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六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六集)  2014/1/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7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七十八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經文:

  【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

  這四句話說得非常好,我們應該要遵守、要學習。『言』是言語,『色』是容貌,和顏悅色,『當和』,大乘佛法在中國,這一句是用彌勒菩薩布袋和尚做代表。正規傳統的佛教的寺院,進門都有天王殿,天王殿當中就是供養彌勒菩薩,面對著山門,人家一進門一抬頭就看他滿面笑容,現歡喜相。這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佛不但言教還用身行做給我們看,應當要和睦,言語要柔和,威儀要和睦。『身行當專』,著重在專字。人生在世間,不能沒有謀生的技能。不必求富貴,富貴是命,命里沒有,求不到,命里有的,你躲也躲不掉,富貴會追著你,所以用不著求。要求什麼?要求專,專一,做學問專學。一切總的原則,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干一行,專精一行。古人有一句諺語說,「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能達到最高的藝術,今天講藝術,古人講手藝,都能做到最高的水平。如果學得太多太雜就不精,不專就不精,樣樣你都通一點,樣樣都不精,不如專精一門。『動作瞻視』,這是講威儀,威儀要安、要定、要緩慢。『徐』是緩慢,不浮躁。現在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的反面就是「安定徐為」,這是別人看到歡喜的,這個人有修養、有德行、有智慧。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言色者,言語與容顏」,容貌。「和者和祥」,也就是祥和。這個是要在平常真正用功去培養,每天早晨起來洗臉對著鏡子笑一笑,讓自己看看滿不滿意,自己看到滿意了,大概別人也會滿意,就是四攝法裡面的愛語,「言和」。「色和者,慈光照人」,用歡喜心,歡喜心自自然然表現在面孔上。「身行者,身之所行也。專者,專一、專誠、專精」。精跟一、跟誠它有一體的關係,專一就能做到真誠、就能做到專精。這個字它含攝的範圍非常廣大,也非常的深刻,生活要專誠,待人要專誠,工作要專精,讀書要專精,修道要專精。這個下面講「當專」,應當要專,「指應當專精行道」。這是佛在此地說的本意。如果就本經來說,勸我們一向專念。凈宗只有一個目標,求生凈土。如何得生凈土?全在一向專念。向是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口裡不念心裡念,重在心地的專一、專誠、專精。口念有感化眾生的意思在,念讓別人聽到、讓別人看到,這是個念佛人,念佛要這樣念法。不念佛的人看到這個樣子,這是念佛的人,他起尊重心;念佛的人看到,這是最好的榜樣。一般人念佛容易中斷,那就是不專、不一、不精。表示念佛專精的樣子。

  「動作者,行動」。行動遵守佛陀的教誨,我們在教誨裡面提出五個科目,大家一定要記著,記得很熟,一切時、一切處別人問你都能說得出來,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第一個,三福,三福是最高指導原則,我們要落實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把它真正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這個是福的根本,沒有第一就沒有第二,當然更沒有第三,像蓋三層樓一樣,一定先第一層,再第二層、第三層。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東西是做人的根本,人應當如是,不能違背,違背就不像人了。「人與禽獸幾希」,差別在哪裡?人有學,禽獸沒有學過,就是人有接受過教育,基本的教育就是這三樣東西,男女老少,人人要遵守,這是自然的規律。佛經上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就是這一句,第一福,孝親、尊師、仁慈、十善,這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具備了善男子、善女人的條件,才能學佛,才能成為世尊的弟子、彌陀的弟子,這有條件的。

