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無可置疑的民族英雄

作者:史泠歌 王曾瑜 發布時間:2015-04-17 來源:文匯學人 字體: 大  |  中  |  小

《南宋中興四將圖》中的岳飛像

我們必須歌頌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為我們的時代樹立愛國正氣。岳飛等民族英雄所體現的愛國正氣,無論如何,是為我們中華民族留下的一筆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今天用得著,世世代代都用得著,沒有或喪失這筆精神財富是無論如何不行的。

據準確的歷史記載,岳飛(1103——1142)背上刺有「盡忠報國」四字,這還是他陷入冤獄,在審訊時脫了衣服,露出此四字。後世訛傳為「精忠報國」。宋高宗曾賜岳飛旗,為「精忠岳飛」,大約因此發生誤傳。岳母刺字的傳說固然感人,大致流傳了約400年,畢竟是虛構的。岳母姚氏是普通農婦,依一般情況推斷,大約沒有文化,不可能刺字。岳飛背上的字,也不知由何人所刺。但岳母深明大義,積極勉勵兒子從軍報國,則是史實。

北宋末年,女真貴族看準了北宋皇朝的虛弱,發動不義的民族戰爭。酷烈的戰禍遍及宋朝除兩廣、福建、川蜀以外的各路,對經濟、文化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現在人類不分種族和民族,一律平等的正確理念,深入人心,我們正是由此種理念出發,不懷種族和民族偏見,力圖公正地、客觀地評價歷史上的各種種族、民族糾葛和鬥爭,一視同仁地評價歷代王朝的是非得失。當然,我們如今強調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理念,決不意味著就應當抹煞宋代抗金戰爭的正義性。為了抗擊女真貴族的侵掠、屠殺和奴役,以漢族為主的各族民眾紛起反抗,以保衛當時最先進的文明。岳飛正是在此時代背景之下,由一個普通軍士,成長為當時最優秀的軍事統帥、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

中華古今愛國主義當然有所差別,但也有共同的本質,這就是「祖國至上」。岳飛愛國主義的精髓,則在於由祖國至上的理念而養成的高風亮節。他堅定的抗金信念正是源於愛國主義精神。

北宋的亡國,主要無非是軍隊的極端腐敗,然而到南宋初,軍隊腐敗的各種惡習仍然延續著,並嚴重地損害軍隊的戰鬥力。且不說如劉光世、張俊等貪婪成性的大將,即使是也稱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在軍中亦有不少劣跡。唯獨岳飛憤世嫉俗,提出「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的名言,這是岳飛一身正氣的寫照,也是他治軍用兵之基本準則。岳飛治軍有方,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嚴於律己。岳飛矢志獻身「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偉業,對心目中神聖的抗金事業十分熱衷,故對個人的利祿、嗜好、享受之類也就十分恬淡。岳飛日常生活簡樸,不貪圖物質享受,不僅自己粗茶淡飯,穿麻布衣,對家人也是嚴格要求。有一次,妻子李娃穿了件絲綢的衣服,就遭到岳飛的嚴厲批評,此後,全家人都不敢再穿絲綢衣服。南宋許多將領克剝部屬,公私不分,而岳飛卻是在另一種意義上的公私不分,在國難當頭、財政拮据之際,他經常以私財補貼軍用。岳飛遇難後,秦檜派人抄家,發現岳飛家中沒有一件金玉珍寶,卻存有價值九千貫的數量可觀的布、絹、米、麥等物資,顯然是準備貼補軍用,堪稱「家無剩財」。

岳飛對兒子們也是嚴格要求,不僅沒有以權位為他們謀取功名,即使宋高宗給岳雲和岳雷的特旨加官,也不斷上奏懇辭。岳雲的職務是書寫機宜文字,即機要秘書,照理可以不上棄身鋒刃的戰場,岳飛卻有意命令他在戰鬥最危難、最緊切處帶頭拚死血戰,棄身於槍林箭雨之中,卻又有意扣押兒子奮身死戰奪得的戰功。如此的高風亮節,對岳家軍將士、幕僚起了極大的表率作用,將士們自然更加擁戴岳飛,殊死效力。

二是仁嚴兼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岳飛治軍,將「仁」字放在第一位。在物資供應十分菲薄和匱乏的情況下,岳飛特別注意撫恤將士。他常常與普通士兵一起進食,即便酒肉再少,也要分勻,以使人人有份。傷病將士,岳飛會親自上門探視,甚至親手調葯;陣亡將士,岳飛不僅弔唁盡哀,更數日不食,表達悼念之情。在艱苦的行軍、作戰環境中,岳飛能夠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凝聚了軍心,造就了一支雄師。

