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遠古的喪葬

1.不封不樹,墓而不墳

    遠古時期的中國喪葬意識異常淡薄,喪者葬於郊野,無堆無墳。對此,許多史籍都作了記載。《禮記·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墳。」即不封土堆,墓與平地齊。《周易·繫辭傳下》也言:「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葬)之中野,不封不樹。」「不封不樹」是指既不封土堆也不種樹木。又據《漢書》記載:殷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秦穆公等先王先公的藏地,均「無丘壠之處」。上古的喪葬不封不樹,與平地齊,這一點從考古學上也得到了證實。至於今天所見的許多帝王陵,如黃帝陵、炎帝陵、禹陵、舜陵等均有著高大的墳丘,都是後人追修或假指的,這是兩碼事。

2.「避水泉之濕」的功能

    大約從春秋戰國時起,喪葬習俗有了一定的變化,墓已開始封土,故史料上對墓的稱法出現了「丘墓」、「墳墓」、「冢墓」等記載。《禮記·檀弓上》鄭玄註:「土之高起者曰墳。」《釋名·釋喪制》曰:「丘(墓),象丘形也」,又曰:「冢,腫也,象山頂之高腫也。」因此,在戰國時期,墳、丘、冢已成為墳墓的通稱,而君王的墳墓因講究高大,故稱作「陵」或「山陵」。

    雖然戰國時墳墓的大小已有了等級之分,但喪葬本身並無禍福感應之說,人們只是對藏地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即避水泉之濕、螻蟻之害。《墨子·節葬》認為藏地環境的主要功能應是:「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壟。」這是古人尋求葬地的根本意願,也是後世風水所遵循的宗旨。清代人劉公中在總結古代風水的發展時,也曾指出:「蓋古人深明相地,意在避水泉螻蟻之害,初無禍福之說參於其間。相地不涉禍福,則相地亦人子慎終常事,何足為怪。」

    呂思勉在探討中國風水的起源時也指出:「風水之始,避風及水而已。《呂氏春秋·節喪篇》曰:『葬淺則狐狸擔之,深則及於水泉,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濕。』此風水之說之起源也。」這種看法無疑是很客觀的。可見,遠古時期的喪葬所講究的是對理想葬地環境的追求,禍福感應說的納入是以後的事情。

 

推薦閱讀:

TAG:遠古 | 喪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