  第二福就是入佛門。一入佛門首先教你什麼?三皈。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他用個比喻跟我講,譬如你從台北到高雄坐火車,你一定要買張車票,這個車票要隨時帶在身上不能丟掉,為什麼?車上有查票的,到達地方的時候,這個票要收回,所以要好好保存。佛門裡面的三皈就像這張車票一樣,一時一刻不能離開,念念都要想到。受持三皈的人很多,想起三皈的時候不多,都把它忘掉了。三皈是什麼?成佛之道。皈依佛是覺而不迷,佛是覺的意思,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換句話說,佛法僧就是覺正凈,就這三個字。時時刻刻要跟覺相應,覺的反面是迷惑,念念要跟正相應,正是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心地要清凈沒有染污,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的心要清凈、心要平等,這是菩提大道的總綱領,覺正凈。用什麼方法落實它?用戒定慧三學落實三皈。沒有戒定慧三學,這個三皈依就落空了,有名無實。所以三皈後面第一個,落實在五戒,落實在十善,落實在六和敬,落實在六度(六波羅蜜),落實在普賢十願,落實在一切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我們在無量法門裡面,今天選擇的是念佛法門,信願持名就是落實三皈。所以三皈是總綱領、總原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入佛門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直到阿羅漢、到辟支佛。這是第二福。

  再向上提升,第三福是菩薩。你看,第一個是凡夫,第二個是小乘,第三個是大乘。大小乘的差別就在發菩提心,小乘沒有菩提心,大乘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是真誠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從體起用,用有兩種,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對自己是自受用,自受用裡面我們經題上「清凈平等覺」,這就是自受用。二六時中知道保持我們的心念清凈、平等、覺悟,覺而不迷,對待別人大慈大悲。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凈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提出二十個字跟大家共同勉勵。第一個就是菩提心,我用十個字解釋,大家容易懂,「真誠」是體,「清凈、平等、正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十個字,「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菩薩道也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行菩薩道。這二十個字,跟凈宗學會同學共同勉勵。第三福第二句「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別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把因果講到究竟圓滿。後面還有兩句,「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經裡頭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從孝養父母到讀誦大乘全是自利,一共十句。最後一句勸進行者這是利他,就是你自己成就了別忘記要教化眾生、要教別人,這叫菩薩。如果不肯教別人,那就變成阿羅漢,變成小乘。佛讚歎大乘,大乘人的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是總綱領,落實在生活裡頭就是六和敬,三皈、六和。人不能離開群體,出家人稱為僧團,僧團裡頭要和睦。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這一句現代人所謂的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同樣的看法、有同樣的想法。沒有學佛之前,我們對於宇宙人生、對於現在未來都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慾望、不同的需求,這怎麼辦?世法裡頭古聖前賢,跟佛法裡面諸佛菩薩,都採用一個辦法,就是教學,教學為先。特別是中國古聖先賢,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之前二、三千年,中國那些老祖宗就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學的方法,有教學的效果,有豐富的經驗,讓這塊寶地,讓這個族群,五千年的歷史長治久安,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這些東西好不好?佛法是兩千年前傳到中國來的,漢朝的初期,漢明帝的時候,公元六十七年,是中國帝王派特使從西域禮請到中國,它不是自己來的,請來的。請到中國,這一接觸真的是志同道合,非常歡喜,因為它們的紮根相同,紮根在孝道、師道。你看,凈業三福頭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也是扎的這個根,也是孝養父母、尊師重道,不謀而合。中國人講五倫五常,你看佛法講三皈五戒。而教學的終極目標又相同,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完全相同。用什麼方法落實教學的目的,離苦得樂,達到這個目的?用的理論是破迷開悟。

  眾生為什麼苦?迷了就苦,迷了造業,造業受報,這是自然規律。覺悟他就不會造惡業,覺悟的人會行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破迷開悟用什麼方法來落實?用教學。怎麼教?身行言教,先自己要做到,做出榜樣來給他看,大家看到這個樣子生活是好,於是大家就來學了。先覺悟的人幫助後覺悟的人,先覺覺後覺,這是教育。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全世界找不到的。老祖宗在兩千年之前就提出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君是領導的意思,建立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人民,什麼最重要?教育最重要。只要把教育做好了,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這三樣東西都屬於聖賢教育。聖賢教育是出自於真性、真心,本性、真心裡頭流出來的。所以你要想得到它,你要想學習它,也要用真心,真誠恭敬你才能學得到,沒有真誠恭敬你學不到,你聽不懂,文字看不懂,來聽講聽不懂;如果用真誠恭敬,一看慢慢就懂,一聽也能聽懂。

