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經從序分到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根據經文,以提要的方式來講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給大家讀誦經文和理解義理並依之思維、作意、行持帶來幫助。我在這裡先把序品、方便品講一下,以後再選擇重要內容講。
佛放光現瑞
根據序品中的內容介紹,在法華會上,來聞法的很多,有諸大比丘、阿羅漢、諸大菩薩、國王宰官、天龍八部等。佛在說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東方八萬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現動、涌、震、擊、吼、爆六種震動,現出神變瑞相。這時彌勒菩薩看到這個瑞相。其實他未嘗不知道佛放光現瑞的意義,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請問文殊菩薩,佛今天為什麼放光現瑞?文殊菩薩智慧很高,就答覆:「佛放光現瑞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代表佛將要開示實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從定起以後進入方便品,就告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實有難得的希有之法、諸法實相「十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嚮往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啟請,而佛則一再制止他。他就問佛是什麼因緣,佛當時就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你不了解,就暫時停止啟請吧,這個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間人聽了會感到驚異,增上慢者聞後必定不信。最後三請才說《法華經》。
增上慢與五千人退席
什麼叫增上慢呢?我們曉得貢高我慢有七種,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蘊論》中對這七慢解釋說:「云何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這七慢都是我們學佛的障礙。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本來不知道,他說他知道,本來沒得到,他偏偏說得到了,本來沒有證到,他偏說他證到了,這種人是有的,還未必在少數。當時在會場中有這麼一部分人,留戀於小果阿羅漢或者還沒有證到阿羅漢的有學、無學聖者(前三果為有學,四果阿羅漢叫無學),他認為他所證有餘依、無餘依涅槃是長久的、圓滿的,不需要再進步了:我已經證得無上菩提,證得妙果了,不需要再進步,還有什麼實相無相之法呢?因為佛所講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這些人可以了解的。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學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你們要老老實實,知就知,得就得,證就證;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證就不要言證。這種增上慢,障礙上進,很可怕。我們要虛心地學習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佛講《法華經》的本意是希望他們(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轉大,由權歸實。但這部分人堅持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不得了。所以這種增上慢者他一定不會相信佛陀所說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會上再三啟請,希望佛講「實相無相之法」。佛將要說但還沒說的時候,會中四眾弟子(包括有學無學)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當時他們默不作聲,向佛頂禮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曉得他們無根機,並未呵斥,也沒有阻擋。退了就算了,時機還沒到,就容忍他們退席。
佛出世因緣
接著佛就開始說諸佛出世的這麼一大事因緣。這段文念給大家聽,佛說: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出現於世都是為了大事因緣。)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說明道理提出一種反問,為什麼佛出世是為一大事因緣?這個諸佛就是十方諸佛,東南西北中上下十方,過去、現在、未來,都包括在內,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出世的一個中心目標就是使眾生成佛,使眾生悟得諸法實相,由權到實。說權教無疑要歸於實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據人天的根機而說;聲聞乘,指聞佛音聲,能夠認識有漏是苦,從而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從這方面說;緣覺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緣起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之法,所以說緣生法是中乘根機;菩薩乘是發了菩提心的,要度眾生,發願度眾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機,所以要說菩薩乘的法,諸如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從空說有、從有說空、說相說性這些。
以上從人天乘到菩薩乘都是根機的問題。因機施教,應病與葯,這些都是權法,權巧方便,但最後由權入實,使之都能歸於實,歸於「一佛乘」。就像《法華經》里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說、權巧之說,實際上只有一個佛乘。一切眾生在菩薩行的引導下,終歸都要成佛。
開、示、悟、入佛知見
佛出現於世說法度眾生,「開、示、悟、入」,即開發他的知見、深切顯示這個真理、使他悟入這個真理、悟後能夠證入這個真理。「開」者,開發之意,即破除眾生無明,開顯如來藏,以見實相之理。「示」者,顯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則知見體顯、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悟」者,覺悟之意,即障除體顯後,事理融通更無二趣。「入」者,證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圓融,則可自在無礙、任運流入薩婆多海。佛出世就為了度眾生,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天台宗以「開示悟入」四字來表示行者達到佛知見的深淺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釋法華一乘時,即以「開示悟入」開顯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則以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等四智次第配於開、示、悟、入。
知見是什麼?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的見解。與智慧有別,智慧是般若的無分別智,為離思慮分別的心識。惟作佛知見、知見波羅蜜時,則知見與智慧同義。
佛知見是什麼知見呢?即了知照見諸法實相理的佛智慧,是為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就智體而言知。佛知見就是一種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這叫作如來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詞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來藏、一乘實相或者叫金剛戒體,在禪宗來講或者叫「本來面目」。參禪就是要使你認識本來面目、妙明真心、諸法實相。
什麼是三身四智
