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80後文學排行榜

2008年是災難不斷的一年:雪災,颶風,地震……,2008年也是熱火朝天的一年:火炬,奧運,改革開放30周年……,2008更是年輕一代邁向成熟,走向收穫的一年。無論是年初出版發行的《旗·80後精品文叢》還是《80後詩歌檔案》,無論是林蕭挑戰郭敬明,還是張悅然獲得人民文學散文獎……他(她)們都當仁不讓地譜寫了80後一代人在中國文壇新的一頁。本次評選,由新浪讀書、搜狐讀書、天涯社區、荊楚網、白鹿書院、中國青少年作家網、80後之窗、星作家網等媒體主辦,根據眾網友推薦、相關專家提名並結合眾多作家、詩人在2008年創作概況,最終編排出了這個榜單。此榜意在梳理80後的年度成績,展望災難過後的2009。向所有上榜者致賀!

2008年中國80後作家排行榜

韓寒,生於1982年9月,上海人。80後著名作家,車手。已出版書籍2000年5月《三重門》、2000年8月《零下一度》、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飛馳》、2002年10月《毒》、2003年9月《通稿2003》、2004年9月《長安亂》、2005年2月文集《韓寒五年》作品有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日本版本。其中法國版本獲得法國2004年10月法國最暢銷圖書。

上榜理由:2008年4月韓寒出版了作為他出道十年最具代表性和紀念意義的作品《雜的文》。在5·12地震發生後,韓寒非常關心災區人民,趕赴災區做志願者救助被困災民,這體現了他高度的自覺性、人民性、正義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良知。

張悅然,女,生於1982年。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先後在《收穫》、《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2008年11月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主編《鯉》系列主題書。

上榜理由:2008年11月,張悅然以散文《月圓之夜及其他》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這是繼80後詩人鄭小瓊之後,80後作家在人民文學獎上又一次亮相。80後作家無緣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曾引起外界的質疑,而此次人民文學獎獲獎名單上,張悅然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80後作家的成長。

林蕭,80後代表作家、詩人、媒體評論員,湖南永州人,作品散見《歲月》《作品》《青年文學》《小說月刊》《文學界》《詩刊》《星星詩刊》等,曾任《青少年作家》主編,寫作事迹被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光明網、湖南衛視網、鳳凰網、工人日報、湖南日報、錢江晚報、華商報、成都商報等數百家媒體報道,著有詩集《紅塵之外》、長篇小說《苦夏》,現居廣東東莞,報紙主編。

上榜理由:2008年9月,林蕭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苦夏》,公開向當紅青春作家郭敬明發出挑戰,並呼籲全國80後作家集體抵制偽文學,成為全國數百家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2008年11月,林蕭的長篇小說《苦夏》參加《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選刊》等單位主辦的全國首屆青春文學大獎賽,從4000多部參賽長篇入圍前30強,引起強烈的反響。林蕭以平實的筆觸,刻畫了80後一代人的生存處境,揭示了社會底層人群的掙扎與無奈,它遠遠超越一般80後作家的寫作範圍,同時涉及校園、鄉村、都市、職場等主題,被譽為「一部記錄中國80後一代人的成長史」。

胡鉞,女,生於1985年,河南信陽人。河南省作協會員。曾獲全國首屆《青年文學》創作新人獎、河南省「五四」文藝獎等多項大獎,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國青年報、文學報、文藝報、中華讀書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報道。出版有作品集《琉璃街》、小說集《初無傷》。被譽為「80後的張愛玲」,現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

上榜理由:在這個時代,大多數年輕作家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接入,作品也順其的受到影響,變化。更多的攙雜了喧嘩,浮躁。但胡鉞卻讓大家看到了罅隙的晶瑩,她依然堅守著自己內心深處的一方凈土。

李傻傻,湖南人,原名蒲荔子,1981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80後代表作家之一,被稱為「少年沈從文」,《溫暖》(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和《80後作家排行》(男版小說選)的主要作者之一,《錦瑟年華》華箏卷(青春散文)的主打作者,出版有《紅X》、《被當作鬼的人》、《李傻傻三年》等。

