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架子鼓入門

前言

架子鼓做為流行樂隊中的一件主要樂器,以其振奮人心的音色及演奏者舞動鼓錘時激情薄灑的姿態,深受人們的善愛。為了給學習架子鼓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我編寫了這本《架子鼓基礎教程》一書。

這本教材帶給學生們的,是我近年來學習和演奏架子鼓時積累的知識、經驗及心得。它不光是基本功和技巧上的純粹訓練,更有應用方面的具體指導。由淺入深,我盡量在有限的空間內去覆蓋多方面的知識,好讓學生而有用、用而實在。

第一章是介紹架子鼓的基本知識和常識,學生在練鼓之前應當了解在先,把音符,鼓譜中的節拍、標記搞清楚,這樣學起來會順利些。

第二章是基本功的訓練和各種節奏的聯習,基本功的訓練是重中之重,學習者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要怕枯燥,只有打好基礎,才能穩步提高。手腳的深度配合聯繫和各種節奏的聯習,艱苦而又充滿樂趣,是提高架子鼓的整體技術的關鍵環節,請下功夫訓練。

第三、四章是應用練習,於眾多教材不同的是,它對學習者在實際應用中遇到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提示,並結合具體譜例進行對照,相信對學生在整體音樂素質上的提高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目  錄

第一章    架子鼓入門

第一節 架子鼓的構造

第二節 鼓的音調

第三節 鼓棒的種類和基本用法

第二章    基礎打擊練習

第一節    小鼓的基本練習

第二節    大鼓基本功訓練

第三節    小鼓與大鼓組合練習

第四節    大鼓與踩鑔組合練習

第五節    基本功綜合練習

第三章    應用練習

第一節    歌曲使用節奏的類型

第二節    歌曲層次變化時鼓如何變化

第三節「加花」插入怎樣設計

第四章    實戰練習

第一首 歡迎曲

第二首 歌聲與微笑

第三首 北京喜訊到邊寨

行進鼓點與花樣鼓點

 

 

第一章 架子鼓入門

第一節 架子鼓構造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種打擊樂器,英文稱作Drum kit或Drum set,集合許多打擊樂器為一體,基本的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軍鼓(snare drum)、兩個中鼓(tom tom)、一個落地鼓(Floor Tom)、腳踏鈸(Hi-Hat Cymbal)和兩片銅鈸(a ride cymbal and acrash cymbal)。雛形起源於中國,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時期。多在中國春節廟會中助興中使用,非標準和皇家樂器。清朝後期傳入歐美,歐美人受到啟發並加以改造。在1920年代爵士樂興起時,常用於爵士樂的演奏當中。

架子鼓的組成

       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鑔、小軍鼓、桶子鼓(3-7個)、吊鑔(2-4面)所組成。

  低音大鼓:用右腳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擊時腳腕和腳掌鬆弛自然,腳隨踏板上下運動,腳掌不要抬的過高,除連續演奏重音外,腳跟不要離開踏板。

  踩鑔:用左腳,預備演奏時提起左腳跟,開始演奏時腳跟下腳掌上,腳掌下腳跟上,腳跟腳掌運動必須自然跟隨踏不板,可抬的過高或動作緩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進行演奏。

  手鑔:用右手,在踩鑔上採用直扣式敲擊各種節奏。

  吊鑔:用右手,是代替手鑔演奏各種節奏,採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頭敲鑔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強烈氣氛時,用槌桿敲擊鑔的邊沿處。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釵(HH)大中立釵(CC)。

架子鼓的記譜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線,小鼓在第三間,耳鼓Ⅰ在第四間,耳鼓Ⅱ在第四線,大嗵鼓在第二間,大立釵分別記在上加二間和上加一線,踩釵寫在下加一間和上加一間。

  架子鼓並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的需要去調定選擇。

1. K = KICK [ BASS or KICK DRUM ]

KICK表示架子鼓中的低音大鼓.

2. H = HI-HAT [CYMBALS]

HI-HAT表示架子鼓中的踩鑔、吊鑔.

3. S = SNARE [SNARE DRUM]

SNARE表示架子鼓中的小軍鼓. 

第二節鼓的音調

鼓皮的張力平均度與否,直接影響鼓的音色共鳴,而鼓皮的張力是由鼓框上的螺絲決定,由於鼓是圓形的,所以調整鼓皮螺絲緊度時,可按參考圖列調整螺絲的順序,才可以平均鼓皮的張力,調整順序由1→2→3→┄┄

   A                           B

 

 

