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玉——新石器玉器淺說

良玉假雕琢,好詩費吟哦。

詩句果如玉,沈謝不足多。

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

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論詩先論格。

詩家體固多,文章有正脈。

細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

                 ——戴復古

玉被稱為靈物,自古以來都有聖潔的標籤配著它,在古時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對玉器都是讚賞和美譽。然而玉器的平民化大眾化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就讓我們從石器時代開始了解玉器的發展。

石器時代根據生產力的發展被分為了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石器時代,我們的老祖宗還剛剛知道肉還是熟的好吃,還不知道工具的使用。靠打獵為生的他們,漸漸的發現木棍和石頭很好用,當他們的需求增加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來為他們服務,這時,他們開始改造現有的工具,新石器時代就此來臨。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玉器發展的孕育階段,我們的老祖先們從用石頭打石頭造就使用器到後期的紅山文化時期、良渚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玉器的廣泛使用。

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我們只能說是石器,這些都有其使用功能並且不具備玉的特質,那時候的石器表面粗糙,石性較重,器物上有很明顯的加工痕迹,這一點是現在工藝沒有辦法仿製的。距今6000年的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和田角閃石玉玉斧,這是發現的較早的一件和田玉玉器。之後距今5500至4000年,在我國形成一條弧形玉器帶,北起內蒙古赤峰市,經過遼西、遼南、山東、江蘇、浙江,南起廣東曲江。這裡是我國原始社會玉器工藝最為發達的地區,其中以雄渾質樸的紅山文化玉器和秀美不凡的良渚文化玉器為傑出代表。

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時期

最新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地處遼寧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中,出土了玉玦、玉匕、玉鑿及管狀玉玦八件玉器。它的發現,標誌著中國制玉歷史又提前了2000年。距今已有7000~8000年。

紅山文化C字龍

紅山文化出土了一批包括龍和與龍有關的各種動物圖案為題材的玉器群,而裝飾用的小件玉器則發現甚少,也沒有琮、鉞、璋等禮器出現。紅山文化玉器依據造型和題材可以分為動物形玉類和幾何形飾玉類:動物形玉類又可以分為現實動物和幻想動物:現實動物如玉鳥、雙龍首玉璜、獸形玉、玉龜、魚形墜、玉鶚等;幻想動物如獸形玉和玉龍、獸形玦等。幾何形玉飾有:勾雲形玉佩、馬蹄形玉箍、方圓形邊似刃的玉璧、雙聯玉璧、三聯玉璧、棒形玉等等。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玉雕龍,此件玉飾玉質呈碧綠色,體捲曲,形似「C」字,吻前伸,嘴緊閉,鼻端平齊,雙眼突出,額及顎底皆刻細密的方格網紋,頸脊長鬣上卷,邊緣斜削成銳刃,末端尖銳,尾向內彎曲,末端圓鈍,背有一對穿圓孔,可供穿掛用。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動物造型,風格質樸而豪放,表現手法中的圓雕、浮雕、透雕、兩面雕、線刻等已日臻成熟。

造型有時代性。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鍊,重點部位突出,又有不同於一般特徵的神韻。如紅山玉器的動物造型,既生動,又拙樸、豪放。現實仿製的紅山動物玉器,只能做到形似,總體上拘謹、呆板、無生氣,難以捕捉到原器物固有的神韻,很難模仿到那個時代的特徵。

     紋飾是一個時代思想觀念、審美意識和信仰的產物。如能掌握各個時代的紋飾特點,便能比較準確地認定其年代。紅山玉器表面多光素無紋,除玉龍額部或顎底有斜方形網紋和表現獸頭眼部、牙齒的細陰線紋外,一個常見特點是壓地線浮雕、凸弦紋、淺浮雕或稱打窪,即在平面玉佩或圓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勻稱的凹槽形紋飾,也稱瓦溝紋。有些壓地淺浮雕若隱若現,眼視不甚清晰,手摸感覺明顯,凸弦紋在多數紅山玉器都會見到。

器物雕琢工藝,是工藝技巧及藝術表現力等等因素的總和,最能反映時代特徵。紅山玉器的工藝,主要是各部位的過渡自然,表面光澤細膩,少有磨痕,除個別小型佩件大多無玻璃光。不論動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對鑽而成,也有從一面鑽進的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狀,有的孔中部交接處出現錯位稜台,也有的是對面蹭磨而成光澤無螺旋紋的孔,交接的薄層上鑽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藝上多兩面加工,內外邊緣成刃狀,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紅山文化勾雲佩

紅山文化 玉雙獸首三孔器

紅山文化 玉飾

紅山文化 玉龜

紅山文化 玉馬蹄形器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

良渚文化武進寺墓坑分布

良渚文化反山墓坑分布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重要的晚期新石器文化,最初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距今約4000~5000年。

