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文化概述

中國古代玉文化概述

古方

古往今來,「玉」字在人們心目中都是一個美好而高尚的字眼。人們用玉字組成不計其數的詞,來表達自己所喜愛的事物,例如玉貌、玉體、玉女、玉容……等等,並把為正義而死形容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鐘鼎文,這兩種古文字中均有「玉」字。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玉」解釋為「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就是說「玉」是一個象形字,最初的意思是把三塊橫玉用一條玉貫連起來。許慎認為玉的特性是「石之美」,即外表美觀,色澤純正的岩石。他還說「凡玉之屬皆從玉」,就是說凡是用「美石」製成的東西,器物名都有「玉字旁」。《說文解字》中收錄了140個帶「玉」旁的字,代表的字義很繁雜,有玉名、玉色、玉聲以及治玉,還有「石之似玉」者。

玉器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載體,它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其他任何古器物無法比擬的。玉器在古代社會中既是精神財富,也是物質財富。玉所特有的美麗光澤和溫潤內質使它成為一種超自然物品,被賦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對玉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熱情。所謂「君子比德於玉」,「德」既是玉的特性,又被擬人化、道德化,成為古人心目中正人君子良好品德的象徵。《紅樓夢》中還描寫了玉的神靈效應。小說開篇寫「補天石」幻形為「通靈寶玉」,將它懸至門上,著了魔的鳳姐、賈寶玉立刻峰迴路轉,病好如初。它的得失可使怡紅院里的花樹忽萎忽開,而正是這種神靈效應,使賈母等人對「通靈寶玉」備加賞識,視為「命根子」。玉材的珍稀和雕工的艱難,以及用玉禮制化,使得玉器的身價為貨寶之首,古人有「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

除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兩個地方以玉器工藝聞名,即中美洲和紐西蘭。這兩處所產玉器無論在造型、紋飾上,還是在延續時間和使用數量上,都遠遜於中國古代玉器,所以中國制玉工藝在世界琢玉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史前時代至漢代,其特點是玉器使用的制度化,紋飾充滿神秘色彩以及造型上遠離世俗。比如漢代完備的葬玉制度,玉衣使用的等級制度等等。第二階段從隋唐至明清,玉器風格逐漸擺脫了神秘感,向世俗化發展,反映出濃厚的生活氣息。

玉是以其絢麗的外觀和溫潤的內質受到人們重視和推崇的。作為一種工藝品,它的產生是與古人的審美觀念相聯繫的。在人類迎來文明曙光之前,我們的祖先曾經走過了幾百萬年漫長的發展歷程。到了距今4萬至1萬年之間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制石工藝的進步,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我國北方的黃河、遼河流域的一些原始人類中,逐漸萌發出審美意識,這種意識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產生了許多以獸牙、骨製成的人體裝飾品。在眾多的裝飾品中,以牙、骨類最多,石質較少。雖然人們對諸多岩石的不同性能及特點有了一定了解,但對玉似乎缺乏認識,沒有用來製作裝飾品。這並不意味著當時人們接觸不到玉石原料,遼寧海城小孤山舊石器遺址就出土有用綠色蛇紋石製成的玉質工具。由於那時還處於打制粗糙石器的原始階段,難以把硬度較大的玉料加工成小巧的裝飾品,所以人們只能「望玉興嘆」了。雖然在舊石器時代還沒有出現玉飾品,但其他各種質料人體裝飾品的出現,表明了審美觀念的萌生和人們精神世界的日益豐富,而這一切為玉飾品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新石器時代,人們普遍使用磨製工具,生產技能有了重大飛躍,隨之而產生了治玉技術。從目前考古發掘資料來看,最早的玉器出現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文化遺址和遼寧阜新市查海文化遺址中,這兩處遺址的時代距今均為7000-8000年,共出土玉器數十件。這些玉器色澤純正,磨製光滑。從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藝之精美、選料之準確來分析,當時的玉器製作和使用已比較發達。玉器的出現與人類從打制石器轉向磨製石器的生產技能的提高有密切關係,因為製作一件玉器最基本的步驟是切坯、琢磨和鑽孔,需要有比較高的磨製技術,這樣才能製作出具有一定美觀造型的玉製品。

