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第三次移民潮:財富移民
導語:偉大的美國經濟學巨匠凡勃倫在他的不朽名篇《有閑階級論》中曾這樣論述:一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將由精英階層引領並決定。200年後,中國的財富精英們再次用行動驗證著大師的觀點:繼實業興國、股市創富、房產狂飆之後,他們又掀起了改革開放後的第四次財富浪潮——財富移民。
在過去的十年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各界精英、富商通過技術移民或投資移民的渠道,獲取他國永久居民權或國籍。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獲批的投資移民EB5類簽證總數,從2008財年的1443人猛增至4218人,其中7成左右主要來自中國。而另一個熱門國家加拿大,去年投資移民全球目標人數為2055人,中國大陸的名額佔了超過半數。以投資起步價的40萬加元(約235萬元人民幣)計算,僅2009年,即使只按「門檻標準」,從中國流向加拿大的財富至少23.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座世博會中國館。學界將這股投資移民的浪潮稱為第三次移民潮:中國社科院發表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和財富輸出國。
一時間,「財富流失」「喪失社會責任」「抽離競爭力」等種種指責甚囂塵上。然而,透過瀰漫的仇富情緒進行審視,財富移民似乎又是精英階層難以迴避的理性選擇:面對樓市、股市低迷導致的投資渠道急劇萎縮;資產價格膨脹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購買力提高,面對著歐美各國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財富輸血的迫切需求。理性經濟人的選擇似乎無可厚非。
與曾經那些千方百計為了生存和身份的前輩們不同,精英階層在移民中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中的很多人選擇保留國籍、主要時間和生意留在國內、追求舒適、首要考慮子女獲得的教育問題,財富移民們如是說:這只是一種新的投資和生活方式而已。對於依舊沉浸於房地產夢想的中國社會而言,走過了股市創富、樓市狂飆的年代之後,下一個財富範本也許已經出現。
精英階層的理性之選
45歲的謝冰是北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老闆,他和夫人小肖每年春節前後都要在澳大利亞小住幾個月,「一個是澳洲對於居住權有時間的要求,還有就是二三月正是澳洲的夏季,就當是去海邊度假了。」已經在三年前辦理了投資移民的謝冰,如今大部分時間還是呆在國內。「移民對於我們而言,只是一種投資。」眼下,這樣的理念正在新富人群中蔓延,似乎正如一則廣告所言:在北京買房?不如移民吧!
被「擠出」的財富路線
你只需要準備一張35萬美元以上的存摺,就可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廳里,由熱情的中介小姐引導你,在挨著太平洋,同樣浩瀚的加勒比海地區,撒落的無數璀璨明珠之間,使勁圈中其中的一小顆——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這個絕大多數中國人聞所未聞的小國,如今竟已成為眾多新富階層的移民目標之一。
這個似乎與銀行理財並無區別的場景,只是眼下正火熱京城的眾多移民推介會的一幕。在眾多更高端的推介會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加坡,才是主流重頭戲。據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機構協會統計,僅僅6月份在北京舉行的各類移民推介會超過200場,而針對富裕人群的投資移民則是其中絕對的主題。
「樓市前景不明朗,股市暴跌,把錢投向實業收益過低,投資移民正在成為中國富裕人群的投資新寵。」外經貿大學周泓教授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世界工廠、股市創富和地產狂飆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富豪階層,正在面臨投資渠道的進一步收窄所引發的財富「擠出」效應的考驗。
隨著新宏觀經濟數據的公布,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將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總結為面對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的考驗,而對於眾多新富階層而言,在這樣的形勢下完成資產的保值增值,他們無疑擁有更強的期待和焦慮。
