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文言文分析與綜合大集訓(二)

 

 

(一)諭  誠

賈誼

湯見設網者四面張祝曰:「自天下者,自地出者,自四方至者,皆罹我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能如此?」令去三面、舍一面,而教之祝曰:「蛛蝥作網,令之人①循緒。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請受其犯命者。」士民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而況我乎!」於是下親其上。

楚昭王當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飢,時酒二②觛,重裘而立,猶憯然有寒氣,將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倉之粟以振飢者。居二年,闔閭襲郢,昭王奔隋。諸當房之賜者,請還致死於寇。闔閭一夕而五徒卧,不能賴楚,曳師而去。昭王乃復,當房之德也。

昔楚昭王與吳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乃至於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戰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楚國之俗無相棄者。

文王晝卧,夢人登城而呼已曰:「我東北陬之槁骨也,速以王禮葬我。」文王曰:「諾。」覺,召吏視之,信有焉。文王曰:「速以人君禮葬之。」吏曰:「此無主矣,請以五大夫。」文王曰:「吾夢中已許之矣,奈何其倍之也?」士民聞之,曰:「我君不以夢之故而倍槁骨,況於生人乎!」於是,下信其上。

豫讓事中行之君,智伯滅中行氏,豫讓徙事智伯。及趙襄子破智伯,預讓劑面而變容,吞炭而為啞,乞其妻所而妻費識。乃伏刺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之,食不甘味,一夕而五易卧,見不全身。人謂豫讓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讎,何無恥之甚也!今必碎身麇軀以為智伯,何其與前異也!」豫讓曰:「我事中行之君,與帷而衣之,與關而忱之。夫眾人畜我,我故眾人事之。及智伯分吾以衣服,啖吾以鼎實,舉袂而為禮。夫國士遇我。我固國士為之報。」故曰「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非冗方也,故在主而已。

【注釋】①循緒:循:依照,緒,功業。②觛(dàn):小酒杯。

1.下列關於文章內容的敘述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湯看見布網的人四處結網,認為那是桀一樣的人,於是告誡誠布網者即使對待禽獸也不要殘暴。湯的這一做法讓老百姓相信湯對他們一定會廣施仁德。

B.楚昭王因自己酒後寒冷就推已及人,想到老百姓的疾苦,他是賈誼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而楚昭王后來的遭遇也說明了只要君主施德於民,就能得到民的擁戴。

C.楚昭王不願遺棄一隻鞋子在戰場上,且從此之後,楚國便沒有相互遺棄的習俗,這則故事說明了君主的行為對世風的影響之大。

D.周文王對待枯骨的事例並非說明周文王貪生怕死,盲目迷信,而是說明了君主待人以誠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B 不是楚昭王酒後寒冷,喝酒是為了禦寒。此外,「他是賈誼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說法也過於絕對。

2.結合最後一段,說說豫讓「徒事」智伯且殺趙襄子的原因是什麼?這則故事表明了作者什麼觀點?

[答案]趙襄子像對待一般人一樣對待豫讓,而智伯像對待國士一樣對待他。(1分)說明君主待人以禮、待人以誠、予人以知遇之恩,能得到回報(報答)。(2分)(意思對即可)

【譯文】商湯看見布網的人四面結網並禱告說:「從天上降下來的,從地中生出來的,從四方到來的,都收入我網中。」湯卞:「嘻!全部網羅了。不是夏桀還有誰能這樣呢?」於是就命令去掉三面的網只留下一面,並且教人禱告說:「蜘蛛結網,而今人們向蜘蛛學習。願意往左的往左,願意往右的往右,願意高飛的高飛,願意下降的下降,我接愛那些自投羅網者。」士子和平民知道這種情況後說:「湯的恩德施於禽獸了,更何況對我們呢!」因此,百姓親近他們的君王。

