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凡: 佛對愛情的解釋以及佛教的愛情觀
與「欲」緊密聯繫的心理功能是愛,欲由愛起,愛是產生慾望的前提。愛,可謂人類心靈中最具有驅動力、最富有詩意的東西,自古以來便為東西方的哲人智士們深切關注,古印度人將愛列為人生三大目的之一,其《愛欲經》被公認為舉世聞名的性愛指南。基督教被稱為「愛的宗教」,聖·奧古斯丁視愛為使人接近於神的推動力。墨子倡博愛,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仁」,也被解釋為博愛。弗洛伊德以性愛之驅力——原欲里必多為人類全部心理活動的根源,其《性學三論》(1905)和羅洛·梅的《愛與意志》(1969),成為20世紀西方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承古印度文化傳統,佛教對愛也予以極大重視,對愛的探究,可謂佛學的一大主題。佛教四聖諦中所揭示生死苦惱之因的集聖諦,其內容便以一個「愛」字作了概括,《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謂「唯說此愛為集諦」。四諦、十二因緣被稱為「愛染緣起」、「分別愛非愛緣起」。
一、愛的名義與種類
愛,是一種不容易作出確切定義的心理內容,阿瑟·S·雷伯《心理學詞典》在解釋愛(love)時說:
心理學家可能已明智地放棄了分析這一術語的責任,而將它留給了詩人。
因為愛的內涵頗為複雜,將愛用作一個科學術語,會引起若干爭執。佛教《阿毗達摩發智論》卷一定義:
謂愛、等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
說愛的特點是愛好、喜歡、悅意,是由覺得、認為「凈妙可意」的人、事物的吸引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大智度論》卷十七說「愛之為性,欲樂專求」,在專註一處這一點上與禪定有相似性。這一定義,與西方一般以愛為極其喜歡、喜愛某個人或某一事物的強烈、持久的情感之古典詮釋基本相同。「凈妙可意」,可謂「美」,即給人以愉快、可愛的體驗,美學家柏克曰:所謂美,指能引起愛或類似情感的某一或某些性質。
愛並非只是一種,漢譯佛典中譯為「愛」的梵語、巴利語原詞,有好幾個,含義各有不同。中村元監修《佛教語大辭典》「愛」條目共列舉20義。南傳《法句》212-216偈中,依次列出五種愛:
1、「愛」、「喜愛」(巴peya),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之間的親情之愛。
2、「親愛」(巴pema),朋友之間的友情、友愛。
3、「欲樂」(巴rati),當於現代漢語的「喜愛」、「愛好」。
4、「愛欲」(巴kama,梵語同),專指男女兩性之間的性愛、愛情、愛欲。
5、「渴愛」(巴ta?hā),痴迷、渴求,不由自主的、具強迫性的愛欲,即西方心理學所謂「愛的神經質需求」,喻如沙漠中跋涉者之渴求飲水,被饑渴所迫的餓鬼渴求飲食,因稱「餓鬼愛」、「貪愛」。巴利語tanhupadinna、nandi,梵語t???a (十二有支的第八支)、gardha,也皆為渴愛、貪愛。
以上五種愛,所愛的對象由血親擴展到沒有血緣關係的他人和物,愛的程度逐級加深,適與人從幼小到成年愛的階段性發展相應。
此外,漢譯為愛的梵巴原語還有:
巴利語chanda,梵語kanti,ista,意為愛好、願欲。
巴利語chanda,梵語ista、rucita、kanti,皆為「願望」意。
巴利語mamayita,意為執著他物為自己所有的貪愛。
巴利語raga(梵語同)及梵語anunaya、anurodha,sakta,
trsyamana,皆指愛的執著、「愛執」、「愛著」。
梵語t???a、tosayati、parigraha、priya、preman、vatsala、sneha、anunaya,皆有「可愛」意。
梵語sneha指父母對子女的愛,可譯為「慈愛」、「父愛」、「母愛」、「恩愛」。
對於愛,佛教有多種分類。說一切有部佛學將佛經中所說的各種不同的愛歸納為兩大類,《大毗婆沙論》卷二九云:
愛有二種:一染污,謂貪;二不染污,謂信。
染污之愛,指與無明、煩惱相應,有執著,與佔有慾相聯繫的貪愛,kāma(愛欲、性愛)、tanna、t???a(渴愛)anunaya、mana(愛的執著)皆屬此類。此類愛被歸於心所法中的根本煩惱「貪」,貪等煩惱也統稱為愛。《俱舍論》卷四解釋:「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
無染污之愛,稱「愛敬」或「敬愛」(梵preman或priya),指對佛陀、真理、師長、父母、崇高理想的熱愛、敬愛,此類愛被歸於善心所之首「信」。 《俱舍論》卷四解釋:「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中阿含經》卷二六《獅子吼經》佛言:
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正是第一。
父母對子女的慈愛(sneha)雖然有愛無敬,亦屬無染污的愛。
大乘《大般涅槃經》卷五分愛為凡夫愛、法愛或餓鬼愛、法愛兩大類:
愛有二種:一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憫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凡夫愛、餓鬼愛,指與煩惱相聯繫的愛,相當於有染污愛;法愛(Dharma-premau)指對佛法僧、善法、真理、涅槃等的喜愛及佛對眾生的大慈大悲。經中常說「樂法、愛法、敬法、喜法」,即指法愛。法愛可包括《婆沙論》等所說無染污愛、愛敬。對集體、國家、事業的愛,也應歸於法愛。與法愛之愛聯結的詞如「愛法」、「愛敬」、「愛語」、「愛惜」、「仁愛」、「慈愛」、「愛護」等,皆為褒義。按大乘之說,尚未斷盡法執的小乘人和菩薩的法愛,尚非完全清凈,只有佛陀的法愛,才純然清凈不染。
《大般涅槃經》卷十三還分愛為善愛、不善愛兩種。不善愛,唯是凡夫所求,善法愛乃諸菩薩所求,此類愛又有不善與善二種,「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為善」。又說有愛己身、愛所須二種及未得五欲繫心專求、既求得已堪忍專著二種。又有欲愛、色愛、無色愛三種,及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三種。出家之人有愛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四種愛,復有五種:「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分別校計無量無邊」。以上皆屬染污愛。同經卷三七分愛為雜食、無食二種,雜食愛者,指凡夫不離生老病死一切諸有之貪愛;無食愛,指「貪無漏道」,愛好斷生老病死一切諸有,屬於法愛。《大集經》卷二九說三種愛:有愛(對三界所有的愛)、斷愛(愛斷三界生死)、法愛。
西方傳統一般分愛為性慾(sex、lust、libido)、愛欲(eros)、友愛(philia)、博愛(agape、aritas)四種。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將愛按成熟與否分為三種:一幼兒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愛」的原則,態度是被動的、接受的;二成熟的愛,遵循「我被愛因為我愛」的原則,認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態度是付出的、主動的;三不成熟的愛,遵循「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的原則,是以自我的需要為中心的、佔有的,屬貪愛。
二、貪愛相種種
佛典中說得最多、作為集聖諦的愛,是有染污的愛,此類愛常與表貪染義的字眼連用,如「貪愛」、「愛著」、「愛染」、「渴愛」、「愛欲」、「愛惑」、「愛味」等。此類愛的特點,是對三界中人、境、事、物的貪著、迷戀,《大毗婆沙論》卷五十謂「染境是愛義」;《俱舍論》卷九謂「貪染名愛」;《入阿毗達摩論》說這種愛「是染著相,如融膠漆,故名為愛」,貪愛能系縛眾生的心,令離不開所愛,有如膠漆粘物、磁石吸鐵、繩索捆人,使人心中不得安然自在,因稱「愛結」、「愛鎖」、「愛縛」。《正法念處經》卷二八解釋:
以無明故,於境無厭,是名為愛。
《瑜伽師地論》卷九五謂於三界中「凡諸有染污希求,皆名為愛」。
對於貪愛,佛典中有多種分類。從貪愛的對象,《長阿含·增一經》佛說六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即對六識所了境的愛,可以總括一切愛。
《大毗婆沙論》、《集異門足論》等據能愛和所愛的界地,說三種貪愛:
1、欲愛,又稱欲貪(kama-raga)、欲貪隨眠,指欲界的貪愛煩惱。欲界,為佛教所說宇宙中三大類生存形態(三界)之下層,包括欲界六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六種生存形態,其共同特點是有飲食、睡眠、性三大匱乏性的慾望或需求。對食、色、睡的需求,對從眼耳鼻舌身五大門戶攝入的色聲香味觸和錢財名位權力等的貪愛(五欲),統稱欲愛。印順法師解釋:欲愛是物慾的愛著。《俱舍論》卷二二分欲愛為顯色貪(對顏色、外貌的貪愛)、形色貪(對形狀的貪愛)、妙觸貪、供奉貪(對供應服務等生活條件的貪愛)四種。《瑜伽師地論》卷八六卷九四說諸世間所愛者有三:勢力(健康)、妙色(青春)、壽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可謂人類最普遍的愛。
欲愛之中,以男女、雌雄兩性間的性愛最為強烈,為最直接的生死之因,有如熾燃不熄的烈火,稱「慾火」。《四十二章經》佛言:
