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詳解(二)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詳解(二)

(第十六式:撇身捶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先右後左微轉,兩手在腹前微上掤後下沉,右拳變掌,雙手同時走下弧,向左右分於身體兩側,掌心相對,目視前方。

要求:兩手下分時要接勁,心氣下降,身體有下沉之感。兩手上接勁時吸氣,分時呼氣。

內勁:勁由丹田發起,下行於腿,上行順督脈至兩肩,貫於兩手。

用法:可用兩手腕或手背撩擊身體兩側敵之襠部。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下沉,立身中正,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橫跨一步;同時兩手先逆後順纏向上翻合於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目視前方。

要求:兩手上撩劃弧交叉時,與開右步同時進行,協調一致。腰勁下塌,襠要開圓。此動為下開上合,吸氣。

內勁:接上勢,勁纏至兩手後,腰略左轉,勁纏至左腿,再開右腿,同時兩手先逆後順纏合於胸前,勁再塌於腰。

用法:左右撩擊後,兩手守護於胸前。

動作三:接上勢,身體左轉,重心還在左腿,兩手在胸前左逆右順纏向左上展,目視左側。

要求:兩臂不能展直,轉時兩臂要與腰相結合。此動呼氣。

內勁:勁以腰左轉纏於兩手,左逆右順。

用法:此是「欲右先左」之動,欲向右轉,先向左開,有「聲東擊西」之意。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同時右手逆纏,走下弧經右膝下轉至右腿外側,左手變順纏經左耳側向前推於鼻前正中線,變逆纏,目視右前方。

要求:右手下轉時,襠腰勁下沉;如練大身法,還要更低,肩、肘均要從膝以下轉過,也有用右肩打「七寸靠」之說。往下轉時,要先上引。上引吸氣,下轉呼氣。

內勁:塌腰松胯,腰向右轉,以右為主。勁由腰至肩,由肩至肘、至手;襠勁由左腿里纏至右腿變外纏,兩膝、兩腳相合。左手由順變逆纏合於胸前。

用法:此動由腰勁催肩,可高可低打靠或肘法。

動作五: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身體向左轉,左手逆纏下捋,至左膝下,右手順纏上掤,目隨右手轉動。

要求:兩足踏實抓地,全靠襠勁左右盤旋,腰左右旋轉,帶動兩臂螺旋纏繞。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內勁:勁由右腿里纏至左腿變外纏,腰勁向左旋轉,纏於左臂逆纏下沉。右臂順纏里合,頂勁領起。

用法:向左轉體,隨襠腰勁,貫於肩肘,含有打左背折靠或左上掤肘法。

動作六:接上勢,重心在左,身體繼續左轉,左手逆纏叉腰,拇指在後,四指在前;右手順纏,小指領勁,在身前平攔至左前方,目隨右手轉至左前方。

要求:旋轉時,以腰脊為軸,不丟不頂,連綿不斷,圓轉自如。此動與上勢相連,繼續呼氣。

內勁:接上勢,內勁不斷,繼續左轉。

用法:練習襠腰的盤旋勁,結合兩臂的螺旋纏繞,使周身形成一個起於腳,行於腿,主宰於腰,通過肩肘,形於手指的空間螺旋運動,逐步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奧妙境界。

動作七:接上勢,重心移至右腿,身體向右轉約120o,左腳尖內扣,左胯要松,膝微屈。右手變拳,逆纏外翻,向右上掤,至右太陽穴,左臂撐圓,左肘里合。目通過左肘尖視左腳尖。

要求:旋轉時,擰腰轉襠,身體微前傾,身雖斜而中氣正。右拳、左肘尖、左腳尖形成一線,周身相合,切勿彎腰凸臀,此勢吸氣。

內勁:勁主宰於腰,由左腿移於右腿,隨重心移動轉腰,勁貫於右肩、右肘,合於左肩、左肘,有左肩與右胯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之意。

用法:勁由腰襠貫於右肩時,含「背靠」與「上挑肘」法;左肩肘下合,可引勁落空,亦可用下采肘法。

《 歌訣》 云:

撇身拳勢最難傳,兩足舒開三尺寬。

兩手分開皆倒轉,兩腿合勁盡斜纏。

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手叉在左腰間。

身似側卧微帶扭,眼神覷定左足尖。

頂勁領起斜寓正,襠間撐開月半圓。

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無偏。

右手撤回又一捶,此是太極變中拳

第十七式:青龍出水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移至左腿,右拳順纏下沉劃弧合於右腰間,左手由左腰間先順纏後逆纏向前合於胸前,目視右前方。

要求:重心合於左腿,松胯屈膝,右拳合於右腰間,立身中正,此動右拳弧線下行時呼氣,里合時吸氣。

內勁:勁由右腿合於左腿,左腿里纏,右腿外纏,腰勁右轉,右臂順纏,沉肘松肩,合於右腰間。

用法:設對方突然從我背後推來,我身體應迅速右轉,沉右肘,松右肩,使其撲空,右肘向右後擊其胸。另外如果對方從右側抓我右臂,我應迅速沉肘松肩,旋腕轉臂,解脫其抓拿,用肘或拳擊敵。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迅速向左轉,重心迅速移右腿;右拳自右腰間逆纏迅速向右膝前發勁沖拳,左手順纏半握拳收至左肋下,左肘向左發肘勁,目視右下方。

要求:用襠內彈簧力及腰的旋轉力,將拳催出去,做到勁達力點,周身完整一氣,開襠貴圓。此動呼氣。

用法:此拳下打可擊對方襠或小腹部。還可在發勁之後,右拳順纏向上往後崩,並含背靠勁,故有「里纏外崩」之說。

第十八式:雙推手

動作一:接上勢,右拳變掌上掤前引,左手變掌隨身體右轉與右手相合,目視右前方。

要求:兩手相合時與腰勁結合。

內勁:勁由腰貫於兩手,襠勁下沉。

用法:接勁下捋。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向左轉,重心自右腿微向左移,左腳尖外擺,兩手左逆右順纏下捋,目視左前方。

要求:襠走下弧左移,兩手下捋向外掤勁不丟,頂勁領起,身法中正。此動呼氣。

內勁:腰勁螺旋下沉,右腿勁里合,左腿勁外纏,兩手左逆右順纏下捋。

用法:捋其左臂下合,使其面朝下傾倒。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身體繼續左轉,提右腿劃弧,經左腳內側向右前方上步,腳跟著地,腳尖上翹里合;兩手左移右順纏隨身體旋轉繼續左捋,目視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上步時,兩手捋勁不丟,身法中正,接上勢繼續呼氣。

內勁:勁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腿勁外纏,右腿上步,腳尖領勁里合;腰左轉,勁達兩手,外掤後捋。

用法:轉身上步後捋,是一種沾粘連隨法。使敵有「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之感。

動作四:重心移至右腿,身體繼續左轉,兩手由左逆右順纏,變右逆左順纏,向左後向上劃弧,合於左胸前,目視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時,襠從左邊移至右腿;兩手由捋變推按勁,要圓轉自然,不能斷勁。此動吸氣。

內勁:勁由左腿纏至右腿,腰勁左轉,松肩沉肘。胸腰運化,旋腕轉膀,勁貫於兩手,合於左胸變推按勁。

用法:由捋轉推按法,向前平推。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向右轉,松胯下沉,兩手合力前推,左腳收於右腳內側,腳尖點地,重心在右腿。目視前方。

要求:塌腰松胯,合力前推。上動呼氣。

內勁:含胸塌腰,腰勁略右轉,松肩沉肘,勁貫於兩手。

用法:兩手合力,封敵雙臂,平胸前推。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向左轉,重心在右,左手逆纏下沉於身體左側,右手逆纏略上升,目視左前方。

要求:腳步不動,手隨身轉,左膝隨身體左轉時外擺,以腰脊為軸。接勁時吸氣,左手下沉時呼氣。

內勁:勁以腰脊為軸,貫於兩手。

用法:左側身引勁。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向右轉,左膝隨身體轉里合,右手變拳順纏下沉里合於腹前,左手順纏由身後劃弧向上轉至身前左側,高於頭頂,目轉視前方。

