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四攝的請客送禮,和社會腐敗如何區別?

原文地址:凈空法師:四攝的請客送禮,和社會腐敗如何區別?佛心清凈所以佛身能放光,我們心不清凈作者:河流e家

祈願娑婆世界一切有情同圓種智,諸事安康,虛空法界吉祥! (空間文章,歡迎轉帖,隨喜讚歎)

凈空法師:四攝的請客送禮,和社會腐敗如何區別?

佛心清凈所以佛身能放光,我們心不清凈,所以心光透不出來,可是魔也能放光,他放光的原理是什麼?

 

 

 

 

恭錄自《香港問答》第28集

    2006-03-17

    問:首先有中國同修提問的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老法師曾說地獄眾生能附體在人身上求超度、皈依,請問什麼樣的因緣他們能來求超度?

 

  答: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很多,我們在許多文字、筆記裡面讀到的。在這些年來,我們自己也親身遇到過這些事情。仔細去觀察,這不是假的,絕不是附身人表演出來的,確實有它的真實性。地獄,《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如果不是造作地獄的業因,地獄在面前你也見不到。所以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佛菩薩,到地獄裡頭幫助這些眾生,他可以去,另外一種就是造作罪業的人。他們之能夠出來,我們一般想像當中,肯定也是得到三寶威神的加持。他真的懺悔,真的回頭,所以回頭是岸;如果不知道懺悔,不知道回頭,那就沒有法子出來。

   出來附在人身上,這個人跟他還得要有緣分,他不能隨便附人的。凡是附到人身上,這個人跟他有緣,過去生中一定有緣,同時能幫助他;如果沒有緣,不能幫助他,他找這個人沒有用處。他找到這個人,這個人都可以幫助他,這是我們知道這麼多的訊息。他來求超度、來求皈依,這是好事情。這樣的事情,我們相信地獄裡面這些神明也會協助他,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譬如這個人犯罪坐在監牢獄裡頭,他有悔改,希望找人來幫助他。監獄裡面的典獄長、監獄裡頭看守的這些人也會協助他,也會幫助他,他要真的想回頭。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在地獄道眾生應該也是這種情形,他才能夠離開地獄,暫時的離開。

   至於也有人說,他離開來求超度,回去之後還要受更重的果報。這個也不能說沒有道理,要不然地獄隨便請假,隨便就出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他還要受一點苦,也算是他付出了代價。在古時候,譬如一般人講告狀,告狀是很麻煩的事情,真正呈狀牒要滾鐵板,就是你先要受罪。人家看到你真的是有冤屈,你不是冤屈你不願意去受,還沒有告狀先就受刑罰,就受這個苦難。所以,地獄也應該是這類的情形,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

   我們幫他皈依,幫他超度,確實他有好處。善根深厚的,往往超度他也能生極樂世界,當然這是很少,這不是多數。像上次我們在澳洲,山東有一批眾生從地獄道出來的,數目很多,問他有多少?數不清。給他做了超度之後,再問他,有沒有受到利益?他說有。我說有多少?他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得利益,還有三分之二雖然一起參加超度,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少數,往生西方去了,多數的,有的生天、有的到人道來,又投胎,投胎到人道來了。還有投胎到畜生道,到畜生道也是超生,畜生比地獄要好多了。所以確實,從他們透出來的訊息是真的有幫助。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他有一個低能的兄長,六十多歲,生活無法自理,可是每天吃素、念佛不間斷,算命的說他以前是個壞和尚。

   答:有可能!這一生當中能夠懺悔,好好的去照顧他,用愛心照顧他,讓他能夠不間斷的念佛,是個好事情。念佛如果是功夫真的得力,他命運可以能夠轉得過來。

   問:他底下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請問他這樣能往生西方嗎?

   答:低能沒有關係,能不能往生西方是他的信、願,他信不信西方?他願不願意往生?如果能信、能願,也能往生。蕅益大師講得很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最重要的是真信,真信切願。真信從什麼地方表現?這個世間真正放下,那是真信;如果還放不下,那不是真信。譬如說無論是對人、對事,我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不是真信。真信不會起心動念,為什麼?這都沒有我的事,與我都不相干,不再去管。就是你分別、執著,妄想不必談,分別執著真的輕了、淡薄,沒有了。對人一片慈悲,平等的愛心,你的性德流露出來,你的煩惱逐漸就淡化、輕了,這是真信,真正有願到極樂世界去。