  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每個星期見一次面,年輕,總免不了心浮氣躁,怎麼辦?見面之後,先在一旁坐下,坐幾分鐘。我陪他坐,他陪我坐,至少要坐上十分鐘,我們才會交流,我提疑問,他老人家給我解答。這些疑問是有範圍的,就是這個星期他叫我看哪一些典籍,我看了之後有體會的地方、領悟的地方向他報告,有疑問的地方他給我解答,這就是每個星期他老人家給我上課。如果心浮氣躁,他不說話,他能夠坐在那裡一、二個小時一句話不說。跟他在一起磁場特別好,安定徐為,縱然一句話不說,我們也非常歡喜跟他在一起靜坐。應該就像過去,袁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靜坐,三天三夜心裡不起一個念頭,有這種味道。

  這個專,「專精行道」,就本經來講,「則勸一向專念」,愈講愈貼切,講到本門來了。本門最重要的,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要知道,凈業三福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三皈五戒十善不能缺少的,然後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自己真正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叫願。具足信跟願,再加上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的條件統統具足了,必定得生,你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什麼時候往生?你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了。你什麼時候命終,阿彌陀佛知道。我們必須要知道,阿彌陀佛的能量是無法想像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無量無邊眾生,哪一個眾生真正具足信願持名,持名就是一向專念,佛完全知道。你只發這個心,那邊就收到,阿彌陀佛就收到,你這一生壽命多長他曉得。

  像宋朝瑩珂,真正一發心佛就知道,他求往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把佛念來了。阿彌陀佛現身,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之後,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這不就等於授記了嗎?瑩珂法師也很有智慧,在阿彌陀佛面前要求,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為什麼不要?他的善根淺薄,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五欲六塵的誘惑他會動心,他會起煩惱,起貪瞋痴慢疑,會生起這些煩惱,一生煩惱又造業了。所以他跟阿彌陀佛說,我不希望我再造業,如果我在這個世間是沒有辦法避免造業的,我禁不起誘惑,我現在跟你走。佛就答應了,阿彌陀佛很好說話,告訴瑩珂法師,我三天以後來接引你,應該時間都約好了,三天之後。他非常歡喜,把房門打開,告訴大眾,三天之後他往生。沒有人相信,他是一個有名的破戒比丘,不守清規,造作罪業,大家都知道。他關起門念三天佛,說佛來接引他,他真能往生嗎?但是聽口氣不像是騙人,好在三天時間不長,大家等著看,三天之後看你往生不往生?到三天之後他真往生了,往生前要求大家念佛送他,大家當然歡喜,真正給他做證明,證明他真的念佛往生。三天功夫,不長,就走了。要知道破戒的比丘,平常不念佛,也不相信,真的是臨時抱佛腳,他那個動力從哪裡來的?就是他相信因果。他知道一生造了很多罪業,如果不能往生,一定墮地獄,想到地獄苦,害怕!畏懼地獄苦這個念頭是很大的動力,讓他三天不眠不休,把阿彌陀佛求來。我們要知道,他能求得來,叫真心懇求,不是假的,我們也能求得來,一切眾生個個都可以求得來。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阿彌陀佛的身體是光明、是常寂光,遍一切時,遍一切處,無處不在。所以阿彌陀佛現身,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起心動念,他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必須把我們的妄念徹底消除掉,徹底放下,我們的正念才能跟佛相應。佛所收到的,起感應的是正念,妄念、邪念他也收到,不起正念沒有感應。他沒有一法不知道,我們能騙自己騙不了佛菩薩,這一點是事實,不可以不知道。

  「動作者,行動。瞻視者,看也。徐者,和緩。故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就是一舉一動都要安詳、都要鎮定,「從容不迫。」這個威儀好,讓別人看到歡喜,讓別人看到恭敬你,這是佛弟子、釋迦弟子,這是彌陀弟子。如果這四句做不到,就不是佛弟子,更不是彌陀弟子。我們要勉勵自己,要把這四句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