為什麼佛出現於世間呢?就是為了「開、示、悟、入」這個因緣,使眾生能夠由迷知返、返妄歸真,徹底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斷煩惱證入涅槃,斷無明證入菩提,消除煩惱、所知二障恢復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是唯識法的分析,道理一樣。大圓鏡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說佛教是個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學佛後成為佛陀的奴隸或兒子,我們把釋迦牟尼佛當成老師,他引導我們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里,佛陀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甚而是一體的兩個方面。佛陀不會發怒,見你沒信他,他就懲罰你,不會的。他只會以悲憫心對你說,你的苦痛要這樣解決,因為佛陀是過來人,他的經驗豐富,像慈父一樣地關照我們。他不會因為你不敬重他而遠離你,他永遠和你在一起。佛陀從不捨棄任何人,我們不管是什麼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我們。在佛的眼裡,我們都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我們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一種徹底自由解脫的方法。
二十五圓通
《楞嚴經》里開顯了二十五圓通,有二十五個菩薩證得圓通。圓通就是證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種方式、各種方法開悟後證得的理事圓通境界。觀自在菩薩是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圓通……共有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二十五圓通。楞嚴會上二十五聖之中,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上,故稱為圓通尊、圓通大士。我們從種種修行方法都可以證入圓通。「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條條大路通長安。諸佛出現世間也是這樣子的,歸於一乘,證得佛果。這是所說佛出世的因緣,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到這裡以後,有一部分小乘根機人,就是以富樓那(他是說法第一)為首的五百弟子,當然舍利佛也在內,有所開解。有所開解就是說得到真正知見。在開解之後,就痛悔過去不認識大法,不曉得一乘實相。佛在這種情況下,就為以富樓那為首的五百弟子「授記」,就是預言弟子將來成佛,以何名號、何時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懸記。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世,講經說法,利益眾生,並建立佛教團體,也就是清凈和合的僧團,傳布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們要報答佛恩,努力學習佛法,護持佛教僧團,因為僧團是弘揚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間的專門組織機構。對於僧寶弘揚佛法的事要歡喜讚歎,要全力支持傳教事業,不要為僧寶的傳教事業設置障礙,否則那可是下地獄的罪過。
二、幾個譬喻品略解
佛說法喜歡打譬喻
能夠學習佛法的,或者一時不能學法的,包括增上慢者,如何引導他們,幫助他們了解真理,斷除疑惑,最好的方式是什麼?舍利弗繼續代眾生請問。以下就有幾種譬喻,火宅四車喻、窮子得寶喻、衣里藏珠喻、藥草喻、化城喻、渴者鑿井喻。
前面講過三藏十二部經命名的由來,這十二部經其中就有譬喻經,是以比喻顯示法義。這個譬喻,是把道理寓於事例中,以此教育說服人。在大藏經中專門講譬喻的經有《法喻經》、《百喻經》等。
中國過去的文學家魯迅,稱為文豪,他對於《百喻經》很感興趣,他稱讚這不單是些個很好的譬喻,而且蘊含著很深的哲理,說明佛陀的智慧很高。這是魯迅稱讚的,他還出錢委託金陵刻經處專門刻印《百喻經》贈送結緣。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充實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包括文學、哲學、詩歌、繪畫、雕刻,都充實了。這個譬喻很多啦,空中樓閣呀、瞎子摸象、畫餅充饑呀、說食數寶,等等。你看中國文學作品裡面,這些譬喻不少,都是從佛經裡面吸取了豐富的營養。
空中樓閣與瞎子摸象
一個傻子,他看到那些有錢人蓋起的房子,很華麗,他覺得頂層最壯觀。他就努力掙錢,掙錢後他也來蓋一幢高樓。他跟工匠講:「底下這些層,你都不要建,你只是修那頂上一層就行了。」他要的是「空中樓閣」。這個匠人就笑,說:「你才傻喲,這個樓沒有地基,沒有一、二、三層,哪裡有空中樓閣?沒有基礎,哪有最高一層呢?」這就是空中樓閣的譬喻,讓人們知道做事要從基礎做起,不能憑空想像,不去從最基本的開始實踐,最終只有逗得別人恥笑。
瞎子摸象也是。說幾個瞎子都不曉得象的樣子。有的摸到尾巴,他說是繩子;有的摸到耳朵,他說是簸箕;有的摸到腿,他說是柱子,有的摸到身子,他就說是牆。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論不休。結果有明眼人一看到就笑,哈哈!你們說的那個象都不是本來的象,只是你們的感覺、空想、片面認識罷了。這形容世間上那種片面認識。瞎子摸象就是從佛經中來的,還有說食數寶哇、畫餅充饑呀,這些內容都是來自佛經。
佛說法,他喜歡打譬喻,說譬喻,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普通的民眾都能聽懂深奧的佛法。在中國古文體中有「賦、比、興」,賦就是開門見山;興就是用其它的東西作引子,再來說這個內容;比就是譬喻。
《法華經》中有幾品專門以譬喻來開顯法義,下面簡單講解一下。
(一)火宅四車喻
佛為度化三種根機,為三種根機授記,就說三種譬喻。當佛說法,說到出世因緣後,就為第一批以富樓那尊者為首的五百弟子授記,使之得到開悟。接著舍利弗請問,如何消除一般人的那種疑惑,有什麼很好的方式使他們免墮疑惑,糾正他們不正確的知見,佛就在《譬喻品》中說「火宅四車喻」。
就說有一個長者非常富有,財富無量,珍寶無數。他的幾個兒子很頑皮,這些孩子只曉得娛樂玩耍(就像現在很多青年只曉得唱歌呀、跳舞呀、打牌呀,指這些),在家裡遊玩嬉戲。有一天房子失火,從四面燒起來了。長者發現起火後,急壞了,而這些孩子還在嬉戲、娛樂,渾然不覺。怎麼辦呢?為了使這些孩子能夠逃出去,他就大聲疾呼:起火了!起火了!喊他們逃出去。這些孩子說啥都不出去,他們沒聽到,或者根本不在意。長者很著急,深知孩子們是好玩成性,就想了個辦法,騙孩子們說外面有他們最喜歡玩的羊車、鹿車、牛車。
他就喊:「宅院外邊有你們最喜歡的東西玩樂喲!」「什麼好玩的東西呢?」長者說:「有能讓你們玩得高興的車子,有羊拉的車、有鹿拉的車、有牛拉的車,隨便你們坐,隨便你們玩。好玩得很啰!」「好啊!我們去玩車車喲!」這些孩子就不在房子裡面耍了,想到外面的東西多好玩呀!大家從起火的房子里一起鬨就跑出來了。出來以後,這個屋子就被燒了。這些孩子就跟長者要車,結果外面哪有什麼羊車、鹿車,只有高大莊嚴、飾滿珍寶的大白牛車。長者就賜給每個孩子一輛大白牛車,孩子們高興極了,比他們原來所希求的車好多了!經文中講「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結果這些孩子就坐上大白牛車,解決了他們的危險問題。這個叫做「火宅三車喻」。
這個火宅好像我們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並不安穩。欲界還逃不過「成、住、壞、空」的規律啊!我們這個地球有存在的時候、有破壞的時候、有空的時候。色界、無色界相對比較安穩,是進入禪定狀態(世間禪定)。那麼到了最後,地球壞了,又到了空劫,根據佛經講,那時眾生由於劫濁,世界遭毀,大水從欲界天淹到初禪天,大火由初禪天燒到二禪天,大風由二禪天以上刮到無色界天。那個時候,不單地球受災,水淹初禪、火燒二禪、風刮三禪。這就是那時的災厄,你沒有解脫的話,想躲也躲不過。
現在科學家也講地球的壽命只有一百多億年,還是要壞嘛,其實我們佛陀幾千年前就預言了,在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說明佛的智慧很高。到劫運來的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要毀滅掉,而且是經過災難毀掉,可怕得很呀!所以要努力修行,才能免去這些災難。
而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還要貪一下權,貪一下錢,錢越多越好,權越高越好,我儘管死了,還給兒孫掙錢,買高樓大廈,置田園舍宅。窮的時候想到能吃一頓飽飯就好了,有飯吃又想有錢就成了,有錢的人想權,還想要獨覽大權。有大權位又想當皇帝,享受榮華富貴,貪心沒有了期。勾心鬥角,殺戮無數,登上帝位以後,想永遠在位,永久享受。一般老百姓呢,這樣捨不得那樣捨不得,到一口氣上不來了,他還是捨不得,要買好棺材,要埋個好地方。但是根據實際情況呢,「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這一切都是空啊!
