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動作詳解(四)

傳統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動作詳解(四)

(2009-11-09 09:30:00)

轉載

標籤:

傳統太極拳

體用全書

太極拳十要

趙幼斌

王志遠

奚桂忠

楊澄甫

傅氏三代

分類: 我的太極之路

第四十二式  左蹬腳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身微右轉,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同時,兩拳變掌分向左右下落,經腹前向前上劃弧合抱。交叉於胸前,左掌在外;隨劃弧隨著兩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里;眼先關兩掌劃弧,當兩掌將交叉時即轉向左平視。

   動作二:兩掌向左右分開;同時,左腳以腳跟慢慢向左蹬出,右腿隨左腳蹬出漸漸起立,膝仍微屈。眼神關顧左掌分開,並通過左掌向前平視。

   要點與第三十七「右蹬腳」相同,惟左右相反。

    第四十三式  轉身右蹬腳

   動作一:右腳跟離地,以右腳掌為軸,身體迅速向右後轉;同時左腳隨轉體自左而前右擺,下落於右踝旁,先以腳尖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於左腿而至全腳踏實,隨即左腿微下蹲,右腳提起;同時,兩掌隨轉體自左右向胸前合抱交叉,右掌在外,掌心皆朝里;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兩掌合抱。

   動作二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動作二相同。

   要 

   1.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要點相同。

   2.轉身時須借右腳輾地(一經輾地,腳跟即離地)和左腿擺動之勢,才能迅速圓潤地轉向後面。轉身時,身體不可前俯後仰,否則會產生不穩定的現象。

   3.兩掌合抱交叉要與轉身動作同時開始,同時完成。

第四十四式  進步搬攔捶

   動作一,左腿漸漸下蹲,右腳下落,腰微右轉。同時,有掌變拳自右而下經腹前弧形左繞,拳心翻朝下;左掌隨左腿下蹲時稍下沉,即自左而前弧形向上(高不超過耳部)劃弧,掌心朝右下。眼稍關右拳左繞,即漸漸轉向右平視。

   動作二、三、四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動作三、四、五相同。

   要點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要點相同。

   第四十九式  野馬分鬃

   (一)右分鬃

   動作一:左腳尖里扣踏實,身微左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左腿坐實,右腳收回經左踝側向前提起。同時,左掌屈肘弧形移於左胸前;右吊手變掌自右而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與左手成抱球狀;兩臂皆呈弧形。眼神關顧左掌。

   動作二:右腳向右(西稍偏北)邁出,身體漸漸右轉,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而至全腳踏實,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右掌隨轉體向右上方以大拇指一側弧形例出,高與眉齊;左掌向左弧形下采於左胯旁,用沉勁以稱右手之勢。眼神關顧右掌(扌列)出,稍先於右掌到達右方。

   (二)左分鬃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踏實,身微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右腿坐實,左腳經右踝側向前提起。同時,右掌隨轉體屈肘移於右胸前,隨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下;左掌向右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與右掌成抱球狀;兩臂均呈弧形。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右掌。

   動作二:左腳向左(西稍偏南)邁出,身體漸漸左轉,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體向左上方以大拇指一側弧形例出,高與眉齊;右掌向右弧形下采於右胯旁。眼神關顧左掌(扌列)出,稍先於左掌到達左方。

   (三)右分鬃

   動作與前(二)左分鬃動作相同,惟左右相反。

   要 

   1.野馬分鬃的弓步比一般弓步稍微開一些,但不到45度斜角;腳尖要與膝蓋方向一致。

   2.兩掌成抱球狀時,注意不可抬肘。

   3.右或左手例出時要隨腰轉動,並要由肩到肘、由肘到手節節貫串地向外(扌列)出。同時例出與轉體、變弓步要協調一致。下採的一手不要離胯部太近,須稍從後分開,用沉勁以稱右手之勢。兩臂要呈弧形

   第五十式  攬雀尾

   動作一:身體微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左腳經右踝內側向右提。同時,右掌隨轉體屈肘下沉里收於右胸前,隨里收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下,右肘稍墜,略低於腕;左掌同時向右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兩掌相對如抱球狀,兩臂呈弧形。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顧及右臂。