要求:左手上翻時,要身法中正,切勿挑肩,此動吸氣。

內勁:以腰脊為軸,帶動兩臂旋轉,左上右下有相合之意。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在右腿,左腳尖點地,屈膝松胯,含胸塌腰。左肘下沉與右拳上托相合,目視前方。

要求:身法端正,上下相合,此動呼氣。

內勁:由丹田貫於左肘與右拳。

用法:上下相合,可用拿法;左肘向下可擊對方後腦與後心。

《 歌訣》 云:

左肘在上,右拳在下,胸有含蓄,側首俯察;

左足點地,右足平踏,兩膝屈住,胸中寬大;

神靈氣足,有真無假,承上啟下,形象古雅。

第二十式:倒卷肱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向右轉,右拳變掌,逆纏劃弧下沉於身體右側,左手向前推,重心在右腿,左腳尖虛點地。目視前方。

要求:右手下沉時,以肩右轉,帶臂下沉,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動作二:接上勢,右手順纏由後上翻合於右胸前,身體略左轉,提左腿向左後方退步,腳尖著地;左手略向下塌勁,重心在右腿,目視前方。

要求:退左步時,必須等到右手將合至右胸肘再退步,兩手欲前先後有相合之意。此動吸氣。

內勁:以腰為軸,右手由逆纏變順纏,隨腰勁旋轉,向上合於右胸前;腰勁再左轉,提左腿,腳尖著地,里纏退步。

用法:倒卷肱為倒退防護法。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略左移,身體向左轉,左手逆纏後捋,右手逆纏前推,目光瞻前顧後。

要求:重心移動與左手後捋,右手前推要協同一致,身法中正。此動呼氣。

內勁:以腰為軸,勁由右腿移至左腿,隨腰左轉,纏至左肩、肘、手,再逆纏後捋,右手逆纏前推。

動作四: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逆纏變順纏,由後向上劃弧,合於左肩前,提右腿劃弧退步,右手略順纏下沉。目視前方。

要求:退步時隨重心移動,腳步里纏劃弧後退,髖關節放鬆、靈活。此動吸氣。

內勁:勁發于丹田主宰在腰,隨腰轉動,下行於腿,上行於臂,一動周身結合。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移於右腿,右手逆纏劃弧下捋,左手逆纏向前推,目視前方。

要求:身法中正,以身帶手,此動呼氣。

內勁:以腰為主宰,勁由左腿里合纏至右腿,腰勁上行,以身法帶動右手逆纏下捋,左手逆纏前推。

用法:倒卷肱是撤退的一種方法。但撤中有守,守中有攻。主要以腰脊為軸,屈膝松胯,退步靈活自然,兩臂在身體兩側圓弧轉動,以護身體兩側之要害。兩手交替前推,可隨時擊打來侵之敵。

說明:倒卷肱一勢是連貫動作,為便於教學,故將此勢間斷、分解。待練熟後,應將動作連貫起來,一氣呵成。練習倒卷肱時,正規要求,從退左腳起,連續五步還原到左腳上。如場地小,退一步或三步均可。

第二十一式:白鵝亮翅

動作一:接上勢,重心移至右腿,右手由逆纏變順纏,向後向上劃弧合於右肩前;此時身體微左轉,提左腿向後退步,腳尖著地;同時左手微下沉。重心微左移,左腳踏實,身體微左轉,右手前推,左手下沉於右小臂內側,兩手相合,目視右前方。

要求:塌腰松胯,兩手有相合之意。此勢繼續吸氣。

內勁:勁由右腰上纏,通過右肩肘,至右手前推下塌,兩手相合,腰勁略左轉,勁由右腿略向左移。

用法:有下捋之勢。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略向左轉,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後方退步;同時左手逆纏下捋劃弧變順纏向上向前,與右手順纏下捋上合於胸前交叉。左手心朝外,合於右小臂內側,右手心朝上,在胸前中線,目視前方。

要求:移重心向後落步,兩手劃弧交叉,要穩定重心,立身中正,倒退步要輕靈自然,上下相合。兩手下捋時呼氣,上合交叉時吸氣。

內勁、用法與第七式白鵝亮翅中動作三相同。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移至右腿,身體向右轉,右手逆纏上掤於右前上方與眉平,左手逆纏下按於左膝上方;提左膝把腳收於右腳左前方,腳跟提起,腳尖著地,目視前方。