佛的基本精神就是「無常故苦,苦故空,空故無我」,一切都是變化著的,變化就是苦態,我們要從中看到空性,要去掉我執,認識到這點才沒有私心,才看得淡、放得下。看到世界的苦難,光知道逃跑、遠離還不行,那是小乘境界,要發菩薩大悲心來救苦救難,把這個世界變成凈土,像阿彌陀佛一樣創建極樂世界,讓所有的生命都能因為你的努力而快樂。佛教不僅僅是讓你擁有智慧,還要得到快樂,而且是永恆的快樂。這個永恆的快樂就是涅槃寂靜,沒有生,沒有死,成就永恆的生命。
歷史上的秦始皇,他想萬萬年地控制人民,統治人民,結果沒堅守幾天。他在陝西那個壩子上修墳墓,佔地很寬,可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荒冢孤墳,草露風燈。歷代帝王都是這樣的,慈禧太后也是這樣的。可你看現在怎麼樣?那些文物販子,到處挖墓,挖得屍骨狼藉,皇家氣派見不到了,陪葬品什麼都偷跑了,那不也是一場空嘛!那也捨不得、這也捨不得,死後都要榮華,結果怎麼樣?只是白白辛苦一場,還留下個千古罵名。在佛的慧眼看來,這一切不外乎「成、住、壞、空」。整個世界,眾業所成,它有毀壞的一天,有消滅的一天,而且在一場災難之後終歸消滅。所以《法華經》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此我們要猛醒啊,不要再貪著於物質的享受了,要好好修行,淡泊於物質,徹底解脫生死、出離輪迴才是根本。
在這個譬喻中,長者象徵佛,孩子們就如眾生,幾個車子,羊車就代表聲聞乘、鹿車就代表緣覺乘、牛車就代表菩薩乘,大白牛車就代表佛乘。我們的佛陀希望眾生都登上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佛乘。好像長者對孩子說,你們趕快上來登大白牛車,羊車、鹿車都不要登了。佛說法就是希望眾生得到這麼個知見,悟入實相,證得佛乘。這是佛的苦心,「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這就是「開權顯實」。
這個修行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出離心,出離心是見苦諦而修道,趣向解脫;第二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對於佛法的態度,不僅僅是我個人學習了事,還要把我們所學的、所得到的利益,讓更多的人來分享。發菩提心以後,通過修行生真空見,見諸法實相,達到無上菩提,證得佛乘。所以說三乘、五乘都是一種權巧方便的法門。
(二)窮子得寶喻
有一個富豪,他的兒子小時候不聽話,流亡乞討在外。這個父親呢是個大家,很富有,住高樓大廈,物質條件很好,但他同時也很思念兒子。他想這麼多的財富,兒子在外面不回來,今後交給誰呢?他那個兒子到處流浪,到處受苦,最後乞討到這個富宅,也就是他這個父親的門前來了。他在門口不敢進,又不曉得富豪是他的父親。他看到這個富豪很威嚴,侍衛很多,他怕。這個父親看到兒子來了,想招呼他,結果兒子跑了,跑到另外一個地方,父親就想辦法叫人把他兒子哄回來,讓他做工打掃衛生。父親為了權巧方便,穿起爛衣服,蓬頭垢面見他兒子。最後慢慢地熟了,把兒子引到身邊,教他做很多事情,機緣成熟了,才正式認他做兒子,兒子才知道這是他父親。他就把他的田園、珠寶給他的兒子。這是《信解品》中的「窮子得寶喻」。
這個譬喻中,父親代表佛,兒子代表眾生。父親時常想念他的兒子,想把家業、珍寶給他,卻找不到他。兒子在外受苦,迷迷惑惑不知家在何處,後來見了父親又不認識還怕,不敢接近。父親就想盡辦法使他在身邊,最後把珍寶交給他。這就好象佛隨時隨刻都在憐憫眾生,思眾生苦。象你母親一樣,時常思念兒子,想方設法使兒子得到珠寶、得到安樂。所以佛說法也是因機施教,應病與葯,想方設法,以種種方法使得一切眾生歸於一乘,都能成佛。就好像這個兒子得寶一樣,兒子儘管不孝,到處逃避,最後還是被父親想些方法,給弄到身邊,認識他、教育他,最後把財產交給他。這個財產就是佛的一乘、涅槃、菩提,使眾生都能夠證得。這就是窮子得寶喻。
(三)衣里藏珠喻
有這麼一個人,隨處漂泊,浪跡天涯,還愛喝酒。有天他醉了,他有個親戚憐憫他,怕他將來受苦,趁他醉的時候就把那個珠寶給藏到身上衣服的夾層裡面。醉漢醒來以後不曉得衣里有寶珠,依然自己到處漂流、受苦、受餓,到處乞食,向人要錢。在外面流浪一陣子,後來回到家鄉,他那個親戚發現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於是很憐憫他,就告訴他,你衣襟裡面本來就有如意珠,取出來之後就能豐衣足食。你自己珠子在身,卻到處要錢,討口乞化,好愚昧嘛!經過提醒以後,他才取出寶珠,馬上變成了富人。這就是《五百弟子授記品》中講到的「衣里藏珠喻」。
這個譬喻的寓意是什麼呢?我們人哪,都有佛性,都有如來性,就好像一顆夜明珠藏在土裡頭,沒有發掘出來,這個珠子就不放光。我們這個佛性也是這樣子的。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備受痛苦呢?就是佛性沒有恢復,被埋沒了,由於無明障蔽了真心,不停地起妄心。有妄心、有無明就起煩惱,有煩惱就要造業,造了業就要隨業流蕩,來回受苦。假若人人都能發現這個夜明珠,把這個夜明珠挖出來,我們就可以轉妄為真,轉眾生成佛道。佛的指點就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像這個親戚一樣,指示這個醉漢,你衣裡面有珠子都不曉得,到處討口乞化、受苦、奔波勞累。愚痴啊!就這個道理。
太虛大師有一首詩,是勉勵青年們上進的,我在這裡介紹一下。詩是這樣的:
佛法欣聞坦蕩途,
人人在握有靈珠。
四邊莫觸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無。
「佛法欣聞坦蕩途」,你得以聽聞到佛法,修學佛法,就是走上了「坦蕩途」。接觸佛法是一個人的轉折點,可以從六道升沉受苦之身轉為趣向菩提之道。為什麼?佛法就是要開示你悟入佛性。
「人人在握有靈珠」,每個人都有靈珠,你就要發現這個靈珠。你從皈依佛教以後要好好努力,走光明大道,開發這個靈珠,就是「聞、思、修」,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熏習善法種子、無漏種子,結合實踐,修「戒、定、慧」。經開悟以後,你可以發現、親證這顆靈珠。這顆靈珠是什麼呢?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緣起中道,就是開頭講的佛教宇宙觀。一個是緣起,二個是性空,三個是中道。你能了解緣起、性空、中道之理呀,悟得這個真理,就可以發現靈珠,恢復佛性。