  再看最後四句,「倉卒不諦亡功」。我們看經文: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倉卒者,匆促,慌忙」。現在人常說的心浮氣躁,就是倉卒的意思。所以上一代高僧大德,他們一生從事於教學。方東美先生一生,他的身分是教授,抗戰期間他在中央大學教書,抗戰後期他在西南聯大教書,教授,勝利之後他在台灣大學教書,一直到退休。退休之後輔仁大學請他,輔仁大學是私立的,請他在博士班擔任指導教授。章嘉大師是出家人,一生教學,難得!但是他們教的對象,是要像前面所說的「言色當和,身行當專」,他要這樣的學生,他就肯教;『作事倉卒』、『為之不諦』,他不願意教。老師前半段我不知道,我是在台灣認識他的,他的晚年我知道。我去親近他,他就告訴我,六十三年前,他說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那個時候想到學校旁聽他的課程,他就跟我這麼說,你要到學校去旁聽、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他說的這些話當時我不懂,給我的感覺就是老師拒絕了,不同意我到學校去聽課,拒絕了,什麼原因我不知道。其實他說出來了,我不懂。為什麼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過失不在老師,過失在學生,學生心浮氣躁學不到東西,那老師怎麼樣?老師就敷衍塞責,不肯真教,真教沒用。實際上有一、二個學生真學,老師都會真教,為什麼?真有學的。如果學生都沒有真誠恭敬心來學習,老師就馬虎一點。老師為什麼要教?為工資,為生活,他一生就是這一行專業,他要不教的話他就沒有收入。學生為什麼要學?學生是要為拿文憑,要拿到學位。學生不是真正想學東西,只想拿文憑,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學就變質了。老師滿足學生的要求,甚至於考試的時候,把題目都告訴學生,讓大家考的分數都很好,師生關係很融洽,各得所需,變成這個樣子。現在又經過六十三年,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

  外國的大學我看過,我在美國、在新加坡、在澳洲、在歐洲,我都去看過大學,跟他們的教授、學生做過交流,才深深體會到方老師當年所說的話。現在學生有幾個孝養父母的,有幾個懂得尊師重道?如果要沒有了,這個道沒有人傳,沒有人承傳將來就會斷掉。到什麼地方去找這些真正發心的人,發心來繼承傳統?為古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人很少。少不要緊,只要有,有一個都能承傳。像達摩祖師到中國,他圓寂在中國,在中國那麼長的時間,幾十年的時間只傳一個人,慧可。慧可一生也只傳一個人,傳到第五代弘忍大師,都是單傳。五祖傳給六祖惠能,惠能一生會下傳了四十多個人,禪宗發揚光大,在中國影響應該有一千年。所以承傳太重要,承傳的條件就是要真誠、恭敬、認真,不懷疑,不懈怠。

  「作事倉促」,就是今天所說的心浮氣躁,肯定失敗,肯定後悔。「在後」是什麼?晚年,一生好的時間都過去了,晚年後悔。後悔來不及了,能不能挽救?不能。我相信這個情形,古聖先賢都深深體會到,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在意、沒想到,可是到八十、九十,跟古人有同樣的感觸,那就是「敗悔在後」。念老註解里說,「作事慌忙,則必將失敗與後悔。所行不慎」。「諦」是慎重,念老在這裡給我們說的「審慎」。所以功夫不得力,『亡其功夫』,就是功夫不得力。這都是指後悔的事情。這一品我們就學到此地。

