fangzhijilin】


推薦閱讀:

漢族人為何被滿族人統治二百多年?
滿族人的老禮兒與禁忌--胡少奎
致將消逝的玉石扳指!
榮祿:晚清的最後一位滿族大佬
寧古塔地區的薩滿祭祀之富察氏

TAG:禮儀 | 滿族 | 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