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發掘報告面世,現場怪象曝光!

有時候史料記載不一定全部準確

大河報記者:曹操墓的發掘2008年就開始了,考古報告出版為什麼等了這麼久?

潘偉斌:一般來說,考古報告出版的周期都相對較長,《曹操高陵》的這個速度已經是非常快的了。為什麼呢,曹操陵墓內發掘出土了很多新東西,考古界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所以有一個認知的過程。發掘剛開始,你可以很快就根據出土文物、地層和年代來對墓葬做出初步判斷,但是要想作全面深入研究的話,就還有大量基礎工作要做,所有新東西比如「魏武王所用」石牌等新發現都需要研究、消化,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如果有一件文物搞不清楚,就會延緩整個研究的進程,必須等資料齊全、認識充分了,才敢做結論。另外,曹操墓里的很多文物破碎嚴重,其修復需要時間,目前修復還在進行,不過絕大部分已經完成,已經修復出來的文物有920多件。

大河報記者:曹操墓相關問題的研究判斷,哪些是最耗時的?

潘偉斌:首要是曹魏時期帝王陵墓葬制的研究。曹魏時期的墓葬以前發現得特別少,雖然後來洛陽發現了曹休墓,但是裡面出土的文物特別少,可參考的東西很少。加上本身中國發掘過的帝王陵墓就少,當時帝王葬制究竟如何,需要有一個深入考證過程。

此外,還有一些相關問題的研究也是耗時耗力,比如我們發現曹操墓存在二次葬現象,也就是說曹操下葬若干年後,再次被打開過,往裡面合葬過其他人。文獻里有相關記載,這就需要將這一發現與史料記載結合起來進行驗證。《三國志》中明確記載,曹丕的母親卞氏附葬進了高陵,我們在曹操墓里也確實發現了兩具女性遺骨,其中一具為老年遺骨,經體質人類學專家鑒定,年齡在50歲左右,而南朝人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中說,卞氏去世時71歲,這樣一來,我們的發現跟史料記載就存在了偏差,這個問題如何解釋?怎樣才能夠解釋得通又能夠讓大家接受?這就是一個問題。

結合曹操的生平、古代婚姻制度中納妾的規定、卞氏的長子曹丕出生時間,以及曹操的長子曹昂的死亡時間和曹昂的生母去世的時間進行綜合研究,我推測卞氏去世的時候應該在64歲左右。再根據因為古人生前生活的條件不同,飲食習慣不同,所造成的年齡鑒定重要依據牙齒的磨損程度不同,考古學上一般允許體質人類學對古人骨鑒定的誤差在10歲左右,由此認為64歲的結論是成立的,它很好地解決了一個重大學術問題。該研究成果目前已經發表在《西部考古》上,被許多學者所接受。因此,這也是對古文獻記載中存在錯誤的一個修正。考古資料發現的重要意義,就是起到證史和補充史料記載漏洞的作用,也就是說對史料記錄的辨偽作用,有時候,史料記載不一定全部準確。

知道墓被盜了,還得知道盜墓者的盜墓動機

大河報記者:曹操墓歷史上多次被盜,對研究的干擾是不是也特別大?

潘偉斌:是的。大家都知道曹操墓被盜得很厲害,不然墓室里也不會有那麼多淤土。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而重要的現象,所有能夠標誌曹操生前身份和權力地位的重要文物,也就是說隨葬品,都被盜墓者給破壞了。比如墓里發現的三個頭骨面部全部被破壞,標誌其帝王身份的圭被從中間折斷,璧都是破碎的,鐵劍、鐵刀、陶鼎都是碎的,凡是刻有魏武王字樣的石牌都被摔碎,而沒有刻這三字的石牌卻大多保留完整,這是為什麼?是不是偶然現象?這就需要解決曹操墓首次被盜問題,解決第一次被盜時盜墓者的盜掘目的。

於是,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考古發掘,結合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發現曹操墓第一次被盜的時間,應該在他去世後不久的西晉晚期八王之亂時期,是出於政治報復,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又解決了一個重大學術問題。

大河報記者:對於一部考古報告而言,是否客觀記錄現場發現就夠了?

