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經略談----(明.觀衡)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此八字乃一經之總題。金剛是喻,即金剛寶最堅,萬物不能壞;最利,能壞一切物。般若是法,梵語般若,此雲智慧。此慧之體本寂,即實相般若;此慧之用圓明,即觀照般若。實相之體,生死等法不能到故,喻之金剛最堅,一切物不能壞。觀照之用,能空生死等法故,喻之金剛最利,能壞一切物。此金剛般若,在大部中,名能斷分。則知今喻金剛,唯重能利能空一切法也。
此經從須菩提啟請已去,至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通是用觀照般若之法,不取心佛眾生之相,又照心佛眾生無性,又照心佛眾生本寂,成一清凈菩提心。然現前心佛眾生有實體用,如何得知無性、本寂而不取耶?後以金剛觀察深喻,喻之心佛眾生,皆是有為,如夢幻泡影,則心佛眾生諸法,不待排遣而自空矣。既是本空、本寂,欲何所取?是知行般若時,只是一味不取。則世出世法一無所有也。 又諸法不是因不取而後無,唯其本無,因妄取成有,但不取,自還本來面目。是則金剛之名,即夢幻等喻;以夢幻等喻,喻空一切法,故稱金剛喻。經中先法後喻,題中先喻後法。首楞嚴經云: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如幻即金剛也,三摩提寶覺即般若也。波羅蜜此雲彼岸到,即到彼岸,以梵語多倒故。蓋般若乃諸佛眾生共有之佛性,眾生不善用,用之見色為色粘;用之聞聲為聲轉;不能超聲色之外,逐境流轉,名為此岸。諸佛善用此佛性,用之照色色空,用之照聲聲寂,能超聲色之外,達境唯心,名為彼岸。是此岸彼岸,非有兩地,同是一境,但超與不超,名為此岸彼岸,是轉名不轉體也。
般若、妄見,亦只一佛性,因覺不覺,故別其名,亦無實性也。 經之一字,即文句之假名,以貫攝為義,是能詮言教,即文字般若也。依相言,則有喻有法有體有用,差別名義,合之,故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依性言,唯一如如不動清凈菩提心,了無能所、法喻、體用之分也。此金剛般若經一卷,雖文義重沓,總不出須菩提所贊所請之義。所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所請:「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也。如來所答,先總答菩提心,以酬所請之意。然後展轉發明,使其信受清凈,即見所贊不虛也。
先總答菩提心。從「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起,至「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止,是也。其中初答降伏其心,即發起大悲,能降伏我心。以大悲,能度一切眾生,若無智運之,即墮生死,故以智運之,雖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下,征明其義。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悲不離智也。
次答云何應住,即發起大智。於一切法,應無所住。以無所住,能遠離一切相。若無悲運之,即墮涅槃。故以悲運之,雖是不住於相而行布施,饒益眾生,下征明其義,謂何故既行布施,又不住於相,蓋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方是無漏,猶如虛空,廣大不可思量故也。 後結答須菩提問。意謂汝問發菩提心云何應住,菩薩發菩提心,但應如我所教而住。是真實菩薩,是真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知菩提心無別自體,唯悲智和合,故名菩提心。又大悲降伏我心,即不取心相;大智不住一切法,即不取眾生、佛之相。既不取心、佛、眾生三相,是三相無有差別,同一清凈菩提心也。 上既總答菩提心行相如此,下為發明以見如來護念付囑菩薩之善巧。因總標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雖分示六塵之法,未指陳六塵之法所在何處。故下為指明六塵在處,即佛與眾生也。既六塵通該佛與眾生,不住六塵,即不住佛相、眾生相。 不住,即不取也。不取佛相,即不取樂相,不取出世間法相;不取眾生相,即不取苦相,不取世間法相。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起,至後「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止,是也。其中先不住佛相,佛有福慧二相。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起,至「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止,是不住佛福相,即不取福果也。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起,至「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止,是不住佛慧相,即不取智果也。上護念菩薩不取如來福慧二果,恐疑謂發菩提心為求菩提道,今於佛福慧二相都不取,即菩提道亦無,何用發菩提心耶?故下引四果及佛菩薩皆以不取而後證果,因不取福慧二相,其福慧乃能廣大無漏。若取相,即屬有漏,非菩提心也。初引聲聞不取四果,次引如來不取菩提,後引菩薩不取莊嚴。然後結成以一切聖賢都是不取而後證果,是故菩薩發菩提心,亦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即不應住如來福慧二相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真清凈心也。文從「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起,至「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止,是也。
上開示結成以不取為菩提心既明矣,即付囑信受,使傳持佛慧命相續不斷。文從「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起,至「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止,是也。 此經是頓教,不歷修證漸次,隨分一字一句,義皆圓滿。故即請經名,文從「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起,至「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止,是也。 上發明證成付囑此菩提心,瞭然明白,當機領解,陳自所解,如來複為印證。文從「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起,至「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止,是也。 已上護念、付囑,總是護念菩提心,不住如來福慧二相;下護念菩提心,不住眾生相。從「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起,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止。是護念,不住眾生相。又從「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起,至「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止。是付囑。此不住眾生相。清凈菩提心,使傳佛慧命也。上發明菩提心不取佛,不取眾生,清凈行相意義已周。恐疑謂菩提心要上求佛果,下利眾生,乃成菩提心。何故教佛與眾生皆不可取?若不取佛與眾生,則菩提心云何而生耶。是教離相發菩提心,則無菩提心可發矣。故須菩提重複請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前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意謂發菩提心降伏何等心?故曰:云何降伏其心。住於何法?故曰:云何應住。如來答意謂發菩提心應降伏我心;應住於無相,是清凈菩提心。