原始人類對玉器的認識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當時人們常把質地比一般石材更細膩堅硬、色彩絢麗斑瀾近似玉質的彩石視為寶物,因此古人對玉的籠統概念是「石之美者」,並賦予這些充滿神秘感的「美石」以信仰和崇拜功能。由於生產技術水平較低,加工這些玉石料不易,所以琢製成型的彩石更顯珍貴,這是人類對玉的最初認識。當時的玉器質料較雜,並非像後世玉器以純玉料製成,而是雜以各種石料,所以此時的玉器可稱為「彩石玉器」。而現今人們常把質地堅硬細膩,色澤溫潤典雅,硬度較大,具有透明感,適於雕琢成工藝美術品的岩石和礦物稱為玉。玉的質料有廣狹二義。廣義上的玉料包括軟玉、硬玉、碧玉、蛇紋石、水晶、玉髓、瑪瑙、斜長石、黝簾石、漢白玉、石英岩、芙蓉石、松石、青金石等。狹義的玉料指的是軟玉、硬玉、蛇紋石和黝簾石,這個定義比較嚴格,具有科學性,因此被廣泛採用。從礦物學角度來看,軟玉是角閃石族鈣角石組透閃石-陽起石-鐵陽起石系列之具有呈氈狀、簇狀、捆狀交織纖維顯微結構者,具有油脂、蠟狀光澤,摩氏硬度6-6.5度,比重為2.96-3.17。軟玉的質量取決於它的顯微結構特徵,也就是透閃石-陽起石交織纖維的粗細程度,纖維越細,質量越好。優質的白色軟玉由透閃石組成,分布不廣而少見,正如古人所言:「玉以少貴,石以多賤。」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早在史前時代,古人就已熟練地掌握了一套雖然原始簡陋,但卻嫻熟精湛的琢制玉器的技術。在考古發掘中,曾發現一些原始治玉工具,以及琢制玉器時廢棄的邊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使我們可以循序復原出比較接近當時治玉的真實工藝過程。據推測,當時的治玉工序分為采玉、開眼、解玉、鑽孔、打磨、鏤刻、拋光等。

中國史前時代的玉器文化以北方的紅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最為發達。紅山文化分布於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地區。紅山文化玉器大多通體磨光,採用圓雕、浮雕、透雕、鑽孔、線刻等技法製成,器形有玉豬龍、勾雲形佩、玉箍形器等。玉器風格質樸而豪放,突出特點是對各種動物形象特殊的藝術概括,講求神似和準確的對稱感。多數玉飾邊緣磨成似刃的銳角,在玉面上細加研磨表現出的淺凹槽紋路,或隱或現,富於變化,具有特殊的裝飾美感。良渚文化分布於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器形有三叉形冠飾、玉戚、玉璧和玉琮等。良渚文化的許多玉器上,都雕刻有繁簡不一的神人獸面像,它與玉器相結合成為中國古代宇宙觀通天行為的理想的象徵物,是圖騰制度的產物,是純巫術與宗教的神器,其設計與製作應是在巫術的衝動和宗教信仰的驅使下進行的。

商周時期是中國玉器發展的成長階段,統一國家的形成加強了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得玉器風格趨於一致並不斷創新,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玉器禮制化也完備於這一時期。當時造型生動優美、數量最多的玉器莫過於各種人物和動物形象的玉雕。人物形象多為圓雕頭像和圓雕全身像,基本造型也都是圓柱體。商周時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社會中存在著以「禮」為主的等級制度,「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們必須按照嚴格的等級規定來穿著裝飾,只有這樣,才能不失身份,符合禮儀。因此,商周時期人物玉雕對研究當時的社會制度、服飾演變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玉雕人物造型與圖形既充滿著神秘而渾厚的宗教色彩,又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寫實性較強。但由於用於雕琢的玉材較小,不易表現人體動感,所以玉雕人物不似其它質地的雕塑品那樣渾厚而有氣勢,然而它華麗的玉質感以及小巧玲瓏、精工細琢所反映的外在美,使人愛不釋手,玩味良久。

玉雕動物既有平雕的,也有圓雕的,琢刻精緻,題材新穎多樣,寫實性強,姿態活潑,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在一些玉雕上,往往鑽有小孔,可供佩帶,是隨身的裝飾品;另一些玉雕的下部有較大的孔眼和長方形凹槽,可供插嵌;還有一些玉雕既可佩帶,又可鑲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這些小巧玲瓏的玉雕動物,為我們了解商周藝術打開了一扇窗口。由於動物形玉雕主要用於佩帶和觀賞,具有裝飾功能,所以它在構思上脫離了當時禮制性玉器思想意識的束縛,成為玉工們擺脫神秘的藝術色彩,抒發對自然美好形象嚮往感情的一塊小天地。玉工們在日常細心觀察自然界飛禽走獸的各種神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高超的琢制技術,雕刻出一件件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禽獸,向我們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寫實的玉雕的主題有猛獸家畜類、飛禽類、水禽類和昆蟲類等。