  動作二、三、四與第三式「攬雀尾」(一)掤式的動作二、三、四相同。

  要點與第三式「攬雀尾」(一)掤式要點相同。

   (二)捋式、(三)擠式、(四)按式的動作和要點,與第三式「攬雀尾」相同。

   第五十一式  單鞭

   動作和要點與第四式「單鞭」相同。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一)左穿梭

   動作一:左腳尖里扣踏實;同時,右吊手變掌自右向前下劃弧,左掌也漸漸下移。

   動作二:重心全部移於左腿,身體漸漸右轉,右腳提起;同時,右掌隨轉體自下而左經胸前向右弧形上掤,左掌繼續向前下劃弧。眼神關顧右掌向右上擁。

   動作三:身體繼續右轉;右腳向右(西稍偏北)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而至全腳踏實;左腳經右踝側向前提起。隨轉體,左掌經腹前向右弧形移至右小臂下側;右掌也隨轉體繼續稍右棚,即沉右肘,自然帶動右掌向下移回。眼稍關右掌後移,即轉向前平視。

   動作四:左腳向左前斜方(西南)邁出一步,以腳跟著地。同時,左小臂經右小臂下側向前上棚;右掌(沉肘)經左小臂上側穿回,隨穿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前面下方。眼向左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左臂前棚。

   動作五:重心漸漸移向左腿,左腳全部踏實,身體漸漸左轉,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小臂經面前上翻,隨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翻朝前面上方,左掌停於額前;右掌同時向前推出。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右掌前推。

   (二)右穿梭

   動作一:左腳尖里扣踏實,身體漸漸右轉。同時,右掌隨轉體屈肘橫臂(臂呈弧形)移於胸前,隨移隨著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里;左臂外旋、沉左肘自然帶動左掌下移,並使掌心翻朝里。眼神關顧左掌移回。

   動作二:身體繼續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右腳提回,隨轉體移動。同時,右臂隨轉體右掤;左掌沉肘經右小臂上側繼續向下移回。眼神先關及左掌下移,即轉視右臂前方。

   動作三、四與前左穿梭動作四、五相同,惟左右相反,前左穿梭方向為西南,這一右穿梭方向為東南。

   (三)左穿梭

   動作一: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身微右轉,左腳向前經右踝側提起。同時,左掌隨轉體屈肘橫臂(臂呈弧形)移於胸前,隨移隨著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里;右臂外旋、沉右肘自然帶動右掌下移,並使掌心漸漸翻朝里。眼稍關右掌下移,即轉視左臂前方。

   動作二、三與前左穿梭動作四、五相同,惟前左穿梭方向為西南,這一左穿梭方向為東北斜方;

   (四)右穿梭

   動作與前右穿梭相同,惟前右穿梭方向為東南,這一右穿梭方向為西北。

   要 

   1.玉女穿梭共有四個,方向是朝著四個斜角

   2.在每個轉身或上步時,不可起立,身體要保持正直,動作要連貫均勻上下相隨協調一致

   3.一掌向前上翻時要防止引肩上聳或抬肘;推出一手的臂部不要挺直,要稍屈。

   4.變弓步、一掌前推時,腳尖、膝蓋、身體、面目與推出的一掌方向要一致地朝著斜角。

   第五十三式  攬雀尾

    (一)掤式

   動作一: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左腳向右經右踝內側提起。同時,右掌屈肘下沉里收於右胸前,隨里收隨著臂微外旋使掌心翻朝下,右肘稍墜,略低於腕;左掌同時向右下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兩掌相對如抱球狀,兩臂呈弧形。眼神關顧右臂(參看圖5)。

   要點與前第三式「攬雀尾」棚式要點相同。

   (二)捋式、(三)擠式、(四)按式的動作和要點與第三式「攬雀尾」相同。

   第五十七式 下勢

   動作: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漸移向右腿,右腿屈膝下蹲,與腰胯同時坐下,以牽彼之力,而蓄我之氣,成左仆步;同時,左掌隨重心後移屈肘弧形里收下移(左手隨重心後移,用圓活勁收回胸前),經胸前而下,由左腿里側前穿。眼神關顧左掌。 

