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論臆解/洪均生

     《太極十要》第一條為"虛靈頂勁",可能是誤領為靈。因為從百會穴到尾閭長強穴上下成一條線。在槓桿原理方面,它是支點。支點必須中正,不許搖擺。所以拳論又有"立如平錐"、"腰如車軸"的說法。

氣沉丹田是講下盤規律。丹田原為道家術語,在經絡學方面即是氣海,也可以說是人體的重心所在。按力學原理來講,重心降低則加強穩度。

      但氣沉丹田的方法,並非憋著氣鼓小腹。陳式拳的氣沉丹田與尾骨的動作有密切關係。陳式主張尾骨下端的長強穴要微向後翻,這與社會上習慣的尾骨內收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由於長強穴微向後翻的姿勢,可使小腹的下部微向內斜,則胸腹間的氣自然沉到小腹;而且同時可使大腿根里側的大筋放鬆,襠部開圓,則身體左右旋轉的角度也自然放大,不但加強重心的穩度,又能增強步法的靈敏。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這兩句是講中盤腰部規律的。上句要求立身中正,下句說明腰部是左右旋轉的。腰向右轉則右隱而左現,向左轉則左隱而右現。

      以上四句話講明人體上中下三盤的基本規律。從文法的次序來看,為什麼先講頂勁,次講丹田,最後才講到腰呢?我認為,正是教人學拳掌握規律的次序。因為上下先成為一條線的形狀,腰部自然可以中正而不偏不倚。

      有人怕學者不能了解頂勁的如何虛領,說為頭上輕輕頂起一物。其實頂和領字的勁及動作絕對不同,領是從上帶下,頂則以下抗上。還是用"懸"字解釋"領"字為好。

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

      [解]這兩句講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從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難以理解。當初我見到一個手抄本為:"左重則右虛,右重則左杳",我還以為這樣寫才是對的。後來又想到,這樣太平凡了,為什麼提到拳論上?經過學練陳式推手,才認識到這是講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雙重"之病的要訣。如果寫作"左手重,左步虛;右手沉,則右步虛",就使人易懂了。

      對於上兩句話,也有人解作推手規律,即應當"人剛我柔",似也有理。但對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方,右手攻我右方,都是不一定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解]這四句與上面兩句都是指方向變化,前兩句講的是左右配合,這四句中的仰、俯講的是高低,進退講的是前後方向的應付規律。

      我們可以體會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敵我雙方的。先就敵方動作來講:敵方向高處采我,使我失中,我隨即比他更高;如向下按我,我隨即比他更低。這個更高、更低不是直線而隨,必須採用陳式的螺旋自轉與公轉,配合身法的旋轉,步法的進退,才能達到所需要的要求。對方采我右手,我以右手順纏上隨,隨即肘尖向內收轉,手指仍高不過眼,沖向他的中心,同時進右步於其襠內,塌下襠勁。從外表看來,手並不高,由於臂部向內彎曲,加上進步、塌勁,使對方自然感到他無論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勁卻比他更高。這些動作可以參用野馬分鬃進右步的身、步、手法。

      如果對方進步向下接我右手,我用二路窩底炮的動作,先退左步,繼退右步到一尺余寬處,下塌襠勁,同時右臂走逆纏,肘貼右肋,手合在襠中,加大逆纏,使對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得更深。

進之是對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轉(捋右手則左轉,捋左手則右轉)。進右或左步,松肩沉肘,先進手擠,擠時手走逆纏,肘部以上則走順纏,而手腕轉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長。

如果對方按我右臂肘關節,則視來勁的方向,偏上則走順纏反旋收轉肘尖,偏下亦走順纏正旋沉肘貼肋,手部指向對方,步法或退或進,如十字手、攔擦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勁難以前進。

但,如我采對方,他以前法上隨,我即用第一套金剛搗碓第二動作,勁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鶴亮翅第二動作右手上采,而左手按其小腹右側。前者是進左步雙采法,後者是退右步的右采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後退之感。

      如我向下按人,遇著對方以窩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纏引我前傾時,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勁,以右手順纏向其襠內轉進,即可破解。

      捋挒引進,我身手雖形向後退,只要前手做好下塌外碾,則可感到他的長度趕不上我。

      采擠的前手隨其身的旋轉和手的撥按,而沉肘以變手的順逆纏法和方向的提落前進,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總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減適當,而眼法不變,自能收效。

[page]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解]上句講感應的靈,下句講旋轉的快。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解]這兩句講的是戰略,當然也包括戰術。說到"知"字是大有講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從外形觀察:①對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或左、右方;②再看他的腳哪只在前;③看他的身體先向何方轉動;④最後注意他的眼注視我的軀體哪個部位。我們如能經推手、散手的實踐中取得經驗,便可從外形的觀察中推斷其動向,而因敵變化適當應付。但是,仍應遵守"彼不動,己不動"的原則,以靜待動。

      不易知者是內勁的變化,必須試而後知。武術界有個成語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是說伸手接觸,便可知對方有沒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低。大抵身高力壯的來勢必猛,持力以求速勝,來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轉,便可引進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對方來勁較柔,而且善於旋轉變化的,便應提高警惕,而因敵變化。