上榜理由:從《花城》雜誌發表李傻傻的長篇小說《紅X》,到馬原將他推崇為「80後實力派5虎將之首」,再到榮登「羊城晚報」80後作家創作實力排行榜榜首,榮登《時代周刊》(全球版)……這些事件奠定了李傻傻在80後文壇的基礎。他的散文是一種剝除惡俗後的純澈自然,洗盡了鉛華色彩,回歸於純樸內心,並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飯,80後作家,1982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曾在《收穫》、《十月》、《萌芽》等期刊發表小說;先後為《青年報》、《外灘畫報》、《上海一周》等媒體開設專欄。曾獲《上海文學》「全國文學新人大賽」短篇小說獎;《青年文學》「文學新人獎」;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藥神童》、《我年輕時候的女朋友》、《螞蟻》、《愛近殺》等。主編有《成名——青年作家訪談錄》、《花火》(青春文學雜誌)、《80後》(電子雜誌)。

上榜理由:小飯是80後最具實力的一位作家,他總是避開文壇的喧囂,堅持自己的創作,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2008年1月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他的長篇小說《愛近殺》則更是他實力的又一次展示。

恭小兵,原名汪平,中文界「80後」概念首創者。恭小兵的成長充滿傳奇色彩。1982年生於安徽黃山,6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22歲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2004年9月至10月,連續出版《我們,我們——一場80後的盛宴》(合集)、《雲端以上,水面以下》、《無處可逃》以及《十少年作家批評書》(合集)。2004年入選天涯社區年度網路風雲人物,2006年獲騰訊網時代盛典「最具風格創新獎」,被媒體追捧為「80後」才子,網路超人氣寫手。然而,他最終選擇了從虛幻的網路世界走進現實,任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山市黃山區政協委員,黃山市黃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上榜理由:2008年1月,恭小兵與邢榮勤共同策劃主編出版了《旗·80後精品文叢》(5卷本),這套精品文叢幾乎使全國的80實力作家全部出場。對以往的80後文集所疏漏的80作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拾遺。被新浪讀書頻道稱為「中國青春文學的檢閱」。

邢榮勤,80後作家、出版人。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現為某出版集團編輯。著有評論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被香港文匯報等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2007年度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第十名,曾獲全國櫻花詩賽優秀獎等文學獎項。

上榜理由:2008年初,邢榮勤與恭小兵一起共同策劃、主編《旗·80後精品文叢》五卷本,並創辦主編了MBOOK《旗》雜誌,責編了郭妮的《心跳戀愛社》、卡通《小卓瑪》同步小說系列等暢銷圖書。

許多餘,1983年生於皖西大別山金寨縣,原名付強。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星星》《讀者》等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成為第一個出版詩集的80後詩人。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上榜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

遠觀,原名袁東峰,八十年代出生於河北承德。80後詩人,作家。有作品發表於《文學界》、《紅豆》、《詩歌月刊》、《詩選刊》等刊物以及《今天》、《中國新小說》等網路專題之中,03年至今有多部作品入選《當代詩選2001-2005》、《80後精品文集》等文集數十次。以鄉土散文和歇斯底里的小說為代表,代表作品《那些錯過的時光》(遠方出版社,新華書店發行)、小說集《迅速集合》等,接受多家傳媒報道和轉載。在《競報》等多家媒體開有專欄。

上榜理由:遠觀近年來不僅在詩歌界贏得了一定的聲名,08年,他還成功出版了散文集《那些錯過的時光》,然後又印刷了其短篇小說集《迅速集合》,這足以證明他是位80後少有的「多面作家」。

2008年中國80後詩人排行榜

丁成,詩人、批評家。1981年12月5日生於江蘇濱海。主編《80後詩歌檔案》。2002年發起「80後詩歌運動」,同年主持出版《藍星—80後文論卷》引起巨大反響。其以《上海,上海》、《廣場》、《2004悼詞》等作品飲譽詩壇,其詩被譽為「人類文明的頹廢預言」,其人被譽為「時代的悲情歌手」,著名詩句「我們不知道還能以年輕的名義堅持多久」更是廣泛流傳,成為一個時代青年精神的代表人物。作品連續五年入選《21世紀文學大系:詩歌卷》2003-2007年,入選當代文學經典叢書詩歌卷《1978-2008中國優秀詩歌》。2004年與徐慢在上海共同創辦《活塞》成為當代中國最具異端思想色彩的先鋒重鎮。