良渚文化 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分布範圍大體是南自浙江的杭州灣,北跨長江到達蘇北的海安,東至上海,西到南京附近的寧鎮山脈。良渚玉器的造型、裝飾技藝都有一定的創新。在造型方面除璧、玦、管、珠、環等以簡單的幾何形狀為主的裝飾品外,還出現了鳥、魚、蟬、蛙、龜等動物形態的立體雕刻品。

良渚文化玉龜

良渚文化 玉魚

良渚文化中的大型玉璧和高矮不同的多節玉琮,標誌著制玉工藝已於石器工藝分離。玉器造型較為複雜,已能碾琢陰線或陽線、平凸或隱起的幾何形及動物形圖案裝飾,具有樸素雅拙的風格。

良渚文化 玉鐲

良渚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

在裝飾方面,一掃前代樸實無華的光素傳統,出現了雲雷紋、鳥紋、蛙紋等繁密精細的裝飾花紋,其中以多種形態出現的神人、獸面複合圖像最為重要。良渚文化玉器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以「兩眼一嘴」為特徵的所謂「獸面紋」,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紋飾。這種「獸面紋」或繁或簡,變化多端,它以其猙獰而怪異的色彩和對後世紋飾(尤其是商周青銅器饕餮紋)的巨大影響。

良渚文化 獸面紋飾

 良渚玉器氣勢雄偉,講究對稱均衡,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其表現手法以陰刻線為主輔以淡浮雕,並出現了圓雕、半圓雕、鏤空等難度很大的手法,飾紋已採用立體紋、地紋、和裝飾效三位一體,稱為「三層花」,即第一層用陰刻線刻出雲紋,直線,渦紋等為底紋,然後用淺浮雕的手法表現輪廓,最後再以陰刻線在凸面表現細部。如良澳玉器的獸面紋常以單(雙)陰線刻的圓圈象徵眼睛,兩眼之下

用淡浮雕出路呈長方形界,其上增配橋狀隆起,似如鼻樑,少數在員下陰刻出嘴部;或再以弧線勾勒出臉龐,嘴部有探牙者易呈圓角長方形,有眼瞼和鼻樑或額,無徽牙者,易呈蒜頭形,無眼瞼和鼻樑或額。紋飾著重強調圖像頭部結構;尤其是以圖紋為中心刻畫出具、牙齒成圖時多採用正視投影。為解決背面平面形象的呆板,設計者匠心獨運地採用兩個側面表現立體圖形的方式,將原本單調,呆板的背面形象表現得面目猙獰、變幻莫測,令人驚然而驚,稱其為「猙獰的美』或『獰厲的美』,是很恰當的。

龍山文化時期的玉器

龍山文化 玉三牙壁

龍山文化是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而得名的。距今年代約3500~4000年,它的下限年代較晚,有可能已經跨到我國歷史上的夏代,是高度成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龍山文化 鷹紋獸面紋圭

出土了許多玉石裝飾品,鳥形或鳥頭形玉飾成組隨葬,為以後商代大量盛行動物雕開創了先例。出土有玉斧、玉錛玉刀、玉鑿、玉璇璣等。我們從龍山文化出土玉器的造型、紋飾來分析,它們所體現的思想內容和社會特點及時代所賦予的特殊性質,並不僅僅只具有裝飾的意義,說明它與當時宗教思想有關,這種以某種生物為崇拜對象的現象正是原始圖騰的特徵。

龍山文化 三孔玉刀

 

龍山文化 綠松石飾

在玉材和製作方面,已發現的玉材有透閃石、陽起石、角閃石、蛇紋石、水晶、瑪瑙、石英和松石等多種材料。仍以治石的工具和工藝琢磨玉器,但從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留下的碾磨痕迹,足以說明用於制玉的旋轉性工具原始砣機已經發明,其功效尚低。

   在鑒別方面,看器型,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太過複雜的造型和過於規整的圖樣是值得我們懷疑的,還有那些過於誇張的樣式都是要避免的。看工痕,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制玉的工具愈發先進,我們要注意在玉器的雕刻和孔道中是否有現代制玉的痕迹。看色,不管是沁色還是玉的顏色都要看,經過幾千年的變遷,在好的玉都會受到自然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我們需要了解自然的沁色【詳見文章那些決定了古玉給我們的顏色—沁色(專業好文)】。

其他時期玉器小賞

崧澤文化

馬家浜文化

屈家嶺文化

大溪文化

齊家文化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你的每一次轉發,

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很認可!

你的每一條留言,

都是我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推薦閱讀:

TAG:玉器 | 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