   極樂世界,佛講得很清楚,那個地方的人都是善人,決定沒有一個人有惡念,有惡念的人不能往生,這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還有惡念,那你就是惡人,惡人怎麼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都是善人,你跟他們不能相處,所以一定心善、行善。心善、行善就在我們現前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看不慣的人也能夠相處,也能夠歡喜,這樣就好,冤家要解,不能夠結。冤結化解不能在對方,要求別人化解是做不到的事情,要求自己;從自己內心化解仇恨,化解對立,這是可以做得到。我這裡化解,他不化解,沒有關係,他還搞他的輪迴,我就解脫了。如果對立不能夠捨棄,他對我不好,我為什麼要對他好?這個念頭就很糟糕,這個念頭出不了輪迴,這個念頭不能往生。所以經要多聽,理要明白,真正落實到生活當中,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這才能往生。

   問:下面她問,身為妹妹的我,應該為他做些什麼?

   答:你好好的照顧他就行,讓他念佛不要間斷,常常提醒他,真正相信,真正發願,他就能往生。

   問:底下一個問題。弟子過去為逃避家中困擾,曾想出家,而跟家裡要了一筆錢,但至今仍決定在家修行,請問弟子這樣做算不算打妄語?會影響往生嗎?

   答:是妄語,這當然是妄語,你欺騙了你的家人。但是妄語是可以懺悔的,你能把這個錢去做好事,把功德迴向給你的家人。你的家人未必去做好事、做善事,你能夠把他的錢騙來做好事,功德是他的。不要據為己有,據為己有就錯了,替他做好事,功德是他的,迴向給他,這是好事情,這就沒有過失。

   問:第二,他說因為家屬從事稅務局的工作,曾走偏路,弟子所有的錢,與家中費用不知是否純凈?請問弟子是否也需負因果?

   答:有,所謂是有連帶的因果責任。就是錢財來路要清白,如果不是清白,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偷盜。偷盜的範圍非常廣,無論用什麼手法,我不應該得來的我都得到,都算是偷盜,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地位高,權利大,人家給你送禮,不是真心送的,逼不得已非送不可,不送的時候,求你辦事就困難重重,這都算偷盜,不是別人歡歡喜喜甘心情願。所以偷盜,細說範圍也是深廣無盡,我們都要清楚;總而言之,不應該做的決定不能做。

   我們常講,人都有想佔一點便宜的念頭,這個念頭是盜心,這個念頭不除,你就會常常犯偷盜,會有這些行為。所以我們必須把佔便宜的念頭要斷掉,決定不幹這個事情,我們生活再苦也沒有關係。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過得富裕一點,佛教的方法好,財布施,愈施錢愈多,這是正確的方法;要聰明智慧,就法布施;要健康長壽,就無畏布施。佛教給我們這三種方法,確實是有求必應。你自己認真的努力去做你就會得到效果,然後你對於佛所教的就完全相信,不再有疑惑。

   問:第三,弟子應怎樣做對修學、家庭、社會都美滿?

   答:第一個就是要明理,這是最重要的。要明理就是要多讀經、多聽經,讀經不懂就多聽,聽明白之後就可以讀。常常讀經,常常提醒自己,決定遵守戒律。我們今天提倡的《弟子規》,弟子規是基本的戒律,你能夠做到,你能夠把十善業道做到,那你對自己修行、對家庭、對社會真的都美滿了。如果不真正去做不行,明了而不能夠落實,還是得不到利益,一定要做到。

     問:下面第五個問題,有關居士主法做三時繫念,請教老法師,請問居士不受戒、喝酒、吃肉、不孝父母,是否可以上台敲法器?

   答:最好不要上台,這些毛病習氣統統都在,你上台,鬼神瞧不起你,這個法事就沒有感應。

   問:居士主法,沒有承傳,只照光碟學習,可以嗎?

   答:這是很勉強,你要問可不可以?關鍵在誠意,是不是有真誠心?有真誠心可以,誠則靈,誠則有感應。很多人說我很誠,我很真誠!真誠有個標準,這要知道。前清曾國藩先生對「誠」下了個定義,這個定義下得很好,跟佛經上講的很相應。什麼叫誠?「一念不生是謂誠」,換句話說,你還會起心動念,沒有誠意。我們把範圍再降低,你還有分別,你沒有誠意;你還有執著,你沒有誠意。最低限度,對於一切人事物不執著,才有一點點誠意,三分之一的誠意。再能夠不分別,那你就有三分之二的誠意;到不起心不動念,你才有圓滿的誠意,可見得這個「誠」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心裡頭還有自私自利、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喜怒哀樂,哪來的誠?真正真誠的人,心平氣和,對於一切人平等的慈悲。只要有分別,誠意就沒有,所以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最好跟法師學習,在我們這個地區找不到法師主持,居士可以做。

   問:第三,居士可以念「特請山僧登座」嗎?