要求:屈膝松胯,立身中正,兩手掤圓,虛領頂勁。

內勁:勁隨腰右轉,上行於肩(松肩),再催於肘(沉肘), 貫於手指(右手中指領勁)。左手下塌,勁貫於手指,再回歸丹田。

第二十二式:斜形

動作一:接上勢,腳步不動,身體左轉,左手逆纏後擺;右手順纏,沉肘松肩,向左前劃弧擺動,目視左前方。

要求:以身帶手,催動兩臂轉動,如風擺楊柳一樣。此勢吸氣。

內勁:勁由丹田發出,由腰纏至右肩,過肩肘至手(以右手為主),右手順纏在面前劃弧,左手逆纏向後劃弧。

用法:如對方用拳擊我面部或胸,我可迅速側身左轉,用右手臂襠過。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向右轉,右腳尖微向右轉,腳尖著地,膝向里合;左手隨身轉由身體左後向上劃弧,向前合於鼻前正中線,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纏劃弧,下按於右腿外側,手心朝下,目視左前方。

要求:兩手轉動時,以腰為軸,頂勁領起,此動呼氣。

內勁:以腰為軸,勁由左向右轉,纏至右手劃弧下按,左手順纏合於胸前。再迅速向右轉體,右手下撥,左手襠面,守護中門。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移至右腿,身體下沉,左腿屈膝提起,兩手向右上方掤;目視身體左前方。

要求:兩手上掤,身體下沉,右腿支撐重心,屈膝松胯,上下相合。此動吸氣。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微下沉,左腳跟著地,向左前方開步;腳尖上翹,兩手繼續上掤,目視身體左前方。

要求:開步時,足跟里側鏟地而出,兩手上掤,腰勁下塌,有上下對稱之意。此動呼氣。

內勁:右手逆纏上掤,左手順纏上掤,提左腿里纏開步,沉肘松肩,勁合於腰。

用法:兩手上掤,可捋可擋,提腿可蹬、踹、勾、掛,左肩含背靠法。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向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纏隨身體左轉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順纏向後環繞變逆纏合於右耳下,目視左前方。

要求:轉體移重心要協調一致。此勢分大、中、小三種身法練習。具體說明參照第八式斜形動作四中的說明。

內勁:以腰左轉,勁下行纏至左腿合住。左腰上行,纏至左肩、左肘、左手,右手逆纏旋腕合於右胸前。

用法:此勢以左側為主,右側為輔。左側為擠勁、至肩、至肘、至手,右手做後盾,隨時呼應。

動作六:接上勢,身體繼續左轉,重心在左腿,左手五指合攏變勾手,弧線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合於胸前,目視前方。

要求:左手上提,手腕放鬆領勁;右手蓄而待發,松胯塌腰,勁蓄在右腰間。此動為吸氣。

內勁:塌腰、松肩、沉肘,使勁貫左手腕。

用法:五指合攏,以防被人折拿手指,上提手腕,可擊對方下頦。

動作七:接上勢,身體右轉,右手逆纏劃弧,向右拉開,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視前方。

要求:此勢兩手兩腳位四隅,要立身中正,舒展大方,開襠貴圓,虛領頂勁,上下四旁,八面支撐,稱之「中定身法」。此動為呼氣。

內勁:以右手為主,腰勁右轉,纏至右肩,勁到松肩;再纏至右肘,勁到沉肘;再纏至手,勁到坐腕,勁貫中指端。成勢時,要屈膝松胯,含胸塌腰,立身中正,頂勁領起,周身放鬆,氣歸丹田。

用法:此勢為「中定身法」,有支撐八面之意,向右開時,含有右肩和右肘的擊法。

第二十三式:閃通背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左轉,重心略向左移,左手變掌上領勁,右手由右順纏劃弧向左,與左手有相合之意,目視左手中指端。

