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蔡禮旭老師 第四十三集
群書治要
[每天一群]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卷九 論語) 1天前
《群書治要360》——蔡禮旭老師 第四十三集 2012年08月21日 13:59:41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第四十三)
蔡禮旭老師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我們先把經文念一下。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
我們看到孝道有三個層次,當然也跟每個人他的身分、工作、人生的際遇都有關係。在古代,四種行業:士、農、工、商。農、工、商,其實再打開來是各行各業。而「士」是指讀書人考上功名,公務員、當官來服務,以至於教育老百姓。他是父母官,代表國家,像父母一樣愛護子民。而對老百姓最重要的愛護,就是要教育他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官員他要有倫理道德的修養,才有辦法以身作則,進而把道理跟老百姓講清楚,教育他們。
所以以前,在以身作則上推舉這些人才,兩個字是標準,叫舉「孝廉」。孝順,他就有德的根本;廉潔,他就有做事的品德,就是不貪污。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就在這兩個字,這兩個字不能變,這才是人才的大根大本。人才用口才來看,現在選舉選出來很多都是政客,都謀私利的,叫「巧言令色鮮矣仁」;人才用學歷也不一定判斷得清楚,尤其他學歷愈高,假如沒有道德的教化,學歷高,一定傲慢。傲慢了,他就很難跟人相處,更何況是去當領導或者主管,就更難了。
時代在變,亘古不變的原理原則,一定要抓住,培養好的下一代,「孝廉」重要。團體裡面發掘人才、培養人才,也要抓住這一個標準。
而農、工、商各個行業,他就是用他自己的勞力去付出,所得到的富貴、財富再來奉養他的父母。而當官的人,他就要照顧好百姓,盡他的本分,他的父母才感到欣慰。
我們看到『小孝』,『用力』就是用體力,盡心儘力去工作。其實孝道對整個社會、家庭,影響太深遠了。我們的上一代,我父母那一代,我們都可以理解到,他們的人生動力就是孝心。讀書,為什麼那麼認真?讀好書,以後有出息,找個好工作奉養父母,讓父母早一點不要再辛勞了。他整個人生學業、事業、家庭的動力,家業的動力,都來自於孝道。感覺上一輩的人,能賺錢,他們很高興,他可以回報父母了。「小孝用力」。
很多讀書人,他還沒有考上功名以前,也是盡心儘力用他的體力去奉養他的父母,決定只要自己有力量,不忍心讓父母再辛勞。這一念心非常的可貴。
我們看「江革負母」,也是二十四孝之一。當時候天下動亂,他逃難背著母親。後來遇到盜賊,盜賊命令他跟著他們走,一起去做盜賊,可是老母親已經年邁了,他苦苦哀求,感動了那個盜賊,不為難他。而且還不是一次,有幾次都是這樣的情境。
其實我們從這裡也體會到,盜賊能感動,他也有本善,是吧?所以有靈知的生命都能感通。你說老虎那麼凶,為什麼孝子能感通?除了孝子的至誠,老虎本身它的靈知裡面也有善,才能交感。只是它墮落到變老虎了,那個兇猛比較厲害而已。但是假如真正遇到至誠的人、至孝的人,還是能夠把它的善良給喚醒。老虎再怎麼兇猛,它照顧它的兒子,那不是也是天性在流露嗎?我那天看到一個資料,一隻小獅子,掉到一個懸崖下面的一個地方,我看那隻母獅子在那裡嘗試各種方法,最後終於把它的小獅子給咬起來。它有生命危險,它也是奮不顧身。萬物皆有靈知,這是真的。
後來盜賊沒有為難江革,他用自己的雙手勞力去幫人家作傭人,一定讓他母親衣食無缺,生活當中不忍心讓父母受一點苦。當傭人也賺不到什麼錢,他自己赤腳。你看以前的孝子沒有自己,他就沒有苦。我們一有自己,「人家穿得比我好,人家吃得比我好」,就難過了。你看他有一頓沒一頓的,赤著腳,看他媽吃飽,他就高興了。
現在的孝子亦如是。我們看大連的孝子,王希海先生。他那些言語,你能用心去感受,那都是至孝的言語。記者到他們家去,「哦,剛好你今天洗床單、洗被子。」王希海說,「我天天都洗床單,不是剛好今天洗。」「為什麼你每天洗?」「我父親病已經很難過了,我不想再增加他一點不舒服。」因為人畢竟是有體溫、有熱氣的,所以一天下來,這個床單難免受我們體溫影響,還是會有點潮濕。他連這一點潮濕,都不願意他父親去遭罪,去傷害他的皮膚。
奉養、照顧他父親,生病的父親中風在床上,照顧了一、二十年,父親的肌肉都很有彈性。他每天不知道多少次都幫他父親翻身、按摩。醫生看到他父親的情況,問他,「你父親中風多少年了?」他一講,那個醫生覺得,你騙我,哪有可能中風這麼久的老人,身體的機能還是這麼好的狀態?不可能。後來把病歷調出來,真是如此。那個主治大夫非常感動,他說,「我醫院的護士統統要當你學生,你的護理做到家了。」
人那種創造能力、潛力,從哪裡激發出來?完全是從愛心、孝心。一個大男人,那些工作他以前怎麼會呢?人只要願意盡孝、願意承擔,什麼能力學不會?你假如二十多年前跟王希海先生說,「你假如拿到個諾貝爾獎,你爸爸的病就好了。」我看他能拿個諾貝爾獎。他真下功夫,至誠感通!