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
此色慾,指性愛的慾望。人類的性愛,主要由對方色(整體形象)、形貌、威儀(舉止)姿態、言語音聲、皮膚細滑、人相(異性性徵)引起,稱六欲。《坐禪三昧法門經》謂淫人有七種愛:或好色(身體),或端正(容貌美),或儀容(舉止風度),或音聲,或細滑,或眾生,或都愛。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九說,男女互相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形、相、服飾、欲、音聲、瓔珞(裝飾品),自己愛樂,又愛樂異性的身、形、相、服飾、音聲、欲、瓔珞,想與所愛的異性交合取樂,名「七共染」。男女交合、接受對方的澡浴衣服按摩、共言說戲笑、互相凝視、憶念曾與對方共事娛樂、於障外聞異性音聲歌舞啼哭、見別的男女共相戲耍娛樂而生起愛欲,名「七欲染」。《瑜伽師地論》卷十一說男性被女性所吸引者有八種身可愛相:歌、舞、笑、盼、美容、舉止、妙觸、禮節,同論卷五七說男女在遊戲時被對方的身、語、面門、眼目之舒悅(舒服可愛)所縛,在受用時被妍容、軟滑、恭事(順從)、童分(天真嬌媚)所縛。密教說女子吸引男子有笑、盼、抱、吻、撫摩、咬、咋、呻吟等六十四種技藝。
滿足愛欲的方式,性學家一般總結為目對身、目對目、聲對聲、手對手、手撫肩、手摸腰、口對口、手摸頭、手摸身、口對乳、手摸性器、性器對性器十二步程序,可同佛書中所說從欲界第六天遞降至人類的六種滿足愛欲的方式——眄(目對身)、笑(目對目)、握(手對手)、抱(口對口等)、觸(性器對性器而僅以氣交)、交(性器相入而射精)相比較。《中論》卷一說人性愛的進程為:
初名愛,次名著,次名染,次名淫慾,次名貪慾。
即:從喜歡到貪著,到有染,到做愛,到佔有。《佛說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
凡一切女人以觸為樂,一切男子不凈出時以此為樂。
不凈出時為樂,指以射精為達到性高潮。
人類性愛具生物性和社會性,可分為生理、感覺、心靈或精神三個層次,不僅出於生理上的性慾,由喜愛對方的容貌風度和性感而產生,往往出於心靈、精神的需要,出於或包含有對對方心靈美的喜愛、欣賞、愛慕,和在相互關係中、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感情,包含親情、友情。或曰人類的愛情是性愛與情愛的結合。愛情心理學家說男子愛女子主要是愛女性美即愛色,女子愛男子主要是愛其有力(包括身體的力量與精神的力量)。《楞嚴經》卷四謂「異見成憎,同想成愛」——心意的一致產生愛,對立產生憎恨。又說: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對方的心非五官所能感知,只能借表情、語言、動作、行為、信件、信物等,由意識測知,屬法塵所攝。
人類屬欲愛的嗜欲愛好極多,諸如愛名、愛錢財、愛子女、愛權力、愛面子、愛虛榮、愛打扮、愛交際、愛美食、愛杯中之物、愛品茗、愛讀書看報、愛遊玩、愛寫作、愛辯論、愛聊天、愛管閑事、愛吹牛、愛收藏、愛體育、愛聽音樂、愛看戲、愛集郵、愛養鳥、愛寵物、愛奇石、愛打牌、愛栽花種草、愛打獵、愛釣魚、愛遊戲、愛旅行、愛探險、愛嫖娼、愛賭博……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欲愛是直接導致生死苦難的煩惱,最為深重難斷。《瑜伽師地論》卷十一云:
諸煩惱中貪為最勝,於諸貪中,欲貪為勝。
2、色愛,色界的貪愛。色界(梵rupa-dhatu),為超離食、色、睡三欲,僅有由凈妙微細的物質構成的身體存在的生命形態,由修十善和禪定而達到,依所入禪定的淺深分為初、二、三、四禪四個層次,凡有十八天。色界因超越性慾,無男女之別,初禪無鼻、舌二識,唯存眼、耳、觸、意四種識,二禪以上無眼、耳、鼻、舌、身五識,只有意識。人中修習禪定入色界禪者,能超越食色睡及情愛名利權位遊樂等欲愛,只有色愛。色愛主要是對禪定之樂的貪愛,初禪有輕暖涼等身識觸受之快感,二禪以上唯有內心所感受的微妙快樂,稱「禪悅」、「禪樂」,貪著於禪樂,稱「味禪」。《瑜伽師地論》卷六四說眾生各自的阿賴耶識中都有貪愛二禪的種子,當世界將壞時,有人自然會得二禪並貪愛之,其它人也都跟著證入二禪,這種本性中自有的色愛稱「法性愛」。
3、無色愛(梵arupa-tanha),無色界的貪愛。無色界為沒有固定形象物質身體存在的生命形態,其心識常住於甚深禪定中,依定境的淺深分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層次。無色界超越欲愛和色愛,唯存定心,可謂純精神性的存在,其所愛對象是所入定的超脫、廣大、微妙之樂。
欲愛、色愛、無色愛皆以染著於認知對象及所感受為特性,總稱「愛結」(梵anunaya-samyojana),亦稱「隨順結」,為「九結」之一。色愛、無色愛合稱「有愛」,印順法師解釋:有愛是自體存在的愛著。
《瑜伽師地論》卷五五說集諦所攝的煩惱歸於四種愛:一、愛,對自我的愛,「謂於自體,親昵藏護」。二、後有愛,對將來生命延續的愛,對他生後世的貪愛,如人想望來世再來人間享福,或對人間的貪愛必然引起來世再生人間的異熟果。三、喜貪俱行愛,對將得到、已得到所喜愛之物之貪戀、喜愛。四、彼彼希望愛,對沒有得到而希望得到的東西的愛及希望將來常得到所愛者。這四種愛又可攝歸兩種:「有愛」——對所稟受的生命形態的貪愛,包括前兩種愛;「境愛」——對他人、境物的貪愛,包括後兩種愛。
對所愛對象的貪著不舍,稱「愛味」,味者,如咀嚼品味也。《顯揚聖教論》卷二說愛味凡有十種:
1、俱生作意愛味,與生俱來,隨感知分別自然而起的貪愛,如對美食甘味、舒適感覺、美人、美景等的喜愛。
2、分別所起作意愛味,經後天社會文化的熏習而生的貪愛,如對藝術品、文學作品等的喜愛。
3、自地作意愛味,對所在生命界的人境事物的貪愛,如一般人對人間五欲的貪愛。
4、異地作意愛味,對超越自己所在生命界的貪愛,如有人對色界、無色界定境的追求嚮往。
5、過去愛味,回憶往昔的快樂幸福,貪著難忘。
6、未來愛味,想望、希求將來得到某種所喜歡的東西。
7、現在愛味,對已經得到、正在享用的食色名利等的貪愛。
8、下愛味,貪愛的程度很淺。9、中愛味,貪愛的程度中等。10、上愛味,深度的貪著。
關於貪愛的由淺到深的程度,《瑜伽師地論》卷九二解釋說:可愛境界現前時所生的染污欣悅,名「喜樂」(喜歡);此後對所愛者注意、思惟、希求,得到而尚未受用時,住於染污的欣悅,名「歡喜」(高興);受用時多生貪愛,名「染著」。又,希望將來得到及得到後領納,名「喜樂」;追憶過去所受用而貪戀,名「歡喜」;獲得後正受用時生起貪愛,名「染著」。
三、貪愛生起的因緣
愛,在佛學看來是一種因緣所生的有為法。《中阿含》卷三三《釋問經》佛說愛緣於欲,欲因念有,念因思有。十二緣起說以愛為生命流轉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十二有支」中的第八支。愛生起的因是受——由領納色聲香味觸法等而得的感受,即五蘊中的受蘊。《雜阿含》卷十七第452經佛言: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
受,由眼等六大門戶開放(觸)接觸外界(六入)種種刺激而生,能引起愛的,只是由接觸「凈妙可意事境」而使人覺得快樂舒服的、美的樂受,如特別愛某人,是因為看見他(她)、想起他(她)、聽見他(她)的話語歌聲、聞見他(她)的體香、和他(她)在一起使我感到快樂幸福,因而生起愛戀之情。有些人愛食苦味,受虐狂者愛受虐待,也是在食苦和受虐時得到快感,方才生愛。
《瑜伽師地論》卷九五謂「由內外六處為依,起諸愛行」。
性心理學家藹理士說性衝動過程是由觸、視、聽、嗅等途徑尤其是對視和身體的接觸,被對方性信息刺激所吸引,積累與對方結合的慾望,猶如積薪,稱積欲;這種強烈慾望驅使雙方由性交而達到結合的高潮,為解欲,猶如積薪之熾燃。當代愛情心理學說性吸引力在於外在形象,由外在美、氣質美、性感三方面構成,以力感、柔感、智感構成的氣質美為核心,外在美為基礎,性感為催化劑。外在美、氣質美、性感,皆不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範圍,由眼等六大窗口而感知。
一般而言,從所愛的對象得到的快感越多越深,所生起的愛就越深、越強烈。如美食越是可口,越使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男女接觸和共同生活中所獲得的快樂幸福愈大,所產生的愛情愈熾熱濃烈。
世間的事物中,大多數只能給予某一個感官以快感,如美術作品只能刺激視覺而生樂,音樂只能刺激聽覺而生樂,好香只刺激嗅覺而生樂,電視影劇能同時滿足眼、耳、意三大門戶的需求,故比美術作品和音樂更吸引人,美景良辰、水光山色、花香鳥語,能使人同時感受到視、聽、嗅及空氣清新的舒適愉悅,令人流連忘返。兩性有情人之間的全身心接觸交融,使人在色聲香味觸五欲和意識的感情需要等各方面都得到深刻持久的快樂,南傳《增支部》第一經佛言:沒有任何其它的色、聲、香、味、觸比女人的色、聲、香、味、觸更能令男人的心瘋狂、著迷,也沒有任何其它色、聲、香、味、觸能比男人的色、聲、香、味、觸更能導致女人的心瘋狂、著迷。
《大智度論》卷二五謂「於五欲中,觸(指性接觸)為第一能系人心」。情人們在擁抱和性高潮中,能達到最高的快感,印度教和佛教密教將其與涅槃之「大樂」相比,兩性之間的愛情因而成為人類最深的愛。
在商業社會裡,金錢幾乎能買來一切,不但能買來種種物品,買來遊玩快樂,而且能買來美女俊男、愛情、尊重、地位、名望、健康、安全、時間,故金錢成為許多現代人最愛的東西。其實,金錢不過是色聲香味觸法的代碼,愛金錢,終歸是愛由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生的諸樂受。
