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變遷不舍「華人根兒」
日本微博@新年《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蔣 豐「春節,對於在日本的中國人來說,真的是『我們在這頭,親人在那頭;鄉愁在這頭,相思在那頭;強歡在這頭,等待在那頭』。」日本太陽升集團董事長呂娟用這樣的語言描述她10多年來在日本過春節的「難捱」的感受。時代畢竟在發展。春節前,在東京小傳馬町車站附近的中餐館「境耘閣」,40多位年輕的華僑華人聚集在一起,「歡歡樂樂過大年」。出乎意料的是,他們見面以後,首先都是報出自己的網名,然後再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原來,他們都是通過微博相識的。平素相互「加關注」,你「評論」,我「轉發」;你「刷博」,我「跟帖」,等過節的日子到了,楊嶸和李文韜兩個年輕人在「微群」裡面一號召,40多個人就從東京都圈的四面八方匯聚在這裡——過年啦!一位新華僑說,自己20多年前來到日本,每逢過年的時候,都要給家裡打國際長途電話。但是,每到那個時候,國際長途電話線路總是因為「爆滿」而撥不通,弄得自己拿起電話來就不撒手。現在的「80後」華僑笑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過春節的時候,一定要上MSN、QQ、skype等視頻,不但要和親人們「見面」,還要透過視頻眼看著親人們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喝小二……在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後,春節不在,「新年」成為重要的節日。但是,日本企業裡面的中國員工,經常有過完新年後就向公司請假,要求回國「過年」的。看著日本管理層一頭霧水的樣子,他會講出中國人「過年」的樣子。現在,一些日本企業強調自身「國際化」,做出的表現之一,就是安排中國員工在春節期間回家過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同的人,就是要過好每一個不同的「年」。澳大利亞老外鍾情「中國節」澳大利亞《新報》總編輯 王進科在澳大利亞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國人的農曆新年也孕育了一番特色。國內的親人或許棉衣鞋帽都已裝備齊全,澳大利亞的同胞卻是沐浴驕陽,一身懶散地環顧在海邊。在唐人街,華人生活聚集的商業區,可以感受到新年氣氛的濃郁。在這裡居住了幾十年的老華僑華人,自發地組織了一些非盈利組織,負責照顧華人社區里的老人,也有幫助商家互動,還有宣揚我們中華文化。每年年末,這些華社裡的義工們會聚集起來,在「中華門」所在的唐人街內街里搭起舞台,街道上支起一個個帳篷,很像北方的廟會,南方的花市,打眼看到的都是中國元素。沒有國家法定的節日,慶典往往是在新年的第一個周六,穿著傳統服裝的舞蹈或者文藝表演,是貫穿當天節目的重點。屆時,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美食,有中國結、剪紙,還有傳統花紋的布藝和玩具。街上自然也是人潮滿滿,熱鬧非常。年老的師傅們帶著自己的徒弟,一路敲鼓,一路表演,給這裡每一戶商家拜年祝賀。彷彿在老電影里才會出現的畫片,此刻又是那麼地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舞獅的徒弟中不少是澳大利亞當地人,他們熱衷中國文化,崇尚武術,大部分學的都是詠春拳。估計已經很少能在國內看到舞龍舞獅的表演了,然而這裡還保留著迎新采青的習俗。澳大利亞的國慶日在1月底,常常與農曆新年相會,逐漸的也在無形中將一種快樂延續在另一種文化里。華社的僑領們也會邀請一些當地的政要來參與我們的慶典活動,向他們介紹我們華人的傳統文化和各種節日里的典故。澳大利亞人的熱情就像好事的小孩,看到什麼都覺得稀奇。很多當地人已經開始習慣將華人的農曆新年當作自己的特定假期,他們穿著唐裝,跟著華人朋友結伴出門。走在唐人街里,他們學著我們的模樣給陌生人作揖問候,走進中餐廳里,堅持蹩腳地使用筷子,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居然會對一籠蒸餃或者一盤炒飯而驚喜不已。西班牙「我們的春節聯歡晚會」《華新報》記者 一 鳴為一個寄託鄉情的載體,儘管客觀環境與國內大相徑庭,但每逢春節來臨,西班牙的華人都會舉行以春節晚會為主體的聯歡活動。