歷代很多對民族貢獻很大的人,他的根本動力都在孝道。你說范公,他這麼苦讀,為了什麼?早一點認祖歸宗,早一點把母親接來奉養,孝啊。太史公司馬遷,千古文章,所有的歷史,全部是跟他老人家學習的,效法他寫歷史、寫史記的精神跟他的文學造詣,不就是因為父親生前對他的一個期許。他父親也是史官,這麼期許他。他當時候受到這麼大的侮辱,被受宮刑,讀書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可是他為什麼忍住這麼大的侮辱、羞辱?不就是要盡父親臨前所交代的事情,他要把它做圓滿,盡孝。
江革非常盡心竭力照顧母親。後來天下安定下來,他最後當到了諫議大夫,那是很大的官。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沒有機會服務社會,他還是用力的奉養父母;有機會為國了,他整個為民謀福祉。諫議大夫,都是哪些政策不好,為民伸冤的一個重要工作。這是江革。
再來,子路,他還沒有當大官以前,他家裡也很貧窮。他到百里遠的地方,把米給背回來,奉養他的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他自己在楚國當官,當大官,吃飯鐘鳴鼎食,很多菜肴,可是他卻吃不下。因為他父母不在,他父母沒法吃。
我們說到這裡,宋朝歐陽修的父親,那種心情。我們讀《瀧岡阡表》,他的父親剛好今天吃的好東西,他父親就感嘆,「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祭祀的時候,菜肴比較豐富,還是比不上父母還在世的時候,能夠用這些粗茶淡飯,但是是親手奉養自己的父母。所以這些富貴的享受,反而不能讓他覺得快樂。這種外在的樂都是短暫的,不是內在從內心湧出來的喜悅。跟性德相應的喜悅,是從內心出來的,而且是一輩子都會快樂的事情。
子路覺得,當百里負米回來,看著父母在那裡吃得很感動、很欣慰的時候,那種喜悅他終身不能忘。古人忠孝做得非常的徹底,絕不忍心讓父母受累。你看這一份心,真的我們看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生大慚愧!你看我們讀書也要父母操心,還要讓父母去學校;做事業,還要讓父母去張羅這個、張羅那個,甚至還讓父母去幫找工作。父母年齡那麼大了,你還讓他們那麼辛勞。
甚至於生了孩子,自己不好好養,還給父母,老人家腰酸背痛了,我們還覺得應該的。你說真是墮落到什麼程度了!父母身體比較弱了,說不能帶這個孫子,還被媳婦怨一、二十年。你說這媳婦跟兒子是顛倒了!自己正當年輕,不承擔起這個責任,孩子你生的,你要負這個天職。不負天職,還讓老人這麼辛苦,還視為應該的。人不學,真是錯誤到所以然的程度了。可是你看古人,只要自己有能力了,絕不忍心讓父母再有一絲一毫的辛苦。
在古代,有一個孝子叫毛義,好像也是廬江一代的人。廬江一帶歷代都出聖哲人。這些聖哲人他們的出生地,真的好像那個地方,代代都有出聖賢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青山綠水還是很長養人,尤其自然環境好,人從小心胸寬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又有山,又有水,仁慈跟智慧,在大自然的教化當中,無形當中提升起來。周瑜也是廬江一代的人,出這麼多孝子。千年之後,又出我們師長這樣的孝子。有自然的教化,再加上文風鼎盛,這個重要。那個地方,整個中華文化就一直傳承下來,沒有斷過,代代都出聖賢人。
毛義當時候也是遇到亂世,朝廷下檄文請他去當官,他接到朝廷的檄文,他就有俸祿了,就很高興,喜形於色。結果他的一個朋友,很仰慕他的德行,聽說他接到檄文的時候,臉上很喜悅,張奉就覺得,原來他也是追求功名利祿,我以前看錯他了,還把他看得這麼有道德。
過了一段時間,毛義的母親去世了,他就守孝。守孝完,古人守孝是三年,朝廷就又下檄文叫他去當官,結果他終身都沒有再出來當官。後來張奉了解到這個情況,自己非常慚愧。他說當時候誤會毛君了,他那個笑,不是因為自己有俸祿、有錢,是什麼?母親不用陪著他挨餓了。可是母親去世了,他就終身守節義,不出來了。
道德學問是很通權達便的。我們自己要守節義,也不能把老母親給拖累了。當然他出來當官也是盡心儘力,能盡多少力也是去照顧老百姓。但因為是亂世,有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去發揮。這個時候,亂世很多讀書人做什麼?培養人才。他培養出人才,不久之後,這些人才就是國家的棟樑,整個社會就能興盛起來。所以讀書人在亂世當中,都有他進退的分寸。
張奉也給我們一個啟示,「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假如張奉還去跟別人講,「我看錯他了,他沒有節義。」這麼一傳,除了你誤會他以外,還讓一堆人對這麼有道德的人失去信心,那口業就造大了。所以我們還沒開慧眼,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且我們現在變成,一看到事情,好像就要下判斷。這個是什麼呢?是我們這一代人太自我、太主觀、太傲慢。
第一個,你客觀了解情況了嗎?來龍去脈是什麼?都不知道,馬上就要判斷,這是太傲慢了。這個也是我們德行沒有根。為什麼?「見未真,勿輕言」,你都還沒了解清楚情況,就是「見未真」、「知未的」。
再來,「知未的」、「見未真」強調一點,你看到人家的行為,請問你看到他的心了嗎?你沒看到他的心,你怎麼知道呢?
