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先帝欽定的三位丞相,是無為而治的重要保證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在親征英布時,膝蓋又中了一箭,畢竟歲月不饒人,返回長安後就病入膏肓。呂后請來名醫診治,劉邦問他:「這病能治嗎?」醫生張口就說:「能治!我有祖傳秘……」劉邦心想能治不能治你心裡還沒點逼數嗎,你就不怕治不好丟了性命嗎,這家屬你可惹不起。於是這位痞子皇帝佯裝發怒:「老子提三尺劍取天下,難道不是天命?我命在天,就是扁鵲來了也沒用。」就這樣放棄治療了。

呂后看出老公沒有多少時日了,就在病榻前詢問:「陛下百年之後,誰來接蕭相國的班?」劉邦答到:「曹參吧。」呂后又問:「然後呢?」答道:「王陵,不過有點死心眼,陳平可以幫他;陳平聰明有餘,但不能獨當大任;還有那個周勃,為人厚重,就讓他做太尉吧。」呂后又問:「然後呢?」劉邦閉了閉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也不知道。」

出將入相

曹參同志,也是沛縣的老班底,做過獄吏,相當於派出所所長或看守所所長。曹所長這行當,既要擅長刀筆,又要會點武行,他很勝任,在縣裡混得風生水起。秦法苛細,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所以監獄裡經常滿了又空,空了又滿,為什麼會空了呢?因為囚犯要被押往咸陽服役,修建大型公共工程。這很考驗曹參的能力,也很考驗他的耐性,終於沛公起義了,他也跟著跳槽了。

曹參兢兢業業,從初起沛縣、西入武關、還定三秦,到彭城之戰、滎陽之戰,隨時都能看見他衝鋒陷陣的身影。此後,劉邦又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配合韓信向北進行戰略大迂迴,名為配合,實際上是把握兵權,千里遠征,必須有個靠得住的人,確保邦指揮槍。破魏、滅趙、攻齊,曹參幾乎形影不離,尤其在對齊之戰中,他攻破臨淄,平定濟北,得城七十餘縣。韓信封齊後參加垓下之戰,曹參留守齊國,遙制後方。

劉邦在修武、定陶兩次奪韓信軍,雖說是高維碾壓,但如果沒有曹參這個抓手,恐難以奏效;蒯徹勸韓信擁兵自立,又談何容易。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次分封功臣,曹參以攻下兩國、一百二十二縣,俘獲兩王、三相、六將軍及莫敖、郡守、司馬、侯、御史各一人的戰績,被推為第一功臣(諸侯王除外)。劉邦出於各種考慮,硬點蕭何為第一,但給曹參的食邑高達一萬六百三十戶,是真正的萬戶侯。而此時曹參的職務也耐人尋味,韓信改封楚王后,劉邦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以曹參為齊相國,讓他在宰輔的位置上歷練,足見劉邦心思深遠。他在病榻上第一個想到曹參,絕不是臨時起意。

劉肥年紀還輕,曹參初到齊相國任上,召集各地的長老,顧問安定之道,可惜人多嘴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莫衷一是。曹參抓破腦袋,聽說膠西有個叫蓋公的,精通黃老之道,就把他高薪請過來,蓋公講治國之道貴在清靜,頭頭是道。從此曹參待蓋公為上賓,用黃老之術治理齊國,九年間,齊國安定繁榮,人人稱道。

曹參也明白劉邦的心思,所以當蕭何死後,他告訴管家收拾行裝,並說:「我馬上要做丞相了!」不久詔書下達,曹參返京,臨行前對繼任者囑咐道:「所要注意的有兩件事,一個是刑獄,一個是市場,千萬不要無事生非,管得太多。」繼任者問:「難道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曹參說:「並不是,小偷小摸、缺斤短兩這些事情太多了,瞎折騰會讓他們生計無著,滋生為亂,所以我才提醒你。」

蕭何將死之時,也極力推薦曹參,可見他們的政見很一致。曹參做了丞相後,一切按既定方針辦,不改蕭何舊制,稱為「蕭規曹隨」。徵辟丞相府官屬時,大都挑選年長穩重、文辭木訥的人,如果遇見張口法律、閉口建設,一味追求政績的,直接趕走不用。更誇張的是,曹參無所事事,天天飲酒作樂,這種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讓大家很費解,紛紛上門規勸。曹參知道他們的來意,二話不說先上酒,那人喝完剛想說話,曹參頓時伍佰附體:「來來來,喝完這杯還有一杯,再喝完這杯還有三杯。」一直把那人灌得酩酊大醉,忘了到底該說什麼了。

他不搞雙重標準,寬於律己也寬於待人,官吏們經常在相府後園飲酒高歌,有人看不下去,卻又無可奈何,就請他過去管管。曹參慢悠悠地進了後園,官吏們先是一愣,只見他坐了上席,拿過酒壺自斟自飲,於是大家一起又喝又唱,盡情k歌。平常官吏們有了小過失,曹參不聞不問,裝作沒看見。