楚昭王在廂房正中站立,愁容滿面,好像顯得很寒冷,說:「寡人早上肚餓,當時飲兩小杯酒,穿上兩層皮衣,還仍然痛苦地感到寒氣襲人,我的庶民又會怎麼樣呢?」於是當天就拿出官府里的皮衣給受凍的人穿,取出倉庫的糧食來救濟飢餓的人。過了兩年,吳王闔閭突然襲擊郢都,楚昭王逃奔到隋。那些先前在立於廂房時受到賞賜的人,請求返回楚國與敵人以死相拼。結果,闔閭一晚上五次遷徒睡眠地點,不能佔有楚國,率領軍隊離去。昭王亡國竟能回楚複位,是因為立於廂房時能夠施德的緣故。

過去楚昭王與吳人作戰。楚軍失敗,昭王逃跑,鞋子斷裂跑丟了。走了三十步,又回去撿回鞋子。等到了隋,手下人問道:「王怎麼竟然吝惜一隻鞋子呢?」昭王說:「楚國雖然貧窮,我難道會吝惜一隻鞋子嗎?只是想要同它一同返回楚回。」打這之後,楚國便沒有互相遺棄的習俗。

周文王白天睡覺,夢見有人登上城頭呼喊自己,說:「我是東北角的枯骨,儘快以君王的喪禮來葬我。」文王說:「好吧!」醒了以後,招呼官吏去察看,那裡確實有具枯骨。文王說:「趕快用國君的葬禮埋葬地。」官吏說:「這是身份不明的人,請用五大夫喪禮埋葬,」文王說:「我在夢中已經答應他了,怎麼能改變呢?」士民聽到這件事,說:「我們的國君不因為是夢中許諾而違背的枯骨的承諾,更何況對台戲於我們活在世上的人呢!」因此,百姓信賴他們的君王。

豫讓供職於中行君,智伯消滅了中行氏,豫讓改為服事(或待奉,或意譯為「供職於」)智伯。等到趙襄子打敗智伯,豫讓割面毀容,吞食火炭使自己不能說話,討飯討到妻子那裡連妻子都不認識他。於是埋伏行刺趙襄子,多次未得成功。趙襄子對此十分擔憂,食不甘味,一晚上多次變換住處,神情恍惚,聽見都是形體不全的人。別人對豫讓說:「你不為中行氏死節,反而侍奉他的仇人,是多麼無恥呀!現在粉身碎骨也一定為智伯報仇,與以前的作為多麼不一致啊!」豫讓說:「我供職於(服事、侍奉)中行君,他給我帷帳當衣穿,給我門栓當枕頭。他像待一般人那樣待我,所以我就像待一般人那樣對待他。等到服事(或侍奉)智伯時他拿衣服分給我穿,給我豐盛的食品吃,一舉一動都很有禮節。他如同對待國士一樣待我,我一定要象國士那樣報答他。」所以說「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為喜歡自己的人妝扮」,這並不是多餘的話,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主上如何對下屬罷了。

 

(二)市隱齋記

元好問

吾友李生為予言:「予游長安,舍於婁公所。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齋,號日市隱,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君其以我故為之。」

予日:「若知隱乎?夫隱,自閉之義也。古之人隱於農、於工、於商、於醫卜、於屠釣,至於博徒、賣漿、抱關吏、酒家保,無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後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謂初機之士,信道未篤,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以山林為小隱;能定能應,不為物誘,出處一致,喧寂兩忘,故以朝市為大隱耳。以予觀之,小隱於山林,則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後,欺松桂而誘雲壑者多矣,況朝市乎?今夫乾沒氏①之屬,脅肩以入市,疊足以登壟斷,利嘴長距,爭捷求售,以與佣兒販夫血戰於錐刀②之下,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曰『我隱者也』而可乎?敢問婁公之所以隱奈何?」