所以他最後兩句是「四邊莫觸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無」你不要執著,消滅貪心,不要執著有,不要執著無,要斷除常見、斷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叫四邊。這四邊都不要執著,自然就與真如般若相應。
不要執著有,去掉常見;不要執著無,去掉斷見。「有」就是一切不變,永遠存在。「無」就是一切消滅了,就沒有了,因果也否定了。「亦有亦無」,一方面是幻有,一方面是真空。「非有非無」,非實體有,非斷滅無。這叫做「離四句、絕百非」。
這些都不要執著,見「有」不要執著有,見「空」不要執著空,你要執著有、執著空都是錯的。《大般若經》的十八空、二十空,就可以體現這個意義。二十空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說空還要空)、大空、小空、勝義空(修勝義你不要執著勝義)、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不可得亦不可得,你不要執著這個不可得)、無性空、自性空。徹底地把私心雜念,把妄情執著掃蕩乾淨。「萬里無雲萬里天」,萬里晴空不能容得有絲毫的雲霧。把絲毫雲霧都要去掉,沒有一絲的雲,晴晴朗朗,豁然明朗。
我們佛家人就要有這麼個境界,掃蕩一切妄想執著,掃蕩一切私心雜念,說空不要執著空,說有不要執著有。所以太虛大師第三句「四邊莫觸真般若」,這就是般若智慧。這個智慧是合符中道的。一方面不能否認幻有假象、因果現象,一方面要掃除我相、法相,去除我執、法執。《金剛經》里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去我執。對一切「法」執著就是「法相」,否定一切「法」就是「斷滅相」。
太虛大師這首詩就顯示出這個意義。能夠懂得這一點,就有般若智慧,就能發現衣里靈珠,就可以由凡夫轉向聖者境界,由小乘轉向佛乘。
(四)藥草喻
以上講了火宅四車喻、窮子得寶喻、衣里藏珠喻。還有兩喻,一個是「藥草喻」,一個是「鑿井喻」。
藥草生長在山間,採回來可以治病。而藥草的生長必須雨露滋潤。不管什麼葯,上品葯、中品葯、下品葯,尊貴的葯與一般的葯,不經過雨露滋潤都長不起來。雨露滋潤以後,根據其寒、熱、溫、涼的藥性,就可以療治各種病。這是藥草品的寓意。
佛在《藥草喻品》里講,佛法如醫藥,要因機施教,應病與葯。各種藥草離不開雨水滋潤,先施雨水,再施藥。這就比喻我們大醫王,佛就是大醫王,根據眾生的根機,你的病情,應病與葯。這點大家要知道,佛就是大醫王,佛法就是「阿伽陀葯」。什麼叫阿伽陀葯呢?翻譯成漢語就是「無上妙藥」。佛法是無上妙藥,這種妙藥以療心病為主,同時又治身病。一切病都關聯著心理問題。心理得治生理也得治。中醫很講究這一點嘛!外感風、寒、暑、濕,會生病;七情六慾,喜、怒、哀、懼、愛、惡、欲,也都可以引生病變。心情愉快,心情安定,在佛法熏陶之下,消滅無明、消滅業障,一切病都能好得快。你看好多念佛、學佛的人,在沒有學佛、念佛以前一身都是病,而學佛以後病就慢慢好了,且容光煥發,身心輕快。
佛是大醫王,葯是根據不同根機施設的,所說的三乘教,對聲聞就是小藥草,對緣覺就是中藥草,對菩薩就是上藥草。佛說的法譬如大雲,可以降雨、灑甘露,使藥草得到雨潤之後可以生長。所以要以佛為主,以法為主。佛法就是妙藥。這就是「藥草喻」。
《法華經》里講,佛善知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相、常滅寂相。這幾種相終歸於空相。知苦、知無常、證涅槃,目的是歸於空相,而空相就是諸法實相。大家學了佛就是得了佛的救治。
世間的病有風、寒、暑、濕,有受感染、有受傷的。這種病往往經過醫療都可以好,但是由於造業所感的,那就不是一般醫藥可以治的了。妙藥難治冤業病!佛法的葯就可以治療,只要懺悔、悔過,以慚愧心、以誠懇心懺悔可以消除罪過,冤業病就可以得解。這種事從古至今很多。
另外魔鬼所纏的病也離不開佛法。有些魔鬼附身、魔鬼干擾,你能念經、持咒(持秘密咒)也可以退。所以一切病可分成外感病、內傷病、冤業病、魔鬼纏心的病。這個道理世間人是不了解的,但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實存在。這些病的治療,不能離開佛法,依佛法來治,那就可以消除。
出離世間以後,佛說三乘,由小乘到大乘,最終歸於佛乘,都離不開佛法這個葯,這就是諸法實相之葯。這就是「藥草喻」的中心思想。
(五)鑿井喻
「鑿井喻」就是說人要解決飲水問題,因為煮飯要水,渴了要喝水,你要努力去解決。怎麼努力?在山間、在平地開井。開井用功夫,你不要怕困難,到了一定的時間,發現濕地就一定有水,就可以得到甘泉、得到飲水。這個譬喻就說,無處不是道場、無處不是佛法、無處不是實相。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是學參禪的,文學修養很高,他寫的東西很有禪味。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以氣魄雄豪而著稱,得益於學佛法,得益於參禪。他有一首詩是這樣的:
溪聲儘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示人。
他在參禪之後寫的這首詩,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山林青翠之色,山間流水之聲,無處不是佛法,無處不映射諸法實相。「溪聲儘是廣長舌」,流水的聲音在說法,顯諸法實相。「山色無非清凈身」,山光水色,青青之色,光明照射之色,都是佛的法身。就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麼了解,怎樣體會。「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他說晚上我在參坐的時候,得到法味,「八萬四千偈」這個境、這個意義,不能用言語表示。言語表示是有限的,離不開意識分別,而那種境界超空間、超時間、超出意識分別。所以這個怎樣舉出來去對別人講呢?