依十二因緣進一步追溯,則產生諸樂受之因六入,以名色(稟賦如此形態的身心活動模式)為因;名色以識(根本的心識作用)為因;識以行(梵samskara,生存意志、外求欲力)為因;行以無明為因。作為愛之終極因的無明,可解釋為不明緣起無我的真實而起的我愛、我執。
人對世間一切的愛,說到底皆不外「使我快樂故我愛」。不僅對錢財、衣服、器物、美食、華宅、豪車、寵物、各種服務的愛是為了使我快樂,即被西方人歌頌為宗教般神聖的愛情,一般來說也未必越出「因為跟他(她)在一起使我感到快樂幸福,所以我愛他(她)」的圈套。男人希望女人溫柔可愛,其實是想從女人那裡索取服帖與順從;女人希望男人成熟可靠,其實是想從男人那裡獲得依靠。愛對方,無不是想得到對方的回愛,以驅除自己的孤獨寂寞感,發泄自己的愛欲、性慾。《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性慾的後面是一口寂寞的深井,性的意象是尋找安慰和親近的方式。
但丁說:「愛不允許任何被愛的人不愛。」恩格斯說,性愛從本質上來說是自私的、排他的。排他,是一切動物的性愛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排他的本質是維護自我,保護自我對所愛的佔有,不容許別個侵犯我喜愛的東西。人類的愛情,表現出更為強烈的排他性。就此而言,性愛以一種自私的佔有慾為根本。
可以說,對一切外物的貪愛,終歸以對自我的貪愛(我愛)為根本,無不從我愛出發,終落腳於愛我。《瑜伽師地論》卷九五謂「五種我慢為依,發起有愛及無有愛」。印順《佛法概論》說得對:
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即深潛的生存意欲……又名我愛。
從染污末那識源源不絕地流出的對自我的摯愛,可謂人性中最根本的欲力,在這種欲力驅動下,自然形成對意識所認自我(假我)的自愛,和對順於、有益於此所認自我的樂受之需求。《雜阿含》卷三六第1006經偈謂「愛無過於己」。南傳《增支部》1-75經佛言:
即使一個人用心找遍十方任何角落,
也找不到一個自己愛他超過愛自己的人。
十方所有眾生愛他們自己超過愛別人。
《即興自說·王經》言: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各自皆承認,在所愛諸人中無勝於愛自己者。
作為貪愛之源泉的無明,從所愛對象的角度講,以法我執(法執)為本。法執,指執著所感知、認識的對象離心識客觀外在,實有其自體,確有所感知到的堅固、好看、好聽、好吃、好聞、好用、好玩等性質,絕非虛幻,確認不疑,方能對其生起貪愛。《大般涅槃經·獅子吼品》云:
眾生見色亦不生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起顛倒想,謂色即是常樂我凈,受是常恆無有變異,因是倒想,生貪恚痴。
如愛金玉珠寶,是因認為金玉珠寶堅實、貴重、稀有,恆久不壞,特別是閃閃發光的黃金,歷萬年而恆在不變,稀有可愛,煉丹家們甚至認為服用它可令人和它一樣常存不死。愛錢,是因為從社會生活中認識到錢可買來種種我所喜歡的東西,實在有用,尚未涉世的嬰孩,是不知愛錢的。愛某位異性,是在與其接觸交往中,深感其容貌、風度、氣質、心靈等可愛、實有。一個正常人大概不會愛上確認為虛幻不實的幻影及佛經中常說的「幻化人」;年輕的戀人們很少考慮到其所摯愛的俊男美女即是幾十年以後老態龍鍾、傴僂難看的老翁老媼。一個能透視人體骨骼的具天眼者和能眼見物質微觀結構的具凈天眼者,大概不會有對人類肉體美的貪愛,佛經中說具天眼者必離欲,當代具天眼通的加拿大馮馮居士調皮地說:他並非不想找個小姐成婚,無奈在他的天眼中,小姐們都是一幅骨架,無美可言,想愛也愛不起來。
愛對方的實質和出發點,終歸是愛自己。羅傑斯說:人通常在說「我愛你「時,並不是真正的愛對方,這句話的背後通常是「我需要你,我要佔有你,我要控制你」,「你必須也愛我」,這愛實在是一種壓迫和暴力。
人為什麼會有貪愛?所愛為什麼會有種種不同?今愛情學將愛情之因歸結於大腦中的愛情物質多巴胺、苯乙胺、催產素、異丙腎上腺素、內啡肽等及不同基因。當遇到意中人時,丘腦下部的神經突然觸發,愛情物質大量產生,隨血液循環全身,引起神魂顛倒的感覺。大腦被有益的愛和有害的毒癮所激發出的是同一種感受快樂的化學過程。又:男女各自把夢想中的意中人形象儲存於大腦神經突觸,成為「愛之圖」,一旦遇到與此圖相合者,則興奮物質大量產生,腦中形成幸福激素,引起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顏面發紅、心中激情蕩漾。如《雜阿含》卷三九第1092經說男子看見自己喜悅的美女時,「心則迷亂,欲氣衝擊,胸臆破裂,熱血熏面」。這只是愛情產生的生理、化學因素。德國還發明「愛情保鮮劑」藥物供夫妻關係不佳者服用。揚-艾森卓《性別與性慾》認為人對異性的愛出於對自己人格中另一面,即無意識異性情結——「非我」的自愛。方迪《微精神分析學》說愛情是性活動心理-感情投射的一種方式,是避免孤獨的嘗試,乃緩解心理生物虛空的最省力方法。性愛的頂點——性高潮,其實質是排空自己,復歸於萬物之本——虛空。
佛學則說:人有男女二根——能出生兩性性特徵和性心理的根本,它們既指生理性的器官,又是心理上的根性、種子。從大乘唯識學看,一個人對某物的貪愛,以其阿賴耶識中所藏的貪愛種子為生起之因。各人宿世的業習不同,阿賴耶識中貪愛的種子各異,故愛的根性不等。如有人自幼便表現出對某些東西如食物、器具、藝術等的愛好,有人貪財,有人好色,有人好名,有人愛權利官位,有人貪玩,種種不同。即生理上的男女二根(性器官、性激素),終歸是貪愛心所感所造,是宿世性愛的異熟果,屬阿賴耶識相分。性愛的根源,終在性愛的種子。性機能成熟的男女固然會有愛欲,所謂「少年男子哪個不鍾情,妙齡女郎哪個不懷春」,顯然是性激素在起作用,但性器官未成熟的童男童女及被閹割的太監,有時也會表現出對異性的愛,世上確不無「童戀」和太監娶妻之事。精神分析學即認為性慾起源於出生時。
佛經中還講過「男子其心常生女人愛欲,樂他於己行丈夫事」的男性同性戀心理,《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謂之「別異煩惱」(變態性慾),並說其原因有四:或嫌或戲,誹謗別人(侮辱人);喜作女人衣服庄飾;與親族女行淫穢事;實無勝德而受人禮。實際上,這種變態愛欲終歸是對女性的貪愛,與該經中所說受女子身的因緣——愛好女身、貪著女欲並常讚美女人容質等相同。同理,女性同性戀中起男子愛欲一方的心理根源,終歸是對男子的貪愛。這種愛欲的因,大概只能以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來解釋。
從唯識學看,在無始以來的無數次輪迴中,每一眾生都曾多次扮演過男性、雄性的角色,也多次扮演過女性、雌性的角色,其阿賴耶識倉庫中既有男性、雄性的性愛種子,也有女性、雌性的性愛種子,質言之,每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男女兩種根,或榮格所說阿尼瑪(男人身中的女性成分)、與阿尼姆斯(女人身中的男性成分)原型。這使某些男人表現出某種女性的心理特徵,某些女人表現出某種男性的心理特徵,人群中不難發現的「二姑娘」、「娘娘腔」、「假小子」,及要求做變性手術的男女,古今中外屢見不鮮的同性戀現象,其與本人生理性別相反的心理特徵、愛好,若溯源於前世的業習和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便更好理解。當然,這種變態性心理也可能是今生的環境影響(如生活於異性群體中、從小被作為異性)、行為(如常扮演異性、為異性化裝理髮等)及性壓抑等原因所致。
四、貪愛的特性與惡果
關於有染污的貪愛,據經論所說,大略有六種特性:
1、有待
謂貪愛的產生,必依心感快樂、幸福的樂受,這種樂受,必須依賴一定的條件而生,並非自然本有、不依待條件者。如飽餐豪飲之樂必因饑渴而有,依賴美食佳釀而生,其樂只在餐飲之時,事過即滅。愛情之樂需有稱心可意的對象,並得到對方的回愛,得不到時的單相思使人寢食不安、魂銷骨立,是一種苦刑,由之而致的相思病可能使人喪命。古來痴男怨女,相親相愛,演不完恩恩怨怨,道不盡相思情長,所謂「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即雙方互愛,也多有因家庭、社會等原因而不能遂願者,恩格斯說這對雙方會成為最大的不幸,「僅僅為了能彼此結合,雙方甘冒很大的危險,直至拿生命孤注一擲。」元好問曲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古來有情人不成眷屬而殺身殉情者,不知有幾何。
又:人言:「人」字由兩半撇組成,愛使人對自己的「另一半」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從而失去了自我的完整性和自在性而做不成獨立的人,難免產生許多「有待」另一半的煩惱。
2、無常。
愛既然依賴一定的條件才會有,便具有一切因緣所生的有為法必然無常壞滅的本性,無常壞滅則免不了帶來痛苦。如男女恩愛,必有愛別離苦,《長阿含經》卷三佛言:
恩愛無常,合會有離。
縱然有情人終成眷屬,廝守百年,也免不了爭吵、情變、失戀及生離死別之苦。《佛說五無反覆經》云:
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棲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以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情變之事,歷來習見不鮮。《瑜伽師地論》卷十九說所愛喪失令「愛箭入心,如中毒箭,受大憂苦」。男子的情慾尤其具有衝動性、不穩定性。《微精神分析學》說:「沒有比永恆的愛情更短暫的東西了。」兩對情人中,就有一對分手。台灣的離婚率已超過三分之一。喜新厭舊,被認為是人的本性,動物學家發現許多動物對性夥伴都有喜新厭舊的偏好。今研究發現,大腦中激發愛情的物質在雙方結合36個月之後便會耗盡,哺乳動物無廝守超過4年者,女人的基因也只允許維持婚姻4年,文化因素延長了夫妻關係。