要求:塌腰松胯,重心隨身體微左轉前移,切勿彎腰探身。此動兩手相合時吸氣。

內勁:勁由右腳里纏上行,隨腰左纏上行過肩、過肘,達於兩手,欲有相合之意。

用法:兩手相合,搭於對方右臂,可用捋勁。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收回,腳尖點地;同時兩手隨身體右轉下捋至右外側;左順右逆纏,兩手心朝外。目視左側。

要求:兩手合勁,向右側捋時,隨重心右移,腰勁下塌,周身一致。此動呼氣。

內勁:勁由腰右轉過兩肩到達兩手合力變捋勁;另則,左肩下合,右肩向後上靠,勁由左肩通過,到達右肩。

用法:對方從前來,順手合力將其勁捋空;對方從後來,左肩下合,將來勁引空。右肩可打背折靠。

動作三:接上勢,身體左轉,重心在右腿,左腳尖虛點地;左手逆纏劃弧上掤,右手順纏劃弧向下與左膝相合,目視身體右前方。

要求:以腰為軸,左右轉動,下合時,左手上掤,右手與左膝,右肩與左胯均有相合之意。此動吸氣。

內勁:勁由腰左轉,左手沉肘松肩,逆纏上掤,右手順纏下合。勁再由右肩通過到達左肩。

用法:先向後右捋,對方抽回時,打其回勁。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在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手順纏向上收於右腰間,左手順纏立掌向前,目視前方。

要求:提左腿時,上下相合,右腿支撐重心要穩。此動繼續吸氣。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在右腿,左腿向前上步,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目視前方。

要求:重心仍在右腿,上左步要自然。此動繼續吸氣。

動作四、動作五也可連貫不停。

動作六: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身體微左轉,同時,右手略順纏,向前上方穿掌,左手逆纏向下,五指合攏,向身後方掤出,目視前上方。

要求:穿掌時,右腳蹬地,腰勁貫手指,此動呼氣。

內勁:勁起於腳,行於腿,主宰在腰,通過肩肘,貫於手指,周身一致。

用法:右穿掌可直插對方咽喉,也可穿其眼睛。左手五指合攏在後,可解脫擒拿,亦可擊對方襠部。

動作七:接上勢,重心在左,身體速右轉,右腿屈膝提起,右手迅速逆纏外翻,上掤後捋至額前上方,左手變掌順纏上掤至身體左側,目視身體左前方。

要求:兩手劃弧上掤,提腿迅速轉身,動作要協調一致。此勢為過渡動作,熟練時,此動不停,吸氣。

內勁:勁由腰向右滾翻,纏至兩臂旋轉,貫於兩手加捋勁,走上弧再下煞於腰。

用法:迅速轉身向後可用背靠和向後發肘勁,亦可不提右腿,兩手上掤對方手臂,左胯挑對方襠部,使其從上跌出,與摔跤的胯背式相同。

動作八:接上勢,右腳震腳落地,身體繼續右轉,提左腳向左前方邁步,重心偏右;兩手由上往下交叉於腹前。身體由動作六開始至動作八轉體180o,目轉視前方。

要求:熟練後,上勢可不停,可一氣呵成。右腳落地踏實,左腳邁步要穩。松胯屈膝,腰勁下塌,兩手與轉腰結合。此勢繼續吸氣。

內勁:勁合於腰,沉於腳,貫於手。

用法:閃通背亦有「三通背」之稱,身法左閃右閃,內勁順任、督二脈環行三周,在左、右背通過三次,故有「三通背」之說。「閃」者,將背後來勁引空,快速將對方跌出。

《 歌訣》 云:

自從閃通大轉身,一波三折妙如神,

禹門流水三級浪,詎少漁人來向津,

東來東打原無定,只此一擊定乾坤,

人說此中多妙術,浩然一氣運天真。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左移,兩手雙逆纏下分,目視前方。

要求:兩手下分時,隨重心移動,分手要在身體略右轉時進行,以身帶手。此勢呼氣。

內勁:勁由右腿纏至左腿,兩臂隨腰勁轉動逆纏下分。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由左腿再移向右腿,松右胯,兩手變順纏下合。右手握拳屈肘合於右腰間,拳心向上,左手掌心朝前,指尖朝上,合於胸前正中線。目視前方。