一切現象都是諸法實相,就看你怎樣去體會。這種體會在佛教修行方法來講叫「持戒生定,守根護意」。這是基本修行方法。你若六根不守,你的第六意識,心猿意馬、時常攀緣,內心執著於外境,為六塵境界所迷惑,你的眼界就低了,就狹窄了。假如你能守戒,守住六根,再進行修定、進行思維、進行觀察,從中得出智慧,就可以了悟人生。而這種定,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是禪,語默動靜無非是禪。你能保持定的境界,不為六塵干擾,就可以認識、體證諸法實相。一切法皆是因緣生法,如夢幻泡影。能夠知道這一點,不著相、不貪著、不執著追求,這個心就是超塵出俗的心,就不是與一般俗眾共有的心。你隨便看到什麼景象都可以悟道。祖師講,禪、開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正直心,不著一塵、不貪戀一法,這就是悟。
你們看叢林里齋堂門前有這麼一副對聯:
終日吃飯,未曾沾著一粒米
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縷絲
一天要吃三頓飯,但實際上沒吃,「未曾沾著一粒米」;穿衣禦寒,但是「未曾掛著一縷絲」。什麼道理呢?就說你吃飯不要執著,穿衣也不要執著,不要貪戀,少欲知足,粗衣蔬食,甘於淡泊。這中間就有道,就可以見真理。「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你吃著菜根、蔬菜,過淡泊生活,不爭鬥、不計較,就可以入道。
王安石在參訪圓禪師的時候,啟請開示什麼是道。圓禪師就給他說,「你今天問道,我就給你指出三點來。第一點,你性情剛強,內心不平靜,容易起嗔;第二點,你世緣很深(名利場中嘛,當然有世緣);第三點,你才學很高,但有時候,不顧事實,主觀臆斷。」禪師又說,「你這些個都是障道的,只有一點是近乎道。是哪一點呢?儘管你是個宰相,但是你學了禪,你還是有出世的胸襟,因此你來學禪,『視名利如脫髮,甘淡泊如頭陀』,你對名利畢竟不象一般人那樣執著。對名利象對脫下的頭髮一樣不計較它,成敗得失無動於衷,對生活很甘於淡泊。」根據王安石的傳記來講,他生活很淡泊,粗衣蔬食,這點得到圓禪師的讚揚。禪師接著說,「你只有這一點近乎道,前三點要改。」在禪師指點下,王安石很慚愧,也很有提高。
禪宗講的道是什麼?日常生活就是道。怎樣開悟?你能保持正直心、平常心就可以開悟。這個正直心、平常心不容易。正直心就是佛心,「直心是道場」,平常心就是佛心,不計較不分別,平淡無奇,這就是佛家的境界。你們在座的舉眼看一下世間,具足這種心的有幾個?滄海之一粟!我們在座的可能在走這條道路,但是不是真正具足這種心?看得淡、放得下,能夠過淡泊生活?你在生活中、各種境界中都能保持寧靜的心、都能與佛意相合嗎?這點自己去檢查。
以上講的是「鑿井喻」及引申出來的內容。
三、提婆達多品略解
這一品是有關佛對提婆達多和龍女授記的情況。
殘暴的提婆達多也能成佛
關於提婆達多的歷史,學佛的人一般都知道。提婆達多與佛是堂兄弟,長得也莊嚴、聰明,看起來也很有根性。但這個人由於宿世之中,對所修法門不能達到徹底究竟的境界,也就是說走入邪道,所以在這一生中,雖然是佛的堂兄弟,但依然是走到了對立面上,他自立僧團,跟佛對著干,這裡面有宿世因緣。
提婆達多的護法是阿奢世,這個名字意譯為「未生怨」,就是在娘胎里就已經跟父母結下了怨恨,是摩羯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太子。那時印度的相師不少,就是看相占卜的。他母親韋提希夫人懷孕時,一個相師就說,這孩子將來必定殘害父親。後來他果然殺父即位。阿奢世護持提婆達多,正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阿奢世王對父母親不孝道,《觀無量壽經》有段記載,阿奢世王把父親囚禁起來想篡位。他母親韋提希夫人來勸解他也不聽。母親秘密到獄中看他父親,去了幾次,被阿奢世發現了,又把母親囚禁起來。這個真是忤逆不孝啊!韋提希很悲哀,厭離人間,後來佛用神通跟她說法,教她發願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凈土。
阿奢世王為提婆達多做護法,擁護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嫉妒釋迦牟尼說法,內心嫉妒障礙很深。他在阿奢世王的協助下,把象灌酒,成為醉象,佛經行過這條路的時候,就把醉象放出來想傷害佛。佛以定力攝持,醉象一下變得馴服了,陰謀失敗。失敗以後提婆達多不甘心,又趁佛經過山下,在山上滾下大石頭暗害佛。結果被護法神擋開,沒有傷到。最後他不擇手段,見到佛以後要當面行刺,就在行刺過程中,即身墮入地獄,在墮下的過程中喊了一聲「南無佛」才曉得佛的威力:只有佛能救他,佛的大慈悲,佛的大智才能救他!他高聲稱念「南無佛!」
提婆達多做的這些惡行就是五逆重罪,是墮入無間地獄的因。五逆重罪有:弒父、弒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個罪造不得呀!要墮入無間地獄的。
在《法華經》這一品中,佛就說了提婆達多過去生中的一段事情。在宿世中,提婆達多是一個波斯仙人,修習仙道,神通廣大。世尊在宿世中就是受波斯仙人威力的役使,當奴隸、受勞役,當時世尊是為了求得妙法,受再大的苦也不怕,但實際上他沒有學到妙法,反而受波斯仙人的虐待,只幹了一陣子苦活,什麼收穫也沒有。這個求妙法的人(世尊的往世)由於慧根很深,學法精勤,在最後生中領先仙人在菩提樹下證悟成道。而提婆達多就是波斯仙人轉生的,在他的潛意識裡,對釋迦牟尼佛還很不服氣,宿世的傲慢令他對佛很不恭敬,結果才做出破壞佛教僧團的五逆罪來。
儘管提婆達多犯了這麼大的罪,但佛陀還是在這個法華會上,給他授記。你說佛陀偉大嗎?如果我們在別人想方設法來害我的時候,甚至幾次都要致我於死地的時候,你還能否對他生起慈悲心來?這就是佛陀的胸懷,心中沒有善惡,他覺得每一個生命都非常可貴,他要以慈悲喜舍之心來救度這些痛苦的眾生。因為凡夫在做惡的時候,他的內心被煩惱所蒙蔽,他自己——真實的清凈的本性不得顯發,所以他做出來的事與魔境相應,什麼貪嗔痴呀,邪見啦,這是很平常的事。佛陀能理解這些受苦的眾生,不但不記恨在心,反而更加關注這些痛苦的心靈,用種種方法開導,引導他們走向佛道。
佛陀不會捨棄任何人,不管你信仰其他什麼教,佛陀都用慈悲的雙眼關照著你,悲憫著你,他為你不明真理而傷感,他在暗中派弟子來保護你,怕你受到傷害。我們眾生在佛陀的眼裡,是還沒有回家的孩子。不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都是將來的法門龍象。所以佛陀慈悲地蔽護著我們。
提婆達多在墮地獄的過程中,迫切地喊了一聲「南無佛」,他還有善根哪!在關鍵的時候,他還能回心轉意。南無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佛陀呀,我永遠跟隨你,我永遠聽你的教導。所謂有因必有果!提婆達多得到了佛的授記,將來也會成為佛陀。提婆達多那麼大的罪惡,佛都還用慈眼看著他,不捨棄他,在地獄中給他授記。所以佛很慈悲呀,冤親平等,無冤無親,天堂地獄如幻如化,平等平等,很慈悲!我們也要學習佛陀的這種慈悲精神,讓這個世界不再有地獄種子,讓他們都能走到佛法的道路上來。
有關提婆達多的公案,《法華經》就是這麼記載的。而阿奢世王轉惡為善的故事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得很詳細。