3、增長。
謂貪愛會像植物生長一樣生長、繁殖、增多,併產生種子,形成難以擺脫的貪愛習氣,有如抽煙、吸毒、飲酒容易成癮。《雜阿含》卷二二第585經謂「煩惱生歡喜,喜亦生煩惱」——由貪愛的滿足而歡喜,由歡喜會增長貪愛。《生經》卷一佛言:
設習愛欲事,恩愛轉增長,譬如飲鹹水,終不能止渴。
若貪愛某物,當沒有它時,便會感到空虛難受,促使人不由自主地設法再次、多次、無數次地獲取滿足,並希望獲得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滿足,有如飲用鹽水止渴,會愈飲愈渴,永遠也不得滿足。有如飲酒吸毒,會形成對所愛者強烈的依賴性,追求獲得更大的刺激。《長阿含經》卷三佛謂「戀著恩愛,無有知足」。增一阿含》卷九〈慚愧品〉偈稱淫慾及飲酒為世間不得厭足的兩種東西。《正法念處經》卷二五偈云:
境界難滿足,如火益乾薪,世間愛所誑,難滿亦如是。
《雜阿含》卷三八第1099經佛偈說,貪財者即便積金如山,一己獨自受用,也還是不得滿足。用滿足貪慾的方法滿足貪慾,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滿足。人言:慾壑難填。今發現大腦中產生愛情的物質多巴胺同麻醉劑十分相似,賭博、吸毒、看脫衣舞時也會產生大量多巴胺,而愛情、性慾產生最多,大腦對這種物質的刺激會產生抗藥性,使人產生依賴性,因而增長愛情需求,有如吸毒者對毒品產生依賴性。
4、生憎。
謂貪愛能產生與之相反的憎恨。南傳《增支部》經有云:
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
《維摩經僧肇注》說「有所愛必有所憎」。由親生怨,因愛生恨,乃習見不鮮的現象。《慈悲道場懺法》依此理說:
六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
愛情心理學發現:相愛者之間的嫉妒與愛情的深度成正比。親人、情人之間由愛生恨而發生的情殺案件時有所聞。情人們往往稱對方為「怨家」,意味與愛同時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怨仇心理。人言:愛與恨為孿生子、連體嬰、難兄難弟。愛憎之間的這種滑稽的互變關係,乃由「凡有對法不相舍離」(互為矛盾對立關係的雙方不得相離,可以向對立面轉化)的緣起法則所決定。愛、憎既然是對立面的統一,便互相依存不得分離,愛不得回報、滿足及受挫時便會轉化為恨。就像陰陽二極,陰極生陽,陽極生陰。
5、非自在。
謂不由自己作主,其力量非常巨大,《正法念處經》卷三二偈云:
若枷鎖扭械,聖說非為堅,痴人愛染心,系縛甚堅牢。
說貪愛束縛人心就像枷鎖一樣堅牢。《大智度論》卷三說「愛能系閉心,有大力」。男女之間的愛情,多被一種外在的力量所驅迫,戀愛中人不由自主的被對方吸引,會出現近於幻覺性的思念情緒,心靈顫慄、恐慌、羞澀、急盼,陷入強烈的、無理智的恍惚中。失戀時則不由自主地痛苦、失眠、忿恨。正如許地山《覆誦幼》感嘆:「是愛是憎,本容不得你做主。」或曰:「愛基本上是一種瘋狂、一種對本性深深的參與,一種自我的融解。因為原始的你是由愛生出來的,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愛的細胞,你生命的能量都是愛的能量,你存在於它裡面。」今發現熱戀中人、相思病患者的心理癥狀和腦電波,與強迫性迷戀失調症患者的十分相似。
6、遍行。
謂普遍於一切心理活動。《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卷六說貪愛有六種遍行義,是世間最有力量的東西:一、事遍行,於已受用的自身和境界起貪愛,於未得的自身起後有愛(希望來世再回人間),於未得的境界起「彼彼希樂愛」(想望)。二、位遍行,於能引生諸苦的眷屬生不欲別離等愛,於本是無常的事物生愚痴愛。三、世遍行,對過去所愛者起追憶愛,對現在受用者起貪著愛,對未來懷希求愛。四、界遍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皆可生起貪愛。五、求遍行,因愛總是有欲求,有所欲求則不得脫離三界。六、種遍行,不僅貪愛三界的一切,還貪愛涅槃,這種愛稱「無有愛」,大乘認為它障礙修菩薩道證得無上正覺。
有染污的貪愛,必然產生的種種不利於眾生的惡果,《瑜伽師地論》卷七六總結貪愛產生的惡果為十五種「無義」(無意義),其中重要者大略有六:
1、生苦。
貪愛必然產生痛苦。貪愛如猛火,令人現前熱惱不安,失去內心的安詳寧靜。《中阿含經》卷五九《愛生經》佛言:
若愛生時,便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經集·衰老經》佛說「貪戀自己喜愛之物的人,不能擺脫憂愁、悲傷和貪婪」。《即興自說·第八波吒尼村人品·毗舍佉經》佛說有一愛者有一苦,乃至有百愛者則有百苦。偈云:
世間多憂愁,悲傷與痛苦,所有這一切,均由愛出生。
《大集經》卷二九謂「一切受苦皆因愛心」。因為貪愛,想得到和保有所愛的東西,因此不得不操勞擔憂,害怕得不到和失去所愛。得到後也還會滋生其它痛苦,如夫妻恩愛會滋生疾病、貧窮等痛苦。是自心所起的貪愛,使眾生的心被愛索束縛,不得解脫,愛錢財被錢財縛,愛妻兒被妻兒縛,愛功名被功名縛,愛作官被官場縛,愛家被家縛,乃至愛禪定被禪定縛。《經集·愛欲經》佛說世人貪求田地、財產、金子、牛、馬、僕人、婦女、親屬,「這些脆弱的東西擺布他,危險折磨他,痛苦追隨他,猶如河水湧入漏船。」《正法念處經》卷五九偈云:
貪人於晝夜,常無有安樂,以其多樂欲,愛箭射其心。
同經卷十二偈說愛火之可怕,更甚於地獄之火:「地獄火雖熱,唯能燒於身。愛火燒眾生,身心俱被燒」。「地獄火不普,愛火一切遍」。
貪愛不僅使自己產生苦,還會給所愛者帶來苦。男女之愛的表達,實際向對方施加了一種覺得一定要回報些什麼、否則即是褻瀆的壓力。「我愛你」具有某種「相互保證毀滅」的含義,逼迫對方參加自己擬定的遊戲,或者成為共謀,或者成為受害人。
2、貪愛蒙蔽慧眼,令人不能見到真理。
《四十二章經》佛言: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人懷愛欲不見道」,如以手攪動澄水,不能映現面影,「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瑜伽師地論》卷十七說貪愛「令心於所緣境不見真實」,比喻為煙,為貪瞋痴猛火之前相,「能損慧眼,亂心相續」,能引發不符合真實的尋思。三界愛迷惑的程度有淺深之差:欲界愛者有如盲人,對真實全無所見;色愛有如閉目之人,似有少分所見;無色愛有如目患翳膜之人,雖有所見而不能親見真實。人言:情人眼裡出西施。今愛情學發現:熱戀中的男女大多失去理智,愛的火焰使人看不到對方的缺點。
3、出生種種煩惱,造作種種惡業。
由貪愛,會導致瞋恨、嫉妒、傲慢等多種煩惱,《大般涅槃經》卷十三云:
譬如濕地則能生芽,愛亦如是,能生一切業煩惱芽。
如因貪愛官位,自然會嫉妒、仇恨政敵;因貪愛某位異性,自然會嫉妒、仇恨情敵;因貪愛所得到的財富、權位、成功等,會產生傲慢。由諸煩惱牽引,會造作種種惡業,使人陷入業力因果的漩渦中。《出曜經》卷四稱愛為「眾病之首」,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十惡業,皆因愛心而造。愛欲之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令人不辨邪正,不知羞恥,不顧一切,乃至犯下殺害父母、兄弟、姐妹等罪行。《大般涅槃經》卷二三謂貪愛「令人遠離一切善法,近於一切不善之法」。《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說貪愛能造作「貪愛境界系縛業、發起諸取業、令先所引行等成有業、死後續生業四種業。《瑜伽師地論》卷七六說貪愛能令眾生愛樂六塵等境界,發起四取所攝的其它煩惱,能令眾生思想害自、害他,能發起惡業,能令已生惡不善法增廣,能隨順生起尚未生起的惡不善法,能障礙未生的善法生起,能障礙已生的善法令不得安住、增長。不僅貪愛如此,其它一切煩惱,也都有自身增長及增長其餘煩惱的作用,《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卷三云:
隨所數習諸煩惱故,隨所有惑皆得相續增長堅固,乃令相續,遠避涅槃。
4、產生貪愛的種子和等流果,形成貪愛的惡習。
貪愛必然會在阿賴耶識中落下貪愛的種子,成為再度生起貪愛的心理勢能,多次貪愛成習,遂產生等流果,鑄成貪愛的習性和以貪愛為特徵的下劣人格。《瑜伽師地論》卷十七說貪愛能「令隨眠(潛在的煩惱、煩惱之種子)堅固」,「能安立同類貪愛染污心相續不斷」(等流果)。
5、使人輪迴生死。
這是貪愛最大的惡果。佛法說愛為集諦,《大般涅槃經》卷十三謂「凡夫愛者名之為集」,為生死苦惱之因。《雜阿含》卷一第13經佛言:
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
《雜阿含》卷十第252經佛謂「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猶如狗被繫於柱,長夜繞柱迴轉。
從十二因緣看,因愛而有取,執著所愛為實有而貪取不舍;因取而「有」,形成生於三界的業因;因有而「生」,由業力牽引,在三界六道中受生,被動地稟受某種既定的生命形態。因生,必然免不了老死憂悲愁嘆等種種痛苦。《楞伽經》卷三云: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
《瑜伽師地論》卷七六說貪愛能令眾生畏懼涅槃、愛樂生死,從而墮於生死輪迴苦海之中。
諸貪愛中,愛得最深的男女情愛、性愛,尤為來世再生於欲界的直接原因。《楞伽經》卷二云:
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