   要 

   1.左掌弧形里收下移時,須隨身體重心後移松腰胯松肩部下沉肘部,這樣才能節節貫串帶動左掌里收下移。左掌由里收下移到前穿要圓活,掌指要朝前(東),掌心朝南。

   2。做下勢動作時要防止身體前俯、低頭和臀部突出,要仍然保持上體正直,並要注意不可挺胸

   3.成左仆步時,左膝微屈,左腿不可用力挺直。

   4.眼神雖隨左掌,但當左掌由下向前穿時,不可低頭。

   第五十八式  金雞獨立

   (一)左獨立

   動作:左腳尖外撇,身體漸漸左轉,重心漸漸向前移於左腿,上體前移而起;左腿屈膝前弓,蹬右腿;右腳腳跟先離地向前提膝,隨即左腿漸漸起立,成左獨立式。同時,左掌隨著身體前起左轉向前上穿,即弧形下摟至左胯側(掌心朝下);右吊手變掌自後而下,隨著右腿向前提膝,以右前臂尺骨一側貼近右大腿上側向前弧形上托,屈肘置於面前,手指朝上,高與眉齊,掌心朝左。眼先關左掌前穿,當左掌左摟時即顧右掌上托,並稍先於右掌到達,並通過右掌向前平視。

   (二)右獨立

   動作:左腿漸漸屈膝下蹲,身體漸漸右轉;右腳下落於左腳跟旁,腳尖先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於右腿而至全腳踏實;隨即左腳腳跟先離地向前提膝,右腿隨著漸漸起立,成右獨立式。隨著左腿下蹲和右腳下落的同時,右掌弧形下落於右胯旁,掌心朝下;左掌自下向前,隨著左腿向前提膝,以左小臂尺骨一側貼近左大腿上側向上弧形托起,屈肘置於面前,手指朝上,高與眉齊,掌心朝右。眼先關右掌下落,即移顧左掌上托,稍先於左掌到達,並通過左掌向前平視。

   要 

   1.由下勢左仆腿起,重心前移時,要左腿漸屈,右腿漸蹬,松腰胯,上體要平行前移,然後漸漸前起,形成左弓步的形狀,不要兩腿伸直而起。

   2.在過渡為左獨立式時,先要穩固地屈膝坐實左腿,然後右膝向前漸漸提起,同時左腿隨著漸漸起立;不要先左腿起立,然後再提膝,形成不協調。由下勢變為左獨立的整個過程中,要防止上體前俯,須保持正直。

   3.由左獨立變為右獨立時,注意右腳下落時,左腿要同時下蹲,不要單是右腳下落而左腿仍然直立。當左腿提膝時,右腿也要隨著漸漸起立。

   4.在做獨立式時,須「沉肩墜肘」,「坐腕」,「虛靈頂勁」,「氣沉丹田」;要「肘與膝合」,即肘與膝上下成垂直,向前的方向要一致。獨立的一腿直立時不要用力挺直。

   5.在左右獨立式動作說明文字中所用的「托」字,是按該動作的技擊作用而來的,但在鍛煉時不要為了「托」字的意義而將掌心朝上,應該手指朝上。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攆猴

   (一)右倒攆猴

   動作一:右腿漸漸屈膝下蹲,左腳經右踝內側下落;同時,右掌向後(稍偏右)弧形上移,至與肩齊平;左掌伸臂前移;隨移隨著兩臂外旋使兩掌心翻朝上。眼關顧右掌向右後上移。

   動作二與第十七式「左右倒攆猴」(一)右倒攆猴動作三相同。

   (二)左倒攆猴與(三)右倒攆猴動作與第十七式「左右倒攆猴」相同。

   要點與第十七式「左右倒攆猴」相同。

   第六十六式  轉身白蛇吐信

   動作一、二與第二十四式「撇身捶」動作一、二相同。

   動作三:右腳向前(稍偏右)落下,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移向右腿,漸至全腳踏實,弓右腿,蹬左腿,左腳尖微里扣,成右弓步;身體繼續右轉。同時,右拳變掌繼續隨轉體向前弧形下撇至右腰前,掌心朝上,左掌弧形收至胸前經右小臂里側上方向前推出;眼向前平視。並要關及左掌前推。

   要 

   該式除在動作三內的「右拳變掌向前下撇」與撇身捶不同外,余皆相同。所以要點也同前撇身捶。

   第六十七式  搬攔捶

   動作一: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身體左轉。同時,左肘隨轉體下沉,左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上;右掌變拳向前上伸於左掌上側。眼神關顧右拳前伸。