雖然阿奢世王犯下了殺父、破壞佛教的五逆罪,也該當墮落地獄,但最後也是被佛攝化,在佛前懺悔了,並皈依了佛,轉而成為佛教教團的大護法。佛滅度後,他全力供養了大迦葉主持的七葉窟經典結集工作。阿奢世的罪過很大,但我們的佛陀卻讓他從極罪之人轉變為極善之人,從地獄罪人變成人間善人,這就是佛陀的智慧力量。轉惡為善,轉邪為正,佛法就是如此不可思議!如果世間人能夠奉行佛法,這種正義的力量就更加廣大,那麼世界的和平就會成為現實。希望在座的居士們努力,成為今天世界和平的使者,依據佛教的度世精神,傳播佛教,讓世界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充滿信心,導致整個世界上和合、清凈,永遠不再有爭鬥。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至於龍女成佛也是在這一品裡面。在這個講經法會上有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薩、無緣大慈化身的彌勒菩薩,還有智積菩薩等等,另外還有諸阿羅漢、諸大比丘,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薩與智積菩薩相見以後互相慰問,交流教化眾生的事情。在這個會上有很多的大菩薩降臨,有無數菩薩從大海中湧出,來參與這個講經法會。
文殊菩薩就告訴智積菩薩,他曾經到大海龍宮,見了娑竭羅龍王。龍王有個公主,才只有八歲,可是很聰明。經上講:「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這是介紹娑竭羅龍王的女兒,雖然只有八歲,但聰明利根,了解諸法,善知眾生根機,而且深入禪定,境界很深,同時她發菩提心,要救度世界上所有的眾生,由於這個原因,她要完成佛道,並最終成就佛道。
龍女「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龍女的口才很好,善於用各種比喻,善巧方便地為眾生說法,遇到對佛法沒有正信的人,龍女無礙的辯才會使他走上佛法的道路。龍女對眾生很關心,對每一個生靈就像她的孩子一樣愛戴。至於龍女弘法利生的功德,是說也說不完。總之是能令眾生走上菩提道,要證涅槃果。
當時智積菩薩就懷疑,哪有這種事情呢?這麼小,而且是個龍女。她怎樣悟得這麼深,這麼快就要成佛呢?他不相信。正在大家不相信,充滿疑心的時候,龍女就來到了法會,向佛、向諸菩薩頂禮,而且以偈頌的形式讚歎佛,讚揚佛的功德。
在這個時候,舍利弗又懷疑,先是智積菩薩懷疑,現在舍利弗又懷疑,這麼年輕,一個女娃兒才八歲,而且屬於龍族,又是女身、五漏之身污染重、煩惱多,這麼一個身怎樣可以成佛?五漏之身是過去封建主義時期對女性歧視性的說法,認為女性因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具有的五種煩惱。現在講男女平等,男重女輕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舍利弗心裡想的時候,龍女就知道了。就先向佛陀獻上一顆寶珠,光彩四射。龍女就對舍利弗講,「你知道嗎,女身成佛比這個獻寶還快呢。你在想我頃刻間獻寶,但是我成佛比這個還快。」說了以後,即身忽然變成男身,女轉男身,之後大家就看龍女坐在蓮花寶座上成正等正覺。法華會上的大眾嘆為希有,都很喜歡、很讚歎。
人人都可以成佛
男的能成佛,女的也能成佛作祖,所以在座的女居士們要努力,向龍女學習。龍女成佛就是給我們一個榜樣,要打破過去封建的看法,不要看不起女同胞,女同胞是半邊天。在佛教里,有時女同胞還不止半邊天,你們看嘛,在座的女的多還是男的多?當然是女的多。這說明女性很有善根,不要看不起女性,佛教講的是人人平等。我們佛教徒連一個螞蟻也不會歧視,認為它有佛性,我們講生命的平等,何況號稱萬物之靈的人呢。
你們女居士要自信,不是男性才可以成佛作祖!女身可以成就佛道,你們要有這個信念。你看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化身里,有多少是女身?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女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諸位女居士們,你們有福了,因為你們走入佛教,就是信仰平等互愛的宗教,你們在佛教里受到特別的尊重,因為你們也會早日成佛的。佛教教義不許歧視女性,要求我們佛教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眾生,我們提倡平等性智的思想,不要用分別心去看待事物。
觀音菩薩有兩侍者,一邊是善財童子,一邊是龍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很多人讀了《華嚴經》都知道。善財童子參到光明山,見到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跟他說大悲法門。佛法修行中以大悲為體,悲憫眾生,救濟眾生。同時在這個法華會上也有觀音菩薩,龍女即身成佛就是根據《法華經》來的,觀音菩薩很讚歎。龍女在向諸菩薩頂禮的時候也頂禮觀音菩薩。這裡就是彰顯龍女的智慧與功德。
從這一個公案來看,正說明了佛法所講的「一切眾生,佛性平等」。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在菩提樹下成道,經過四十八天的磨難,經受過魔王的干擾,終於在第四十九天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他成道以後說:奇哉!大地眾生都具有佛性,只是為無明障蔽不能親證成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實叉難陀譯本)中原文:「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一切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各類眾生都有佛性,只是因無明、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假若他能去掉妄執,這個般若智慧就現前,諸法實相就現前。從這一點來說,佛法所講的平等是徹底的平等,不管尊卑、貴賤、男女、老幼、出家不出家,都是平等平等的。為什麼?尊重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與不二法門
講到這裡,想到維摩詰居士和天女散花的故事。「天女散花」,中國的京劇、川劇都在演。這段公案是怎樣的呢?維摩詰居士有一次出現疾病,「維摩示疾」,這個「示疾」他不是真正有疾病,他是為了說法。佛就派遣大弟子去慰問。最初就派遣證得聲聞果報的十大弟子,派到這個也不去,派到那個也不去,都說維摩詰辯才無礙、智慧很高,我們辯不贏他。佛最後就想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領受佛的旨意,到了維摩詰丈室去探問。兩個人在談話之中由平常生活談到最高法門。最高法門就是不二法門,文殊菩薩就是弘揚不二法門的。
這個「不二法門」是什麼呢?就是開頭講的《法華經》里那個法界觀,「理事不二」。在我們佛典中,講「不二」就是統一地觀察現象,統一地觀照一切。色心不二、色空不二、修證不二、依正不二……有很多「不二」,也可以叫「無二」。你不要象世間哲學一樣的,什麼主觀、客觀,理性、經驗,唯心、唯物,在佛教來講那是片面的,色心不二嘛,統一來看,色空不二就是《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緣生法的一切現象它本體就是空,也就是空性所顯的這一切現象不能把它分開的呀!