商周時期,青銅冶鑄業非常發達,金屬工具的使用,使工匠們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雕琢玉器。因此商代的玉器工藝,無論是研磨、切削、勾線、浮雕、鑽孔、拋光,還是玉料運用和創作造型,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商代琢玉技術的進步,首先表現在砣機的使用上。砣機又稱鉈子、鉈具,是一種圓形工具。它可以裝在木製車床上,用腳踏的方式帶動旋轉,是一種半機械化的琢玉設備,可以用來雕刻玉器表面的花紋和切割玉料。直到近代它仍是琢玉業中最主要的工具。雖然原始砣機可能在史前時代即已出現,但它的完備和熟練使用則是在商周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琢玉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的產生,首先使玉工可以隨心所欲地安照自己的意圖去加工玉料,制出造型不同,花紋各異的作品來,使玉器種類更加豐富,用途更加廣泛;其次,使琢玉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提高制玉的效率,使產品大量增加。從商代直到漢代,古玉的數量逐漸增加,這同砣具的使用有直接的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玉器發展的繁榮階段,玉器的製作和使用非常廣泛,玉器的用途被系統化和理想化,反映在用玉制度上,就是出現了一系列禮玉。這些禮玉形制不同,用途各異,名稱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璧、圭、琮、璋、琥和璜,合稱為「六瑞」。這6種玉器是中國古典玉器的核心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社會大變革的動蕩時代,出現了周王室衰微,諸侯大國爭霸的「禮崩樂壞」局面。玉器的使用已不再被上層社會所壟斷,特別是在戰國時代,用玉隨葬已成為比較普遍的習俗。在「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下,各個學派從不同的立場觀點出發,對玉器的功能價值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非常重視禮制,對於玉制禮器也極為推崇。他強調玉器的內在美,以及玉器的表現形式要與內容相統一。由於儒家思想被後世封建統治者奉為統治的主導思想,因此孔子論玉對後世玉器體系的理念化影響也最大。在中國玉文化發展過程中,由於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從主要為原始宗教活動的「法器」、祭祀鬼神的原始禮器,發展為貴族階層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飾,這在玉器發展史上是很大的進步。貴族階層佩帶成組玉飾的習俗在西周時期就已盛行,儒家學派將這種佩玉習俗在理論上給予肯定,提倡以玉比德,使佩玉制度化;因而玉從主要為「神」服務轉變為主要為「人」服務。這個轉變過程,與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含有唯物論因素的中庸思想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儒家學派繼承並發揚了古人愛玉、崇玉的傳統,選擇「玉」作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的載體,提倡「君子比德於玉」,將玉道德化、人格化,大大加強了玉的文化含量,使玉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東周至漢代,人們對於玉石的溫潤的內質和悅目的外觀有著深刻的認識,它既體現著擁有者的地位和身份,又表達人的品德。在這種背景下,社會上形成一股用玉浪潮,玉製品成為最華貴的東西,尊玉習俗非常盛行。在琳琅滿目、精美繽紛的玉飾中,人們最注重的是隨身裝飾,因為雕制精巧的玉器不僅有美觀外貌,而且顯示出佩帶者的品格,「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種禮俗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貧富貴賤的不同,決定了佩帶玉飾的精美程度及數量多寡的差異。從墓葬的出土情況來看,諸侯國君、貴族官僚的玉佩雕刻精美,玉質優良,數量很多,往往從頭到腳都裝飾起來;而平民墓玉佩出土較少,有很多飾物是用石料雕成的,但形狀、紋飾與玉飾一樣,這種以石代玉、玉石混雜的現象在戰國時期很普遍。

懸掛在人的頸下和腰間的玉佩是最主要的裝飾品。當時人們視綴於衣裳外面的玉佩為珍愛之物,並將玉佩當作長壽的象徵以及饋贈的禮品。從春秋到戰國,玉佩組合更加繁瑣,形成「組佩」,而從戰國到漢代,玉佩又漸趨簡化。組玉佩中最主要的是璧、璜、環、觿和玉沖等,它們之間以絲帶穿系,系帶上綴以珠和玉管。從考古發掘來看,當時的組合形式似乎並沒有統一的定式,可繁可簡,因人而異。玉器花紋圖案的特點是樣式繁多,雕刻細密,紋飾抽象深奧,給人一種神秘感,其中以幾何紋飾最多。幾何形紋飾是以圓形、弧形和方折形線條為主,紋飾對稱性強,變化靈活,既可看出單組紋飾,又能一組組連接起來,逐漸擴充為整體紋飾,動感極強,變幻無窮,使人百看不厭。流行最廣、最常見的幾何形紋飾有谷紋、渦紋、雲紋、雷紋和勾連紋,廣泛地裝飾在各種玉佩上。大量幾何紋的出現,與當時的審美觀有關。東周、漢代的玉器大多數作圓形或弧形,特別是裝飾品,即使是轉折處也琢成弧角。這樣的玉器如果裝飾上直線形紋飾,就會影響整體美的效果。而飾以圓弧形為主體的紋樣,則顯得和諧統一。古人大概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商和西周時期的圓形玉器上,比如璧、環等,幾乎看不到紋飾,這是因為當時的琢玉水平還達不到琢制細密對稱紋飾的程度,所琢紋飾以直線或長弧線為主;而到春秋戰國時期,琢玉水平達到空前的高度,任何紋飾都可以隨心所欲地雕琢出來,能夠按照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去刻制裝飾圖案了。