  下面一品: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念老有一個題解,解釋品題,「前品佛說惡苦」,說惡是因,不善的因,感召苦報、苦果,這個說法,「折伏眾生,誡令舍惡」。我們明了因果之後,還敢不敢作惡?不敢了。為什麼?知道作惡後頭有惡報,善惡果報如影隨形,這是自然規則,決定不能夠避免的。佛說得好,說得清楚,說得明白,讓我們不敢有惡念,不敢有不善的行為。這一品,如貧得寶第三十七,「本品說善因果」,前面教我們斷惡,這個地方教我們修善。「攝受眾生,勸勉精進從善止惡」,這是修因,果報是「拔生死之苦」。佛教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佛教就是為這個。離苦要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六道輪迴。你要不能超越六道輪迴,苦的根沒斷,幫助你離苦得樂,那不是真的,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永久的離苦得樂,是要脫離六道輪迴,要脫離十法界,要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佛國土,跟佛、跟法身菩薩在一起,這叫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這個重要。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就是華藏世界,彌陀的報土是極樂世界,大日如來的報土是密嚴世界,大乘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名稱有三個不同,實際上是一處。等生到佛國之後,你會看到我們原先不同的法門,怎麼你也在此地,都見到了,多麼歡喜。「升無為之安」,這才真正得到安穩,真正得到自在,為什麼?有為是生死,有為是世間,無為是真正超越了。

  我們看經文,先看科題,這是第二個大段,「庚二、約攝受以誨勉」。經文一共分七段,第一大段,「辛一、彼此修善相較」,做個比較。這裡頭分兩個小科,第一,「一日百年」。請看經文:

  【汝等廣植德本。】

  『汝等』是指我們大家,這是佛說的,這些在家、出家的弟子,你們大家。『廣植德本』,「植」是種植,重要。如何廣植德本?下面跟我們說:

  【勿犯道禁。】

  『道禁』是戒律,一定要遵守戒律,不能夠違犯。

  【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綱領。

  【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我們這裡也挺好修行,真干,在這裡修行『一日一夜』,一日一夜就是八關齋戒,在家同學學出家人的修行。八關齋戒的期限是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不要小看,功德無量!這一日一夜修行等於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什麼原因?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廣植德本者,據《會疏》」,這是日本的凈宗大德,《無量壽經》的註解叫《會疏》,德本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六度,「六度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開般若。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的目的又何在?度慳貪。一切眾生,這個是最嚴重的煩惱。眾生有慾望、有貪愛,這是輪迴的根本。輪迴從哪裡來的?可以說是眾生的慾望,貪瞋痴慢變現出來的。菩薩明白。如何把這個煩惱斷掉?佛教我們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波羅蜜圓滿就成佛。什麼叫圓滿?貪吝的心真正斷掉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貪吝。吝是吝嗇,貪是貪求。吝嗇是什麼?自己有的不肯布施給別人,這叫吝嗇。這個是所有一切煩惱的根,佛教菩薩把它放在第一條。財布施,身外之物都是屬於財,要能捨得。舍,舍了之後你就得,得什麼?得的是布施波羅蜜,貪慳的煩惱沒有、斷掉了,就得這個。持戒呢?六波羅蜜統統是斷煩惱,斷六大類的煩惱,持戒是度惡業,眾生無量劫來造作的惡業,要用持戒的方法,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對治懈怠的,禪定對治散亂的,般若對治愚痴的。眾生有這六大毛病,輪迴在六道,佛用這六種方法,讓我們從六道裡頭解脫出來,永遠離開六道輪迴,得大自在。所以這叫廣植德本。

  第二是就本宗來說,凈土宗的,「彌陀選擇本願,攝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故曰德本」。這個說法意思很深,真的深,一般人很難體會,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但是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彌陀選擇本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從哪裡來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沒成佛,法藏比丘,我們也尊稱他為法藏菩薩。他發度眾生的大願,向他的老師請教,這個願如何能夠實現,請教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佛教導他,你要滿足你的大願,你應當去參學,就像華嚴會上文殊菩薩勸善財五十三參。法藏菩薩用了五劫這麼長的時間,參訪一切諸佛剎土,我們所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他統統都去看過、去考察、去學習、去觀摩,取人之長,舍人之短,總結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不是憑想像來的,也不是老師教他的,是實地上去考察。所以極樂世界建成了,完全是依四十八願建成的。建成之後,這個世界的殊勝超過一切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美好的它統統具足,它都有;諸佛剎土裡有缺陷的,它完全沒有,變成諸佛剎土裡面排名第一。所以一切諸佛對他讚歎,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種稱讚,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這部經上,真正稀有難得。最難得的精華之精華,他把它攝成果德,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就代表了四十八願,這六個字就代表阿彌陀佛圓滿的功德,念這一聲佛號就是念阿彌陀佛究竟圓滿的功德。