了解諸法實相,你要從現象中深一步透視,深一步觀察。「不二」他分不開的。什麼叫「修證不二」呢?你在修行中積一分功德、修一分善,就有一分善的果報放在那裡,就可以斷一分無明。修與證是結合的,也是同時的,有修就有證。所以這點你們居士要注意,你不要怕沒有功德,你能夠行善、你能夠供佛、布施,同時就有功德存在。等於凈土宗講的「念佛的人,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就為你開,你當下越念得好,蓮花當下就越長得大,光明就更大。假如你當下退墮了,你不念了,蓮花當下就萎謝了、凋謝了。」當然這個念是正念,是以慈悲喜舍之精進心來念,與佛心相應,就可感果。這個就是修證不二,因果俱有。
還有「依正不二」。什麼叫「依正不二」呢?依就是依報,正就是正報。「正報」是我們的「五蘊身」,「依報」就是所認識的外在境像,比如物質、享受的生活,包括山河大地、田園舍宅等都是依報,即我們認為自身所依止的。「依、正」是不能分開的。在唯識學來講,當這個生命識投生的時候,由業種激動識種,識種激動大種(大種就是四大種子),在這個時候就顯形,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有此根身,就有此器界。也就是說有這個正報就有這個依報,不能把它分開。所以一個人的人生和際遇與他過去的因是分不開的,正報、依報是分不開的。你是什麼人?你遭遇什麼?你遇到什麼境界?這是由因來決定的,你不能把它分開。這一點諸經論中都講得有,唯識學中講得尤其細緻。這就是「不二」。
「二」是什麼呢?是相對的;「不二」是絕對的。注意這個問題,世間上一切事物,世間上的一切學術都是相對真理。而佛法講的真如境界,由相到性,性相不二,顯示真如的本體,這就是「不二」。法門不二,實相也是不二。實相就在諸法中求,也是「不二」。這一道理比較高,這個就叫「不二法門」。我只是口頭上講,實際上要深入「不二法門」,更重要的是還要修證。我們凡夫只能說理論上有這麼個見解,還說不上親自體證。
文殊菩薩向維摩詰居士講「不二法門」,講到甚深微妙的時候,天空中花朵飛舞,出現天女散花。花雨繽紛,接著天女就降臨了。這個時候花落到聲聞身上就不掉,沾到身上,落到菩薩身上呢,就掉地了,不會沾到身上。當時舍利弗滿身都是花。
這時天女來了,舍利弗就問,「你降花倒是好,那個花為什麼降到菩薩身上,這就落了,降到我們身上,它就不落呢?」
天女答覆他說,「並不是花不落,並不是花住你,是你在住花。」
要注意!這個很有道理的呀!因為這個聲聞乘,他雖然證得了「人我空」,還沒有證「法我空」,境界窄小。菩薩乘是「人我、法我二空」。證「法我空」就是不住於相。《金剛經》就是遣相破執,破除「人我執,法我執」。「並不是花不落,是你在住花,而不是花住你。」這句話含有深意。
舍利弗無言以對,便質問天女:「你既然這麼有智慧,為何現女相呢?」天女馬上就以神通把自己變成舍利弗,把舍利弗變成天女,然後問:「你是舍利弗還是天女?」舍利弗不知所答。這裡舍利弗的境界沒她高,可以說這個天女還是菩薩降世。
從這裡來看佛法,就是講眾生佛性平等,不要分高低、尊卑、有勢力無勢力、有地位無地位、男相女相、老相幼年相、出家相未出家相、有修無修。維摩詰是居士,是未出家,但他實際是菩薩身,境界比較高的。
在家居士的責任
在家的居士學佛,修行佛法,很不容易,然而在家也有優勢。我們在家的佛教徒深入生活,在工作崗位上,和上級領導,和平級的同事,和下級的朋友,要處好關係,要利用這個緣分,愛護大家,尊敬大家,給大家以歡快。這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責任。你做得好,別人會說佛教徒真是不錯,就會跟你學習佛法。如果你做得不好,別人不會說你不好,反而會說佛教不好,對佛法的弘揚起的是反作用。
有的人一見同事,就叫別人吃素,嚇得別人再也不跟佛教徒來往了。有的人以為自己學了佛,懂得了點道理,很了不起的樣子,總是頤指氣使地是說這說那,也會令別人起反感。他們會覺得你們佛教徒怎麼總是指指點點的,叫人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還是不要學佛的好。你看,你處理得不好,就斷了一個人的善根。其實,你和一個人交往,先要做一個好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你身邊的人,而不是叫人吃素什麼的。等你的朋友覺得你很不錯啦,才知道佛教徒果然和凡夫不一樣,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有知識,應該跟佛教徒學習。
有的人說,傳教是出家師父的事,那錯了,我們每一個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是佛陀的使者。做為佛陀的使者,你就有責任傳播佛法。當然這要求你首先要好好學習,不然你自己都不懂,豈不是自誤誤人。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經藏,學習佛法,提高覺悟,增長德行,然後再通過你的言傳身教,影響你身邊的親人及朋友,讓他們從做一個好人開始,慢慢就可走上菩提之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實踐還是要下功夫的。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教理問題,千萬不能亂說,要虛心請教善知識,再消化吸收,慢慢就可開啟智慧。
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要愛護你身邊所有的人,時時刻刻幫助他們,給大家以心理上的支持與鼓勵,給大家以方便。但要做到有原則,有信心,有能力,最終引導他學佛。這是一個在家居士的責任。
四、安樂行品略解
下面講「安樂行品」中的「四安樂行」。眾生在火宅中、在天災人禍中、在人為的鬥爭中,並不安樂。佛先講了「三界如火宅」,在「安樂行品」中就指示學佛的人們,在現生中如何證得安樂,如何才是真正的安樂,如何不受痛苦、不受逼迫。佛就指出了四種安樂行,包括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誓願安樂。「安樂」就是要注意你的身、口、意和誓願。
略釋安樂行
安樂行即指菩薩於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的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安樂行品》載,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四種,稱為四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的安樂行為。
根據天台宗慧思大師的《法華經安樂行義》的記載,於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動,就稱為安;不受五陰煩惱的束縛,稱為樂;身心安樂而自行化他,稱為行。並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即:(一)有相行,乃外在的修行方法,如一心讀誦《法華經》的文字等,稱為文字有相行。(二)無相行,乃內在精神上的修法,如修止觀等,以體達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的三昧境界;亦即不以此「安樂行」為行法,而於自然無行的狀態下,自行化他。
據《法華文句》卷八下也舉出「三釋」,以解釋「安樂行」的義理,即:(一)依事釋,即依事物現象解釋。謂身無危險為安,心無憂惱為樂,依此(身安心樂)能行自利利他的行為。這是依事釋。(二)附文釋,是附上「勸持品」中的三軌解釋安樂行。即以著如來衣(行「止行」)為法身安,入如來室(行「慈悲行」)為解脫心樂,坐如來座(行「觀行」)為般若之行。此外,另附上「安樂行品」的文意以釋安樂行。即以安住於忍辱地為身安,不為煩惱、暴力所困為心樂,觀諸法實相為行進。(三)法門釋,即以修行法門以釋之;謂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之法,而安住不動,是為安;不執取三昧廣大之用,及不受五陰,是為樂;於無受無行之狀態下而行中道,是為行。