   其餘動作皆與第二十五式「進步搬攔捶」相同。

   要點與第二十五式「進步搬攔捶」基本相同,僅銜接動作「右掌變拳」不同,其餘動作皆同。

   第七十二式  高探馬帶穿掌

   (一)高探馬

   動作和要點與第三十式「高探馬」相同。

   (二)左穿掌

   動作一:左腳提回,右腿漸漸下蹲;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身體同時漸漸右轉。隨著左腳提回,同時右掌漸漸屈肘橫臂,臂呈弧形,以弧形向左而下內收,隨收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當左小臂穿過右掌上側時,右掌即臂內旋使掌心仍翻朝下,右掌落於左腋下;左掌由右掌上側穿出,掌心仍朝上,高與頦平。眼稍關右掌里收,即仍向前平視,並要關及左掌前穿。

   要 

   1.左穿掌動作要同左弓步、身體右轉協調一致。

   2.邁步時要防止上體前撲,仍須中正,要做到「邁步如貓行」,落步時要輕靈。

   3.左掌穿出時右臂要呈弧形,右腋要留有空隙,不要逼緊。如果逼緊和臂不呈弧形,一方面在姿勢上顯得彆扭,達不到處處求圓滿的要求,另外在動作轉換中也會失掉圓活之意。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動作一:左腳尖里扣踏實,身體漸漸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右腳向左提回(腳跟先離地)。同時,左臂屈肘右移,掌心朝里;右掌經左臂外側隨身體右轉合抱,隨合抱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里,兩掌合抱交叉於胸前。眼隨轉體向右平視,眼神要關及兩掌合抱。

   動作二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動作二相同。

   要點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要點相同。

   十字腿這個動作,原來的練法是單擺蓮。上述這種練法,是楊澄甫最後修訂定型的,目前按此法練者又最普遍,因之本書按最後定型的編著。但為使讀者對原來練法有所了解,茲將原來練法介紹如下:

   自左穿掌後,左腳尖里扣踏實,身體漸漸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同時,左掌屈肘隨轉體經面前右移,右掌仍在左腋下。身體繼續右轉,此時,兩掌在胸前交叉合抱成十字手,須全身松沉,環臂圓滿,分清虛實,圓轉自如。右腳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擺,膝部自然微屈,腳高不過肩,腳背略側朝右面;同時左掌自上而右向左迎著右腳面拍擊。

   下面就接進步指襠捶,在銜接動作上,即進步指襠捶動作一的說明,所不同的只是將右掌自左腋下經腹前左繞變拳。

第七十四式  進步指襠捶

   動作一:左腿漸漸下蹲,右腳下落,身體漸漸右轉。同時.右掌變拳自右而下經腹前左繞,隨繞隨著臂微內旋使拳心轉朝下;左掌也隨左腿下蹲和身體右轉下沉前移。眼稍關右拳,即向前平視。

   動作二:右腳腳尖外撇向右前(西北)斜方上步,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移向右腿而至全腳踏實;身體繼續右轉。隨轉體,右拳自左而上經胸前向右前搬出,隨搬隨著臂外旋使拳心翻朝上;左掌同時隨轉體弧形向右前攔,掌心朝右。眼神關顧左掌前攔。

   動作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左腳經右踝內側向前上步,先以腳跟著地;身體繼續向右微轉;同時,右拳隨轉體向右、向後、向前繞一弧形收於右腰側,左掌自前而右弧形下摟。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左掌。

   動作四:重心漸漸移向左腿,左腳漸至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身體漸漸左轉,微折腰。同時,左掌向左經左膝前弧形摟至左膝旁;右拳向前打出,高與腹齊。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左掌左摟和右拳打出。

   要點與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同。

   第七十五式  上步攬雀尾

    (一)掤式

   動作一:左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右腿向前提起;身體左轉直起。同時,左掌屈肘自左而上弧形移於左胸前,掌心朝右下;右拳變掌自前向左弧形抄至左掌下方,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與左掌成抱球狀,兩臂均呈弧形。眼略顧左小臂即轉向右臂前方平視。

   動作二與第三式「攬雀尾」(一)左右捌式動作四相同。

   要點與第三式「攬雀尾」棚式要點相同。

   (二)捋式、(三)擠式、(四)按式的動作和要點與第三式「攬雀尾」相向。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動作:左腳尖外撇,重心漸漸向前移於左腿,身體漸漸前起左轉,左腿屈膝前弓,蹬右腿;右腳腳跟先離地向前經左踝內側提起,向前邁出半步,以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左掌上抄至胸前變拳,右吊手變拳隨右腳前邁自後經腰部向前交叉於左拳下側與左拳同時向前上掤,兩拳高與頦齊,左拳心朝右面里側,右拳心朝左面里側。眼向前平視,眼神關及兩拳交叉前擁。