要求:重心合於右腿,塌腰松胯,周身相合,意識集中,以靜待動,有一觸即發之勢。此勢吸氣。

內勁:腰勁下塌,含胸束肋,松肩沉肘,勁合於拳。拳勿握緊,右腳尖內扣,右胯放鬆下沉,使右腿形成一個螺旋纏絲勁,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反彈的力量越大。

用法:周身合勁團聚不散,內勁飽滿充溢時,可用肩發肩,用肘發肘,用掌發掌,用拳發拳,掌握這個合勁後,即可隨心所欲,任其自然。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身體迅速向左轉;右拳逆纏,迅速向前發勁,左肘快速向後發勁。左手半握拳,收至左肋旁,目視前方。

要求:發勁時,右腳蹬地,襠勁內扣,擰腰轉襠,以腰脊為軸,立身中正,旋轉發力,前拳後肘,二勁平衡。發勁時配合呼氣。

內勁:丹田勁沉於右腳,再由右腳蹬地發出,順右腿里纏至左腿,腰勁迅速左轉,上纏至右肩肘,再逆纏達右拳頂;左肘輔助發勁,使周身完整一氣。

用法:向前螺旋沖拳,可擊對方胸部,左肘後擊,可打背後樓抱之人的肋部。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閉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略右轉,重心略向左移,右拳變掌劃小圈接勁,左手變掌走上弧與右手相合,目視右前方。

要求:兩手相合接勁時,以腰催左手與右手相合,切勿單臂運行和身體前探。此動吸氣。

內勁:身體右轉,腰勁貫於左手與右手相合。

用法:搭手接勁,準備下捋。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略右移,身體向左轉,左腳尖外擺,兩手左逆右順纏合力向左下方捋,目視右前方。

說明:此勢動作仍是過渡動作,為表示清楚,特此介紹,在練習時,可以不停頓。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腳經左腳後向右上步,腳跟著地,腳尖上翹;同時,身體繼續左轉,兩手繼續向左捋,目視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上步要自然,兩手捋、掤勁不丟。

動作四:上勢不停,重心右移,兩手變左順右逆纏向上劃弧合於肩前,隨兩手相合,身體向右轉,目視右前方。

要求:在由捋變按時,兩手下捋上合,腰襠左移右旋,沉肘松肩,旋腕轉膀,使勁不丟不頂,圓轉自如,轉折順遂。此動繼續吸氣。

內勁:勁繼續右轉,塌腰松肩,纏至兩手。

用法:由捋勁轉變為按勁,調節轉換,全在襠、腰、胸間運化。

動作五:接上勢,重心在右,身體微右轉下沉,兩手合力走弧線,向右前下方按;左腳收於右腳內側20厘米處,腳尖點地,目視右前下方。

要求:按時要松胯塌腰,松肩沉肘,兩手合力隨身體下沉前按,周身一致。此動呼氣。

內勁:周身完整之勁,通過松腰胯、沉肩肘,貫於兩手,形成按勁。

用法:雙手合力將對方按出,或以聽勁與粘黏勁封閉對方,使其處於被動。

第二十六式:單鞭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右轉,兩手雙順纏,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旋轉,重心在右,左腿以腳尖為軸,膝隨身體轉動里合,目視兩手。

要求:兩手旋轉時要圓活,不能有抽扯之形。此動吸氣。

內勁、用法與第五式單鞭中動作二相同。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左轉,重心在右,左腿以前腳掌著地,膝隨身體轉動外擺;右手逆纏,五指合攏,手腕領勁,走弧線向上提起與肩平;左手手心朝上,隨身體轉動下沉於腹前,左肘掤勁不丟,目視右手。

要求:右手變勾手上提時,隨身體旋轉,塌腰松肩,沉肘,以腰為軸,節節貫串。此動為開,呼氣。

內勁、用法與第五式單鞭中動作二相同。

動作三: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全移於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左膝內扣,右手碗領勁;左手不動,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視身體左前方。

