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詠春拳的三板斧是攤、膀、伏?

為什麼詠春拳的三板斧是攤、膀、伏?

2015-08-31

在電影《一代宗師》里,我們知道詠春拳只有三板斧「攤、膀、伏」,但實際上詠春拳的手法遠不止「攤、膀、伏」,有枕手、窒手、標指、拍手……等等。但又為什麼說詠春拳只三板斧呢?到現在我開始學習黃淳梁系詠春拳學二段時,才漸漸的明白。

詠春拳三板斧「攤、膀、伏」並不是指詠春拳只有三個手法,或是三個最常用的手法。三板斧真正的意義是:攤膀伏三種手法代表了三種詠春拳主要的結構。

在禪拳詠春這個博客里,我有兩篇文章專們講述詠春拳的結構問題。第一篇是《詠春拳,結構第一》;第二篇是《詠春的結構,時時不離結構 處處不離結構》。結構是詠春拳的靈魂,詠春拳不尚力量,之所以能夠做到以弱勝強,憑的就是自然的結構。

我們看詠春三板斧攤、膀、伏如何代表著詠春的三種主要的結構。

先說攤手,攤手,雙方搭手時,是一種位於對方手臂下面的手法,如詠春拳的單黐手裡的攤手。攤手多是從下往上再帶點角度去撬開對方的手。所以攤手代表著詠春拳的一種結構——從下往上的支撐結構。

再說伏手,伏手,雙方搭手時,是一種位於對方手臂上面的手法,如詠春拳單黐手裡的伏手。伏手是從上往下壓制住對方。所以伏手代表著詠春拳的一種結構——從上往下壓制的結構。

膀手,膀手是一種拱型結構,是一種圓型的旋轉運動,用於帶開對方。所以膀手也代表著詠春拳的一種結構——左右橫向運動的支撐結構。

這是詠春拳先輩們高超智慧的體現,以敵我雙方打鬥的實際情況來看,我的手臂的位置,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不是在左,就是在右,即然如此,詠春的這三板斧「攤、膀、伏」就足以應付一切形式的攻擊。由於「三板斧」的深度夠了,但廣度不夠,所以才有更多的詠春手法來彌補變化的不足。無論怎麼變化,手法再多,也都是這三種結構的應用。
推薦閱讀:

「太極拳」和「詠春拳」這麼出名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太極與詠春 同理不同拳
詠春——控制
葉問3中葉問打泰森為什麼要蹲下來?
打擊拳靶:傳武整勁催跟發力,與現代搏擊直線發力的異同

TAG:詠春 | 詠春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