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肅,敢問中國音樂路在何方?

2016年2月12日3時07分,著名藝術家、空政文工團創作員閻肅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在我們的記憶中,閻肅老師有太多深入人心的好歌:蔣大為的《敢問路在何方》,董文華的《長城長》 ,那英的《霧裡看花》等等。這些好歌成就了一代歌者,也成就了屬於的我們共同的時代記憶。

  

一首好歌離不開歌者絕妙的演唱,他們將歌曲用最動人的方式演繹,賦予歌曲鮮活的生命。當然,和演唱者同樣重要的,還有這些音樂經典背後的優秀編曲人。他們生活在歌者的光環之外,卻和歌手一起賦予了這些歌曲真正的靈魂。可以說,每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都缺少不了「編唱」配合的功勞。

  

音樂背後,編曲人的尷尬境地

  

在近年來,國內的選秀節目屢屢向我們展示了改編的魅力:好聲音的選手陳梓童以一首改編的《雙截棍》獲得了周董的轉身,並由此一路走到了決賽的亞軍;《蒙面歌王》的許茹芸更以一曲改編的《一無所有》讓我們聽到了另一種催人淚下的搖滾柔情;《我是歌手》第一季,羽泉組合精心改編的經典老歌《燭光里的媽媽》、《老男孩》、《熱情的沙漠》,讓網友見識了改編歌曲的魔力。

  

所有這些大眾選秀節目中的精彩作品事實上都少不了幕後的編曲人、編曲團隊的辛苦成果。然而,在歌手們大放異彩的同時,對於這些編曲的幕後英雄,大眾往往是知道得少之又少。

  

如今的音樂市場似乎並不在乎,也沒有意願去了解一個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人們只關心並享受最終的音樂成品,然後憑藉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和判斷一首歌唱的好壞,很少有人會想要了解歌曲背後的創作者、編曲人。周杰倫如果沒有鍾興民、林邁可、洪敬堯等編曲人的傾力支持,他的作品也許就會遜色不少。《中國好聲音》如果沒有背後強大的編曲團隊對每首作品的改編打磨,這個節目可能都不會有,更別說各種精彩紛呈的盲選、對決等等了。作為音樂作品生產創作的重要一環,編曲人的地位重要卻又總是奇怪地被遺忘。

  

更畸形的是,因為職能的幕後性質,市場對大部分編、作曲群體的價值認知度非常低。這種情況帶來的問題是:首先,市場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到這些編曲人;其次,會導致音樂生產服務的報價缺乏標準和不透明化,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例如同樣一首歌的編曲,有的人報價500元,有的人是5萬元。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規模化的市場只能找少數幾個大牌的製作人去委託業務,而餘下數以百萬計的作、編曲從業人員只能去爭搶份額本來就不大的剩餘市場。僧多粥少,業務收入不穩定,設備成本高昂,再加上作品版權保護缺失,個別僱主拖欠薪資等等,就活活生生地把許多熱愛音樂的編曲人推向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中國音樂創作何去何從

  

音樂是一種理想,音樂更是一種情懷。創作一首作品,從一個簡單的動機到形成一首能夠展現細膩樂思,鋪述一段動人故事的歌曲,脫離不了創作者傾注的熱愛和情感。

  

對編曲人來講,情懷和理想是寶貴的財富,它讓自身價值得以實現,讓人願意相信機遇的存在。

著作權法對作曲、作詞、編曲者知識產權保護的不足,使中國原創音樂的發展舉步維艱。那麼,閻肅等老一代音樂家的逝去,中國音樂何去何從呢?

閻肅作品音樂會


講史

我們提供知識,以了解人類的過去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添加本平台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音樂 | 中國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