女人愛樂男人,亦復如是。《圓覺經》謂輪迴「愛為根本」。《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比喻說:譬如飛蛾赴火自焚,如獵人假作母鹿聲騙群鹿中箭而死,如龍魚貪芳餌吞鉤致死,如白象欲心醉亂追尋母象,一切凡夫亦如是,「恩愛纏縛不休息,死入地獄苦難量」。《成實論》卷十二說因貪著淫(性)欲故受卵生、胎生,貪愛香味故受濕生(昆蟲等),隨其所愛起殷重業受化生,「故知四生差別,皆由貪愛」。僅僅貪著與動物共同的生理層面的性愛或性慾,使人墮於畜類。生理上的性愛僅屬於欲界中人類的感情、心理、精神層面的愛情或恩愛,使人再生為人。修行十善,不同程度地減輕性愛,使人上生於欲界天。修習禪定脫離性愛,上生於色、無色界天。佛經中說人臨命終時最後一念貪愛心,決定其死後的去向。人之出生,系由在未生前的「中陰」境見未來父母交合起「倒想」而入母胎,若於未來父親起貪愛而與之交合,則生為女性、雌性;若於未來母親起貪愛而與之交合,則生為男性、雄性。弗洛伊德所謂男孩戀母仇父、女孩戀父仇母的俄迪浦斯(戀母弒父)情結,從佛學中陰投生時的「倒想」大概可以講清其前因。
6、污染社會。
貪愛既為個體生死輪迴的根本,亦為人間種種爭奪、劫盜、貪污、姦淫、陷害、傾軋、戰爭等醜惡現象的根源。《長阿含·起世經》佛言,眾生最初自光音天降生,飛行自在,飲食自然,後來隨對身體、食物等貪愛的逐漸加深,身體逐漸變得粗重,食物逐漸減少,從自然飲食變得需要自己勞動才有飲食,從而產生了私有財產和對私有財產的貪愛和爭奪:
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
《中阿含經》卷二四《大因經》佛說刀杖、鬥爭、諛諂、欺誑、妄言、兩舌等無量惡不善之法,皆因貪愛。就人類社會群體而言,家庭、集團、民族、國家之間無休無止的矛盾、衝突、爭鬥,無不因貪愛而爭奪某種利益而起。
貪愛有如許過患,故經中稱為「流潤」、「癰根」、「纖繳」、「枯竭」、「礙」、「覆」、「瘡疣」、「網」、「膠」、「泉」、「藕根」、「蓋」、「閉」、「塞」、「暗」、「狗腸」、「亂草」、「絮」等。愛如洪流能溺死人,名為「愛河」、「愛流」,愛能纏縛人令不得解脫,名為「愛結」、「愛羂」。《經集·貪慾經》(二)偈云:
盲目陷情愛,必被欲網覆,被魔羅擒捉,如魚被筌捕。亦似哺乳犢,老死如其母。
同經《精進經》佛稱愛欲(貪愛)為八支魔軍之首。《即興自說·極度經》佛說眾生於見聞生貪愛如同飛蛾撲火。《大般涅槃經》卷十三比喻愛如欠債、如會吃掉丈夫的羅剎女婦、如妙華莖中有毒蛇纏之、如強食惡飯食、如妓女、如摩樓迦子、如瘡中息肉、如暴風、如彗星。《雜阿含》卷三九第1092經謂天魔之三女,一名愛欲,二名愛念,三名愛樂,意味貪愛為魔。貪愛的確具有極其巨大的束縛人、迷惑人、令人沉淪的魔力,如許地山在《給琰光》中感嘆:
愛底沉淪是一切救主所不能救底!愛底迷濛是一切天人師所不能訓誨開底!愛底剛愎是一切調御丈夫所不能降伏底!
從超出生死證得涅槃的角度,佛教力說貪愛的危害,喚醒眾生如實認識貪愛的過患,斷除貪愛。斷絕愛根,自然成為佛教所強調的滅苦解脫、超出生死的道要。佛陀四諦的內容被概括為「斷集、修道、證滅、離苦」,以斷集亦即斷愛為首要。《分別聖諦經》佛言:
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謂斷絕對世間妻兒家宅財物等的貪愛,完全止息貪愛的擾動,則永遠滅盡生老病死等諸苦,獲得解脫。《即興自說·第八波吒尼村人品·毗舍佉經》謂「無有愛者,則無有苦,無有憂,無有煩惱,無有辛勞痛苦」。《雜阿含》卷三六第1010經謂「斷除愛欲者,說名得涅槃」。同經卷三二第913經佛偈云:
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荷蓮不著水。
《法句經》偈謂若不能盡除愛意,便「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必會再受生死等苦。《大般涅槃經》卷二三謂對貪愛的過患和實性若不能如實了知,則必被貪愛所害,菩薩「深觀愛結,如怨詐親」。《瑜伽師地論》卷十八說被愛結所系者略有隨念、不自在、熱惱、境界、善趣相應、惡趣相應、諸見七種雜染。星雲《談情說愛》說:
從壞的方面來講,愛如繩索,會束縛住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似枷鎖,會捆鎖住我們,使我們的情緒不得安寧;愛有時如似盲者,使人陷身於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又像刀刃上的糖蜜,為了貪嘗那一點甜味,而可能有破舌喪命的危險;愛更如同苦海,所謂「愛河千尺浪,情海萬重波」,它可以使我們在苦海中顛覆滅頂。
對於過分貪愛的惡果,現代醫學、心理學也有揭露。如性醫學專家指出:性愛不當,性生活過頻、過早或性混亂,造成體內平衡調節紊亂,可導致男性睾丸腫瘤、前列腺癌,女性宮頸癌、子宮體癌,及最難治療的愛滋病(台灣譯「愛死病」)等疾病。愛吻雖然使人甜蜜消魂,但會傳染流感、性病等150多種疾病,接吻時的興奮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加強,血壓升高,甚至有猝死的危險。對3萬名50歲以上婦女的研究結果表明:未婚或獨居婦女較少患精神病及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做一個單身女子,正逐漸被看成是婦女生活模式中的一個完全正當的選擇」。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捲入愛情越深,使人越內向,影響社交能力,愛的失敗有使人自卑等消極後果。對錢財、權位、名利的貪著,也都會造成焦慮、緊張、嫉妒、痛苦等負面情緒,降低人格,導致身心疾病,縮短壽命。當然,西方心理學主要從心理健康、心理治療的世俗角度揭露過度貪愛的害處,而不是像佛教這樣從了生死的角度教人斷除一切貪愛。
五、愛的正面作用
貪愛雖然有害,但作為由愛而生的人類,也依愛而存,離不了愛之營養。現代心理學、醫學研究發現,愛與人的身心健康關係至大,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營養品。人一出生後是在接受愛的哺養下成長的,幼時缺乏父母愛撫的孩子,對生活懷恐懼感,心理不健全而且影響發育,容易患「心理性矮小症」,長大以後愛的能力缺乏,對人冷漠不信任,可能多嫉妒、仇恨、恐懼,好鬥。甚至動物也少不了愛,缺乏母愛的小猴子長大後很難當父母。即被佛教列為貪愛的性愛,也能促進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消除失眠、減輕經期前綜合症、提高記憶、增強心臟功能、減輕緩解疼痛、潤澤肌膚、提高免疫系統抗病力、減緩衰老、減肥乃至防治癌等奇妙效用。情侶之間的溫情蜜意使人愉快,能緩解消極情緒,有益身心健康,戀愛中人免疫力往往處於顛峰。缺乏愛情和性激素者,容易性情異常,表現出執拗、猜忌、陰險等病態人格,比有美好愛情生活者患抑鬱、躁鬱、失眠等症者大50﹪。生活在婚姻美滿、夫妻和睦的家庭中的人,患癌症者要比生活在婚姻不幸家庭的人至少要少50%。《素女經》云:「男女不和則意動神勞而損壽」。夫妻不和,互相嫌棄敵視,體內會分泌出有害物質,丈夫易患高血壓、潰瘍病、冠心病,妻子易患食道癌、乳腺癌等疾病。禁慾者的衰老與死亡率比正常婚姻者高30﹪以上。獨身者多性格怪異、內向、孤僻、偏執、易怒,較已婚者易死於疾病。愛心療法、愛情療法、婚姻療法,是當代醫學所用的重要心理療法。
專家們普遍認為:愛能降低生活壓力,使人得到信心、安全感和樂觀;愛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關懷和幫助。「友情是健康的良藥」,病人與其良友推心置腹的交談,等於服用了最有效的藥物。《積極心理治療》說,愛別人和被愛,是人本來具有的一種能力,愛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導致關愛別人、信任、希望、信仰、溝通、耐心、性、榜樣、肯定、懷疑、統一等第一能力。缺乏愛的能力者冷漠無情,人格不健全,精神狀態不佳,人際關係難得和諧。榮格《未發現的自我》中說:「在愛失落的地方,就會滋生權力、暴行和恐怖。」健康的愛是使人類社會溫暖祥和的粘合劑,正如一首歌曲所唱: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點愛,
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十分美好。
佛教大概有見於此,對人倫應有的恩愛、友愛、敬愛,包括夫妻間的愛情,並非完全否定,而多有提倡。佛陀並非勸所有的人出家斷愛,而教導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盡人道,為父母者應「憐愛」、「愛念」子女,子女應「孝養」、「孝順」父母;丈夫應「敬妻」、「愛敬供給妻子」、「憐念妻子」,妻子應「愛念夫主」、「重愛敬夫」、「恭敬於夫」。《雜阿含經》卷三六偈謂「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佛稱「妻為最親友」,說夫妻應「異體同心」。《玉耶女經》佛說為人妻婦者應做「愛念夫主如母愛子」的「母婦」,尊重夫婿如兄如弟的「妹婦」,「相親相愛」如良朋益友的「知識婦」,和恪盡婦道的「婦婦」四種好妻子。《增一阿含經》卷五十佛陀教人應「貞廉自守,一妻一婦,慈心不怒」,主張一夫一妻制。《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說長者女善無獨要求出家,佛陀不許,令她嫁給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令入正道。
大乘、密乘以慈悲為本,以無染污的「敬愛」為隨順眾生的貪愛而度化的重要「方便」。《惟日雜難經》一方面說「有婦不得佛道」,教誡菩薩「見妻子當如見冤家,意莫隨貪愛」,一方面又說菩薩若具四種因緣,也可娶妻結婚:
一者宿命同福,二者畢罪,三者應當共生男女,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
意謂菩薩不避免作為業報的婚緣,智慧者的婚姻可成為快速得道的助緣。《大乘方便經》中,佛陀自言他宿世曾為樹提梵志,出家修離欲梵行,然被一女子鍾情,愛戀不舍,樹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願,與之成婚,經十二年,還復出家,命終上生於梵天。佛言:
我於爾時為彼女欲暫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
同經中還說有一眾尊王菩薩,「以大地心」握追求他的某女士之手,共一床相偎而坐,勸彼女發菩提心,受到佛的讚歎:「成就如是悲心,雖受五欲,不犯眾罪」。《慧上菩薩經》卷上說過去無數劫,摩揭國陶師之女愛樂燈光梵志,若不遂願則要自殺,梵志乃生慈心而遂其願,與彼結婚,經30年,因此功德,命終生梵天。《華嚴經》卷七五敘述了一個專門以愛欲為道、現淫女身度化眾生的美女婆須蜜,說見她者即得見佛三昧,執其手者得到佛三昧,嗚咋者得極愛三昧,抱者得冥如三昧。又說釋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為居士女妙德,極其愛戀行菩薩道的威德主太子(釋迦牟尼前身),情願為愛情受一切苦、捨棄一切,不求豪富及五欲樂,只願與所愛者共同修行,釋迦瞿波女因此愛情,滿足所願,生多功德,偈云:
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
《阿含經》中以紅蓮花不著水比喻聖者之斷貪愛,大乘則超越貪愛,能以不執著、不染污的超越心去愛,如《瑜伽師地論》卷七九所言:
然諸菩薩,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華,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
說明愛情和婚姻也不都是完全有害的,是修菩薩道度化眾生所需要的。
長期受基督教博愛思想浸潤的西方人,普遍肯定愛、讚揚愛,如著名的泰莎修女說:「懷抱著大愛來做小事情。」諾貝爾獎得主喬治華說:「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諾貝爾獎,而是愛。」在佛教中也不乏同樣的說法,如當代達摩難陀法師《如何無憂無慮地生活》中讚美愛說:愛是快樂之鑰,付出愈多愛心,就會得到更多愛的回報。愛可釋放心靈,強而有力的愛,是形成社會的黏土和水泥,也是宇宙的靈魂和生命,愛提升了人性。
當內心有愛時,四周將環繞著光明。當內心有愛時,每一句話都含有歡樂的氣氛。當內心有愛時,時光將輕緩、甜蜜地流逝。
傑克·康菲爾德禪師通過多年指導禪修的經驗,主張禪修者應先在家庭生活中培養愛,更靠近家庭,「把重心放在面前的事物上,要確定所走的路徑是與內心最深切的愛密切相關的」。其《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一書中說,對愛的渴望及愛的運作,在我們所有的動機下潛藏著,生命中的快樂並非擁有、把持或了解,而是發現愛的能力,與其他生命有一種可愛、自由、明智的關係。這種愛並非擁有,而是來自我們自身的幸福感及每件事物的關聯上。當我們用心來注意和關切他人的時刻,這簡單而意義深長的親密感就是愛。應從依賴和互相糾纏的愛(貪愛)轉化成奠基於互相尊重的愛,在考慮自己的需要下學習給予。耕雲居士《幸福之道》說:愛是生命的動力、道德的根源,儒家所倡孝、慈、智、勇等美德,都基於愛:
孝是因為愛他的父親,慈是因為愛他的兒女,智慧是因為愛他的知識,勇是因為不讓別人破壞他的愛。
若缺乏愛,就沒有創造幸福人生的動力,就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不會很健康,也不會是天才。「如果人人獻出愛心,社會就是天堂。」
六、貪愛的超越與轉化
斥責愛、斷除愛的言句,充滿佛經,使佛教成為最徹底的禁慾斷愛主義宗教,以鮮明的出世間精神著稱於世。佛教的出家制度,即意味著對人間一切愛欲的背離和否定,出家眾的戒律尤以禁絕性愛、性生活為首,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戒條。
然佛教所謂斷愛絕欲,並非一味強制性地壓抑性愛,壓制必生變態欲求和心理疾病的道理,佛教並非不知曉。佛教的斷愛絕欲,首先是將貪愛引向對涅槃的「法愛」,《雜阿含》卷二一第564經說,由敬仰某聖者斷盡煩惱,從而遵循他所走的道路修行,斷滅煩惱,叫做「依愛斷愛」(依靠敬愛斷除貪愛)。大乘《須真天子經》卷四謂「道從一切愛欲中求」。《心靈幽徑》說,愛是一種愛與恨、正與負交錯的能量,可以使人振奮,也可以使人瘋狂,在這種能量驅使下,戀人可以墮落為罪人,也可以升華為聖人。
佛教出家僧尼還用禪定的方法轉化性能量,《楞嚴經》卷六所謂「化多淫火,為智慧風」。當比丘、比丘尼通過精勤坐禪,進入初、二、三、四禪時,隨生理上性能量的轉化,身心嘗受到比性愛的快樂高級深細綿永得多的禪悅,得「現法樂住」時,欲界的愛欲自然被降伏、轉化。大乘人間佛教修行者無私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弘法利生的事業時,也會有降伏、轉化欲界愛欲之效。
然而,禪定之樂,亦屬世間法,只能降伏愛欲而不堪斷滅愛欲,若有貪著,則墮於色愛、無色愛而不得超出三界。斷除三界貪愛,唯有靠與諸法無我的真實相應的智慧。《大般涅槃經》卷二三說菩薩若知貪愛的實相,「則無能為」。《大寶積經》卷二九說,男性修行者觀所貪愛的女子之相緣起性空、如幻如化,能轉化貪慾而進入「女三昧」,偈云:
四大假為女,其中無所有,凡夫迷惑心,執取以為實。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妄見女相故,生於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實女人,無智者迷惑,便生於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無相,此相皆寂靜,是名女三昧。
又觀察愛欲由分別自己是男子、她為女人的分別心生起,觀「欲心本無有,心相不可得」,所分別的男子也如同陽焰,本非實體,了知男子相寂靜,名為「男三昧」。如此觀修,可以轉貪愛為菩提,可謂化毒為葯。如《大般涅槃經》卷三七所言:
若有眾生能如是觀,雖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當以如實智慧斷盡或轉盡貪愛煩惱而證得涅槃時,人才能滿足本能性求樂的愛欲,永享真常極樂。
在大乘看來,菩薩若了知貪愛的過患和實性,未必要亟求斷盡一切愛,可以「留惑潤生」,保留一些愛,作為入生死中度化眾生的「方便」。《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謂菩薩「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須真天子經》卷三謂菩薩「至於淫慾而離於淫慾」。《大般涅槃經》卷十三云:
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因為菩薩雖然受生,乃至戀愛、結婚,而非出於染污的貪愛,故其愛為實諦(符合真理),即法愛。
從諸法無我的真實來看,作為生死之根的貪愛雖然可怕,其本性也是緣起無自性,本來是空,本來無生。自性本空者必不能真實受污染,本來清凈。觀貪愛、淫慾本空本凈,以這種如實知見的智慧轉貪愛煩惱為菩提,是大乘、密乘的基本見地和修行訣要。《維摩經·觀眾生品》云:
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同經〈不思議品〉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猶如污泥中才會生長蓮花,「煩惱污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同經〈佛道品〉偈云:
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謂菩薩可以在貪愛中進入禪定,就像火中出生蓮花一樣稀奇。這種禪定,即是密教所謂「欲樂定」。
在禪宗人看來,應著力的問題只是見性,不在汲汲斷除貪愛、性慾,傳為達摩所撰《血脈論》答「白衣有妻子,淫慾不除,憑何得成佛」之問曰:
只言見性,不言淫慾。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餘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凈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凈,染污不得。
法身本來無受、無恩愛、無眷屬、無苦樂、無好惡,無有一物可得。只緣執有此色身,因而才有貪愛淫慾,「若不執,即一任作」(任其自然)。
菩薩還以貪愛為度化眾生的方便,引導貪愛熾盛的眾生,《維摩經》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密教《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卷二六偈云:
觀察貪性本清凈,譬如蓮花正開敷。
此中若染若愛時,如應調伏作敬愛。
謂貪愛性本清凈,就像從污泥中長出的蓮花一樣芳潔,應以此智慧,如實觀察貪愛的本性,將有染污的貪愛轉化為無染污的敬愛。密乘所奉本尊中,有專錶轉貪愛為菩提的「愛金剛」、「愛金剛女」、「愛染明王」。唐密所奉愛金剛又名愛縛金剛、愛樂金剛、悲愍金剛,手持羯摩魚幢,表懷大悲心,以愛念繩普縛眾生,不至菩提終不放舍,有如羯摩魚(鯨)吞啖所遇之物,無一能免。其妻愛樂金剛女,身金色,手持箜篌,表以大悲天眼徹見眾生具足佛性,故起勇猛的大貪大愛悲心安樂一切眾生。愛染明王據稱為金剛薩埵或大日如來之化現,住於大愛欲、大貪染三昧中,其形象為一身具男女二面,面現憤怒暴惡之相,內懷慈悲,表以愛敬降伏貪愛,滿足眾生求消災祈福的願求。