怎樣不使人不知我呢?如要使人不知我,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個人所學拳套的著法作用和其變化,並且善於在什麼時間變什麼角度,恰如其分地、毫釐、分秒不差地去適應對方的變化。能做到這個程度,便是懂得陳式規律的對手,也難以預知我將怎樣轉變。何況陳式的轉關出奇處,不完全是弧線,而是"S"、"S"形的。它的橫、直、斜、正又是周身多變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預知。陳鑫先生詩云"我也不知玄又玄",確能道出實際情況。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及也。

      [解]這兩句總結全文。由於所向無敵,因被人稱為英雄。而無敵的效果,來源於按照所講的一切規律,持之以恆地鍛煉日久,由著熟而達到懂勁、階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講的規律。

陳鑫先生所著《陳式太極拳圖說》開頭定出學拳須知的戒律。他說:"學拳必先明理。"我認為所說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則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又說:"會拳後,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會招人厭惡。他解釋為:"說話謙和,勝則少招人忌,敗亦少招人恥笑。"總之,謙虛謹慎是為人的基本準則。在武術方面,便是武德。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

      [解]從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為"是介紹太極拳法與其他武術不同之處。

"斯技"二字泛指武術,"旁門"二字是說各種套路。雖然姿勢配合的不同,大多數都是體壯的勝過體弱的,也就是手慢的勝不過手快者。

      有人認為此文"旁門"一語涉於自驕,而輕視其它項目。我則認為,作者只是概括論述,並非意存軒輊。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所為也。

      [解]這一段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學的比重。啟發人要重視學,而不可自恃天然條件。因為玉不琢不成器,內因與外因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有所前進。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解]這段引出有關詩句和曾見的事實,以證學的成效。

"四兩撥千斤"之句,乃無名氏所寫《打手歌》中第四句,意為體察句意,可以證明用輕量的四兩便可以撥動千斤之重,顯然不是用拙力致勝的。再看約八九十歲的耄耋(音同貓蝶。八十為耄,九十為耋),老翁能夠抵抗眾人的形狀,年青體壯的手快,又何能為力呢?

      文中雖說"顯非力勝"、"快何能為",但我認為作者並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現實。作者所注重的在於"學力"。因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與快,加以學力,則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贊成《九訣八十一式》對力的解釋,它說,句中雖指出「四兩」、"千斤",只是極言用力合乎拳法,則小力必能勝過大力,並非一定只用四兩的勁,而且後備力量是同樣需要千斤。

      不過有些文人編撰的太極書刊,往往誤解為力是費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字說得神乎其神。如:彼力剛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加上"氣"字,如說: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氣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間。既然意、氣如此神妙,何以王論中無"意"字、"氣"字,而只講學拳、練拳、用拳的形式與時間、方向的配合,以及勁的如何求懂呢?

      有的書上介紹武禹襄力舉三百斤,郝為真有數百斤之力。我也親眼見過陳發科師將體重二百餘斤的李劍華高舉過頂。可見有力不是壞事,全在於以科學的方法加以運用。

      也有不少太極拳家改力為勁,說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勁由筋生是柔韌的。但我們看太極推手比賽,許多人又多用力頂、拉,而缺乏技巧。推其原因,可能由於學的方法不合力學,遂致有此現象。

      立如平錐,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解]這四句又重述太極拳的靜動規律和運化方法。

"平錐"即社會上常用的天秤。舊式的天平是中間一個立柱,上有活動槓桿,桿上各拴細繩,下面各平掛盤子。稱物時,一個盤子放東西,一個盤子放砝碼,砝碼刻有分量。這裡用平錐來比喻太極的軀幹要中正不偏,等於力學槓桿的支點,盤子等於兩手。接觸對方的手如同加上什麼物件,就象一定分量的盤子,是重點,另一支手如同砝碼,可以起平衡作用,等於力點。陳鑫也說:"拳者,權也。"可以稱量來力的輕重,與王論的見解都是符合力學的。不過我們稱物是要求力點與重點平衡的,拳法的運用則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時又破壞對方的平衡。來的分量重則減少砝碼,使來力反折回去。而且陳式的秤砣有兩個,在後面的後膝下垂,以加強自身的穩度;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處,全在自轉與公轉配合變化,因敵之動,而隨時移動,更為巧妙靈活,但也要難掌握得毫釐分秒不差。

[page]

      下句以"活似車輪"為比喻,刻畫出太極拳手足運動的形象和作用。是車輪就得有車軸,輪子旋轉,而軸在輪的中心並不搖擺,這是動中的靜,恰與上句"平錐"的靜相似。平錐有兩個盤子,稱物體時又必然      從靜而動,可以說它為靜中之動。

      "偏沉則隨",猶如秤盤與稱砣的配合,車輪的旋轉,雙重則滯,猶如關上了閘則轉動不得。"雙重"這個句詞,是王宗岳首先提出來的。許多研究太極拳者對於這個問題,各有所見,後面我再詳述自己的看法。

 


推薦閱讀:

靜功纏絲太極拳的技擊特點
楊式太極拳十三字解析(上)
什麼是太極拳?
練太極拳傷膝是怎麼回事;練太極拳膝關節疼痛的問題 - Qzone日誌
吳氏太極拳北派八法秘訣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