   答:你不是出家人,不能稱「山僧」。你就特請稱自己的名字,稱自己的名字可以;如果是受了三皈、五戒、菩薩戒的,稱法名。

     問:下面美國同學提問。他說許多道場和同修家中都存放著許多講經、讀經和念誦的光碟,這些光碟如果照目前新科技發展趨勢,幾年之後很可能都會淘汰,目前已經有這種傾向,道場累積太多過時的光碟、卡帶,造成困惑,請問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大量光碟和卡帶?

   答:美國是個科技非常發達的國家,所以這種新科技是日新月異,淘汰率是非常大。在這個環境當中,舊的光碟、錄音帶、錄相帶,世界上還有許多落後的地區,你為什麼不去送給他們?送給他們,你看又是財布施、又是法布施,你所得到的果報是財富跟聰明智慧,趕緊做,多做!你像非洲的國家、東南亞的很多國家,他們現在還用我看他們聽東西用錄音帶,光碟還沒有,所以送給他們好。

     問:底下是網路同學提出的問題。他說我在修行中,有時候心總是在想過去和考慮未來,不能安住現在好好的念佛和打坐,請師父指教。

   答:這個問題我想不是一個人有,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很想修,就是做不到。問題在哪裡?問題在認識不夠透徹。所以佛法,從前章嘉大師常跟我講,佛法是知難行易,行不難!為什麼行有那麼難?你不知道這裡頭的道理,你不曉得事實真相;如果曉得事實真相,曉得這個道理,一點都不難。真正明了了,那個錯誤的做法是往地獄走的,你願意去嗎?好的心行,往上提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往天堂上去。當然最殊勝的,一切諸佛為我們介紹、讚歎的,往生凈土是第一殊勝,這是我們一定要明了的。

   有這些問題怎麼辦?多聽經,暫時不要打坐,暫時不要念佛,把整個精神、時間都集中在聽經;經真聽清楚、聽明白,再修行。所以先著重解,解了以後起修,這才是正確的,解行就相應。只有解沒有行,那個不行,得不到受用;解了之後要有行,行一定有解,解行相應。凡是開頭有這個問題,先求解,過個一年半載你再念佛,你再打坐,情形就不一樣了。所以先要把它搞清楚,搞透徹。

   問:第二個問題,他說請問教理、教義指的是什麼?

   答:「教」就是佛菩薩的教誨,我們今天講「佛陀教育」。「理」是他這個教育所根據的道理,這個就很深了,如果教理要是通達,那什麼都明白了,所以一經通一切經通。不但佛經通了,全世界所有宗教經典你都通了;更進一步,全世界所有的學術你也通了。為什麼?一個理。就像樹一樣,理是樹根,你把根找到,你全通達了。這個很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真的是佛家講上上根人,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如果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就不得已而求其次,就是教義,那就是義理,教義。教義可以通一部分,就好比一棵樹的樹榦,你沒有找到樹根,你找到樹榦。找到樹榦,這一個干也有很多枝條,這就說明什麼?就好比佛教十個宗,你不能通全部的,你能通達一宗,那也很難得。能通達一宗的是教義,能通達全部的是教理。可是我們學習應當是什麼?先求通達教義,教義通達之後,我們再深入求通達教理,就不難了。學習還是有先後淺深次第。

   問:第三個問題,他說我是初學,現在天天在聽老法師的講座,並按佛弟子的規定約束自己,可是有時管不了自己,會罵人,還會生氣,請問我應該怎麼辦?

   答:這個問題我們講得很多。罵人的時候、生氣的時候,你要覺悟到這個對自己傷害非常嚴重,傷害別人只有三分,傷害自己有七分。你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還干不幹這個事情?你罵人,甚至於打人、生氣,自己受的傷害大!幾天都恢復不過來,這個道理要懂。而且還有個麻煩,如果對方沒有涵養,你罵他,他會記在心裡,就變成了仇恨。他現在沒有能力來反抗你,到他有能力的時候他就來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才苦,痛苦!所以佛菩薩教我們,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不能跟人結冤讎。可是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有意無意都得罪人,得罪人就是跟人結冤讎。所以你自己這一生當中想做什麼事情,處處有障礙,那是什麼?怨家債主太多了,沒有人肯幫助你,只有人來障礙你,原因就在此地。這是過去生中造的,現在不懺悔,現在不改進,你的前途會愈走愈困難,對自己沒有好處。