上榜理由:2008年1月丁成主編的《80後詩歌檔案》出版上市,成為「70後的墓志銘,80後的衝鋒哨」具有重要的文學史意義。2008年12月作品入選《1978-2008中國優秀詩歌》,入選理由為:他看見的是共屬人類的災難,不分民族和人群的毀滅和衰頹。這「預言」或「寓言」帶有濃郁的「後工業時代」的悲劇意味,也創生出一種充滿陌生和震撼感的「後工業時代的新美學」。

阿斐,原名李輝斐,1980年生於江西都昌,1997年開始詩歌創作,1999年第一次發表詩歌,2000年在《下半身》第一期發表作品,詩作散見於《2000中國新詩年鑒》等選本以及《作品》、《詩刊》、《詩選刊》、《天涯》等刊物,著有電子詩集《以垃圾的名義》。執行主編《2004-2005中國新詩年鑒》,於2006年舉辦首次個人專場朗誦會。被譽為「80後第一詩人」。現居廣州,供職於南方都市報。

上榜理由:阿斐在80後中國詩壇中屬重要人物,他寫作較早,並一直在當下詩壇中處於在場狀態,他喜歡用篩選過的乾淨的口語表達出生活中的感悟、隨想與謬誤。08年他依然走在了80後詩人的前沿,寫下了大量優秀詩歌。

王東東,1983年生於河南杞縣。80後詩人,批評家。詩歌作品散見於《詩刊》、《詩選刊》、《詩生活月刊》等官刊、民刊和網刊,入選《21世紀中國詩歌檔案》、《80後詩歌檔案》等多種選本。2006年獲北京大學未名高校詩歌獎。2007年獲劉麗安詩歌獎。

上榜理由:王東東與大多數80後詩人相比,更顯的成熟些,他的詩歌睿智而思想龐大,語言方面已彰顯出了大師的素質。他近年來的詩歌批評更是讓眾多詩壇前輩為其充滿期待。他不愧為80後詩人中的佼佼者。

李浩,1984年6月生於河南息縣。河南省作協會員。作品散見《詩刊》、《詩歌報月刊》、《中西詩歌》、《武漢大學報》、《青年周刊》等報刊。曾獲:第三屆北大未名詩歌獎;首屆世界新作家詩歌獎;第23、24屆全國大學生櫻花詩賽詩歌獎;湖北省高校「青春中國」第22屆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詩歌獎;《武漢大學報》2006年度副刊獎等。著有詩集《子夜的門》,有作品入選《21世紀詩歌精選(第二輯)詩歌群落大展》等選本。畢業於武漢大學。

上榜理由:2008年5·12地震後,當大多數國內詩人都在用詩歌為災區人民進行精神療傷時,李浩放下了大學畢業前的論文答辯和寫到一半的長詩,很堅決地去做了志願者。他一直到了什邡的某個偏遠的重災鄉村。他和同學一起在那裡幫助災民。他做出了一個偉大詩人的高度,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

董非,原名董飛,生於1989年春天,河南夏邑縣人。15歲開始寫詩,大陸「藍星詩群」主要成員,作品散見於《詩選刊》《外省》《獨立》《藍星網刊》《行吟詩人》《連雲港文學》等刊物。編有《80後詩人備忘錄》,與人合著詩集《迷失的青春》。其著名詩句「時光的砂輪打磨著我褪色的青春/物質的傳送帶又把我從黎明運送至黑夜」被稱為一代人的「青春悲歌」。其人被譽為「80後最具有潛力的詩人」。現就讀於河南某高校。

上榜理由:2008年3月份董非整編的《80後詩人備忘錄》(詞條),在新浪讀書、搜狐讀書、讀書網等大型網站發布後,受到了國內80後詩歌寫作者的廣泛關注。《80後詩人備忘錄》為80後詩人在中國當下詩歌寫作提供了充分在場的證據。

唐不遇,1980年生,廣東揭西人。200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詩作散見於《天涯》《星星》《詩選刊》等刊物及《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3年詩歌》《2004中國新詩年鑒》等選本。200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魔鬼的美德》。現居珠海。