然而,傳統投資渠道卻在逐漸萎縮。首先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數據顯示,近期18個重點城市新房銷量平均同比回落54%,國泰君安房地產研究員孫建平認為,低迷的成交仍將是樓市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之後價格將開始明顯下調25%左右,樓市前景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的觀點也得到了眾多業內專家的認可。而房地產引擎的熄火也帶動了股市的全面下行,上證指數於上周中跌破2400點,創下了14個月以來的新低,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甚至引發了全球股市的暴跌:由於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表示調低其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引發亞太區股市全線下跌,歐洲股市三大指數盤中跌幅超過2%,美股三大股指盤初跌幅也逾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由此發出警告,全球經濟正陷入第三次蕭條的初期。再看看成就中國「世界工廠」美譽的傳統製造業:在土地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和歐洲債務危機的三重打壓下,傳統製造業的利潤率再次接近歷史低點,逃離製造業已經成為眾多新富階層的無奈選擇。不要忘了還有山西的千億民間煤資,被資源行業整合擠出的巨額民間資本也正在迫切地尋找著出口。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應當過分苛責精英階層的所謂財富外流,投資移民作為最新的理財手段,是一種對財富保值的理性選擇。」周泓教授表示。
被「拯救」的世界危機
中國社科院 《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來自官方的聲音也印證了這一數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表示,中國海外僑胞超4500萬人,絕對數量穩居世界第一,同時表達了對遷徙權的「尊重」。而在天平的另一端,正在被經濟二次探底風險困擾的歐美列強見獵心喜。
美國人的動作最快。仍未擺脫金融危機的美國,已開始推行EB5類簽證,吸引各國有錢人入籍,最低投資50萬美元(約人民幣342萬元),即有資格申請美國綠卡。
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機構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到美國投資移民的EB5類簽證的中國申報人數已經翻了一番,簽證資格的放鬆再次掀起國人投資移民海外的熱潮。
2008年一宗移民美國拒簽案讓大眾對中國富人的美國夢與財力嘆為觀止。彼時,147名富豪組團投資,每人慾出50萬美元,集資7350萬美元,打算投入到美國費城會議中心的擴建中,以此辦理投資移民。申請因涉及人數眾多,有違移民法之嫌,全部遭拒。
這並沒澆冷富人們的移民熱情。美國國務院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上一聯邦財政年度獲批的EB5類簽證移民總數,已從2008財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7成左右主要來自中國。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機構協會會長齊立新表示,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的投資移民成功率比美國更高,其規定投資門檻分別為40萬加元(約235萬元人民幣),80萬澳元(約454萬元人民幣),150萬新元(約962萬元人民幣)。加拿大移民局數據顯示:2009年,加國投資移民全球目標人數為2055人,中國大陸的名額佔了1000名左右。以投資起步價40萬加元(約235萬元人民幣)計算,僅2009年,即使只按「門檻標準」計算,從中國流向加拿大的財富至少23.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座世博會中國館。
新加坡在過去幾年也成為國內富豪青睞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遺產稅,令該國對國內富豪的吸引力加大。與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對移民沒有居住時間的限制,因此許多獲得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富豪仍可以持續在國內經營企業,這點也對國內業務存續的企業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許多國內富豪都在新加坡烏節路(屬於商業中心)購買公寓房,或者是聖淘沙購買別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此外,申請難度最高的歐洲,由於受到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也出現了鬆動的跡象。在荷蘭一家移民機構任律師助理的黃馨說,中國富人已成為他們最優質的客戶,每年他們都會提供免費往返機票和酒店住宿,邀請中國富商赴荷考察投資項目。而房產價格急劇下跌的西班牙甚至已經在考慮修改移民政策,為買房獲得居住權提供便利。