曰:「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為廉;以詩酒游諸公間,取和而已,不害其為高。夫廉與高,固古人所以隱,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於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說。伯休賣葯都市,葯不二價,一女子買葯,伯休執價不移。女子怒日:『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嘆曰:『我本逃名,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葯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也,而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奚以此為哉?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 丙子十二月日,河東元某記。

【注釋】①乾沒氏:指投機牟利的人。②錐刀:小刀,比喻微末的小利。

1.下面關於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以一位李姓朋友請他為婁公的「市隱齋」寫「記」為發端,由此表明了自己對隱士

的看法。

B.作者認為,什麼地方什麼行業都可以作為隱居之處,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篙

茅草之下才算隱居。

C.古人之所以有大小隱的區別,是因為剛剛隱居的人道行不深,不能約束自己,只好避免

見到引起慾望的東西,以免心亂,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這當然就是小隱,而能夠隱居

在朝市中的人則因為道行深,雖身處鬧市,卻能喧寂兩忘,故為大隱。

D.作者最後說起韓伯休的故事,是以韓伯休不求顯達的淡泊心性來說明什麼才是真正的隱者,從而

說明婁公本是要與世隔絕的,批評姓李的朋友替婁公求取書齋之記,違背了婁公本意。

[答案]D

[解析]從開頭來看,求取書齋之記,是婁公本意,作者說「予意士大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評婁公。

2.第三段中友人說:「夫廉與高,固古人之所以隱者,子何疑焉?」,作者到底對婁公有什麼懷疑?他懷疑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懷疑婁公並非一個真正的隱士。懷疑的原因是:婁公既然作為一個隱於朝市的大隱者,就不該請託別人為自己的書齋寫記,作者認為這不是求隱,而是求顯,這不是真正的清廉與高潔。

【譯文】我的朋友李生對我說:「我遊歷長安時,住在婁公家中。婁公,是一位隱者,住在長安市市區三十年了。家中有一個小書齋,稱為「市隱」,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題詩的,他想要您寫一篇記,您一定要因我的緣故寫一篇記啊。」

我說:你懂得隱的含義嗎?所謂隱,就是與世隔絕之意。古人隱於農、工、商、醫卜、屠釣,以至於賭徒、賣酒人、守關吏、酒傢伙計,無處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後才算隱者。前人之所以有大隱、小隱的區別,是說那些最初有智巧變詐之心的人,對道的信仰還不夠堅定,不願意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使自己的心不亂,所以把隱居山林作為小隱。那些既能堅守(操行)又能應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誘惑,他們或出仕或退隱,喧囂與寂靜全都忘記了,所以(人們)把隱居於朝廷與市肆的人作為大隱。依我看來,小隱在山林的,或許有,但在朝廷與市肆中隱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隱。自從「山人」(李渤)以隱士為名索要高位以後,欺騙松桂雲壑的人就越來越多了,更何況是居在朝市的人呢?現在那些投機牟利之人,斂縮肩膀出入市肆,翹著雙腿操縱、把持集市,以牟取

高利,用利嘴長爪,爭強好勝,謀求功名,以致於與佣夫商人為一點微末小利爭得頭破血流。掛羊頭,賣狗肉,像盜跖一樣行事,(卻像)伯夷一樣說話,說「我是隱者」,行嗎?我冒昧地問,婁公隱居的原因是什麼呢?」

(友人)說:「他賣書來換取食物,求飽罷了,不妨害他的清廉;憑詩酒與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罷了,不妨害他的高潔。(追求)清廉與高潔,本來就是古人之所以隱居的原因,您懷疑什麼呢?」