上榜理由:唐不遇是80後出場比較早的詩人,也是成名比較早的一位。在80後詩歌的道路上他是位智者、獨行者,但卻走出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蒙晦,1987年生,江西星子人。作品散見《詩選刊》、《詩歌月刊》、《活塞》等刊物及網路專欄,近期兼事批評。2008年10月,主持發起「第二次後80詩歌運動」(與董非、李浪等詩人),引起巨大爭論。主要批評作品有,《天玄地黃:「後80」詩歌時代的到來》、《歷史的木耳——為異端辯護》等。現居南昌。

上榜理由:2008年10月蒙晦的《天玄地黃:「後80」詩歌時代的到來》一文,在網上引發了「第二次後80詩歌運動」,該文是對一代人詩歌寫作的有效梳理。促使了「後80詩人」的第二次衝鋒。

嘎代才讓,網名黑人,藏族,八十年代出生於青海,先後在《人民文學》《星星》《綠風》《詩選刊》《民族文學》《西藏文學》《詩林》《詩參考》《漢詩》《中西詩歌》《80後詩選》《民族報》《青海日報》《蘭州晨報》等報刊上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詩歌被收入各種年選與年鑒。榮獲「全國十大少數民族詩人」等諸多詩歌獎勵。藍星詩歌同仁。現居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由撰稿人。

上榜理由:嘎代才讓作為在中國詩壇年輕一代的少數民族詩人,2008年1月入選《80後詩歌檔案》,用主編丁成的話說他「成為保持漢語詩歌在新一代人中保持版圖完整性的重要詩人。」2008年他的創作煥發出了強勁的底力,長詩《行者記》的順利誕生為黑人的寫作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80後詩人在2008年重要的收穫。

鄭小瓊,女,生於1980年,四川南充人,畢業於南充衛校,在東莞打工數年,有詩文散見於《人民文學》《鐘山》《詩刊》《十月》《花城》《詩選刊》《大家》《飛天》等報刊雜誌,作品入選年度最佳詩歌、年度最佳散文詩、年度散文等選本,曾獲首屆博客漢語詩歌獎、人民文學新浪潮散文獎、新語絲網路文學獎、2006中國年度先鋒詩歌獎、華語傳媒獎年度新人提名、莊重文文學獎等獎項,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出版詩集《兩個村莊》、《黃麻嶺》、《鄭小瓊詩選》、《暗夜》、散文集《夜晚的深度》等。

上榜理由:鄭小瓊,一個近年來在詩壇、文壇屢屢被提起的名字,不僅是因為她的作品獲得2007年「人民文學獎」,還因為她的身份——一個從21歲起就在廣東打工的川妹子。08年,她的新作《鄭小瓊詩選》問世,不論是作者本人還是書中的文學水平、思想內涵,再一次引起了媒體和文學界的關注。

李成恩,女,英文名Linda(琳達),80後女作家,紀錄片導演,有《末代守陵人》、《三輪車夫》、《汴河,汴河》等紀錄片作品,及數部廣告、音樂電視與電影劇本等作品。曾為電視編導,現在北京某大學工作。近期致力於一條河流的詩歌描述與影像記錄。在《詩刊》、《詩歌月刊》、《青年文學》、《十月》、《滇池》等刊發表作品。著有詩集《汴河,汴河》、另有長篇小說《大學城》、隨筆集《天使的孩子》等。

上榜理由:08年4月李成恩詩集《汴河,汴河》出版,由著名作家邱華棟、詩人陳先發作序。附錄有著名評論家程光煒、譚五昌,詩人王家新等人的評論。李成恩選擇了一種正確而穩健的詩歌寫作方向,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她的詩歌寫作前景充滿更多和更大的期待。

推薦閱讀:

搬空英國,搬回800億大單!梅姨訪華含金量幾何?
中國上古神兵之首究竟為何物?
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近半自中國 外媒:因女性家庭負擔減輕
中國為何出現第三次移民浪潮?
2014出境游「破億」 中國遊客「攻佔」全球|出境游|遊客

TAG:中國 | 文學 | 80後 | 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