「歐美髮達國家的社會財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被大幅削弱,尤其是資產價格不斷下跌,一些國家甚至面臨崩盤的危險,財富的中空迫切需要來自中國的資本來拯救,這也是歐美國家近年來對移民政策逐漸放鬆的原因。」一位來自留學中介機構的專家表示。而在中國則出現了相反的趨勢,那就是資產價格的暴漲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移民輸出與輸入方就此一拍即合。
迫切需要財富注入的歐美諸強,遇上了正在尋找資本出口的中國精英,於是,一幅財富移民的畫卷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切為了孩子
對於財富移民的主角而言,清潔空氣、安全食品、資產轉移、安全感,也許都將在移民的彼岸得到,但這筆投資的真正價值卻並不在於此。
對於謝冰和身邊的很多朋友而言,儘管擁有了澳大利亞的永久居住權,但大部分的時間仍舊生活在北京。放棄中國國籍是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謝冰所了解的投資移民之中,絕大多數只是需要獲取PR,兩者之間只是政治權利上的差異,卻能保證自己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在國內暢通無阻地做生意。「獲取PR(永久居留權),是為了讓自己更自由,」謝冰說,「對於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個人來說,這點至關重要。」相比中國護照的13個免簽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的免簽數量分別為125、120、130和122。
兩個孩子則是謝冰真正關注的焦點。大女兒和二女兒如今都已經在澳大利亞上幼兒園。「投資移民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女兒能夠獲得國際教育,我們不想讓女兒在國內擠獨木橋。」謝冰表示,國內教育體制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管理方式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質量不錯,只要擁有了身份,接受高等教育時的費用可以享受本土人的待遇。
邁斯林移民公司的執行總監李旭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認為,90%的投資移民是為了拿一個國外的身份,外加讓自己的子女在海外讀書,「在國內,培養一個孩子從初中到大學的費用,加上各種擇校費和補習費,正好可以抵消移民的費用。」
也有的人就是想換一種活法。在《環球》雜誌與新浪網所做的一項聯合調查中,一名受訪者是身家數億的溫州商人。2009年,他開始考慮選擇加勒比島國進行移民,「比起國內灰藍的天空與嘈雜的車聲人聲,我更嚮往在加勒比海海灘休閑式的生活。那兒沒有尾氣污染,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擁擠的人群。」追求一種緩慢的生活節奏,就這樣,加勒比小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個小國對他的吸引力還有就是低稅率和來去自由。
但更多的人則像謝冰這樣,持有綠卡,大部分時間待在國內,而把子女獲得的優質教育作為投資獲得的回報。在他的圈子裡,移民甚至成為身份量級的標識。他們將之稱為「抄捷徑」,即用過去20年里迅速積累的財富,支付轉型期的中國所付的或忽略的代價,為子女創造更好的未來:規範的法律、高福利、低徵稅點、低遺產徵稅、健康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免簽多國護照的便利等。
享受財富的社會範本
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精英階層很大程度上掌握著話語權,並擁有著最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所以,其選擇往往也代表著一種社會趨勢或將引發新一輪的追捧熱潮。那麼,移民海外這一財富遷徙的新模式究竟會為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已經和正在打算移民的新富階層又對此有何看法呢?這些無疑將成為這次新移民潮中的焦點問題。
令人艷羨的精英之選
在北京某家網站上班的小周近日顯得格外意氣風發,他說這全得益於終於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與規劃,「最近聽新聞我才知道,如今只要賣掉在北京的房產基本就夠移民了,我家在北京有3套房,這樣算來,我再奮鬥幾年,就完全有能力到國外過幾天享受生活的清閑日子,不用再為堵車和加班發愁了。」
很多人也許都還記得葛優1992年出演的電影《大撒把》中的經典台詞:「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著無數璀璨的明珠,貝勞就是其中的一顆……」當時,也許就連夢想著「乘上前往西伯利亞的火車,穿越廣闊的俄羅斯,到巴黎等待夏季觀光團,再伺機前往貝勞,然後以貝勞為跳板前往美國」的葛優所飾演的男主角都並不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言論,然而,如今,18年前只能博大家一笑的喜劇卻幾乎成為了現實。