無上瑜伽部的氣脈明點說認為:眾生有染污的貪愛,與諸佛菩薩無染污的大慈大悲,體性是一,皆為自身陰性的明點白菩提(白大)本具能量的作用,這種愛欲是不可消滅斷絕的。眾生任無明煩惱心作主,從對私我的貪愛出發,使本具生命能量成為能導致生死苦果的有染污愛;諸佛菩薩則由如實知見,將本具生命能量用作智慧與慈悲。無上瑜伽部的本尊,幾乎都是男女合抱、各有配偶的雙身,錶轉貪愛為菩提、即淫慾為道之義。無上瑜伽稱男女合修的密法為「方便道」、「雙運道」,其修法是在性接觸中,通過觀空性和氣脈明點修鍊,令性能量之基礎紅白菩提(明點)循中脈逆行,將性的快樂轉化為「樂空不二「的大樂,籍此大樂體證心性、本來空性。修習者必須以空性超越」庸常顯戀」——一般人的性愛和愛情。
無上瑜伽說大悲周遍為心性本具的功德之一,意味拔苦與樂的深切悲愍心,是心靈本具之性。大概正因為如此,在凡夫眾生有染污的貪愛如父母對子女的慈愛、夫婦之間的愛情、朋友之間的友愛中,往往可見類似菩薩唯念利他不圖回報、犧牲自己利樂對方的精神,這大概是本性大悲的自然流露。這種無我真愛,為佛教所讚歎。當然,這種愛儘管能犧牲自己,將愛從自我為中心轉依到以他為中心,但對所愛的他(她)尚不能沒有執著,此執著屬「我所執」、「法我執」,故即便為愛犧牲自我,大概也未必能得到佛法所謂的解脫,與佛菩薩離我法二執的大慈大悲尚有不同。
貪愛之所以成為有害的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在「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為中心的佔有慾,亦即私慾。印光法師說:
由此私慾固結於心,則有所知見,皆隨私慾而成偏邪。如貪名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營為,或至身敗名裂。愛妻愛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惡,養成禍胎,或至蕩產滅門者,皆由貪與愛之私慾所致也。
識別、格除不合理之私慾,則名利與妻子之是非自知。以如實觀無我的智慧根除我執,乃轉貪愛為菩提的根本。
愛情心理學家也認為:佔有不是愛,以自我為中心,一味佔有的「佔有式愛情」,認為對方是屬於我的,要求對方以同等愛回報之,稍有怠乎即猜疑嫉妒,結果是得到的也會失去。只求自己的歡娛,對對方不負道義責任的「遊戲式愛情」,難得持久,也是一種自我中心主義的表現。自我中心常導致心理學家霍爾奈所謂「對愛的神經質需求」:或對愛情過分重視,只要沒有人愛他(她)就沮喪;或極端嫉妒,要求「你必須只愛我一個人!」或無條件的愛的需求,「不管我怎麼你都必須愛我!」或只要求被愛而不肯付出,要求對方在金錢、聲譽、時間、道德等各方面都為自己犧牲奉獻;或對拒絕極其敏感;或強迫對方:「愛我,要不然就殺了你!」「你不愛我我就自殺!」從而製造出許多情殺、毀容、強姦、自殺、傷害對方、破壞對方名譽等事件。
染污的愛和不染污的愛,可以互相轉化,猶如水可以分解為氫二氧一,氫二氧一可以合成為水。如有染相愛的夫妻之間,可因愛心照料患病的對方而犧牲自己乃至為對方獻出自己的器官,上升為無染污的慈愛、法愛;或有男女間出於無染污的慈悲心幫助、照料對方甚至為對方犧牲自己,而由慈悲而愛情,由愛情而結婚,成為有染污的性愛、貪愛。其轉換的關櫟,即在用心為慈悲抑或私慾。
即便是有染污的愛,也以無染污的慈悲、平等、利他為和諧處理的關鍵。羅傑斯說謂「愛是對一切的接納與尊重」。《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
在愛的關係如婚姻中,全心的付出是成功必要的付出。
關愛——沒有期望與要求的愛,與依戀——區分你我的愛,是「接近的敵人」,依戀的愛之結果,是依賴、控制、恐懼。應區分兩者,對對方關愛而不依戀。有婚姻保鮮四招曰:依戀不依賴;利他不忘我;自我不自私;互動不自動。支持與理解,心心相印,互敬、互愛、互勉、互信、互幫、互讓、互諒、互慰,誠摯專一,忠貞不二,是維繫愛情的關鍵。人格力量是婚姻最可靠的守護神,雙方有了高尚的人格,彼此對愛情的奉獻才會長久。彼此相愛,應仍然保持各自人格的獨立和完整,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不作為對方的依附而存在。斯騰柏格以熱情、親密、承諾三者為愛情三因,三因齊備合一者為完美的愛。互相溫存、信任,平淡而深厚的「伴侶式愛情」或「友誼式愛情」,如佛所言「知識婦」(對男方應為「知識夫」)是最為合理、牢靠的愛情。甘願為所愛犧牲一切的「奉獻式愛情」,在佛法看來是一種布施,最被人們所讚美。耕雲居士《幸福之道》說得好:
愛就是犧牲,愛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為對方犧牲自己,可以轉化有染污的愛為無染污的愛。露意絲茜解釋愛為「在內心中對自己、對人、對生命的熱忱賞識」。 弗洛姆認為,愛是把自己完全奉獻出來希望以此獲得回愛的信義活動,愛的最高理想超越單個的特定對象,而擴展到整個世界。
男女之間的愛,與性密不可分,哲學家們總是想把低劣的性和神聖的愛情分離。當代愛情心理學一般將愛情從低向高的發展分為性慾、佔有慾、向心欲、置換欲、奉獻欲五個層次,只有性慾的愛是低級的、動物性的,以洩慾為實質,即佛法所謂「淫慾」;佔有慾支配下的愛多以《楞嚴經》所謂「我憐汝色」為出發點,以自我為中心,雖然也有愛撫、憐惜,然難得穩固,容易移情別戀,即佛法所謂「貪愛」;向心欲指靈與肉強烈結合的慾望,是雙方心靈契合的結果,以《楞嚴經》所謂「汝愛我心」為主要出發點,是人類的正常愛情;置換欲,指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不分你我地考慮雙方的幸福,是愛情成熟的表現,這種愛已經開始突破自我中心的立場,相當於佛法所謂「敬愛」;奉獻欲以愛的付出、奉獻為特徵,進一步超越自我中心立場,可以為對方作出犧牲,是愛情發展的最高層次,這種高尚的愛情頗符合佛法所謂法愛的精神。
當代弘揚「人間佛教」的大德們,都將教人們如何正確處理情愛作為佛法的重要內容。如《星雲日記》說:
人間佛教對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恨永遠是得不到愛的。夫妻相處彼此要真誠,並要互相製造歡樂,人的好話不怕多講,會講好話,懂得讚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樂幸福的。
其《談情說愛》說:如果情愛能夠隨著人格的遞增而日益提高,隨著道德的長進而日臻純凈,那麼,凡夫俗子的情愛也會越來越升華,從愛自己、夫妻之情的兩情相悅、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愛、親戚朋友的守望關注,提升為對世界人類以及一切眾生的悲憫。「從凡夫俗子佔有的情愛,進而能達到聖賢愛國愛民的情愛,最後升華為諸佛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慈大悲。」
一行禪師為他的禪修弟子制定的戒律中,第三條對佛教的不邪淫戒作了頗符合現代愛情觀的解釋:發誓培養責任心,學習維護個體、夫妻、家庭和社會的安定與團結的方法,決不捲入沒有愛和長期承諾的性關係中。「性關係應當是一種在覺照的狀態下,帶著愛、關懷和尊重來進行的交流行為。」他創辦「幸福人生研究所」,教給人們愛和使人幸福的藝術,通過學習對一個人的愛、使一個人幸福的藝術,將學會表達對整個人類和所有生命的愛。 「真正的愛意味著友善和同情」,包括責任意識及接受對方的本來面目——包括所有的優缺點,不僅愛對方的優點,還必須接受其缺點,並用自己的耐心、智慧和精力去幫助其改正。
聖虛法師《愛為何物》提倡「只求奉獻,不留自私,把光和熱,無條件地、平等地灑向每一個人、每一個有情和無情」,去幫助失敗的,去關心醜惡的,去孝敬所有的老人,去愛護所有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即使伸不出愛的雙手,也要捧去愛的心靈。至於兩性之愛,若真愛對方,應不只是愛他的身體、衣物乃至潛意識,而應用真實的你去愛真實的他(她),那時你才發現:
原來你和他本為一體,親密勝過孿生兄弟。又何止你和他呢,原來宇宙里的一切,都勝過親兄弟、親姐妹,都是水乳交融的一體,愛於其中也一體不分。在那裡,真實的我、真實的你和真實的愛融化在一起,無量的愛和無量的被愛融化在一起,一切眾生和一切事物融化在一切,一切的的一切都融化在一起,都融化進一種廣大、深刻、永恆、真實、無條件、神聖的愛情之中。那種愛啊,它亘古長存——不可求生,不可求舍,普照於過去、現在、未來,普照於三千大千世界。
七、慈悲與法愛
揭露有染污貪愛的過患禍害,勸人看破、超離有染污的貪愛,轉貪愛為無染的愛敬、法愛和慈悲,無限擴充慈悲,是從原始佛教到大乘、密乘佛教關於愛的一貫精神。《法句經·仁慈品》教導佛弟子「普愛賢友,哀加眾生」、「履仁行慈,博愛濟眾」。同經〈道利品〉勸誡統治者「常以慈愛下」、「仁愛好利人」。《長阿含經》卷九《十上經》佛言「九修法」以「喜、愛、語、樂」為初四,此九法為獲得法喜之本,故稱「九喜本」。《法集經》說菩薩四種愛樂法:
不求果報而施一切眾生平等之心,以愛語防護一切眾生惡行,利益成就,愛一切眾生猶如自身。
並說菩薩有六種四法「能作愛樂事」,此為「法集愛樂甚深之法」。《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謂菩薩「於諸眾生,愛之若子」。《諸法行經》佛為喜王菩薩說「決定觀察法行三摩地」之533行中,有「平等愛念」眾生、「愛聖如父」、於菩薩「愛念如佛」等愛心。《優波離所問經》謂佛菩薩若起貪「愛護眾生,則不為煩惱」,「菩薩悲心愛眾生,是福莊嚴」。《十住毗婆沙論》所說菩薩用以修十善業道的十心中,有「愛心」。以上所舉「博愛」、「慈愛」、「愛念」、「愛心」等,皆屬無染污的法愛。