   尤其是自己在有權、有地位的時候,很容易犯這些毛病。這個我們能看到,他沒有什麼大前途。你真正看到地位高的,人很謙虛,縱然看你做錯事情也不會發脾氣。我在年輕二十幾歲的時候,也是在政府機關做事,我們長官地位也很高。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工作量都不很多,換句話說,每天的工作大概三、四個小時就做完了,有空閑的時間,看看書、看看報紙消遣。有一次我們在辦公室跟同學們聊天,我們坐的姿勢就不好,坐的時候把椅子前面兩個腿翹起來,人就靠下去。我們的主管,他從我後面來,我沒有看到他,他拍拍我的肩膀,我一看是老闆來了。他沒有罵我,他告訴我,「這樣坐很容易跌倒,你會受傷」。這種說話讓你一生記住,永遠不會再犯這個毛病,感恩的心。如果要是無知的,把你臭罵一頓,走了之後我還翹起來,不服!

   你看看真正做大事業的人不會,他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常常看到部屬做事情就開口罵,他沒有什麼前途,他的位置大概就到此地就完了,他就不會再升遷。這個一定要懂得。你愈是看到地位高的人,愈是謙虛、愈和氣,沒有什麼火氣,你才曉得那是個真正高級的領導人。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師父講的四攝的請客、送禮,和社會腐敗如何區別?感情溝通,和小恩小惠、拉攏、腐蝕如何區別?

   答:區別在智慧,而不是感情,用感情往往就有弊病生起來。所以佛法雖然講慈悲、方便,所謂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祖師又有兩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那不是跟佛的慈悲、方便兩個恰恰相反?就是一個是用智慧,一個是用感情,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你用慈悲就禍害很多,你用方便,問題也很多,真的出下流。所以佛法的修學,最重的是智慧。你看戒定慧三學,戒律是手段,定還是屬於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才是目的。

   你去看《六祖壇經》,這是宗門,禪宗的。禪宗求的是智慧,不是禪定。《壇經》你打開頭一句,六祖說的,「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們修學的是六度裡頭的般若波羅蜜,不是禪定波羅蜜,這個要知道。無論是宗門、教下,統統是智慧。煩惱輕,智慧長,我們的智慧為什麼透不出來?就是煩惱習氣把智慧障礙住了。見到人常常喜歡發脾氣,常常罵人,他哪有智慧?那就是煩惱現前,決定沒有智慧;智慧一定是心平氣和,才會生智慧。

   佛家講的四攝法是方法,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禮,不能把它看作小恩小惠;你要以為是小恩小惠就錯了,這是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流露。禮不在多,也不在豐盛,但是很感人。你送人家一個字條,一個書籤,這是非常微薄,但是感人很深。就是說你沒有把他忘記,你常常把他想在心裡,從這個地方建立真情,這個很重要。所以家庭夫妻能懂這個道理,你一家和睦,家和萬事興,這個不能疏忽。

   問:下面一個問題,佛心清凈所以佛身能放光,我們心不清凈,所以心光透不出來,可是魔也能放光,他放光的原理是什麼?

   答:其實你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放光,沒有一個人不會放光。不但人會放光,物質也都會放光。學氣功的人他不叫光,他叫氣,氣就是光。所以他能看你的氣色,從你的氣色能看出你健康的狀況,也能看到你的心情。一般像念佛、常常讀經,心地比較清凈,光色都好,你的光通常是金色的、黃色的、白色的都好;如果心行不善,煩惱習氣很重,你的光是灰色的,是灰禿禿的。統統都有,只要你心清凈下來,你就可以看到,不是沒有,統統都有。魔也能放光,魔也是眾生,他怎麼會沒有光?魔也修行,他也修積功德,所以大的魔王光也是金色的,你要不知道,你就不能夠辨別他是佛、是魔。但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有個很好辨別的方法。魔的光金色的,佛的光也是金色的,佛光柔和,像月光一樣,不刺眼;魔光很刺眼,就像太陽一樣,你沒有辦法看他,你看你受不了。這不一樣,一個柔和,一個很強烈。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我剛讀完《認識佛教》,知道要學習五大科目,但不知道從何開始,是先修戒定慧,還是先修三福做個善人開始,還是先修六度?請問合適的學習順序。