漢代穩定的政治和繁榮的經濟為制玉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玉器的製作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琢制技藝日益精湛,各類玉器的功能也逐漸固定下來。西漢早期仍延續戰國玉器器形和紋飾的風格,由於諸侯王勢力強大,所使用的玉器量豐而精美。漢代玉器風格在漢武帝時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漢武帝一方面「獨尊儒術」,強化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大大削弱了諸侯王勢力,使他們無法與中央抗衡,體現在用玉制度上則是玉器數量逐漸減少,質量趨於一般。

漢代對玉的內質評價又有了新的認識。漢代許慎將先秦對玉自然屬性的觀察和演繹加以概括和充實,提出玉有五德之說。這五德是「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可見五德不僅包括了玉的質、色、聲、雕等內涵,而且把它們同人的品質結合起來,將玉人格化,並賦予它美和德兩重性格的結果。

漢代玉器最具特色的是葬玉制度的完備。葬玉是專用來為死者送葬的玉器,主要有玉衣、口琀、玉握、竅塞、鑲玉棺等。古人認為玉器有特殊的功效,施覆於人體各部位可以保護屍體,防治腐朽。玉衣是漢代皇帝、諸侯王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是由先秦時期的「綴玉面飾」演變而來的。據漢代文獻記載,漢代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公主等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這套制度是東漢時才嚴格建立起來的。玉衣是中央朝廷手工業作坊統一製作的,皇帝把它作為禮物賞賜給各地的諸侯王及朝中受寵幸的大臣。當時中央設置了一個專門製作喪葬品的機構,稱為東園匠,玉衣就是在它的監督下製作的。玉衣的製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用的玉料要經過開料、鋸片、磨光及鑽孔等,每一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必須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細緻的加工,這需要有高超的工藝技術水平。整個玉衣製作過程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相當驚人的,據推算,漢代製作一件玉衣,約需一名玉工費10餘年的功夫。口琀和竅塞是專用來堵塞死者身體上「九竅」部位的玉器。「九竅」指的是雙眼、雙耳、鼻孔、嘴、肛門和生殖器,古人認為堵住這「九竅」,可防止人體內精氣外逸而使屍體不朽。玉握是握在死者手中的玉器。漢代玉握常見為豬形,以「漢八刀」雕刻,大概有象徵財富的含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玉器工藝呈現出衰落的景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大亂,豪強爭霸,戰爭頻繁。在社會政治動蕩和軍閥割據的分裂局面下,社會經濟凋敝蕭條,手工業也不例外,這極大地阻礙了琢玉業的發展。另外,中原的動亂削弱了內地政權對西域的控制,在西域和河西走廊紛紛建立了許多小國,控制了「絲綢之路」,使內地無法得到西域的和闐玉,玉料來源無法保證。其次,玄學和佛學的流行衝擊了傳統的儒家禮制藝術。在南方,東晉和南朝的統治者熱衷於超脫世俗的玄學,崇尚清談、提倡放達的社會習俗蔚然成風,而繁瑣禮法逐漸衰退。在北方,許多封建政權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而他們本是游牧民族,進入內地後無法吸收和照搬原來的漢禮制的內容。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佛教思想廣為流行,其教義為社會各階層所接受,成為民眾一種新的精神支柱,以上種種社會背景,都與漢代以來玉器繁雜的器種、神秘的紋飾以及用玉制度相抵觸。第三,在喪葬制度方面,薄葬代替了厚葬。厚葬的風氣是在漢代形成的,綿延400餘年,漢代人「事死如生」,在隨葬物品方面極盡奢華。從三國時期開始,墓葬的規模大大縮小,隨葬的玉器也趨於簡單化。第四,這一時期玉器製作和使用的衰退,並不意味著當時不存在用玉制度。在一些帝王貴族的大墓中仍有少量的玉器出土,但在造型、紋飾和數量上遠遜色於漢代。迄今為止,我們對這一時期的用玉制度還缺乏全面認識,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時期的墓葬幾乎都被盜掘一空,使原本不多的玉器所剩無幾,出土位置凌亂,器物也殘缺不全,無法認識王室玉器工藝及使用的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王粲新創製的一套玉佩,成為魏晉乃至隋唐時期廣為流行的玉佩式樣。這套玉佩包括蝙蝠形、飛碟形、梯形、半圓形玉佩,半璧形玉璜,帶穿孔的玉環以及玉珠等等。玉佩均為素麵,未經拋光,雕紋飾者很少。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和江南地區的許多墓中都隨葬有這類的玉佩。隋唐時期,玉佩形制仍沿襲魏晉風格,變化不大。王粲創立玉佩制度的目的是為「尊卑有度」,因此,只有身份和社會地位較高的皇室成員、王公貴族和高級官僚才能使用這類玉佩。佩戴組玉佩下葬是朝服葬的標誌之一,即墓主是身著官服入棺下葬的。