從《阿含經》到大乘、密乘道的重要修行課目「四無量心觀」(「四梵住」),以觀普遍慈悲一切眾生的慈無量心觀、悲無量心觀為首。慈悲,被看作佛教的基本精神。以「拔苦與樂」為特質的慈悲,可謂一種無染污的愛,《佛光大辭典》謂「慈悲實為愛之代名詞」。耕雲《幸福之道》謂 「慈悲是愛的升華」。在父母對子女的慈愛,朋友、同志間的友愛,及血親間的親愛、師生間的愛敬,乃至情人間的愛情中,都有慈悲。將父母對子女的慈愛擴大到對一切眾生,是為慈無量心。修慈無量心而證阿羅漢果的佛弟子索帕卡長老有偈云:
人愛獨生子,愛心真且誠;當以此愛心,普及諸有情。
對他人的痛苦懷切膚之痛的悲心,是比想要給予他人快樂的慈心更為深切的愛,《成實論》卷十五說:
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難,爾時慈心轉名為悲。
苟嘉陵居士《做個喜悅的人》勸人去長養自己的愛心及慈悲心,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愛的能力及慈悲的人格之人。強調「一切的善法及善功德,也都是由有愛的心靈中生長出來」。
慈悲和貪愛雖然都是愛,其性質卻頗有不同:貪愛從自己出發,其愛為佔有和索取;慈悲為他人著想,其愛為給予與奉獻。《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
成熟的愛和健全的慈悲不是依賴而是相互依賴,這感覺來自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尊重。
真正的慈悲來自健全的自我感覺和對自己的覺醒,非同情或恐懼,而基於尊重,是由痛苦產生的共鳴與聯繫。悲憫與憐憫是接近的敵人,悲憫是分享別人的痛苦,憐憫則是居高臨下,與別人分離的。
深受「愛的宗教」基督教博愛觀念浸潤的西方人所理解的愛,主要是佛教也肯定的友愛(pema)、慈愛(sneha)、敬愛(priya)乃至法愛,往往多佛教慈悲的成分,弗洛姆說愛以給予和奉獻為本質。 露意絲茜解釋愛為「在內心中對自己、對人、對生命的熱忱賞識」。卡倫·霍爾奈《女性心理學》定義愛為「自發地獻身於人民、事業或思想的能力,而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把什麼都留給自己」。《心靈幽徑》說用心來注意和關切他人的時刻,「這簡單而意義深長的親密感就是我們都苛求的愛」。
佛教所言慈悲,有程度、大小、有無分別執著等差別。大乘所倡導的慈悲,廣大無量,稱大慈大悲,《大般涅槃經》卷十五解釋說: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又將慈分為三種:
一眾生緣慈,以視為實有的眾生為對象而起,這種慈不離分別、執著心,是凡夫眾生和初發心菩薩的慈。
二法緣慈,與緣起性空的真實相應而起,為見道以上菩薩的慈心。
三無緣慈,完全離分別,「不住法相及眾生相」、無條件地平等普遍於一切眾生,是佛的慈心。經云:「佛無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感同身受亟欲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悲心,更被強調為大乘之本、成佛之本。《網明菩薩經》云:
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謂諸佛如來皆以大悲心為體,喻大悲為澆灌菩提樹生長、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不可或缺的水。
凡夫的慈悲,狹小有限,一般只及於自己的親屬、所愛者、朋友、熟人,對不認識、無關係的人難以發起,對冤家仇敵則完全生不起慈悲甚而冷酷無情。儒家將愛倫理化為「仁」,釋為「愛人」,孔子曰:「仁者愛人」。這種仁愛的對象要分別人物、親疏及等級,首先是「親親」、「尊賢」,然後才推及老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不及於被認為不應該施予仁愛的人。墨子、基督教等雖然主張博愛,後者還宣揚愛仇人,但其愛心尚不能及於一切眾生,不及於動物等異類,而且不離分別心和眾生、自己實有之執著,屬世間的博愛而非出世間的大慈大悲。
小乘聖者的慈悲雖然不分別怨親,還只是隨緣生起,不夠廣大。菩薩的慈悲廣大無量,欲主動給予一切眾生,但還不一定能完全無分別執著,《小品般若經·深心求菩提品》謂菩薩的悲心「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如被刑戮」;《華嚴經》卷七五說菩薩見眾生以煩惱業墮三惡道受種種苦,「心大憂惱」,猶如見愛子被人割截肢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佛的無緣慈悲最極廣大無量,離一切分別執著,為清凈圓滿的出世間大慈大悲。《涅槃經·長壽品》佛言:毀謗佛法者及斷盡善根的極惡之人「一闡提」,殺生、邪見、故意犯戒者,「我於是等,悉生悲心,同於子想,如羅睺羅。」 羅睺羅,是佛陀在家時的兒子。《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比喻說:
二乘之悲,如割皮膚;菩薩悲心,如割脂肉;如來大悲,深徹骨髓。
凡夫的慈悲儘管有分別、有限,遠不及佛菩薩的慈悲廣大清凈,但與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同出一源,同一體性,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在自身的表現,即是佛性,可以擴充、凈化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如同金礦可煉為純金。《大般涅槃經》卷十五說慈即是大乘、大空、道、常、眾生佛性,「慈者能為一切眾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來」。佛教諸乘諸宗所修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即是通過觀想,將慈悲擴大至無量無邊,將凡夫的有染污的貪愛升華為清凈的慈悲。太虛《心理建設》稱佛法的大悲心為「宇宙大愛」,這種愛可從人人本有的對自身的愛,推及於同宗愛、同鄉愛、同業愛、同社會的相愛、同國家的相愛、同人類的相愛,乃至對於動物界同血氣心知的相愛,對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愛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與、空氣、陽光息息相通,本來都是宇宙大愛的表現」。
菩薩一方面應發願將慈悲平等普遍於一切眾生,亟於救度眾生「如解倒懸」、「如救頭燃」,一方面又須以如實智慧觀眾生相空而不執著,若於眾生起法執,便可能陷入貪愛,或導致變態的慈悲。執眾生相而有所愛著的慈悲,如由喜愛某人而對其起慈悲心,名為「愛見大悲」。《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說:
於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
鳩摩羅什注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虛妄不凈,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舍離」。愛見大悲必然不能平等普愛、永遠愛,免不了因愛心過度及愛心白費、不得報恩回愛等而產生的苦惱和疲懈厭倦,故必須破除。四無量心的修習,最後為舍無量心,有對治慈悲喜執著的意味,《大智度論》卷二十說「如慈、悲、喜,以愛深故,舍眾生難」,難得解脫,故須修舍,於慈、悲、喜心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
大乘經中還說,對菩提、涅槃的法愛,若含有執著而流於貪愛,亦為佛道之障,應予破除棄捨。《華嚴經·明法品》謂「斷除法愛,除一切執」。《大般若經》卷三三佛言:
勿於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而生貪愛。所以者何?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非可貪愛。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如果貪愛無上菩提、涅槃,則與一切法空的本性相違,不能與真實相應而證得無上菩提、大涅槃。天台宗圓頓止觀修證次第因而以「破法愛」為一個重要環節。
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與眾生的貪愛,雖然皆以心性本具的大悲或身中的白菩提明點為體,其性質、價值和功用卻有著本質的區別:貪愛出於無明、自私、分別、執著的染污心,無正見為導或以邪見為導,以佔取他人和外物滿足私慾為本質,因而狹小、排他、不離憎恨嫉妒,具不自主性,為損人利己、自害害他的種種惡業之本,產生熱惱不安、醜化人格、導致生死苦惱的惡果;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則出於如實覺知、無我、無執著的清凈心,以正見正智為導,以不計己利而利樂眾生為本質,極其廣大,平等普遍於一切眾生,無怨親、親疏的分別,像法界一樣廣大周遍、無窮無盡,創造出利樂濟度無量眾生、莊嚴國土世界的最大價值。
推薦閱讀:
※武曲星解釋
※六十花甲納音,五行解釋!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香港基本法第104條解釋》
※穿山七十二龍與透地天六十龍的差別還有一百二十分金解釋
※七殺星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