孔子很有仁慈心,他們家的馬廄失火了,孔子回來先問人有沒有受傷,沒有問馬。馬是身外之物,錢財是身外之物,他關心首先是人有沒有受傷,他仁慈。後來漢朝有一個宰相到外面巡視,有個小官來跟他彙報,說有人起衝突了。他問了一下,「當地官員知不知道?」「知道。」「好,繼續走,不用管。」人衝突了,動傢伙了,宰相沒有去管。接著走沒多久,看到有一隻牛躺在那裡一直喘,好像生病的樣子。宰相馬上去調查,結果一了解,剛剛不守規矩,被主人追了老半天,在那喘。他一了解,好,沒事了,走了。跟在旁邊的,都不是一天、兩天,看到這個情況,懷疑了,「宰相怎麼關心牛,不關心人?人家孔子是問人不問馬,我們這宰相是問牛不問人。」你看,看相,看到表面。
其實我們不要說別的了,我們問問自己,我們父母的心,我們看到了嗎?體會到了嗎?父母的心體會不到,我們還能體會誰的心呢?體會不到人家的心,不是很容易誤會別人嗎?孝子,他的仁慈心開了,他特別容易感同身受,所以他是一個好官。
宰相告訴底下的人,「人發生衝突了,我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去了之後,不是把那些鄉鎮長給嚇壞了嗎?我一去了,那中央領導,下來就說,『這個地方是搞什麼,怎麼連宰相都來了?』那會增加當地很多的壓力跟困擾,地方官員只要有盡責去管就好了。」宰相管的是國家重要決策,還有幾個重大部門。各司其職嘛,你常常去管那些芝麻蒜皮的,那整個行政體系就受到一些波動。看大局,愈高層的人的每一個動作,都要考慮整個團體倫常的運作。
看到那個牛,牛是耕作最重要的力量,它生病了,假如是牛瘟,那會傳染,一傳染了,沒有牛耕作,老百姓沒飯吃,這是大事啊。看到,趕緊去了解是不是生病的牛,一問,沒事了,是在那喘息而已。宰相他考慮的是全天下的人民。
所以這些故事給人很大的啟示。沒有真正去客觀了解情況,沒有真誠跟人家充分溝通,不要輕易下判斷。一下判斷,又生對立、又有成見、又生傲慢,自己清凈心全部不見了,折磨自己,又造成跟人之間人際關係的不和諧,自找麻煩。
像謝枋得,宋朝一個忠臣。當時候宋朝滅亡了,元朝起來了,找他去當官,他都不願意。後來他母親去世了,又找他當官,他還是不做。把他帶到京城,讓他當官,他絕食到死。他是宋朝的臣子,他不願意事奉元朝。他當時候不去殉命,他不為國捐軀,為什麼?他母親還在。他為國去死,可是他老母親還在,你說他老母親日子怎麼過?但是母親一走,他跟宋朝同生死,他絕食,不願意事奉元朝。古人那種氣節,是置生死於度外啊!
「小孝用力」,在二十四孝當中,太多榜樣了,包含「蔡順拾椹」都是。而且這個「用力」,我們看董永,他父親去世,沒有錢安葬,一個大男人那種孝,自己就跪在那裡,董永賣身葬父。一個男人最好的是面子,一個男人好面子,叫他跪在那裡求人,他願不願意?可是至孝的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只想到什麼?我父親還沒安葬,只要能給我足夠的費用讓父親安葬,我可以到你們家去做僕人。
有這種心境的人,他的道德學問都不差的,可是為了盡他的孝思,什麼事他都能做,他不考慮自己。這二十四孝,那一念無私無我,就是只有父母,感天動地,感得織女從天上下來,幫他一起去做工,很快的就把布都織好了。感動天地鬼神。這些故事都是「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最好的例子。
『中孝用勞』,這個「勞」在書上有講到,就是用功,「功勞功勞」,指一般公務員、讀書人為國效力,把本分事做好,多付出一點,為國家建功立業。「中孝用勞」。
『大孝不匱』,這個「不匱」,底下開始有做解釋。我們看解釋說到,『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為人子時時念念不忘成長過程當中,父母的慈愛、父母所付出的點點滴滴,他念念不忘。只要能夠讓父母得到他的奉養,他忘記了自己的辛勞。這個就是「可謂用力矣」。
『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尊仁」,尊崇仁德、尊崇聖賢教誨。當然,尊崇包含學習、效法,進而「安義」,安守在道義上。他是當官的人,教化百姓,讓百姓安守在道義上。這個算是教化好人民,功在國家。這是「用勞」,用功勞,「可謂用勞矣」。
『博施備物』,「博施」,「博」是廣博、廣施。施什麼呢?廣施德教於天下,教化天下的人。當然,在位者,比方范公孝順,他一定讓老百姓都效法他,老百姓看了感動。「黃香溫席」,他是個孩子,可是他的至孝,皇上有智慧,他把這麼好的榜樣詔告天下。皇上懂得肯定至孝之人,肯定所有的善行,他的老百姓都去效法他們。
皇上有智慧,賜給黃香八個字,「江夏黃香,舉世無雙」。所以姓黃的人士堂號叫「江夏堂」。有沒有姓黃的學長,你還不知道你是江夏堂?要認祖歸宗,自己的堂號,要知道。而且我去年,還到我們馬六甲黃氏宗親,辦了一個課程,就是以孝道為主。他們穿的衣服寫了四個大字,「孝親尊師」。你看他幾千年前祖先的榜樣,還在庇蔭著他們,他們還在效法。「不匱」啊!