當朝的惠帝有小情緒了,尋思著是不是相國沒把自己放在眼裡,他召見曹參的兒子曹窋zhú,悄悄地說:「你回去問問你爹,說『先帝剛剛駕崩,皇帝年紀輕輕,你身為相國,天天喝酒不管事,怎麼治理天下?』不過千萬別說是朕問的。」曹窋找個機會把話說了,哪裡瞞得過老爹,曹參賞了他一頓板子,邊打邊罵:「你小子趕緊滾,天下之事不是你該過問的!」次日朝會,惠帝怒氣沖沖地問:「你憑什麼打曹窋,是朕讓他問的。」曹參免冠謝罪:「陛下覺得自己跟高皇帝比如何?」惠帝說:「我哪敢跟高皇帝比!」曹參又問:「陛下覺得我跟蕭相國比如何?」惠帝說:「好像比不上吧。」曹參就說:「陛下所言極是,高皇帝與蕭相國明定法令,陛下只需垂拱而治,臣等只需遵照執行,不是挺好的嗎?」惠帝連連稱善。

面折廷爭

王陵同志,是沛縣中的長者,所謂長者,不只年長,還要品格高尚。他對劉邦雞鳴狗盜那一套打心眼裡是看不上的,所以沒有追隨劉邦,而是另起爐灶,率領私人武裝佔據南陽。直到劉邦還定三秦後,王陵才覺得這人雖然私德不淑,但是大義俱在,就舉兵降漢,並奉命迎接劉邦家屬,只是由於項羽阻撓,未能成功。能把保護家屬的重任交給王陵,說明劉邦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項羽為了拉攏王陵,把王陵之母請到營中,禮遇有加,想以此招降王陵。但王陵之母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她對王陵的使者說:「請你跟王陵說,好好侍奉漢王。漢王是一位長者,千萬不要因為我猶豫不定,老身願以死明志。」說完伏劍自殺,項羽獸性大發,把她煮成了一鍋湯。王陵從此死心塌地地跟了劉邦,但因為他不是嫡系,又跟雍齒這個仇人是好基友,所以直到高祖八年(公元199年)第二次分封時才封侯。

不過劉邦還是公私分明的,不然也不會欽定王陵,看中的就是他堅持原則敢於直言的品格。

王陵做了右丞相兩年後,惠帝駕崩,呂后瞅准機會準備封呂氏為王,問王陵的意思。王陵直言不諱地說:「高祖斬白馬盟誓,非劉氏封王,天下共擊之。太后要封呂氏,明顯違法這條憲法修正案。」呂后非常不滿,又問左丞相陳平,兩人曲意逢迎:「高祖登基,子弟封王;太后稱制,如同皇帝,分封子弟無可厚非。」

退朝以後,王陵忍不住指責他們:「難道高祖盟誓的時候,你們不在現場嗎?如今女主當朝,欲封呂氏,你們阿諛奉承,有何面目見高祖於地下!」陳平很客氣地說:「面折廷爭,我不如君,保全社稷,君不如我。」王陵隱約聽明白了,知道陳平雖然底線低,但並非全無底線,遂默然不語。呂后也不敢動他,只能明升暗降,給他個太傅的虛銜,王陵大怒,從此閉門謝客。作為開國功臣,他的表態已經足夠了,有功臣集團在,呂后就不敢太過分。

長袖善舞

陳平同學,從小學的就是黃老那一套,家裡比較窮,哥哥辛苦耕田供他遊學。鄰居們見陳平長得又高又胖,好奇地問:「你家這麼窮為什麼你吃這麼肥?」他嫂子嫌他沒用,沒好氣地說:「還能吃啥?也吃的糠。有這小叔子,還不如沒有!」但是無用安知不是大用,哥哥很生氣,就把這長舌婦給休了。

陳平長大該娶媳婦了,富人家看不上他,窮人家他看不上。那就找二、三、四、五婚吧,張大戶家有個孫女,一連死了五任丈夫,嚇得別人都不敢碰,但是陳平無所謂,他喜歡錢。為了引起張大戶的注意,他故意拋頭露面,在一場大型葬禮上幫忙,早出晚歸。坊間葬禮同樣也是社交場合,張大戶就注意到了這個大帥哥(古代審美),他暗中跟隨陳平,發現他家雖窮,門前卻多有車馬,這是交際廣泛的表現。

張大戶回去跟兒子商量,兒子不同意:「陳平成天不務正業,一縣的人都笑話他,我女兒怎麼能嫁給他?」張大戶此意已決:「這樣一表人才的人能窮一輩子嗎?」最終把孫女嫁給了他,還借錢給他辦婚禮,囑咐孫女:「千萬不要因為他窮,就慢待人家。」陳平吃得一手好軟飯,有錢有閑,很像劉邦一樣不拘小節。