潘偉斌:我個人認為,考古報告的編寫,僅僅客觀陳述考古發現而不進行深入研究是很不夠的,是沒有質量的考古報告,那是對考古資料的簡單堆砌。而且,考古報告不應該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夠看懂,我的希望是讓更多普通人都能夠看得懂。因此,這本《曹操高陵》內容涉及比較廣,比如,除了介紹曹操墓考古發現外,還介紹了曹魏王朝的有關情況、曹魏時期的喪葬制度和各個陵區,其中,不僅有曹操高陵,還包括曹操老家安徽亳州陵區、洛陽邙山的曹魏陵區,這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也是在研讀曹操高陵時必須要了解的。

比如高陵發現之初,發現曹操墓坐西向東,大家都知道漢代墓大多是坐北向南,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有專家解釋這是因為曹操思念老家,所以將墓葬面向其老家亳州。我給出的答案不是這樣,事實上,曹氏在亳州祖塋中的墓就是坐西向東,本人推測這是曹氏家族的祖制。後來,在洛陽發現的一些曹魏墓,比如曹休墓、西朱村曹魏大墓也是坐西向東,印證了我的這個推測。

所有這些,我們都是用較為通俗的語言進行表達,不僅增加了報告的可讀性,同時,也使一個一向被非專業人士認為晦澀難懂的、專業性很強的學術報告變得鮮活起來,我認為,打破學術界與一般社會群眾之間的藩籬、具有可讀性是《曹操高陵》的一大特色。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這本書出版之後,很多非考古圈的朋友都向我打聽這本書,索要這本書,但很遺憾,因為出版數量太少,不能夠一一滿足大家的需要。

曹操墓的認證有22條證據

大河報記者:那麼這本書的出版是否意味著曹操高陵的懸疑都已經解決了?

潘偉斌:曹操墓的定性曾經是最大的懸疑,2009年底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安陽西高穴二號大墓是曹操墓之後,在社會上引起巨大轟動,在學界激起了對三國文化新一輪的研究熱潮,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當時我們常說,曹操墓定性有「九大鐵證」,那是我們的初步認識,現在的《曹操高陵》報告里,關於墓主的認證證據,我們列出了多達22條,不僅包括墓葬位置符合文獻等這些直接證據,而且還有我們通過對當時曹魏喪葬制度的研究,對認定曹操墓的反證。

如有人一直懷疑曹操墓中未發現印璽和墓誌等,用來反對我們對曹操墓的認證結論。但是,本報告中列舉了為何不會出現這些東西,出現這些東西就不是曹操墓的原因,從而反證了墓主一定是曹操,不可能另有他人。再如,曹操陵墓墓壁上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可以印證曹操去世的季節和安葬的時間問題。書中還列舉了有關曹操墓第一次被盜的時間的史料記載,其中所記載的被盜文物,與我們發現的石牌一一對應問題,這樣,又為曹操墓的認證提供了一條更加準確的證據,諸如此類還有許多。

本報告的出版,僅僅是對曹操高陵的初步研究成果,有關曹操墓的研究課題還有很多。比如墓葬內出土了幾千個鎧甲片,那麼,到底會有幾套鎧甲,它們是什麼樣子,是怎麼製作的,這些都需要等除銹、加固、分類、復原之後,才能知道。再如,畫像石的修復和研究問題。另外,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東漢皇室在隨葬品中有「東園秘器」,什麼是「東園秘器」,是由哪些隨葬品組成的,都有待研究。

大河報記者:很多人很關心,什麼時候能夠去參觀高陵博物館。

潘偉斌:去年,省政協專門組織了一批政協委員到高陵進行調研,推動該項工作的進展。目前,博物館方案已經獲批,為了配合博物館建設,去年下半年開始,考古隊已經開始進行發掘。將來,曹操墓的出土文物和墓葬本身,以及相關研究成果,都能夠在博物館進行展示。

大河報記者:當初曹操墓的發掘曾經舉國關注,經歷了喧囂和爭議再到平靜,作為領隊你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潘偉斌:因為曹操墓是一個千年之謎,很多人知道之後的第一反應都是錯愕,然後表示懷疑。現在回頭看,曹操墓是近年來考古項目中專家前來參觀最多的一個項目,也是經歷了最嚴格審查的一個考古項目,考古界的結論非常一致,全部贊成我對曹操墓的判斷,這也是最令我欣慰的。經過這個事,我覺得自己也成熟了(笑)。我認為做學問一定要坐得住,排除一切困難和干擾,要有這個意志,一定要把這個墓的工作做好,學問做紮實,給社會一個交代,而社會最終也一定會肯定你的工作。

丨來源:大河報


推薦閱讀:

【嘉定賽點】現場海選等你來!
綜合為一體,讓你好奇!又開心!每日更新五部好片!在頁尾、現場開獎!!
展演現場掠影
香港旺角發生騷亂 蒙面人縱火現場(視頻)
王雷泉:佛陀的沉默與言說 | 季風現場·實錄

TAG:曹操 | 曝光 | 現場 | 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