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眾生對菩薩未必有恭敬心甚至於毀謗菩薩,菩薩也不退心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12-23 21:08:14

關鍵字:度眾生,毀謗,修學方法,持戒,開慧,幫助眾生,色界,無色界,欲界

【 點擊數:384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149集 2014年12月20日 講於 香港

佛教學的方法是「持戒」、「修定」、「開慧」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深入這一層,才知道佛教學所用的方法,不可思議,太微妙了!跟我們現在人用的方法不一樣。他用的什麼方法?「持戒」、「修定」、「開慧」。而且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都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現在人不相信,海賢老和尚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你不能不相信,老師教給他的方法,守住,那就是「戒」。老師告訴他什麼?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明白了(明白就是開悟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他聽話,他開悟了不說。惠能大師開悟了,跑到獵人隊裡面,去躲了十五年,遇到印宗法師這才開始講經教學。

   在現前這個社會,為什麼?人相信科學,不相信佛法,不能說,別找麻煩,這是在這個時代成就自己,幫助眾生最好的方式,都是發的大心

  【解】導引眾生,離苦得樂,從迷得悟,出生死海,入佛知見。

  跟佛同樣的看法,同樣的想法,這就成佛了。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入佛知見」,佛所知,無所不知,佛無所不見,不但知,他統統見到,統統聽到了,六根恢復原有的本能,本能就是佛知佛見,永遠離開六道輪迴了,永遠離開十法界了,他住在哪裡?住在實報莊嚴土,那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不生不滅,有生有滅是假的,這個世界是有生有滅的,包括時間與空間,統統都是有生有滅。

  【解】並以種種方便,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力。

  佛度化眾生太巧妙了,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佛是應機施教,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程度,他講什麼樣的法,讓你能聽到都生歡喜心,你都能聽得懂,所以佛講我們世間法,你在這個世間離苦得樂,做一個,這一生平平安安,很幸福的過一輩子,佛教給你倫理、道德、因果,這三樣東西你學會了,你就能滿足了。如果你覺得六道很苦,

現前這個時代佛根據眾生的根性、程度應機說法

  【解】並以種種方便。

  「方便」就是法門、方法、門道。佛度化眾生太巧妙了!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佛是應機施教,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程度,他講什麼樣的法,讓你聽到都生歡喜心,你都能聽得懂。所以佛講我們世間法,你在這個世間離苦得樂。

  這一生平平安安很幸福的過一輩子,佛教給你倫理、道德、因果,這三樣東西你學會了,你就能滿足了。如果你覺得六道很苦、很辛苦,想離開六道輪迴,他給你講小乘「四諦法」,跟你講「十二因緣」,你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那個幸福美滿就更殊勝了,人間人想不到;更高的、聰明的是菩薩,他想回歸自性,那就給他講大乘、講一乘(《華嚴》、《法華》這一類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佛講真的。真的絕對幫助你圓滿覺悟,跟他一樣,不會比他差。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叫圓滿、這叫普度眾生。

  【解】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力。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正能量」,圓滿的正能量。

  【解】故曰:「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這個「諸世間」就是十法界。上面他能救菩薩、救聲聞、救緣覺;下面能救六道眾生。

   「生老病死眾苦惱」。六道輪迴有這東西。

  【解】「諸世間」者,淺言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世間。

  這叫「三界」。「欲」是有慾望、有貪慾,這出不了欲界;真的把「貪、嗔、痴、慢」放下了,把「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斷掉了,心裡頭沒這念頭了,他就脫離欲界了。脫離欲界到哪裡去?到色界。色界就是四禪天。四禪總共有十八層天:初禪三天;二禪、三禪都是三天;第四禪有九重天,所以總共十八層。再往上去是無色界,最高的,也沒出輪迴。無色界是精神世界,他沒有物質的形象。這個天大自在,隨心所欲,壽命很長。它有四層,叫無色界天。佛說:

  【解】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故願救度。

  無色界是不是究竟?不是的,他有壽命,壽命八萬大劫。壽命到了,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往下墮落了,這叫生死輪迴。所以佛比喻像火宅,房子已經失火了,只是還沒有燒到你身上,但是你決定不能避免,這就是都在生死海中。

