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寢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陵

●中文名稱:明清皇陵(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十三陵、明孝陵)

●英文名稱: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2000年明顯陵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清東陵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清西陵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明清皇家陵寢是指中國的明朝、後金、清朝等三個朝代的皇帝陵墓群。此陵寢群在2000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並在2003年、2004年擴充。

 

明清時代的皇室墓葬,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皇室陵寢,在明清以前有多種形式,包括木槨大墓、土墓、深葬,但少講究建築形式。自明太祖起,修訂了陵寢制度,包括:增設祭奠設施、增加院落及寶蓋式屋頂。清代的陵墓則更加考究,注重風水及環境,希望陵寢能與當地的山川、氣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並且建築也更加富麗堂皇,是中國陵寢營建活動的顛峰。

 

明清皇家陵寢因符合以下標準而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i) 代表了人類創造精神的傑作。

 (ii) 通過建築或技術、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品、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展現了在一段時期內或在一個文化區域中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人文價值的交流。

 (iii) 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iv) 突出地代表了某一類建築或技術的,並且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某一段或幾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v) 直接或明確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價值的事件、現實的傳統、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藝作品相聯繫。

 

包含的陵寢

 

南京市

明孝陵:明太祖及其后妃的陵墓(登錄時間:2003年)

 

北京市

明十三陵:埋葬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群(登錄時間:2003年)

 

湖北省鍾祥市

明顯陵:明世宗之父母陵墓(登錄時間:2000年)

 

河北省

清東陵 清東陵:埋葬清朝五個皇帝的陵墓群(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豐帝、同治帝)(登錄時間:2000年)

清西陵:埋葬清朝四個皇帝的陵墓群(雍正帝、嘉慶帝、道光帝、光緒帝)(登錄時間:2000年)

清西陵還要後入葬的宣統帝骨灰墓及其皇后的衣冠冢

 

遼寧省

盛京三陵:後金的三個皇家陵寢(登錄時間:2004年) 福陵:努爾哈赤和其皇后的陵墓

昭陵:皇太極和其皇后的陵墓

永陵:努爾哈赤祖先的陵墓

 

 

明十三陵:埋葬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群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築群,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朝共有16位正式即位皇帝,但北京的明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未有入陵的因由各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鍾山的「孝陵」;繼位的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在其叔父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發起「靖難之役」攻破南京之後下落不明,因此沒有帝陵;第七帝代宗朱祁鈺,在其兄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之後登上帝位。後來英宗復辟,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搗毀其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以親王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金山的景泰陵。

 

三陵的主陵是朱棣於1409年至1413年最早興建的明長陵,他當時經「車駕臨視」,欽定山名為「天壽山」,1423年他於北征韃靼途中駕崩,後安葬於此,但明長陵工程直至1427年始全部竣工。期後近200年的興建,形成長達7公里多的完整建築群。13座陵墓中,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嘉靖帝朱厚熜的明永陵和萬曆帝朱翊鈞的明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亦最大,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會用半年修建。崇禎帝因為是亡國之君,並沒有正式建陵,現時的陵墓是以其妃田氏的墓穴改建。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1995年12月,「明十三陵博物館」成立。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清東陵 清東陵:埋葬清朝五個皇帝的陵墓群(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豐帝、同治帝)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馬蘭峪的昌瑞山,距離北京125公里、天津150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園中最大的一座。共有帝陵5座,為世祖順治帝之孝陵、聖祖康熙帝之景陵、高宗乾隆帝之裕陵、文宗咸豐帝之定陵、穆宗同治帝之惠陵。此外,孝庄文皇后昭西陵、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及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也建在此。除陵寢外,清東陵還有十里神道、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龍鳳門、五音橋、小碑亭、隆恩殿、明樓、月牙城和地宮等建築。

 

清東陵曾遭到兩次盜墓災難:

公元1928年,裕陵和定東陵遭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盜掘,陪葬珍寶被洗劫一空。

公元1945年,除傳說出家五台山的順治帝之孝陵外,其餘皇帝、皇后的陵墓全部被土匪王紹義和八路軍冀東軍區十五分區對敵工作部部長張盡忠掘盜怠盡。

 

 

清西陵:埋葬清朝四個皇帝的陵墓群(雍正帝、嘉慶帝、道光帝、光緒帝)(登錄時間:2000年)