他相信能用錢擺平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剛到漢營做了參乘,他就敢收受賄賂,周勃、灌嬰因此向劉邦告狀。劉邦質問陳平,他回答說:「臣事奉魏王,魏王不聽我的話,所以我去投項王;項王剛愎自用,任人唯親,不相信別人,所以我來歸漢王。我囊中空空,不收錢辦不成事,如果臣的計謀可用,大王用之,如不可用,我退還金錢,辭官回家。」劉邦覺得很有道理,就當面道歉,賞賜財物,讓他做護軍中尉。滎陽之戰時,他向劉邦建議,用重金收買,離間項羽君臣,劉邦大手一揮,給了他四萬金,不入預算。

他相信能用陰謀擺平的問題就絕不用動刀兵。後來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問計群臣,都說:「趕快發兵弄死他!」諮詢陳平,陳平反問:「陛下的兵比楚兵精良嗎?」劉邦說:「比不上。」陳平又問:「陛下的將領比韓信厲害嗎?」劉邦說:「也比不上。」陳平便說:「兵比不上,將比不上,那貿然開戰就是玩火呀。」他接著出主意說:「自古就有天子巡幸,會盟諸侯之事。南方有雲夢澤,陛下就說要出遊雲夢,召諸侯在陳縣會盟。陳縣在楚國邊界,韓信勢必要遠道迎接。那時候陛下要拿他,只需一個壯漢就夠了。」韓信果然被這種套路吃得死死的。

他相信能通過女人擺平的問題也都不是問題。滎陽危急的時候,陳平集合了兩千婦女,裝扮成士兵的樣子,趁夜在東門假意投降,吸引楚軍的注意力,然後與劉邦從西門突圍而去。北征韓王信的時候,匈奴冒頓單于出兵將劉邦大軍包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眼看要全軍覆沒,陳平獻計通過單于閼氏的枕邊風,勸退冒頓才得以逃出生天。

在回師途中路過曲逆(今河北省順平縣東南),劉邦登上城樓,感慨到:「好大的城,我走遍天下,所見也只有洛陽城可比。」他轉身問御史:「曲逆戶口有多少啊?」御史說了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細品起來卻無比悲涼的話:「曲逆在秦初三萬戶,遭遇兵禍,多有逃亡,如今有五千多戶。」一葉可知秋,大縣尚且如此,全國各地戶口凋敝、經濟蕭條的景象可想而知。在這種情形下,無為而治也勢在必行。

無為而治的前提是政治穩定,呂后稱制,有太后的大義名分,如果硬頂,就會導致後黨和功臣的激烈衝突。這並非空穴來風,之前劉邦駕崩時,呂后秘不發喪,由於擔心惠帝制不住功臣,就準備把他們一網打盡。幸虧衛尉酈商及時勸阻,說將軍們領兵在外,如果聽說朝中有變,肯定會發兵關中,到時候天下大亂,要步亡秦後塵。一場腥風血雨這才作罷,陳平向呂后讓步,就是以退為進,扛不過你還活不過你嗎?

果然呂后一死,陳平主謀,周勃用兵,誅殺呂氏諸王,迎立文帝。為了政權平穩過渡,陳平推舉周勃為相,文帝出於政治平衡考慮,任命周勃為右丞相,陳平仍為左丞相。文帝是個精明人,不久後的一次朝會上,他突然問周勃:「全國一年有多少案件?」周勃不知道。又問:「全國一年有多少錢糧?」周勃還是不知道,慚愧得汗流浹背。文帝轉而問陳平,陳平說:「可以問各自的主管。」文帝問:「主管都是誰?」陳平說:問案件,找廷尉;問錢糧,找治粟內史。」文帝追問:「都各有主管,那你管什麼?」面對這個刁鑽的問題,陳平從容不迫:「我管群臣。宰相,就是要上佐天子,下理萬物,外撫四夷,內親百姓,讓百官各司其職。」

這並非陳平嘴炮為自己開脫,而是無為而治本就如此,如果事必躬親,只能說明政務繁雜國家多事。相比之下,周勃卻是一頭霧水,退朝後他埋怨陳平:「你說得這麼溜,怎麼不教教我?」陳平笑著說:「君身居相位,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嗎?若陛下要問長安有多少盜賊,你當真要回答嗎?」周勃自慚形穢,知道自己玩不轉政治,就主動請辭,讓陳平獨相。

多年以後,這些已然作古的君臣們,或許不會想到,一個酷吏橫行、擾民無算的時代悄然而至,與開國之初簡直判若水火。然而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孰是孰非,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推薦閱讀:

有聲書 | 外面的熱鬧不關自己的事,「如法的心」最重要
比聖誕重要的中華八大傳統節日,你認真過了?
重要圖書館網址導航
從五格數理對人影響,看名字的重要性

TAG: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