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歸漢」,東漢最後的絕唱!
蔡文姬之墓與蔡文姬雕像
本文作者為我們愛歷史專欄作家:覃仕勇,摘自《大東漢》(中國紡織出版社)。
文姬歸漢蔡文姬,蔡邕的女兒,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為文姬。
蔡邕一代才子,學識淵博,精通天文數術、詩文辭賦、書法音律,他的各項成就都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水平,不僅絕冠當時,而且流風所及,益被後世。蔡文姬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和調教,也同樣「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
一天夜裡,蔡邕在黑暗中彈琴,一不小心,琴弦被撥斷了。隔壁的蔡文姬輕輕說了一句:「第二弦斷了。」「猜的,肯定是猜的!」蔡邕不相信蔡文姬有這樣高超的鑒別能力,又故意撥斷了第四根弦。蔡文姬語調不變,依舊平靜地說:「第四弦斷了。」蔡邕這才知道女兒對琴音已有了很深的造詣。
蔡文姬十六歲那年,遠嫁河東衛家,丈夫衛仲道是個出色的士子,婚姻生活還算不錯,可不到兩年,衛仲道便因病早逝。蔡文姬沒生育,遭到了衛家嫌棄,指責她「克夫」。蔡文姬由此黯然回家。然而家庭並未能給她提供應有的庇護,不久,蔡邕被司徒王允下在獄中,折磨而死。蔡文姬一個孤弱女子,無依無靠,頓時變成了一條無根的浮萍,生活沒有了著落。
畫作:蔡文姬
關中地區又出現了李傕、郭汜的混戰,離亂紛紛。蔡文姬只得跟隨著難民到處逃亡。混亂中,羌胡番兵又趁火打劫,擄掠百姓,他們「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朔漠,凱旋而歸。
很不幸,蔡文姬成為了被擄掠的眾多婦女中的一員,被強行帶到了南匈奴。
遙想當年,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遠嫁烏孫,王昭君出塞和親,已經是崇榮備極,風流妍盡,卻也沿途哭泣,一步一回頭,凄涼無限。現在的蔡文姬,被番兵用大索捆在馬後,迎著無盡的朔風與黃沙,忍受著數不清的凌辱和虐待,當真生不如死,其悲慘的境況不言而喻。這一年她才二十三歲。
不幸中的大幸是,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把她當成最佳戰利品進獻給了南匈奴的左賢王,這樣,她才不致於淪落於風塵之中。左賢王很愛她,和她一起生下了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既然這樣,就算了吧,劫後餘生,能苟存性命於亂世,又遇上了愛戀自己的男人,而且,這個男人的身份、地位都還不錯,那就認命吧。誰說不是呢?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在這一點上說,蔡文姬的際遇比很多被拐婦女強多了。
可是,對蔡文姬來說,南匈奴不但是異鄉,還是異邦,它的語言、風俗和生活習慣和中原太不相同了,雖然她也學會了吹奏「胡笳」,也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卻始終不能適應。
每當風起,每當雪落,蔡文姬都不可遏止懷念著自己的父母之邦。對月映雪,她吹奏起胡笳,嗚嗚的笳聲傳遍了千萬個帳篷,無數的南匈奴人早上醒來,一摸臉頰,濕濕的,全是淚。
畫作:蔡文姬奏樂
蔡文姬自己的憂悶痛苦卻絲毫沒有減少。
春天來臨了,北地仍然舊冰天雪地,狂風怒吼。蔡文姬就一個人佇立在風雪之中,遙望南方,思念故土。遇上了有客人從南方來,她就會迎上去打探聽故鄉的消息。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詩雖然是宋朝人寫的,但對蔡文姬來說,心情是一樣的。
故鄉啊故鄉,我夢中的故鄉,雖我已不能再擁有你,但關於你的一切,仍是我記憶的全部,魂牽夢縈,至死不渝。這種刻骨銘心的思鄉苦楚苦苦地纏住蔡文姬,一纏就是十二年。
這十二年時間裡,中原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掃平北方群雄,中原處於恢復和發展中。曹操是蔡邕很要好的朋友,某個午後,他突然想起了曾經的老友,想到老友沒有兒子,僅有的一個女兒又不知下落,就很有些過意不去,很想為老友做些什麼。
通過向南來北往的行商打聽,知道了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就決定要把蔡文姬迎回。
他派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向左賢王贖人。
左賢王當然捨不得蔡文姬走,但又不敢違抗曹操的意志,只好同意蔡文姬歸漢,但蔡文姬所生的兩個兒子卻必須按匈奴風俗留下。要回中原了,蔡文姬悲喜交集,進退兩難。多年來,蔡文姬一直活在痛苦的中,現在,終於可以結束這種被髮左衽、食羶肉、喝酪漿的生活了,要走的前夜,蔡文姬又肝腸寸斷,萬分不舍。俗話說,一夜夫妻百夜恩,何況是對自己恩愛有加的這樣一個男人。看著難離難別的左賢王,蔡文姬的心軟了,一個留字幾乎就要奪口而出,摧肝裂肺,淚如雨下。
而膝下兩個未成年兒子的啼哭,更讓蔡文姬的心在那一刻四分五裂、支離破碎。那一夜,蔡文姬抱著兩個兒子在左賢王的跟前哭了,倦了,累了,睡了,醒了,又哭了……