隋唐和宋代玉器在風格上逐漸擺脫了神秘感,向世俗化發展,表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特點是以寫實為主,頗富情趣,反映在作品題材上,則是出現了大量人物、花鳥形象的玉雕和玉帶飾。

唐代人物玉雕作品多為佛教題材,主要是玉飛天人像,人像以鏤空技法製成,為飛天凌空駕雲狀。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經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唐代已達到極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觀念,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中,尊佛之風十分濃厚。玉制佛教題材的作品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大量出現的。據記載,最早的玉佛像是東晉瓦官寺中的「獅子國玉像」。獅子國即今南亞的斯里蘭卡,這尊玉像就是從那裡來的。北朝時期,雕造玉佛之風盛行,北魏、東魏及北齊的統治者都曾下令玉工雕琢大型玉佛,置於寺院中供奉,玉飛天人像是眾多玉雕佛像中的一類,表現的是一種在天空中飛行的、地位較低的佛。從石窟壁畫飛天像來看,早期飛天多為男性,唐代則變為女性。唐代玉飛天像塑造出的嬌柔嫵媚女子形象,也是現實生活中美女的寫照。宋代人物玉雕主要是各種形象的童子。這些童子塑造非常活潑生動,身著緊袖短衣,手腕帶環,下穿大肥褲。玉童子形態各異,或行走,或攀枝,或舞蹈,或作飛天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執荷葉童子。宋人雕執荷童子,有祈子平安、望子成龍的寓意。在宋代社會生活中,折持荷花、荷葉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風俗。《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都城汴梁,每年七月七夕前幾日,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們穿著華麗的衣服,爭先恐後地去折未開的荷葉,提攜而歸,而小孩則須買新荷葉執在手中,並效仿「磨喝樂」的樣子。到南宋時,也保留著這種風俗。磨喝樂是一種泥制的小人,在民間和宮廷都很盛行,除泥塑外,還有用金、玉、象牙等雕刻。

唐宋以來,玉雕中出現了一種新題材,就是以花鳥為主題構圖的玉器。這類玉雕往往雕琢精細,玲瓏剔透,刻畫景物維妙維肖,生機盎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花鳥題材玉雕的出現,與當時繪畫藝術的成熟有很大關係。

玉帶飾是裝飾於腰帶上的玉飾件,它既是裝飾品,又是實用器,到後代則代表了佩帶者的身份。隋唐五代宋時期,是玉革帶使用最為廣泛的階段。據記載,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之後,「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玉帶之制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謂「玉銙」,就是嵌在革帶上的方形或橢圓形玉板。位於革帶首末兩端的玉板,稱為「鉈尾」。一條革帶上嵌釘13塊玉板,應是唐代最高品官的象徵。唐代玉帶目前發現較多。從各地零散出土及傳世的唐代玉銙來看,所琢刻的紋飾以蕃人形象為主,有蕃人進寶、執鳳頭壺、持杯、彈琵琶、樂舞、吹奏、擊鼓等。唐時,西域的于闐國大量開採玉石,製成精巧的玉器,並向唐朝廷進貢。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于闐國派遣使者到長安獻玉帶。唐德宗在位時(780--805年),派內給事朱如玉去西域求玉,在於闐國得到一大批玉寶,其中有「帶銙三百」。因此,這些雕有蕃人形象的玉銙應是在西域于闐國製造的,唐朝廷使用玉帶可能也是受到于闐國的影響。宋代朝廷用玉之風熾盛,玉帶仍為帶之首。宋代玉銙紋飾仍以人物形象為主,還有雲雁紋、龍紋鉈尾等。