佛教徒擁有快樂的秘密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生也得到安樂。有人問,佛教徒真的知道快樂的秘訣?是的,我們佛教徒擁有快樂的秘密。現代科學就可以證實這一說法。現代西方科學家對虔誠的佛教徒的腦部掃描發現,他們促進快樂與平和的腦部區域異常活躍。最近在美國的一項研究已經發現,虔誠佛教徒腦部的「快樂中心」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這就解釋了佛教徒能保持平和知足心態的原因。
神經科學家認為,初步研究結果能夠為證明宗教修鍊能改變大腦對某種環境的反應提供最初的證據。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小組對一些已經皈依佛門多年的人的大腦進行掃描時,特別留心對感情、情緒和性格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他們發現佛教徒左腦的「快樂中心」經常處於高度活躍狀態。杜克大學的歐文·弗拉納根教授在《新科學家》周刊中寫道:「我們現在能比較有把握地假設,人們經常碰到的那些看上去很快樂平和的佛教徒心裡真的很快樂。」
佛教徒的這種良好心態能一直保持著,不光在坐禪時如此。這表明,佛教徒的生活方式能改變大腦的工作方式。其他研究也表明,佛教徒處理恐懼和焦慮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比一般人要緩慢。這些研究成果最終能幫助研究人員繼續深入研究用於治療抑鬱症的坐禪方法。看來佛教的安樂行還是很有科學價值。
下面我就詳細解說四安樂行。
身安樂行
佛說我們的身應當遠離十種之事:一、遠離豪勢;二、遠離邪人邪法;三、遠離兇險嬉戲;四、遠離旃陀羅;五、遠離二乘眾,妨修大乘之行故;六、遠離欲想;七、遠離不男之人;八、遠離危害之處;九、遠離譏嫌之事;十、遠離畜養。既遠離已,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是名身安樂行。
第一種,遠離豪勢。你不要處處講究與豪權者接近。豪門,豪勢之門。修行人要注意,攀權附勢並不好。如果你經常攀權附勢,他將來得禍你也得禍,累及你身。關鍵的是,豪勢即依仗權勢或財產而作威作福,他們不知道修善,不知道修福,只是一味貪心不足。在原始資金積累階段,昧著良心賺錢,不知要害多少人,要搜刮多少人的財富,他們才能躋身富豪的行列。但他們不滿足,還想擁有更多的財富。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的錢也越來越多。但他不是用這個財富去利益人民,而是貪婪成性,有一千想一萬,有一億想百億,貪心沒有止境。有的人想做官,他做官不是要為老百姓做事,做人民的公僕,而是以此為資本,搞權錢交易,腐敗墮落。最後貪官和姦商勾結,就成了豪勢。你跟這種人交往會有好處嗎?肯定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要遠離豪勢,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遠離豪勢,這是促進身安樂的第一種現象。
第二種,不要崇拜邪神邪鬼。因為這些不但對你沒有好處,反而會害死你。魔子魔孫與魔王相近,外道徒、邪徒則與邪神邪鬼相近。那些自稱有神通騙人的「教主」,騙財騙色,搞得你家破人亡還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你中了他的毒,迷了竅,連自已的本性都失去了。比如現在的「*輪功」就是這麼回事,他嘴上說提倡「真、善、忍」,走來走去想上天國,就自殺、焚身。美國的外道搞集體自殺、集體跳水、集體縱火,造成很多人間悲劇。
邪人講神講鬼,害得你妻離子散,切切不要親近。邪法不要去學。他講神通,但他是邪道,不能正修,不能清凈三業,不能正式走解脫道,千萬不要親近。我們佛呢,不以神通論,而是以法論。遠離邪人邪法,可以得到身安樂。
第三種,遠離兇險的嬉戲。世間的許多遊戲是很危險的,比如那個殺人比賽,什麼鬥雞、斗狗,以眾生的生命換來你一時的快樂,其實很殘忍。最嚴重的是那些政治騙子,用人民的生命做遊戲,那更是罪過無量。還有世間的走鋼絲,很危險,高空作業。還有歐洲的拳王賽,拳王對拳王,兩個互相比,不合適就把你打倒,昏迷不醒,生命都有危險。這種無意義的嬉戲不要搞,不要接近。佛陀要求佛教徒不要做這些兇險的事,要做對身心有幫助的事,這樣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
第四種,遠離旃陀羅。就是要遠離嚴熾、暴厲、執惡、險惡人、執暴惡人、主殺人等,也就是要遠離那些兇殺成性、殘暴好鬥的、流氓之類的人。因為這些人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能壞善法的根本。對於險惡的人要遠離,免得遲早身受其害。有的人跟他玩,要麼是受害,要麼是近墨者黑,也變成流氓。所以你看到弔兒郎當的人要注意,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好逸惡勞,或不務正業,甚至傷風敗俗,違法亂紀。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大菩薩則不在此例,你可以用慈悲心去度化他,但你要有這個能力,否則他會傷害到你的。
第五種,對二乘之人要遠離。二乘之人即只顧自己的人,他們不願意與別人分享幸福和快樂,崇拜個人主義,只知道自私自利,忽略了大眾利益。這種人很難和你同甘共苦,在困難面前就退縮。遠離二乘之人,與具有同樣菩薩精神的人交往,才與道業有益,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
第六種,遠離欲想。欲想就是六塵境界,具體就是五欲境界,財、色、名、食、睡,你不要在中間去貪戀,有些地方就不要去參加啦。你們看世間上那些娛樂場所、歌舞場所,出好多事情。那些跳舞的,男的也變了,女的也變了,要離婚,產生很多社會悲劇、家庭悲劇。這是無意義的嬉戲,對修行沒一點好處。
第七種,遠離不男之人。不男之人,就是不男不女的人,雖然佛教不主張歧視同性戀或變態的人,但我們提倡做常態的人。
第八種,遠離危害之處。我們這個社會,很多危害性的東西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戰亂、鬥爭的地方,水濕容易生病的地方,乾燥上火的地方,水中含有不良元素的地方,有放射性物質的地方,等等。遠離這些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融入到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環境,這樣才能使得身心健康、安樂。
第九種,遠離譏嫌之事。凡是引起譏嫌的地方要避免,不然產生痛苦。避譏嫌在佛教戒條中是有的,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有的。遠離譏嫌可以使佛教的整體形象和個人形象不至受損。因此作為一名佛教徒,能夠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檢點自我,潔身自好,就可以避免別人說壞話,避免別人對自己的譏嫌。
當然若是眾生誤會我們的好心,我們的善
推薦閱讀:
※為所有眾生 堅決反對會集《法華經》
※對哪些人可以講《法華經》
※法華經--通讀筆記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七)
※《法華經》的基本架構(釋心皓)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