第三節鼓棒的種類和基本用法

鼓棒的種類

一、鼓刷

常見的鼓刷有鋼製品,也有塑膠製品,鼓刷的刷毛,也有密度及粗細的不同,密度高及細膩的刷毛,演奏音色細,密度低或較粗的刷毛,演奏的音色較粗糙,聽起來顆粒較大。

二、槌棒

槌棒常用於打擊面積較大的鼓,如定音鼓,軍樂隊大鼓、中鼓,由於棒槌前端多是由棉花製成,所以打擊點嬌柔和不銳利,也可用於滾擊鈸類,使鈸類產生均勻的共鳴延音效果。

三、束棒

     以細木條捆束而成,打擊時音質介於一般鼓棒及鼓刷之間。

基本用法

一、如何控制鼓棒

A、對稱式

用拇指第一指節與食指第二節處,夾緊距鼓棒棒尾端約三分之一處,此處為鼓棒的轉動中心,此處是控制鼓棒的重要支點,此支點為鼓棒的運動中心。

B、傳統式

   (1)右手同對稱式:左手虎口夾住靠近棒尾的三分之一處,並以此為轉動中心。

   (2)旋轉中心處至鼓棒頂端由中指及無名指夾住並控制。

   (3)食指與中指扣控鼓棒的收放,影響著打擊點的位置。

二、如何揮動鼓棒

鼓棒的揮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彈跳揮動法」,另一種是「施力揮動法」。

A、       彈跳揮動法

此種揮棒方法,關鍵在於運用自然的轉動為中心,鼓棒受重力的自然慣性下擊後而彈跳上拋。

B、      施力揮動法

此種揮棒方法關鍵在於手臂帶動手腕,手腕傳動鼓棒,

將力一波波地傳至棒尖,如揮皮鞭一樣的感受。             

 

 

 

 

 

 

 

 

 

 

第二章 基礎打擊練習

第一節 小鼓的基本練習

要求:上身保持正直,勿向前方左右擺動,也不要搖頭晃腦,練習時全身肌肉應放鬆,尤其是握槌的雙手和雙臂,打擊時必須用手腕的力量動作,勿使手臂搖動,槌頭接觸鼓面時,應一觸即離,不應停留在鼓面上。

國際上通用的鼓譜手法標記有三種,右手用R、O、□來表示,左手用L、+來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節 大鼓基本功訓練

要求:請放鬆腿部及腳腕的肌肉,不能緊張和僵硬,踏時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要過重或太弱。初練時練習時間不宜過長,要避免疲勞過度以至節奏不穩或輕重不一等現象。

(1)

 

(2)

 

第三節 小鼓與大鼓的組合練習

小鼓與大鼓的合練,即是練習手腳的配合,也是共同視譜的練習。要做到腿到、手到、腳也到的程度,必須邊看邊打,看到哪打到哪,才算是合格。因此,這樣的組合練習,為以後的實際應用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1)

 

(2)

 

 

第四節 大鼓與踩鑔

踩鑔的踏擊要求大鼓基本相同,腿及腳腕要放鬆,不能緊張和僵硬,練習時間不宜過長,踏擊時力度要均勻。練習時身體重心應在臀部位置,使雙腿充分放開,注意雙腳的配合。

(1)

(2)

 

第五節 基本功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是雙手及雙腳的基本功配合練習,通過練習,使四肢在大腦的支配下,分合自如,即統一又獨立,為以後的更大訓練難度訓練打好基礎。

 

 

 

第三章 應用練習

第一節 歌曲使用節奏的類型

     歌曲在使用節奏上可以說是千變萬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說不論變化成什麼樣複雜的節奏,也不會脫離它原有的最基本形式。構成歌曲基本結構的節奏型主要是這些節奏:

A、       搖滾節奏

 103頁

 

B、       迪斯科節奏

 

103頁

C、       波爾卡節奏

104頁

 

D、       華爾茲節奏

104頁

 

E、       搖擺節奏

 

104頁

 

第二節 歌曲層次變化時鼓如何變化

一首優秀的歌曲作品之所以能夠吸引聽眾,除了歌詞深刻和曲調優美之外,段落層次之間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情感上的共鳴是不可忽視的。爵士鼓由於在歌曲伴奏中不適宜用弱奏,因此要想表現出不同的層次變化,只有靠不同的結構安排和不同音色的擊奏手法來處理。下面我們就以《掌聲響起》這首歌為例子,來講一講在歌曲層次變化時,爵士鼓的變化手法和規律。

《掌聲響起》

112頁

 

 

 

 

 

 

 

 

 

 

 

 

從上面的例子分析,我們可以把這首歌的層次分為三層,第一層為第一小節到第九小節。在這九節中,由於旋律走向比較平穩,且歌詞帶有訴說之意,所以音樂的整體形象應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這時可以不用爵士鼓來表現,而用其他樂器來襯托,以造成這種意境。從第十小節到第十七小節為歌曲的第二層次,在這一樂段中,由於旋律的反覆及歌詞內容的變化,所以需要此時在和聲織體及力度上做一些相應的補充。鼓這時的進入,一定要注意節奏型的選擇在力度要與歌曲旋律的動態吻合。在處理類似這種情緒特點的樂段時,軍鼓一般都採用制音邊擊的演奏手法。常常每一小節有兩個重音,即二、四拍上。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旋律和情感變化重音位置,低音大鼓此時要簡潔,最好不採用帶有復點音符的奏,使整體結構流暢、穩定。從第十八小節開始,是歌曲的第三層,也就是高潮部分。這部分可以說是歌曲中最激動、最吸引人的部分。所以,很多優秀的鼓手對於高潮部分的結構設計尤為精心,這段節奏型則與小鼓從制音邊擊改為正常擊奏,加上低音大鼓附點音符及第三拍的八分音符復擊,不但從音響上造成了強烈的震撼力,而且使音樂結構的動態也更加激動,充分烘托出了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第三節 「加花」插入怎樣設計