要求:右腿支撐重心,上下相合,切忌彎腰凸臀。此動為合,吸氣。

內勁、用法與第五式單鞭中動作三相同。

動作四:接上勢,右腿支撐重心,左腿腳跟內側著地,向左鏟地滑出,腳尖上翹里合;右手腕領勁,左手下沉合勁,目視左側。

要求:立身中正,掤勁不丟。此動為開,呼氣。

內勁:團聚丹田之氣,上領右手碗,順大腿下行纏至腳跟內側,腳大拇趾領勁,左臂下沉,向右引勁。

用法與第五式單鞭中動作四相同。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掤逆纏外翻至右胸前,目視前方,瞟視左手。

要求:移重心時,襠走外下弧線,旋轉移動,左膝不能超出左腳尖;左手外翻時,注意不能挑肩架肘。此動吸氣。

內勁:以腰帶動,勁由右腳外向內逆纏上升至長強穴,再由內向外順纏至左腳尖。左腳尖外擺,右腳尖內扣;再上行由腰至肩、至肘、至手;左手大拇指領勁。

用法:此勢左側含背折靠和穿肘法。

動作六:接上勢,身體微左轉,左手逆纏外開,至左膝上變順纏放鬆下沉。目光將左手送到位置後,轉視前方。

要求:左腳尖外擺,右腳尖內扣,松胯、屈膝,開襠貴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沉肘。兩臂與兩腿兩相合之意。

內勁、用法與第五式單鞭中動作六相同。

第二十七式:雲手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左轉,重心略向左移,右手變掌順纏劃弧下沉至腹前,掌心朝左,指尖朝前。腳步不動,左手領勁,目視身體右側。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右手由順纏變逆纏,劃弧外翻上掤,至右前上方;左手順纏走下弧合於腹前,目視身體左前方。

動作三:接上勢,身體微左轉,左手由順纏變逆纏,劃弧外翻上掤,右手變順纏走下弧合於腹前;同時重心移至左腿,右腳並步於左腳內側,目視身體右前方。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微右轉,右手由順纏變逆纏,外翻上掤;左手順纏走下弧,里合於腹前;同時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開步,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目視身體左前方。

說明與要求:雲手以腰為軸,兩手在體前分別向左右兩側劃圓,如車輪滾翻,上下往返,按拳論要求,兩手運轉,上不過眉,下不過臍,隨步運動,隨身旋轉。

練習方法:並步、偷步(即插步)、蓋步均可。一般採用並步法。並步法為提右腳收於左腳內側,為一併步;然後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腳向左側為一開步,這樣可循環往複練習。在練習時,可根據場地大小適當安排,如地方適當,一般採用三並三開式;如果地方狹窄,可採用二並二開式或一併一開式。但注意最後應為左開步,還可以用偷步或蓋步方式向左右來回運轉。隨練習條件的改變也可再變姿勢。圖解只列舉了一併一開式,請練習者酌情掌握。並步雲手時為呼氣,開步時吸氣。

內勁:氣由丹田發起,以腰為軸,上旋於兩臂,下盤於兩腿,步法輕靈變化,兩臂隨身體擺動,勁貫四梢。

用法:雲手是左顧右盼的一種練習方法,運用左過右來,右來左過,循環不己,結合靈活的步法,可左可右,可進可退;愉步、蓋步均可轉體,並且迅速方便;是以防守為主,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攻防兼顧,步法靈活的一種練習方法。

《 歌訣》 云:

兩手轉環東復西,兩足橫行步法奇;

來回運氣恆不己,雙懸日月照乾坤。

第二十八式:高探馬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微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松胯屈膝,虛步,腳尖點地。兩手左逆右順纏,左上右下劃圓交叉於胸前相合,目視身體右前方。

要求:收右腿與兩手交叉同時進行。右臂合時,掤勁不丟。松胯屈膝,身法中正。此勢先吸氣,後呼氣。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在左,提右腿向右後方開一步,右臂隨身左轉向左引勁,目視身右側。

要求:開步時有上引下進之勢,身法不丟。吸氣。

動作三:接上勢,重心右移,身體微右轉,右臂逆纏下分,左手逆纏上掤,目視前方。

要求:手臂分開時,隨襠腰旋轉,身法中正,兩臂掤勁不丟,有支撐八面之勢。此動呼氣。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右轉,重心左移,右手順纏外翻,上掤至身體右側與肩平,目隨右手旋轉。