  阿彌陀佛是誰?我們得問。真正的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唯心凈土,原來阿彌陀佛是自己的自性,自性當中變現的阿彌陀佛,自性當中變現出來的極樂世界,不在心外。元朝中峰禪師,他做的《三時繫念法事》的法本,這些年來我們提倡,在全世界到處都在學習。法本裡面他的開示,中峰禪師的開示,裡頭有兩句話很重要,這兩句話就是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此方即是凈土,凈土即是此方」,這兩句話意思說得深刻。阿彌陀佛從哪來的?我們自性圓滿的性德就是阿彌陀佛。凈土在哪裡?凈土在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就是凈土。我們的妄心是穢土。妄心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妄心。阿賴耶是妄心,真如本性是真心。阿彌陀佛就是真如,阿彌陀佛就是本性,阿彌陀佛就是法身、就是法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自性彌陀,唯心凈土,這凈土在理上講絕了。然後才曉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利益,真正「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無量無邊諸佛,無量劫修行的功德,都歸結到六字洪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念這一句佛號,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一個沒漏掉,所以稱它為德本。

  「植」是比喻,像植樹,我們種樹,種植、培養的意思。我們要培養德本,怎麼培養德本?蕅益大師教導我們四個字,信願持名。對於這個經典要相信,不能有絲毫懷疑,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確實發四十八願攝受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之人往生凈土,我們這裡起心動念他完全知道。阿彌陀佛的法身就是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沒有一法離開自性。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有萬法都是自性現的。阿彌陀佛也是自性現的,極樂世界也是自性現的,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信極樂世界就是信自性,這個要懂。我們真正能斷疑生信,然後才能慈心專一,專一重要。佛勸導我們要培養德本,培養德本最方便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最微妙的方法,就是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不中斷。

  『勿犯道禁』,「道禁者,望西雲」,望西,日本的凈宗大德,在他《無量壽經》註解裡頭說,「為佛道故」,為成佛道這個緣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道禁就是戒律。戒為無上菩提本,無論是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都是以戒律為根本。戒律裡頭根之根,根本的根本,就是凈業三福上所說的三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條。第一條,人天福,做人都沒做好,怎麼能成佛?要成佛先把人做好,人做好之後才能學佛。經典上我們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條件是什麼?就是具足三皈五戒十善,這最基礎的。不具足這個條件,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我們今天這個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落實在《弟子規》,真正把它做到,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對父母的孝敬,對老師的尊重,尊師重道,根之根;「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慈心不殺落實在道家的《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是佛經典裡頭《十善業道經》。我們將《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做為儒釋道三個根,三個根本,要學得從這三個根上下手。這三個根要是做不到,像種樹一樣,沒根,這個樹長不大,不會成就,這個根太重要了。