兩拳交錯封棚架打,隨「上步」逼沖之勢,「七星」突發,勁沖而勢涌,猶如天崩地裂,浪濤洶湧,排山倒海而來。

   要 

   1.同第五十八式「金雞獨立」要點1。

   2.由下勢過渡為右虛步時,注意身體不要搖晃。1上體要保持正直,2要松腰胯,腰部要防止為了保持平衡而僵硬。3不可用右腳尖來分擔身體重心。因為此時右腳為虛,左腳為實。如果右腳尖用力著地,分擔重心,就會犯步法上「雙重」的毛病,也就是虛實沒有分清。4襠要圓而虛。

   3.右拳向前上掤時,要如掤如打,注意不要做成向前上揚的動作。

   4.兩拳前掤時,兩肩不可因兩拳交叉而上聳或鎖住,兩臂要呈弧形,使姿勢達到曲蓄而又圓滿的要求。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動作:右腳經左踝內側退後一步,身體隨著微右轉;重心漸漸移於右腿,左腳略向後提,距原地半腳許落下,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身體隨著仍轉朝前。同時,兩拳變掌向左右分開,右掌隨身體右轉由前而下,然後隨即隨身體向前轉而向右而上劃弧,停於身體右側上方,隨劃弧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朝前(稍朝上側);左掌自前而下向左弧形落於左胯旁,掌心仍朝下,手指朝前。眼先關顧右掌向右劃弧,當右掌自右,向上劃弧時,即轉向前平視,眼神並關及兩掌。

     要 

   1.向後退步時注意右腳的落地點,不要踏在一條線上。撤步和成左虛步時,重心不要上下波動。

   2.成退步跨虎式時,上體不可朝右側傾或後仰、前俯,仍須正直右腿隨轉腰向右後踏下時,落下坐實,腰隨往下沉勁,右腰隙要虛,要放鬆,腰胯微微松沉,就有利於重心的穩定,而且必須在左腿坐實,右腿才能緩緩退步。

   3.轉腰撤步時,左手尚在右臂肘彎處。兩手分開不宜過早,過早就不能充分運用腰力。兩掌分開後,兩臂要呈弧形,注意兩掌不要距離身體太開而形成鬆散的現象。

  4.此勢的關鍵在於拉轉腰胯,通過弧形撤步後退,將正中點閃開,以引化改變敵來勁的方向,使其全身勁落空。

「退步跨虎」外形似「白鶴亮翅」,但兩手分開要比「白鶴亮翅」展開得多,腰胯下沉亦相對較低,以顯示其「跨」勢。

第八十式  轉身擺蓮

   動作一:左掌自左胯旁向左弧形上移至左額前,左臂斜著護額;右掌自上向右而下經腹前弧形移至左胸前,掌心朝下,略朝前側。

   動作二: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向右後轉,左腳隨著略踩地而起.左腿向右隨轉體平擺;兩掌向右後隨轉體移轉,隨轉隨著右掌漸漸亡移至高與鼻齊,左掌漸漸下移至與胸平,兩掌心皆朝下。眼隨轉體向前平視轉移。

  動作三:左腳向左前(東北)斜方腳尖里扣落地:隨著重心漸漸移於左腿而至全腳踏實,身體繼續右轉,左腿屈膝坐實,右腳仍為腳掌著地,如右虛步形狀。兩掌繼續隨轉體向右平移,右掌移於身體右前方;左掌移於右腕左側,稍低於右掌。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兩掌右移。

   動作四:自左向右轉,右腳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擺,膝部自然微屈,腳高不超過肩部,腳背略側朝右面;同時兩掌自右向左迎著右腳面拍擊(左先、右後。身體此時由右向左轉)。眼神關顧兩掌拍擊右腳面。

腳過似疾風擺盪蓮葉,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撒去滿身都是手。轉身擺蓮:轉要轉得平穩,踢要踢得圓轉有力。

   要 

   1.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向右後轉時,要借左腳略踩地、左腿向右後擺和轉體之勢,才能轉得圓活。在轉體時,身體不可搖晃,要立身中正,但腰部不可因此而挺硬,仍要放鬆。立如秤准,活似車輪。