關於「加花」方面的練習我們在前面已經做了許多,在實際應用中,我想就如何把「加花」部分設計好這一問題,再開拓一下大家的思路。

所謂「加花」(solo)就是當歌曲旋律進行到某一階段時(一般指段落層次變化前及歌曲高潮到來前),常會出現四拍或八拍的延長音(不很絕對),為了使延長音不至於呆板的停留在原段落的情緒中,而隨著層次的變化自然而積極的轉向下面的段落,這就需要樂隊,特別是爵士鼓利用豐富的演奏手法來裝飾這段延長音的空間,這種裝飾技法在習慣稱之為「加花」。

爵士鼓的「加花」演奏手法是極為豐富的。我們在前面的練習中也有所體會。初學爵士鼓的朋友往往把「加花」看作是學習中的一大難題,並且極力想早日突破這一關,這種想法是正常的。我在前面也曾提到過,爵士鼓演奏的精彩之處,「加花」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著重在「加花」的構思及運用規律上作一些介紹。

我在教學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讓學生自由發揮伴奏一些歌曲時,到了應該「加花」的地方,打的牽強生硬,與歌曲中的情感缺乏內在的聯繫,以至讓人聽來很不舒服,自己也感覺打的沒意思。其實 ,「加花」並不是越花哨越複雜越好聽 ,它的運用只有和歌曲的內容及音樂表達的情感相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們先舉例分析一下慢速度歌曲的「加花」如何構思。

歌曲《在水一方》(片段)

 

 

 

 

 

 

 

 

一般初學者在歌曲的延長音部分往往習慣在第一拍就開始「加花」。比如:

 

 

 

 

這種安排雖然從拍節及結構組合上看沒有問題,但用在此時的長音部分,就不太適宜。這是因為從第三小節的長音到第四小節的層次轉換,其情緒波動並不很大,選用附點音符及切分音作為結構成分,由於小鼓及桶鼓不宜弱奏,因此就顯得力度過大,情緒也過於激動。這樣處理,不但不感覺精彩,反而影響了歌曲含蓄,深沉的意境。

 

 

第四章 實戰練習

                   第一首《歡迎曲》

   這是一首四二節拍的樂曲,其基本打奏法:強拍右手打擊踩鑔,腳踏底鼓;弱拍雙手同時落,右手打擊踩鑔,左手打擊軍鼓,腳空。

   

 

 

 

 

 

 

 

 

 

 

 

 

 

 

 

 

第二首 《歌聲與微笑》

   本首樂曲的基本節奏是四四拍基本鼓點,整首樂曲共出現五次花樣鼓點,前三次節奏相同,第四次的花樣鼓點從吊鈸開始排到低音桶鼓,每個節奏是一拍,結束部分的花樣鼓點最後一拍在吊鈸上收尾。

 

 

 

 

 

 

 

 

 

 

 

 

 

 

 

 

 

第三首 《北京喜訊到邊寨》

   此曲花樣鼓點繁多,速度極快,樂曲的情緒也有變化。開頭部分表達的是初聽到即將有喜訊到來的喜悅心情,中後部分是急切盼望的情緒,最後是歡樂的情緒。在打奏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情緒的變化,無論是在鼓點上還是表情上,都要表現出情緒的不同。

樂曲中輪鼓部分的節奏是十六分音符,從軍鼓到低音桶鼓每個鼓上打奏四個十六分音,速度極快,切記不能少打任何一個鼓上的十六分音,並且注意不要打到鼓檐上。當打到低音銅鼓上的第四個十六分音時,要快速轉身面向軍鼓,否則下一小節將拖拍。

 

 

 

 

 

 

 

 

 

 

 

           行進鼓點與花樣鼓點

一、行進鼓點

本套鼓點要求學生節奏要穩,按行進速度來打奏。

尤其要注意四分音符踩鑔吊鈸的同時打奏,時值要打到夠一拍。結尾腳踏一拍底鼓,手要空出來,最後一拍收尾在吊鈸上。

 

 

 

 

 

 

 

 

 

 

 

 

 

 

 

 

二、花樣鼓點

   本套鼓點共有六套花樣鼓點串連一起,每套花樣之間穿插四四基本節拍。其最大特點是速度極快,要打出架子鼓的「瘋狂」的風格。

 


推薦閱讀:

盧氏結構基本樁功實修訓練入門
《六爻入門》第六卷第五章占考試
《六爻入門》目錄
太極拳的吐納功法入門
八卦初級知識入門

TAG: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