契丹族和女真族是我國北方的兩個古老的民族,它們先後建立的遼國和金國,都成為威震一時的大漠草原上的帝國。契丹和女真都以狩獵放牧為主要經濟活動,它們的藝術風格有著明顯的民族特點,表現在玉器上就是其所特有的「春水玉」和「秋山玉」。所謂「春水玉」,就是指以鶻捉鵝為主題的玉器,一般作橢圓形,通體以鏤空加飾陰線紋雕成。圖案為一隻天鵝躲藏在水草中,上有一隻鴿子大小的鷹(又稱海東青)向鵝俯衝而下,作追逐狀;或直接雕刻一隻海東青展翅攫住鵝首,欲食鵝腦。所謂「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為主題的玉器,圖案為山石、柞樹、虎或群鹿,這兩種題材表現了北方草原山林天高地闊,禽獸翱翔、馳騁的自然風貌,是契丹和女真弋獵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兩種玉器的背面都有穿孔或系環,應是隨身的佩飾。

「春水玉」和「秋山玉」雖都充滿了北國林野的情趣,但在藝術處理上是不同的。目前所見的「春水玉」比「秋山玉」多得多,雕琢水平及表現手法都稍勝一籌。一般來看,「春水玉」藝術格調激昂、熱烈,琢刻細緻,飛禽雕造逼真,富有動感;而「秋山玉」表現手法均為野獸共處山林,相安無事,反映了一種寧靜和恬淡的境界。金代早期的「春水玉」和「秋山玉」碾琢粗獷,圖像樸拙,頗有民間藝術不求形似、突出特點的格調;而金代中晚期則雕琢細緻,注重寫實,刻畫逼真。

元朝雖然延續時間不足百年,但它製作的「瀆山大玉海」卻在中國琢玉工藝史上是一件劃時代的作品。玉海外表圖案如同一幅繪畫長卷,以傳統的散點透視手法安排波濤與海獸的位置。海水與海獸間構成了主次分明、動靜結合、千姿百態的場面,頗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氣勢。整個雕刻既粗獷豪放,又細膩精緻,帶有強烈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為明清高度繁榮的玉雕業奠定了基礎。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琢制技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小如玲瓏剔透的佩飾,大至宏偉壯觀的玉山,無不精美絕妙,令人嘆為觀止。當時,琢玉主要地區在江南一帶,而最重要的兩個琢玉地點是蘇州和揚州。蘇州的琢玉工藝有著悠久的傳統,技術基礎十分雄厚。明清以來,以閶門為中心,在專諸巷和弔橋一帶,興起了200多家琢玉工場,琢玉工匠近千人,形成了獨立的行業。蘇州琢玉業最盛時,沙沙琢玉之聲晝夜不停,毗戶可聞。雍正初年,宮廷在養心殿造辦處設玉作,下令徵調蘇州玉匠到宮中任職。乾隆年間,在宮廷增設「如意館」,幾度下旨招蘇州玉工到北京,專為皇家貴戚琢制和田美玉。乾隆皇帝常常把精美的玉料,畫樣後發往蘇州,令在專諸巷加工製造。蘇州玉工在琢玉時,精選用料,細緻琢磨,製作出的器物造型精美新穎,富有創造性,顯示出高超的琢玉功力。在細小局部處理上,給人以「方寸之間見天地之闊」的感覺,特別是小件玉器,經精工細琢,雕得玲瓏剔透,鏤空、活環、套鏈等工藝運用巧妙,富有立體效果。

揚州琢玉業以琢治巨型玉器而聞名天下,所雕之器構思新穎,設計嚴謹,氣勢奔放,別具一格,充分體現了揚州玉工出色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技藝,也奠定了揚州琢玉業在琢玉史上所佔的特殊地位。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揚州巨型玉雕主要有大禹治水圖玉山、會昌九老圖玉山、丹台曉春圖玉山及秋山行旅圖玉山等。揚州琢玉的主要特點在於:首先是將繪畫藝術同琢治工藝有機地結合起來,準確地反映畫面內容及情節。許多玉雕的藝術主題都是以名畫或詩為藍本,再根據玉料的顏色、大小,進行再創作,充分利用玉雕的立體形象,將畫面平面展示的內容琢成一幅具有透視效果的宏偉場面。其次,在場景雕造上,善於運用高浮雕和圓雕的手法,表現遠近、高低、上下不同層次的景物。大型玉雕的玉質中,常含有許多顏色不同的雜質和較重的綹紋,但玉工能夠充分發揮想像力,琢成嶙峋的怪石、枯黃的樹葉、崎嶇的山道等,與畫面內容緊密相聯,情景交融,有強烈的感染力。再次,就是具有一套攻治巨型玉雕的豐富經驗和成熟技藝。從現存的玉雕來看,琢治技術運用十分嫻熟,而且精湛絕妙,這是一般琢玉作坊無法做到的,必須用特殊工具和設備才能完成。