我說:「我知道了,我替你寫這篇記。即使如此,我對於這件事還有不滿意的地方。請讓我用韓伯休之事來說清我的看法。伯休在都市中賣葯,他的葯沒有兩種價格,一個女子來買葯,伯休堅持不肯改變(降低)價格,女子生氣地說:『你是韓伯休吧?為什麼不肯改變價格呢?』於是韓伯休嘆息說:『我本來不求名聲,現在(我的名字)卻被一個小女子知道了!』他丟了葯,徑自離開了,至死也沒再回來。婁公本來是隱居的人,可是與外界隔絕的想法,恐怕與伯休不同吧?語言,是一個人的文飾罷了,自身將要隱居了,哪裡還用得著文飾呢?這是追求顯揚啊。(婁公)用這篇記做什麼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歡婁公的大夫士人勉強要替他求名罷了,不是婁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試著用我的話問問他吧。」

 

【鞏固練習】

(一)復庵記

顧炎武

舊中涓范君養民,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①,數年,始克結廬於西峰之左,名曰復庵。華下之賢士大夫,多與之游。環山之人,皆信而禮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讀書,好《楚辭》、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為東官伴讀。方李自成之挾東官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於是棄其家走之關中,將盡厥職焉。乃東官不知所之,范君為黃冠矣。

太華之山,懸崖之巔,有松可蔭,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稅於官,不隸於官觀之籍。華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創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東向以迎日出。

余嘗一宿其庵,開戶而望,大河之東,雷首之山蒼然突兀,伯夷叔齊之所採薇而餓者②,若揖讓乎其間,固范君之所慕,而為之者也。自是而東,則汾之一曲,綿上之山出沒於雲煙之表,如將見之。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東,太行、碣石之間,官闕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極望之不可見矣。相與泫然!作此記,留之山中。後之君子登斯山者,無忘范君之志也。

【注釋】①黃冠:道士。與下文中「方士」同義。②商朝亡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後餓死於首陽山。

1.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范養民自幼讀書,曾在宮中擔任太子的伴讀,後來因被李自成挾持,才棄家逃到關中,當了道士,又在他人幫助下建造了「復庵」隱居起來。

B.本文圍繞復庵來組織材料,先記其庵、其人、其山,再寫作者自己「嘗一宿其庵」開戶東眺的所見、所思、所感。

C.文章寫復庵周圍環境時,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范君卓然獨立,不與清朝有染的志節的讚揚。

D.作者寫到大明朝宮闋山陵「朱顏」已入時,行文之中飽含著對國家敗亡的感慨,對民族前途渺茫的悲傷。

[答案]A

[解析]范養民未被挾持,被挾持的是「東宮二王」。

2.作者把范君的華山隱居與伯夷叔齊的首陽採薇相比,又由「綿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這樣寫的用意分別是什麼?

答:                                                                    

                                                                           

[答案]把范君的華山隱居與伯互叔齊的首陽採薇相比是為了說明範養民具有與伯夷叔齊相類的志節;寫介子推是為了通過他的功成身退而引出范養民現在的「有志而不遂」,黃冠而隱,激起讀者的同情和惋惜。

【譯文】舊時的太監范養民,在明朝崇禎十七年夏天,從京都步行到華山做道士。過了幾年,才能夠在西峰的左邊蓋了一所房子,取名叫「復庵」。華山下面的賢士春夫,大多和他的交往。華山周圍的人都信任他,尊敬他。可是范先生本來並非道士之流的人。(他)自幼讀書,愛好《楚辭》、諸子百家的學說以及經書史書,涉獵得也很多,在宮中擔任太子的伴讀。當李自成挾持東宮二太子離開北京,范先生料到他必定將要向西逃,於是捨棄自己的家跑到關中,將盡自己的職責。但是太子下落不明,范先生就當了道士。

華山懸崖頂上,有松樹可以遮蔭,有地可以種菜,有山泉可以取水,不向官府納稅,不列入宮觀的財產登記簿上。華山下面的居民有人資助他材料,因此建造了這個住所來居住。(這所住宅)有房三間,面朝東,可以看見太陽升起。

我曾經在復庵住過一夜,開門無望,(只見)黃河的東邊,蒼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那就是)伯夷、叔齊採薇充饑而餓死的地方,(那些山巒)好象拱手站在那兒,(伯夷、叔齊的事)本來就是范先生所仰慕並仿效的行為。從這兒向東,是汾河的一個曲折處,綿上山隱現在雲煙的上面,好像看得到。當年介子推追隨晉公子出逃,公子歸國之後,介子推卻隱居在這裡,這又是范先生擁有而不得實現的心愿。從這兒再向東,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間,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地方,離那兒非常遙遠,儘力遠望也望不見了。(只有)彼此垂淚!我寫了這篇記,留在山中。以後登此山先生們,不要忘記范先生的志向啊!