這些至孝的行為,讓後代不匱,孝行一直保持,沒有中斷,不會缺少孝心。而且還讓整個中華民族,以他為榜樣來學習。二十四孝,不都讓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學習了嗎?這樣的人生真有意義。他的教化,他的孝行、德行,普施於天下,天下的人都知道孝了,「百善孝為先」,都有孝心、有善心,都有福氣啊!福田心耕,老百姓一盡孝,他就有福氣,他就能夠拿著財物、食物去奉養他的父母,因為豐衣足食,老百姓都善良,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可以奉養在世的父母。父母去世了,也可以去祭祀父母。這個是「博施備物」。老百姓有孝行了,都拿著食物去奉養父母。甚至於是立身行道,成就德行、成就功業,去供養父母。這「可謂不匱矣」,不匱乏財物去供養父母,不匱乏孝行、功業去奉養父母。
接著說到『父母愛之』,父母愛護我們,「親愛我,孝何難」。『喜』,就是要歡喜的記住父母的付出跟恩德,不能忘懷。不能忘懷,成為生命的動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能力,以後奉獻社會,讓父母感到最大的榮耀跟欣慰。所以這裡講『喜而不忘』。
我們現在差多了,現在忘得乾乾淨淨。一點芝麻蒜皮的小事,不高興了,記這個怨,怨父母。心裏面都是充斥這些埋怨,都是一些小事情,記怨、記恨。所以變成倒過來了,忘恩記怨,這個就不像為人子,不像人了。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做的哪裡我們不高興、不接受,怨氣很大。看到這些經句,有羞恥心的人,真的無地自容,趕緊調整,不能顛倒了。
『父母惡之』,父母不能接受我們,厭惡我們,那可能是一時。可能我們做錯了,可能我們一時他們不能認同,親人之間有誤解,這也是有可能產生的。但是『懼而無怨』,「懼」就是戒慎恐懼,「哎呀,我有哪裡做得不好?」就像大舜,孺慕號泣,流眼淚,然後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哪裡還做得不夠,決定沒有絲毫的怨恨。「懼」就是提醒自己,戰戰兢兢,做得更好。
古代漢朝,有一個孝子叫薛苞。他好學篤行,很遵從聖賢的教誨,好學,當然他也有德有智。篤行就是求學問很紮實,學會的東西一定去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他的母親去世得早,後來父親續弦,後母不能接受他。結果他父親跟後母就趕他出去,他也是孺慕號泣的哀求,父母還用棍子打他。最後沒辦法,他才離開,住在旁邊,還是不忍心離開父親、繼母。
結果他住在隔壁,每天還回來晨昏定省、洒掃庭除,他父親跟繼母還是不高興,又是罵他。他又不忍心讓父母生氣,怎麼辦呢?搬到鄉里里門那個地方。你看父母不接受他,他還想到先順,搬遠一點。結果搬到里門,還是固定每天回來請安。差不多這樣堅持了一年,父母生慚愧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至孝還是喚醒父母的善心,讓他回來了。最後成為漢朝的大臣。「懼而無怨」。
我記得好像還有另外一個宋朝的大臣,不只對父母是這樣,他兄弟打他打到頭破血流,沒有絲毫放在心上。後來他飛黃騰達,當了大官,照顧曾經把他打得頭破血流的兄長的後代。古人那種孝悌胸懷,令人感佩。「懼而無怨」。
『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有了過失,勸諫,但是勸的時候,決定不會讓父母火冒三丈,氣壞了身體,不會這樣。言語還是很柔和,這個「逆」就是不迕逆。
在勸諫父母上,我們之前有講過《論語》,夫子說到,「事父母幾諫」。我們複習一下,「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事奉父母「幾諫」,這個「幾」跟機會的「機」通,就是見先機。父母有小的過失,他馬上能看得到,去勸導,父母就不至於造成大的過失。子女護念父母的道德,也是非常柔軟、細膩的。「幾諫」。
見父母的心志,當下不是很能接受,「見志不從」,不會太強迫父母,甚至言語太大聲,不會的,還是一樣恭敬,「又敬」。這一次勸不能接受,不急。《弟子規》上說的,「諫不入,悅復諫」,父母比較歡喜的時候,再勸。欲速則不達,勸到最後,父母惱羞成怒了,或者氣壞身體了,就不好了。有耐性,同樣恭敬。「不違」,「違」就是止,「不違」是不停止,就是不停止這一顆勸諫父母、護念父母的心。因為初心就是為父母好,希望父母改掉這個不對。這一顆心不管遇到任何的困難,甚至父母的不諒解,他都「又敬不違」,他都不會退了這顆成就父母德行的心。
我們有時候勸父母、勸兄弟朋友,勸個兩次,「算了算了,你不接受算了,費我這麼大氣力。」講這種話,這顆心還不是真心,真心不會變。其實我們還是耐心不足,自我太重。念念為對方,一定盡一切的方法來幫助對方。雖然辛勞,這個「勞」還有憂思,雖然常常要擔心,但是絕對沒有任何的怨恨。這是勸諫,勸諫也是為人子的本分。