 

 

 

清西陵還要後入葬的宣統帝骨灰墓及其皇后的衣冠冢

清西陵是清代四位皇帝(雍正帝、嘉慶帝、道光帝、光緒帝)及其皇后、嬪妃的陵園,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位於保定易縣以西15千米,在當年荊軻前往刺秦王時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時提到的易水河畔,就能看到一片蒼松翠柏,在永寧山下,佔地共達8300公頃。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所以雖經多年戰亂,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易縣人的口音類似保定,並受臨近山西口音影響,惟獨西陵周圍幾個村莊的當地人,是操一口北京土話的滿族人,都是當年護陵八旗兵的後代。

 

清代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陵墓是位於瀋陽的盛京三陵。清入關後,從順治帝起,最終都安葬到唐山遵化縣馬蘭峪的皇家陵園,即清東陵。雍正帝發現永寧山下風水很好,離北京較近,尤其是距離出產石料的曲陽縣非常近,明清兩代修建皇宮和陵墓所需用的漢白玉石料都是產自曲陽太行山區,因此決定把自己的陵墓重新選址於西陵,可以節省許多人工。由於雍正在位時厲行改革,雖然勤勉,但是得罪了許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間相傳,認為雍正奪嫡篡位,死後不敢去見他父親,才在西陵另建墳墓。

 

雍正的清泰陵是西陵最宏偉壯觀的陵園,雍正生前曾下詔,決定不為自己的陵墓修建石像生和神道,但他的兒子乾隆帝,不僅為泰陵補建了石像生,長達2.5千米的神道,還在神道前建造了目前中國最大的三座石牌坊。但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帝,不願意埋葬在西陵,在東陵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陵墓,可是又不能將自己的父親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詔,命令今後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

 

按照乾隆帝的意旨,其子嘉慶帝的清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慶時代清朝的國力大不如「康乾盛世」,所以昌陵的規模遠不如泰陵。嘉慶帝的兒子道光帝本應該埋葬在東陵,但他剛為先死的皇后建陵時,地宮就滲漏地下水,道光認為不吉利,決定遷移到西陵。道光的清慕陵每扇門窗的隔扇中間都雕刻有一個朝外的木龍頭,非常精緻,如同模子套出的,他想用龍取水,以此來躲避水患。

 

由於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兒子咸豐帝就得安葬到東陵,咸豐的兒子同治帝年青喪命,由慈禧太后做主,仍然安放到東陵,慈禧為自己在東陵修建了豪華的陵墓,根本就沒有顧及光緒帝的事,但他們同時辭世時,光緒尚沒有陵墓。光緒在西陵的陵墓清崇陵在光緒去世以後才開始動工,不過三年後就發生了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根據民國政府的續修協議和依靠一幫遺老的努力和捐助資金,直到1913年才修建完工。所以崇陵的建築非常新,稜角畢現,可以從中想像當年故宮初建時的風采,崇陵外面還有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珍妃和瑾妃的墓。

 

西陵中泰昌慕三陵保存完好,並未被盜,崇陵,珍妃墓曾被盜,陪葬物已然流失。目前崇陵地宮已被打開,成為博物館。

 

1995年1月26日末代皇帝溥儀的骨灰,從北京八寶山遺葬在清西陵附近的易縣華龍皇家陵園。

 

 

盛京三陵:後金的三個皇家陵寢(登錄時間:2004年) 福陵:努爾哈赤和其皇后的陵墓

 

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個清朝皇家陵寢,即遼寧省瀋陽市郊的清福陵、清昭陵和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的清永陵。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拓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明陵綜述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

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帝的,也營建了陵園。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鳳陽原墓建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為懿祖恆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詳,遂就江蘇盱眙熙祖原葬處建陵葬三祖帝後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原為興獻王,朱厚熜入繼大統後,追尊其父為睿宗獻皇帝,將湖北鍾祥原王墳擴建為顯陵。

清陵綜述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至辛亥革命後宣統皇帝退位,共歷經12帝,統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和清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採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布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台、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台、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后、親王、公主、嬪妃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明顯陵