蘇州和揚州琢玉業的空前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懷絕技的玉匠,其中代表人物是明代晚期極負盛名的治玉高手陸子剛。在傳世的明清玉器中,有一些刻有「子剛」或「子岡」款的玉器,這類玉器構思奇巧,製作精緻,成為人們所喜愛的珍品。明清時期,上流社會形成一股收藏古玩的風氣,同時代名人的作品也在此之列。一些著名工匠因身懷絕技而成為社會名流,陸子剛屬當時玉匠中頂尖人物,因此他的作品的價格往往比一般玉器要高數倍。到了清代,帶有「子剛」款的玉雕作品更是人們競價追逐的對象。

清代乾隆朝的宮廷玉器在數量、品種、加工技術、裝飾紋樣等方面都達到了全盛時期。清代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子玉雕,它是利用天然玉料,隨形設計雕刻,將自然界的山水、人物、亭閣濃縮在一塊玉石上,收到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反映了自然美的本質。它是清乾隆年間揚州玉工開創的玉雕品種,代表了中國古代玉雕工藝的最高水平。

宋元以來,在皇家貴族、達官顯宦和文人墨客中盛行一股玩賞古玩的風氣。他們廣為羅致三代秦漢甚至更古的器物,作為珍愛之物收藏起來。明清時期,這種風氣達到極盛,從皇室到民間,無不熱衷於古物的搜集和玩賞,古玉亦成為玩賞物中的重要一類。但真正的古玉畢竟是後世無法再創作的東西,數量很有限,而玩賞者卻日益增多,古玉交易也逐漸活躍。在這種背景下,仿古玉便應運而生了。仿古玉是模仿古代玉器和銅器式樣加工碾琢的玉器。民間製作仿古玉的目的,多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而清宮廷制玉作坊則是為滿足皇族玩賞的需要而製作仿古玉。仿古玉出現於宋而盛行於明清,特別是清代仿古玉的製造、銷售、收藏、玩賞等,規模均達到高潮,其數量相當可觀,成為明清玉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仿古玉的製作首先是為滿足清宮禮儀的需要,清代考據文獻的風氣十分濃厚,宮廷組織許多學者整理和著錄了大量古代文獻和器物,對一些古代玉器名稱、用途加以考釋。乾隆皇帝本人嗜古成癖,很重視古玉器的考釋,親自寫了一些考釋文章,並常在古玉上題名、作詩。特別是對於漢玉特徵的認識上,乾隆的鑒定是比較準確的,宮廷「玉作」機構常依乾隆的旨意,仿製大量漢玉。

清代的治玉技術,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這大大地推動了仿古技術的進步。清宮內藏有極豐富的古玉,使得宮廷玉匠可以比較準確地認識和把握不同時代玉器的不同特徵,制出的仿古玉幾近以假亂真,這是民間玉工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清代宮廷作坊的作品,代表了仿古玉的最高水平。

清宮仿古玉器複雜多樣,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出現過的玉器,都是刻意仿製的對象。仿製古玉首先要尋找與出土玉器相類似的玉料。因為古玉長期埋於地下,玉質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浸蝕,而且有變色和骨化現象。民間多用帶有斑點、綹道、瑕理的雜質玉或石質化重的劣質玉,顏色以雜色、石色和暗黃為主,以求達到亂真的效果。而宮廷仿古多用較純的青玉和碧玉,採用人工沁色等方法仿古。漢唐以來的玉器,較精緻者多以和闐羊脂玉製作,因此清宮內仿古玉以脂玉為玉材的很多,而且製作也很精緻。

清代宮廷仿古玉的形制,主要源自傳世古玉和文獻圖籍。摹仿前者的玉器一般來說比較近似,較忠實於原物,仿古意味濃厚;摹仿後者的玉器,多出於主觀杜撰,器形似是而非,全無古意。清仿先秦玉器種類主要有琮、璧、錛、牙璋等,在紋飾、造型、風格方面與原物極似,只是由於工藝過於細緻失去了原有的古拙韻味。清代對於漢代玉器的風格特徵一般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這也是當時古玉研究的一大成就,仿漢玉器大量流行,也與此有很大關係。清代的仿漢玉器多為仿漢玉佩,主要有心形佩、蟠螭佩、「宜子孫」璧式佩等,在造型上要比漢代玉佩複雜。其它仿漢玉器種類還有璧、卮、角杯、環、鳩杖首、辟邪、劍飾等。清代仿唐玉器很少,僅有玉飛天、佛像、硯等,但由於器物本身的古樸和稀少,因此仿唐玉器倍受皇帝的喜愛。清代仿宋、元、明玉器數量和種類都比較多,有仿宋代的玉人、玉杯、玉佩;仿元代玉爐頂、玉帶扣、帶鉤;仿明「子剛」款玉器等。由於這些玉器的時代與清相去不遠,因此清宮「玉作」在仿製上極其細緻,不僅要求形似,而且在工藝和局部加工上也體現出當時的風格。