『父母既沒』,父母去世了,『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我們看在《群書治要》當中有講到,「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在經文解釋當中,「喻貧困猶不取惡人之物以事己親」,就是說到,縱使自己是非常貧窮,但是絕對不取惡人的東西,或者不義之財物,來奉養父母。古人非常有氣節,供養父母的一定都是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都是光明磊落的東西,不然不可以拿去奉養父母。
上次跟大家提到蔡順,盜賊送他米,送他這些吃的東西,他接受了,人家很誠意。可是這畢竟是偷來的東西,搶來的,他把它埋了,不可以拿來去奉養母親。所以我們所有人生打拚來的財物,也都是要光明正大的東西,不然父母接受我們的奉養,覺得羞恥,甚至祖宗都蒙羞了。這不只沒盡到孝,是大不孝。「必求仁者之粟」,來路是非常正確的財物。「粟」就是穀類這些食物。
「此之謂禮終」,能做到這樣,才算是事奉父母之禮,有算做圓滿了。您看,「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這個都做到位了。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孝養父母:用力,養父母之身;用勞,養父母之心,很欣慰,以孩子為光榮;再來,父母期許孩子留名青史,「大孝不匱」,這是養父母之志;「父母有過,諫而不逆」,這是養父母的智慧,他能改過,他才能增長智慧。養父母之身、心、志,還有慧,都是我們為人子的本分。
養父母之心。古代皇帝事奉自己的太后,太后住的地方叫什麼呢?養心堂。古代太有智慧了,是時時都在提醒人孝道、德行。還沒進太后的殿堂,一看到「養心堂」,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母親的心情啊?不是只有外在這些身體上的奉養而已。皇帝自己都這麼干,哪有天下人不效法的道理呢?你們回去以後,你父母住的那個房間,把它寫大大三個字:養心堂。
曾國藩先生,在他的書房寫了三個字:求闕齋。「齋」是心要常常能平靜。「求闕」,時時知道自己缺、不足,謙卑。「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你那個杯子裡面的水滿滿的,怎麼倒進去呢?進入書房,「虛其心受天下之善」,你要謙虛才能接受歷代聖賢人的教誨。時時知缺,覺得自己不足,渴望聖賢智慧,求闕齋。曾國藩先生學得好,時時都是謙卑的心,跟聖賢人學,還有跟一切人學。
曾文正公有一個習慣,每天寫日記。販夫走卒談的東西,只要對他有啟示,他都把它記下來,真是用心當官!販夫走卒的生活、心情,他都了解了,他以後要照顧各行各業,他可能兩句話,就講到老百姓的心田裡面去了,講得老百姓陪著他流眼淚,「大人,你真理解我們。」處處都是學習。
你把天下人放在心上,什麼你都覺得對你有啟示。我們不能在這裡學,「這個教師工作坊,那是老師學的,不干我的事;這個企業家課程,那我不是企業家,不干我的事;這是父母課程,我還沒結婚,不干我的事。」你看我們心上到底裝誰了?你還沒結婚,你哥結婚了,他有小孩了,你怎麼不聽,回去分享給他呢?你不是老師,你堂哥是老師,聽一下,你肚子里有點東西,你講兩句,他說「你怎麼可以講這麼好?」「我去跟陳真老師學的。」你不就給你堂哥介紹了一個教育界的好老師了嘛。你身邊沒有人做企業?你聽了一堂郝總的課程,你供養他幾句,他說,「哎喲,你怎麼兩句就講到了我企業的問題?」你說,「因為有高人指點。」胡總那些光碟你不就可以介紹給他。可是你不先積累這些學問,你的話,人家不重視。
所以胸懷有多大,你學到的東西就有多多。吸收的程度跟心量成正比,跟誠敬心成正比。所以愛敬重要,愛心、恭敬心才能學得到東西。像我們在學校教書,感謝學生。我們德行能力太缺乏、太差了,可是每天你在台上,那小朋友眼睛瞪很大,聽你講故事很專心,因為怕講錯、講不好,所以他好學的眼神,把我們這些教書的潛力給逼出來了。所以是學生在成就老師。「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趕緊充電,是吧?學生問了,不知道,「老師不知道,老師明天告訴你。」回去趕快看書、翻資料。教學相長。
這個是我們講到,古代確實處處抓住機會,教化人的德行,剛剛講到的養心堂、求闕齋。
