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若趙朴老今在世,佛教大學能實現、佛法能復興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08-25 19:49:02

關鍵字:佛教大學,叢林制度,佛法復興,學佛,哲學,自度,趙朴初

【 點擊數:309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98集  2014年8月24 日 講於 香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學佛真正用功是在日常生活里

 

  請看《大經科注》第三百二十七頁第四行看起:

  【科】子五、遠超二乘

  請看經文,經文只有一句。

  【經】遠超聲聞辟支佛地。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見《唐譯》)。

  說明經文的出處。

  念老的註解說:

  【解】此二句重嘆會中大士之實德。所覺殊勝,遠超聲聞與辟支佛之地。

  「聲聞」、「辟支佛」通常合起來稱為小乘。「聲聞」是阿羅漢,由佛說法音聲而開悟的,稱為「聲聞」。

  「辟支」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緣覺」,緣,或者是「獨覺」。「佛」就是「覺」的意思。稱「緣覺」、「辟支佛」都是一個意思。他不一定聞佛法,這些人在小乘非常聰明,善根深厚,往往不需要聞法,看到大自然的現象,有所領悟,豁然開悟,能將見思煩惱的習氣都斷乾淨,所以他們的修學功夫超過阿羅漢。阿羅漢只斷見思,沒有斷習氣;他們能斷見思煩惱、習氣。在四聖法界,從上面算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他是第三個等級;從下往上他是第二個等級。在這個級別裡頭,他們將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地位提升了,升為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法界。

  由此可知,大經上常講「三乘菩薩」,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在這個階層,見思煩惱、見思習氣斷乾淨了。在這個階層裡面,他們要斷的是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了。塵沙是分別,見思是執著。所以見思煩惱斷了得清凈心,我們經題所說的「清凈、平等、覺」,也就是小乘證得的清凈心。

  大乘修學無論用什麼法門,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修行證果,都能幫助你斷煩惱證菩提。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量法門裡面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世出世間是佛教化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不能執著,為什麼?法是平等的,有高下就不平等了,你永遠不能入門,所以沒有高下。

  我們要問:學基督教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學伊斯蘭教能不能成佛?能!那都是一個法門。無論是什麼法門,只要專,這個「專」就是只要你「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只要你這部經一直念下去,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大徹大悟都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我們有成見,這個法門殊勝、那個法門有差別,門門都堵死了,你不能證果,為什麼?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甚至於說你還有起心動念。

  什麼是佛?佛是自然的。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根的接觸,意根的念頭,第六意識分別的念頭,第七末那執著的念頭,跟阿賴耶落謝種子的念頭,這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徹底放下,你就圓滿證得佛果了。佛心平等的,佛心沒有起心動念。

  所以真正用功在哪用?在日常生活。從早到晚,你眼見、耳聞,眼在色塵上用功,耳在聲塵上用功。要是一下就學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為什麼?起心動念自己不曉得,你怎麼能掌握?我們能掌握的是我們已經知道它,分別、執著知道;起心動念不知道。起心動念這樁事情就在眼前,因為它頻率太高,速度太快,我們眼睛來不及看,耳朵來不及聽,就在眼前沒看見,就在眼前沒聽見,這是事實真相。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真相,所有現象都是虛妄的;真的,真的永遠不動,真如。

  在什麼地方看到?一切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法界。它跟十法界不一樣,它只有「唯心所現」,所謂法性變現的,自然的,它沒有生滅。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識所現」,加一個「唯識所變」。十法界、六道輪迴心現識變;一真法界只有心現,沒有識變,為什麼?他們已經轉八識成四智,他是純真沒有虛妄。

  我們今天真,但是帶了這個虛妄,帶著「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就變成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看一切現象有生有滅;不生不滅沒看到,不生不滅跟生滅和合在一起。

  我舉個比喻,這個很難懂。我們面對電視的畫面,電視的屏幕,電視打開了,屏幕是一片白的,什麼也沒有,那就是真的,那就是心現;按到頻道畫面起來了,這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有生有滅

  ……

 

現在能用正、不偏、不邪的人很少

 

  明心見性了才把「我」找到了,為什麼?它沒有生滅現象。所以真心就是自性所現的,是真的。

  通過阿賴耶變了,阿賴耶會變,阿賴耶就是生滅。照彌勒菩薩這個說法,一秒鐘二千一百多兆,這個事情就在眼前,從早到晚從來沒有捨棄過,我們迷在裡頭一無所知,把這個當做真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知道全是假的,哪來真的!