岳飛在善待將士們的同時,還要用鐵的手段進行管理,以維護軍隊的紀律和聲譽。岳飛特別重視軍隊不得騷擾百姓,以嚴格的軍法約束官兵。每到一地,岳飛必親自率領十餘名騎兵在營地周圍巡邏,防止官兵侵佔百姓財物,出現違反軍紀的情況。在岳飛嚴格的管束下,「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的口號,成為岳家軍在忍飢受凍的艱難處境下,仍大致維持軍紀的真實寫照,顯示了岳飛治軍公正、仁嚴兼濟的成效。

三是率先垂範。岳飛驍勇善戰,戰鬥時常常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如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岳家軍在泰州柴墟鎮抗擊金軍,岳飛沖在將士前面,在身中兩槍的情況下,仍然帶傷乘勝追擊金軍。再如紹興四年(1134年)岳家軍北伐攻打郢州城時,岳飛正端坐在大旗下指揮戰鬥,突然一發砲石在面前墜落,身旁的士兵驚慌躲避,他卻巍然不動。岳飛的身先士卒,產生了強大的感召力,激勵岳家軍將士們英勇奮戰。

四是注重對將士的愛國主義教育。岳飛立身行事所體現的高風亮節,歸根結底,是由他許身抗金戰爭的理想所支配。他在自己的戰袍上刺繡了「誓作中興臣,必殄金賊主」十個字,以示與敵人誓不俱生。因此岳飛十分注重以愛國主義教育部眾,鼓舞士氣。在特殊的時代條件下,愛國主義教育是岳家軍戰鬥力生成的要素。

岳飛以「仁、信、智、勇、嚴」作為立身行事與治軍標準,造就了一支軍紀嚴明、軍政整肅、軍風端正、英勇頑強、堅不可摧的抗金雄師,成為兵匪一家的社會裡的罕見特例。宋孝宗後來對其三子岳霖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俊)、韓(世忠)遠不及」。南宋後期的呂午寫詩稱頌岳家軍「紀律森嚴孰與鄰」,「威名千古更無敵」。岳飛的治軍,的確稱得上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貢獻。

就岳飛本人而言,僅就一不貪財,二不好色,三不是官迷,四則嚴以待子,對照古往今來多如牛毛的貪官,就足以成為一個震爍千古的偉人。例如古時文臣武將納妾,是家常便飯,唯獨岳飛卻與妻子李娃恩愛相始終。川陝大將吳玠特別贈送一個四川名媛美女作妾,岳飛卻將此女子退還,維護了一妻制。相形之下,韓世忠就在軍中經常姦汙部屬的妻女。

在戰爭史上,不乏好戰嗜殺的名將。他們的特點是將戰爭作為樂趣,草菅人命,動輒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岳飛卻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仁心愛物」。在此可以附帶說一句,《滿江紅》詞說:「壯志飢餐胡虜肉。」只是藝術的誇張,無非是指女真侵略者。事實上,如金朝大將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屬下親衛千夫長,自然是女真人,改成漢姓漢名高勇,投降岳飛,當即予以真誠接待。可知岳飛決不是主張民族仇殺者,「信義著敵人不疑,恩結於人心,雖虜人、簽軍,皆有親愛願附之意」。當時金朝與蒙古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經常出兵殺戮蒙古人。如果要說岳飛與蒙古人是什麼關係,事實上只能是間接的同盟者關係。光從一句藝術語言,就說岳飛要吃蒙古人的肉,自然是一種誤解。

岳飛「以仁為本」,珍視人命的軍事觀,也是十分難得的,是中華軍事學上一種值得珍視,並應發揚光大的好傳統。岳飛重視北方民間抗金義軍,提出「連結河朔」的軍事思想,發動、聯絡和支援北方抗金義軍,使之與岳家軍互相呼應或配合,夾攻金軍。這既是先進的軍事思想,更是高明的戰略部署。

「岳家軍」原是南宋初年的民間稱呼。在岳飛的努力下,岳家軍成了名副其實的抗金主力,兵力最多,也最強。保守和怯弱的宋朝,長期以來形成了消極防守的軍事傳統。南宋初年,真正說得上是進攻型統帥的,唯有岳飛一人。他批判宋高宗「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軍事指針,認為只有主動進攻,方能光復故土。南宋初,還沒有其他將領,像岳飛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北伐那樣,組織、指揮和實施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岳家軍紹興十年(1140年)大舉北伐,特別是郾城和潁昌之戰,是宋金主力決戰,在最利於女真騎兵發揮威力的天時和平原地利條件下,岳家軍以少擊眾,以哀師抗悍敵,打得特別英勇頑強,慘烈的戰鬥,「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敗金軍。岳家軍勝利的頂峰則是朱仙鎮之戰和金軍被迫撤出開封城。這當然是南宋一代最輝煌的勝利記錄。岳家軍的戰鬥力和戰績,也得到金朝方面的公認。十分悍勇的金軍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金方劉祹稱「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飛」。甚至岳飛身後二十年,金朝方面尚有「岳飛不死,大金滅矣」之說。