我們再看下一句。孝的句子,有好幾句都是《孝經》裡面的句子。我們先來看八十九句,它講到孝從哪裡做起,然後「終於」,圓滿於立身。接著我們再來談不同身分、社會地位的人,怎麼來盡他的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這是在兩百零六頁。我們人,為人子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身體的一切都是受之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的。不只給予我們這個生命,還有幾十年的養育。所以面對這個身體,要非常謹慎去愛護。
我們自己回想成長的過程,自己生了病很嚴重的時候,父母親都是眉頭深鎖,甚至於父母向天乞求,「不要讓孩子這麼苦,可不可以把他的病轉到我的身上。」我相信很多父母,在看到子女痛苦的時候,都曾經發過這樣的願誓。周文王,把他的壽命給了他的兒子武王,折壽,這就是父母的心。所以「身有傷,貽親憂」,我們身體一損傷,父母還有愛我們的人,比我們更著急、痛苦。大家注意去看,確實是這樣。有時候我們自己病了,還弔兒郎當的,不當一回事,可是父母擔心我們更嚴重。
包含我們學業不好,父母比我們還操心,怕我們以後事業發展不好。所以真的,我們的人生,父母比我們操更多更多的心。當初我姐姐沒考上大學,我父親看得很遠,怕三個姐弟以後站出去,人家一問,就這個大姐沒有大學文憑,怕她心裡自卑,所以說動我姐姐去補習。父親看得都很遠啊。
所以我們人生過程當中,太多的彎路是因為不聽父母的話。不只走了彎路,讓父母提心弔膽多少次、多少歲月啊。你像女人家,父母呵護,怕我們出一些事情,被人家傷害。女孩子晚上出去,八點多、九點多沒回來,你看父母在家裡等,如坐針氈。
真的是能體恤父母的心,能體恤父母養育我們過程的辛勞,沒有人不孝的。真的體會到了,真的是昊天罔極,這一生能回報一點,都是最大的快樂跟幸福了。
『不敢毀傷』,體會到了,不忍心再讓父母多擔憂,不敢毀損、傷害。這個是什麼?孝的開始,『孝之始也』。在馬來西亞是熱帶,可是比有春夏秋冬的地方容易感冒。第一,冷氣。你一吹冷氣,一出去又很熱,又進來,就在那冷熱當中交替,一不小心就感冒。真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吹冷氣要加一件外套。當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像我是一定要加,要保暖好。然後,為什麼馬來西亞容易感冒?第二點,因為太輕忽了。為什麼輕忽?都是夏天嘛。你愈沒有警覺性,愈危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
這個在《易經》裡面都有講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誰最危險?就是覺得自己很安穩的人,最危險。誰會滅亡?就是一直想著一定不會滅亡的人,最容易滅亡。每天想,危險啊、危險啊,那個人最不危險。《易經》裡面講,「其亡其亡,繫於苞桑」。那個每天說,「哎呀,危險」,戒慎恐懼、防微杜漸,每天念著危險危險,這樣的人穩若泰山。「苞桑」,就是好像把繩子系在大桑樹上面,很穩,沒有什麼危險。
我們為什麼常常端個東西,都把東西給摔壞?輕忽,掉以輕心,「小事啊,沒問題。」這個時候都會出事。「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兩天,忘了。一個禮拜,人家問那件事,「哦,我忘了,對不起。」輕忽了。還是都要很慎重,「凡出言,信為先」,拿個本子記。
馬來西亞,四季夏天,可是每一天就有春夏秋冬,尤其凌晨特別冷。你假如四、五點起來不加衣服,一定感冒。有人說,「我沒有耶。」你沒有,是寒氣進去,還沒發作。是啊,等你這個寒氣三年、五年積到一定程度,你體質就衰了。什麼時候進去,你沒看到而已。人往往都是體質已經很弱了,才警覺到要保養。我就別啰嗦了,我是已經後知後覺,現在知道,要保護這個身體是大學問。
第一個,你有沒有把父母放在心上?第二個,你有沒有細膩的去照料自己的身體?你細膩照料自己的身體,你就可以用這顆心去愛護父母、愛護身邊的人。你自己的身體都照顧不好,你能照顧好父母,我也不相信。大大咧咧的,忘了這個,忽略那個,是吧?煮個菜,鹽也沒放,什麼都忘。尤其老人,牙齒比較不好,你都體恤不到,煮那個菜都不好咬,父母又不好說你,怕你生氣,你脾氣又大。出去旅遊回來,買一些特產,又是腰果、又是松子,父母咬不動。其實拿回來,不是父母愛吃的,是自己愛吃的。我們心其實挺粗的,要柔軟。
接著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立身」,當然,樹立好的德行,進而建功立業,對社會有建樹,「行道」,行的是仁慈大道、正道,這樣名聲就會顯揚,「揚名於後世」。很多讀書人,在他在世的時候就揚名了。像范公,在世的時候,老百姓就給他立祠,要祭拜他。就是那種德行感動到,他生前人家就幫他立祠。名聲、功業顯揚於後世,這個叫大孝顯親,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