前後27年時間,西班牙華人春節活動從規模、質量等每年都在演變,逐漸呈現多樣化,活動範圍也從過去的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點滴中折射出華人社會變遷。1984年,西班牙華人第一次春節聯歡活動是在馬德里某中餐館舉行的。當時大約200多人參加,晚會模式是茶座式。沒有舞檯燈光,沒有音響,節目都是參加活動僑胞中的文藝愛好者自帶的。說是春節聯歡晚會,純屬是自娛自樂。當時間的腳步邁入2000年的時候,隨著西班牙華人社會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僑胞才有條件在春節來臨時邀請國內藝術團體助興,春節慶祝活動開始走出中餐館,產生質的變化。如2003年舉辦的慶新春大型晚會等。2005年在馬德里市中心廣場舉辦的新春聯歡晚會,是旅西華人社團首次與當地政府聯合舉辦的大規模慶祝中國春節文化活動。馬德里市政府有關部門、西班牙企業集團傾情參與。從那時起,西班牙華人春節活動基本和國內「接軌」。規模越來越大,抽獎獎品規格越來越高,相對應的是活動費用也越來越高,形成具有西班牙特色的華人春節活動模式。但是這種格局與活動模式再次被打破。從2007年開始,南部城市Malaga的華人開始自己組織春節聯歡活動,特點一是不請國內專業演出團體和明星,節省大量費用。二是大家參與,自己排練節目,是真正的「我們的春節聯歡晚會」。對此當地華人僑領說,他們也曾想請一些國內的明星來演出,但很多人不同意,說如果那樣大家沒有上台演出的機會,還是自己的人演自己的節目好。到2011年,在西班牙中部小城市的Zaragoza,一些中國人也開始籌備屬於自己的春節晚會。而從2009年開始,西班牙華人春節慶祝活動開始突破過去單一晚會模式,大城市的春節廟會與彩妝大遊行盛況空前,成為華人向當地人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品牌活動。與此同時,華人聚集區的春節聯歡活動也呈現雛形,搭建起華人有機融入當地社會的一個平台。英國搭舞台唱「新」戲《華聞周刊》記者 陳甲妮在英國60萬華人中,不同的年齡段對新年的理解和慶祝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老華僑們非常重視中國春節。他們大部分是來自香港和廣東、福建等地。在春節期間,他們會組織舞龍舞獅隊在唐人街附近表演,也會搭建舞台從國內或當地尋找專業的表演團隊組織一場小型演出。在2011年倫敦中國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上,他們在唐人街里專門開設了一個舞台,叫做「香港舞台」,和特拉法加廣場上的傳統中華民俗演繹不同的是,這裡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當地人。因為英國人感興趣的是:成龍式的武術、中國式的Hip-Hop風格音樂。47歲的魏女士來英已經20多年了,她和她的同伴會在每年春節期間組織3-5場演出,在全英各大華人聚集區演出。「春節就是要喜慶。我們希望讓英國華人們在英國能感受到這種氣氛,也能讓英國本地人感受到中國新年的快樂。」英國的年輕華人們,由於工作和學業的緣故,慶祝春節的方式更多的是和朋友們一起吃一頓年夜飯。不過,他們會在元旦假期到來的時候提前慶祝、迎接新年的到來。32歲的朱曉來英國已經8年,前不久剛剛拿到英國永久居留簽證,目前住在北倫敦。平時忙著工作,在接受採訪時正好趕上元旦,她說今年很開心。因為表妹正好來英國上大學,這是第一次能和家人一起過新年。「她剛來英國不久,一切都很陌生,趁聖誕和元旦假期,我帶著她在倫敦逛了逛,在泰晤士河邊看了跨年的煙火,元旦這天在皮卡迪里廣場看著新年的遊行。」朱曉說。在英國,有很多像朱曉這樣的年輕人,往年的春節都是在工作日,所以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過。但今年除夕正巧趕上周日,朱曉說:「來英國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在除夕這一天不用上班了,一直聽說唐人街有歌舞表演,今年終於有機會去『湊湊熱鬧』了。當然晚上還一定會守在電腦前,看看每年一次的春節聯歡晚會。」
推薦閱讀:
※馬來西亞華人血淚史
※「華人與狗」?
※為了她,美國華人也該團結起來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來龍去脈
※原籍廣東華人回國可申請5年內多次出入境簽證