  「故願救度」。菩薩發願要去救這些眾生、要去度這些眾生。

【解】進言之,則地前諸位亦是世間,無明未盡,亦應度脫。

  這是更進一步來說。「地前」(別教),「地前」就是十法界,六道是指十法界下面的六個法界,要包括上面那就是十法界。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就是在地前(「地」是登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之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些菩薩們也叫世間,都是佛所發願要度的對象,他們無明未盡,所以也應該要度脫。

眾生對菩薩未必有恭敬心甚至於毀謗菩薩,菩薩也不退心

  下面這一首偈就說得好:

  【科】己四、悉令成佛。

  佛慈悲,幫助這些人,統統要幫助他們成佛、幫助他們回歸自性。我們看經文:

  【經】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這意思好!佛用什麼方法度眾生?用這六種,這六種叫菩薩道,叫「六度」。我們看註解:

  【解】「常行布施」以下四句,顯法藏菩薩無盡大悲之本願,

  「法藏」是阿彌陀佛的前身,他在行菩薩道,沒成佛之前稱為法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無盡大悲本願。

  【解】願常行六度,普度眾生。

  菩薩在這世間幹什麼?就干這六樁事情,這就叫菩薩。

  【解】《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悲」是憐憫。眾生在六道、在十法界確實太苦了,菩薩看到生憐憫心,來幫助這些眾生回頭,常行「六度」普度眾生。

  《普賢行願品》裡面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菩薩為什麼要度眾生?幫助眾生,眾生對菩薩未必有恭敬心,甚至於毀謗菩薩、障礙菩薩、破壞菩薩,這種情形很多、很普遍。菩薩有沒有退心?沒有退心。為什麼不退心?知道這些人造這些罪業都是由於愚痴、對菩薩不認識,不認識好人。好人幫助他,他還要害好人,但是菩薩依然不放過,救人要救到底!這一生不能救,來生;來生不能覺悟,後世。總有一天他會明白、他會覺悟,所以菩薩能布施。

  這裡面說的「六度」,「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給他什麼,這三種布施。

  「及戒忍」,「戒」是持戒。「常行布施及戒忍」,「忍」是忍辱。我們在海賢老和尚的一生,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你看這個老人,看他跟他的師弟海慶、他的母親,確確實實忍人所不能忍,一般人無法忍受的,他們能忍。三個人都是菩薩,都不是凡人!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

橫超蓮社緣起序

  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況當此互相鬥爭,弱肉強食,殺人之法,無奇不有,而複種種天災,頻相見告之時乎。有智識者,因茲提倡凈土法門,以期一切同倫,同得出此三界,登彼九蓮也。若論豎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斷盡煩惑不可。倘煩惑稍有未盡,則三界依舊莫出。況末世眾生,善根淺薄,壽命短促,修者縱有億億,出者難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難得實益。若論橫超,但依凈土法門,生信發願,念佛名號,求生西方。兼以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萬不漏一,鹹得往生。既往生已,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功夫成熟者,固登上品,臨終方念者,亦預末流。此則全仗佛力,其利益與唯仗自力者,天淵懸殊。師宏居士之妻師湯,欲與閨閣英賢,常時修持凈業,以期同於現生,出此火宅。遂於附近,建一蓮社,半由自捐,半由人助。其工既成,問名於光,因題之曰橫超。冀一切鬚眉丈夫,貞靜坤倫,怖畏火宅,欲出莫由者,同皆依此而修。庶可長揖娑婆,速達極樂,一超直入如來地,永作逍遙自在人。故為敘述所以雲。(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 序)

註解:

  ①冀(jì):希望。

  ②庶(shù):但願;或許。

-------------------------------------------------------------------------------------------------------

  凈土釋疑網(www.foxdw.com)微信號: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輸入「amtbedu」,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微信所有文章,請打開「凈土釋疑網」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台已發所有文章。本微信內容是凈空老法師每天最新講經菁華、學佛答問以及印光大師文鈔(生僻字加註音、註解)、選網友們的學佛體會等文章,分享給大家。

  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是幫助初入佛門的網友確立正確的學佛方法,介紹如何學佛和學佛次第,參與本網學佛,保准你學佛不走彎路。本網【網上共修註冊】,願與志同道合、正知正見的同修一塊共修!

  凈土釋疑網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有疑問,可發郵箱:foxdw_01@163.com。

推薦閱讀:

保養身體兩個方法:素食、清凈心 --- 凈空法師講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六四一卷——第一六五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三七一卷——第三八0卷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五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了凡可以改命,為何顏回卻不能

TAG:凈空法師 | 菩薩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