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腹瀉40例

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腹瀉40例


《中華中西醫雜誌》     2004年第10期

山東東營勝利油田勝利醫院  郭松濤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水樣。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節較為多見。臨床上筆者應用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小兒腹瀉40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人在臨床上採用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單純性消化不良小兒腹瀉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4個月~3周歲,其中4個月~1周歲24例,佔60%;1~3周歲16例,佔40%。

1.2 治療方法

1.2.1 手法

(1) 補脾經:取患兒左手拇指末節橈(ráo)側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兒左手),醫者一手握住患兒四指,同時以拇、食指捏住患兒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 推大腸:取患兒食指橈側面,醫者用拇指側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 補腎經:取患兒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側至陰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 運土入水:自患兒拇指橈側沿掌邊緣斜轉到小指端的尺側,推運100遍。

(5) 拿肚角:患兒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臍兩旁,兩肋直下處,醫者用三指拿法拿肚角3~5次。

(6) 摩腹揉臍:患兒仰卧,醫者用手掌心按患兒肚臍逆時針方向摩100下,再用掌根揉肚臍100下。

(7) 擦上七節:患兒俯卧,取長強至命門的連線,醫者用掌根向上擦之,以透熱為度。

(8) 擦後承山:患兒俯卧,自下向上擦雙側後承山,以透熱為度。

(9) 捏脊法:患兒俯卧,卧平卧正,醫者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橈側抵於脊背皮膚上,拳眼與手垂直,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肌膚,自龜尾起沿督脈向上推捏至大椎連續5次,然後用拇指揉兩側腎俞(shù)穴三、四下即可。

以上手法操作30分鐘,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1.2.2 注意事項

小兒推拿操作手法要柔和適宜、先慢後快、先輕後重。力求著力均勻、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快而不亂、慢而不澀。切勿擦傷患兒皮膚。其次,強刺激手法要最後操作,以免患兒哭鬧影響後面的治療。

2、結果

2.1 治療標準

1) 痊癒:大便成形,全身癥狀消失。

2) 好轉: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

3) 無效:經6次治療大便次數及癥狀無改善。

2.2 治療結果

本組40例中,痊癒33例,佔82.5%;好轉6例,佔15%;效1例,佔2.5%,總有效率97.5%;平均推拿治療3.7次。

3、體會

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腹瀉具有方法簡便,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患兒及家長易於接受等特點。

小兒生理上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之說。小兒脾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消化功能較弱,無論內傷乳食或外感六淫,都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引起腹瀉。

通過小兒推拿手法的直接作用[1],刺激有關穴位及經絡,調整機體的內在環境,使氣血暢通,從而調整臟腑,平衡陰陽,扶正祛邪,達到了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 孫承南 《齊魯推拿醫術》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87,480.


推薦閱讀:

這位老中醫分享「針四縫」妙處!原來它的作用不只讓孩子胃口大開
也許你們對推拿一無所知,寫在2018的伊始
脊椎錯縫推拿
能不能給一個學中醫的理由?

TAG:腹瀉 | 治療 | 推拿 | 小兒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