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立新論史:國士無雙的韓信為何非死不可?|漢朝|韓信

漢代接秦而來,歷史上盛稱漢承秦制。儘管有學者認為漢代是中國的第一個平民政權,但除了皇帝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下層出身的地痞無賴以外,實際上很多最重要的措施,都是效法秦朝並在秦朝的基礎上稍加改制而來。也就是說,漢朝實行的不是平民政治,依然是「敲剝」平民的秦政治。

劉邦乘秦末之亂而起,以孑然一身獵獲天子之位,心驚膽顫,惟恐主宰大權得而復失。從登上大位之初,就形成了對功臣們的猜忌。漢代的功臣,大多沒有好的結局,尤其是漢初的功臣,結局多半凄慘得令人目不忍睹。

帶題贊的漢高祖劉邦畫像

 

影視劇中頗具「無賴」氣場的劉邦形象

韓信:從無業流民到無雙國士的傳奇之路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

初,淮陰人韓信,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信釣於城下,有漂母見信飢,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資治通鑒》卷9)

出身窮苦的天才將領韓信

韓信自小貧窮,無錢葬母,因為品行不太端正,沒有機緣當上地方的小小公務員。韓信既不種田,又不會經商,經常寄食於人,弄得大家都非常厭惡他。又一次在城門外的河邊上釣魚,遇見一位洗衣服的中年婦女。這位婦女是個好心人,看到韓信沒法吃,就把自己的乾糧送給他。韓信很感動,對這位洗衣女許下諾言說:「有朝一日,我會重重的回報你。」婦女很生氣:「我不過是可憐你,誰指望你回報!挺大個男人,不能自己解決吃飯問題,還說報答我,聽起來都讓人臉紅。」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因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資治通鑒》卷9)

韓信因為家貧,又沒有營生可做,經常受人欺辱。一次走在市場上,被一位殺豬的少年攔住了去路:「哎喲,你長得好高大呀,這腰裡掛口寶劍,真不得了了。其實你只是個膽小鬼,裝什麼呀!你要真不怕死,現在就殺了我。不敢殺,今天就只能從我的胯下鑽過去了。」韓信愣愣地看了這個傢伙很久,然後俯身趴在地上,從這位少年張開的兩腿間爬了過去,惹得四周的人們一頓轟然嘲笑。

秦末亂起,天下搖蕩,楚國的貴族後裔項梁,乘機起兵反秦。韓信提著寶劍,參加了項梁的隊伍。項梁死了以後,韓信又追隨項羽,折騰了很久,也只做了一個叫做「郎中」的下級軍官。幾次給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理睬他。

後來劉邦進入漢中,順勢進入四川北部,韓信又投靠了劉邦。一樣不收重視。一次韓信因為為官失職,按法應當處斬,同僚中有13人已被斬首,等到要斬韓信的時候,韓信就大聲嚷嚷說:「漢王不是要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像我這樣的壯士!」

劉邦手下的監斬官夏侯嬰,感覺到了他的臨危不懼,又看他的長相特別,雖然醜陋,但很出奇,就把韓信釋放了。經過跟韓信的交談,覺得他確實很有眼光,就把他推薦給劉邦。劉邦給他稍微提拔了一下,讓他擔任了押糧官,還是沒有真正重用他。

韓信雖然沒有得到劉邦的重用,但卻有機會跟蕭何相識,幾次短暫的交談,受到了蕭何的器重。屢次跟劉邦進言,劉邦因為他相貌醜陋,仍然不予重用。

漢王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王。王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王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資治通鑒》卷9)

韓信感到沒有指望,就乘著劉邦敗退到南鄭的時候,跟著一些將士偷偷逃離了。蕭何知道以後,親自追回了韓信。這段在歷史上很有名,叫做「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月下追韓信

當時因為來不及向劉邦說明,所以有人誣告蕭何逃跑,劉邦很生氣。過兩天蕭何又回來見劉邦,劉邦問蕭何為什麼逃跑?蕭何說,我沒逃跑,我是去追一個逃亡者去了。劉邦問他追誰?他說是韓信。劉邦更加憤怒,我身邊的將領跑了好幾十個,你不追別人,為什麼單追韓信?你這明明是在騙我。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但是韓信是天下無二的人物,您要是不想長期在漢中稱王,而是想爭取天下的話,必須得使用此人。劉邦說我自然想要爭天下。蕭何說那您就得使用他,您要是不重用這個人,他早晚還會跑掉。劉邦說他可以給韓信一個將軍,蕭何說那他還會跑。劉邦說那就讓他當大將軍,蕭何說,那就太好了。劉邦說你去把他找來,我封他個官。蕭何說不行,像他這樣的人物,必須親自相請,還得認真對待。得挑個好日子,造授將台,齋戒之後,舉行正式而隆重的禮儀才行。劉邦雖然一向傲慢,但這次還是答應下來了。劉邦只說拜大將軍,所有的將領都很高興,以為是自己。結果卻是韓信,這太出人意料了,大家一時間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等看韓信的表現了。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辭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耶?」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暗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將相,又遷逐義帝置江南;所過無不殘滅,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其強易弱。(《資治通鑒》卷9)

劉邦問韓信說:「蕭何不斷對我誇讚你,不知將軍何以教我?」韓信就問劉邦:「將來是不是要與項王爭奪天下呢?」劉邦說是呀。韓信說:「大王覺得勇敢、剽悍、仁愛、剛強能比得上項王嗎?」劉邦沉默,好一會兒才說:「比不上。」韓信看到劉邦誠實而又有自知,所以高興的說:「我也是這樣以為,但是我可以告訴您項王的為人。項王雖然勇猛無敵,一怒而千人斃命,但卻不能任用賢能的將領。所以,他的無敵只是匹夫之勇。項王雖然待人和氣,部下有疾病,甚至涕泣而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可以說是恩澤有餘。但是當部下犯法違紀時,卻不忍依法嚴罰。有功勞的人,也不捨得封賞。所以他的仁愛只是婦人的仁慈。項王雖然已經雄霸天下,天下也都臣服於他,但他卻背棄義帝的約定,驅逐原來的主子,卻把自己的人都提拔為將相,人心不服哇。他還把義帝放逐到江南,而且一路燒殺,所到之處,無不殘滅,百姓都不是真心依附他,只是迫於他的威力,不得已而歸順。所以,他雖然名為天下的霸主,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得到天下人的歸心。因此,他的強大只是表面上的,正是這種表面的強大,暴露了他實際上的孱弱。我們完全可以使他由強變弱:

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留蕭何收巴、蜀租,給軍糧食。(《資治通鑒》卷9)

眼下如果大王您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的勇武之人,哪有攻不破的地方?如果把所得的城邑封賞給有功的將士,會有人不服嗎?您再募集義兵,加上原來的將士——這些人很久就想離開關中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會不努力向前,爭立戰功嗎?況且項羽在對秦作戰時,坑殺秦國投降的士兵20萬眾,這些人的父兄對項王和投降項王的三個秦軍主將都恨之入骨。當此之際,您率兵出關中,傳檄三秦,不用動刀兵,三秦就可一舉而定。」劉邦大喜,因為得到韓信太晚而感到遺憾。於是依照韓信的計策,兵出漢中,留下蕭何守漢中,收取巴、蜀的租稅以濟軍需。

      

   
推薦閱讀:

韓信死得冤枉,但他的死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倒在劉漢政權下的兩個韓信
廣西韋氏均為韓信後代嗎?
讀懂了韓信,看懂了人性
韓信被殺之謎:韓信他到底該不該死?(2)

TAG:漢朝 | 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