  我們年輕的時候,知識分子,遇到佛法非常歡喜,對於佛的經教、論點非常有興趣,對於戒律就疏忽了。有一個很不好的成見,總認為戒律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生活的規律,這個我們不需要學它,我們要學印度人,還要學古印度人,這個跟科學思想是完全相違背的,所以我們就對它疏忽。我的老師很慈悲,他知道,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我們每個星期見一次面,我離開他的時候,他一定送我到門口,在我耳邊輕輕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其他的不說,就說這句話。我們始終沒有在意,三年。三年到他圓寂了,我在他火化,特別給他做了一個塔,在塔裡面火化。我在那個塔旁邊搭了個帳篷,跟甘珠活佛一起,這是老師比較親近的弟子,他們住了一個星期,我在那裡住了三天,因為有工作,我只能請三天假。認真反省,我跟大師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我學到些什麼?這一反省,第一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老人家所說的「戒律很重要」。他為什麼要這樣說?這句話說了幾十遍,所以印象特別深刻,難道真重要嗎?我想了兩個星期,答案出現了,佛法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不能用世間觀念來看佛法。世間戒律就是法令規章、風俗習慣,這個在世間每個朝代不一樣,三代夏商周,三代的禮、生活方式就不相同。現在國家的憲法,這是根本法,過了幾年,有的條文不適用,來修憲,來修改。戒律為什麼不能動?幾千年,在印度如是,傳到中國來還要這樣的,不能動。想通了,那是出世間法。你想不想出世間?想出世間就得遵照出世間法,不想出世間可以學世間法。我想出這麼個道理,接受老師的教訓,開始看《大藏經》里戒律的部分。

  好在我們也有個同學,同參道友,他承傳了,台灣的果清法師。他大學畢業就跟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學佛,跟我在一起,李老師辦一個內典研究班,他參加了,他是這個班上的學生。我那個時候,是在這個班上教一門功課,我教《金剛經》,所以他跟我是同學,也是我的學生。三十年專攻戒律,有成就,我非常歡喜。我說我們老師門下,真的把佛法的承傳做到了,我傳老師的教,他傳老師的戒律,律。我們現在年歲大了,也趕緊要找傳人,講經教學要延續,不能中斷。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生講經教學,中國經典裡面記載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中國歷史上記載的。他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捨棄參學,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一直到七十九歲圓寂,整整教了四十九年,他為我們示現的是教師,他一生所做的是教育,真正是佛陀的教育。身行言教,他所教的他自己都做到,他沒有做到他不說,他所說的自己全做到。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應當要向他學習的。

  「故勿犯道禁」,這一條就是六度裡面的戒,「戒度」,持戒波羅蜜。戒分為三大類,有律儀戒,律儀戒是有文字記載的,是佛說的,《大藏經》裡面的律藏,這是屬於律儀戒。佛沒有說的,只要是斷惡修善,統統包括在這一類裡頭。所以它有攝善法戒,只要對我們是好的、有利益的,佛雖然沒有講,我們要遵守。譬如吸煙,抽煙,這條戒裡頭沒有,這東西好不好?抽煙不是一樁好事,應該不抽煙。這就是攝善法,不抽煙是善,抽煙是不善,包括在這一類裡頭。另外還有一類,利益有情,對眾生有利益的,佛雖然沒有說,我們也要做。我舉一個例子,而且這個例子在佛陀那個時候有,不是沒有。我們最近這十幾年來,在國際上走動,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團結宗教。佛經里好像沒有說,該不該做?該做。為什麼?宗教能夠團結,宗教能夠互相學習,宗教能夠回歸教育,它確實能夠化解衝突,給社會帶來安定和諧,這是好事。所以我們對於每個宗教,以清凈平等心對待,我們互相合作,希望幫助社會安定,幫助社會和諧。我們在教義上互補,互相學習,在資源上也互補,他有缺乏的,我們幫助他,我們有缺乏的,他幫助我們。在戒律上講,這是屬於利樂有情這一類的。

  所以我們要把心量拓開,要把心量放大。為什麼?在根本上我們理解,「一切法從心想生」。惠能大師說得最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佛教是自性生的,世間所有一切宗教不離自性,都是從自性裡面生出來的,根源是一不是二,找到這個源頭就好辦了。我們有一個人畫的千手觀音,在哪邊?大家來看看,這很有味道。澳洲有一位同修畫了這一張千手觀音,這個三十二相,畫的是各個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這裡頭我看到有耶穌的像,有孔子的像、有老子的像。這是耶穌的像,另外大概總是各個不同宗教創始人,統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很有意思,說明什麼?宗教是一家。這個給它拷貝,拷貝可以流通給大家看看。我們現在需要這個,需要團結,需要化解衝突,需要安定和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九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三二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二八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一九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九十七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