第二天,終於要啟程了,在漢使的一再催促下,蔡文姬在恍惚中登上了車子,隨著車子緩緩啟動,生人作死別,想著這一去,再也不能回來,此生再也不能見到自己的骨肉,她悲從中來,奏響了一曲天地為之動容的《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十二年的匈奴生活,在車輪的翻滾中猶如走馬燈一樣,一件件,一幕幕,紛至沓來,歷歷在目。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一拍風沙起,二拍淚雨傾,三拍斷人腸……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想起蔡文姬歸漢的情形,都不由黯然神傷,卷蘆葉而吹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吹遍整個邊塞。
這一年,蔡文姬三十五歲,在漢使的衛護下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陳留郡。映入眼帘的卻是斷壁殘垣,令人頓生身後魂歸之感。
這就是我苦苦思念著,戀著的家嗎?!
蔡文姬萬念俱灰,她想到了死。曹操啊曹操,你到底是幫了我還是害了我?曹操體會到她的苦楚,積極替她張羅了一門婚事。新郎是田校尉董祀,小夥子年輕,通書史,諳音律,完全配得上我們的大才女。然而,這只是曹操單方面的想法。也許,董祀本人並不這麼認為。憑什麼一定要我娶她?董祀的心思我們可以理解,畢竟,蔡文姬已經是第三次出嫁了,不但是殘花敗柳,而且人老珠黃,而董祀卻在鼎盛華年,如何能心甘?!
人的想法一旦出現偏激,行為就容易出格。 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就要執行了。真是紅顏薄命、命運多蹇!蔡文姬急得不行,顧不得嫌隙,趕緊跑到曹操府里上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座中有很多公卿大臣,名流學士。曹操對他們說:「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大伙兒感到非常驚奇,紛紛表示要見這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大才女一面。蔡文姬進來了,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個蓬首跣足的老婆子,可是說話條理清晰。她向曹操請罪,話音非常酸楚哀痛,眾人都被她感動了。曹操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奈何?」蔡文姬說:「明公您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
曹操被她的話感動,於是派人追迴文書赦免了董祀的罪。時值隆冬,曹操看到蔡文姬衣著寒酸,便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原本也是一個大文學家,對書特別鍾情,一次閑談中,流露出對蔡文姬家中原來藏書的羨慕之情。蔡文姬告訴他,自己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曹操大感失望。
蔡文姬就安慰他說,雖然書卷大多散佚,但自己應該還能背得出三四百篇。曹操喜出望外,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了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
畫作:文姬歸漢圖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可謂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董祀從鬼門關里轉了一圈回來,很多事情想通了,看問題也看得開了。他知道,這次如果不是妻子拚死相救,明年春天自己墳頭上的草一定長得好高好高。感念妻子的救命之恩,他重新審視上天安排給自己的這段姻緣,慢慢改變了對蔡文姬的看法,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欣賞和痛愛起面前這個女人了。
他和蔡文姬戡破了紅塵,溯洛水而上,在林木繁茂的山麓中隱居起來。夫妻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相傳,董祀還把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改編為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蔡文姬感傷亂離,追懷悲憤,還作長詩二章。其《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悲憤詩》
在1987年國際天文組織正式公布的第一批水星環形山名字中,有15個環形山用了中國人的名字,其中有一個命名為「蔡琰(蔡文姬)環形山」。
曹操曾經專門去拜訪他們,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這之後不久,曹操就去世了。曹操的兒子曹丕接替了他的事業。曹丕效仿王莽,逼迫劉協獻出帝位。
至此,大東漢正式宣告終結。
推薦閱讀:
※前漢紀(東漢)荀悅-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三
※關毛闖禍紀事本末
※他本是一介屠夫,目不識丁卻逆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終身死名裂
※東漢賦b
TAG:東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