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六祖菩提偈

  禪宗六祖菩提偈

    在很多中國哲學史方面的著作中,都會提到關於禪宗六祖惠能的一則故事,故事與兩段四句偈有關。南北朝時期,禪宗傳至五祖弘忍大師。一次,弘忍在湖北黃梅開壇講學,聽者有弟子數百人。弘忍大弟子神秀在當時是大家心目中的禪宗衣缽繼承人。弘忍要在弟子中尋找一位繼承人,他要弟子們各做一首畿子(一段有禪意的詩),公開說誰作得好就將衣缽給與他。神秀很想繼承衣缽,又不想讓人以為他是為了繼承衣缽而作畿子,違背了佛家無為而作的意境。於是,神秀半夜起來在寺院的門上寫下他的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然而,或許正因了神秀正這首畿子所表現出的他對大乘禪宗的領悟,所以當看到這首畿子的人都能猜到是神秀所作,並對他表示佩服時,弘忍只是看了看而沒有作任何評論。慧能是位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但當時他的地位不高,他在寺院西西牆空白處寫下了自己的一首畿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個畿子表現了很高的禪宗的境界,所悟極深。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也知道了是慧能所寫。他讓身邊的小禪師把慧能叫來,當著他和很多僧人的面批評這首畿子寫得沒有法度、言語混亂,讓小禪師從牆上抹掉這個畿子。弘忍在慧能頭上打了三下轉身離去。慧能悟到了五祖的意思,是讓他於是晚三更去弘忍的禪房。在禪房裡,弘忍向惠能講解了《金剛經》——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將衣缽給他。並囑他連夜遠走,以防神秀等人傷害他。慧能當夜就向南方逃離,隱居十多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派。神秀第二天就得到消息稱惠能失蹤了,他派人追殺慧能未果,後來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並創立了禪宗的北宗派。惠能惠能(638-713)是唐代高僧,俗姓盧。惠能三歲喪父,少孤而困苦,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及聞一客誦《金剛經》,心有所悟。二十四歲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詩偈而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當時佛教內宗祖地位的競爭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悉以老病相辭而不奉詔。七十六歲赴新州入滅。其思想核心有二:自有佛性;頓悟成佛。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位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公元713 年夏六祖圓寂,南方炎熱潮濕,他的屍體未經任何防腐處理卻保留1300多年至今沒有腐爛。抗日時期日本軍人進駐南華寺,將六祖屍身剖開一處,發現五臟六腑都完好無損,將身體重新安好,頂禮而退。六祖肉身現完好放在廣東歷史博物館。菩提偈出處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這首偈見《壇經·自序品第一》。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神秀作偈,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悟語佛門講究「悟」,不主張說得太透。縱然是俗家,也不好過度解說神秀和惠能兩首畿子的內涵,而況各人皆有自己的解讀或理解。所以不便在這兒對畿子本身多說一句話。你的心上似有塵。我用力地擦拭。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只好將心剝下來吧。又錯,塵本非塵,何來有塵。我悟性不足,不知其深意。神秀的「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偈是對神秀偈的否定,按現在的說法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否定,把握了「見性成佛」,被稱為「頓悟派」。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與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坎。從迷到悟,在一念之間。民間所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巨大作用,對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影響。注釋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樹:指菩提樹,意譯「覺樹」或「道樹」。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其為菩提樹。傳南梁僧人智葯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果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小乘和大乘對此觀點不一,各有見解並長期爭論。清凈: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凈。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觀點,世務不凈,故稱塵務。畿子即「偈」,有禪意的詩。梵文Gāthā的音譯「偈陀」,或譯「伽陀」、「伽他」,簡稱「偈」,意為「頌」、「諷頌」。畿,[名]形聲。本義為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則曰畿也。—《說文》邦畿方千里。—《周禮·大行人》方千里曰王畿。—《周禮·職方式》邦畿千里。—《詩·商頌·玄鳥》視學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乃以九畿之籍。—《周禮·大司馬》。注:「猶限也。」按,九畿,國畿及侯甸、男采、衛蠻夷也。唐虞稱服,周稱畿。疆界;地界。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為界)門內;門檻。薄送我畿。—《詩·邶風·谷風》                                         ----------    轉載自劉孝賢的博客           
推薦閱讀:

【天龍一指禪,人道精神有多重要?】
十願即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又稱十大修行方法
禪宗略說(耕雲)
月夜歸航的【丹道禪宗】
虛雲老和尚:修行辦道,無非調停動靜而已 | 凡講行持,離不了"信""解""行""證"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