我們看很多對國家有貢獻的大臣,後來皇上賜封他的父母、他的祖父,甚至是他的曾祖,好幾代都封官爵,因為他的功勞太大了。而他的功勞就是因為有父母、祖父母這些祖先的教育,才能夠成就這樣的人才。所以古人祭祀,包含封爵位,都不忘本,都是飲水思源,非常可貴。這個是『孝之終也』,能大孝顯親,孝達到最終的目標,比較圓滿了。
所以『夫孝』,孝道開始於事親,始於事奉父母。『中於事君』,從事奉父母延伸到事奉君王,事奉各個行業的領導者,所以延伸推廣到事奉君王、領導者。『終於立身』,最終圓滿於立身行道。從這一句,我們就可以知道下手處,從不敢毀傷身體,到奉獻社會,大孝顯親。而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身分,他盡孝的做法有差異,當然存心是一樣的。
我們看九十句裡面提到的,是一般公務員的盡孝。在「士章」裡面,我們來看一下。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其實孝道的教化,在整個華人的心裡,是深植得很穩固的。在華人的社會,他縱使不孝,你罵他不孝,他還很生氣;他不孝,你說,「你還做了點孝行」,他還很高興。中華的兒女,只要能早一點遇到經典、孝道的教誨,他就早一點覺悟起來。這個播種還是非常重要,喚醒人的良知。所以非常感謝也感佩我們諸位學長們,都是除了工作以外,還是盡心竭力在弘揚孝道、弘揚中華文化。這個都是為下一代培植做人的大根大本。
經句上講,用事奉父母的孝心來事奉國君,就能盡這一份忠誠,就能做到盡忠,叫移孝作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其實就是人不忘本的心。父母養育他,對他有恩;國君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國家,第一,給他爵位,給他官位。再來,給他俸祿,而這個俸祿讓他能孝養父母,照顧整個家族。所以這一份知遇之恩,還有這一份給予俸祿,讓他養家糊口、照顧家族,這份恩他終身不敢忘。報恩,所以能盡忠。人不忘本的心一起來,『事君則忠』;跟人一交往,也是這個態度,朋友對他有什麼恩,念念不忘。
我們古聖先賢對人性非常的了解。他了解到,整個人在社會當中,能不能跟人相處得和諧,最重要在他家庭的教育。因為他在家庭里成長,「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在家裡對父母孝順,他一出社會就能盡忠;他在家裡尊重長輩,他出社會就能順從領導者。這裡講到,『以敬事長則順』。你看在一個大家族裡面,看到這麼多長輩,都是「長者先,幼者後」,不管是走路、吃東西,都是「長者先,幼者後」。他從小就這麼做,一看到長輩,他不知不覺的、很自然的「長者您先請,長者您先說,長者您先用」,就變成他的習慣了。
可是我們現在看,很多年輕人對長輩發脾氣,很傲慢,我們看了都很驚訝。後來想想,不能怪他們,沒學過,小家庭。所以小家庭好不好?你說「現在都是小家庭啊。」你不要亂趕流行,是不?趕流行,一般都會趕錯。現在趕流行的人,我看痛苦的人多。趕流行買名牌的,不只她痛苦,她先生也痛苦,她家裡人也痛苦,是吧?她花了錢,家裡負擔很重。趕流行,要會判斷。
什麼家庭比較能夠真正讓孩子學到做人做事的正確態度?最少要三代同堂。現在想想,感激父母,幾十年都是奉養爺爺奶奶,我們才能學習到這麼自然的孝道,不然我們去哪兒學,才能一看到老人就生起恭敬心。好像看到老者,就想到爺爺、想到奶奶;看到年齡比我們長的長輩,就想到姐姐,很自然的恭敬就起來了。
我們教導孩子,要從小教恭敬的態度。《了凡四訓》當中說到,「舉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都應該尊重。年齡大的、德行好的、地位高的、見識廣博的,都應該尊重。而這個尊重,自己得最大的利益。一來,有孝敬的處世態度;二來,你愈恭敬人,那長輩會把他的智慧和盤托出,來成就你。
這樣以孝事君、以敬事長,『忠順不失』,有忠誠、有順從的心,來扮演好自己下屬的角色,就能做得好。「不失」就是沒有過失、沒有缺憾,沒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來『以事其上』,來事奉他的領導者。『然後能保其祿位』,這樣就能夠扮演好他的角色,做好他的工作,那工作就能穩定,保住了他的俸祿、職位。做得穩當了,慢慢還能得到升遷。『而守其祭祀』,他有了一定的俸祿、職位,能對得起祖先。祭祀的時候,要用至誠的心報告祖先,「子孫做了什麼事情,您在天之靈能感到欣慰。」這個是「守其祭祀」。包含,才有能力奉養自己的父母。『蓋士之孝也』,這個是一般公務員、士人,應該盡的孝道。
讀到這裡,假如我們不教導孩子孝敬的心,他這一輩子不可能有成就,他什麼事都做不好。而且在團體當中,很可能以下犯上。那這樣的孩子,可能要操一輩子心了。所以幫助孩子要從根本,從德行的根本「孝悌」教起。他都很大了,怎麼辦?有開始就不會嫌晚。