   答:最適合的順序要按著次第,一定是從凈業三福做起。而凈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我怎樣孝親、怎樣尊師,你學弟子規就對了;「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在《十善業道經》,所以你《弟子規》學完之後就學《十善業道經》。學完是講落實,你真做到了,你沒有做到,那個不算數,不是說我聽過、我讀過,那個沒有用,一定要把它做到。《弟子規》裡面總共有三百六十句,所說的一共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就是一百一十三條你要統統做到,落實在日常生活,那就不一樣了。有這個基礎,再學十善業道不難,你會做得到。你像現在一般在家居士,十善業道做不到,出家人沙彌律儀做不到,什麼原因?沒有基礎,所以弟子規才是真正的基礎,基礎的基礎。弟子規是第一層,十善業是第二層,沙彌律儀是第三層,要按部就班的來學習就不難。

     問:下面是美國同學提的問題。末學這一年多來聽老法師講經非常歡喜,現在每天念佛兩小時,早晚聽經、拜佛一百拜。老法師講經中說離婚的人都要下地獄,我已經離婚十幾年,請問還能往生嗎?

   答:離婚的人也不一定完全下地獄,要看他自己的心行;如果心行都善,沒有問題,心行不善,那造的業就重了。因為離婚對社會的影響是造成負面的,不是正面的,從這個地方結罪就很可怕。所以人不能只想到我個人的事情,要想到我會影響社會,我會影響很多眾生。一個善念就是好的影響,無量功德;一個錯誤一個的惡的念頭生起,那是壞的影響,這個因果責任一定要自己負責,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可是佛法裡面,縱然造作極重的罪業都能夠懺悔,沒有不能懺悔的;有些嚴重的,佛也講不通懺悔,那是在言詞上特別加重語氣,勸你不要犯,目的在此地。實在講犯了還是可以懺悔,不是不通懺悔,說真的不通懺悔是講不通的。我們一定要曉得,佛說法,有方便法、有真實說。我們看《觀經》裡面,阿闍世王那個罪可造得重,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兩個合作害釋迦牟尼佛,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他都干全了。這個罪業是阿鼻地獄,我們常講永不翻身,造這麼重的罪業。可是《大藏經》裡面有《阿闍世王經》,我們去看,那就是阿闍世王一生的事迹。看了之後,阿闍世王到臨命終時懺悔,真心懺悔認錯,念佛往生。在我們一般想大概總是下下品往生,這是佛經一般祖師給我們解釋的,下三品都是造作罪孽的人往生的。阿闍世王造這麼重的罪,他念佛往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

   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夠體會到,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這也提醒了我們,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慢那些造作罪業的人。你不要瞧不起他,你不要去看輕他,說不定他在臨命終時一懺悔,比我們的品位還高,那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面多不好意思。所以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真正回頭,回頭是岸,承認自己的過失,永遠不再造,所以懺悔實在講就是後不再造。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他跟我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第一次聽這個話是他老人家教給我的。可是你有求,沒有感應,誠心誠意、如理如法求,還是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自己有業障障礙住了,所以感應不能現前。那要怎麼辦?要修懺悔,把業障懺除,你障礙沒有了,你的求願就能現前。怎麼個懺悔法?大師教我,懺悔不是在形式,是在實質。形式上你在佛菩薩面前恭敬供養,念幾遍懺悔文、懺悔偈,這個沒有用;要從真正內心發願後不再造,我知道我這個事情錯了,以後再不會有第二次錯誤,這叫真懺悔。佛面前懺悔之後以後還干,這個不行,這個沒有用處。懺悔偈、懺悔文天天念,不善的念頭還是照起,這有什麼用?像前面講的,喜歡發脾氣,喜歡罵人,懺悔了,明天他還是照樣的,還是照樣發作,照樣罵人。這個沒用處,這就是業障太重,不是別的。

   所以,一定要知道克制自己,怎樣能夠真正警覺到,念頭才起就覺悟,決定不能這樣做法。所以歸結到最後,還是認知的問題。諸佛菩薩看到作惡的眾生,為什麼不責備他、不罵他?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你現在不過就是迷惑了而已。《華嚴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他怎麼不是佛?連蚊蟲、螞蟻都是佛,餓鬼、地獄也是佛。你如果真正明了這些事實真相,恭敬心就生起來了,對於一切惡道眾生、造惡業的眾生還是恭敬,跟恭敬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你看普賢菩薩十願,「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是講三世,過去佛、現在佛,這我們知道,未來佛,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你輕慢眾生,瞧不起眾生,就是輕慢未來佛。他將來會成佛的,你用輕慢心對他,你怎麼能成就?你不能成就!