顯陵位於中國湖北省鍾祥市東北7.5公里的純德山,北緯31°12』20」—31°13』00」,東經112°37』50」—112°38』09」之間。規劃佔地183公頃,其中陵寢部分佔地52公頃。明代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歷時276年,共建有18座皇帝陵墓。顯陵是第12個皇帝陵墓,建於16世紀中葉,1519年至1566年(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歷時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恭睿獻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

顯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時間長,用工巨大,從而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築。顯陵在規劃布局上,利用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將陵區四周所有的山體、水系、林木植被都作為陵寢的構成要素來統一布局和安排。陵區後部的自然山丘為祖山,作為陵寢的依託,兩側的山體作為環護,中間台地安排建築、九曲河婉蜒其間,前面山丘為屏山,構成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格局,體現了「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在建築布局上,充分利用松林山間的台地依次安排下馬碑、門、亭、望柱、石像生、坊、橋等,順山勢引導至享殿、明樓和寶城。疏密有間,層層遞進,給人以封建禮制的秩序感。建築掩映于山環水抱之中,相互映襯,如同「天設地造」,構成了一項建築藝術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天才傑作。顯陵在建築手法上也有其獨特之處,如一座陵墓二座地下宮殿、金瓶形的外羅城、九曲迴環的御河、龍形神道和內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僅見的孤例。同時,顯陵的建造是明中葉重大事件「大禮議」的產物,關聯著嘉靖初年的社會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壇首腦人物的命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燕山余脈昌瑞山南麓,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清東陵的15座陵寢從1661年(順治十八年)首建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營建活動延續了247年。隨著清王朝由弱到強,由盛到衰的發展變化,清東陵的營建活動也經歷了同樣的發展過程。

清代帝王在選勘陵址時,以中國傳統的「風水學」理論為依據,刻意追求「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山川形勢,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東陵正是這種理念的最佳體現。陵區東側的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卧,勢皆西向,儼然左輔;西側的黃花山似白虎雄踞,勢盡東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龍播鳳翥,玉陛金闕,如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鍾,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圓巧端正,位於靠山、朝山之間,似玉案前橫,可憑可依;水口山象山、煙墩山兩山對峙,橫亘陵區之南,形如闕門,扼守隘口。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夾流,顧盼有情;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勢,對於鑲嵌於其中的陵寢形成了拱衛、環抱、朝揖之勢,實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位置至尊無上,其餘皇帝陵寢則按輩分的高低分別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同時,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其統緒嗣承關係十分明顯,表達了瓜瓞綿綿、生生息息、國祚綿長、江山萬代的願望。

清東陵各座陵寢的序列組織都嚴格地遵照「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既要「遵照典禮之規制」,又要「配合山川之勝勢」。在這方面,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稱為成功的範例。

孝陵以金星山為朝山(陵寢正前方所對之山),以影壁山為案山(墓穴與朝山之間的小山),以昌瑞山為靠山(陵墓後靠之山),三山的連線即為孝陵建築的軸線。由於金星山、昌瑞山之間的距離長逾8公里,為突出體現二山的關係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氣勢,營造者特意設置了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專供棺槨、神牌通過的甬路),將自石牌坊(用石料構築的牌樓,是陵區入口的標誌物)至寶頂(地宮之上的封土)的幾十座建築貫穿在一起,並依山川形勢分成了三個區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間長約1.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配置了寬大的石牌坊和高聳的神功聖德碑亭(內豎為皇帝歌功頌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稱大碑樓),與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圓的影壁山相呼應。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橋間長約3.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配置了石像生(設在神路兩旁的石人、石獸雕塑群)、龍鳳門(由三間石雕火焰牌樓和四段琉璃壁組成的門坊)、一孔橋、七孔橋和五孔橋等低平建築,以同周圍的平坦地勢相協調。三是五孔橋至寶頂間長約1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內豎鑲刻帝後謚號石碑的方亭)、隆恩門(陵院的大門)、隆恩殿(舉行大祭活動的主要殿堂)、方城(磚砌的方形城台)、明樓(建在方城之上的內豎墓碑、檐掛陵名匾額的方亭)、寶頂、寶城(圍繞寶頂的城牆)等主要禮制性建築。並且這些建築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與昌瑞山及兩側護砂(陵寢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的藝術感受。  