 

(二)名實

顏之推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構,非所以得名也。

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後之矛戟,毀前之干櫓也。虙子賤云:「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於爾時,自以巧密;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後居喪,哀毀踰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嘗於苫塊之中,以巴豆塗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疑彼製作,多非機杼,遂設燕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沈吟,遂無覺者。韓退嘆曰:「果如所量!」韓又嘗問曰:「玉珽杼上終葵首①,當作何形?」乃答云:「珽頭曲圜,勢如葵葉耳。」韓既有學,忍笑為吾說之。

治點子弟文章,以為聲價,大弊事也。一則不可常繼,終露其情;二則學者有憑,益不精勵。

或問曰:「夫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何預於死者,而聖人以為名教乎?」對曰:「勸也,勸其立名,則獲其實。且勸一伯夷,而千萬人立清風矣;勸一季札,而千萬人立仁風矣;勸一柳下惠,而千萬人立貞風矣;勸一史魚,而千萬人立直風矣。故聖人慾其魚鱗鳳翼,雜沓參差,不絕於世,豈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蓋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論之,祖考之嘉名美譽,亦子孫之冕服牆宇也,自古及今,獲其庇蔭者亦眾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猶築室樹果,生則獲其利,死則遺其澤。世之汲汲者,不達此意,若其與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注釋:玉珽杼上終葵首:玉珽,即玉笏。杼上,把上端漸漸削薄;終葵,一種方頭椎,上寬下窄。全句意思是:長笏板與『終葵』這種方頭椎一樣,以有刃的一端為上。

選自《 顏氏家訓》 (文章有刪節)

1.下列各句中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列舉了「竊名」之輩的種種可笑行為,他們均因貪名而起,最終反而因「一偽」而喪「百誠」。

B .作者批判了「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的社會現象,倡導世人要務實,不要追求名聲。

C .文章邏輯嚴密,圍繞著名從何來、名與實的關係、如何立名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思路清晰,論據有說服力。

D .作者採用比喻論證和舉例論證,把抽象的道理說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又給人以廣泛的聯想,使我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人和事,因此,這篇文章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

[答案]B

[解析]錯在「不要追求名聲」, 「求名」並不是壞事,從文章末段可知。

2.文章最後一段論述了樹立榜樣的重要性,請從社會和個人二個方面簡要回答。

[答案]樹立榜樣,可以勉勵眾人向善求名,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的;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祖先有了令名美譽,還可以使子孫獲其蔭庇。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名與實的關係,就像形與影的關係。如果德行豐厚才藝全面,那麼他的名聲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靚麗,那麼鏡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麗。現在不修養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聲的人,就如相貌很醜卻想要從鏡中得到美麗的影像一樣。品德高尚的人忘記名聲,一般的人樹立名聲,沒德行的人竊取名聲。忘了名聲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著鬼神的賜福保佑,不是用來追求名聲的;樹立名聲的人,修養自身謹慎行事,害怕榮譽德望不彰顯,不是用來求取名聲的;盜竊名聲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裡奸詐,追求不切實際的虛名,不是用來求得好名聲的。