今問云何應住。謂菩提心要借外緣而生,云何應於無相而住?又菩提心要借內因而生,云何降伏我心。若無內因外緣,則菩提心無因而生矣。是前後問辭似同,問意[迦-加+向]別。下如來所答,亦是辭同意別。經云:「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生如是心。」此句是總答。謂發菩提心,當要生如是清凈心。內降伏我心,外不住生佛名相。此重一當字,謂當要生如是清凈心,方名菩提心也。故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又釋明其義,經云:「所以者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以實無有法一句,釋明當如是生清凈心。謂若實有法,如來何故強要汝等不取。以實無有法,眾生妄見,內取心相,外取生佛之相,故成迷倒。汝若不取,即正知見,故名菩提心。是以實無有法為正理。以不取內心,內因正;不取生佛之相,外緣正。因緣既正,能生正智,故名菩提心。是則一有所取,即背正理,所生皆顛倒見,非菩提心。故發菩提心者,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上答明其意,下引證。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起,至「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止。是以如來實無有法得成菩提,菩薩實無有法莊嚴佛土,證成菩薩應如是不住於相,應如是降伏我心,是名真發菩提心也。 上以實無有法一句,總答明菩提心應住降伏之義,未詳明「實無有法」是「實無何等法」?故下廣明實無有法之法字。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起,至「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止。通是廣明實無有法之義。以心佛眾生諸法既都實無所有,則了無一法可取,即達清凈實相,以顯如來護念之善也。 其中初明心無我。文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起,至「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止,是也。又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起,至後「若有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止。是明佛無我也。其中初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起,至「得福德多」,是明佛福因性無我。又從「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起,至「是名諸相具足」止。是明佛福果性無我。總此二章,通是明佛福性無我。
又從「須菩提汝勿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起,至「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止。是明佛智,所說法無我。又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起,至「如來說善法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止。是明佛智,所證法無我,通此二章。是明佛智性無我,並前福性無我,是護念菩提心,實無有佛可取也。 既護念不取佛,福慧二嚴,其心清凈;後付囑生信受持,故云「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等,又從「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起,至「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止。是明眾生無我。 上歷明心、佛、眾生三法皆實無有,是正明實無有法。 護念菩提心,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故得清凈。但未知有法發心有何過?若有法發心無過,即依有法發心亦可,何故必竟要依實無有法發心耶?故下以有相見佛為非,反成上實無有法發心為決定義。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起,至「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止,是也。上來證明反成,總明心、佛、眾生三法實無所有,以破執實有我法之常見;又恐執實無有法,不作福德,成斷滅見。故下又破撥無因果之斷見。並上破常見,通是於心、佛、眾生三法上,遠離斷常二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此破斷見之文,從「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作是念」起,至「是故說不受福德」止,是也。 前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起,至「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通是破遍計性,遣人法二執,以不取心佛眾生等法,護念菩提心,清凈離相。 從須菩提重請「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起,至「是故說不受福德」,通是破因緣性,明人法無我,以明心、佛、眾生三法無性,是菩提理趣。以理趣本無一法,成上菩提心行相應不住不取也。既實無心佛眾生,了無一法可得,即真清凈。事事法法,同一如如不動,故示圓成性,以明人法一如。 從「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起,至「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止。是顯圓成性如如之理。其中初以如來若來若去,明法性身如。次以世界微塵無成壞相,明法性土如。身土一如,即如如體。 從「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起,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止,是明圓成性正智之照。 其中初明現量智,從「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起,至「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止,是也。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即如來現量正知正見,是究竟菩提心。 次明比量智,從「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起,至後「應作如是觀」止。此用金剛觀察十種深喻。比心佛眾生有為諸法,如夢幻泡影,了無實性。以喻比觀,故名比量。觀察入理,故名正觀。以正觀之比智,合上正智之現智,通是如如全體大用。 是前破遍計性,遠離人、法二執,成就正智之大用;又破因緣性,通達人、法無我,顯說如如之本體,是合如如正智,為圓成性。分圓成性。為實相、觀照二種般若。是圓成性,遠離遍計,成就正智;遠離因緣,成就如如,即如如正智,合為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此經大旨,盡於此矣。是知此經始終只是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來善護念,善付囑,只是成就得一發字。已發者,護念發起清凈心;未發者,付囑發起信受。此就多分言。已發方堪付囑,未發更要護念。總之要成就一發字,是佛善巧也。推薦閱讀:
※金剛經詳解十二
※金剛經說什麼 南懷瑾 (三)---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3)
※【轉】金剛經全譯文-2/2
※《金剛:骷髏島》中最讓你震撼的鏡頭有哪些?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