我曾經接觸一些成人,他說他以前對領導很不滿,後來他學《弟子規》,懂得孝順了,孝心一長,他懂得去體恤他的領導了。以前都是很狹隘的執著己見在看事情,現在,「原來領導有很多不容易,我以前那些言語也比較沖、比較忤逆。」他一調整,反而君臣關係就改善了。所以治病要從病根救起。什麼是病根?不孝不敬,這個一解決掉了,夫妻關係、君臣關係、朋友關係,迎刃而解。
我們再看八十五句,它是對一般庶民、老百姓,尤其古代是以農立國,農民他怎麼奉養他的父母。我們念一下。
【因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己者。未之有也。】
這個遵循,農民要順天地的時節來耕作。利用節氣的自然規律,然後又充分分辨土地的好壞,土質它適合種什麼樣的作物,來發揮這片土地,叫『分地之利』,當然能獲取最好的收成。
然後『謹身節用』,「謹身」,謹慎自己的言行,都遵從禮的教化,「節用」就是節省開支、用度,不奢侈。小富由勤儉,你只要勤勞、節儉,一定會積累財富,不可能會窮的。大富由天,你要大富大貴,那老天安排。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積功累德,可以感來這樣的福報。老天爺很公平,他不會大小眼,誰真有福,他才降福於他,不可以用賄賂的。拜很多東西,「老天爺保佑我。」那叫看扁了老天爺,是吧?他怎麼能接受你的賄賂呢?正大光明才能做神。所以節省開支,來供養父母,這就是庶人、老百姓,尤其是農民,盡孝的一個表現。「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這裡是總結,前面從天子、諸侯、卿大夫,還有士人到庶民的孝道。講到『故自天子至於庶人』,這個意思就是從天子到各行各業、不同身分的人,都能很好的去盡孝道。而且孝是無時不刻、無始無終都可以去盡的。『孝無終始,而患不及己者』,就是還有人擔心自己沒法做、做不到、不能做。『未之有也』,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前面已經講好,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身分,都可以盡心儘力把孝做到圓滿。所以這個「孝」,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每一個人都可以盡心儘力,做到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唐朝時期,有一個守門的突厥人叫史行昌,他剛好守玄武門,執勤。他是突厥人。其實我們看到這裡,就知道唐朝的心胸,所有的異族都願意到這個國度來,成為這裡的子民。在執勤的時候,剛好吃飯,吃著吃著,就把一些比較好的食物放在一邊,不吃了。人家問他,「你怎麼不吃了?」他說,「這個難得的食物,拿回去給我母親吃。」
結果這消息傳到唐太宗皇帝那裡,太宗非常感動,「你看,這個孝,哪有分族群呢?我們漢人孝,人家突厥人一樣,這天性啊!」太宗很高興,馬上賜給他一匹馬,然後還賜給他一些食物,專門是給他的母親的,教了一個孝子。我說太宗真不簡單,這麼一賞,天下人都願意效法史行昌的孝心。
所以大家在學校教書、帶班的,你把一個孝行讚歎了,其它同學可以效法。或者有一些非常難得的孝行,你把它講去給學生聽,或者把那個影像放給孩子看。最近大陸一個孝女,孟佩傑。四歲當養女,八歲的時候,養母癱瘓,脊椎出問題,完全不能動,沒有自理能力。她才八歲,照顧了十幾年,現在母親還很好。八歲的女孩,背她母親,她母親比她重幾十公斤,我們都很難想像她日子怎麼過來的。可是你看那小女孩笑得很燦爛,她說只要母親還活著,她就覺得很歡喜,她一進門還能看到母親,她就很欣慰。難怪是孟子的後代,不簡單。
每天固定要幫她母親做仰卧起坐,兩百下以上;幫她母親做拉腿,兩百五十下以上。不是做一天,做了十幾年。八歲的女孩站上去煮飯,太矮了,就光是站上去,跌下來好幾次,都摔傷了,摔流血了,都笑著跟她媽媽講,「沒事。」八歲的女孩去買菜,怕忘記,自己把菜編成一曲曲子,什麼樣子的是什麼,什麼樣子的是什麼。八歲的孩子,我們看了都動容。孩子那個無窮的潛力,就從孝心出來了。她怎麼知道買菜,她怎麼知道煮菜,她怎麼知道護理?全部是孝心激發出來的。
好,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感悟陽光心態,成就精彩人生 解文超老師的網校Office 最專業的教師、學生、家長交流的教...
※王行懿老師風水論文
※吳老師漢字大會(1)
※王吉海老師預測體系揭密
※我和恩師楊益臣老師學拳的那些事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