清代仿古玉器的另一特色就是仿製了許多三代青銅器。乾隆晚年,嗜古之癖大作,極力提倡以青銅彝器為藍本的仿古玉。清宮保存的這類仿古玉主要有碧玉豆、蟠龍出戟花插、海棠式觚、四環耳壺、魚鳥紋壺、獸耳方壺、獸面紋簋、單柄匜等。其特點是按青銅器的造型,稍作改變,製作極為精緻,器底往往鐫刻「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的字樣,標明仿古。這種仿古作品,借鑒了古代傳統藝術,豐富了玉器的表現內容,是藝術的再創造。

由於玩賞古玉成了宮廷生活中重要的活動內容,所以清宮內收藏了大量通過各種途徑所獲的古玉。清帝玩賞古玉時,常常別出心裁,按個人的喜好,將舊玉翻新、刻花和加款。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三年(1725年)一次改做舊玉近30件;乾隆三年(1738年)七月,將20多件舊玉鐫刻乾隆年制款,並配架座。大規模地改制舊玉,使得大量古玉被毀,變得面目全非,實是玉器史上的一次劫難。

清代仿古玉的製作工藝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依古玉造型和紋飾進行仿製,目的是為滿足人們的愛好,這類仿古玉較易識別;另一種不僅在造型、紋飾上與古玉相同,而且通過特殊手段,對器表層顏色進行複雜處理,使之形神逼真,真偽難辨。

仿古玉的產生和發展,是同當時經濟、文化條件相聯繫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藝術風貌。玉工在創作中充分利用了智慧和技巧,製作出有著古色古香雋永格調的古玉。因此,仿古玉在中國玉器史上獨樹一幟,具有特殊的地位。

自宋代以來,金石著錄很多而古玉專著極少,其原因一是古玉無文字可考,研究難度很大;二是唐宋以來,仿製古玉之風盛行,真假難辨。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和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都收錄了一些古玉,但數量很少。元代朱德潤的《古玉圖》,是第一部古玉專著,收錄玉器41件,主要為佩飾和劍飾,缺乏考釋。清代中期以後,在文人學者中逐漸形成一股考據之風。文人們埋頭於古代經書中,尋章摘句,校勘輯佚,來通經解史。在這種風氣影響下,不少學者廣為搜羅各種古器物,對它們進行詳細的整理和研究,而在古玉研究方面最顯著的成就是清末吳大澂的《古玉圖考》。該書所收錄的古玉不但數量多,而且種類齊全。所收玉器達220多件,超過以前任何一部古玉著作所收玉器的數量,種類多達近40種,幾乎包含了所有常見的古玉品種,時代從史前時期直到明代。如此豐富的資料有助於讀者認識整個中國古玉發展歷程和種類的變化。該書中所繪製的玉器線圖極為精確詳實,並對一些重要禮器的名稱進行了較詳盡的考釋。《古玉圖考》問世後,立刻受到中外古玉研究者的極大重視。日本、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學者也深受該書的影響。因此在它流傳的100多年間一直被傳統研究者奉為古玉研究的經典之作,時至今日還有相當多的學者仍在沿用吳大澂的學說。作為一部劃時代的經典之作,《古玉圖考》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研究水平,而且第一次將實物與文獻相驗證,開創了一條較為科學的研究之路。

縱觀中國玉文化八千年的發展史,既古老又年青,至今魅力不減,生命力越來越旺盛,不能不說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現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陳設,不過是尋常裝飾品而已,但它在輝煌的中華文明史上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是中華文明奠基石。它是遠古先民頂禮膜拜的神物,是森嚴禮儀等級制度的象徵,是古人審美觀念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文明史,中華民族以「愛玉」和「尊玉」而著稱於世。讓我們發揚光大中國玉文化的優良傳統,以玉比德,以德治國,共同感受中華民族愛玉、尊玉的偉大情懷。
推薦閱讀:

為何中國沒有類似於歐洲城堡或是日本天守之類的建築?
沒有高科技的古代,刑偵案破解離譜到什麼程度?
古代風水大師
古代僧人識字率高嘛,不高不能念經吧,高的話算知識分子了。?
古代女子的頭髮會油嗎?用頭油梳頭會不會更油?

TAG:中國 | 文化 | 古代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