我看到世上的人,清廉的名聲樹立起來了,然而錢財卻裝入了口袋;誠信的名聲彰顯了,然而答應別人的話卻不能兌現,真不知是不是自己後面的矛戟,刺毀了自己前面盾牌啊。慮子賤說:「我在這裡講誠信就在那兒表現出來。」人們的虛實真偽雖然藏在心裡,但沒有不在言行中顯露出來的,只是一時未觀察清楚罷了。一旦被觀察清楚,巧妙的偽裝還不如樸實真誠,(如果不能經常保有其德),必將遭到更大的羞辱。伯石三次辭讓卿位,王莽多次辭去官職,在當時,他們自以為做得巧妙周密;但後人卻把這種行為記載下來了,並且傳給子孫萬代,(後人看了),可以使骨髓發涼汗毛豎起,(令人非常吃驚)。最近有個大權貴,以孝出名,前後兩次居喪,悲哀消瘦越過常制,也足以超過一般人了。然而曾在守孝的茅屋中,用巴豆塗在臉上,使臉上長出瘡,表明是哭泣太厲害而造成的。伺候他的童僕不能掩蓋這事,(告訴了別人真相),更使外人認為他以前的居處飲食都是不真實的。因為一次偽裝喪失了一百次誠信,這是不停地貪圖名聲的緣故啊。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而且天資差,但家世殷實富裕,一向認為自己為了不起,常用醇酒美味和珍寶古玩等來結交各位名士,那些從他那裡嘗到甜頭的人,就一個接一個地吹捧他。朝廷也認為他真有文采才華,也曾讓他出境訪問。北齊東萊王韓晉明很喜歡文學,疑心這人的詩文並不是自己寫的,於是就設宴敘談,要當面同他討論試探他,宴會從早到晚歡樂和諧,文人墨客滿座,定好音韻賦詩,(一比高低),這人很快就寫完了,但完全不同於先前的韻味。各位客人正專心自己寫詩,竟沒人發現這一點。韓晉明退席後感嘆道:「果然不出所料!」韓晉明又有一次曾當面問他:「玉珽杼上終葵首,究竟是什麼形狀呢?" 這人答道:「珽頭彎而圓,像葵葉那樣。」韓晉明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他是忍著笑給我講了這件事。

修改潤色子弟的文章,用這樣的辦法來抬高他們的聲望和地位,這是極不好的事。一是因為你不可能永遠為他們修改文章,終有暴露真相的時候;二是子弟們心中有了依靠,會更加不努力學習。

有人問道:「( 一個人)的精神滅亡了,形體消失了,遺留下來的名聲和評價,則如蟬殼蛇皮,鳥獸足跡,毫無意義,怎麼同死去的人有關呢?而聖人卻要用他們的名聲教育後人,(這是為什麼呢?) 」我的回答是:這是為了勸勉。勸勉大家樹立好名聲,就能獲得實際的名聲。而且褒獎了一個伯夷,就有千萬人樹立起清廉的風氣了;褒獎了一個季札,就有千萬人樹立起仁愛的風氣了;褒獎了一個柳下惠,就有千萬人樹立起貞節的風氣了;褒獎了一個史魚,就有千萬人樹立起正直的風氣了。所以聖人希望他們像魚鱗鳳翼一樣優秀傑出的人,都能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出來,難道不夠偉大嗎?天下悠悠眾生,都是愛慕名聲的,聖人大概就是順著他們這種心情引導他們努力向善罷了。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上講,祖上的嘉名美譽,也是子孫的衣帽房屋,自古及今,獲得他們庇蔭的也太多了。修善行立美名的人,也像是在造房子種果樹,活著時就獲得他的利益,死了就贈給後人。世上那些急於追名逐利的人,不領會這個深意,希望他的名聲能與魂魄一起飛升,能像松柏一樣茂盛,真是太糊塗了啊!

 

推薦閱讀:

如何根據八字分析貧富貴賤?
九宮飛星——10星盤分析
【第3彈●法律史學】2015年CLSCI論文數據分析
奇門分析
《子平真詮評註》中八字分析十一

TAG:文言文 | 綜合 | 2011年 | 2011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