要求:右手外翻上掤旋轉時,要開胸松胯,有開中寓合之勢。此動吸氣。

動作五:接上勢,身體由右向左轉,重心略右移,右腳尖內扣,同時右手變逆纏,內轉合於右胸前;左手順纏里合,目視右前方。

要求:塌腰含胸,松胯屈膝,腳尖內扣,周身相合。此動繼續吸氣。

動作六:接上勢,身體繼續左轉,重心在右腿,左腳向後劃弧,收於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右臂沉肘松肩,順纏向右側推;左手順纏收至腹前與臍平,手心向上,目視右前方。

要求:要隨著轉體推右掌,周身一致。此動呼氣。

內勁:此勢以腰為軸,勁先合後開;再塌腰、松胯、開胸、轉臂將右手合於右胸。再轉體,松肩沉肘,勁貫右手掌。

《 歌訣》 云:

上下手足各相隨,後往前轉莫遲疑;

只分身法轉不轉,擊搏各有各新奇。

第二十九式:右擦腳

動作一:接上勢,腳步不動,身體微右轉,左手逆纏上掤與右手相合,目視右前方。

要求:左手與右手相合時,以腰勁相催,左膝微內扣,意在兩手。此動吸氣。

動作二:接上勢,腳步不動,身體微向左轉,兩手左逆右順纏,向左下捋,目視右前方。

要求:兩手下捋時,外掤勁不丟,隨身體旋轉放鬆下沉。此動呼氣。

動作三:接上勢,左手由逆纏變順纏,劃弧向上,再變逆纏與右手交叉相合於胸前。同時,提左腿向右腿外側交叉蓋步,重心在右,左腳跟外側著地,目視右前方。

要求:重心在右腿,手腳同時交叉相合,周身放鬆靈活;切勿僵硬,重心不穩。此動吸氣。

動作四:接上勢,重心移至左腿,左腳掌踏實,右腿虛足點地,兩臂逆纏外翻上掤,身體下沉。目視右側。

要求:身體下沉,兩臂上掤,有上下對稱之意。腹肋部之肌肉應松馳下沉,左腿重心穩定。此動呼氣。

動作五:接上勢,右腿迅速向上踢起,兩手自上而下分開,右手合力擊拍右腳面,左腿獨立步,目視右前方。

要求:左腿支撐重心要穩重,兩手上分下合勁要均勻,形成左右對稱。右腳上踢起腳速度要快,上下相合。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內勁:此勢勁由腰間發出,上纏至左手,兩手相合。下捋再交叉於胸前上掤,身法下沉,穩定重心,提腿上踢與右手相合,勁達右腳、右手。

用法:設對方在右,右手由上向下經對方面部晃其視線,提右腳低踢其襠,高踢其胸腹或下頦。

第三十式:左擦腳

動作一:接上勢,身體右轉,右腳環繞外擺落地,腳跟外側著地,重心在左。同時兩手左上右下交叉於胸前。目視正前方。

要求:穩定重心,右腿順纏外擺,兩手交叉。同時做到身法中正。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移至右腿,身體繼續右轉,左腿虛腳點地;同時兩臂外翻上掤,目視身左側。

要求:兩臂上掤,身體下沉,右腿支撐重心要穩定。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動作三:接上勢,右腿支撐重心,左腳提起後迅速向上踢,兩手由上向下分開,左手合力擊拍在腳面,目視左前方。

要求:右腿支撐,重心要穩;左腿起腳要迅速,並與左手相合。此動先吸氣後呼氣。

內勁:此式右腿勁順纏外擺,兩手勁相合,隨身體右轉,勁纏至右腿;兩臂勁逆纏外掤,勁貫左腳尖與左手相合。

用法:接上勢,踢右腳後,緊接轉身踢左腳,有連續進攻之勢。


推薦閱讀:

男人這六個小動作,會讓女人舒服的無法自拔!
13個經常做錯的瑜伽動作(正誤對比)
腹部燃燒機,一個動作讓她瘦了10厘米*
女人要「性奮」時的9個小動作 (2/10)
風水不得不信:每天做的8個小動作,把財神爺都嚇跑了!

TAG:太極拳 | 動作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