   如果你要是真學會了,對蚊蟲、螞蟻,我們看到時,「螞蟻菩薩、蚊蟲菩薩」。牠來叮我們、咬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跟牠商量,我願意供養你;牠要想吃一餐飯,牠要來托缽,我們願意當齋主供養你。但是怎麼樣?你叮了之後,不要讓我有痛,不要讓我有癢的感覺,叮了不痛不癢。你看楊老師跟蚊蟲就處得很好,楊老師說我願意供養你,但是不能在臉上,臉上我出去好難看。所以蚊蟲從來不叮她臉上,臉上、手上不會叮,手臂上可以,腿上可以。可以供養,但是都不會痛、不會癢,有佛性!

   螞蟻一看到,我講「螞蟻菩薩」,有的時候很麻煩。我有一次在澳洲到洗手間,看洗手間滿地都是螞蟻,那就沒有法子使用,你要使用一定會踩死牠。我們只好跟牠商量,「螞蟻菩薩,這裡我要使用,你們從哪裡來還從哪裡去」。那房子是新蓋的,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來那麼多。「你從哪裡來還從哪裡回去,房子外面是你們活動空間」,半個小時之後,一隻螞蟻都找不到。不可以傷害,你要是討厭牠、傷害牠,是愈害愈多,為什麼?牠來報復你的。你怎麼可以傷害牠?你好好的跟牠商量。所有動物都是未來佛,都有靈性,都要尊重,不可以輕慢,要用我們對諸佛菩薩那種恭敬心對牠,牠能感受到。

   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他也是看到一堆螞蟻在供桌上,在供佛的供桌上,大概供的水果有香氣,螞蟻來了。他也是如法禱告,結果螞蟻確實是離開了,還有幾隻沒有走,在那裡爬來爬去,他就討厭,「這幾隻為什麼不走?」他晚上做了個夢,就夢到那個螞蟻,牠說牠們是巡邏的,是來巡邏的,不是沒有事情,牠有任務的,牠是來巡邏的,牠們是護法,是巡邏的,很妙!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作夢的時候螞蟻告訴他,四個螞蟻是巡邏的。

   所以懂人情,通!千萬不要小看小動物。對一切人,如果我們都是以像對父母、對兄弟姐妹那樣的愛護、恭敬,哪有處不好的?那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如果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你是過地獄生活,你沒有快樂,你只有憂慮,沒有快樂;你能過佛菩薩的生活,那是最幸福、最快樂的。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第一個就是要恭敬,所以禮敬擺在第一。「稱讚如來」,你看就不一樣了,「禮敬諸佛」是平等,決定沒有分別,但是稱讚就有分別。他為什麼不講稱讚諸佛,要稱讚如來?如來是性德,換句話說,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相應就讚歎,與性德不相應,不讚歎。十善與性德相應,要讚歎,十惡可不能讚歎,十惡跟性德完全相違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性德,天性。

   最近好像外國人做了個實驗,實驗出來說「人之初,性本善」,他怎麼實驗?一、二個月的嬰兒,想爬還爬得不俐落,故意在他面前把很輕的小東西碰倒。然後你仔細去觀察他,他會把它扶起來,他知道你不小心碰倒了,他會把那東西盡量推,推靠近你。他說那麼小,又沒有人教他,他就懂得,他說這是什麼?這是本性,人性本善。但是畜生就不行,畜生裡面只有猩猩,但是猩猩沒有人那麼樣的伶俐,猩猩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只有小孩,一、二個月的小孩,他是主動的,他不是被動的,並沒有要求他,他也並不想回報。像猩猩做這個事情,牠有目的,牠想回報;嬰兒沒有這個意思,他會幫助你扶起來,慢慢把東西推到你面前。他做了很多次的實驗,證明小孩生下來的時候很善良,懂得合作,懂得幫助別人。教育沒有別的,教育就是如何讓這種天性、這種美德能夠永遠保持,不會變質。所以小孩慢慢長大,他就變質,他受外面環境的影響,被染污了。
推薦閱讀:

送禮好點子
你知道嗎?三 · 八節土豪都是這樣送禮的!
第16篇:你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人?付出型的,還是索取型的?
教你一招搞定丈母娘
青年節,就應該當成情人節來過

TAG:社會 | 送禮 | 凈空法師 | 請客 | 法師 | 凈空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