在二套房購買門坎已經提至史上最高點,北京二環以內一手房價每平方米均價仍死守在人民幣3萬元時,美國已開始推行EB-5類簽證,吸引各國有錢人入籍,這一政策表明,只要最低投資50萬美元,即有資格申請美國綠卡。同時,加拿大的投資移民公司也表示,去年年底以來,申請投資移民的個案同比大增一倍。主要原因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技術移民要求收緊,相對投資移民申請金額卻只需40萬加元,這對中國的新富階層而言根本不是問題。
對於越來越渴望和世界接軌的中國人而言,這樣的數字並不成問題,而這樣的機會則實屬難得。比如前文所提到的採訪者小周:「我記得去年有段時間,我的QQ簽名一直是那句笑話:每天早晨起床時看一下福布斯富豪榜,如果上面沒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當然,這個目標也許有點遠大,但移民現在對我而言已經不再只是個玩笑了,趁著現在國內的房價還算堅挺,國外的利好政策一一出台,我想再準備幾年,我即使進不了富豪榜,也能和富豪享受一樣的陽光和海灘。」小周信誓旦旦地說著自己的理想,突然笑道:「真沒想到,這麼快就能真正過上中產生活了,以前一直聽說國外的中產們日子過得怎樣逍遙,這回我終於也有機會體會了。」
其實,和小周一樣的人並不在少數,也許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家業使他們的移民夢想立即變成現實,但是,精英階層的「群體性遷徙」無疑給了他們無盡的動力和實現夢想的可能。剛剛大學畢業在外企任職的小鍾就是其中的一員,「最近聚會,我們大學宿舍里的幾個閨蜜最喜歡聊的話題就是暢想移民後的生活究竟會怎樣,我知道也許並不會一帆風順,不過,我們只要一想到可以住在同一個社區,可以一起去泡吧,周末組織派對,就會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也許若干年後,我們也能上演一出屬於我們的《老友記》也說不定呢。」
無論是已經把移民提上生活日程的小周,還是正在踮起腳尖努力向上攀登的小鍾,在他們看來,優質的教育、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清潔的空氣、安全的食品、高度的自由與人性化等生活必需品都將會在移民的彼岸得到。而他們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向今天的精英看齊,向著夢想前進。
身在海外心在「漢」
在電影《大撒把》中,移到哪兒是次要的,不擇手段地移出去才是問題的關鍵。而如今,對於精英階層而言,移民的方式與目的地卻已經成為了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有很多人雖然已經有了移民的身份,卻依然選擇將目光長遠地緊盯中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香港掀起的移民高潮中,人們把男主人保持香港籍的現象稱為「太空家庭」,太太在國外照顧孩子,先生們則繼續留在香港工作打拚、做生意。那時的香港,一方面在許多人眼中政治前途還不夠明朗,另一方面卻又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為隨著經濟的高速起飛,它所能提供的大量的工作機會與利潤空間是社會已平穩發展了幾十年,各領域成熟完善的西方國家所缺乏的。
其實,這一現象與當下中國精英階層的移民特點有著很多相同之處。儘管如今有很多人傾向於到海外拿一個定居的身份,但很多人都是移民不移居,移國不移家。他們發揮作用的主戰場還是在中國大陸。加拿大平均每增加1000名中國移民,中加之間的貿易額就會上升7億加元,可見,這些移民並不僅僅是去加拿大養老而已。
在眾多移民者的商業邏輯中,他們都承認,如果是想做生意,賺大錢,中國依然是理想之地。「在新加坡,生意有15%的利潤就已經很讓人歡欣鼓舞了,可拿回中國一比呢?那就顯得太一般了。」一位移民到新加坡的人用數字說明,「這就是中國的好處」。
其實,在精英移民的隊伍中,有不少人認為,除非是全身而退出國養老,或嫁到國外相夫教子,否則,放棄中國國籍實在是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對於絕大多數新富們而言,他們只是需要獲取PR,讓自己變得更加自由與國際化。同時,他們也希望依然能夠保證自己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在國內暢通無阻地做生意。
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遺產稅,且對移民沒有居住時間的限制,這無疑表明,新加坡已經領會到了中國精英階層對於移民的新式需求,因為這一政策代表獲得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富豪仍可以持續在大陸經營企業,對於很多企業家而言,這一點極具吸引力。
對於眾多移民者而言,他們目前熱切盼望的便是中國能夠實施雙重國籍。一位已經移民澳大利亞的採訪者表示,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韓國、印度等在轉型期一度流失大量精英人才的國家也已開始默認雙重國籍,吸引精英回巢,這無疑將成為一種國際趨勢。
推薦閱讀:
※查一查你一生到底有多少財富
※你會算命嗎依自己出生年月日可查一生財富大小
※張近東之子,中國最神秘創二代首次受訪:年僅26歲,掌管國蘭,卻從不羨慕自己
※如何掙第一個100萬,將決定你一生的財富(上)
※《財富自由之路》 :普通人逆襲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