   2.左腳落地時,要漸漸下蹲,左腿坐實,形成象右虛步的過程,然後隨著腰部自左向右轉和右腳自左向右上擺而漸漸起立,但也不可挺直。

   3.右腿擺蓮是橫勁,要用轉腰來帶動右腿外擺。由於右腿外擺是橫勁,又要由腰來帶動,因此右腳最好不超出肩部,同時右腿不要挺直,要微屈。如果腿部伸直和腳的高度超出肩部,則勢必胯部力量用得多,而腰部力量用得少;反之,腿部微屈,腳的高度不超過肩部,就能充分運用腰部力量,達到橫勁的要求,並且所發到右腳背的勁力也更大。

   第八十一式  彎弓射虎

   動作一:左腿漸漸下蹲,身體繼續左轉,右腳下落於原地(仍為東南斜方),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而至全腳踏實;同時,兩掌隨轉體向左平擺右臂隨著外旋使掌心翻朝上。眼神關顧兩掌左移。

   動作二:身體漸漸右轉,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兩掌隨轉體自左而下經腹前右繞變拳,繼續向右弧形上繞;1右手隨繞隨著臂內旋使右拳心漸漸翻朝外,經右耳側(此時身體由右向左轉)向左前斜方打出,高與額平,置於右額前,臂呈弧形;2左手隨繞隨著臂內旋使拳心漸漸轉朝下,向上經胸前(此時身體由右向左轉)向左前斜方打出,高與胸平。眼先關顧兩手向右上繞,當身體左轉、兩拳向左前將要打出時,轉向左前斜方平視.眼神並要關及左拳打出。

   要 

    1.兩手要隨腰轉動。腰部隨兩手拍擊右腳面後先左轉,隨即右轉,兩手也隨著向右上繞;當右拳繞至右耳側和左拳繞至胸前時,身體又變為左轉.兩拳也隨著體左轉而向左前斜方打出。身體轉動、兩拳打出與變左弓步等動作要協調一致

   2.成為彎弓射虎時,要防止右肘上抬,肩部上聳,身體前撲。腰下沉勁,略如騎馬襠式。

3.「右打虎勢」和「彎弓射虎」兩拳打出的區別:1右打虎勢的左手握敵之左腕,向右下方采沉,謂之蓋拳,而右拳與之相向擊出(右拳向左上,左拳向右下)。2彎弓射虎兩拳同向(東北)擊出,兩拳眼大致遙遙相對。

   第八十二式  進步搬攔捶

   動作一:重心漸漸移於左腿,身體漸漸左轉。同時,左拳變掌隨轉體向左後捋,隨掘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右拳向前弧形下落於左掌前上方,隨下落隨著臂外旋使拳心翻朝左面里側(右拳高與肩齊),隨左掌左搌。

   動作二: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右腳提回。同時。右拳自右前向下經腹前左繞,拳心轉朝下;左掌向左而上(高不超過耳部)劃弧,隨劃弧隨著臂內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下方。眼神稍關顧兩手劃繞,即漸浙轉向前平視。

   動作三、四、五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動作三、四、五相同。

   要點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相同。

   第八十五式  收勢

   動作:兩掌向前隨伸隨分開,兩手距離同肩寬,同時兩臂內旋使兩掌心轉朝下;隨即兩肘下沉,自然帶動兩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視。收其心意氣息,復全歸於丹田,凝神靜慮,知止有定,不可散失。

   (全套楊式太極拳結束)

   後記: 這是一部學習傳統楊式八十五式太極拳極好的教材,脈絡清楚,語言精要,深入淺出,重難點突出,筆者學拳以來,一直手不釋卷,認真研讀,不論學拳初期還是後來進一步提高、深入學習,始終指引著我不斷取得進步。我看書時喜歡在書中點點圈圈,加上批註,寫上自已的感想和心得。學拳幾年來,遍讀太極拳的經典著作,和全國各地太極拳愛好者們進行深入廣泛交流,把從其它書中看到的精典詞句在自已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到本教材中或用以註解或用以引伸或用以強調或用以加深理解。所以,在本教材中融入了本人多年來遍讀精研各太極拳大家的精典著作和自已練拳的心得體會和感想。歡迎轉載交流,但須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7個動作堅持做, 會變瘦喲~
風水不得不信:每天做的8個小動作,把財神爺都嚇跑了!
吳宇森作品 動作喜劇公認的佳作【大煞星與小鬼頭】
8個動作瘦腰瘦腿 20分鐘就收效(圖)
10個動作在家練起來, 減肚子就像切西瓜[打卡204]

TAG:傳統 | 太極拳 | 動作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