  《金剛經》上這句話還包括了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實報土沒有生滅的現象;但是它有隱現的現象。有緣它就起,生起;沒有緣,緣失了,它就不見了,它是緣起。

  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怎麼興起的?菩薩修行,修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有感,對常寂光裡面法身如來就有感,這個感佛就有應,這個應就是現實報土。跟這些明心見性的菩薩同樣一個境界,現這個境界,來幫助他斷無始無明的習氣。習氣斷乾淨了就不見了,實報土就不見了。見到什麼?常寂光。常寂光是大光明藏,一片光明。光明裡頭什麼也沒有,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遇到緣能現;沒有緣它不現。遇到緣能現,哪一位菩薩修到明心見性它就現;沒有到明心見性它不現。

  所以大乘教叫這個境界叫真空,這個地方「入空、無相、無願三昧」。什麼人能入?明心見性。像惠能大師他見性的時候,說過五句話,這五句就是描繪自性的樣子。五祖聽到了給他印證,沒錯,衣缽就傳給他了,他入空、無相、無願三昧。

  「無願、無相」是一切不執著,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入空」,空是理,是理體。「無相、無願」是自受用,也是他受用。如果要強分,「無相」是自受用,「無願」是他受用。「無相」就是《金剛經》上的「無住」,「無願」就是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生心」為什麼叫「無願」?不執著。所以「空、無相、無緣「是一而三,三而一。分開來三樁,合起來是一樁事情。「空」裡頭有「無相、無願」; 「無相」裡頭有「空、無願」;「無願」裡頭有「空、無相」,真正入了。

  如果入「空」,沒有「無相、無願」是外道。惡趣空,是四禪裡頭的無想天,沒出六道輪迴。大乘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裏面,心真的是清凈、平等、覺。心裡頭有絲毫的執著,有絲毫的分別,清凈、平等、覺就沒有了。你是六道凡夫,你用的是生滅心,你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用得正是四聖法界;用偏了、用邪了是六道輪迴現在能用正、不偏、不邪,很少啊!那就是什麼?那真的是行在戒、定、慧的成佛之道。

  我是用妄心,我完全依教奉行,持戒、修定、開慧,這是用妄心修真心,是每一個修行人必經的途徑,你必須經歷。但是多少人走不出去,那就是偏、邪,他走不到中正。走到中正、走到頭,是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師判教叫「相似即佛」。為什麼不承認他是真的?他是相似的,因為他用的是阿賴耶。就是他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

  沒有執著是清凈心,沒有分別是平等心,這兩個心都不執著。清凈、平等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是自性里本有的,不是外來的。

 

登封造極的科學、哲學在佛教大乘經教裡頭

 

  學佛同學一定要記住:外面沒有智慧,向外面求的是知識。知識跟智慧不一樣,智慧是自性本來具有的。知識不是的,不相同,知識妄心可以求得,今天科學家用知識也能發現宇宙的奧秘,但是他講不清楚,他得不到受用。知道,得不到受用。阿賴耶的三細相,科學家把其中的物質現象解開了,物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知道,說的那個現象跟佛經上講得一樣。這些科學家佩服,他們費了四百年的時間,一代一代接著搞,到現在才搞明白了。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已經講得清楚講明白了。所以方東美先生說,大乘佛法是高等哲學,不但是高等哲學,是高等科學。科學哲學登封造極,在大乘經教裡頭。但是菩薩證得有受用,六種神通出現;科學家證得,六種神通不能出現,他就得不到受用。

  所以學佛要用學佛的老方法,不能用現在科學方法。用科學方法,只能得到佛經裡面的知識,只會變成知識了。知識有局限性,有後遺症,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解決一切問題一定要智慧。《華嚴經》上佛說的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所以再好不值得驕傲。佛沒有傲慢心。為什麼?知道他的神通、智慧、道力,一切眾生自性裡頭統統具足。知識,他的自性迷不起作用;佛的自性覺,起作用。覺的人能笑話迷的人么?有這個念頭生起,他就迷了。所以我們自己要很謹慎小心,一個錯誤念頭自己迷了,不知道,然後越迷越深。造作的惡業不知道,以為自己在行善,最後墮阿鼻地獄。後悔莫及,來不及了。

  學佛必須把這些重要的理念,在我們心裡頭要紮根,深信不疑。然後秘訣沒有別的,就是放下

 

佛對我們的恩德,只是教我們自度

 

  我這一生感謝我的老師,章嘉大師,頭一天見面當面向他請教,他就把這個傳給我了——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譬如今天佛經上給我們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對這個肯定沒有懷疑了。古人是證得,契入境界才不懷疑;我們現在不是的,我們實際是對佛的尊重,對佛的敬仰,知道佛決定沒有忘語,佛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

  懷疑,那是我們自己劣根性,那不是善根。有這個劣根性,是非常大的障礙,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功夫向上提升

  佛跟我們絲毫差別都沒有,只是我們迷,他在覺,除這個之外沒有絲毫差別,他所有的我們統統具足。他所沒有的是一些邪惡,那是我們迷惑。將自性的智慧、德相扭曲了,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是生滅法,真正明白之後才曉得,一個人一生,生生世世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與任何人都不相干。

