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學習的辯證思考
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佛教的人生實踐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0年後,遵母音老人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有人認為,佛教就是迷信的,佛教里所說的天堂地獄,六道輪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因此,更不會有「作善事升天堂,作惡事下地獄」的事。也有的人認為,佛教所說的天堂地獄,六道輪迴,都是真實存在的事,因此,作惡事就會下地獄,作善事就會升天堂。以上所說的這兩類人,都屬於「信而不知」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相信佛教的人,他相信佛教所說的天堂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相信佛教的人,他相信佛法所說的天堂地獄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說,相信佛法的人與不相信佛法的人,都屬於「信」的範疇,一個是相信佛教所說的是「真」,另一個是相信佛教所說的是「假」。其實,信「真」與信「假」的人,都屬於「信而不知」的範疇。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真正地了解佛教的人,他一定是超越了「信真」與「信假」的範疇的,就好象熱帶地區的人,從來沒有見過雪,更未見過「雪中梅花」。當他們聽說了「雪中梅花」,有人就會相信這是真的,有人也會相信這是假的。其實,信真與信假的這兩類人,他們對「雪中梅花」都不是有真正見解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真正地見到「雪中梅花」的人,他是超越了「信真」與「信假」這兩種知見的。譬如說,相信有「雪中梅花」之事的人,或者是不相信有「雪中梅花」之事的人,偶有因緣,來到北方,親自見到了「雪中梅花」。這時,他的相信,或者不相信,就會蕩然無存,所剩下的,唯有目前的這個「雪中梅花」的實際。我們大多數的人,對於佛教文化的態度與認識,基本上也屬於這兩種情況。信真者,頂禮膜拜,向外求索,欲求福佑;信假者,不屑一顧,置之不理。其實,這兩類人,都未能對佛教文化有真正地了解,也未能見到佛教文化的實際。
佛教文化的實際,並不是信真與信假的這兩類人所想像的那個樣子,這是因為,佛教文化「顯義裡面有密義」「故事裡面有故事」。佛教文化的「顯義裡面的密義」「故事裡面的故事」,又是大家所不容易看到的。為了讓人們體證到佛教文化的人文內涵,佛教文化便用「顯義」來表達「密義」,便用「第一層故事」來表達「更深一層的涵義」。只要是人們順著第一層故事,慢慢地深入,就能實際地體證到佛教文化的「顯義裡面的密義」「故事裡面的故事」。
佛教文化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甚至到了今天,它依然還存在著。佛教文化之所以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那一定是有它的特殊價值的。歷史上的許多智者達人,深入佛教文化,具理備行,有修有證,獲得了很高的精神成就,傳承了人類的精神文明。
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文精神。如果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了宗教文化,沒有了道德信仰,所剩下的,只有那些政治、法律、科學、技術等等,那將是人類的痛苦與悲哀。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裡,人類的貪、嗔、痴之心,藉助於更加先進的科學與技術,將會獲得更大的滿足,同時,也會帶來更大的不滿足。這種極度地向外追求,過分地依賴於外物,實在是對精神家園的荒廢。所以說,我們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切不可忽視精神文明的建設。然而,精神文明的建設,不是「道德說教與強力約束」所能辦到的。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要藉助於有人類的信仰。沒有信仰的精神文明,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佛教的根本任務就是人類的精神文明,它不是為了另一個世界,而是為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佛教里所說的天堂地獄,六道輪迴,乃至於諸佛菩薩,全都是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的象徵性表達。就象六祖慧能所說: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慾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慾,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壇經·般若第二》。)
在六祖慧能的開示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里所說的那些事,都是我們心中的事。所以,六祖慧能說:佛不在別處,莫向身外求。眾生也不在別處,痴迷就是眾生。乃至於觀世音菩薩,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的慈悲;大勢至菩薩,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的喜舍。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常行邪惡,地獄即現。所以我們說,佛教以宗教文化的形式,承載了極其豐富的道德精神。我們應該藉助於佛教文化,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
對佛教文化的了解,最忌諱主觀性。迷信的人,藉助於佛教經典,憑著著自己的想像,勾畫出了一幅「宗教圖象」,然而,對於佛教文化的真正含義,以及佛教文化的精神境界,卻沒有實際地體證。因此,我們覺得,十分有必要通俗地介紹佛教,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在佛教的宗教形式之中,隱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高遠的精神境界。
要想獲得佛家所說的大智慧,就是當我們有一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佛教文化態度,不可以「以自己的想像為是」。如果一個人「以自己的想像為是」,那是不能到達覺悟的彼岸的。佛家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釋迦牟尼佛,以及歷代祖師,他們在尚未大徹大悟之前,不但有對大徹大悟的嚮往,同時,也有對宇宙人生的困惑與疑問,他們正是帶著這些困惑與疑問,來探索宇宙人生的。
不管我們讀了多少聖賢書,也不管我們說了多少正確的話,如果我們不能實踐它,不能落實它,那麼,我們所讀的那聖賢書,以及我們所說的那些正確的話,就不會對我們有實際的益處。我們所讀的那些聖賢書,如果沒有通過實踐,把它變成自己的人格,那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我們必須通過實踐來發現真理,通過實踐來體會真理,通過實踐來體現真理。下面的這段禪機問答,就說明了這一道理。
有源律師,前來向越州慧海禪師問道:人家都說你是一位有道的高僧,請問:你現在還用功修行嗎?
慧海禪師說:用功。
又問:你是怎樣用功修行的呢?
慧海禪師說: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源律師感到很困惑:一般人也都是這樣的呀,難道他們與你有什麼不同嗎?
慧海禪師說:當然有不同。
問:有什麼不同呢?
慧海禪師說: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肯好好地吃飯,挑肥揀瘦,百種需索。他們睡覺的時候,不肯好好地睡覺,胡思亂想,千般計較,所以不同。(《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51冊,第247頁下。)
佛教文化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應該是一種健康的人生實踐,也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可是,有這樣兩類人,對於佛教文化,貌似而神離。第一類人,站在佛教文化的外圍,以旁觀者的態度,對佛教文化作猜測性的義理分析。結果是,終日數他寶,自無半分錢。第二類人,雖有佛教文化信仰,然而,卻停留在佛教文化的表面,沒有觸及到佛教文化的實際。結果是,心外求佛,愈覓愈遠。以上這二類人,都沒有觸及到佛教文化的真諦。如果想要通達佛教文化的真諦,獲得圓融無礙的大智慧,就必須「依教奉行」「如法實踐」,若不然的話,那就會象《華嚴經》上所說的那樣:
譬人大惠施,種種諸餚膳,不食自餓死,多聞亦如是。
譬如有良醫,具知諸方葯,自疾不能救,多聞亦如是。
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大正藏》09冊,第428頁下—429頁上。)
佛教文化的目標,必須要靠實踐來實現。佛教實踐,不僅僅包括參禪打坐,更重要的是,立下「大徹大悟的志向」,發出「利益眾生的大願」,實踐「利益眾生的大行」。只有理事並行,才能獲得人生的大智慧,才能自度度人,才能功德圓滿。
推薦閱讀:
※《經典詠流傳》:一首《苔》讓我們重新認識「支教」
※太極拳辯證技法的運用
※念咒語的辯證(學院群里分享學習《開示集》)
※活看辯證陰陽 增添命理新悟
※科學把握「四個自信」與「四個全面」的辯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