總之,岳飛反對防守,主張進攻的方針,仁嚴兼濟的治軍實踐,「連結河朔」的策略以及「以仁為本」的軍事觀,無疑是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的四項重要貢獻。

由於趙宋皇朝是武人兵變,黃袍加身起家,就養成一種猜忌武人的政治傳統。從趙宋家天下的私利出發,醉心於良田美宅、金帛子女的駑將,不可能對皇權造成威脅,在許多場合之下反而更受歡迎。史稱秦檜「任將帥,必選駑才」,其實正是宋高宗與他共同的選將標準。在宋高宗眼裡,岳飛的一切卓絕的品質,無非就是野心。他在即位之初,就立定降金苟安的方針,自然與岳飛的分歧與裂痕越來越深。金朝都元帥完顏兀朮(宗弼)給秦檜寫信,提出條件:「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正與宋高宗君臣意向合拍,於是岳飛的悲劇就勢不可免。紹興十年,宋高宗夥同秦檜,以金字牌快遞下十二道御筆手詔,迫令正擬向開封故都進軍的岳飛班師。翌年,又先罷岳飛兵權,繼而設置冤獄,殺害岳飛、岳雲和勇將張憲,並株連大批部將和幕僚。故元朝史臣在《宋史》卷365《岳飛傳》論說:「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可謂是一針見血。岳飛的才能、品格和風骨儘管堪稱中華古代武將的典範,卻反而不容於世,成為專制腐敗政治的典型犧牲品。

漢代韓信說:「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功成而身戮,本來已是古代君臣關係的殘酷規則,名將的悲慘歸宿。更何況是狡兔未死,而良狗先烹,敵國未破,而謀臣先亡。宋太祖有不殺大臣的誓約,宋朝優禮臣僚,一般不開殺戒。宋高宗忍於向殺父之仇屈膝稱臣,又忍於對一代賢將下毒手,此次千古冤獄誅戮之慘,株連之廣,在這個天水朝是絕無僅有的。

如果站在現代意識的高度,僅僅停留在指斥宋高宗和秦檜的層次,還是不夠的。關鍵還是馬克思早已指明的,必須從專制政治體制具有「獸性」的角度去理解,去思考。按中國傳統的草民意識,是喜歡忠良,痛恨奸佞,卻又寄厚望於皇帝的聖明,然而中華史上的好皇帝能有幾人?翻開古史,人們不難明白,黃金下沉,糞土上浮,正是古代等級授職制官場的篩選規律,有人概括為逆淘汰定律。奸佞輩往往得到重用,小丑主宰國運的現象層出不窮,而賢良之輩儘管得到百姓的好評,往往屈沉下僚,甚至慘遭陷害。此類現象不斷地復出迭見,正是專制體制自身具備的必然性。

岳家軍的存在,雖然對社會進步、民族興旺有利,卻必然撞上統治階級各種各色私利所編織的橫江之網,為宋高宗和秦檜所力主的惡濁的降金政治所不容,岳飛所統的岳家軍被改編為鄂州御前諸軍以後,其素質和戰鬥力也大為退化,而與其他宋軍無異。可謂正人在,良政興,正人去,良政亡,這正是專制與人治條件下的必然。宋軍的腐敗是由當時的階級社會和等級授職制所決定的。故岳家軍只能是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罕見的、短暫的、特殊的,卻又極為可貴的現象。

在中華的悠久歷史中,對後世子孫起著巨大精神影響的歷史偉人,為數並不多,而岳飛則是其中的一位。岳飛「盡忠報國」的精神,他的高風亮節,更表率和激勵著後世。一個偉大的,而又多災多難的文明古國,她之所以能屢仆而屢興,千百年來的愛國主義傳統,作為一種巨大的精神支柱,無疑是發揮著重大作用的。我們必須歌頌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為我們的時代樹立愛國正氣。岳飛等民族英雄所體現的愛國正氣,無論如何,是為我們中華民族留下的一筆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今天用得著,世世代代都用得著,沒有或喪失這筆精神財富是無論如何不行的。

(史泠歌為貴州省銅仁市銅仁學院副教授;王曾瑜為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載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5/04/342245.html
推薦閱讀:

48年前的抗洪救人英雄,卻遭受這種境遇,這到底又是為哪般?
歷史是大眾還是英雄創造的?
薩特: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
曆數中國現代的民族英雄
【英雄之旅】故事框架指引著無數好萊塢大片:「與其將自己打造成英雄,不如讓用戶成為英雄」

TAG:民族 | 英雄 | 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