清西陵

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境內,始建於1730年(清雍正八年),完工於1915年,時間長達185年。陵區佔地8300公頃,分布著泰陵、昌陵、慕陵、崇陵4座皇帝陵、3座妃陵、3座紀園寢、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共14座陵寢和兩座附屬建築(永福寺、行宮)。最為壯觀的是陵區中的參天古樹,達1.5萬餘株,是華北最大的古松林。

清西陵是中國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寢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合理、宮殿輝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后妃園寢嚴格按照封建等級制度的規格建造,雖久經大自然的風雨剝蝕,其規模與原貌仍存。親王、公主、阿哥園寢大部保存相當完好,行宮、永福寺雖歷經滄桑,但也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從而使清西陵成為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陵寢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18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期中國陵寢建築藝術風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古代陵寢建築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寢建築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

清西陵4座帝陵及附屬陵寢的建築無論在規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變過程。泰陵、昌陵完整宏偉的陵寢規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輝煌,慕陵建築的裁減(清朝陵寢中第一個裁去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明樓、寶城等)、崇陵陵寢規模的減小,真實地記錄了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會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軌跡。就保存狀況而言,清西陵是中國陵寢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寢之一。

清西陵對中國古代陵寢建築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如泰陵作為典型的清式宮殿式建築群,不但更注重以最完美的融山水環境、人文景觀為一體的中國「風水」相法為選址依據,形成山形河流作為「風水」中強調的靠山、案山、照山,龍脈和水口,建築與整體布局也最為完整與巧妙,更加註重實用性;建築風格與規制更加精美豪華,使之更具有觀賞性。1737年之後,乾隆皇帝定下制度,採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皇帝分葬於清東陵和西陵,從而形成了清東陵、清西陵現有的格局,也形成了清東陵、清西陵兩大陵墓群與中國明朝以前歷代皇家陵寢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處。

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一說始建於洪武九年),次年九月葬入太祖嫡妻孝慈馬皇后,定陵名曰「孝陵」,十六年陵工。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為神道,自下馬枋至欞星門;後面為陵寢,在欞星門東北方。孝陵環以城,城周22.5公里,自下馬坊至明樓縱深2.62公里。

孝陵是明朝第一陵,其規制較之唐宋有三項重大變革:第一,在陵園布局方面,將原先仿皇城門四開、墳丘在城中央的布局(風陽皇陵仍如此制)改為前方後圓南北一軸線貫之的布局,陵園建築由北而南逐級遞進,墳丘建於陵園的最北端。第二,由秦漢至唐宋,皇陵平面布局為方形,墳丘亦為方形或長方形覆斗狀封土,孝陵則改封土為圓形。此製為明清兩代所沿襲,墳丘皆作圓形或橢圓形,繚以磚垣。第三,明太祖廢除了「寢」的設置,陵園祭祀只在獻殿一處,不再有「具盥水、理被枕」一類事死如生的祭祀活動。從此,陵園祭祀更加莊嚴神聖,陵上之廟(獻殿)在國家祀典中的地位直追宗廟。

孝陵規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方圓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整個陵區原來都有陵牆,正門開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兩側,好似一龍一虎踞守大門。十三陵以地面建築宏偉的長陵和已發掘的地下宮殿定陵最為著名。

陵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內,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莊重和諧。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祾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建於1427年,十分雄偉壯觀。它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根金絲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構件,皆用橢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

此後明朝營建的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慶陵、慕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別坐落在長陵兩側山下。

這些明代帝王的陵墓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不同外,其建築布局、規制基本相同。平面形製為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從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等。  

 

 

 

 

 

 

             

                   

 

 

 

 

 

 

 

 

 

 

 明顯陵: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里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清東陵: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清東陵是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個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園。清東陵堪稱是清朝遺留的中國文化瑰寶。 

  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裡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后妃、王爺、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1、明顯陵。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11月30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清東陵

 

3、清西陵

 

4、明十三陵。明清皇家陵寢(明十三陵、明孝陵) 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7月2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明孝陵

 

6、盛京三陵。明清皇家陵寢(盛京三陵), 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7月1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假如沒有限制,中國將會有多少人去移民呢?
心懷感恩世界大,珍惜人生漸漸懂
解密美國的幕後控制人
2000年後世界治灰指甲外用藥物排行版
前世界體操冠軍淪街頭賣藝

TAG:中國 | 文化 | 世界 | 遺產 | 明清 | 世界文化 | 文化遺產 | 世界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