  佛有沒有度我們?佛沒有度眾生,佛度不了眾生。要能度我們,個個都成佛了,決定要靠自度。佛對我們的恩德,只是教我們自度。為什麼?業因果報是你自己造的,只有你自己才能解決,靠別人不可能。別人只能夠幫你做增上緣,幫你一把,自己不肯起來就沒辦法拉不動自己肯起來,別人拉一把,感到很輕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幫我們拉一把,拉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你不肯到極樂世界,他對你無可奈何,一點辦法都沒有,念佛是跟他結法緣,這一生不得受用。

  如果真正想到極樂世界,自己肯放下。放下什麼?首先放下對物質生活的需求,放下貪,貪慾;放下嗔恚;放下愚痴;放下傲慢;放下懷疑

  特別是這部《無量壽經》,我們現在用的夏蓮居的會集本,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證明這部經是真經。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有人說經不能會集,宏琳法師查出,在《大藏經》上查出,從佛經傳到中國,中國開始翻譯的時候就用會集,就用這個方法,那個時候不叫「會集」,叫「合經」。合起來的,叫合經。「合」經就是「會集」,像《四十二章經》是很多經裡面記錄下來合成一起的。會集的例子太多了,不勝枚舉,怎麼說不能會集!

  會集,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改變經的文字,這很大的忌諱。但是許許多多會集本里都有會集的人把字改了。改的是可以,你還能講得通,但是它不是釋迦牟尼佛原文。所以會集最重要的是不能更改一個字。取捨是大學問,五種原譯本取的都是精華,沒有重複的,重複的都省掉了。

  ……

  海賢老和尚,把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典統統念到了。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切經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一切佛號合起來也是這句名號,不得了啊。你要不相信,老和尚給我們作證他二十歲出家。師父是開悟的人,看出這個年輕人的根性,善根、福德深厚,也就是他老實、他聽話、他真干。這種人難找!這種人找到了,教他這個方法,死守一輩子,決定大徹大悟,決定明心見性。一個真正老實、聽話、真干,沒有自己的歪主意在裡頭,完全接受經教的教誨,接受老和尚的教誨

  ……

 

若趙朴老今在世,佛教大學能實現,佛法能復興

 

  今天這個世界,我好像是前年訪問梵蒂岡,接受教宗的邀請,跟陶然主教做過兩次交流,陶然主教是教廷大概專門管外交的,對外接待不同的宗教。他告訴我,根據他們的調查統計,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他說這不是一個好信息,十年、二十年之後,可能宗教會在地球上滅絕。為什麼是這個情形?宗教自己本身自贊毀他,宗教與宗教當中互不相容,大家乾脆不要宗教了。

  這一個宗教裡面,互相自贊毀他的話,讓信徒看到,我不信這個教了,我改信別的,看到整個世界宗教這樣子,乾脆不要提宗教了,遠離宗教,這是每一年逐漸下降真正的因素。

  我們要曉得,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到這個世間來,我們的任務是毀滅佛教、毀滅宗教,還是把佛教跟宗教統統拉起來?走毀滅的路子已經走出很可觀的成績了,那麼一定要曉得,將來果報是無間地獄。

  湯恩比說得非常好:宗教是人類的必需,人類不能沒有宗教。他說宗教帶給人類的希望,沒有宗教,社會會動亂,宗教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我早年三十年前我就在想,沒有緣分、沒有福報,一九八零年代的時候,我第一次訪問中國,跟趙朴老見面,朴老我們是同鄉,一見如故,第一次見面,我們就談了四個半小時。陪我去的香港同修有三十個人,他全面招待,請我們吃晚飯,在廣化寺。我就給他建議:要建佛教大學,要建宗教大學,佛教大學培養佛教的弘護人才,宗教大學的任務就是聯合一切宗教,帶動宗教回歸教育,宗教互相學習,化解一切衝突,當然包括自己宗教與宗教的衝突,要化解,帶給社會永續的安定和諧。國家要做這個事情,社會才會安定。

  現在講經教學不用講堂了,太費事,現在一定要用高科技,用網路、用衛星電視,國家電視台給我們一、二個頻道——宗教的頻道,讓一切時、一切處,打開電視就能看到講經教學,每個宗教都能看到,這種教育如果普及一年,我相信社會安定了,這個世界就走向和諧了。有沒有人聽?我相信聽的人很多,喜歡聽這些東西的人不少。

  我們自己有這個電視台,十三年了,沒有廣告、沒有人支持還能活下去,靠什麼?靠廣大的聽眾,他們每一個月寄點錢來,我們就夠開銷了。不拘多少,只是把我們的銀行賬號,在熒幕上每天有幾次播出,就有人自動發心支持,可見得善心人不少,這些善心人必須引起他們的共鳴,努力行善。善心人愈多,這個社會安定和諧就出現了。

推薦閱讀:

正法:【善知識】 云何名為法師
【凈界法師】【楞嚴精華047-070】---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 『凈界法師...
傳喜法師談邱陽創巴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與凈空老法師的佛法善緣
065 繪像普門品頌(印光法師)

TAG:大學 | 佛教 | 佛法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