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疾病|寶寶腹瀉不用愁,小兒推拿解煩憂
萌萌媽最近急壞了,因為萌萌又開始拉肚子了,吃的也特別少,媽媽只好帶她去醫院輸液,每次看到小萌萌因為生病或輸液哭的哇哇叫,滿滿都是心疼……
拉肚子在醫學上也叫「腹瀉」,是兒科常見四種疾病之一,6個月~2歲的寶寶最容易發,也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每當看到寶寶們腹瀉,可真是愁壞了粑粑麻麻們。
寶寶腹瀉,除了帶寶寶看醫生,粑粑麻麻們還能做些什麼呢?今天我就來教大家神奇的小兒推拿術,讓寶寶們不用吃藥,不必打針就可以恢復健康啦。
急性腹瀉
發病較急、病程較短、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如水樣,每天3~5次甚至10次以上,色淡黃,呈蛋花湯樣,或呈褐色有臭味,可夾有少量粘液。
1、推上七節骨
位置:第4腰椎棘突至尾骨尖端。
操作方法:拇指指面貼在皮膚上,由尾骨尖向上推至第4腰椎,共500次。
2、補大腸
位置:食指橈側緣,從食指尖到虎口呈一條直線。
操作方法:一手固定患兒食指,並充分暴露食指橈側,另一手由指端向虎口方向直推500次。
3、順運內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內勞宮(掌心,握拳時中指指尖所在部位)為圓心,內勞宮到中指根外1/3交界處為半徑畫圓,所作圓周上的八個點。
操作方法:使患兒手掌平坦,掌心向上,一手握住患兒手指,用另一手的拇指螺紋面在穴位上順時針做環形推動,共300次。
4、摩腹
位置:整個腹部。
操作方法:用掌面在腹部體表做順時針(瀉法)或逆時針(補法)方向環旋撫摩3分鐘。
5、揉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頂面。
操作方法:暴露患兒大魚際部分並固定,用拇指指端吸定於穴位揉動400次。
慢性腹瀉
以病程較長或長期反覆發作、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其中含有大量不消化食物殘渣為特徵。
小兒慢性腹瀉的推拿操作除了推上七節骨、補大腸、順運內八卦、摩腹,還可增加下列操作:
1、補脾經
位置:拇指橈側緣赤白分界處。
操作方法:一手固定患兒拇指,另一手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500次。
2、推三關
位置: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條線。
操作方法:使患兒前臂伸直,並充分暴露前臂橈側,一手固定患兒手臂,用另一手的指面貼在前臂內側面橈側,由腕橫紋至肘橫紋方向的直推200次。
3、捏脊
操作方法:使患兒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整個後背,用拇指橈側緣頂住脊柱兩側皮膚,食、中指前按,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脊柱兩側皮膚並同時用力提拿,自下而上,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橈側頂住脊柱兩側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自下而上,雙手交替捻動向前,自腰骶至大椎,每捏三下就將脊背皮膚提一下,也為「捏三提一」法。共5~10遍。
根據寶寶具體癥狀加減推拿操作
1. 伴有腹痛、腹脹者,加揉中脘、揉一窩風、揉足三里1分鐘。
揉中脘
位置:前正中線上,在肚臍正上方4寸處。
操作方法:手指指端或大魚際揉中脘穴300次。
揉一窩風
位置:手背,腕掌關節橫紋正中央的凹陷部位。
操作方法:充分暴露患兒手背,並用一隻手固定,另一手拇指在穴位處揉500次。
2、伴肛門灼熱者,伴有糞質清晰、泡沫較多者,加揉一窩風500次、揉外勞宮500次。
揉外勞宮
位置:在手背正中,與內勞宮相對的部位。
這次聽人介紹麻麻帶著萌萌去看中醫試試,終於不用打針輸液,開了葯,醫生除了指導萌萌媽做小兒推拿,還告訴她萌萌的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預防寶寶腹瀉,日常護理很重要哦:
1.提倡母乳餵養,且母親飲食要盡量避免過於油膩或高脂、高糖、易致敏;
2.餵養寶寶要定時定量;
3.多餵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不潔食物;
4.寶寶的奶瓶、餐具、水杯、玩具都要經常消毒;
5.給寶寶勤洗手,時常保證手的衛生;
6.注意保護腹部,避免小肚肚受涼;
7.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給寶寶清洗肛門,小寶寶要勤換尿布;
相信小萌萌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作者:北中醫碩士 穀雨
編輯:小一
想要獲取新鮮有趣的健康資訊不?自己看圖嘍~
推薦閱讀:
※卓溪小兒推拿歌訣
※[轉]小兒推拿經驗—家傳口訣!
※小兒推拿廣意
※小兒推拿專家教,捏捏按按百病消_第二部分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詳解_米花在線書庫
※小兒推拿家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